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阶级基础)的历史年代。此时,工人阶级迫切需要一种革命理论,能够阐明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
德国古典哲学
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和壮大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指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它具有自我批判意识,能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根本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
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反对把旧事物、旧制度看成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一切维护腐朽的社会制度、为腐朽的社会制度辩护的理论。
表现为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它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
科学性
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楚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
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绝不是浅尝辄止。

马克思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其含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并不是任何新的想法都能被称为与时俱进。
社会理想:最根本的,全部理想的核心,贯穿于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我国人民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辩证统一。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今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5. 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而且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也被一些人认为似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面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
  7. 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诸如环境污染,贪污腐败严重,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猖獗。
  8.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9.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辩证法: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二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其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理念、天理等)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基础,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前二者的不同点在于,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1.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 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辨证: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在于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相对性、有限性指某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时间
    持续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顺序性: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先后顺序关系。
    空间

    在实践中把握的物质世界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学的客观物质活动。

    基本特点: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性。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4. 物质生产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衣食住行。

  1.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社会管理、阶级斗争。

  1. 科学实验

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
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
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影响的,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
  2.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两者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亦称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坚持辨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地统一
事物发展的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总趋势是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如果割裂二者,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1.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一个生下来就完全与实践隔绝的人,既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也不可能有什么才能。我们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先天的差别,现实中,人在生理上的确有差别,但聪明是潜力,不是现成的知识。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主体:人。
客体: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不懂得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意义。
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获得的。

认识的辨证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表面的。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经验论: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最可靠。
认识的有限与无限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有限性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真理及其属性

正确的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
绝对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对性:任何的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四类要素

  1.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 运筹性的综合要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会消灭。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社会制度的根本之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改革: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心主义:把人性看作先天的、抽象的、不变的。把英雄人物看作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们群众看作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1.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思想家、科学家、忆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人民便不能进行社会的精神活动。
  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不同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还是消极之分。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条件下,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存在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1. 社会分工的产生。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二要素
使用价值
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
商品中可以相互比较的东西,也就是生产商品时所付出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货币的五种职能

  1. 价值尺度:最基本。货币时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 流通手段:最基本。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
  3. 贮藏手段: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4. 支付手段: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货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商品数量和品种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决定他的盈利或亏损。
    社会劳动:生产者提供给社会,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私人劳动: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所进行的。

    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基本条件

  6. 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7. 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家用货币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这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
资本家得以产生剩余价值的原因,是因为资本家在产生剩余价值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就是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出劳动力(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资本家必然剥削工人,因为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如果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

  1. 购买阶段:准备条件。
  2. 生产阶段:决定性的阶段,实现了价值增值。
  3. 销售阶段:已经发生价值增值的货币资本。

资本周转
资本家为了达到获取最大限度地剩余价值,资本地循环不会经过一次循环就停止。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地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经济危机

商品生产过剩。
根源: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地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可以使用计划经济、政府调节来减缓矛盾。
  2. 资本主义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
这个阶段,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但还没有形成垄断的局面。
自由竞争: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冲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垄断资本主义
大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的垄断。
主要的垄断组织:
卡特尔: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的垄断协议形成的。
辛迪加:把一些再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
托拉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康采恩: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的超大垄断集团。

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混合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国家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实际上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的少数资本家。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金融寡头的统治
经济上: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个人联合是以金钱为工具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或者把政府的高官拉下水。

垄断和竞争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划分出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发展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私人资本不能起到的一些作用,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
生产社会化: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企业。
  2.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一个新的企业,或国家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资本给私人。
  3.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国家干预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
调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一面在于,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但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济全球化中收益,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发展中国家收益较少,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其三,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有效的全球性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得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促进:交通工具的发展,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手段。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当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替代。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不是要对资本主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同时又要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代表作:《乌托邦》,《太阳城》。
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底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与恩格斯起草并于1848年2月发布《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无产阶级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十月革命武装起义。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是迄今人类历史上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1.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不同于以往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
  2.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 无产阶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根本任务。
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1.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2. 社会背景通常社会矛盾尖锐,靠在旧社会内部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靠这些国家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也很难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3. 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遭受到多重的苦难和压迫,他们迫切需要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


    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原因:各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不同,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5. 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6. 个人劳动不必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使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归于消失。
  7.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8.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本阶级权力的狭隘眼界。
  9.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0.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