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你真的听懂了吗
- 你在阅读我写的书,就是在运用读和写两种交流模式,读、写、听、说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计算一下你有多少时间用于这四种交流,能够运用得当对你的效能至关重要。
- 沟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人们在清醒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交流。但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多偏向读写的训练,说也占其中一部分,可是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听。然而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 接受过倾听训练的人少之又少,多数训练是关于个人魅力的,这样反而妨碍了建立真正理解他人最需要的性格、交往基础。
- 如果你想养成真正有效的人际沟通习惯,就不能单靠技巧。首先你要有能让他人信任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Empathic Listening)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移情聆听
-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 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 如此聆听效果显著,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 移情聆听还是感情投资的关键,因为只有对方认同,你的投资才有意义,否则就算你费尽心机,对方也只会把它看作是一种控制、自利、胁迫和屈就,结果是情感账户被支取。
- 心理空气
- 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感情投资,它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心理空气”,极具治疗作用。
- 如果现在房间里的空气被突然抽走,你就不会对这本书感兴趣了。因为生存是你的唯一动机。
- 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 你的移情聆听等于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满足了对方这个基本需求后,你就可以着重于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 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
- 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矛盾,因为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即真正理解对方。
- 所以说习惯一、二和三是基础,帮你保持核心不变,即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平和而有力地应对坚实内心之外的脆弱。
先诊断,后开方
- 尽管要面对风险和困难,先诊断后开方的确是在生活中被多方证实的正确原则,是所有真正的专业人士的标志,不管对验光师还是内科医生来说都很重要。只有当你相信了医生的诊断,才会相信他的处方。
- 销售方面也是这样。平庸的业务员推销产品,杰出的业务员销售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之道。万一产品不符合客户需要,也要勇于承认。
- 律师在办案前一定搜集所有的资料,研判案情,再上法庭。称职的律师甚至事先模拟对方律师可能采取的策略。产品设计前,必先进行市场调查;工程师设计桥梁,一定预估桥身所须承受的压力;老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 首先理解别人是在生活领域里广泛适用的正确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在人际关系领域的作用是最大的。
四种自传式的回应
-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表达也要讲技巧
- 首先要了解别人才能获得理解。习惯五的第二部分就是如何获得理解,这也是谋求双赢之道所不可缺少的。
- 成熟在前文被定义为能掌控勇气和关心之间的平衡。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这通常需要相当的勇气。双赢需要熟练地掌握勇气和关心,因此合作的环境下更需要让人了解自己。
-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我认为这三个词集中体现了让他人理解自己以及有效表达自己的精髓。
- 品德指的是你个人的可信度,是人们对你的诚信和能力的认可,是人们对你的信任,是你的情感账户。感情指的是你的移情能力,是感性的,说明你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理性是你的逻辑能力,即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 请注意这个顺序:品德、感情、理性。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 当你清晰、具体地表达想法,最为重要的是,在理解别人思路和担忧的前提下表达,那么可信度会大大增加。
- 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会产生新的见解。
- 习惯五会帮助你提升表达的准确度和连贯性。人们会明白,你对介绍的内容十分有把握,而且把显而易见的事实和感知都考虑在内,想要双方都获益。
一对一沟通
- 习惯五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个人影响圈的中心。相互依赖环境的很多因素都属于你的关注圈范围,如问题、分歧、环境、他人行为等。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这些方面,你很快就会精疲力尽,而且收效甚微。
- 你应该时刻想着先理解别人,这是你力所能及的。如果你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就能真正地、深入地了解对方。你会获得准确的信息,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核心,建立自己的情感账户,还能给对方提供有效合作所必需的“心理空气”。
- 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行为方式,看看它给影响圈带来了什么变化?认真聆听让你影响圈慢慢扩大,并越来越有能力在关注圈中发挥影响。
- 再看看你自己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越深入了解别人,就会越欣赏和尊敬他们。触及对方的灵魂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 其实你现在就可以练习习惯五。下次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就算他们不愿意向你吐露自己的问题,你也要感同身受。你可以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并做出回应——“你今天心情不好”。也许他们会沉默,但是没有关系,你已经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 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在你能够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你要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并表示理解。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够抛开个人经历。
- 不要急功近利
- 即使短期内未获回馈也决不气馁
- 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那么花时间了解对方将有益于今后的坦诚相待,这样一来,很多困扰家庭和婚姻的问题都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充足的情感账户储蓄也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 在商业领域,你可以为雇员设定一对一交流时间,聆听和了解他们;还可以建立人力资源或者股东信息系统,获取从客户到供应商再到雇员等不同层次的准确可靠的反馈信息。
- 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
- 当我们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彼此的时候,就打开了通向创造性解决方案和第三条道路的大门。我们之间的分歧不再是交流和进步的障碍,而是通往协同效应的阶梯。
- 即使短期内未获回馈也决不气馁
以上内容是我阅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整理的笔记,阅读原书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