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就物理空间来说,我们的确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在精神空间层面就不一定了。 我: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相互不理解、无法沟通、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等问题出现,误会不解一直在发生。


认知有很多侧面,对于任意一个侧面,只要认知不同,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东西,听到的就是不同的话,进而无法彼此友好交流,因为所有的交互终究是过完脑子以后的成品之间的交互。

先了解“人”的共性,然后确定自己是“人”,接着坦然承认自己当然拥有这些共性,最后才是逐渐弱化,而不是试图消除那些有负面效应的共性。

挣钱看起来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获取资源这件事永远都只能通过跟其他人竞争来实现。凭什么竞争总是你胜出?当你了解挣钱的原理,但别人还不了解的时候,你的赢面就大得多了。

人们都说懂得那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是不是真懂了?凡引发不了践行的,要么是并不真正认同,要么是没有真懂。

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跟自己一致或者不一致的结论时,你是仅有情绪体验,还是有深度思考的参与?
多数人都喜欢看那些跟自己的固有思维一致的结论,因为这样的“肯定”可以带给他们愉悦的体验。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成长确实是由一系列的不舒适构成的,所以不惧怕不舒适,或许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世界虽很复杂,但千头万绪总有源头。这个源头就叫底层知识,对它的正向修缮是成长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这么说,世间的道理一共就这么多,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用的是什么技能,都是底层知识的“相”,提升认知,提升的就是底层知识的正确性。

◆ 第一章 来,狠狠抽自己耳光: 重新认识自己

一切的认知都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各类行为有了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局限性有了明确的界限感,我们才能够敞开胸怀,去接纳更好的东西。

只有先认识自己,先习惯打自己的脸,才能继续深入思考下去。

【自我认知清单】

• 我们的大脑不靠谱,我们惯用切片思维,为了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我们会创造自我,自欺欺人。
• 我们的记忆是被自我意识改造过后的记忆。
•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不是不会客观地评价自己,而是不想客观地评价自己。
•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广义上来讲,认知也是一种智慧。
• 机会并没有那么依赖运气,机会之所以没有青睐你,是因为你并不具备开启它的条件。
• 先做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好,“意外好运”才有更大的概率降临。
•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势利贯穿了人类各种行为的始终。
• 获得好人缘的正确方式是拥有更多的正面资源。

◆ 大脑每时每刻都在骗你

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时候是很顽固的,无关对错,就是单纯的顽固。这在有强烈“自我感”的人身上,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我们通常将这种顽固称为“证实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我们常说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都是证实偏差在某些时刻的表现:我先入为主认为你不错,那么你干什么都看起来不错;我看你着装得体、干净漂亮,那么你做起事来应该也是干净利落的。这些都是大脑骗人的方式。
寻找头脑中既有立场的正面证据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因为我们有强化自我意识的天性。

大脑骗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比如双盲测试、对照实验等,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完完全全被它欺骗。更神奇的是,对于被欺骗这件事,很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乐意”被欺骗。而我们之所以没能真实地认清自己,也是因为比起真实的自我,我们更喜欢自我创造的那个。

人的记忆很难将过于细节的东西保存太久。一个人想要记住更多的东西,肯定需要不断用模糊词去归类,用更少的词语锁住更多的内容,从而给记忆其他事物腾出更多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像上述这样或真或假的记忆,只是我们通常很少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只要记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过去某个时点的三维定格照片影像。它之所以能呈现在大脑中,是来自我们对信息的压缩、处理和加工。这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和主观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不知名时点的片段杂质。

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虚假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所谓现实”,这个现实包括我们自己。

◆ 别装,千万别装


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苏格拉底甚至说过:“我唯一所知的是自己一无所知。”

我们不仅学不完知识,也并不拥有绝对正确的知识。

随便抛出一个知识,“不懂”应该是常态,而“懂”才是非常态,但是显然,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个意识。

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不懂装懂的倾向。有时我们能察觉,有时不能,这是由于刻意和非刻意的区别。
非刻意的不懂装懂是自我认知上的巨大缺陷,就是非但我不知道,而且我竟然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个很要命的事情。不要以为“装”这个词只是主观故意,有些“装”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很多人的“装”竟然不是故意的。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过度自信,习惯于把一知半解的东西拿来拼凑,并立马真心认为自己懂了。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很难纠正过来。

无论我们是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还是有意识地隐瞒事实,为什么我们总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呢?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应该随着生命的进程而不断动态修正的,但据我所知,很多人并没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于是,就只能常常依靠外界的评价和态度来给自己画像。

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于是,我们需要更漂亮的衣物,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工具,我们需要化妆,需要美图秀秀,需要虚假的头衔。这一切不是为了给自己看,而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好的评价,从而利用这些评价反向塑造大脑对自己的印象。
我们的动机就是用这些素材去“喂养”大脑,从而创造一个想象中的虚幻的自己。通过这样的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怎么会靠谱呢?

我们并不能通过“装”来提升自己的真实价值。我们只能概率性地通过这个行为来获得短期满足,接着就会有同等概率获得与之程度相当的挫败和羞辱。

均值回归,指的是无论是低于或高于真实价值的状态,都有向真实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回归趋势的强度就类似于弹簧,偏离中心越远,强度就越大。

“装”这种行为也是一样的,每当你表现出来的价值高于自己的真实价值时,你都相当于在给弹簧加力。装得越狠,向真实价值回归的强度就越大。在你收获更多掌声的同时,出糗的可能性也同比增大。理由也很简单,你想要长期维持在一个远高于自己能力的状态,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可以做到,那就不叫偏离了,而偏离的幅度越大,跟真实的反差越强烈,就越容易在不经意间暴露出真实。
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装”无益于提升自己,且终会带来同比的负面影响时,我想很多人就会放弃装,从而不得不正视真实的自己。
想想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或者致力于满足他人的期待?这种取悦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更满意而已。当你常常看到真实的自己,并接受真实的自己时,就自然没有必要再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了。
不装,有利于你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所以别装,千万别装。

◆ 道理我都懂,只是懒?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两句话:一句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懒”;另一句是它的变体,是“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去践行的原因要么是你并没有真懂,要么是你并不认为它一定能指向某个你想要的结果,要么是它带来的结果并不足够吸引你。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

认为自己懒,说明自己认为自己能变得更好却不愿意变得更好。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另一种是对自卑的保护。明确认识到自己懒却不愿意变得“不那么懒”,证明他们对于如何正确做事的认知模糊不清,并不清楚付出更多的成本能否带来更好的结果。所以选择懒的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自制力不足的本质不也是认知不足吗?因为认不清学习有什么用,或者看不到学习成绩跟未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强关联性,或根本不认为它们之间有强关联性,因此才会选择不用功。如果要把聪明这个概念扩展到广义,认知就是聪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能力在既定的环境里做出正确的决定,那又怎么能算是聪明呢?

当回报在某些人眼里不存在或不明显时,他们的动力就不足了,自然表现出懒的特性。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未来的回报却是清晰可见的,于是他们选择努力。现在你还能说,自己天生就是懒吗?懒并不是什么遮羞布,这恰恰体现了在认知上,你跟别人是有差距的。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当我们说一件事在我们心里确实很重要,但就是不愿意动手去做,一直想改变这种状况又无从改变时,其实症结就在这里,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误,它可能并没有我们心目中想象的那么重要。

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是否表现为行为上的懒惰,取决于你对该事的认知,而当你正确认识到该事的性质、风险、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努力后能得到的结果以后,则取决于这个经综合考量后的分数在你心目中的优先级。
优先级是个主观认定,有些人的阈值很低,对他来说,60分的事情就值得他拼尽全力,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90分的事情才值得他挪一挪屁股。

如果整个任务的完成期限较长、难度较大,那么分解就是一个必选项,否则就很容易失去玩下去的动力。分解任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能自动将阶段性的目标提取出来,而当人获得阶段性成绩时,自然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提供给自己一部分坚持下去的动力。

后果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它的判断却是主观的,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大脑对它进行适度加工。

与其刻意对大脑进行提醒,不如切实养成一个好习惯。养成习惯并非那么容易,它需要一个方法,叫“得寸进尺”。
明知道要将一项任务高质量地完成需要4个小时,我们如何改掉低效的完成模式呢?答案就是将单一任务的专注时间延长,用白话说就是,“要玩使劲玩,做事就好好做事”。

一开始我们可以尽量将时间分配给玩乐,这就不会很难。最重要的是将习惯养成,保持娱乐时间与专注任务时间的分离,培养起界限感,然后通过“得寸进尺”,慢慢将玩乐时间缩减。

训练人的大脑和训练动物的大脑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一些刺激。

一项任务经分解之后,本身的成就感如果无法给予你继续下去的刺激,就需要强行加之以边际效应递减较慢的刺激,并将此刺激在其余奖励方式中剔除,使这个具有唯一性的外加刺激同任务绑定。
如此,当你想获得这个特定刺激时,就只有完成特定任务的每一个小阶段这一个选项,这就将完成一个大任务这件需要意志力的事彻底转变成了获得刺激奖赏这样愿意自发去做的事。

◆ 没机会真的怪不了运气


每当我们希望自己在某个层面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机会。不管是量变引起质变,还是突如其来的“好运”,都需要一个开启的条件。当这个条件降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取得飞跃式进展。

机会,指的是一定时间内迈向有利的可能。很多人认为机会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事实是,这种“可能”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碰到,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满足开启它的条件。

你的自身条件——机会开启——达成目标。

机会这种东西根本就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每个人手上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因此能开发出来的结果自然不同。如果你手上什么资源都没有,对不起!对你来说,机会当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就算你再等,它也不会主动出现在你家门外。就算出现在你家门外,它也不会敲你家的门。
机会不是从天上砸下来的,是靠你用资源自行开发出来的。

有些机会,真的不是砸到头上那么简单,从钢琴基础,到吉他入门,到快速写歌,这些条件环环相扣。我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当然一直有,但在同等努力的条件下,显然我要开启它就难得多。
每个机会其实都是靠一个个碎片拼出来的,没有前面积累的碎片,你就难以拼出下一个图形,而没有下一个图形当中的一块碎片,你自然也无法拼出下下个。

你不是没有机会,机会一直在那里,只是你没有满足开启它的条件而已。你就像一只无法停止爬行的小虫子,不停地用你的触角去触碰周围的各种机会。然而有时候,由于自己没有相应的触角,探测不到对应的机会;有时候,你发现自己有相应的触角,探测到了机会,却发现长度不够;等你努力长出了相应的足够长的触角,又发现由于不断前行,刚才的机会已经远去。于是,你只能继续前行。
然而这根长出来却已然错过“机会”的新触角是否就无用了呢?不,你迟早还会再用到它。你要相信,所有的触角最终都会被用到,有的可以单独使用,有的可以组合着用,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当你多一条触角前行时,不仅仅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而且通过不同触角的排列组合,其实你能打开另一片天地。

但我还是去做了,因为我充分理解什么是机会,以及如何获得机会。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是没有机会的,哪怕你现在看不到机会,不代表以后也看不到机会。如果用上一小节的比喻来形容,就是你还没有长出触角。没有触角,你又怎么能发现机会呢?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领域,我的建议都是,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原地踌躇和等待,不如先做起来试试。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先做起来,是由于他们喜欢用静态思维看待问题,总是认为在环境不变或环境变差的条件下,现在看不到机会就意味着以后也看不到机会,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但他们节省下来的时间通常也没有用在更加有用的地方,大多数人宁愿白白浪费时间。

诚然,竞争肯定是越来越激烈的,但只要你的进步幅度跑赢竞争加剧的幅度,事情很显然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不会越来越难,这是个十分容易计算的数学题。
当你学习到一个新技能也好,将身材练得更棒也罢,总之无论在哪方面变得更好,都会直接让某些“意外好运”有更大的概率降临在你的头上。再想想,其实这真的是“好运”吗?这肯定是方法论啊。所以,以后可千万不要再说自己没机会了。先做起来,机会可能就会出现。

◆ 你不是不势利,只是想占便宜


“势利”是一个委屈的词,之所以说它委屈,是因为它自诞生以来便被人为地附上贬义的色彩,而它本身描绘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人都有的,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状态,只是人出于“占便宜”的心理,将这种正常的状态“贬义化”了。这样,当别人羞于这样做,而自己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轻松得利。

人人都说势利不对。因为你要说它对,你就是势利的,于是就没人跟你玩儿了,之所以不跟你玩儿,是因为在你身上明确占不到便宜,而在别人身上,不那么明确。

我们嘴上说着势利不对,但行为上都在做着势利的事情。

大脑这个东西是会骗人的,你老说老说,结果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它就信以为真了。如此,我们就从只想得利变成了真的“嫌弃”别人的势利。这就很危险,因为我们对别人的“合理”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反应。

不势利,就意味着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概率更低,如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与淘汰,我们自出生以来就自然携带了“势利基因”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因为我们都是“势利者”的后代。所以,也许我们无须大声说出“我就是势利”,但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明白,我们每个人本就是生而势利。如果我们通过对自己的洗脑妄图让自己接受一个更“干净”的自己,只会在很多时候造成决策失误。

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有钱人、有幽默感的人、老好人……如果要将他们归类,大致画像是“有正面资源或有潜在的正面资源可贡献”的人。他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人人都喜欢靠近这些“(潜在)正面资源”的拥有者,这意味着跟他们凑在一起得利的机会更大,或许是物质上的,或许是精神上的。

很多人不是看不到自己的行为,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行为的目的。由于目的本身通常是“复合”的,因此人们总会将各种微不足道的切片目的拿出来当作借口,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避免直视自己内心那些貌似“阴暗”的部分,这是很糟糕的。
我建议从今天开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势利,因为更坦然地认识自己有助于你在重要关头不被世俗的道德压力绑缚,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你看很多有钱人,他从不请人吃饭,也不给人好处,但就是有一堆人围着他转。我把这类称为“资产性人缘”,他的好人缘建立在他有值得他人“图谋”的地方,所以哪怕他什么恩惠都不施,只要有潜在的收益期望存在,他的好人缘就会一直存在。

老好人的人缘也不错,但本质就有很大不同,他的好人缘建立在他能给人提供即时性的正面反馈。他从不得罪你,让你的心情很舒畅。你有个小忙只要开口,他也会尽心尽力。我把这类称为“劳动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必须时刻维持在劳动状态,也就是得一直处于施恩状态。假如他从某一刻开始拒绝别人的请求,那么前期的积累就趋向于零。换言之,他的积累建立在“不断施恩”的沙堆上,看似垒了个金字塔,风一吹什么也剩不下。资产性人缘则要好得多,它与劳动性人缘之间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主动与被动:劳动性人缘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动的,受环境裹挟;而资产性人缘则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力,人人都想跟你建立关系、交换资源,且很多人会将自己的资源主动献上以示诚意。至于最终同谁“建交”,主动权一直握在你的手里。

并非所有人都是一出生就带着光环拥有资产性人缘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得通过不断积累,才能一点一点建立起对他人的吸引力。而在我们自身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就不得不通过积累大量的劳动性人缘,让自己更有安全感。为什么会更有安全感呢?这有点类似于佛家的“广结善缘”,我们付出的劳动越多,才能有越大的概率获得一些回报。显然这样的策略是比较被动和低效的,但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你们之间的差距过大,你主动提供“劳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无论你是想跟对方进行单次还是多次交换,对方都几乎不可能回报你,因为对方没有同你进行交换或建立联系的必要。这样,你的单位时间利用率就会非常低,近乎零。
因此,当我们主动提供“劳动”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表明我们想建立长期交换关系的姿态,但这个策略仅在你与对方差距并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在此之前,请先埋头积累。如果你想在积累的同时通过“建交”来获利,可先将你的目标转向与你对等或略胜于你的那个群体。

◆ 第二章 成为一个睿智的人: 重新认识知识

很多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其实在更多时候,我们该反省一下自己怀的“才”,是不是别人需要的“才”。只要你的知识价值足够稀缺,有足够多的受众,那么只需连上网络,选择合适的变现模式,就不可能怀才不遇。

【知识认知清单】

• 知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 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
• 将有限的时间优先用于对有效知识的学习。
• 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可以相互兼容并存的,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可以在两者中取得各自优势的方法。
• 完善自己的元知识是打造知识体系的关键。
• 深度思考的目的在于修正和完善元知识,而非单单往上造东西。
• 坚持学习有一系列方法可循。
• 知识变现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点,虽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知识变现的过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最优解。
• 在边际接近零的领域,数量比单价重要得多。

◆ 谁说学生只要读书就行了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

能称得上知识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客观的”很好理解,知识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以拥有共识的人数多少为转移,知识就是知识,人们相信它与否并不妨碍客观世界的运行。

也许未来,某些猜测真的会成为知识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实验证之前,它们依然不能算作知识。
“相对正确的”,这就表明知识是可证伪的。有人会说:“知识不该是绝对正确的吗?”当然不是,任何正确的东西都是建立在某个框架之上的,比如现有的科学水平,当框架本身发生了变化,原来正确的东西当然就不正确了。知识,只能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断修正,但只要人类的探索还在继续,就只能说相对正确、现有正确。

当他们认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其实他们的潜台词是“高分就是高等学府的通行证”,以及“高等学府就是高薪的象征”。
这种认知非常狭隘,因为知识的面是无穷的。当你真正信仰“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你就该知道,任何维度上的有效知识只要找对了合适的变现路径,就能转化成财富。因此,很多人并不真的认为知识就是财富,他们求学也不是为了求知,而是别人给他们画了一条由此及彼的路,他们就顺着往下走而已。若是将知识换成迷信,这些人同样趋之若鹜。

学习是所有人的主业,学习教科书只是学生的一个学习标的而已。它重要,但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重要。

人生有无穷多个维度,这是个基础认知,而针对规定书目的学习,只是某个人生阶段中的某个切片而已。在这个人生阶段,一定会有一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东西。它们的影响可能更为隐蔽,甚至在你用到它们的时候都不觉得是由于你在之前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积累。

学校和社会完全是两种竞争模式。
学校里的竞争更类似于标准跑道上的赛跑,裁判一声令响,大家同一时间出发,顺着规定的跑道,谁先到终点谁赢,非常简单。而社会上的竞争则更类似于定向越野跑,告诉你起点和终点,你自己选择最合适的路去走。你可以走大路,也可以抄小路,还可以翻山。管你用什么方法,先到者胜。更有甚者,连跑都不跑,直接坐车就走,只要裁判没看到就行。

教科书里能学到的知识其实是极其有限的,但人们往往会高估,尤其是在那些自己在校园里求学时间并不长,或自己的知识储备比较匮乏的人眼里,会高估得特别厉害。他们通常认为学历就代表知识,学府排名就代表拥有的知识排名。

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知识分为好几个层次,越往上就越不容易获取。

处于底层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信息知识,就是我们从外界直接摄取来的那部分信息,包括从学校教科书里直接得来的知识,很多人对知识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一层了。
往上数第二层知识叫加工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你通过将外界摄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信息,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在大量思考过后,发现不扫一屋跟不能扫天下根本没有什么关联,不做小事就无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不是够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你得出这样的知识就已经跟你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了。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之后,加工知识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知识。
往上数第三层知识叫体系知识,体系知识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一种理论,方能说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体系知识。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这些知识彼此之间是有强关联的,属于同一个系统,并不是零散的;另一个是组合起体系知识的并非是东拼西凑的别人的口水,而是大量的加工知识,是自己的知识。
最高一层,也是最难得到的,就是智慧了。甚至很少有人会把智慧称为知识,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指导行为的反应。它可能并不像下面几层知识那么具体,但它却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把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这就是我说的,高层次知识的修行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原因了,因为智慧只有自下而上,而不能由他人自上而下传授。他人能传授给你的任何东西,对你来说都只是最底层的信息。然而很多对知识不了解的人,经常会把最底层的信息当作知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比如知道某个字怎么念就觉得特别有学问,对真正的智慧却视而不见,实在是舍本逐末。

◆ 摄入有效知识的正确姿势


获取现成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最多是途径上的困难,但接触和复刻并不是真正的难点。因此,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知识的高低层次由“自我附加值”的多少来决定。

我们在纯粹接收到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体会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原因也很简单,知识分为外部接收和内部创造两种,当你通过自我体悟进行内部创造时,这时候的知识对你来说是完整的。但当你将结论或者哪怕是你的推演过程告知他人时,他人接收到的信息必定是不完整的。于是,这种信息里不管包含了多少智慧,对他人来说,它依然只是个价值不大的底层信息。只有他利用自己的内生系统对你的结论进行一番判断,并结合了自己的内部创造以后,对他来说,信息的价值才会提升。

有些知识是孤立的,无法或者很难跟其他知识产生“化学反应”

这些相对比较孤立的知识是“次有效知识”。

知识的广度和貌似丰富的程度跟有效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联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事。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次有效知识由于其孤立性,出现的频次不高,寻找的难度较大,同时也较难记忆,于是,看上去好像更厉害,但这种炫耀为先的学习目的正是我们该竭力避免的。

从外部摄取知识的方法有很多,实践当然也是,不过最便捷、最常见的方式还是阅读,因为阅读是获取高质量底层信息的主要方式。
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系统阅读一般指的是阅读系统书籍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尚未成书的。如果从知识的分类来看,阅读的至少是“体系知识”。

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按阅读对象来分的,而不关乎每一段阅读时间的长短。只要你在一段时间内阅读的内容是成体系的,就是系统阅读。

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才是将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的高效方式。

◆ 打造知识体系需要笨办法


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它包括所有对于认知的认识,以及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元知识是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

元知识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知识系统开始武装。道理也很明显,底层若是不正确,上层基本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今后先碎片化阅读,后将碎片化阅读过渡到系统阅读这样的方式会成为主流。前者提高效率,后者夯实元知识,以及检验元知识是否有误,从而不被某些毫无逻辑的碎片化阅读内容误导。

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

当元知识出了问题,不管你用看起来多么正确的方式,推导出来的结论几乎肯定是有问题的,遑论你以此建造起来的知识体系。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变得更为正确,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再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小体系。

这是一个避免“证实偏差”的手段。每当你有了一个偏向之后,最好转向相反立场,如此循环往复几次之后,每一件事情的本质才能慢慢浮出水面。于是,你的知识体系里的内容才会“尽量正确”。

深度思考这种能力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对于某些对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有一些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更像是一种精神,不用学就会,是一种自发进行的过程。而对于某些并没有这种执念的人来说,深度思考则是一种需要刻意养成的习惯,非常困难。

深度思考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吗?并不是。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注意,这句话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加东西了,但应该非常警惕,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当发现矛盾的时候,用最基础的学科,比如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而不是用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概念去判断。

打造正确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慢过程,当我们只希望摒除“异己”,一味贪快时,那么这种深度思考就可能反而成了知识体系摇摇欲坠的帮凶。

大体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要通过深度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元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有效知识,哪些是次有效知识,并将需要的有效知识挑拣出来,接着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次,将信息知识转化为加工知识,进一步打造成体系知识甚至是智慧。

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改正,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因此,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逆向思考。
相比于正向思考的结构导向,逆向思考是问题导向的。碰到问题了,以现有知识体系解决起来有困难了,就知道还需要补充些什么了,所以在这个点上,能够发现问题才是关键。也就是说,你得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或是自己哪里有瑕疵,然后才能想办法解决。

那么如何更早更多地发现问题呢?有一个很笨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分享、分享、再分享。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会特别主动认真地学习,原因就是怕出丑,分享的对象人数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

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

知识体系的稳固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上面的各种“笨办法”,而只有持续践行这样的“笨办法”,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加接近正确和完整。

◆ 持续学习,为何你无法坚持下来


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并懂得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关联。

之所以我们会懈怠,最大的原因是认知能力不足,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者并不真正了解行为跟目标之间的关联。虽然大体上知道这么干有用,但可能并不必然有用,或者不这么干没准也有用。

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就在于对目标的认知,面对违背自己本性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些动力,越确定自己要变成的那个样子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越确定自己正在做的行为能有效导向那个目标里的样子,那么我们的学习动力就会越足。

人是需要短期刺激的动物。

解决的方案就得从收益的可见性和即时性入手。

要让收益即时可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目标分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普通人在到达快速增长点之前,往往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什么回报。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沮丧,进而放弃。

为了不至于半途而废,我们就需要找一些短期刺激来获取成就感。不管这些成就感是不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需要让自己足以感知到每一次微小的进步,这样就有理由说服自己接着往前走。

直到你的每一个小目标都是收益可见的短期目标为止。

分解目标请从分解成确定收益的短期目标开始。如果你分解出来的短期目标,达成以后是没收益的或者收益的确定性不太明显,那就得重新分、继续分,直到将自己的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一样有吸引力为止。

其实学习是这样一件事,它跟搬砖不太一样,搬砖的工资是日结的,而学习可能是按年或者是更长时间后一次性结给你的。只有结到你手上的时候,你才知道,哦!原来是那个时候我学了这个。更有甚者,是已经结到了你的手上,你都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你运用了某些之前学到的思维方法。为什么感知不到?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

当我们遇到那些“长期高回报”的事情时,就需要在心中创造一个虚拟的上帝,学会屏蔽模糊的感觉计算,开启精细化的计算模式。

◆ 知识不是无用,是你不会用


只要你的知识是有效知识,又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了等级提升,那么几乎都是有用的。其实,还有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寻找到知识最佳变现点的能力。

一个人不可能不积累任何知识,但从知识本身到用知识提供价值,自然还有千万条路,找对属于你的变现价值最高的那条路,自然就是你能利用知识挣多少钱的关键。

想要找到更高效的变现模式,主要看两点:
第一,别人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你的知识变现模式。这表明你的知识是否稀缺,变现模式是否能被简单模仿。
第二,你的知识变现模式是否有足够广的受众。
通过检验这两点,如果你的变现点和变现模式里有只有你才能完成的高附加值,或者是只有包括你在内的少数人才能搞定的核心价值,而很多人又很需要这项服务,那么哪怕你的这项知识组合中的每个单项看上去并不那么值钱,组合起来以后也能成为较佳的变现模式。

努力寻找自己现有知识的最佳变现模式,是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别等待,现在就拿起纸和笔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都列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组合出什么有意思的职业,或者能不能创造出新的服务形式。

不管你卖的是什么东西,迟早都要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想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多?”
在网络时代以前,我们似乎没什么更好的选择。选择薄利多销的通常只是迫于同质化的竞争压力,一旦自己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有一点点差异化价值,我们可能马上就会选择提价,也就是选择卖得更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地域限制,无论我们所处的地方看起来多么繁华,人流的天花板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卖得再贵,终究也要跟区域的消费水平相一致,所以很容易就到达了价格的天花板。

网络跟线下最大的区别就是“边际”,线下到了一定的规模,边际成本的增长就会非常快,而网络则趋近于零。无论是给一个人上课,还是给一万人上课,你都只需要做这些准备工作,你都只是这么讲课,多增加多少人都无须增加额外的成本。

针对网络边际趋近于零的特点,最好的知识变现模式是什么?以增加人数为主,以提升价格为辅的变现模式(不断降价直到继续降价也不怎么增加人数了为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影响力变现”。
只要你的某一个方面可以真实地聚拢一批人围绕在你的周围,那么就可以说你在这个方面拥有影响力。影响力的中心和聚在中心旁的个体之间是层级关系,越靠近中心的人层级越高。层级高有什么好处呢?不仅中心作为最高层级可以向其他层级的个体输出价值来获取经济利益,那些靠近中心的人也同样可以向更低层级的个体输出价值来获取经济利益,比如某些更靠近明星的粉丝团团长,他们也可以利用明星这个中心来向其他粉丝提供服务,也有自己的变现模式。
在影响力时代,我们的目的不再应该以单次收入为主,而是应该降低售价,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能提供他们需要的价值。此时,扩散才是比一时的收入更为重要的事情,让更多的人长期聚拢在你这个价值中心的周围。

我们就是要先找到自己的影响力范围,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输出独特价值的点,以扩散而非挣钱为目标去向更多的人持续输出,努力成为这样的价值中心。

◆ 第三章 挣钱是一门手艺活: 重新认识金钱


要与金钱建立联系,首先要建立起对金钱的正确认知。不要抗拒它是第一步,其次认清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程度,看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如此才能进一步纠正那些对待金钱的错误方式,得到获取金钱的正确姿势。

【金钱认知清单】

• 人格决定钱格,金钱影响道德。
• 渴望程度决定努力程度,正确方向上的努力程度决定成绩。
• 花钱比省钱更符合道德标准。
• 无节制地省钱是错误的金钱观,无节制地花钱也一样。
• 在开源和节流产生冲突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坚定地站在开源这一边。
• 不同种类的劳动,产生的价值当然是不同的,但考虑到边际,同种劳动产生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 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才是最大的价值,而金钱是这种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 让别人挣到钱就是让自己挣到钱。
• 风险盈利并不等同于赌博,风险思维是一种策略,赌博思维是纯凭运气。

◆ 金钱是人性的放大器


人的目标是通过金钱换取商品和服务,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情绪体验。在这里,金钱仅仅是一个媒介,而很多人却错把媒介当成了目的。

金钱仅仅是一个人性的放大器。吴晓波说:“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

金钱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别人付你钱,是因为你向他们提供了价值,你的所得就是你提供的价值在当前市场中的单价乘以惠及的人群数量。于是,你帮助的人越多,你的帮助价值越大,那么你挣的钱自然也就越多。所以年轻人要建立起“挣钱就是帮人”的价值观,不要羞于谈钱,也不要耻于挣钱。

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准,是因为没有赤裸裸的金钱放在面前。

虽然道德感在每个人心目中的金钱价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可量化的,影响这个量化标准高低的一个是所受的教育,另一个是本身拥有的财富。

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一个人只有在保证拥有足够财富的基础上,才能更多地把心思放到礼节和荣辱上。穷人并非天生道德水准低下,而是他们受到的诱惑更多、更大,因而保持道德操守的难度相对也就更大。


◆ 你对金钱远没有那么渴望

当我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该面对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对鸡汤或者类似概念产生偏见。

真相了。。。
你只想在不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无条件获得金钱的青睐。

你只想在不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无条件获得金钱的青睐。

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野心就是企图心,是描述你对一种事物的渴望程度。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之所以看上去努力挣钱却挣不到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么想挣钱。一个人的渴望程度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没有强烈企图心的人自然会在行动力上体现出懒惰。

首先,更贫困不一定对钱的渴望就更强,正如我刚刚所述,很多人爱钱,却只想无成本地获取。其次,早出晚归,看上去付出极大的辛劳也挣不到钱,但依然干着这份活,就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改变的动力。至少没有技能之类的,都是托词,社会上到处都是学习机会。如果他们不愿改变,只能证明其实他们没那么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者他们认为学习太辛苦了,比苦力更辛苦。

那么如何让一个穷人对金钱拥有野心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强行将其扔到一个充满野心的陌生环境中,逼着他向周围的人看齐。当一个人周围的人群都野心勃勃时,那么自然也会想大干一番事业。当一个人身边都是没有理想、得过且过之辈时,即使拥有一点野心的小火种,也立马会被周边人的冷水给浇熄,久而久之,此人无所作为的概率自然就大了许多。

大多数人所谓的努力和积累,仅仅是一个一直在愚弄自己的骗局。

努力的效果累计,不在于努力的时间段,不在于磨了多久,而在于有效时间有多少。有效时间,首先指的是花在有效的学习区域里的时间,其次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总时间×学习效率”后得出的时间。

在舒适区里,你干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事。在这里,你只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度加强。我们很多人做事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层,所以别说10000个小时,就算后面再加个0也是无济于事,因为熟练度很快就会到达天花板,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时间也很难提升。
在恐慌区里,你要干的不是不擅长的事,而是根本不理解的事。这里的知识和技能超出你的边界太多,基本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一窥门径。在这个区域中,你会焦虑、恐惧、不堪重负,也不是有效的学习和提升区域。
在学习区里,知识和技能都是我们能懂但不太懂的,属于那种跳跳能够到的高度,充满了新颖和挑战。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扩展边界来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这才是学习和提升的有效区域。

建筑在学习区域上的有效时间才是决定努力成果的关键因素

不管发不发朋友圈,你之前的行为都已经完成,照理说该是不影响,但发朋友圈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你的学习或工作动机有一定的偏差。朋友圈的点赞和赞美会导致我们更容易自我感动,且更容易在潜意识里驱使你将本该在白天完成的学习或工作,带到深夜去完成。可以回顾一下那个为了获得好评和奖赏而欺骗自己的大脑。

◆ 无节制地省钱是个大坑


花不必要的钱叫浪费钱,花不必要的精力叫浪费精力,它的中心思想都是围绕三个字——“不必要”。但“不必要”这三个字实在是过于主观,因此,浪费基本是个主观词,并没有什么界定标准。

省钱和花钱仅仅是两种行为,它们基本不包含任何道德属性,这分明是简单的财务调配问题。你之所以省钱,并非是想把钱带进坟墓。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想把它调配到他们认为的更重要的地方,或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更重要的地方。

每个人都不能用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别人花钱的标准,因为你没法体验别人能获得的乐趣,所以判断“浪费”很主观。

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美德。
当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寥寥无几时,你自然就会变得节俭,这是一件无须别人教你或给你动力的事情,因为你根本没有选择。因此,省钱在最初一定是跟贫穷画等号的。

积少成多是一种静态思维,它既不考虑通货膨胀,也不考虑金钱附着在人身上引起的价值变化,它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真空无菌的环境,但显然不符合实际。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一个人可劲儿省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对于进取型人格来说,无节制地省钱,省掉的除了钱,还有让自己变好的可能。除了钱,还省掉了与这个世界产生更多联结的机会。
如果说错过的机会没准还能靠时间弥补,有些体验,可就再也没法回来了。

很多东西的即时感受不可替代,甚至可能在你的整个生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人,都不会再有。

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重要代价(比如更高代价的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

要想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成本,省了钱以后增加了哪些显性和隐性成本,以及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 年轻人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我不赞成无节制地省钱,不赞成牺牲所有能牺牲的体验来满足内心永无止境的安全感。然而不在一个极端,并不代表就在另一个极端。总体来说,除非你是非常进取又聪明的强能力者,否则适度积累永远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要快速积累财富,就必须克服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如房子、车子、贷款利息、生活必需品、通货膨胀等,这些都是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越大,你的财富积累速度就越慢,你可以形象地将其想象为“扯后腿”。

虽然我反对无节制地省钱,但我绝不赞同乱花钱,随意增加自己的财务重力加速度。这里的“乱花钱”指的是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没有得到有效体验的花费,例如,在感官刺激上进行大量的简单重复消费、非理性的冲动消费、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等。这些都是对积累财富有负面作用的消费观,应当尽量予以规避。

开源和节流虽然经常一同出现,但它们是有地位差别的,开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都大于节流。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节流有上限,它受制于你的总体收入水平,而开源没有。

反思下自己,我是不是也有很多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开源能力,然后直接把关注点放在了节流上,结果又控制不住自己节流,最后成了节流也节,开源是再也不想了?
但其实道理是这样的,他们本就从来没把开源放到过更高的位置,开源能力会强才怪呢。

但其实道理是这样的,他们本就从来没把开源放到过更高的位置,开源能力会强才怪呢。

谈论一个中间态的各元素比重的重要性,从极端状态来考虑是最快的方法。

节流可以说节就节,开源岂能说开就开?人的地位、价值、眼界、认知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又岂是一朝一夕能追得上的?

开源的人节流易,而节流的人开源难

投资自己在本质上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开源。如果你将自己理解成一块收成普通的地,你会将今年的收成储存起来,还是用来改良自己,以便让自己在来年成为一块产量更优秀的地呢?相信10年之后,同样的一块地在不同的选择之下,不管在价值上,还是在收成总量上,都会天差地别。
请记得,当开源和节流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站在开源这一边都不会有错。

◆ 你的劳动很不值钱


除去纯运气带来的不可预测收入之外,普通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如存款、房租、股权分红、版税等;另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即时性劳动换来的报酬,一旦停工就会没有收入。

这两种收入方式的区别显而易见,那就是前者是持续性收入,24小时都在挣钱,后者是一锤子买卖,靠自己一锤子一锤子凿,什么时候锤子不挥了,钱就停止入账。从普遍情况来看,富裕阶层的收入比例中,资产性收入占比较大,而劳苦大众则刚好相反,长期处于不开工就会饿死的境地,这使得劳苦大众更加攒不下钱来拥有资产性收入了。

资产性收入的挣钱效率明显大于劳动性收入,而随着资产性收入的不断增加,这些增加的钱又再次成为资产性收入本金的一部分。《圣经》里有一则寓言,有句经典的话一直被人们引用至今:“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后来人们把它称为马太效应,这种“赢家通吃”的现象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见到,也是贫富差距被持续拉大的重要原因。

作为劳苦大众,想要快速提高收入就得在保证劳动性收入不缩水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资产性收入在你的总收入中的占比,而只有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与资产,并将它们自带的红利利用起来,方能使自己的赚钱速度跑赢大多数人,从而从下层通道慢慢地往上挪。

劳动力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凝结在上面的无差别劳动,还取决于需求和可替代性。

重要跟稀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并不是越重要就会越贵。空气重要吗?重要。贵吗?不要钱。需求有自己的平衡点,当供给越过了这个平衡点,那么单位供给的价值就会不断递减。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变化决定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如果你起早贪黑挑大粪,但并没有人有需求,那么你就做了无用功,你的单位劳动价值为零。就算市场上确实有这个需求,但由于你的劳动力可替代性太强,市场供给远超需求,这也意味着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么你的单位劳动价值也依然会很低。

◆ 究竟怎样才能挣到钱

首先,老板的劳动与你的不同,他的单位劳动价值未必在你看得到的地方,公司之所以可以运营下去,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给他的;其次,就算老板仅仅是个投了钱的甩手掌柜,他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此时他的收入是源于通过风险和收益的概率性博弈产生的资产性收入,因此不能用单位劳动价值的体系去衡量。
然而对于普通的底层劳动人民来说,首要目标是先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起一定的资产,然后才能在资产性收入上做文章。

要成为高薪人士,必须具备建立在需求上的难以替代性,那么这个难以替代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通常将其称作“门槛”。

哪怕拥有的是同一种技能,但由于掌握的程度不同,门槛就依次不同,因此会有小白、菜鸟、老鸟、专家、骨灰等级别的差距,每晋升一个级别对于收入来说都是一个飞跃。因此,在技能的选择上,我们要努力学习那些能够通过积累带来改变和飞跃的技能。

我们要尽量避开这些几乎无法靠积累达到飞跃的技能和工作。在筛选想学习的技能时要睁大眼睛先看看,熟练掌握该技能的“骨灰级”玩家的收入是多少。这很可能会是该职业的天花板。

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存在依靠单一技能的状况,技能都是组合着用的。被组合的技能越多,技能的拥有者就越少,要做好某事的门槛就会越高,竞争者也会越少,挣钱就相对更容易。而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就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某些技能的被组合频率就是比其他技能要高,因此,这些技能便是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攻陷那些被组合频率最高的技能。

现在可以拿出白纸,找一些你最想依靠它挣钱又确实能通过积累迅速实现飞跃的职业,然后列出它们分别所需的各项技能,别遗漏。接着,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些重合率很高的技能,这些重要技能就是决定你进阶更高门槛的关键。

基于人的理性,人是更倾向于合作的动物,而合作本身就可以产生自愿的双向交换价值,于是,很多人就可以利用直接合作或间接合作的方式挣钱。
直接合作很简单,互利共赢,我通过你挣钱,你也通过我挣钱,但不一定是挣彼此的钱,可以一起挣别人的钱。

间接合作指的是我不直接跟你们任意一方合作,只提供一个交易场地,你们能更方便地在这里达成交易,那么我当然也有价值,也自然可以通过提供这种价值的方式挣钱。当然,我既可以向你们交易双方收钱,比如提点,也可以依靠你们的流量向别人收钱

我们在自己挣钱之前,先要想明白,如何让别人同时更好地挣到钱,甚至是如何先让别人通过你挣到钱。

我们之所以可以挣到钱,是因为可以让别人挣到比原来更多的钱,我们给别人的价值做了加法,那么这中间当然就产生了额外价值,而从别人因你而提升的价值差价中挣到钱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看到这里,你现在可以拿出笔梳理一下,你拥有哪些资源,你是不是这些资源的核心交会点?因为如果不是核心交会点,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绕过你,走别的交会点。如果你是核心交会点,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不管是直接合作,还是间接合作。先考虑如何让别人挣到比现在更多的钱,然后属于你的那份钱自然就来了。

通过风险赢利这回事呢,通常是指期望收益大于零的这样一种游戏,且游戏里的风险还是可控的。首先,风险对每个人都不同,比如了解的信息多一点,风险自然就少一点。其次,风险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就需要我们不断根据现有情况做出调整,维持一个较高的期望收益。
因此,通过风险赢利的本质恰恰不是偏好风险本身,而是在拥抱风险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风险,从而增大赢面,也就是赢的概率,而不是如赌博一般,在风险给定的情况下,仅仅能同比放大亏损和赢利的金钱数而已。
用风险赢利显然是一种策略,而不是无脑碰运气。

就算真的有这么一种“秘术”,等你学成都已经沧海桑田了。如果我们就是要即刻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呢?那么看起来只能是涨跌概率各50%,闭着眼听天由命了。我们来试试风险的等价转化。
你可以在你的知识体系中,找出一个经过检验的、你自己最确定的“真理”,将它当作杠杆进行风险转化。比如你很确定当这种小众投资品被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它的价格一定会比现在高得多,那么你就保持这根杠杆不动,这样原来的随机涨跌风险就转化成了一个判断风险,那就是它会不会被大规模普及。如果会,那我就应该买入并长期持有到大规模普及。如果不会,再去找其他杠杆。

看起来这个问题是不是更容易通过一些公开的资料和信息去解答了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储备,不同的知识储备可以找出不同的杠杆,虽然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但都可以用来转化风险。如果转化过后还是很难判断怎么办?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再进行继续转化,直到转化到你能通过现有知识和资料大致判断为止。
以某些确定性的规律为杠杆,将无法判断的事通过条件式等价,转化为容易判断或自己更有把握判断的事,这就是利用逻辑进行风险的等价转化过程。
当我们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时,就能够判断出很多看似难以判断的风险,也更容易找出那些大赢面的赢利项目。

以某些确定性的规律为杠杆,将无法判断的事通过条件式等价,转化为容易判断或自己更有把握判断的事,这就是利用逻辑进行风险的等价转化过程。
当我们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时,就能够判断出很多看似难以判断的风险,也更容易找出那些大赢面的赢利项目。当你选择投入的事情赢面一直较大时,长期来看,就必定是挣钱的。

◆ 第四章 赚时间就是赚寿命: 重新认识时间


我也是在大学毕业后,才慢慢理解了很多很早之前学习背诵的句子的真正含义的。知道不等于懂得,懂得不等于做到。
正如我们对很多事情都不求甚解一样,大多数人只是背了那些语句,事实上却并不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滥用时间。

正如我们对很多事情都不求甚解一样,大多数人只是背了那些语句,事实上却并不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滥用时间。

无论是时间,还是其他的,只有先拥有存在感,才能被人珍视。

【时间认知清单】

• 时间可以赚,时间是变量。这不仅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从人生哲学上看也是如此。
• 时间就是生命,这并不是什么修辞,而是事实。占用他人的时间等于部分消耗他人的生命,请付出代价。
• 注意力才是计算有效时间的关键,滥用注意力的隐性成本非常高昂。
• 操别人的闲心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 花时间还是花钱,究竟哪个合算不能一概而论。
• 近似估算时间价值是选择的关键。
• 提升时间的使用效率有八大黄金守则。
•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变相延长寿命。

◆ 你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并不正确


老人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世俗年龄上的定义,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经历有着太多的不同,所以单纯地计算多少次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了多少印记,以及它给人带来了多少意义。有些人只需几年就能走过另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于是,这些人的寿命就相对长得多。所以,寿命也好,年龄也罢,本质上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们的相对性是由“时间是变量”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

若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自己的经历,还是身边的环境都几乎没有变化,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近似活了一日,而非几十年。仅有当不同的经历出现时,时间对他而言才产生了新的意义,经历差距越大,他赚到的时间就越多。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赚取时间这回事也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单位时间做事的数量。在事情类型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事情越多,我们可以说他赚取的时间越多,因为其他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与他同等的人生经历。
第二,单位时间做事的类型。在做事的有效时间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事情的类型差别越大,我们可以说他赚取的时间也越多,因为他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虽然丰富不代表成就更大。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为自己赚到更多的时间呢?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练习迅速达到一个“再花时间下去,投入和产出比就不划算了”的状态,然后迅速切换到新的领域。

如果我们将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方格子来表示,一个月表示一格,那么也就900多格。当时间流逝的时候,我们通常只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不足以引起警惕,但当格子一个个被填满涂黑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就有直观的印象了。
如果这个月你什么也没干或只是简单重复,那么浪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叫“时间”的东西,而是在变相自杀,因为相当于你在睡觉的时候,格子本被人白白涂了一格。

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震撼,因为似乎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里,我随时都在自己并不足够警惕的情况下,被一个小偷不停地偷走我的本子并涂黑格子。

如果说浪费自己的时间是变相自杀,那么浪费他人的时间则是部分谋杀。为什么要加“部分”,因为并没有完全杀死,只是将他人的某一部分生命为自己所用,或让它变得无意义。浪费他人时间的行为若是被这样定性,则“恶”就显得大多了,哪怕那可能并不是“显得”,而是真的就有这么大。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与你的同等重要,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都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寻找答案,何以有自信认为别人会为了你浪费生命呢?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说“我搞不定了”这句话呢?
所谓的搞不定,是你按照感情亲疏关系排列耗尽了自己的资源,仍然未能解决的状况。这里特别要强调感情亲疏,这是你调用资源的优先级。我并不反对你把身边的人看成资源,也不反对认为寻求帮助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资源的体现,但人脉资源也是分层的,当你向某个特定的人寻求帮助时,得先确定在这个人内层的人脉用完了,你才能说自己在他这个点以内,搞不定了。确认内层搞不定,才有资格向外层扩展。
资源优先级最高的,肯定是你的“自身资源”,比如你的体力、脑力、钱。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在这一层面被解决。

这样做的好处是,长久相处下来,大部分人在收到你的求助时,大概率都会遇到非他帮忙不可搞定,或连他也不能搞定的事情,这样,要么他坦然拒绝,要么他也不会觉得大材小用。这是一种尊重他人能力的行为,也是一种尊重他人时间的行为。

资源的核心,是这个人的标签和核心价值。

他作为你的资源之一,核心标签并不是修灯泡,哪怕他真的会修。他的时间价值很高,但给你修一次灯泡,你不太可能付他上万元的报酬。因此,如果你经常叫他做这类事,这是你对自己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资源是会耗尽的,得用在刀口上才是效益最大化。
所以当你准备占用他人时间的时候,请小心翼翼地征求他人的同意,并养成付费的习惯。这样珍惜他人时间的习惯听来似乎很容易养成,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行,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在此之前你得先提升自己的时间价值,当你自己的时间价值不高的时候,你是不太容易珍惜自己的时间的,因为浪费就浪费了,不心疼。当潜意识里有这样的习惯和想法的时候,你自然不太容易珍惜他人的时间,因为你并没有感同身受,反而会认为过度追求这种做法是小题大做。
所以,请先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值钱一些,然后记得为别人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支付更合理的价格。这不是一件小事,是对生命的尊重。

◆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注意力就是注意的能力,也是注意的表现,是我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使用注意的方式。
如果说时间是客观的、不可改动的,那么我们就没法像拼图一样将它挪来挪去,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因此所谓的管理时间,其实是根据客观的时间刻度来管理自己,因为时间就在那里,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注意力是我们管理自己的关键,我们将注意力用在哪里,就等同于将时间用在哪里

你将时间用在了哪里并不以表象为准,而以事实的注意力来定。我们常说,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时间,其实指的多是表象时间,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注意力,这两者的数字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尊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习惯,我们本章所提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指所有注意力或大部分注意力的时间,不再另行说明)。

很多人觉得只要我在某事上花时间就可以了,却不注重真正花在上面的有效时间,这里的有效时间就是我们的注意力在某件事上的时间。

注意力是什么?可以理解为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特性,而注意力的稀缺又源于整个时间框架的稀缺本质,所以注意力就是稀缺中的稀缺。我们在任何时候使用注意力,都伴随着无法做另一些事的隐性成本,这个隐性成本等于你本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因此,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另一些事足以使你的状况变得更好,就能更直观地明白,随意使用注意力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很多人滥用时间的方式,通常表现为随意挥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经常无意识地切割大块注意力到碎片化的事情上,且与自己毫无关联的那种,俗话就是操别人的闲心。
操别人的闲心也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真操别人的心,这些人并不坏,但很容易踩过别人的界。如果用个短语来概括,可以是“没有界限感的好人”。他们通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到了后来往往分不清楚事情本身到底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白白浪费注意力,还很容易惹人反感。

第二种是假操别人的心,这类人占比也不少,借着替你操心之名,其实操的是自己的心。

这种假操心比较隐蔽,原因就在于当事者可能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自利思想而不断进行自我麻痹,从而真的以为自己有真操心的成分。于是,明明是事不关己的事情,竟然找得出所谓的“正当”理由。

第三种还是假操别人的心,与上一种不一样的是,这类假操心的人不仅不是借操心你之名,得利己之实,甚至还带着坏心,盼着你不好。他们千方百计地打听你的狗屁倒灶的事情,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点慰藉。你要是好好的,他们反倒给自己添堵,但你若是真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能在明明得不到任何利益的前提下,自己创造出利益——心里暗爽。这类人的注意力滥用可以说是最严重,也是产出最低的。
经常性地操别人的闲心是一种病,我把它叫作“注意力失位补偿”。

典型的注意力失位补偿,一个人没有找到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可替自己操心的,于是就只能把失去焦点的时间和注意力随意乱用在他人身上。只要能有个事情让他进行补偿和聚焦就可以,哪怕与他毫无关系,也产生不了什么收益。
每个人都只有这么点时间和注意力,操心别人的事越多,自己可操心的事就越少。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专注在自己身上;越是在能力上已然落后的人,却由于不知道怎么替自己操心,或得不到太多值得替自己操心的机会,而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随意乱用,因为反正自己觉得自己的单位时间也不怎么值钱,结果就造成了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有时候财富的马太效应也不只是财富本身造成的,每个人在认知上、能力上也符合马太效应。

◆ 究竟该花时间还是花钱


很多人容易把结果后的行事准则当成结果前的原因之一,这就犯了大错误。

不在一个极端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个极端。

很多事情能请人就请人,能花钱就花钱,只有核心价值的、不可替代的部分由自己完成。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更有效率。相比于A事,你更擅长做B事,那么你就多做B事,用做B事的部分价值去交换别人做A事的价值就行了,这样你的总效用就会比同时做A、B两件事更大。

虽然它看上去部分正确,但依然面临一个可适用性的问题。对于钱多、时间少的人,它的确适用,但对于钱少、时间多的人呢?如果盲目效仿,很明显就完蛋了。

究竟是该花钱,还是花时间,这得视谁是稀缺资源来定。

虽然时间对每个人而言永远是稀缺资源,但我们考虑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优先的时候,考虑的永远应该是“更”稀缺的资源。

万事都得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钱是哪儿来的?也是付出时间来的,哪怕是一本万利,也最多是投入产出比的关系,不存在无须付出时间就能有收益的情况。这样就很清楚,无须用似是而非的模糊理论去解释。
所以,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我打算拿多少钱,去换有多少产出的时间?”
在找不到更廉价的时间的前提下,这个产出如果还是换成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增值了就该花钱。这个产出如果是换成快乐、幸福等抽象情感,如果跟钱相比,你更缺后者,那么也该花钱。

重要的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们成功后的行为模式,而是得先拿时间换钱,将自己的闲置时间尽量用来“换钱”,提升时间的利用率,这样平均到单位时间的价值才会更高。等到了积累的红利期,当单位时间回报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行为自然就会自动调整,无须模仿。

首先,每个人的单位时间价值都有一个最基础的算法。如果单位时间是分钟,那么就约等于你的每分钟收入。如果你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外没有其他收入,假定年收入是10万元,那么简单一除,就知道你的每分钟时间价值约为2毛钱。为什么不以每年工作251天,一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单位时间价值呢?因为任何时候使用时间都是有成本的,你完全可以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但这样你这台“人体机器”就会受不了,所以你的休息时间包括睡觉时间等,其实都占用了你本可以用来创造价值的时间成本。单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睡觉也是你对自己时间的一种“荒废”,虽然每个人所需的最短睡眠时间是必要的荒废。
这样的算法就解释了上一节最后关于尽量利用闲置时间来换钱,以此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的建议了,因为原本你闲着的时间也是会拉低你的单位时间价值的。

你还得考虑自己做某事是否一定要使用某段时间来完成,有没有更廉价的时间可利用呢?如果有更廉价的时间不用,比如毫无效用地“煲剧”(可能连快乐等正面情感都不一定会产生),却使用其他时间段去学习,那么你的这部分时间成本就不能用放弃某些高价值的机会成本来计算了,因为计算时间价值永远是从限定规则内的最廉价时间开始算起的。

除去了解基础算法,我们还必须将很多模糊的判断加在算法上面。虽然可能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但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加入算法中的参数越来越多,估算经验的不断丰富,这个结果会越来越近似单位时间的本来价值,只要不与十分接近的金钱数量互相比较来做决策,那么我们几乎总能做出对的决策。若是金钱多少与时间价值十分接近,其实也有好处,就是不管如何选择,总不会错得离谱。

◆ 时间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选择,是关于如何使用接下来的时间的决定。比如你选择玩游戏,比如你选择复习功课,比如你选择通宵加班等。如果说努力可以使某件事的程度加深,那么选择就是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

方向大于程度,这是一个常识。在正确的方向上,行一步就有一步的效果,只是快慢和机会获取上的区别。而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得越快生命就被浪费得越多,参照“赚时间”的反概念。

埋头做事的人要取得成就通常要有一个正确的选择作为前提,否则肯定是事倍功半,最后没准还会怪罪于时运不济。而将大部分精力花在选择之前的人,往往在深思熟虑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之后,就能够相对快速地前行。
两种人都在花精力,但花在不同的地方,后期的投入产出比可能就完全不同。看似两者是运气的问题,其实是行事方法论的差别,看似是天意,其实是人为。
这样看上去好像努力跟选择之间的“段位”相差很大,其实也没这么大。如果一定要选一个,选择确实优于努力,但在两种选择的后期发展和想象力相差并不大的情况下,努力程度的差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件事通常并不矛盾,甚至它们都有同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赚时间”。将有限的精力合理地分配给两者,也只是为了找到效率的最优解,从而更好地赚取时间而已。

对于多数人来说,做完第一象限的事,自然就轮到第二象限,因为紧急,所以哪怕不重要或不那么重要,也得规避眼下看得见的有可能造成的损失,我把这些人称为“消防员”。消防员的职责顺序就是先处理第一象限,紧接着就是第二象限,紧不紧急是第一优先,重不重要是第二优先。
然而在人生里,消防员可能并非最优解。对于紧急但没那么重要的事情,看得见的损失不管大不大,就在眼前;但对于重要却没那么紧急的事情,很多人就会由于长期收益或长期损失太遥远而懈怠。

每一份长期收益都可以被拆成若干短期收益,只是长期收益通常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在计算它的短期价值时通常要进行分段,还要将分段后得到的短期价值进行暂时储存,完成长期目标后才一次性取出。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紧急的事情一般都是重要的,这是不正确的,紧急和重要是两码事。

当我们对时间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计算这些选项究竟分别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收益。这并不容易,除了懂得如何正确计算以外,还要客观地评价损失,毕竟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远远大于同等利益带来的正面情绪。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我们是谁,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快速判断可见损失和隐性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让厌恶损失的惯性心理控制我们的心智,做一个会选择的艺术家。

◆ 正确赚时间的重要法则


赚时间有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时间和产出下让自己的时间经历更丰富。先来说说前者,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换言之,就是要提升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

高效建议:要摆脱“混日子”的状态,就要试着将每日的任务列出。这会不会很耗时?不,只需把当日重点要完成的任务条目式地列在某张便笺(或手机便笺)上即可,一两分钟就够了,无须事无巨细,也无须做额外的标记和说明,且随时可增添和删减,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注意是划掉,而不是直接删除,千万别小看这一步,它会清晰地告诉你一天内究竟干了多少事。

大脑的活跃程度和精力的聚焦程度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是有很大差异的,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所以千篇一律地号召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其实并不正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段,有的人是清晨,有的人是夜晚,还有的人是中午或下午。要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上的使用效率,就该先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这很容易,试着将同一任务放在不同时段简单测试下就能知晓。
高效建议:在明确了自己的高效时段以后,尽量把每日最烧脑或最希望完美收尾的任务放到这一时段来完成,以保证脑力的高效利用。

这种容易即时获取的猎奇心理和乐趣很容易就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并让我们无法停止。
高效建议:选择尽量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工作。我有很多作家朋友在写作时旁边都是不放手机的。为什么我举这个例子,因为写作是利用整块时间做事的典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得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避免好不容易聚拢的思绪被突然扯断,增加时间的无效损耗。

我们有一些需大块时间才能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有一些只需碎片时间就能完成的小任务,例如,随时随地进行无器械健身,或者阅读一篇有营养的文章等。
高效建议: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例如,你可以利用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的时间,或是在每项任务之间的间隙,来完成一些碎片任务,这样至少可以降低很多明面上的时间损耗。

很多人会在某项任务遇到阻滞时,选择将其暂时搁置,随后开始处理一项新的任务。在新的任务遇到阻滞时,又转而处理一项更新的任务。这个过程有点类似操作系统上多任务的后台运行。
不过这样做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由于你刻意回避困难,因此每项任务都卡在了关键处,哪样都捞不起。之后,你就会感到莫名的心情烦躁,因为你的后台任务如此多,当你处理A时,一直惦记着B,当你处理B时,又同时惦记着A、C、D……你发现自己无法集中精神,因为大脑这个中央处理器已经满载,正疲于奔命。
高效建议:处理任务时如要选择暂时搁置,尽量处理到阶段性收尾,尽量少做后台运行,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任务中,这对我们“解题”是有帮助的。

频繁切换的最大坏处在于隐性损耗。试着回忆在你专心工作之时,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当你半小时后重新回到电脑前,普通人至少需要5分钟的整理才能将脑细胞的触点恢复到与之前工作相关的活跃状态。这5分钟就是损耗,切换越频繁,损耗就越大。
高效建议:在对宝贵的整块时间进行利用之时,与其让切换间隙的损耗白白流失,不如集中力量先将某件事做好。如果一定要进行切换,请减少切换的频率。统筹很重要,损耗的规避也很重要,需要自己找平衡。

理清任务目的和主次是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

高效建议:每个人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当下的任务目的——我来这里做什么,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多线程处理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时刻保持界限。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有关自控的问题,其实有没有养成任务目的第一性的习惯才是关键所在。

当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真的没有时间,而是他们不愿舍弃或减少做A事的时间去做B事,但事实上当真的有更紧急也更重要的C事出现时,那些每天看似忙得焦头烂额的人还是能挤出时间去完成的。
很明显,时间的弹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一周有56个小时是在睡觉,那么哪怕我们真的看上去非常忙碌,假设一周工作超过70个小时(已经是不小的工作强度了),也还是有42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的。我想,除去陪伴家人的时间,只要你想,依然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甚至再增添一份工作都没有问题。
高效建议:当一个瓶子被石子塞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沙。当它被沙填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水。不要认为原来既定的时间计划就不能动,当有更重要的事情出现时,别急着说自己没时间,先去对比有没有更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被替代。

◆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


几十年如一日本来就是一日,不仅没有赚到时间,而且单纯从时间的角度讲,你就是在荒废生命。
时间经历是一个很玄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人生的内容,我们用多少时间,替自己赚到了多少内容。所以赚时间的本质在于赚内容,而在相同内容被同类叠加之后,单项内容的厚度和内容的类型数量则决定了时间的长度。

一个人如果肯认真学习,花上20%的精力就能在某一领域做到80%的成绩。在大多数领域,这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大多数领域并不存在多高的学习壁垒,基本一段时间后,游戏规则和小技巧都已经摸得很透了。如果这个人要继续接近100%,就非得把剩余80%的精力花上去才行。道理也很简单,多数领域都是易学难精,从0分到20分,肯定比从80分到100分容易得多的,所以越到后面,每精进一点就要加倍地花力气。

在大多数领域,只要没有什么高的学习壁垒,通常你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迅速提升到及格分,但到了及格分,并不意味着能拿到及格的收益。
资源是按排名来分配的,而不是绝对值所占的比例。如果公司里的人对这个领域的掌握程度都是85分以上,那么你的80分也只能拿到最微末的收益,但这并不表示你掌握的就比他们少多少。
当我们耗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一领域,进步却开始明显趋缓,这就是时候考虑去别的地方“赚时间”了。这并非对匠人精神的不敬,只是从使用时间的性价比来看,如果花费四个20%的精力,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到80%,通常来说,不管在成就上,还是时间经历上,都会比在一个领域花上80%的精力,最后做到90%的程度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划算,前者都还没算上各个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创造力。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通常把由生到死叫作一辈子,那么每个人显然都只能活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赚时间。既然有上限,那么多赚时间就可以比别人活得更久,这是对生命最原始的渴望。始终将时间的性价比放在对时间的使用选择之上,则是实现这种原始渴望最理性的方式。

◆ 第五章 没人真正为你好: 重新认识关系


也许这些认知大都跟你目前头脑中的认知相悖,不要紧,用逻辑的方法去审视总是正确的,不要受到世俗教育的迷惑。人是功利的,这个无须回避,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算计和谎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出事物的内核,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关系认知清单】

• 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 划清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
• 父母并不总是为子女好。
• 我们对某件事物的情感并非是对事物本身,而是对我们自身附着在事物之上的各种念想和辛勤劳动等。
• 恋爱和婚姻要保鲜,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
• 亲戚关系将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 正确的社交方式是极少量的长期社交加大量的短期社交。
• 用人情来模糊化社交上的等价交换,是想占便宜,因为人情按“个”计算,而不是价值。
• 情商从广义上来说也是智商的一部分,它的高低并不以是否懂得做某些特定的事为依据,而是以是否达成预定目标为判断准则。
• 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少做无用功,不要把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搞混。
• 知恩图报并不正确,既然知了恩就不要图,要马上报,因为恩情会随着时间被打上折扣。

◆ 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界限


关心和帮助他人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有些人内心强大,不那么需要他人的关心,于是你可能很容易就会掉入“过于热情”的陷阱,反而给对方造成困扰。

关心,在我们的世俗认知里,似乎一直是一个褒义词。在很多人心里,只要是出于关心的初心,那么无论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顶了天也就是“好心办坏事”,是方式和方法应该改进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
其实这种对关心世俗的理解是有很大问题的,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双生兄弟,只是后者看上去似乎更不礼貌一些。但其实在很多时候,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行善也是需要经过他人同意的

因为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

有一个认知希望大家扭转过来,我们行善的这个行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而非他人。不管我们是想让自己更高尚,还是更有优越感,抑或是更有同情心,总之,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自己更快乐。除非我们是在受到了某些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非自愿“行善”行为,这就跳出了我们通常讲的行善范畴,因为目的就已经不是出于善本身了。
关于“施”和“受”,有说施比受快乐,有说受比施快乐,那么到底是哪个更快乐一些,这得看哪一方的意愿更强烈。在自愿的前提下,从快乐的角度出发,其实双方一直都是平等的。施也好,受也罢,并不存在谁欠了谁一说。

其实关心也好,行善也罢,在对方没有提出明确请求的时候,仅仅是我们自己有意愿。而在我们关心或帮助完他人之后,对方是否真的得益或得到了对方想要的益尚且不知,我们自己是肯定先得了益的,因为遂了自己的心愿。所以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得看清真正的受益者是谁,而不该先假定对方必然受益。
不恰当的、不顾他人意愿的行善,就是作恶。很多人在行善时遇到对方不领情的情况,都会迸出对方“不识好歹”的想法,虽然不会说出口,但其实仅是想想,就已经不是行善,而是作恶了。你想想,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当发现两者并不一致的时候,竟然不立足反省自己,反而用偏见去看待和鄙视对方,这不是作恶,又是什么呢?

人与人相处,多少都需要一点界限。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做独行侠,就该冷漠,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与各种关系人的交往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分寸。同时,划出自己的领地,警戒他人应该跟我们保持什么样的分寸。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领地界限,虽然范围可大可小,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界限,领地就无从谈起。
划出界限就意味着你在自己的领地四周筑起了高墙,我们有时候也将其称为“原则”。高墙以外的公共区域,是交流区;高墙以内的私人区域,是警戒区。警戒区是不可侵犯的,一旦有人闯入,你就得端起自己的枪,告诉别人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很多时候,模棱两可的说辞只会让对方认为事情有转圜的余地,从而不停地说服你。当对方最后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就范的时候,他的内心可能会更加反感。“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费口舌了,浪费我这么多时间”,他可能会这样想。因此,当你想说“不”的时候,你只需说“不”,可以礼貌一点但无须过于谦卑。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当平行交流或实力不明的时候,多数人都会想争得比对方更大的话语权以建立交往优势。因此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试探他人的界限范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尽量保证和平的前提下,替自己谋到更多的利益。

当我们通过擦边球触碰到他人的警戒区,察觉到对方的抵触心理时,会暂时退出来,然后在潜意识里画上一条警戒线。在重复上述行为几次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区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让自己保持愉悦,后者让他人感到愉悦。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因素,有质量的交往才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占便宜型人格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多说无益,对这类人避而远之就是了。老好人型人格常见于某些公司同事,对人和气、人缘好,但很容易被人当作情绪垃圾桶和保姆,长久下去自己痛苦,别人还容易不把你当回事。共享型人格常见于好兄弟或无心机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通常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但同时也很容易踩过界,入侵你的私人空间。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坏心,但有些时候会令人很不自在。
真正的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这种交往界限才是刚刚好的,是温暖而有安全感的,独立而又负责任的。

◆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父母这种生物,跟“对子女好”之间是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的。通常,父母都会尽力将子女抚养到有独立能力为止,不过这就足够伟大了吗?这种行为在鸟类或者哺乳动物中也很常见,是嵌入基因中让种族得以顺利延续的一种天性,非人类独有,而“伟大”这个词显然也不是这么用的。
如果硬要将这种行为说成“爱”也可以,但这是一种初级的冲动,一种没有多少理性成分、没怎么经过思考的“爱”,跟我们通常说的爱是有区别的。就像你的天性就是要进食,若是因为你的进食行为从而让某些物种得以更好地生存,那么该物种就该认为你很伟大吗?显然没有一毛钱关系,但该物种若是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也许是会这么认为的。同样的道理,子女作为受惠的一方,因为性命得以保全,自然容易将这种天性视为莫大的恩惠。因此,从古至今,在智慧未开化的时候,我们一直将其视为高层次的“爱”。
不过在子女有了独立能力以后,很多父母还是会继续尽心尽力地抚养,显然就不能用天性来解释了,而是根据社会现实分为很多种原因。比如父母受到社会的道德压力——“因为周围人都这样,所以我不得不这样,否则会被人指指点点”;比如父母有攀比需求——“谁的孩子更牛,谁就更牛”。这就直接导致很多父母用近乎变态的方式逼孩子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这背后除了“为孩子好”以外,可能有自己的攀比私心在作祟。比如父母在长期抚养中形成了“默认价值观”,那就是“抚养孩子天经地义”“我的一切都是孩子的”“孩子是我的延续,跟我是一体的”等,这使得他们人为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了,并用从中得到的快乐强化这种“默认价值观”(这也导致一旦子女的反应与他们的期待不符,很多父母会愤怒)。比如父母在子女身上付出过多,以至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此时所谓的“爱”,已经转变成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于是一旦跟孩子的关系断开,等于一二十年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此时“戒断反应”会非常强烈,滋生了潜在的道德绑架可能。再比如养儿是为了防老,“我现在这么做,是给我的未来买一份保险”……
我们普遍认为的“爱”里就有很多种其实是“非爱”的。当然还有一大堆我们一眼看上去就根本不爱的,比如卖孩子、把孩子当出气筒等。所以,所谓的“父母总是为子女好的”,这一点已经无须复杂证明就能知道是荒谬的了。

我们会对某个老物件有感情,我们会对某个玩了很久的游戏账号有感情,我们会对某个人有感情,这些感情的对象是什么,是老物件、游戏账号或是人本身吗?我想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想明白。
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一直进行着塑造与反向塑造。我们不断地将自己的某些信息加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同时也通过接收其他人或物的信息来改造自己。所以当我们对某人或物做出某种行为之时,我们就将这个行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加在了对方的身上,对方可以拒收,也可以曲解,但那是在对方的世界里。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内容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也就是说,不管对方收不收,反正我们的大脑是认为我们已经加上了的。
于是,不管老物件、游戏账号有没有意识,对我们而言,那些曾经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记忆是存在的。不管孩子领不领情,对父母而言,曾经千辛万苦的抚养行为是存在的。
你跟这些东西的所有交集,构成了你的情感来源,而非这些东西本身。

我们情感的对象是什么?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分身”。我们对凝结在其他东西上面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产生了情感,我们付出得越多,情感就越浓烈。

所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什么?很遗憾,世俗认知中的亲情是虚构的,真实存在的只是父母与自己那么多年付出的心血、精力、劳动之间的情感。如果父亲与子女从母亲怀孕开始就素未谋面,几十年后相认,他们之间是根本没有亲情的。如果看似有,那一定是诸如“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不认爹娘就是不孝”等错误认知和社会道德压力在起作用,这不是情感。同理,当某些富人的宠物犬丢了之后,为什么这些人甚至愿意花费宠物犬原价格的100倍悬赏找回,而普通人可能不会出这么高的价格?因为在付出同等时间和心血的前提下,富人的时间价值比普通人值钱,于是他的情感价值自然比普通人值钱。偶尔有几个普通人也愿意出很高的价格,那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心血更多,于是情感总值就水涨船高。

孩子的确有印刻和跟随的天性,但并非是对父母的,而是出于生存需求。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有奶便是娘”。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是很正确的,是不是亲生的,这并不重要,在没有能力独立生存的时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基于“不得不信任”和“不得不依附”。这里面当然有情感,关于情感的由来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刻意升华情感并自我感动是不正确的。

有些孩子,父母对他付出了很多,但他往往并不懂得感恩,是他天性特别坏吗?当然不是,是父母不懂人性,用了错误的方式对孩子好,就不要怪孩子“忘恩负义”。
很多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常常是单向的,父母千方百计讨好孩子,孩子却并没有同父母产生互动,所以仅仅是父母把自己的心血加在孩子身上。那么父母自然对孩子有感情,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心血有感情。但孩子并没有,所以孩子怎么会对父母有感情呢?就算孩子有那么一点点“感恩”,那根本就是靠教育强行洗脑出来的,并非出自人的天性。一旦有利益大过了背弃教育的羞耻感,这种模式马上就会崩溃。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跟孩子之间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一个互相有感情的友好状态,那么就得多提供孩子为父母做事的场景。不要以为这是压榨孩子,其实一味对孩子好才是真正的自私,因为对孩子好是使父母心情愉悦的本意,符合本意的当然是自私,但我们的教育却常常把这种自私扯成无私,实在是荒谬之极。

◆ 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恋爱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动物也好,人类也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偶。
基因有生存和延续的需求,人类作为它的载体,“受命”替它完成延续的任务。于是,求偶和交配就成了人类被编码好的天性,恋爱则是达成这个天性的前戏。
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戏呢?因为生物发展得越高等,基因片段就越多,后代个体数目就越少,寿命越长,越值得花更大的成本。于是,为了获得更优秀的遗传性状,交配的选择就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而越是慎重的交配行为,前戏就肯定越久,因为要考察的类目越多、时间越长,一定得要一段充足的时间让双方尽情地展示才行。

这里最终可能只有社会吸引力是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而逐渐增加的,其余都是游离于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外的。所以现实非常残酷,要持久地保持恋爱吸引力,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同时将性行为和日常相处的频率降低,直到正向增加与反向减少的速率相等,那么所谓的“恋爱保鲜”才能实现。至于保持浪漫之类的,只是餐后甜点而已,因为吸引力本身才是前提。如果一个丧失了吸引力的人对着你浪漫,只会给你带来反感。

将一件事进行主观的情感拔高就容易偏离事情的本来面目。

婚姻,是一份有约束力的契约,这种约束力体现在它将两个人的很多东西绑在了一起。只要在契约上按下手印,违反的一方就要遭受损失。于是,当你明明不想跟对方搭伙过日子的时候,在衡量这个损失和那个损失哪个比较大以后,没准也就忍了。离婚的阈值提升了,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世间任何情感的产生,都源于利益,爱是其中的一种情感,当然也一样。先别急着用现有的观念进行排异,试想一下,无论是偏好颜值也好,喜爱性格也罢,产生爱意的前提肯定是对方有吸引你的地方,这种吸引你之处必然是在未来于你有利的。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模糊计算系统,它会实时对外界与我们自身的交互进行权重加分。当你在为另一半拧瓶盖、开车门、拎重物甚至创造惊喜之时,可能并未有意识地精确计算价值和回报,但你的模糊计算系统已经快速地为你进行了模糊计算,那就是做这些事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好感。对方保不齐就会给你回报,也许是一句赞赏,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个吻,也许只是对方心里的加分,但这种加分可能会在未来转化为更为实际的回报。这一系列的模糊计算都在一瞬间完成,引导我们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由于时间太短,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因此我们意识不到。
“爱”也是模糊计算后的结果,是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最大化自身利益的一种选择。其他东西同理,而走入婚姻则是众多相关利益互相博弈后的决定。是不是没有那么高大上了?这就对了,若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了企图,没有了利益,情感自然就不复存在。

责任有强制和非强制之分,我们经常会混淆法律层面的强制责任与道德层面的非强制责任。法律上的责任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源于国家强制机关。当你未能履行这项责任时,你就得遭受相应的惩罚。道德上的责任非强制,虽然也有惩罚,但这种惩罚多源于压力,源于背叛道德教育以后的自我谴责。
因此,在法律未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夫妻一方对另一方行使道德上的婚姻责任,并非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而是一个长年反复深受道德教育的人,为趋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逃避内心的负罪感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它的本质依然是自利,因为一旦不执行,就难以承受内心被狠狠鞭笞的心理煎熬,只不过这种自利在执行的同时也利他了。
所以本质上,履行或者不履行婚姻责任都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行为。

◆ 如何让合作持续下去


当我们进入婚姻状态之后,彼此之间是应该有一些共识的。这些共识可以不必趋同于社会的普遍共识,比如保持肉体与灵魂的忠诚等,因为婚姻是单对单的契约,每一对婚姻都有其特殊性,无须使用同一套模板,但我们一定需要有一些双方都认可的重要共识,并落实遵守。
当共识被其中一方打破之后,需要通过坦诚交流回到原有的共识或者迅速建立起新的共识,这中间可以伴随惩罚,但只要是还想继续合作的,就不要在过往中停留太久。有的人可能会反复提及对方曾经背叛共识的行为,来试图增加对方的内疚感,趁机提升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和掌控力,这是非常愚蠢的。
一个人如果试图在婚姻里占据绝对主动,就已经失去合作的基础,将合作变成了压迫。只要这种想法一产生,婚姻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入囚徒困境:如果你为自己着想,那么我当然不能吃亏;如果你不为自己着想,那么我为自己着想就更合算了。一旦走入这样的循环,婚姻的内耗就会大大增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方可能最终赢了另一方,但往往整体利益也被伤害了。所以从绝对值来看,大家都亏损了,仅仅是谁亏得更多而已。
婚姻不是敌进我退的零和游戏,而是一次将团体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团队作战。这两种利益是有机统一的,在首要保障团体利益的同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两者相矛盾时,妥协一部分能接受的,留下一部分底线。全盘放弃个人利益的合作肯定不会是一次好的合作,理由很明显,这不会是我们进入婚姻的初衷。如果进入婚姻以后需要将个人利益全盘放弃,那么进入婚姻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失败的决定。
因此,要维持一个长久的合作关系,彼此都需要让对方有一些危机感,让对方有小小的忌惮。也就是说,将婚姻这个状态置于非绝对安全的境地,让双方都能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增加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合作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

◆ 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亲戚关系本身只是一张亲密关系的传递图,但根据六度理论,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也许最终不是六而是七,但并不重要),为何通过亲戚关系的传导后就显得特别亲密呢?很明显,亲戚关系被人为地赋予了一些额外价值。

亲戚,分为亲和戚,亲指族内,戚指族外。它的含义很复杂,从狭义上来说,只要跟你有血亲或跟你的血亲有姻亲的都是你的亲戚。从广义上来说,亲戚的亲戚也能归类为你的亲戚(对亲戚连接的层数并没有明确界定)。于是,我们对亲戚这个概念本身就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因此法律上当然也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然而,时代总是在进步,世界永远是向着更高效、更易连接、更细分工的方向发展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亲戚这个概念一定会进入博物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人们不再需要它求存了。

当“亲戚关系”的额外价值逐渐淡去,谈亲戚必亲密的说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亲戚的概念要淡去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还分地方。有这么一个现象,越是在大城市,走亲频率越低。而离城市越远,则走亲频率相对越高。是不是真如很多人所言,城市多冷漠,少了些许人情味儿呢?
这就看你对“人情味儿”是如何定义的了。中国人讲究人情,主动做足面儿上的礼数,一般两个原因至少占一:一是被社会口水裹挟,认为想融入大众群体就只得跟着行事;二是想占便宜,希望用人情来模糊化自己的目的,试图用低价值去交换高价值。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亲戚关系讲的是“情”,对利益交换的感觉淡一些,在这里低价值的人更容易与高价值的人攀上。而人情又是按“个”来计算的,并不以价值大小为转移,于是,就给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因此,很可能并不是城市里少了人情味儿,而是因为城市人的生活圈子更大,对走亲这件事也看得更为透彻,他们更乐于平等相交,乐于将“走亲”并入“访友”。当利益因素被最大程度地从交往中剔除时,我们才能以最舒适的姿态享受情感。
注意,将“走亲”并入“访友”并非只是某一个群体的做法,而是未来的主流。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慢慢朝着这个方向走。可以对照一下自身,是不是跟不太容易相处的亲戚走得越来越远了?既然都是亲戚关系,为何我们变得渐渐只愿意跟好相处的亲戚相处呢?因为亲戚的概念正在淡化,朋友的概念正在加强。
亲戚关系以血缘和婚姻等因素为关系来源,是无从选择的,而朋友关系,却是以兴趣、利益为结交来源,是自愿形成的。当我们结识陌生人的成本越来越低,信任成本越来越低,与人协作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不受地域限制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哪一种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还在走亲戚,其实走的只是朋友了。

◆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其实一个人需要朋友帮衬的时候并不多。不要理解错,需要朋友帮衬的时候并不多,不代表需要人帮衬的时候并不多。我们肯定是需要人帮衬的,因为我们非但无法靠自己搞定所有事,甚至无法靠自己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然而我们之所以还活得好好的,肯定不是因为朋友的帮衬,而是我们拿钱换来的。

那么,既然可以用钱或者其他资源交换,大多数时候自然就不需要去贴人脸了,只要深耕自己的领域,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可交换资源不就解决了?
之所以还需要长期社交,肯定是为了一些用资源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某些快乐等。如果可通过资源交换解决,那就一律用短期社交来进行资源交换就行了。

我们正在进行的大部分关系维系,基本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正确的形式显然应该是极少数的长期社交加数量极多的短期社交的组合。这种短期社交的等价交换看上去很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因为过于赤裸裸,过于利益化。
其实这是人们的错误理解。礼尚往来本就意味着等价交换,但人们多数时候喜欢用漂亮的外衣将其包裹,把一个等价交换的事变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看上去似乎就高尚得多了。然而这种高尚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礼”必须对等。不信?你试试去参加婚礼,人家送你1000元红包,你回敬200元,看对方将来会怎么对你。
所以话说得再漂亮也改变不了等价交换的内核。

在长期的社交博弈中,“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利益受损的关系就会比较脆弱,容易友尽。如今,人们都学会了只跟资源相近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话,无论是利益相交,还是人情相交,都相对安全。

学习经济学思维却比现成的经济学知识更加有用,当我们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并加以扩展和改进时,就能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

比如人情社交这样的小九九,长期来看肯定会达到平等相交的纳什均衡。于是,不思提升自我交换能力,而单纯用喝酒吃肉去套近乎很明显就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因为别人都不傻,喝酒吃肉就跟你喝酒吃肉,除此之外免谈。于是,这样的社交方式就很容易做无用功。
哪怕某次运气好被你交换成功了,你很有可能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也就是说,你用多次的酒肉交换,付出大量的社交时间,最后换来的是一个拿尊严换价值差价的机会,用来交易的主体是尊严,不是你认为的人情。而酒肉铺垫全是前戏,是场景,并不是真正拿来交换的筹码。这些概念都要好好区分,不能搞混。且这种好运就算有幸被你撞上,也就那么一次。下次这招基本失效,因为面子这种东西是会耗尽的。
所以,当我们看不清社交关系的内核时,就容易事倍功半,导致瞎忙活。看上去天天在外面应酬,却没有多少产出。

社交是盲目的。之所以是盲目的,是因为他们大都分不清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喜欢为了社交而社交,

情商,是一种对关系的处理能力,可以分为处理与自己的关系的能力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

情商是效果导向的,它需要有敏感的自我感知和感知他人的能力,通过灵活应对来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最终情商的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这种自我管理和面对具体事情的应对能力,其实如果要说得广泛一点,都是可以纳入到智商的范畴的。也就是说,广义的智商是包含情商的。正是由于你懂得了如何做某事的好处,或者你看到了这样做的长远利益,你才选择这样做,这属于广义的智商范畴。

要摆脱这样无谓浪费时间的状态,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每次出去社交,先分清楚,这趟出门是去干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究竟成本和收益关系如何,是否有必要。

社交有两个账户: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每个人出去社交,都至少带着一个。其中消费账户负责消费,比如用时间买快乐等。工作账户负责工作,比如用时间达成利益交换等。

这就是认知错误了,因为你的大多数社交时间要么是想用低价值去换人家的高价值,妄图在社交中浑水摸鱼;要么每次使用的都是消费账户,玩得不亦乐乎,可努力在哪里呢?
因此,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个社交行为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不反对追求功利交换,只要目的明确,不坑蒙拐骗就行。我也不反对追求个人快乐,也请别将它跟努力混为一谈。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都清楚了社交行为从长期来看,是不能有“占便宜”的心态的。

那么既然我们可以通过对等交易来扩展自己的资源使用范围,也可以通过自我增值使自己有能力同更有价值的人进行交换,时间又是不可再生资源,究竟偏向哪个更合算呢?
这就得视每个人自身的情况而定了,以你对自己的了解,来给自己一个相对较合适的社交定位。每个人的进步都同时需要这两种行为,只是各人的比例不同。偏向哪个,取决于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做资源掮客,还是孤独的专注者。
选择资源掮客这条路的人,就要努力向平台化靠拢,重心在于理顺资源之间的交易价值和可应用范围。专注这条路的你,只能将小部分精力用于交换价值以外的自我价值提升,目的也只在于获取更多更高价值的可交换资源,将平台做大。
注意,将平台做大这件事仅仅是扩展资源交换的可能性,而不是工作的核心,你的专注核心永远应该在创新资源的交换方式上。什么叫掮客?能联系双方的才叫掮客,而不是你单向认识了一群牛人就行了,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将素材组合到一起,这才是资源掮客的核心。
选择孤独的专注者这条路的人,社交就不该是你的工作重心了,基本能推的社交要全部推掉,别怕得罪人,因为对你而言,绝大多数人除了浪费你的时间外,毫无价值可言。你要将几乎所有可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注自己的进步,只能分出一小部分到节骨眼儿的必要交换上,只是为了提升进步效率。

对于孤独的专注者来说,社交的比例小而关键,但正是因为平时节省了社交时间,所以在精益求精的社交上才需要有魄力拿出更多的交换价值。这是代价,只要在同等时间内,因专注于进步上的产出高于同等时间在社交上获得的交换价值,这条路于你而言就是更有效率的,反之亦然。
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社交定位,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犹豫都有了决策依据,这会大大提升你的时间使用效率。
所以请不要再瞎忙活了,社交并没有错,前提得有效。

在社交上,先付出的人看起来似乎也是风险很大的。万一得不到回报怎么办?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变量,那就是数量。从单个社交来看,主动的一方也许并不占便宜,但从总量来看,单个乘以数量才有意义。于是,在数量巨大的情况下,在单个上的盈亏只要不是太离谱,就不会有什么统计意义。
事实上,只要你挑选的社交对象跟你自身拥有的资源基本匹配,多数时候都是能获得等价回报的。理由就是,多次博弈的收益稳定性肯定高于单次博弈。于是,在明显跟你博弈不会太吃亏的情况下,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报你,从而跟你建立起长期互利的关系。
坚持不主动付出的人,也许他在单次博弈中从不吃亏,但由于跟他博弈的人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因此收益的总量也就并不大。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了,我们在对等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多多受益,先于你受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降临。

◆ 知恩图报?知恩就得马上报


在社交中要保持长久的独立性,平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

恩情折扣指的是任何恩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打上折扣,且时间越长,折扣率越高。

反思反思
“天下十谎”之一的“下次请你吃饭”,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

“天下十谎”之一的“下次请你吃饭”,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

我们都会找各种理由高估自己的道德感,但当我们麻痹自己的时候,现实会给我们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结果就会造成“施恩方”和“受恩方”认知不一致的情况。

没意识到恩情折扣,没及时还上,就会造成认知不一致的状况,一方认为对方寡恩薄义,另一方认为对方小题大做。
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价值的即时交换的重要性。价值的即时交换就是,你为我做了什么,那我又能即时提供些什么。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很功利?很功利就对了。
每份广义上的恩情在未达成前最大,但由于未实施,那时还未能称得上恩情,真正意义上的恩情是在刚完成的那一刻达到峰值,接着就会随时间慢慢衰减,因此价值交换应当讲究即时性。
这种即时性回报的行动策略并不是出于对你道德上的拷问,而是真正值得追随的人际交往策略。
不管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回报,你的回报都会带给对方惊喜和愉悦。这既是为下一次潜在的互助可能性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好方法。你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能有即时回馈,任何时候帮你都不白帮,而在你有了即时回馈之后,你们又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而不是在接下来的社交中,你始终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状态。
有人说,如果我找不到可回报的方式呢?当你发现“无以为报”的时候,请切记,每个人都有短有长,只要你们双方都是人,你就一定有能提供给他价值的地方。这只是你愿不愿意多花一点精力观察、寻找,以及回报的意愿是否强烈的问题。
延迟回报,对于先付出恩情的一方很有可能是不公平的。如果你真的想更好地跟他人建立起长久的对等合作关系,无论对谁,养成“知恩即时报”的好习惯都会让你受益。

◆ 第六章 如何过好这一生: 重新认识人生


我们从自己讲到他人,从金钱讲到知识,从时间讲到人生,这些都是决定人生质量的关键点,也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些逻辑和概念,并可以忽略周围人不认同或怀疑的目光时,通常意味着我们走在了他们的前面。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一定会亦步亦趋地跟上,但任何事都是有先来者红利的。知识和思考当然也不例外,理清人生的逻辑就能成为人生赢家,这并不是说说而已。

【人生认知清单】

• 人生没有起跑线,也没有假想的跑道。如果要用游戏来表示,应该是一个自由度最高的游戏。
• 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体验,总是体验重复和相似的风景,其实在人生的时间利用率上是吃亏的。
• 说不想努力的人,不是不想要努力后的结果,而是惧怕努力要付出的成本。
• 努力有着许多“坑”,并非仅是看上去努力就能达成目标。
• 很多“坑”是达到一定高度前不可避免的,那么踩“坑”其实是越早越好,越早损失越少。
• 格局是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下层没法看清上层的世界。
• 学习和职场一样,长期来看,都是专注自身最划算。
• 提升格局首先要勇于打破自己的积累,看得到往上有更高层次。
• 合理分配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合理安排投资和消费的时间点,是提高人生使用效率的两大关键。
• 幸福源于比较,但不论是跟他人比较还是跟自己比较,这都是大脑能调整的事。

◆ 放弃吧,人生没有假想的跑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有强度和范围。欲望更强、范围更大的人,本身就更容易被现实磕到,因为他们在意的范围更大,在意的事更多,能忍受的程度也更低,于是,他们也更容易曲解人生的意义。
这是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当他们越来越认为这些就是人生的全部时,自然会对自己的处境表示担忧。当他们身为父母之后,又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焦虑,并开始提前为孩子“避坑”(自己的坑没能力避),在起跑的时候就用力地将孩子推出去,以便让他获得一个较快的初始速度。
不过,人生这条跑道似乎是假想出来的。孩子们从来也没有说他们要去哪儿,是那些自以为他们要去哪儿的人当下想去哪儿,于是认为这些事对孩子也同等重要,至少在未来会同等重要。

财富也好,名声也罢,都是社会暂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我们只是获得了如何将其回馈社会的选择权,却并不在真正意义上拥有它们。
人生是经历,这不是什么没营养的鸡汤。我们永远在不停赶路,试图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但其实我们人生的全部,却是在此过程中将客观事物反映在脑子里的那些思想、记忆和情感。这些东西与别人都无关,只跟自己有关,也就是我们活着的全部。
当我们一点点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剥离开来时,很多人会有不适感,似乎这个世界只剩下冷冰冰的自己。其实世界就是如此,我们处理跟所有人之间的关系,都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协作。当然我们会贪恋其中的某些情感,但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自身服务的。就连看上去最无私的“舍己为人”,前提也是这么做最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让我们最没有负罪感,或者我们希望得到一些赞许,又或者我们认为是职责所在等。因此我们做出的选择永远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否则就不会做出这个选择。
我们的生命里,一直都只有孤独的自己。

起跑线这回事比较扯,我们刚刚说了,很多人会认为人生是个跑道,必须不断追赶前面的人,直至死亡。然而死亡并不是真正的终点,死亡只是你的终点。

哪怕用竞争的眼光去看待跑道,那么和谁竞争是个问题。和同龄人竞争?社会竞争可不会管你是几岁。和同行竞争?行业只是一个属性,也许明天人家就不卖茶叶蛋,改修水管了。和自己竞争?变得更好的确可以算是一个目的,但怎样才算更好?更聪明,更有品位,更有地位,还是更有钱?
很明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争夺资源,就算有些人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那么导致他产生这种“追求”想法的,大概率也是资源的拥有者可以获得更多肯定和尊重的类似前提。
人生本没有跑道,跑的人多了,就有了一条道。我们都害怕漫无目的,所以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找一些可能原本并不存在的意义。竞争不代表不正确,但我们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体验。在山脚下看到的风景和在山顶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该努力体验一下山顶上的风景,却不该把爬上山顶当成自己的目的。
对人生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如果把山顶当成目的,那么一生就不得不为守在这个山顶而努力。然而爬完这座山,还有下一座。在这个山顶一直赖着不走,其实跟待在同一座山的山脚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一条既定的跑道上注定只有相似的风景,从“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赚寿命”的观点来看,其实在对人生的“时间利用率”方面就已经吃了大亏。更何况,就算是最世俗的目的,沿着大部队的路跟着别人一起跑,也未必能快速到达山顶。

其实人生更像一个开放式游戏,进入游戏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找任务,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努力,然后达成各种成就。但这些成就有什么意义吗?没有,就给你自己看着玩。这个过程中,除你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外人”,你可以把他们看成自己参与的这个游戏的一些“场景”,是为了带给你一些特殊的体验而存在的。

人不可能将他人凌驾于自己之上,这是违反设定的。假如看上去有,那也仅仅是你为了获得特定的体验而已。只不过在你获得体验的时候,顺带着竟然也最符合他人当前的利益而已。每个人都应该是为了游戏体验而存在的,体验的参与者就只有自己,因此可以为自己的任何决定做主的,当然只有自己。

我看到过很多人,他们总想做别人的主,不是给建议,而是直接替别人做决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这源于我们自身对于人生和生命的一种恐惧。

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在现有条件下似乎就是这样的。于是面对人生的各种可能,我们在任意一个时点都只能选择一种。

做别人的主,本质上就是希望将自己的意志活在别人的身上。给自己一段时间的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意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却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实在是一次非常划算的买卖。

每一个独立人都无法做另一个独立人的主,这是由我们不具备替别人承担责任的能力这个天然属性决定的。我们最多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帮助和补偿,但这是两码事,所有对结果的感知、情绪和反馈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承担。
自由意志下的自由体验,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既然是自由体验,“努力”这件事是不是失去了意义了呢?怎么会呢?努力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努力后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努力一定是为了你自己而努力,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体验而努力。

◆ 努力,不足以让你过上好日子


每个人都希望变得更好,只要你还有欲望的话,因为变得更好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得到更多,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有人说:“你说得不对,我就不愿意变得更好。我很满足现在的状态,我就想变成一摊烂泥。”你撒谎了,你不是不想变得更好,而是不想付出变得更好的成本,这个要明明白白地分清楚。

是啊,人人都想要结果,但是几乎都不愿意付出代价(应有的成本),因为人人都想不劳而获,不付出就有所得,那该有多好呀!
究竟你是纯粹不想得到结果,还是不想付出成本呢?

究竟你是纯粹不想得到结果,还是不想付出成本呢?

我有一个这样的比喻,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像是往一个永远看不到头的山顶推巨石。你只有不断加之外力,才能艰难前行。哪怕你只想停在原地歇息、喘口气,也必须用力撑住。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巨石就只会往山下滚。你要止住下滑趋势并推回原位,就得多付出数倍的力气。因此,无论世俗还是清高,贫贱还是富贵,哪怕你只想过现在的生活,努力都是一个必要条件,就像一个乞丐仅仅想填饱肚子,也得努力。

我们别看很多人嘴上说不想努力,不想勤奋,但其实这个世上没有人会排斥努力有可能会带来的好结果,排斥的只是伴随它而来的成本。

行动力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努力”一些

能坦然认识到自己也需要努力,坦然承认自己想要努力带来的概率性好处,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放弃了用“懒惰”给自己的认知不足和能力不够当借口,你再也不能说出“只要我努力,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样的话了。

仅达成一个小目标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而达成很多由小目标组成的大目标则需要更多的条件。就拿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说,最重要的三要素是运气、智慧和努力,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

用一个链式的顺序表达大体是这样的:运气——智慧——努力——智慧——运气。我简单解释一下,首先是初始运气,一个人没有初始运气就不可能成功,这是必然的。巴菲特说:“我很幸运地出生在美国,在这个成功比例为1/30或1/40的国家,如果早出生几千年,我可能会成为某种动物的午餐。”

假如你有幸拥有了初始运气,比如能接受教育,你才能拥有一定的概率去习得初始智慧。有了初始智慧和一定的眼界认知后,你才能明白努力的意义。于是你才会往正确的努力方向走,同时在努力的积累之下,不断和外界产生联结,从而习得高级智慧,并在践行中创造更多的好运。
是的,好运可以被创造。因为你的智慧和努力,让之前不属于你的世界跟你联结在了一起。于是,那些“意外”的机会就有更大的概率落在你的头上。

我将这根链条完善一下,大体是初始运气——初始条件——概率性习得初级智慧——努力——习得高级智慧——持续践行——创造更多好运……

很多人自认为完成了前三步的积累,以为靠着第四步的努力就能通向第五步,然而他们并不知晓努力的正确姿势。于是,他们自然有努力的样子,却没有意想之中的成果。
努力,根据目的不同,有许多坑。
第一,有些人的努力不是为了通向第五步,他们明明处于第四步,却常常认为自己正处于第六步。他们的努力仅仅能叫作“埋头做事”,却并没有目的性地想从中习得什么。于是,这种努力在缺少了脑子的参与以后,可以被称为“瞎忙活”。
第二,有些人的努力中就只有汗水。选择大于努力,我已经进行过辨析,在此不再赘述,所以努力不仅需要汗水,还要有智慧。努力在选择上,甚至在选择之前,肯定是比忽视选择的汗水要有效得多。努力的方向不对,就只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第三,有些人的努力并非出于认知本能,而是做给别人看。这类人通常并不十分在意自己的内在积累如何,在意的是当下一刻的得失,包括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对自己日后的影响等。这种努力有作用吗?当然跟完全不努力的人相比也许有一些用处。但其主要精力是在表现上,就很难有进一步的成长。
第四,有些人的努力反而是一种懒惰。以前有家跨国互联网公司的内部有这么一个现象,美国总部一直不太待见中国区的工程师,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他们多数人看上去都很努力,却总出不了多少成绩。细究一下,原来他们工作的时候,都更喜欢用细枝末节填满自己的工作内容,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工作量大但不需要多少创造性的工作上。这样,当真正的难题来临时,他们可以用“分身乏术”作为借口来推脱,所以看起来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真是不可谓不努力,但这样的努力其实就是懒惰。

努力,虽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管是不是世俗的成功都是如此,但前提得是“正确的努力”。
那么,正确的努力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三大特点。
第一,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

努力并非像牛一样埋头犁地。牛看起来很“努力”,但犁地却并非它的本意,它仅仅是在干一件自己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苦力活而已。牛对自己并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规划,它可能只知道,在这里走来走去,到点了就有吃的,于是就走来走去,而并不在意其他的事情。
别笑话牛,很多人做起事来也很类似,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天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是啊,生存需要的确也是目的之一,但为什么你在这里做销售,而不是在那里修水管?为什么你去大楼做保安,而不去工地搬砖?很多人一言以蔽之——钱。哪里收入高就往哪里去。
这样的努力,显然是不可能再往前进步了,因为他们的努力除了换到当天的口粮外,里面根本不包含对自己的规划,也不会产生什么定向积累效应,就算因为长期工作得到了某些积累,也是被动积累。这种没有主动把控方向的被动积累,一般来说,进步效率都非常低下,且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第二,努力,是一件内生性的事。
刚刚我们说了,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那么有目的地让别人知道自己努力,是不是也能是努力的目的之一呢?
真正努力的人,很少对外界宣称自己有多努力。

努力,可以看作加速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假如一个人拥有关于努力的正确认知和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的动力是内生的。有些人之所以需要他人的认同才能在压力下“逼迫”自己不得不努力,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做事的真正意义,因此努力的动力是需要“外求”的。外求的努力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的动力,但由于其非内生性,时效就比较短暂。等翻到了下一个目标,只得再次外求。这样的努力缺乏持久力,无法持续击败惰性。
第三,努力,是一件讲效率的事。
很多人看努力只看时长,以为工作时间长、学习时间长,就是努力,其实这并不准确。

努力的效率要点是:将你的有效努力统统用在刀口上。这几乎是比努力的有效时长更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你首先得能分清轻重,同时还得是个出色的规划家。不仅是对事情本身的规划,还需要更多对人生的整体规划,比如不做“消防员”。
所以你看,努力这件事对人生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如果想只靠着努力就过上好日子,容易吗?非常不容易,不仅得习得努力的正确方式,还得有一些初始运气。

◆ 少走弯路,可能死得更惨


从小到大,我都不断听到一种叫“为你好”的教育说辞。这种教育往往是语重心长式的,当教育方说“为你好”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被教育方已经露出了至少一点点的不领情,而这种不领情在教育方的眼里更像一种“不懂得分辨什么是好坏”的幼稚。

一个人只有真真正正地踩进坑里,才会知道坑有多深,内部构造是怎样的。踩得多了,才能炼就火眼金睛,能分辨长成什么样的大约就是坑。这样的人避坑和跳出坑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强。而如果没有前面的这些步骤,仅凭别人的经验和单纯的理论学习(通常还不详尽),在多数情况下,对坑的理解几乎都会出现不小的偏差。当真的踩进了坑以后,也很难较快地爬出来。

对于会总结、会思考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应该多踩坑,多尝试不同的环境,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成长起来才是最快的。

我也踩过很多坑。大三的时候被网络刷单骗了有5000左右,还去派出所立案了,从此再也不相信任何类似拿自己钱帮刷单的鬼话了!
坑这种东西,以前踩得多了,现在就踩得少了,因为很多坑我一眼就能把它的内部构造画出来,这对我快速做出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

坑这种东西,以前踩得多了,现在就踩得少了,因为很多坑我一眼就能把它的内部构造画出来,这对我快速做出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

虽说踩坑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踩坑这事也有技巧,不是随随便便往里一踩就能有收获的。最起码你得在自认为了解得非常详尽、自己已经足够小心的前提下最后进了坑,这样学习效果才会出来。这种学习方式尤其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学习上,很多人在正向学习的方向上要学很久的东西,上一次当可能就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因为你入坑前为了自行避坑就得比别人了解得更多,入坑后的总结还可以完善之前的思考漏洞。
踩坑基本上都是有损失的,在很多行业,我们将其称为“学费”。踩坑听上去是贬义词,学费却不是。之所以叫学费,是因为在打游戏、人际交往或挣钱等各方面,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某些坑就是不可避免的,坑里才有好东西让你学。所以踩坑的损失反过来说,很可能是深入学习的必需费用,少踩一个坑,就意味着少一次学习机会。
因此,为什么说年轻人应该多踩坑呢?因为踩坑越早越好。如果某些坑注定是你达到一定高度前避不过去的,就像买股票,不管你学了多少理论知识,最终都是避不过心态失衡这个坑的,那么早踩肯定合算得多。因为踩得越早,你的损失就越小,对坑的理解就越多一点。
如果某个年轻人一直顺风顺水,那么等他上了一定的年纪,聚起了一定的财富以后,他的抗风险能力跟从坑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相比就会比较弱,不仅更容易踩到大坑,而且一旦踩到就可能会损失惨重,还并不一定拥有爬出来的能力。
年轻人积极避坑不一定是好策略,只要你会思考、会总结,坑是没有白踩的。

◆ 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格局对人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这么说,你这一生的质量差不多就是由它决定的。那么格局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接近的解释,应该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
当我们说某个人格局很大时,通俗化的解释就是他的认知层次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认知层次有自己的特点,在认知层次中,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多得多的风景,而处于相对下层认知的,仅用想象是很难理解上层认知的。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理解:“明明我们就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很多人并没有领会到,世界除了是个物质实体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个精神实体。

如果说五感是人类对世界信息自以为是的初级判断,那么认知则是人类对世界机理自以为是的高级判断。如果改变类似五感的接收器就能改变世界的根本面貌(其实是幻象),那么认知的差别,当然同样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精神空间。就像在你的眼前有一朵花,大家都看得到是一朵花。但在你的眼里,它只是一朵花,在诗人的眼里,也许就不仅仅是一朵花。虽然对于相同的五感来说,花是客观的信息,但从你们整个人生的精神空间来看,你们其实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很奇怪,这事他怎么会不介意?怎么可能不介意?一定是装的。但气人的是,他似乎不但不介意,还根本就不关心,这就是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世界在精神实体层面上的呈现方式不同。

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会有这样的差别?本质上就是因为他们的格局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就不同。
在认知能力较高的人看来,班级里的排名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到学校里是来学习知识的。既然是学习知识,当然只跟自己比较才有意义,只要我今天比昨天懂得更多就行了,只要我尽力就可以了。阻碍别人进步不仅对自己于事无补,还会拉低自己所在群体的平均值,以致未来有可能影响自己的高度。

而那些认知能力较低的人就不同了,他们着眼的,只有自己的小世界——班级。班级排名就是他们的全部,甚至有些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只要班级名次下降,那就一定是退步,这是非常可笑的。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个零和博弈,拉低一个人的成绩,就意味着自己相对进步了。这种道理听听就很蠢吧,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样,所以也只能看到这样。

学习上的认知层次差距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行为本身又决定了我们的高度。在职场上,同样如此。
我很少看到在职场上能把心思真正放在自己身上的人。职场,是一个人的修行,是没有什么同伴和对手的。再过几年市场进一步细分和信息化以后,大家的感受可能会更加明显,你的收入,就是你价值的真实反映。在不完全市场里,南郭先生兴许还能沾点平台的光,但这种搭车行为很快就会消失。

在职场中,我见了太多浑浑噩噩的人,他们不停地横向比较:同事偷懒,我为什么不能偷懒;同事拖拉,我为什么不能拖拉。那么公司裁员,同事被扫地出门,你是不是也跟着去呢?
很多人把工作看成计件奖赏,今天我在这里待了多久,你给我多少钱,我能换多少吃的,就是这种很原始的折合方式。当他们偷懒以后,就觉得是占了老板的便宜。所以老板为什么要设置打卡机,为什么要查岗,就是因为到处都是这样的员工。接着,员工和老板就会上演无休止的斗智斗勇,将宝贵的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拥有较高认知层次的人,他们的着眼点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清楚自己的布局,知道自己每一刻在做什么,能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其实未来的大体框架早已提前建好,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未知,实现的路径未知,时间未知而已。
在职场这条孤独的路上,为什么我说同伴和敌人都不存在?因为他们都在实时变化着,甚至相互转化着,因此放太多心思下去就容易做无用功。很多伟大的企业就是专注自身就可以了,在你不断变强的同时,敌人跟不上脚步,自然就不配做你的敌人了,打他干什么呢?这跟盯着班级的排名是一个道理。
提升格局,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这种感觉就像是“哇!为什么之前我就没想到”。这说明你接收到了来自更高段位的信息,赚到了。而在这个信息出现之前,可能你几乎是想破脑袋也冲不过去那个思维关卡的。
学习也好,职场也罢,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格局的过程。至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体现人生成功的东西,如金钱等,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认知层次低的人无法看到高层次的世界”和“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现有认知作为认知的最高层次”则是在格局中要时时警醒自己的两个概念。
所以提升格局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懂得分辨格局的层次。

我们进行认知升级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虽然看不到某些层次里的具体世界,但至少得能看得出或者隐约知道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获得进步的基础。
如何做到呢?我把它叫作——推倒自己的积木。
积木,代表你的积累,一旦搭上去了,就会产生一种叫“我就代表正确”的副产品。千万别认为这种副产品很容易对付,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容纳跟脑中既有观点不同的声音,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恰恰就是“我就代表正确”的一种表现,只有小部分人愿意使用逻辑工具重新检验现有知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你的知识体系是你日积月累而来的,包括固定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定式等。这些都非一朝一夕可形成,一旦有人的知识观点跟你的现有积累不符,也就意味着你需要花时间去检验和判断。若检验出来是自己有问题,那么细枝末节还好。若动了根基,则以往的很多积累白费不说,还需要花时间重构。所以很多人从内心抵触不同的声音是有理论依据的,宁可有可能错下去,也不能给花费大量精力重构知识体系留一点可能性,因为若经过了检验确定是自己有问题,那么不改正就过不了自己内心这关,因此干脆就不检验了。这跟很多人不肯去体检其实是类似的心理。
我们的格局之所以提升不了,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或根本不想看到更高层次的认知。我们在第一时间就会有本能反应,抵触不同的声音,其本质,在于我们不愿意给推倒自己亲手搭起来的积木留一丁点可能性。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那些牛人好像都是固执己见的啊?他们的格局都很低吗?”这么问就没有搞清楚格局的概念。格局可以从上往下看,不能从下往上看。我接触过很多牛人,他们都是非常善于听取意见的。但在普通人看来,他们却是固执己见的,那是因为普通人的建议对他们来说通常不具备“建议”的意义。牛人显得固执己见,是因为他看得到别人的不牛,而不牛的人固执己见,往往是因为害怕一无所有。
所以,提升格局首先要做的是:虽然看不到上层格局的世界,至少能看到不同格局的层次。实现的方式是关闭“抵触”开关,树立推倒积木就是更快建造正确的大厦的正确观念。

渐渐有能力将格局分层了以后,我们就有了谦卑之心。仅这样是不够的,有了虚怀若谷的心态,还需要有正确检视事物的方法。用逻辑和科学的态度是最基础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大的空间跨度看问题。
更长的时间跨度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刚刚讲过的职场上的格局,你在考虑职场问题的时候是以多长的时间跨度为计算单位的,决定了你当下的行为。
如果你是以天为单位,那么自然是干一天算一天,只要老板固定给你当天的回报就行,参考工地搬砖模式。如果你是以年为单位,那么就不能只考虑当天在干的活了,要考虑在公司里的生存问题,考虑升职加薪的问题,参考大多数的白领模式。如果你是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单位,连当下的薪水都不是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当下的工作环境能不能让你变得更值钱。如果你持续增值的速度够快,那么当下的薪水其实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当你一个月能挣10万元的时候,之前是1000元还是3000元其实都差不了太多。
所以,当我们从不同的时间跨度考虑问题时,就会表现出迥然各异的行为。有些人很难理解,这么辛苦付出怎么可能有人不计较薪水呢?这种难以交流的现象在本质上就是格局不同导致看到的世界不同。
更大的空间跨度理解起来也不难。

为什么多看几步如此重要呢?因为你在3步以内思考出来的最优解,到了5步以内,很可能就是最“臭”的。
每个人看事情的时候,都拿着一个用硬纸板卷起来的圆筒,有些人的筒大一些,有些人的小一些。如果你把下棋过程中每一步的可能性用思维树给画出来,那么3步和5步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筒观测到的世界。

当我们聚焦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时,做出了看似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或者给出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评价。然而,当我们把可视的范围扩大,刚刚明明正确的决定和主观评价可能因为其他因素的加入突然就变得不再正确,所以用更大的空间跨度去看问题,显然就会更接近真相一些。
那么如何扩展空间跨度呢?其实扩展空间跨度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思维树,用白话来讲,就是将尽量多的相关对象和影响方式收纳到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这个过程在头脑中完成有困难,可先尽可能多地列到白纸上,然后借助工具慢慢梳理。
当你对事物的认知较之以前更为接近本质和核心时,你的格局就提升了,眼中的世界也将随之改变。

◆ 人生的消费和投资


投资和消费,是人类的两大终极行为。为什么说是终极?因为这两种行为几乎能把一生中干的所有事都囊括进里面。

人就是自利的,哪怕看起来是利他的行为也是先自利的。自利行为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当下状况下得出的最优解,包括最简单直接的自利,以及迫于道德、职责或害怕被惩罚等压力下的利他行为;另一种是自愿放弃短期利益,博取更长远利益的自利行为,比如心甘情愿为异性做牛做马,最终是为了自身的回报。这世上并不存在真正的不求回报,哪怕只是心里痛快一点也一样是回报。前者就是消费,后者就是投资。

自利是人的最终目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消费就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而投资则是一个延迟满足需要的过程。依照本性而言,我们都喜欢消费而厌恶投资,因为消费可以满足即时需要,投资则不能。投资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克制,意味着强行让自己当下不爽。
但不投资又不行,消费存量并不是无限的,这次消费完了,下次呢?人区别于动物很大的一点就是人是理性的,懂得计算,懂得长远考虑。于是,分配投资(延迟享受)和即时消费的比例就成为寻找人生最优解的关键。

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有人3分投资就能把这一生过得很好,有人则需要7分。这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里的动态分为两层意思:一层是我们对于消费和投资的比例需要动态摸索,尽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例;另一层是我们的个人能力和环境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当我们的个人能力提升的时候,也需要动态地做出调整。
“人死了钱没花了”是件痛苦的事,所以仅投资肯定不行,消费得跟上。但按照投资消费比来看,肯定是能力越强,在相同的投资比例下,能够消费的就越多。只是能力本身的增长又不得不跟投资挂上钩,没有先期投资,何来能力增长呢?所以,分配太多给消费也不行,等于杀鸡取卵。

从人生的总效用角度来看,究竟年轻人是该纵情消费,还是该积极投资呢?
如果你的投资消费比基本确定,那么肯定是越早投资越好。古人说先苦后甜,其实是有现实逻辑的,因为投资有红利,消费有利息。
千万不要以为二十几岁学一项技能和八十几岁学是一样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确很励志,但效果明显不同。八十几岁学会一项技能,应用和产生“技能红利”的可能性明显剩不下多少,但二十几岁呢?你有大把的时间让这项技能同其他机会产生融合与互动,这就是投资的时间红利。
消费也是一样,每一次消费都是提前支取本属于未来的利息。换言之,每次消费不仅仅是消费本身,你都是支付了利息的,不只钱有利息,什么都有。比如你消费了时间跟朋友快乐地聚了一次,你并不仅仅是消费了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你本可以用来进行一次投资。这种隐性成本就是利息,是要算进去的,所以你消费的应当是你当前的时间加上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最大投资积累的总和。
所以分配消费和投资的比例非常重要,而选择进行投资行为的时间点也同样重要。

鸡汤之所以是鸡汤,问题就在这里了,给你描绘出一副蓝图,跟你说理想,但是不给你解决问题,不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以至于你读完还是一脸懵逼,不知所云,好像知道了点什么,但更多的是不知道。哈哈哈!
人生追逐的是内心的丰盈,只有按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才不算虚度人生。

如果上帝有一把尺子衡量一个人是否过好了这一生,那这把尺子一定是这个人对自己这一生的利用效率。
消费也好,投资也罢,对于人生而言都是正向的。不管我们正在满足需求,还是延迟满足需求,我们都要么在干着让自己愉悦的事,要么在干着能在未来让自己更愉悦的事,只是总效益的水平有区别而已。狭义上讲,消费和投资当然有区别,但从广义上来看,它们有时候是一回事。某些时候,消费就等于获得了即时回报的投资。
不过有一种东西,跟消费和投资都不一样,是提高人生利用效率的天敌,那就是损耗。损耗跟消费不要搞混,一个人坐在小河边享受午后,很多人会认为是一种“浪费”,是一种损耗,其实不是,这是消费,是正向的,可以提升人生整体的愉悦水平。
生活中存在很多损耗,但很多人意识不到。我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你可以自行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被损耗吞噬着。

你并没有通过投资提高个人能力,从而让自己拥有更高的单位产出,也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回报,或者通过消费让自己愉悦。

如果你一晚上既没有消费到什么,始终没有享受愉悦,又没有得到投资回报,那么这也是损耗。

损耗就是基于错误的认知之下,将一段生命变得无意义或基本无意义的行为,说得严重一点,就是人为缩短寿命的过程。只有在损耗的状态下,才叫虚度人生,其他的所有差别都只是选择给人生填涂不同的色彩而已。

◆ 幸福人人都能拥有


所谓自欺欺人,只有在一个信号明明被接收到,已经确定了刺激和反馈之后,却被人用主观意志进行强行扭曲,才能称为自欺欺人,而跟信号本身的刺激和反馈是不是符合别人认定的客观事实,是没有关系的。

自欺欺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大脑在潜意识里是很清楚的。自欺欺人只是暂时性地对自己进行麻痹,并不意味着能够骗过自己的深层意识。

一个人从主观出发的任何反馈只要符合自己的深层认知,对他来说就是没有问题的。
幸福的主观特点跟自欺欺人不同,它并非由即时刺激反馈产生,而完全是通过比较的方式由大脑营造出来的。当然,不幸也是如此。

当我们要告诉自己一种抽象感受的时候,比如幸不幸福,通常需要借助比较的力量。比较这回事注定是有参照系的,而参照系则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关于幸福的比较,通常来说有两个维度。
跟他人比较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幸福和不幸的来源了。

很多人说:“等我有钱就幸福了。”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当你有钱时,你的圈子早已不同,你要的东西早已不同,你的比较对象必然也不同了。

如果你现在感到不够幸福,那症结肯定不在财富的绝对值上。人们总会高估目前渴望事物的价值,因为当你渴望的时候,就表示你已经高估了。

幸福感跟绝对值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其实同情心算什么高级情感呢?那不过就是展示优越感的一种方式嘛。别人也许会因此受益,但首先是你自己先受益了。你当然不会同情强者,比如你说在挣钱方面很同情马云。这显得很怪,是吧?同情这个行为本身就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的回报,因为我们选择了更弱的比较对象,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愿接受别人的同情的。

跟自己比较
很多人只知道幸福感是跟他人比较才会出来的,忽视了幸福感与跟自己比较也有很大的关联。

我们每个人对于状态都有惰性,换言之,任何保持了一定时长的既有状态,都无法激发出我们的幸福感。

所以与自己比较,比较的是什么呢?是一个状态之间的切换。

一个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他在一生之中累积的幸福感,远远没有一个从底层一无所有到最后功成名就的人累积的幸福感多。
当你的现有状态变得更好,摆脱了状态惰性时,就会产生幸福感。当这个幸福感被新的状态惰性消磨得差不多时,如果我们再继续上一个新的台阶,就会产生新的幸福感。这种上了一个台阶的状态需要我们进行细微感受,这不是客观现象能决定的,而是大脑要干的活。在状态不断向前切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与自己比较”中真正积累起最多的幸福感,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我要是现在有1个亿,每天吃喝玩乐就足够幸福了。”

幸福只源于跟他人和自己的比较。如果你想获得幸福感,不需要自欺欺人,只要摆正自己对幸福的认知即可,自欺欺人本身就代表并没有从本质上将认知扭转过来。无论是调整比较对象,还是克服状态惰性,这都是大脑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幸福这件事,实在是取决于你自身,而不是你的客观状态。


◆ 后记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李笑来、罗辑思维、王福重

不管别人的思想给你带来多少改变,别人都仅仅是一个引子,真正改变你们的还是自己。



◆ 点评

点评:★★★★★
一次次看世界看自己的视角改变,多次引发思考,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