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作者名:李中莹

前言

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把生命传给孩子,并给予他爱和支持。孩子运用生命中接受到的力量、爱和支持,让自己成长、学习、奋斗,建立自己的家庭,把生命和爱继续传承下去。

亲子关系是人这一生最原始,最独特,也是最重要的关系。这样来描述亲子关系并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每个人生命,还由于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成长的源动力,对人一生的走向,生命的质量都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与父母的关系会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和心灵深处,这是一个必须接受和面对的事实。因为某些理由而拒绝接受父母的人,心中会有很大的无力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自己孩子的关系也不会理想。

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

  • 首先必须重视与孩子的关系,那些不把亲子关系放在心上的父母迟早会尝到自酿的苦果;
  • 还需要调整对亲子关系的看法,对那些“父为子纲”、“不打不骂不成材”之类的观念需要有所觉察,传统和经验未必是对的,科学合理才是唯一的标准;
  • 还要持续学习,利用自身的成长和改变,带动孩子的成长和改变。

一、信念指导行动

做好家长,正确的信念比行动更重要。

1.1 信念

我们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做或不做某些事、什么事情更重要,都源自于我们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它包括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

信念每个人都有,是我们对所有事情的认识和看法,有时我们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大多数时候却只是由它支配,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既然是看法,那就是主观的,是个人的。

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给人带来的好处:其中什么重要?我可以得到些什么?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所以,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他的价值上下功夫。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或行为准则。它会涉及到人、事、物的组织安排和活动,因此会有清晰的动词在其中。

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这肯定没什么用处,参加这样的会议只是做无用功,辛苦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推掉了邀请。”

  • 信念:“这肯定没什么用处”、“做无用功”。涉及个人的信念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肯定”等词语,以显示其绝对性。
  • 价值:“辛苦”,“得不到收入”。
  • 规条:“推掉了邀请”这个动作,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巩固了“这肯定没用”的信念。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信念是如何支配我们的行动的。回到亲子关系上来,如果我们要用行动打造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首先要觉察和修正个人的信念,而不是急着开始行动。

1.2 家长是最重要的环境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家长是最重要的环境。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孩子目前的情况无论是什么样,都有家长一份责任。
一个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是由他成长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及主观的认知加工决定的。

也就是说,家长的思想、行为模式、情绪表现,参与塑造了孩子今天的状态。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使自己在思想、行为模式和情绪表现方面开始改变。也就是说:要想让孩子改变,家长必须先做一些改变。

如果家长只是一门心思改变孩子的现状,却对自身的成长无动于衷,是万万行不通的。

家长开始改变的初期,孩子或许不会马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在某些情况下,孩子的问题行为甚至会变本加厉。家长必须明白这是一段考验期,既是考验孩子,也是考验家长的信心。如果此时回到过去的做法,结果肯定也就和以前一样了;只有坚持下去,让孩子慢慢认识到家长的决心,他便会做出正面的回应了。

因此,家长务必要树立“从我做起”的信念。实际上这种信念才是科学合理的,因为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实践经验上,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能真正控制的只有自己。

1.3 唯一指向分离的爱

亲子关系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清楚,就是帮助孩子慢慢成熟,培养出足够的能力,让他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世间几乎所有的爱,无论你是爱某件物品,爱一个宠物,或者是爱一个人,都是以拥有为目的。你爱他(它),你认为只有你可以很好地照顾他(它),所以要留他(它)在你身边,你会紧紧地抓住他(它)。

这种逻辑绝大多数时候都能行得通,唯独在亲子之爱上行不通。

家长对孩子的爱,如果还是以占有为目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我是这么的爱你,所以你一定得留在我身边”,这样的家长是极端自私的,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成长和人生,只以自己的需求为最高准则。

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定是指向逐渐分离的。在出生前,妈妈和孩子完全是一体的,须臾不可分离。从孩子一出生,他就在一步步地远离家长。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骑车…….,每学会一样技能,孩子就更独立一分。这是正常的成长历程。家长应该尊重这一规律,创造条件让孩子去独立。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知道,当孩子试图笨拙地去做事,去探索,去犯错时,我们要乐见其成,也要乐见其不成。总之不要插手太多,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妨碍孩子的独立。

1.4 家长不是万能的

在面对孩子时,家长要放松心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身份。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

这不只是说说,而是对此要有清醒的意识。说实话,现在把自个儿当超人用的家长还真是为数不少。我们需要承认自己有些事情能做好,有些做不好;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

家长与孩子有相同和平等的需求,因为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人。

很多时候,家长往往会单方面地关注孩子,却忽略了自己,其实,孩子应该得到尊重,家长也一样;孩子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和鼓励,家长也一样;孩子在做得不好时,应该得到谅解和支持,家长也是一样;当孩子感到悲痛、烦恼、颓丧时,希望有人给予倾听和安慰,家长也一样。

家长需要大方做自己,言行需一致,大可不必让自己端着。

有的时候,家长在孩子面前是相当“紧张”的,原因就是让自己处于“端着”的状态。其实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家长无须永远正确、成功、愉快,也不要害怕对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无须隐藏内心的情绪,更不必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脆弱。这都是家长自己吓唬自己。

家长遇事显示出自信、自爱、自尊,孩子看在眼里,便也会这样做;家长愿意对事情的结果承担责任,孩子便也会愿意承担责任;家长礼让谦和,孩子便也会礼让谦和。家长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就是这样,孩子自然也会以真诚、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创造他们的人生。

二、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孩子像朋友一般相处,也许是每个家长心中的希望。那如何协调好与孩子的关系呢?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有没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呢?

2.1 不要做这四类家长

处理孩子的情绪是亲子关系中绕不开的课题,对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家长对处理孩子情绪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靠自己的直觉反应或者传统的方法去应对,比如下面这四种类型:

2.1.1 交换型

交换型:用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换取孩子停止某种情绪。

这类家长在看到孩子悲伤哭泣时,就会跟孩子说“不要哭啦,妈妈带你去买巧克力”之类的话,以此来换取孩子停止负面情绪。

交换型的家长认为负面情绪都是不好的,不希望孩子停留在那些情绪中。因此当孩子伤心、沮丧、难过时,他们就会尽力去找一些东西换掉孩子的情绪。在他们看来,孩子的注意力如果离开那些情绪,就意味着摆脱了它们。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负面情绪都是微不足道的,与成人的烦恼比起来,孩子碰到的这些所谓的“痛苦”都不是事儿,换句话说,孩子根本没资格闹情绪。

然而,这样的处理对孩子来说,却是对他的否定和怀疑。“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何我感觉这么糟?”,“我的情绪是错的,我不该这样想,我内心的感受竟然是错的”,这样一来,孩子便会经常感到迷惘、怀疑,累积下来,他们就会显示出自信不足。

2.1.2 惩罚型

惩罚型:对孩子的情绪表现感到不满,加以责骂或者恐吓。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显示出强烈的反感。孩子常常因为表达伤心、恐惧和生气而受到责备、训斥或者惩罚。比如这样:“你这个样子哪像个男孩子?真不争气!”、“你再敢哭哭啼啼的,我就揍你。”等等。

惩罚型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发泄情绪的行为上,而不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认为孩子的情绪只不过是要引起注意,或者是想从家长这里得到某些东西,因此会有故意无视甚至对抗孩子的心态,或者担心如果不制住孩子的情绪,就会助长他的坏脾气,还有的家长会认为责骂和处罚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坚强”,避免成为“胆小鬼”或者“弱者”。

然而,孩子在经受这些处理之后,和交换型中的孩子一样会感到迷惘和自我否定,长期来看,百害而无一利。

2.1.3 冷漠型

冷漠型:接受孩子的情绪,但没有积极的引导,任由他自己处理。

这些家长不愿或者不知道怎么教导孩子去处理那些负面情绪,干脆放任自流,不予理睬。他们会这样和孩子说,“要生气回你自己房间去,等气消了再出来”,或者“爱哭就一次哭个够,哭够了再来找我。”等等。

冷漠型的家长认为抱着“不管孩子怎么样我们都爱他”的信念便已足够,却没有意识到:光有对孩子的爱意是不够的,孩子需要学习如何合理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方面长期“野蛮生长”的孩子可能会发展出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当他愤怒时,他会变得很有侵略性,以言语或行动伤害别人;当他伤心时,会长时间的哭闹,等等。

2.1.4 说教型

说教型:喋喋不休地给孩子讲道理,却不理会孩子的情绪表现。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情绪往往视而不见,只是集中注意力去说出他们认为对的道理,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他们认为把道理搞清楚就好了,所以一直在强调“应该怎么样”、“怎样做才对”和“怎样更好”,但是又没有具体有效的方法给孩子。他们以为只要明白了道理,那些情绪就都会自动消失了。

说教型的家长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既然是不该出现的,那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在情绪上。

与冷漠型的家长一样,说教型家长不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在体验情绪的过程中学习。孩子依然感到孤单无助,需要独自去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痛苦,不知如何是好。而家长的喋喋不休,其实会进一步制造出更多的痛苦,孩子在本来的负面情绪之上又多添了一份不耐烦,甚至愤怒,亲子关系因而会变得更差。

2.2 合理处理情绪的技巧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处理情绪的四种不合理类型,那么怎么做才是合理的呢?按照下面四个步骤,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情绪,并从中成长。

2.2.1 接受

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他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例如:“小明,你看起来有点儿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无论孩子怎样回答你,你都要尊重他的感受。从他的角度来看他的情绪就是合理的,家长要接受这一点。

2.2.2 分享

孩子对情绪的认识不多,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家长可以提供一些词汇帮助孩子将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帮助孩子先准确地察觉自己的情绪。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通过家长的分享,孩子逐渐地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情绪得到表达后,孩子就会趋于平静,这时再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细节,和孩子一起处理事情。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是这一步的关键。

2.2.3 肯定与引导

一个受挫的孩子会以不适当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比如打人、摔玩具等等,家长在了解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要进一步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不适当的。情绪本身没有错,只是情绪推动出来的行为是否恰当。

因此,在这一步,肯定的是孩子的情绪,引导的是孩子的行为。

2.2.4 策划

帮助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之中,尤其是年龄还小的孩子,他需要家长的帮助,一同去解决问题。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除非事情需要家长独自处理,否则,尽量选择有孩子参与的解决方案。

2.3 共度快乐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家长和孩子做一些双方喜欢一起做的活动,类似于正面管教中的“特别时光”。以孩子为主、加强仪式感和认真对待是把这个方法用好的关键。

和孩子一起列出双方可以一起做的活动清单。清单中的活动要能在30分钟左右做完,而且花钱不多,比如去公园散步、开车兜风、玩游戏、一起看书等等。记住一定不要搞“一言堂”,要让孩子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列好清单后,一起约定每周活动的时间,要每周固定下来,形成仪式感。

家长不要觉得这样太麻烦或者太形式化,孩子需要通过这种形式来接收到你对他的爱。尤其是对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这种做法会非常有意义。每周花上30分钟的时间,来单独陪一个孩子,就可以让亲子关系保持良好,这么“高性价比”的事情,不做才是糊涂呢!

每周要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黄金时间”,可以根据各家的情况来安排。在这段时间里,家长要专心认真,不要应付。让孩子从清单列表中选择一项活动,花上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亲子共欢。

三、家长:最重要的环境

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在不停地学习,但孩子不可能全部靠自己。作为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长不仅要做好自己,还得清楚怎样帮助孩子。

3.1 沟通很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他们最重要、最信赖的老师,孩子绝大部分的行为习惯及心理模式都是从家长那里学过来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出于种种原因没能和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这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障碍,他们不得不自己在迷惘中摸索,经常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很容易建立错误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比如家里有了二宝之后,如果家长和大宝的沟通不到位,没能让大宝有效地接收到“即便有了二宝,爸爸妈妈也爱我”的信息,那么,他就会自己摸索着重新找回爸妈对自己的爱和关注,这时候就难免会出现问题,他可能会拿老二出气,会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会出现“退行”的现象。

所以你看,有效沟通对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表现都有莫大的影响。家长要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不要觉得孩子小,跟孩子说不清楚。

首先孩子的理解能力通常会强于他的表达能力,换句话说,他说不出来,不代表他听不懂;其次如果你觉得说不清楚,可以做出来啊,从行动中传递的信息孩子更容易接收到。前面我们分享的“黄金时间”,就是通过行动传递对孩子的爱和关注,效果很好。

3.2 关于孩子听话

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经常会出现,让很多家长感到不能忍受,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但究其本质,家长只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挑战,或者觉得自己对孩子失去了控制。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却不见得是坏事。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鼓吹孩子应该不听话,只是想帮助家长明白,孩子没有必要“太听话”。

多听话便少用脑。这是很自然而且简单的道理,大脑是越用越灵光。多动脑筋,便会多想出办法,创造性更强。反之,凡事只要听话就解决了,大脑便没有运用的机会。

听话是依赖性格的温床。一些家长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做好安排,孩子只要听话照做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是一个软弱无力、凡事听权威或者听自认为关系近的那个人的话。想象一下,女儿一直很听话,上了大学之后,生活环境一下子改变,你不能再在她身边说“话”给她“听”,她可能就会把第一个对他好的男孩当做父母的替代品 ,对他言听计从。

家长总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但是,若要孩子完全听话,再好也不会超过自己,更何况模仿另一个人,孩子再好也最多学得八成,那结果岂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因此,如果真想一代比一代强,必须容许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我们要主动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明白事情应该怎样做,哪怕走点儿弯路再明白也值得。这是有智慧的家长都会去做的事。

当然孩子要听家长话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具体应该怎么做是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但也没必要硬让孩子听话,花点心思,加一些小乐趣进去,比强硬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碰到危险等紧急情况的时候,没有时间具体讨论,家长必须先采取行动,再和孩子沟通。

3.3 如何让孩子听话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不提倡孩子听话,但是在生活中,家长难免还是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

但很多时候,家长发出的指令是不经思考的,比较容易被孩子抗拒。比如:

  • 指令不清晰;
    • 你告诉孩子“你要乖一点”,孩子并不清楚怎样才算“乖一点”;
  • 附加道理;
    • “抓紧换衣服,不然的话,你会迟到的。”这会给孩子一个信息:任何事,有个道理便可以支持,孩子也会用不同的道理去支持他的不同做法。
  • 指令重复;
    • 同样的指令,重复又重复地发给孩子,孩子就会以为你发出的指令未必需要遵守。

正确有效的指令应该是这样的:

  • 用正面词语;
    • 这样的语句一般没有“不”字。例如:“不要到处乱走!”对孩子基本没有作用,而换成“走过来坐在我身边”,就清晰易做了。
  • 清楚明确,给出实际可以做得到的行为指令;
    • 例如:“不要太过分”,孩子往往不会很明白,而“拿了自己吃得下的就返回座位”,便清晰易做了。
  • 指令只发出一次最有效;
    • 确保孩子能接收到你发出的信息,不必重复,越重复力量越弱。

3.4 规则也要沟通

很多家长总是烦恼孩子不遵守家中的规则,可他们却没有去寻找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按照惯用的方法去做,能有效才怪。

家中的规则一般都是家长单方面制定的,家长以为孩子已经明白这些规则,而事实上孩子并不明白。另外孩子会发现家中的规则不一定非要遵守,这种判断来自于平时的观察:是否有人不遵守规则也没什么后果?家长是否也经常不遵守规则?

因此,如果我们想让规则得到有效的执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和孩子提前沟通规则的内容,确保规则清楚明确,确保孩子对规则的理解是准确的。例如:“尽早完成作业”不如“当天的作业务必在晚上10点之前做完”。
  2. 就不遵守规则的后果达成一致。注意后果不要是惩罚性质的,是要和规则相关的,是对孩子接下来做得更好有帮助的。后果也是规则的一部分,要清楚明确。
  3. 当孩子做得好时能够及时给予鼓励,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泛泛的去夸;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按照事先约定的后果去执行,不必过多解释,这时候的解释只能说明你心虚和没底。

四、标准和方式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也许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但是这些标准和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呢?

4.1 重在生命体验

大脑对人的一生影响甚大,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然而大脑具体是怎么工作的,怎样可以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却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我们当然不需要对大脑的运作机制有多么专业的认识,但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成年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人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相差极少。一个人聪明与否,并不是取决于他的神经元的数目,而是取决于他的神经元所建立起来的连接网络的密度和大小。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的多少是判断网络大小和密度的关键。成年人的大脑平均会有500万亿个这样的连接点,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25%!连接点越多,这个人就越聪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增强脑力,便是增加神经元之间连接点的数目。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这个过程在母体内就已经开始了。从出生到12岁这个阶段,神经元的连接网络飞速发展,有些时候,其增长速度甚至可达每秒钟30亿个连接点!

另外,由神经元组成的连接网络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发展出一些特别的组合,去配合完成某种学习。比如思考、说话、画画、运动等。孩子需要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并且不断地运用他的感官和身体去体验,否则就会降低这个阶段神经元网络的形成速度。

我们通常见到很多小孩子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这里碰碰,那里动动,甚至拆开、打破一些东西,其实都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认知的过程。

明白了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家长就能更容易、更有效地去创造成长环境了。

4.2 帮孩子建立自信的技巧

自信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信赖,它是自尊和自爱的基础。自信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是我们能够获得成功,追求快乐的基础。

家长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建立自信的途径,可以用三点来归纳:

  1. 多做;
  2. 多做到;
  3. 多因做到而得到肯定。

因此,在日常生活里家长应该多多制造机会,让孩子能够积累以上三点经验。

  1.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一些切合实际的目标,在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
  2. 日常家庭里的事,听取孩子的意见,邀请孩子参与计划及做决定,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
  3. 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认真,要当真。
  4. 不代替孩子做事。孩子自己会做的事,不可经常替他们做,否则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个性,进而无法培养出自尊和自信。
  5. 不以奖励和惩罚操纵孩子。奖励和惩罚背后都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控制的背后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能做好。这种不信任孩子能觉察到,并且会影响到他自信心的建立。

4.3 提升学习力的技巧

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之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只是在不断地提醒甚至强迫孩子必须把书读好,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但是效果并不好。

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一点也没有问题。看看他在喜欢的活动中的表现,我们很容易发现孩子可以学得很快。但是为什么孩子在学习上却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是讨厌学习呢?

主要是学习对孩子来说没有乐趣。乐趣可以使大脑里释放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它让人处于一种极为放松、无压力的状态,并且想重复这种体验,因此人就愿意自动自觉地去做这件事。当得到肯定或嘉奖时,大脑里又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这是大脑奖励机制的主要元素,也就是动力的来源。

而家长和老师往往没有,也不会在增添学习乐趣上下功夫,而只是用压迫、否定、斥责、惩罚等方法驱使孩子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书本上。这些方法启动了“痛苦-恐惧-逃避”的大脑保护机制,于是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抗拒力,想尽办法避开这些感受的来源:学习。

所以,要想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必须在学习里创造、增强或移入孩子在乎的价值,使孩子感到有乐趣和开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学习里加入神秘、新奇、节奏快、变化多、意想不到、挑战、比赛、证明能力、可以帮助人、可以得到肯定等价值点。

另外,孩子对上学这件事的信念不清楚甚至是混乱,也是导致学习不佳的主要因素,这和家长对学习的信念不清晰有关。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要一起弄清楚一件事:学习是为了什么?

  • 为了将来考上大学?
  • 为了好找工作?
  • 为了孩子将来出人头地?
  • 还是其他的什么?

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是上面这些对孩子来说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且还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孩子能对学习起劲才怪呢!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去寻找更直接的,近在眼前的价值和目标。可以花些时间和孩子讨论下面的事情:

  • 所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 把学到的东西与孩子的兴趣、游戏或者爱好拉上关系;
  • 找机会让孩子发挥他学到的知识,例如向他请教;
  • 给孩子任务,或请孩子帮忙,让他有机会使用学过的东西。

五、家长的自我修炼

家长还需要学习调整心态,缓解压力,通过这样的自我修炼,家长不仅可以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施加好的影响,更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融洽。

5.1 望子成龙的压力

“望子成龙”是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父母总是不知不觉地希望孩子成为这三类人:

  1. 跟自己同样成功的人——最常出现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
  2. 做自己想做而未做到的那个人——我小时候没这个机会,现在孩子有了;
  3. 做自己很羡慕,或者很嫉妒的人——比如偶像,比如非常卓越的某类人。

孩子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其实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把控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除非你存心拿孩子当你的试验品。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明白,那些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逼迫和约束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无效的,甚至是有伤害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么是不是家长就只能干看,什么都不能做呢?并不是这样。

孩子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我们可以做的,一是尊重规律,二是创设环境。

  1. 维持孩子有最大的好奇心;
  2.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物;
  3. 只要孩子有兴趣,父母要多给他鼓励,多给他肯定。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是什么?就是成长为他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长,就像带着镣铐跳舞,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也不会顺利地成长为想要的那个自己。

5.2 放下压力,轻松上场

现代人充满了压力,并不单是因为家庭问题,事业或工作上的压力也不小。除了客观环境带来的压力之外,我们还都不自觉地给自己制造了一份非常大的压力,那就是:更多的选择。

以买手机为例。你会考虑很多的问题,比如选择哪个品牌,哪一款,配置如何,后期服务怎样等等,你会综合各个方面做出选择,只有这样你觉得才能买到称心的手机,或者拿出去的时候能炫耀,而不是掉份儿。为此你可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不同品牌的手机。

手机只是一个例子,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选择等着我们去比较,让我们花费很多精神和注意力。所以选择太多导致时间不足,而时间不足又引发很多压力,这是大多数人要面对的情况。

解决之道就是做减法。你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就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压力。

  • 第一,假如从来没遇到过,我的人生会出现大问题吗?(如假如不换手机,人生会出现更大问题吗?)
  • 第二,我和这些事物之间谁是主人?(如我跟手机之间谁是主人?)

如果家长承受过大压力的话,当然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的压力可能来自工作、病患、收入、家庭、婚姻,也可能来自个人的心理困扰。

记住:不要负重前行,先处理压力,做好减法,再轻装上场。

5.3 三种舒缓压力的方法

橡皮筋拉得太紧太久是会出问题的,要么随时绷断,要么再多哪怕一点压力也会绷断。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松,舒缓压力,以便能保持弹性,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5.3.1 安排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家庭中的紧张情况,而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连绵不断,我们不能等实在承受不住再想办法,不如提前安排一些透气的机会,使自己能支撑下去,比如独自去散散心,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等等,目标是建立除了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类生活,让自己可以透透气。

5.3.2 凭借学习来提升自己

当你身处困境之中,认为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但这只是一种假象。你可能是当局者迷,也可能是对当下的局面看得不够透彻。无论如何,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提升心智能力的学习,提升自己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记住,没有什么绝对解不开的死局,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也是自己吓自己。

5.3.3 改变生活方式

人都是有惯性的,惯性的力量对我们的支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生活中的环境或者某种生活方式,即便已经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因为习惯了也很少想到去改变什么。

比如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家长也知道自己需要和孩子多沟通,但是工作太忙了,回到家以后还要做饭,吃饭,然后还要洗碗,做家务,收拾房间等等,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后来,妈妈把吃完饭以后的事情全都放在第二天早上去做,晚上的时间都用来陪孩子,那么就多出了很多宝贵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究竟是环境支配我们,还是我们创造环境?这是每个人需要自己决定的问题,如果你相信后者,那么带着这种信念,不断地思考,尝试,你总可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后记

这本书虽然以亲子关系命名,实际在亲子关系方面花费的笔墨并不多,而且比较零散,需要花费较多的心力和实践才能把握到其中的精髓。除了亲子关系,这本书还包括家长的自我修炼、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等内容,都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