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看了一些书,对 “思考” 有较大感触。

    有一句话,很是受用,那就是: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张小龙在他的那场著名的 8 小时演讲《微信背后的产品观》结束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

    后来在出版书籍《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一书中,找到这句话的阐释。

    段永平:我花20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10年搞懂就至少比我厉害多了 - 图1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 前面说的可能都是错的。真的不要觉得这是张小龙说的就很对,然后拍照记录,以后我们就跟着这样干吧。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样放到你的领导那里就通不过了,或者领导还好办,关键你自己这里能不能通得过。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永远正确的教条。

    而且大家也不要把这些当成教条,当成一个启发就好。所以我的微博签名写的也是这句话:我所说的,都是错的。任何东西一旦说出来,变成一个教条,它就已经错了。一定是你理解到的才是你自己的。

    以上摘自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当我们看一些书,看一些文章,看一些人的思考表达,可以假设:他说的都是错的。

    如果,他说的都是错的,那么在他当时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背景当中,什么是对的?

    换做是你,你会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

    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就不会盲从作者。

    回到正题,我在看段永平的 100 个思考的时候,在想什么?

    如果说,他的思考,是错的,那么什么是对的?

    下面这句话,来自第 100 个思考:

    希望你不要寄希望于有人可以一句话让你明白。

    我花 20 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 10 年搞懂就至少比我厉害多了。

    下面摘录一些 BLUES 对段永平的名言理解,我懂的,不一定是段永平想表达的,或许明天,理解的想法就变了,我的理解,就是此时此刻的感想,供大家参考商榷。


    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

    BLUES 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企业也是一样,不要翻来覆去,花更多时间精力选择方向,确定战略,企业有稳定的长期战略,在既定的战略指导下快速尝试,不行就改,行,就加大资源继续干!


    一个企业家应该将 80% 的精力放在 20% 的事情上,这 20% 的事情能给你带来 80% 效益。

    BLUES 理解:典型的二八原则。

    我当 CEO 时并没有一个时间分配表,但大致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简而言之,不要让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事情。

    BLUES 理解:一个非常繁忙的 CEO,或许是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以至于经常遇到紧急的事情,缺乏规划就会变成消防队员,到处救火。


    有时有人问我对某一个项目有没有兴趣,我问都不问就说没有兴趣。

    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企业就这么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我根本就不追求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BLUES 理解:聚焦。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想着急的去改变世界,很多产品经理最终没有改变世界,都是被世界改变了。


    松下幸之助讲过,企业不盈利就是罪恶,但是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BLUES 理解:只谈钱的企业,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看看一些发展不错的企业,总是有自己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

    就像不赚钱的净资产有时就是累赘,比如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建个酒店,花了 1 个亿,每年亏 500 万,重置成本还是 1 个亿,现在 5000 万想卖,这谁要?

    所以我编了个 “有效净资产” 的名词。也就是说,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净资产其实没有价值(有时还可能是负价值)。

    BLUES 理解:这个不赚钱的生意,不好一概而论,目前不少不赚钱的生意,就是阶段性不赚钱,例如京东、拼多多、YY 语音、QQ 等,都有不赚钱的一个漫长时期。


    好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在很长时间里也很难抢。你可以想想谁的生意是很难抢的?然后再想想为什么?

    BLUES 理解:谁的生意很难抢,有独特资源垄断的,技术壁垒强的,需要花时间积累的,都比较难抢。


    需要用很多人(相对营业额和利润而言),是不好的模式的一个特征。

    BLUES 理解:对于做生意来说,这一条是真的言简意赅。


    低价是条最容易的路,也是一条最难的路。

    除非迫不得已,用价格武器总是错的。很少人明白,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的,但被迫降价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而已。

    BLUES 理解:低价如拼多多,是段永平表示看不懂的…… 现在的拼多多有了规模效应,但真的过于挑逗人性,真的挺难走。


    追求 “性价比” 的公司大多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长寿公司大概是不太强调 “性价比” 这个概念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啊。

    BLUES 理解:性价比的理解,有时候是诸多商品里面的一部分,用降低利润换取传播,将商品分类为三种,性价比商品获取流量,高毛利商品赚利润,高 B 格产品赚品味情感认同。


    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件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呢?

    就像怎样改变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啊?多推一些便宜的非 53 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推出的速度,5 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了……10 年后,茅台的地位应该就彻底不一样了。

    BLUES 理解:做好一件东西之后,不少人总会有好奇心,尝试做更多,是否能做好,试过才知道。


    “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你可能认为这个原则平淡无奇,但我是通过深刻的教训才学习到的。——引用:巴菲特

    BLUES 理解:做时间的朋友,太重要了,确实需要做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积累增值的事情。


    企业文化指的就是 “利润之上” 的追求。“利润之上”和 “利润之外” 好像是有一点点差别的,“利润之外”可以被理解成不同于利润的追求,“利润之上”的目的则似乎会不同。

    BLUES 理解:企业文化,不一定是在 “利润之上”,没有利润,也可以有文化。


    很难判断一个企业文化是否好,但看出不好的企业文化要容易得多。

    BLUES 理解: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比较容易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我在美国的时候,去机场接一位步步高的同事,估计要在机场等 1 个小时,所以在停车场投了 1 个小时停车收费的币,结果那位同事提前半小时来了。

    这就有个问题,多投了半小时的币,是继续在车里等这半小时还是浪费多投的这半小时的钱?结论不言而喻,现实生活中肯定是开车走人的。

    但在实际决策中,很多人都犯继续等下去的愚蠢错误:这件事我已经投了几千万呀,怎么停得下来,为了救这些沉下去的成本再投入几千万,明知事情是错的还要坚持做下去,结果自然是败得更惨。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脱离事物的属性,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非不应该给利益让路。

    BLUES 理解:付出成本的,总是舍不得丢弃,舍不得,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成本,有时候还带来更多的累赘。


    我经常会用拟人化的角度去想一家公司: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BLUES 理解:公司是人组成的,创始团队是很多企业,至少是早期的企业的根本价值。


    凡是说要把市值做到多少钱的公司,我都不碰。

    BLUES 理解:只为了赚钱的公司或者个人,我也不敢碰。


    从外面请顾问对自己公司做战略评估,一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很难理解当自己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战略时,别人可以帮得上忙,不管别人是谁。

    旁观者清的情况下,或许他可以指出错误,但要教会自己该干嘛大概是不可能的事。还有就是,让问题自己找问题大概是不会找到问题的。

    BLUES 理解:听人言,自己决策和行动。


    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禁区大概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

    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BLUES 理解:那一家以 “正直” 为企业文化第一条的公司,一路高歌猛进。


    这里透露一个小机密:任何东西都是标实价、不讲价的好。可以讲价实际上对卖家而言,是个非常短视且成本很高的行为。

    成本很高指的是无法授权且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视指的是如果可以还价,那就是在鼓励回头客来讨价还价。对客户而言,任何讨价还价都会让他们有 “可能吃亏了” 的感觉,因为客户觉得价钱还没还够。

    所以我们在 20 多年前就没有讨价还价了。不讨价还价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大家慢慢想哈。

    BLUES 理解:我也不喜欢讲价,公开透明最简单,找我讲价的,没有时间去讲。


    消费者长期来讲,是极聪明的一个群体。所谓的营销对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而已,相当于木桶的一块板。

    凡是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的说法,其实就像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有了一块叫 “营销” 的木板一样可笑。

    BLUES 理解:本质还是产品或者服务对用户需求的满足。


    如果国际化指的是学到世界上的好东西的意思,就没问题,如果指的是拼命到别的国家去做生意的话,对中国绝大多数公司而言还是蛮危险的。

    BLUES 理解:没有国际化经验,知道必须了解,不能贸然行动。


    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再说,一般来讲,银行都是要确认你不需要钱时才借钱给你的。

    BLUES 理解:求而不得,不要勉强。

    先写这么多,欢迎大家探讨。

    待续……
    https://www.toutiao.com/i6964077358483505700/

    这是感悟段永平的第二篇,第一篇见链接:《段永平:我花 20 年理解的东西,如果你能花 10 年搞懂就至少比我厉害多了(一)》。

    Blues 借段永平的 100 个观点,思考四大领域:企业、管理、投资、认知,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个方法,也是 Blues 常用的思考方法,读书或者与人交流,都会设想自己如果处在作者当时的时间、地点、事件背景下,我会做什么样的判断,作者为何会做那样的思考。

    关于企业(续上篇)

    023.

    扩张的时候要谨慎。我把这个叫 “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多数人在扩张时用的都是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留神就翻车了。

    你比方说开车上班,谁会说开快点撞死算了,对不对?家人都是跟你说,开慢点注意安全,他没有担心你去不到那个地方。

    但是呢,很多媒体啊、老百姓、甚至是很多企业都是这种心态,大家鼓励的都是开快,宣传的也都是开快,说开快点撞死拉倒没关系,哪有这样做的呢。

    BLUES 理解:比速度更重的,是正确的方向和适合的节奏。有个观点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这个快,我理解为某个时段,具备特定条件下的快,就是这个快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快,而且,不是一直快。

    企业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需要慢,而且需要提早去思考未来发展,而不是临时面对危机快速做出某种反应,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错,譬如段永平说的快速扩张用最大速度,一不留神就翻车,一个典型的企业案例就是共享单车 OFO,年轻的团队,拿到大量融资,缺乏一定量级的企业管理经验,过快的发展速度让团队翻车。

    快与慢,是两种不同系统的状态,有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很值得读。

    作者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 “系统 1” 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 1 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 “眼见即为事实” 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 “系统 2” 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 1 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旁观者总是喜欢看快的发展,这样才有看头,企业死活,反正不触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企业,自己最清楚,对于外界的声音,需要保持清醒,面临重大决策,使用 “系统 2” 理性思维进行深入分析。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当地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冰雹冻雨等极端天气,172 人参赛,21 人遇难。一场比赛竟有超过 10% 的选手遇难,其中包括多位国内马拉松赛事的顶尖选手。

    这个事件中,21 名遇难选手,不少是顶尖选手,猜测他们在比赛中,是采用 “系统 1” 进行决策,面对恶劣天气,继续跑,还是退赛,直觉是相信自己的实力,结果遇难。所以,越是危机突发,越要冷静,调动 “系统 2” 进行慢思考,理性选择,不能按照惯性思维进行所谓的不惧危险,英勇完赛,结果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长跑的人,跑过马拉松,就更能理解快与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写自己的首次马拉松的文章:

    《我的首马:数据驱动科学完赛马拉松》

    024.

    不懂企业的人是很难懂企业的,就像不懂这句话的人也很难懂这句话。

    Blues 理解:人是很难改变的,认知是很难提升的,搞懂企业,类似搞懂一个人,太难了,大脑太容易欺骗自己,多数人不自觉的会用固有的经验去思考判断,就是习惯性思维,但他又不会认为自己是惯性思维。

    懂企业,懂这句话,本质是懂一样事物,懂一个道理。

    为什么说难懂,因为,你懂的 ,多数时候不是对方懂的。

    你懂,到你懂的,和对方懂的,达成一致,有一个复杂过程。

    懂与不懂,很多时候基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阅历的积累。

    两个不同水平的人,懂或者不懂,是相对的。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千差万别,你懂的,跟你认为别人懂的,往往不是同一个意思,所以认知对齐在团队中,非常重要,团队每个人懂的,尽量处于同一个频道,懂得同一个意思,比较常用的对齐方法就是沟通中互相复述验证彼此的想法。

    以上 24 条(连着看第一篇),是段永平关于企业的思考与认知,Blues 谈了自己的理解感悟,你也可以尝试思考和记录你的理解感悟,为何说记录下来,因为,大脑不靠谱,记下了,方便以后对照,看看你对同一个观点的理解,是否有了变化,变化,很多时候就是自己的阅历发生变化之后产生的,是不是有了进步,可以高手交流,反思自己的状态。

    下一篇是关于管理,先把段永平的几点思考放出来,大家先看看,后面再补充 Blues 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思考,欢迎交流。


    文化这两个字,基本上可以解释败事有余的 “事情”。


    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


    狼性文化最终会输给人性文化。


    培训的成本很贵,但不培训的成本更贵。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


    老巴(巴菲特)引用过彼得 · 林奇的一句话,说投资要投蠢人都能管好的企业,因为早晚都会有个蠢人来管理。潜台词指的是要买生意模式好的企业,但随后老巴还是强调: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有个好的管理层。


    逻辑上讲,两个火鸡加起来也不会变成老鹰的。


    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

    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两个男孩的爸爸,致力于教育科技产品打造,深圳梅沙科技合伙人,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 语音高级产品经理,公众号 ID:bluemidou,原创运营了 8 年公众号,写了 700 多篇原创文章,欢迎留言交流。
    https://www.toutiao.com/i696553910344194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