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英文名:《No Bad Kids: Toddler Discipline Without Shame》
作者名:[美]珍妮特·兰斯伯里(Janet Lansbury)
译者名:王正林

前言

学步期大约是孩子1~3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本能地寻求自主性,但是他们也同样需要父母为他们设置探索安全的边界。在这个特殊时期,过于严厉的打骂和惩罚会让孩子感到羞愧;过于宽松的放纵和妥协会让孩子缺失分寸。

家长只有建立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且坚定而温和地引导孩子,才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一、每个人的界限意识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谁都不是谁的附庸。每个人都应该有界限意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1.1 为什么孩子需要界限

边界的划定一方面对于自由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自由。

假设你独自一人开着车在黑暗中过桥,如果桥的两边没有栏杆,你会放慢车速,慢慢地试探着通过;如果桥的两边有栏杆护着,你就可以轻松而自信地驾车通过。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对于边界进行试探的过程。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家长不管说什么,孩子都要和家长对着干,惹得人大为恼火。但是,其实家长不必大动肝火,孩子跟父母对着干,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孩子希望自己拥有决定权,自己说了算,但是,实际上家长真正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的话,孩子反而会犹豫不决和感到害怕。

所以,一开始就设定清晰的边界,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清晰的边界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如果没有设置边界,孩子很有可能会用破坏性的行为进行不断试探,甚至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比如通过打人来试探父母的容忍边界。如果边界不清,让孩子做太多决策,或者给予孩子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权力,孩子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并且失去应有的快乐和自由。家长要尽可能早地设置有效而清晰的界限,在孩子出现问题行为之前进行预防,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干预,保证孩子安全成长。

1.2 如何对孩子表示尊重

家长设置了边界以后,孩子不一定就会乖乖配合。比如,擦鼻涕、剪指甲、吃药、打针……以上这些事情几乎没有孩子喜欢的,甚至每次家长替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些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变成了“狼外婆”。

我们相信家长替孩子做某些事情,或者要求孩子做某些不喜欢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家长们有点操之过急,反而得不到孩子的配合。

几乎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都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去做。比如,在给孩子擦鼻涕的时候,孩子会大哭大闹,努力挣脱;但是如果你把纸巾交给孩子,要他自己尝试着给自己擦鼻涕,并且拿一张纸巾在自己的鼻子上给他做示范,那么他可能很快就学会了自己动手擦鼻涕。

所以要想赢得孩子的配合,我们需要对孩子表示充分的尊重。

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告知孩子,以便于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你流鼻涕了,既不舒服又不卫生,我准备帮你擦鼻涕,你别动,擦一下就好了。”如果孩子正在做其他事情,或者玩得正开心,不希望受到打扰,那么就不要着急,可以等一会儿再去处理。

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孩子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你流鼻涕了,你是希望我把你擦掉,还是自己动手擦掉呢?”、“你的指甲长得太长了,容易划伤自己和别人,需要剪短一些,你希望我先剪哪根指头上的指甲呢?”

在询问孩子的时候要警惕虚假的询问,问题最好是开放性的,答案的选项最好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如果问孩子:“我现在给你喂感冒药好不好?”孩子如果同意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孩子拒绝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了其他选择,尽量避免这种问题。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放慢语速,放慢动作。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大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孩子没有及时理解大人的意思,那么请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解释。只有孩子真正明白家长的意思,才能够更好得配合大人的活动。

孩子配合大人的要求之后,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孩子在和大人接触的过程中,通过大人提供的反馈信息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获得大人的认可。

在孩子自己动手做好事情之后,不要只是空洞地夸一句:“你真棒!”“你真乖!”“你好厉害!”尽量把夸奖落到实处:“你现在能够自己动手刷牙了,以后就可以像个大人一样每天自己清洁牙齿了。”“我知道打针很疼,但是我们打针不是为了疼,而是为了尽快把病治好,病好了就不用再打针了,而且你今天打针的时候非常配合医生,真是个勇敢的孩子。”

1.3 为什么孩子不配合

经常会有父母奇怪:“为什么孩子不听我的话?”其实,家长们真正的意思是:“为什么孩子不按照我的话去做?”

孩子从一出生就做好了破译我们话中的含义的准备,并且能够从直觉上分辨出我们没有明说的话。他们能够快速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愿,他们有时候能够明确地知道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却偏偏和我们对着干。原因主要有这么一些:

1.3.1 和父母脱节

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的时候,才会用一再的抗拒和桀骜不驯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留守在家中的儿童,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受到距离的影响,就会出现和父母的沟通不到位的现象,容易出现疏离感。

1.3.2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开放二胎之后,许多原本好好的乖孩子突然之间出现了许多不受家长喜欢的行为。从妈妈再次怀孕开始,孩子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家中氛围的变化,众人的关注中心悄悄发生了转移自然也逃不过孩子的眼睛。

这个时候,孩子会通过哭闹和故意惹事等方法来争取家人的关注,家长不仅要从语言上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爱,更要从行动上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于他的爱并没有削减,才能够带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1.3.3 指令下得太多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呼来喝去,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有更好的事情需要做的时候,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并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就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反而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愿意遵从自己的内心,更愿意通过玩耍的方式来探索内心的真正需求。给孩子充足的玩耍时间,再下指令的时候孩子才会更乐意听从。

二、强调界限&限制自由

上面我们学习了界限的重要性,那么,一味强调界限会不会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2.1 自由和界限的平衡

孩子需要大量的机会来掌握自主权,但是同时要注意让孩子知道他什么时候不能拥有自主权,也就是需要父母通过自信而温和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引领角色。如果给孩子太多的自由,那么反而会导致孩子对于过度自由的不适应和害怕,虽然孩子不会在口头上表达出来,但是这种不安的感觉会通过抗拒、发牢骚、黏人等一些列方式表现出来,或者继续进行试探,一直到父母提供合适的帮助为止。

设置边界对孩子造成了限制,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又容易让孩子频繁试探我们的界限,这看起来有点讽刺,但又确实如此。孩子们有时候显得犹豫不决、反反复复,正是想要自己做主,却又对自主权的实现感到害怕的表现。

比如,孩子想要去某亲戚家里玩,但是到门口了又不敢进去了,你是选择继续等待还是强行拉他进去,或者让他选择现在进去还是等三分钟之后再进去呢?

建议选择最后一种方法,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镇静,如果我们表现得很冷静,那么孩子通常很快就释放掉自己的烦恼,感受到自由。如果你害怕让孩子烦恼、失望或者生气,那么孩子灵敏的第六感会就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弱点,并且加以利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得利用大人,他们从一出生就掌握了这门绝妙的手艺,这样才能保证弱小的自己依靠别人的力量生存下来。

当然,在以下这些时候,孩子也都需要我们温和而坚定地帮助他们做决定,然后他们跟着照办就好了。

伤害自己或者别人的时候。当孩子做出攻击性动作的时候,我们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抓住他的手或者脚,不让他做出这种事情。可以引导孩子去踢打一些更安全的东西,比如布娃娃什么的,或者做些别的事情,以便于他们发泄心中的不舒服。

挑选衣服的时候。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是孩子合理的权利。但是,如果天气变化或者要准备外出的话, 家长应该坚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不适合的,以及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如果完全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而不管不顾的话,那就不是对孩子的尊重而是纯粹的疏忽。比如,有些小孩子喜欢穿大人的衣服,大人的鞋子,如果要外出的话,就不能纵容孩子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出去逛。

和孩子分离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和大人的分别非常折磨人,家长一定要非常肯定地向孩子保证,你会回来,然后平静地分开。但是,大多数时候,刚开始分开的时候,孩子会哭闹得很厉害,要坚定地告诉孩子,自己或者孩子要去的地方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比如,爸爸是一定要去上班的,但是下班了就会回家和他玩;幼儿园是一定要去的,但是到下课的时候就会把宝宝接回家。

2.2 孩子到底在试探什么

学步期的孩子经常会把父母气得暴跳如雷,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是有意要惹家长生气,他们只是在试探着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 我安全吗,有没有人管我?
  • 爸爸妈妈设置的标准能不能更改?
  • 他们是站在我这边的还是跟我作对的?
  • 我是个坏孩子吗?


    孩子在试探边界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如果我做某些事情(比如,打那只狗、推我的妹妹、乱扔玩具……),那么我的父母会怎么样?(训斥我、打我、抓住我的手……)

    孩子在进行这些试探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不能持续地给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答案,那么孩子就会通过抗拒和试探的方法来继续寻找答案,直到确保有人在引导他们,并且理解他们,保证他们的安全为止。

    比如,孩子和家长嬉闹的时候,家长在后面追,孩子在前面跑,孩子知道大人会去追他,所以他嘻嘻哈哈地往前跑着,但是他跑的时候会回头看看大人有没有真的在后面追,如果发现自己跑得太快大人追不上就会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等一等,甚至会返回来看看大人有没有在追。

    孩子会通过试探的方式,来确定安全边界,一旦明确了安全边界,那么孩子就明白自己在界限内进行的活动都是安全的,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奔跑了。

2.3 如何保持镇定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我们说给树叶涂成“绿色”的时候,就算孩子明明喜欢的是绿色,但是却偏偏要涂成蓝色或者其他别的颜色。孩子故意要做出和引导者不同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争取自主权,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的独立性。

所以,对于孩子挑战界限的行为,我们可以换个观察视角来看待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是故意要冒犯我们,而只是为了彰显自己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仅仅是想要做一个独立的人罢了。当孩子偏偏要和家长的要求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以下方式来保持镇定:

2.3.1 正面感知情绪

许多父母害怕和孩子产生正面冲突,觉得孩子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件事情是不可接受的,并且会尽量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这种担忧非常容易被孩子感知到,并加以利用,而且我们会浪费了培养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机会。

如果我们需要给孩子确立界限,那么界限就要清晰而明确,便于被孩子理解和认可;当然,有时候需要做出让步的人是我们,那我们也就要学着承认孩子的观点。

2.3.2 建立合理预期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身体发育并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并不足够久,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设置合理的预期,不要总拿对待成年人的标尺来衡量孩子。一方面会显得自己很傻,另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很累。

学步期阶段的孩子可能会有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要知道并不是只有你的孩子才会出现种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提前预期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么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加从容不迫。

2.3.3 前瞻性地看问题

学步期阶段的儿童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阶段的孩子是探索者,也容易因此受到过度刺激,容易感到疲惫,并且容易感到饥饿。如果家长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预料到孩子有可能不会遵照我们的指令来行动,甚至不同意我们设置的界限,就不需要感到过分的烦恼和愤怒。

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产生分歧,正是在宣告他在这个世界上处于更加独立的地位。

2.3.4 寻求帮助

孩子处在学步期阶段的时候,这是一段关系紧张的时期,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经营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且最大限度地做到从容不迫。这个时期的家长不仅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情绪状况,可以找个人倾诉一下带孩子的压力,也可以寻找专业的育儿师提供支持。

家长情绪的稳定对于孩子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果觉得自身压力太大,扛不住了,可以寻求外界帮助,不要死撑。

三、真的是夸奖?

用乖巧、懂事、听话这些词语来形容一个孩子,如今看来不像是夸奖,更像是讽刺孩子没有个性,但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又会忍不住给TA贴上熊孩子的标签。孩子的内心独白可能是:“到底要我怎么样?”

3.1 谁是坏孩子?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比如,咬人、踢人、打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给孩子贴一个“坏孩子”的标签。这么说的本意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受人欢迎的,但是孩子不仅容易信以为真,而且还会把大人的这一套标准拿去往别的孩子身上套。

经常会听到小孩子说这样的话:“妈妈说,抽烟的孩子都是坏孩子,不能和他玩。”、“老师说,谈恋爱的孩子都是坏孩子,不能向他学习。”我们本来只是希望孩子明白他们现阶段的哪些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但是跟孩子进行认真讲解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不如贴标签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得直接。

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会从心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在后期的行为上不自觉地向这个方向靠拢。没有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在外界环境的教育下也学会了用标签来评价周围的小伙伴,这种不够客观公正的评判造成了同伴压力。

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就算我们有要训斥他甚至动手打他的冲动,也要尽可能保持冷静,不去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而是理智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假设你的孩子正处在梦游状态中,他起床走到客厅说要看电视,你会怎么做?抱住他拖回卧室的过程中他跟你撕扯起来你怎么办?梦游中的孩子处于不清醒的状态,即使做了什么不合适的行为,你也不会轻易给他贴上“坏”的标签。

学步期的孩子是清醒的,有意识的,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并没有大人预期的那么高,在他们做出离谱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明确行为界限,控制他们的行为在安全范围内,而不是急着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比如,当家长和孩子发生争吵,孩子举手要打人的时候,抓着TA的手告诉TA:“我知道你很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但是我不会让你打人的。”

3.2 不好好吃饭

健康合理的饮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关键,很多父母把为孩子准备规律而有营养的一日三餐作为首要任务。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所以饮食习惯不固定,食量和偏好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对于家长的一片爱意和良苦用心,并不那么领情。

设想一下,你辛辛苦苦准备了五六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给孩子吃,但是他却把嘴巴紧紧闭上,并扭过头去,一口都不吃,还一脸不开心的样子。明明这些食物是他之前非常喜欢吃的,营养搭配也相当均衡,按照食谱准备这些食物耗费了你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他却一点面子都不给,是不是特别有挫败感?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大发雷霆,或者哄骗孩子把眼前的食物吃下去,更不能依靠大声吼叫甚至强喂的方式让孩子吃东西,而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医生,看孩子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由于健康问题影响了正常的食欲。

感冒、长牙齿、消化系统出问题等身体原因,造成食欲下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长要善于通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来发现问题。

吃饭是孩子需要掌控的一个基本方面,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是不是饿了,想要吃什么东西,需要吃多少才能吃饱。家长只能够根据孩子平时的饮食爱好和食量来准备食物,但是实际需要吃多少却只有孩子本身知道。

孩子什么时候饿了,想要吃什么,吃多少能够吃饱,都需要根据自己肚子发出的信号来做决定,如果他不吃家长准备的食物,或者吃的不多,有时候并不是有意和家长对着干。

家长如果要和孩子关于吃饭问题休战停火的话,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3.2.1 不要在吃饭问题上投入太多感情

准备精美的食物需要花费很多心思,精心准备的食物受到别人的认可,会带来成就感。但是,孩子选择拒绝,有时候是对家长劳动成果的不认可,有时候则仅仅是因为孩子这会儿不饿,不想吃东西。所以,家长尽量不要投入太多感情在食物上,不要对孩子吃饭期望太高,保持轻松,不给孩子压力,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选择吃什么和吃多少。

3.2.2 给孩子多一些选择,少一些分量

如果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吃东西的量有所减少的话,家长可以多做几样食物,每一种都少放一点,全部摆在孩子面前,让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如果他吃完了还需要的话,就再给他加一些,不要一次性放太多的分量在孩子面前,会让孩子感到吃饭有压力。

3.2.3 给孩子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

信任和放手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事情,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权,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甚至选择不吃饭都是可以的。学步期的孩子正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在积极探索外部世界时经常会感受到压力,食欲出现波动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候会食欲下降,感到饿了的时候又很想吃东西。

对于孩子出现的变化不必过于担忧,根据他们的反应进行及时调整,尊重他们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们要放心,孩子饿一顿也不会有什么事情的,更何况TA饿了的时候会向你要食物的。

四、不要过度解读

家长不能指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自然地成为一个懂分寸的人。但是,也没必要将孩子在某一种特定情况下或者特殊时间段表现出来的不当行为视为洪水猛兽。

4.1 泰迪熊行为

泰迪熊行为包括偶尔地打人、踢人、咬人、叫喊、哭闹、拒绝甚至指责你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等。这种和年龄相关的行为,虽然基本上无害,但是也非常恼人。

珍妮特·兰斯伯里建议父母在遇到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时候,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逗人喜爱的行为,就像看待泰迪熊一样。同时,她认为,如果家长将泰迪熊行为看做一件小事,并且给予适当的反馈,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短暂的,并不会发展成为危险的行为。

泰迪熊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身体和情绪不适:压力、饥饿、疲惫、害怕、悲伤、愤怒、无助、被忽略、缺少爱……
  • 特殊时期:在发育阶段或者成长关键转折点;
  • 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变,比如搬了新家,添了弟弟妹妹,去上幼儿园等。


    当孩子出现泰迪熊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

  1. 保持冷静;
    1. 不要让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威胁感,理智冷静地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心,孩子的情绪才能够更稳定。
  2. 提前设置清晰的界限;
    1. 清晰明确的界限能够让孩子明白在界限以内的行为都是安全的,不需要因为找不到安全边界而恐慌。
  3. 找到孩子真正的需要;
    1. 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泰迪熊行为并不意味着真正把孩子看作泰迪熊,也不表示大人可以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说话。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需要我们的尊重和理解,找到TA的需求,尽最大努力满足TA。

最后,无论孩子的年龄有多大,一旦泰迪熊行为平息了,请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TA,你依然爱TA。

4.2 孩子的“产后抑郁”

学步期的孩子突然之间冒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有可能是妈妈怀孕了或者家中新添了弟弟妹妹。这个时候家人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妈妈以及新宝宝身上,孩子就显得孤单而脆弱,感觉核心地位被人抢走了,甚至有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这一阶段的孩子非常敏感,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各种行为的改变,比如情绪波动、发育倒退,甚至以更激烈的方式去试探边界。

这个时候,家长要注意:

4.2.1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

无论孩子有多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给自己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在父母注意力和情感转移时,孩子都会觉得悲伤、难过和失落,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不要期望孩子能够欢欢喜喜地做一个大哥哥或者大姐姐,自动关照弟弟妹妹。

他们本身就处在情绪波动有可能极端化的阶段,再加上外界要求他们做一个合格的哥哥或者姐姐,他们就只能通过恼人的甚至是侵略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4.2.2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孩子对弟弟妹妹即将做出出格行为,比如过于用力的亲吻或者拍打的时候,问清楚孩子是否对于弟弟妹妹过于喜爱或者觉得他们烦,让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当孩子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孩子心中的不良情绪就得到了缓解,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才能够以更健康的状态看待弟弟妹妹。

引导孩子明确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开诚布公地承认和接受孩子的负面想法和情绪,反而能够为孩子清理出更大的情绪空间,以便对弟弟妹妹产生真挚的情感。

4.2.3 不要进行主观评价

孩子们的挑衅行为只不过是自己内心痛苦或者困惑的外在表现,不要直接对孩子进行主观评价,甚至给孩子贴上“坏孩子”、“恶劣”等一系列不好的标签。在这个阶段,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最需要的人,如果父母说他们不好的话,他们很容易就相信这种说法,并且认为家长不仅否定他们的行为,而且也不喜欢他们本身。

家长任何否定的话,对孩子都有深远的影响。

4.2.4 与孩子一对一相处

高质量的陪伴要胜过长时间的低质量陪伴,尽量每天抽出二十分钟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无论是刚出生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哥哥姐姐。当你全心全意陪伴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更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宠爱,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兄弟姐妹需要同样的陪伴。

与任何一个孩子进行一对一相处,就意味着另外的孩子需要去独立玩耍,尝试着提供安全、封闭的玩耍空间,让孩子自由玩耍。

对于婴儿来说,安全舒适的婴儿床能够限定他们的活动范围,不需要你时时照看着,可以抽出时间陪伴比较大的孩子;当你需要去照看比较小的孩子的时候,告诉孩子,弟弟妹妹也需要同样的照顾,让他在安全区内自由玩耍。

五、孩子犯错的时候

我们知道要为孩子设置行为界限,也理解孩子偶尔的不好行为,那孩子犯错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

5.1 惩罚

惩罚是一种家长常用来辅助设定边界的方法,但是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在教育孩子时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在足够早的时候设定边界、没有说到做到、向孩子吼叫。

教孩子用筷子吃饭时,孩子刚开始由于筷子捉不稳,会想要直接用手去抓。我们一开始就要告诉孩子,吃饭不能用手去抓,而应该使用筷子。这个规矩设定了之后,就应该坚持这一条原则,每次当孩子忍不住想要直接用手去抓食物的时候,配上严肃的表情告诉他:“不可以直接用手抓哦。”

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只是说说而已,有时候不遵守这一条规定也没有什么的时候,那么孩子就会把这一条规矩不当回事。但是,家长提醒的次数足够多以后,孩子就会清晰地记得用手去抓食物是一件不被家长认可的事情,再碰到忍不住想要伸手的时候会偷偷观察家长的脸色,看大人有没有注意到他的意图,如果发现大人看他,就会把手缩回去,努力尝试用好筷子。

当孩子学会了使用筷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之后,家长教孩子使用筷子的这一任务就完成了。

有时候,惩罚可能会成功地阻止孩子去做一些我们不希望的行为,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惩罚会导致更多的惩罚。惩罚并没有教给孩子正面的行为,也没有给孩子做好正确的示范。惩罚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造成孩子内心的耻辱感、愤怒情绪,产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感和疏离感,甚至不信任家长。

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采用惩罚的手段来强化孩子对于边界的意识。在足够早的时间设定边界,并且不断进行强化,告知孩子越界之后会有什么后果,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到窗户外面,不要着急着帮他捡回来还给他,也不要冲着孩子大声吼叫,而是要平静地告诉他把玩具扔出去后就没有玩具可以玩了,不管他做出什么选择都要自己承担后果。平静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引起什么后果,要比接受家长的惩罚更能够让孩子懂得界限存在的价值。

5.2 温和的管教

人们总是认为温和、不带惩罚的管教就意味着避免和孩子直接对抗,也因此而质疑温和管教的效果。珍妮特·兰斯伯里认为这是由于父母将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对于管教中经常出现的类似“心意相通”、“闹着玩”等词语感到困惑造成的结果。

和孩子心意相通有两种重要的方法,一种是和孩子进行交谈,另一种是产生同感。

在和孩子进行交谈的过程中,避免使用第三人称,比如:“妈妈不喜欢宝宝咬人”,而应该直接说“我不喜欢你咬人,我不允许你咬我”。这种清晰的关系界定和边界设置,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大人的意思,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更有效。

在孩子表现出不当行为的时候,需要我们给予一个确定的、直接的回答,将界限表达清楚之后再继续和孩子一起玩耍。

设定界限时,最好能够与孩子产生同感,而与孩子产生同感意味着理解和支持。在第一次设定界限之后,我们要在口头上将对孩子的同感表示出来,比如“现在不能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我感觉你不太开心”,这种共情的话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理解他的感受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对于界限产生抵触情绪。

温和的管教代表着尊重,但是尊重并不是溺爱,尊重也不意味着被动。要想保证管教有效,就要注意尽早设置界限、说到做到,在沟通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对孩子的尊重。

后记

尽早设置清晰的边界,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在一开始可能需要花费父母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强化孩子的边界意识,但是,一旦孩子有了界限感,父母在后期就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