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英文名:《The Opposite of Worry》
作者名:[美]劳伦斯·科恩
译者名:李岩,伍娜,高晓静

前言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做《游戏力》,但是它的主题是,童年焦虑。

焦虑,不仅仅是成年人世界所特有的现象,同样也是儿童世界中的黑暗角落。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在身体、饮食方面的情况能够通过孩子的外在表现进行判断,及时改进自己的照顾策略,但是如何处理好孩子的焦虑问题,是一件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

科恩博士并不是一位畅销书作者,而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所以他不仅需要让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关爱,更应该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父母解决现实问题。

一、一句假话

孩子的眼睛是干净清澈的,孩子的内心是单纯欢乐的。这句话是假的。

1.1 童年焦虑

人们总是喜欢用无忧无虑来形容童年生活,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愿意跟你讲实话,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里也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

成年人之所以总是觉得孩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多半是因为,人在成年之后会忘记自己在幼年时候的感受。童年的生活是多种因素的总和,不仅有快乐和幸福,同样也有恐惧和悲伤。如果孩子的负面感受积累起来,就会逐渐变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看不见的障碍——童年焦虑。

童年焦虑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羞于表达、不敢尝试新事物、做事情苛求完美、因为小事情不高兴、表面上安静实际内心并不开心等。如果以上症状经常发生或者持续较长的时间,那么就需要家长注意了,孩子有可能已经陷入了困扰之中,无法自己摆脱困境,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够从中走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不是成年人静态的陪伴,而是动态的互动。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需要的是家长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引导,甚至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的神经机制并未成熟,在面对较大的压力时,无法有效调节本能冲动,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够逐步调节情绪。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将会形成良好的情绪自控神经路径,为应对之后的压力做好准备工作。

适当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是持续得不到帮助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影响。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压力,也不是帮助孩子逃避挑战,而是帮助孩子找到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从而继续前进。

1.2 警报解除

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一种“僵固行为”,往简单了说,就是装死。

有一个关于小鸡装死时间的实验。第一次实验,把一只小鸡专门放置,计算小鸡的装死时间。第二次实验,把两只小鸡放在一起,计算它们的装死时间。第三次实验,一只小鸡在装死的时候,旁边放上另外一只闲逛的小鸡,计算小鸡装死的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跟第一只小鸡的装死时间相比,两只小鸡一起装死的时间更长,而旁边有一只闲逛的小鸡的那组实验中,小鸡装死的时间最短。

受到惊吓的小鸡会通过偷偷观察其他小鸡的行为,来判断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小鸡们在镜子面前装死的时间最长,因为它们以为镜子里是另外一只被吓坏了的小鸡。

孩子们在焦虑的时候,通常会偷偷观察家长的表现,如果家长自己表现地相当焦虑,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跟着受到影响,认为周围的环境很危险,自己的处境不安全,会进一步加深焦虑。如果家长表现地很淡定,那么就等于给孩子释放了一个信号,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种从容笃定的行为要比简单的“没事的”之类的劝告在抚慰孩子情绪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紧张情绪相当于一个警报器,如果没有这个警报器,那么孩子过马路的时候就不知道需要左右查看,缺乏危机意识的孩子在身处危险境地的时候也不会逃跑或者躲避,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安全系统能够保证性命安全,但是过度紧张的孩子,相当于有一个过敏的警报器,动不动就警铃大作,影响正常的判断和生活。正常的安全系统,必须要有一个解除警报的功能,不然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松下来正常生活呢?

尽管年龄的增长会为孩子解除焦虑增添新的动力,但是仅仅依靠年龄的增长就希望孩子自然而然放松下来,不再焦虑,并不明智。

自身容易紧张的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紧张感染到孩子。

1.3 联结断裂

人生中有许多联结,比如拥抱、对视、分享、玩耍等活动,联结让孩子感觉到安全、自信。但是生活中不仅有联结同时也有分离,联结断裂是许多行为问题的根源。

对于“干坏事”的孩子,我们经常会采用一些孩子不喜欢的手段,比如指责等,这些方式将会导致更严重的联结断裂,对于问题的解决并无益处。

因为分离和断裂时有发生,因此,必须掌握重建联结的手段。同孩子一起做游戏是重建联结的最佳方式之一。假设孩子有一个进度条,里面装的是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如果这个进度条是满格的,那么孩子就是快乐而充满创造力的,相反,如果孩子的进度条空了,孩子就会变得愁眉苦脸,不停地跟父母制造麻烦。

打闹和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建立亲子关系的游戏方式,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克服焦虑。

二、导言

许多人都在追求安全感,其实,不安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感到不安并不总是坏事情,但是如果一直生活在恐慌中,那就麻烦了。

2.1 安全系统

一个安全系统包括四个环节:觉察危险、拉响警报、理性评估、解除警报。

比如,在野外徒步旅行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柱状物体,如果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一条蛇的话,那么就会直接跳开,等到走过去之后发现“这条蛇”半天不动一下,回来查看之后发现是一根树枝,就可以把悬起来的心放下来了。

恐惧是保障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在遇到危险的一瞬间人会做出本能反应,这个速度要比理性思考的速度快得多。如果听到老虎的叫声,不是先躲开,而是先评估一下是什么动物在叫,那么多半等到评估结束后,已经来不及躲开了。

如果危险已经过去,人却依然停不下逃跑的脚步,就显得焦虑过度了。警报解除后,人需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去进行工作和学习。

焦虑的孩子处在高度戒备状态,警报拉响之后很难被重置,会回避一切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这会让孩子失去很多锻炼评估能力的机会。过于焦虑的孩子的警报解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发出解除警报的声音太小,被尖锐的警报声淹没了。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假装自己被吓坏了,然后让孩子承担解除警报的工作,有的孩子会很认真地告诉家长,危险已经解除了现在是安全的, 有的孩子则喜欢找更多的东西来吓唬家长,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游戏带来了欢笑,而欢笑减缓了恐惧,孩子解除警报的能力越来越强。

2.2 共情

没有共情,我们容易对孩子的恐惧不屑一顾,会认为,“这有什么好害怕的,真是荒唐”等想法,尽管有时候“床底下有个怪兽”这种想法确实很荒唐,但是孩子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单纯告诉孩子床下面并没有怪兽,不能解决孩子的焦虑和恐惧。

家长不如陪着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来源,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有些时候,孩子会担心父母生病、离婚等,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够发达,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明自己害怕的根源,恐惧和焦虑就会变成更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害怕床底下会有怪兽偷偷爬出来,把父母从自己身边抓走。

黑暗和孤单是孩子们童年恐惧的两个最常见的根源,尽管在大人的眼中,孩子是绝对安全的,但是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眼中的安全,他们认为自己处在危险之中,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他们需要自己的父母接纳自己的恐惧,而不是觉得自己小题大做。

共情并不是让父母跟着孩子一起紧张,这样的话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共情,需要家长保持自己的冷静,但是并不是告诉孩子,“那并没有什么”。

比如,孩子害怕一种很可怕的鱼,尽管鱼被关在鱼缸里咬不到孩子,但是孩子还是会害怕,“既然你害怕鱼把你吃掉,那么不如我们来先把鱼吃掉吧”,然后和孩子一起玩假装吃掉鱼的游戏。在这种玩闹中,孩子的紧张情绪反而容易放松下来。

2.3 15秒劝慰

孩子对于世界的害怕,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教育造成的。比如,经常会有家长吓唬孩子:“不要乱跑,不然汽车会撞到你的”,“再不睡觉,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叼走的”。等到孩子真的开始害怕汽车、大灰狼的时候,家长又开始焦虑,如何让孩子不害怕这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恐怖的事物。

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时候,顺便告诉孩子如何应对危险,这样孩子才知道在危险中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也没有办法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害怕,什么时候不需要害怕,所以,必须要让孩子具备自己判断危险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我们总是会高估自己的影响力,有时候,花上很长的时间去劝告孩子,事情并没有TA想象的那么糟糕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在安慰孩子的时候,如果15秒的时间并不能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来缓解孩子的焦虑了。

孩子有时候不听大人的劝告,是因为孩子过于紧张和焦虑,已经无法理性思考了。

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拥抱,反而会比解释的话更有影响力,相对于语言和逻辑这些在人类大脑发育中较晚出现的能力,人对于拥抱等这种原始安抚方式更加敏感。

2.4 恐惧测量计

画一个类似于温度计模样的计量表,在上面标上刻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标出具体的数字来表示自己目前的感受,如果孩子还太小,无法理解数字的含义,可以用表情的来反映程度的不同。

这种恐惧测量计的原型是“主观痛苦值”(SUDS,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 Scale)。

主观痛苦值反映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在感受,并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评价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家长认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比如可能家长认为5分的痛苦,孩子却标了8分甚至更高。

对于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坐飞机时遇上气流颠簸,有的人的紧张程度能达到8,但是有些人的紧张程度却只有2。有些人在紧张程度到8的时候会有出冷汗等生理反应,而有些人的紧张程度达到5的时候就会出冷汗。

SUDS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测量指标,也因此非常有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恐惧测量计,让孩子为其命名,并且在上面表上刻度。根据孩子对测量计的命名和具体的刻度值的不同,和孩子一起讨论现在TA所面临的痛苦来源,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

焦虑会阻碍思考,一旦开始思考,那么焦虑就会得到缓解。所以,有时候即使并没有直接安慰孩子,让孩子开始思考焦虑本身,也能够减轻孩子的焦虑。孩子是测量计的主人,即使孩子说他们的紧张值处在一千万,也不要反驳,而是应该顺着他给出的数字提醒,那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把这个数字降下来呢?

三、压抑情绪的负面影响

语言,让人类的沟通更便捷,但是在处理情绪问题时,不如和孩子一起玩闹的治愈效果好。

3.1 打闹游戏

打闹游戏是战胜童年焦虑的重要法宝。

在打闹和对抗的过程中,孩子的全身都活跃了起来,增强了对于身体的觉察意识。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打闹的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肢体接触,加固了亲子联系。

在和孩子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踩着自己的肩膀,玩倒挂的游戏,让孩子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焦虑上转移开。也可以和孩子同时伸出手掌,并不要真正贴起来,而是隔一段距离感受对方手掌的温度,玩隔空推掌的游戏。

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扳手腕的游戏,当然要记住,因为你和孩子力量悬殊,所以不要让游戏的竞争性太强,注意控制好力道,不要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还可以和孩子玩“卷饼游戏”,用一张毯子铺在地上,然后让孩子躺上去,假装做一个卷饼,把孩子擀平,并做出放上各种调料的动作,最后把孩子卷起来,虽然看起来很傻,但是很多孩子乐此不疲。

如果你想让孩子安静下来,不要去打扰弟弟妹妹睡觉,但是孩子一直无法安静下来,不停地在旁边上蹿下跳,那么这个时候让孩子放松或者保持安静,并没有太大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在旁边铺一块地毯,然后邀请孩子过来一起翻跟头,等到孩子把自己的精力耗散出去之后,就会安安静静地听你讲话了。

3.2 直面感受

许多孩子害怕打针,一般家长为了哄孩子打针,常用的手法是哄骗和命令,要么哄骗孩子“不疼不疼”,要么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别的地方,要么命令孩子“不准哭”,这些方法其实并不好。

孩子明明能够感受到疼,家长却偏偏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不疼,会让孩子更生气,认为家长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这种趁虚而入的方法,会让孩子更加愤怒。不允许孩子哭和躲避,孩子只能够咬紧牙关硬撑着,这种情况下,孩子也能够安安静静地打针,但是紧绷的肌肉还是出卖了孩子紧张的内心。

在打针的时候,孩子最需要做的是放松,放松状态下的肌肉,注射起来会更容易。家长不如让孩子放松下来,好好体会这种疼,并且让孩子描述一下这种疼的感觉像什么,疼痛等级是多少。直面感受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更多的感觉,而咬紧牙关虽然最终也度过了困境,但是却失去了体验困境的许多感觉。

难过、伤心、害怕,这些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他们需要学会直面这些感受,不能每次都选择逃避,也不能每次都因为咬紧牙关,而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快速度过这一阶段上。

3.3 惊悚游戏区

动物玩耍专家欧文·奥尔迪发现,小羊将妈妈周围的一带视为安全区,安全区以外,又没有到达危险区的地方,被叫做“惊悚游戏区”。小羊会从妈妈的身边快速冲进惊悚游戏区,然后又惊慌失措地冲回妈妈的身边。这种行为和人类主动寻求刺激的行为类似,其目的都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安全区”。

许多孩子会害怕剪指甲、滴眼药水等,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跟孩子玩“停——走——停”的游戏。家长跟孩子约定好,两个人都可以喊走和停,只要孩子喊停家长就停下来,但是孩子不能一直喊停,两个停之间必须有一个走。

以剪指甲为例,家长拿着指甲剪向孩子靠近,孩子如果觉得到了危险的临界点时就喊停,家长就停下来,等到孩子觉得安全了,说走的时候,家长继续将指甲刀向孩子靠近,如果孩子觉得危险再次喊停的时候,家长就要停下来,不要强迫孩子剪指甲,要保证给孩子一种安全的感觉,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可以信任的,家长不会伤害到孩子。

3.4 欢迎所有情绪

焦虑的根源,就在于对情绪的拒绝。

生而为人就像开旅舍,每天都会有新的客人到来,不管是快乐还是沮丧。热情欢迎所有前来的客人,即便是成群结队的忧伤……

我们经常会用“好心情”和“坏心情”来形容感受,这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觉得某些情绪是“对的”,某些情绪是“错的”。

某些情绪确实会让人快乐,而另一些会让人感觉不高兴,但是情绪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
比如,孩子在看电影的时候,其中的某一个情节让TA感到害怕,这个时候问TA,是否感到害怕了。某些孩子会回答:“那只是电影而已,我怎么会害怕呢?”实际上,孩子说的并不是自己不害怕,TA想说的是,自己很害怕,但是因为那只是电影,自己不应该感到害怕,如果承认自己害怕会显得很丢脸。

孩子的许多表现,都表明TA的情绪被堵住了。

例如,在本应该情绪激动的时候,却表现得很淡定,说自己“无所谓”。压抑情绪会导致孩子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日复一日的压抑,又会让孩子不得不一直抑制越来越多的情绪。有的孩子会变得十分暴躁或者过分好动,这是因为情绪如果无法释放,就会寻找其他的途径宣泄出来。

四、释放情绪,战胜恐慌

第三部分中我们说,压抑情绪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现在我们来学习释放情绪,战胜恐慌的方法。

4.1 释放情绪

在《狮子王》中有一个故意找刺激的情节,两只土狼在谈论到狮子王的名字的时候,一只土狼说自己只要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吓得发抖,这个时候第二只土狼就叫了一下狮子王的名字,第一只土狼就跟着颤抖了一下,第二只土狼就开始不停地叫狮子王的名字,第一只土狼就又是颤抖又是大笑,释放郁结在心中的恐惧。

假装大笑、假装大哭、假装打哈欠等各种方式,一方面很有趣,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在游戏中触碰到现实生活的“禁区”,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被教导,不可以随便暴露自己的内心情绪。但是,在游戏中就宽松多了。

在游戏中释放情绪可以提高我们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一场悲伤的电影,一段伤感的音乐,能够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内心的感受,让人释放出积累已久的眼泪,但是又不会让人情绪崩溃。但是,孩子在寻找刺激的时候,常常会失算。比如,他们本来是想看个刺激点的恐怖电影,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给吓坏了。

孩子在启动了情绪释放按钮之后,就需要父母在身边陪着TA,直到孩子决定停下来为止。如果孩子不愿意自己表达自己的心情,家长还可以尝试用“心情发布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段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情发布会是家长和孩子建立联结的好机会,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沟通越有效,孩子会越期待“心情发布会”的到来。

4.2 挑战焦虑性思维

假如大人的逻辑分析能够帮助孩子解决焦虑问题,那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比如,“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的。”“好的,那我就不害怕了。”这种对白只能是假想,孩子的恐惧和焦虑并不会因为家长的逻辑分析而消失。焦虑性思维对于理智具有超强的抗击能力,要避免这种抗击出现才能够做好后续的引导工作。

一般家长会认为孩子缠着自己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安全,所以就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保证TA是安全的,但是孩子并不放心,因为孩子担心的有可能是爸爸妈妈,而不是自己。有些孩子在家长生病的时候,会担心爸爸妈妈死掉,也会有孩子担心自己被怪兽抓走了之后,就没有人保护妈妈了。

尽管孩子有一些情绪显得平白无故和莫名其妙,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所有的恐惧和焦虑背后,都藏着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害怕被抛弃、缺乏安全感等。

焦虑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争辩能力,他们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丰富的画面来吓唬自己,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和孩子争辩,因为孩子的争辩不一定合理,但是通常非常有力,因为他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担忧的事情是正在发生的。

好奇心是对抗孩子焦虑的一种绝妙方式。比如,如果孩子想象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并且为此感到焦虑不安,不要反驳,顺着孩子的思维继续往下走:“好的,我们来一起看看,问题是不是像你说得这么可怕。”“我想看看,你会怎么处理这些可怕的念头?”

4.3 讲故事

焦虑的孩子想象力一般都非常好,这个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讲故事,这种故事叫做“运气好和真倒霉”,第一个孩子讲一个运气好的故事,第二个孩子就需要把故事转向不幸的一面,大家轮流用“运气好”和“真倒霉”把情节发展下去,直到最后故事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

这种游戏对于孩子有三层作用,第一层作用在于,游戏的过程中欢笑减轻了孩子的焦虑;第二层作用在于,各种不好的事情原本都是很严肃的,但是在游戏中都变得轻松甚至好笑起来;第三层作用在于,忍不住想象恐怖的场景是焦虑的孩子难以抑制的冲动,游戏让孩子的这种天性得到了释放,尽情发挥想象,因为是游戏,所以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也不会那么害怕,最终的结果反而是欢乐的。

因为焦虑的孩子总是会在自己的脑海中生动地想象出各种危险的画面,如果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类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那么这个时候想象力不再是增添紧张的助推剂,而是消除焦虑,增强自信的武器。

引导孩子直面焦虑、紧张和挑战,感受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如果向这种感觉发起挑战,会有什么反应,在尝试放松练习的时候,这种感觉又会有什么变化?

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很快就可以发现,自己不仅对于“紧张”等情绪了如指掌,而且在找到应对方法上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4.4 恐慌的连锁反应

有一些孩子在作业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非常焦虑和恐慌。一道题并不足以让孩子焦虑起来,那么孩子内心深处更深层次的担忧就值得挖掘了。

如果这一道题不做,会有什么结果? 考试的时候拿不到高分。 拿不到高分会怎么样? 拿不到高分就考不上好学校。 考不上好学校呢? 考不上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办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将眼前目标和长远利益联结起来,这种做法有利有弊。经常会有孩子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边做题一边念叨:“现在多做一道题,将来碗里多块肉。”

对于焦虑感不强的孩子来说,家长给予的压力能够提醒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在应该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喝口水,一会吃口苹果。

但是,对于自身就容易焦虑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做的是减轻孩子的压力和焦虑,过高的焦虑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考。学校中会见到很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一遇到大型考试就会发挥失常。

偶尔一次两次的发挥失常,有情可原。但是,如果孩子每次碰到大型考试就发挥失常,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了,看看孩子是不是对于考试的结果过分担忧,因为过度焦虑而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那些一直压在心头的信念问题。

人生是一场长跑,会有很多的弯道,一考定不了终身,必须要持续努力。

五、应对孩子的社交焦虑和莫名其妙的恐慌

5.1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表现通常是害羞、拘谨、内向等。社交技能的缺乏会导致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社交技巧的提升。

孩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孩子发挥社会属性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社交活动,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社交焦虑的核心,是害怕被批评、被忽视、被排斥等一系列担忧。孩子们会害怕被教师点名,害怕走路的时候遇到熟悉的人,害怕到其他小伙伴的家里去玩。

严重社交焦虑的孩子,会躲避社交活动。孩子们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社交能力的缺乏会造成孩子们更害怕去进行社交活动。

家长需要做的主要有两点:

  • 接纳孩子的焦虑和现状;
  • 轻推孩子勇敢一点去尝试一下,而不是直接逼着孩子去尝试。

家长在助推的时候要注意,既要推孩子前进,又要注意好力道,不要让孩子觉得被逼迫着前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有一些孩子的节奏比较慢,他们并不是害怕社交,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辨别,判断周围环境的安全。

所以,家长在设计社交活动的时候,一开始就需要将自己孩子需要的预热时间考虑在内,不要指望孩子一开始就跟陌生人打得火热。如果家长自己并不害怕社交的话,可以和其他带孩子的家长在一起玩,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和同龄人一起玩要比跟大人呆在一起有趣得多。

孩子是不是存在社交焦虑,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判断,有一些孩子可能需要的社交活动比较少,而另一些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活动。因此,家长需要判断孩子是真的喜欢独来独往,还是因为害怕家长会逼自己去社交而假装不需要社交活动。

5.2 心流

许多焦虑的人发现,自己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紧张感就会大大缓解。专注的状态也被称为“心流状态”,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沉浸”。这种状态是大脑的高级工作状态,和焦虑时的高度紧张感不一样。

当我们沉浸在某件事情中的时候,时间感似乎慢慢消失了,处于心流状态下的人会感觉自己是一个整体。而处在焦虑中的人,则感觉自己被无数琐碎的细节和担忧割裂地支离破碎。
**
但是,我们不能强求孩子马上进入心流状态,而且孩子选择的活动也应该和自己的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相匹配。处于焦虑状态中的孩子,身上其他的神经路径都被抑制了,只有“紧张”这条神经路径在活跃着,而当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中的时候,会激活多条神经路径。

甚至,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在紧张时候的想法,也能够开启孩子的语言和逻辑的神经路径,缓解紧张状态下无法思考和语无伦次的状况。

5.3 深层原因

一般欢乐的音乐能够让孩子感到快乐,但是有一个孩子,听到某一首特定的歌曲就会哇哇大哭。所有人都不理解,这明明是一首没有什么问题的歌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孩子的妈妈发现,这首歌曲是某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而动画片上有一个恐怖的石头怪在欺负另外两个人,孩子被这个画面吓得哭了起来,以至于在以后,听到隔壁放这首欢快的歌都会害怕。

很多时候,孩子们害怕的东西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有时候孩子的害怕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对于黑暗和孤单的恐慌并不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会通过其他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怪物“来表达自己的恐慌情绪。

家长并不总是能够明白孩子恐慌的全部根源,但是可以在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引导孩子慢慢将自己害怕的真正根源讲出来。

后记

孩子的世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情绪,有一些情绪孩子自己能够消化,有一些孩子则无法处理。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监护人,有责任在照顾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照顾孩子的各种小情绪。

当然,板着脸教育孩子,有可能不如陪着孩子一起玩闹的教育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