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或者团队总是停留在一个状态,而很难进一步改变。也许本文的内容,可能会对你有所启示。
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喝可乐,一天好几罐,好水歹说,怎么说他都不听。
于是他的父亲决定最后和他说一次,说,”孩子啊,喝可乐会让你虚弱。作为父亲,我很担忧啊。不过,从今以后,我不会制止你了。毕竟你已经长大了,你自己来决定吧”。
不出所料,孩子刚开始几天变本加厉的喝,冰箱里的可乐下降的非常快。
每周周六是家里的园艺日,孩子要负责搬运肥料袋,孩子的眼神慢慢的开始有些变化,我装作不知道。
又过了两周,孩子搬运袋子时,满头大汗。从那以后,冰箱里的可乐纹丝未动。
母亲问他,你怎么不喝可乐了,孩子说:那玩意早就不喝了。
这个故事的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当父亲说了那句话之后,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个‘喝可乐会让身体虚弱’的担忧。
然后父亲每次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往肥料袋里加重。时间久了,孩子真实的觉得自己力气小了,自然会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自己控制住了不再喝可乐了,因为后果很严重。
说明
行为产生结果;结果调整认知;认知,决定行为。
在某种行为之下:
1 如果我们持续获得的结果是负面的,那我们很容易放弃行为;
2 如果我们持续获得的结果是正向的,那么我们拼力强化该行为;
3 如果没有结果反馈,那么,我们的行为模式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而反馈会触发我们不断的做出调整。当我们埋头做事,很少获得反馈之时,我们就会原地转圈。所以要打破这个局面,就要增加反馈,让反馈更加明显,来改变我们的认知,进而改变后续的行为。
小结
你学到了这个常识了么?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教育,还是团队管理,想要有所进展,一定要为当前的行为增加有效的反馈,通过反馈让当事人自发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