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
英文名:《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作者名:[美]丹尼尔·西格尔,玛丽·哈策尔
译者名:李昂

前言

这本书要呈现的,是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成果。人际神经生物学融合了心理学、人际关系和脑神经等各学科的知识,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什么是心理,以及人际关系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发现,父母过去的生活经历,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重新认识过去,能改善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甚至是更宽泛的其他人际关系。
**
也就是说,无论你有怎样的背景和经历,无论你是否为人父母,只要对人一生的发展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兴趣。

一、重现

不知道已经为人父母的同学,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心境:你们认为父母教育你们的方式方法不对,发誓将来绝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当真的面对孩子,这些誓言就撑不了多久,甚至一不小心,你们也会重复父母对待你们的套路——那些曾经令你们不愉快的经历,再次经由你们,在孩子身上重现——你们不由自主地成为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1.1 循环

让我们来看看本书另一位作者玛丽的故事,也许我们能从她的讲述里受到启发。

玛丽害怕看到孩子们把鞋穿坏,因为这意味着她得带他们去买新鞋。而孩子们喜欢穿新鞋,最初的时候,他们也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期待买鞋这件事。这本来可以成为一次快乐的出行,因为挑选新鞋是孩子们相当喜欢的事情。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玛丽嘴上虽然鼓励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鞋,但当他们真的选中某双鞋时,她就开始挑剔这双鞋的颜色、价格、尺寸,竭尽所能地把它贬得一文不值。

孩子们挑选鞋子的兴奋劲儿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妥协的态度——“随便你吧,妈妈,我怎样都好”。玛丽拿起两双鞋,反复对比斟酌很久之后,终于选定了。最后,玛丽和孩子们都筋疲力尽。孩子们得到新鞋的兴奋完全被疲惫感取代了。

玛丽并不想这么做,但同样的事情却反复发生。她经常在离开鞋店后向孩子们道歉,并且总是在作思想斗争。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再重复连自己都痛恨不已的行为。

直到又一次经历沮丧的买鞋之旅后,孩子一脸失望的问她“你小时候讨厌买新鞋吗?”她才如梦初醒,好像找到影响自己的心魔。

原来玛丽小时候家境不好,兄弟姐妹也很多,每次买鞋都很不愉快:自己的脚是大众脚,妈妈却总是选在商店断码打折时才去买,这时候适合自己的鞋子总是正价,导致她总是挑不到适合自己的鞋。

而妈妈不但忽视她失落的情绪,还经常因为全家人一起买鞋需要支出一大笔钱而脾气暴躁得像活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所以每次买鞋她都担惊受怕,只盼着早点回家,结束买鞋这件事。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她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孩子有同样的感受。这一点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后来已经成人的她从理智上能理解当年的母亲,然而自己真实的情绪记忆却隐藏了起来,在她带孩子买鞋的时候重现。让她每次都条件反射般地表现得非常踌躇,心情烦躁又无法控制,和她妈妈当年一模一样。

1.2 打破循环

导致玛丽焦躁行为的并非现在买鞋的经历,而是多年前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过去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这种经历常常伴随强烈的无助、绝望、恐惧和被遗弃感,若未能妥善处理,它将对我们之后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过去的问题呢?让时间倒流,让父母以正确的方式对我们吗?这不现实。我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在这世上能掌控的,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如果有问题,请把解决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我们要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的童年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思考。

**
玛丽理解母亲的窘境,这只是浅层思考,停留在说服自己原谅母亲的基础上,其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当年母亲不是针对自己,自己并没有犯错。这种出于自我保护目的的逻辑并没有错,只是它把真正的问题掩盖了。

玛丽需要的是让当年的惊恐、无助、渴望等情感发泄出来,而不是终年累月让其尘封在记忆深处,不闻不问,自欺欺人地说“我理解妈妈,这些都是正常的”。

表达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不舒服了会哭,高兴了会笑,大人也一样,这不分年龄,不分场景。只是后来囿于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压抑了表达的欲望。我们假装忘记或刻意回避,却逃避不了记忆无处不在的侵蚀。

1.3 两种记忆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新的脑内联结。也就是说,大脑不是客观地存储信息,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后再存储。

人类的记忆有两种,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忆,是指外显记忆。外显记忆,能讲得出来场景,有细节可循。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少感知到的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可引起大脑某些特定回路的反应,包括基本情绪、行为反应、认知观点,还可能涉及身体感觉的编码系统。内隐记忆是早期非语言记忆的一种,自出生时起就存在,并且会活跃于人的整个一生。内隐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人们称其为“条件反射”。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大脑可以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

通俗点说,内隐记忆就是无意识记忆。我们的很多未能处理的精神创伤或者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存在于内隐记忆中。它隐藏的很深,我们一般无法察觉,当它被激活的时候,你甚至不觉得它是一种回忆,你可能觉得你的思绪被洪水淹没,却无法回想起具体的事情,却不知道是为什么。

1.4 重塑记忆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并且愿意为“成为好父母”付出努力,但内隐记忆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模式,总是让我们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孩子会因此受到伤害,或者变得非常敏感,没法再信任我们。

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也无法做出合适的应对,轮回就这样继续。这是“父母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原生家庭的强大之处:用我们现有的理性,几乎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那么面对内隐记忆,我们就没办法了吗?

外显记忆的独特之处是它具有一种自我认知感和时间感。产生外显记忆的前提是某个特定的大脑组织发育完全,这个组织被称为“前额叶皮层”,因为它位于大脑皮层的最前部。前额叶皮层对于包括外显记忆、自我意识、反应能力、直觉预警以及情感调节在内的多种大脑活动都非常重要。而且,这一重要的大脑组织在人体成年后也会继续发育。

所以即使我们的内隐记忆会时不时一声不吭地蹦跶出来“捣乱”,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发育时间更长的前额叶皮层上做文章,因为它也负责一部分的“自我意识、反应能力、直觉预警和情感调节”。

这也就意味着:重塑记忆,让我们一直都有成长和改变的可能。

二、依恋关系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脾性特点,与家人以及同龄人的相处经历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基因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的一些固有特征以及交流过程中人们对他们的回应方式。另外生活经历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影响他们基因的激活和大脑结构的塑造。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先天基因需要与后天经历相互协调。研究表明,婴儿早期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在我们就通过“孩子饿了开始哭”这个场景下,不同爸爸的反应,来说明依恋关系的四种类型。

2.1 安全型依恋

孩子哭了,第一位爸爸听到哭声就放下手里的事立刻赶到孩子身边试图弄清楚他为什么哭。他抱起孩子,一边跟他说话,一边做出判断,孩子不高兴的表现是由于孩子饿了。于是他一边准备吃的,一边告诉孩子,“吃的马上就来啦”。之后就是冲奶,喂孩子喝奶。

这位爸爸能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准确理解孩子的身体语言,并给予准确的、舒适的、及时的照料,与孩子的连接很顺畅。

孩子从这次经历及更多类似的经历中,感受到了理解,获得了良好的与外界沟通的体验。这种安全型的依恋就慢慢形成了。

2.2 回避型依恋

孩子哭了,第二位爸爸听见得有些晚,因为他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哭得越来越厉害,他还是坚持把手中的事情做完才去看孩子。他心里有些生气孩子打断他,所以他没有心思去想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哭。他只是习惯性地想到,可能是要换尿布了,于是他一声不响地给孩子换了尿布,然后继续去做自己的事。

结果孩子还是哭,他又想到孩子可能是要睡,于是就哄睡。但还是没能使孩子安静下来,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最后他意识到,孩子距离上次进食有几个小时了,于是他这才去给孩子准备食物。

这种经历让孩子产生以下经验,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明白他发出的信号。为什么呢?一是爸爸回应不及时,二是即使注意到了孩子的信号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需要随机去试。

类似的状况若持续发生,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他会认为爸爸对自己的交流欲望不感兴趣,从而失去对爸爸能理解自己需求的期待。

这种经验可能让孩子认为,世界上的其他人也不能理解他,进而主动地回避与他人产生联结。

2.3 矛盾型依恋

孩子哭了,第三位爸爸知道应该及时回应孩子,但当他抱起孩子时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他对自己没有信心。

自己童年不太愉快的经历让这位爸爸很想去好好对孩子,但面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他却总是心烦意乱,走神想到自己的工作或是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次也不例外,他花了好久才能静下心来,想到孩子可能是饿了。

这位爸爸让孩子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发出的信号,外界有时能理解,有时又得不到期待的回应,外界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

同样模式总是如此反复的话,就会形成矛盾型依恋。一方面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一方面又不知道能对别人期望什么。

这就会影响将来在社交中沟通的积极性,总是显得怀疑而焦虑。

2.4 紊乱型依恋

孩子哭了,第四位爸爸的反应跟前面三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一点不同,他很容易表现出激烈的愤怒情绪。

听到孩子的哭声,他非常的烦躁,第一念头是必须阻止他,于是他赶紧抱起孩子,用力抱住他,以为这样就可以给孩子安全感,但过度用力让孩子很不舒服,哭得更大声了,哭声的加剧让爸爸抱得更紧了,孩子就开始挣扎。在混乱中他想起,孩子可能是饿了,他匆忙去准备奶瓶。

结果挣扎的孩子和自己的慌乱把奶瓶摔到了地上,孩子闹得更凶了。此时爸爸既烦躁又感到挫败,思绪涣散,让他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他开始不耐烦地继续去冲奶粉,却时常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最后他终于手忙脚乱地冲好了奶粉,孩子终于不再哭泣,他才回过神来看一眼这个小人儿。

生物的本能,促使孩子去寻求爸爸的安慰和照顾,但爸爸看似在关照他,却始终不能与他产生连接,而且情绪无常,使他感到恐惧。他卡在中间,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爸爸有时能心平气和地回应他,有时神游于外,有时又暴怒无常,孩子无法与爸爸发生情感连接,这种状态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形成紊乱型依恋。

2.5 人际关系

每个孩子在婴儿时期都有寻求安全的需要,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孩子建立连接,就能帮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为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一种依恋模式背后都有对应的经历,孩子也因此形成一定的适应模式。

父母的冷漠疏离导致孩子的回避,父母的焦虑纠结导致孩子的矛盾,而父母的虐待和暴力只会让孩子变得紊乱。这些依恋模式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影响他与别人的关系,包括将来他们与自己孩子的关系。

三、恰当的解决之道

通过之前的内容,我们基本了解了大脑记忆、依恋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要试着从中为循环难题找出解决之道。

依恋模式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频繁的、相似的互动经历,形成内隐记忆,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要求父母按理想的互动模式照顾我们,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要求父母改变。已经成年的我们,要学会自己去寻找更恰当的改变方法。

研究表明,一个人可以从不安全的童年依恋转变到安全的成年依恋,而切入点则是:我们经常认为无法自主控制的情绪

3.1 回忆与讲述

先让我们来理一下思路:如果问题出现在我们的过去,那就让我们回到过去,把影响自己的情绪、感受、创伤,经历,都找出来。书中给出的“父母自我反思12问”有助于你唤醒童年的记忆。

这12个问题是:

  1. 你怎么看待成长?
  2. 童年时你和父母相处得怎么样?从少年到成年一直到现在,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3. 你和母亲与你和父亲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在和父母的相处上,你有什么喜欢或讨厌的地方?
  4. 你是否被父母拒绝过,是否受到父母的惊吓?是否还有其他一些经历让你感受难以承受或者精神上受到了创伤?它们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5. 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这对你的童年有什么影响?对你现在为人父母有什么影响?
  6. 你能记起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分享时的感觉吗?这种感觉怎么样?你是否和父母有过长期的分离?
  7. 在童年或者长大以后的生活中,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重要的人过世了?当时你的感受如何?这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8. 当你高兴或兴奋的时候,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当你烦恼或不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9. 小时候是否还有其他人照顾过你?他们照顾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你是否愿意让其他人照顾你的孩子?
  10. 小时候遇到过困难吗?当时你有没有依靠你和父母或其他人建立的关系走出困境?这些关系对你有什么帮助?
  11. 童年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你是否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而特别讨厌某种行为?你是否想改变某些行为习惯但遇到了困难?
  12. 你认为童年经历对你成年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和他人的相处以及对自己的认识上,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即使你对童年的记忆很模糊,仍然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得到一些信息,因为你现在的回答,其实也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感受。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些无可名状的景象,它受制于童年时的认知,无法用确定的词汇表达出来。你只能用一些模糊的、笼统的、甚至是奇怪的词汇表达它们。一些令人难受的记忆,甚至让你羞于启齿,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也很正常。

情感创伤会让你紧张,仿佛再回到小时候无能为力的状态,这并不奇怪。人们寄希望于失忆的欲求,也萌生于这些痛苦或是虚无的悲伤。

但是,只有去面对它、写出来,或者试着向信赖的人讲述它,才能更加接近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过往,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内隐记忆。

只有近距离靠近、回忆和讲述,才能让内隐记忆暴露,打上时间和场景的标签,融入外显记忆。这样一来,过去的不好经历,才能从难防的暗箭变成易躲的明枪。

3.2 情绪调节

通常内隐记忆只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情绪,我们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从理解情绪开始。情绪是什么呢?通常,它被认为是一系列的感觉,我们能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感受到,而且能够用一些词语来标记它们,比如悲伤、生气、害怕、高兴、惊奇、厌恶或害羞等。

这些情绪在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我们把这类情绪叫做归类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可以被看成大脑对外界所有认知的一种处理结果,处理的过程叫做情绪调节。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玛丽在带孩子买鞋时出现的焦虑情绪,就是由儿时的恐惧情绪调节而来。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发现自己有某种情绪时,试图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却无效的原因,因为它本身就是调节的产物,再调节,只会让初始情绪越隐藏越深。所以,找到情绪背后的初始情绪是关键。
**
情绪调节功能,对我们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它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举个例子,你可能因为某个人对你做的某件事而对他产生恨意,这种恨意就是一种保护,它是基于你没有能力阻止他的现状,因为你想逃避这种无力感,想要让自己处于不被贬低的状态,所以就产生这种恨意,然后还为这恨意添加一些名正言顺的证据,比如“他特别暴力、特别不讲道理”等。

情绪调节功能的消极影响是,如果我们信以为真或过度依赖,而不去关照初始情绪,那么就会对事物产生不恰当的理解和认知。

3.3 情绪调节的核心

情绪调节的核心是非语言信号的分享,包括语气、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手势、时间控制和反应的强度等。

当我们从这些非语言表现中获取相关信息时,即使当时接收到的语言多么轻柔和关切,也不能阻止语言之外的感受通过大脑感知形成特定的情绪。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有些父母从育儿书上看到了再多的语言技巧,应用再纯熟,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也可以定义为言行不一致。

比如,在外点餐时,身为妈妈的你愿意给孩子自由,你言语温柔地跟孩子说,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今天你来选。可是当孩子真的开始动手去拿时,你又在一边不停地干扰。

当他拿起油炸食物,你叹息了一声;当她走向冰饮,你默默地帮他倒了一杯热水;当他开始对那些看上去令你不满的食物发起总攻时,你开始闷闷不乐。你甚至都不敢自然而然地坐直,因为你害怕周围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你会不停地催促他快点结束,好逃离这次孩子的“自由之旅”。

孩子从这个过程中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你的初始情绪——终于能让孩子自由选择的“开心”,也能从你的实际行动中接收到“愤怒、焦虑”的情绪,敏感一些的孩子可能会想到,这些情绪可能跟他的行为有关。

他们或许会得意,因为你的无可奈何;或许会愧疚,因为你的忍耐和退让;或许也会跟你一样焦虑,我到底是继续吃还是不吃。吃,我高兴,不吃,妈妈高兴。你看,情绪调节功能,就把孩子最早享受食物的初始情绪——开心快乐,调节成了如此这般,看上去与享受食物本身并不相关的情绪。

3.4 表达初始情绪

合理地表达初始情绪,能为我们打开理解之门,也为沟通创造良好的基础。

**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妈妈可以明确地表达初始情绪,就不会把一次愉快的就餐弄得这么复杂。她完全可以说,允许你自由选择,但我很担心你吃到不健康的食物,所以我会给你一些建议,希望你选择的时候参考一下。这样也许会好很多。

幼儿园有个叫莎拉的孩子,她有点优柔寡断,不很合群,也缺乏胆量尝试新事物。于是老师特意给她提供一些学习机会,并积极地支持和鼓励她,希望以此来帮助她建立自信。

有一次,她爬上倒在地上形成小桥的树干,吃力地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实习老师看到了,马上为她喝彩并表扬她“非常好,莎拉,你做得棒极了,你是最棒的!”莎拉害羞地看着老师,木讷地站在原地。

这也是一次不太成功地情绪交流,孩子的真实感受没有通过老师的评价表达出来,而老师的评价对她来说,太过沉重,不仅没能起到鼓励作用,还会让莎拉为了维护已经得到的表扬,再也不敢冒险挑战一次。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接下来一段时间她还是回避着树干,对她来说,再在上面走一次仍然需要很大的勇气。

《终身成长》里说,错误的夸奖会让孩子成形固定思维。

这只是结果,在上面的故事中,其原因在于,实习老师没有与孩子的初始情绪“恐惧”产生连接。如果她这样说“莎拉,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挪着走完了整个树干,你做到了。虽然你可能有点害怕,但是你坚持做到了!你真棒,现在你开始相信自己了”。结果可能会更好。

四、有效沟通

理解了情绪,我们就可以通过准确表达,实现良好的沟通。大家知道,好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而对婴儿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改变依恋模式的根本。

4.1 沟通的要点

跨文化领域的研究表明,所有健康的依恋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和孩子都具有向对方发出信号并接收对方信号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适时沟通”,具体是指在交流的每一个瞬间,父母都能立刻感受到并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地做出回应。

这需要双方的配合,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父母自顾自地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而孩子貌似在听,却在过后我行我素,这就不是良好的沟通。

多数时候我们容易忽略孩子传递的信息,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总是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占据。此外,孩子所发出信息的真实含义往往不明显,父母要理解它,需要对信息进行“解码”。

4.2 准确回应

当我们总是被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所影响,无法全身心地去关照孩子时,我们就无法准确地、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很多时候父母做出了回应,但回应的内容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并没有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连接。

比如「依恋关系」中我们讲的依恋模式的形成,除安全型依恋外,其他类型的不安全型依恋皆源于父母对孩子哭泣这种身体语言的错误解码。

再举个例子:孩子摔倒了大哭起来,父母却一直强调要勇敢,不要哭,就是十分常见的反例。事实上,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孩子已经感觉自己受到了惊吓或者伤害,父母直接跳过了初始情绪“疼痛——难受”这一部分,试图用自己的逻辑“一点小事不值得哭”来告诉孩子要勇敢,这显然无法达到与孩子产生连接的效果。

当然,呼天抢地去扯孩子、着急忙慌地查看伤势等,也不可取。即使看上去孩子受伤很严重,父母们也要保持冷静,你是孩子的依靠,你的慌乱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当然我并不是说,家长总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强人所难。我只是说,不要夸大你事实上的感受,这样对孩子应对伤害、挫折并没有好处。

而对孩子冷处理,比如刻意不管他,任由他哭,或者训斥他走路都不会等做法,就更加不可取了。你可以指出他明显的行为错误,但一定要事实准确,态度恰当,并且在孩子愿意与你沟通的基础上。不然,伴随着指责的建议,只会因为情绪上的抵触而沦为耳旁风。

假如你换一种方式,用陈述事实的语气对孩子说“哦,宝宝摔到了,是不是吓了一跳,来,咱们看看有没有受伤?”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了,而且你不疾不徐的态度,能让孩子学会冷静地对待类似的事情。当你们在情绪上拥有共鸣、沟通流畅时,才有可能把建议推到他面前,让他注意到。

所以,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把握事实、回应准确。

4.3 破裂

当然了,父母不是机器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父母也不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总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我们不能苛求自己一直提供“把握事实、回应准确”的沟通,放下完美父母的执念,有助于我们更加放松地应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难题。
**
在和子女沟通时,父母难免会误会孩子,与孩子争吵或产生其他冲突,这种冲突我们把它叫做亲子关系的破裂。尽管各种各样的破裂不可避免,但现实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得到修复的破裂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裂,长期的关系破裂会引发孩子的羞耻感,严重影响自我认知的发展。

因此,当破裂发生之后,父母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关系。关系的修复是互动的过程,主动修复则是父母的责任。

4.4 动荡性破裂

最常见的一种破裂是父母和孩子对于连接和独处的不同需要造成的。年幼的孩子更倾向于寻求父母的陪伴,期待与外界产生更多的连接。他们的需求让父母除了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以外,还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另外一个完全自我的人。

而当孩子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呢,可能会把和父母日常的沟通都当做是一种噪音。这类因为个人需求不同而形成的破裂,称为动荡性破裂。

动荡型破裂的修复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是在双方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父母只需要懂得迎合孩子的需求,在他们想要独处时给予空间,在他们需要连接时做好准备就好。

说起来是很简单,做起来,就必须要父母有足够多的“余闲”。这个不难理解:

  • 一个全职妈妈如果经济上没有余闲,就会焦虑全职带孩子失去的经济收益;
  • 一个职场妈妈因为时间没有余闲,就会担心缺失陪伴对孩子的影响;
  • 而无论你是怎样的妈妈,如果你的认知跟不上,就总会陷入无知带来的焦虑。

有一个建议是:在拥有孩子之前,至少充实认知。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经济或时间上没有余闲,就需要父母作出妥协和选择。

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只是这个过程会非常辛苦,还是需要量力而行。

五、关系的破裂和修复

5.1 良性破裂

第二种破裂,是因为误解造成的,这属于良性破裂。

比如,孩子喜欢玩沙、玩泥巴,他们甚至喜欢看平淡无奇的蚂蚁搬家、春蚕结茧,因此会让爱干净、赶时间的父母烦躁不已。若父母强行将孩子带离或禁止孩子的行为,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

明智的父母,应该第一时间认可孩子的感受,在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比如“我知道你很想玩沙,但我认为很脏,希望你能在玩的时候注意不要弄进眼睛和嘴巴里,尽量不要弄到头发上,这很难清洗。”如果你很赶时间,则可以跟孩子承诺下次有时间再来。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强调话术,而是态度。我们的态度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即,孩子拥有某种意愿并不是错,之所以一些意愿不能达成,是因为我们的原因。

父母要承认自己的情绪,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也能学习到自由表达,汲取到正面面对自己情绪的力量。

如果父母总是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外部支撑,比如,明明是自己讨厌脏东西,又说服不了孩子,硬说是孩子固执不听话,惹自己生气,这就让孩子意识到还可以这么“推卸责任”。这和有些孩子面对难题时不敢挑战,总说是题目太难一样。

虽然误解造成的暂时破裂属于良性破裂,但对渴求理解的孩子来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不适。因此我们要用温和的方式及时补救。

5.2 设限性破裂

第三种破裂是父母对孩子设限造成的矛盾冲突。

这里的设限,我们可以理解成给孩子立规矩。对监护人来讲,给孩子立规矩非常有必要。为人处世,怎么做是恰当的,怎么做是安全的,包括各种生活常识都应该教给孩子。但问题在于孩子不一定能理解,如何让孩子理解并愿意配合,是问题的关键。

比如玩刀。凡是有一定危险的物品,在一定年龄之前,父母应该尽量保管在孩子视线之外。若是孩子碰巧已经拿到,那父母就应该温和地告知其危险性。如果孩子非要挑战,父母可以陪伴和指导,并做好防护措施。

这些日常生活中将会用到的工具,孩子总要学会使用方法,父母此时的设限原则应该是:如果你会使用,那你就可以用。

5.3 恶性破裂

恶性破裂通常由父母失控引起。父母的失控行为包括,对孩子吼叫训斥,甚至采取暴力行为。在恶性破裂中,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受到强烈的羞耻感。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不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失望、羞耻和愤怒。尤其是当周围有其他人时,父母可能会因为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忽视孩子的需求,无法正确、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孩子。

假如孩子因为父母的愤怒而失去了与父母的连接,他可能会感觉受到了羞辱。这些感受让孩子不愿意交流,非常痛苦,并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恶性破裂对当事人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建议父母在恶性破裂发生时,先停止一切行动,与孩子暂时保持距离。视情况需要,父母有必要考虑是否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父母需要尽快找回冷静的自己,恢复思考能力之后,再主动和孩子恢复沟通。

对于恶性破裂,重要的是去面对,而不是假装无事混过去,那样势必会留下后患。也许一两次沟通并不能很有效,但父母的主动和反思,会令孩子心理上有安全感,有信心与父母建立连接,共同面对。

5.4 修复关系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因为这种关系的初始阶段,父母处于绝对主动的位置。这就意味着,父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虽然孩子实际上也应该拥有同等权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作为孩子时,从父母那里学习维护人际关系的技能,最初的人际交往模板便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同理,我们的孩子也从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中,学习与人交往。原生家庭最大的影响便在这里,它通过我们对父母的依恋模式来控制我们的人际关系。

要跳出原生家庭的影响,修复亲子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从回忆童年的经历开始,反思自身被教养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对外界的依恋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准确地避开那些看上去对孩子有益但实际上有害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能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合理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外界形成亲密、有效的连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后记

养育孩子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次终生学习的机会。

“我们”竭尽所能做好父母,这种动力驱使“我们”妥善处理儿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我们”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

  • 过去的,接纳而不指责;
  • 现在的,感受并表达;
  • 未来的,由真正的自己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