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
英文名:《Forty Studies the Changed Psychology:Explorations in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作者名:[美]罗杰·R·霍克
译者名:白学军等

前言

这本书,算是一本经典案例合集。如果你看剧的话,这本书就相当于一季40集的美剧。

这本书的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划分在十大专题之中,而这些专题基本涵盖了当今心理学的主流内容。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包括知觉与意识、情绪与动机、人格、人的发展、认知和记忆等相关的内容,而且还会发现里面很多案例可以引导我们付诸行动的同时也会引发自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精彩故事,走进科学的心理学殿堂。

一、我是谁

我们经常被问到,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以及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1.1 你的“人格特质”

我们看到过很多作家的采访视频,他们常会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了一名作家,是因为小时候读书时,自己的写作老师对自己的启发和鼓励。”

却很少有人说,自己之所以成为一名作家,其实是因为自己的DNA中包含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我的身上得以体现,它使我先天就具备了妙笔生花的倾向。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后者其实多少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不能体验人的“自由意志”,这样的一种情况多少就会招致人的反感,所以我们不太能接受后一种说法。

其实,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只是这其中会有一个主次的问题。
**

心理学家托马斯•鲍查德和大卫•莱肯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于是做了假设。

假如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那么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被共同养育的同卵双胞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前者的个体特征应更为相似。于是他们寻找到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与那些从小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一起,从各个维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结果发现,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特质的人,即使是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的情况下,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在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可见,遗传因素在决定人的心理特征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1.2 “迷信”现象

你有没有过说错了话就去敲门头求好运,或者是戴一个平安符以祈求自己平安的经历?可以肯定地说,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因为迷信做过这样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呢?这是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或者揣测这样的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比如我们通过摇骰子掷出的一个好的点就可以得到奖赏,如果连续很多次的点数都很好,那么我们也会更热衷于继续做这件事。

戴平安符自己就真的可以平安吗?其实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为了研究迷信行为,斯金纳借助一个放有食物盘子的空箱装置展开实验,他提前设定好每隔15秒钟,都会有食丸落在盘子里。然后让8只鸽子作为被试者,不管这些鸽子当时在做什么,每隔15秒钟它们都可以得到食物。

连续很多天,他们都为增强鸽子在饥饿状态下寻找食物的动机,减少喂养鸽子的食物,并记录了鸽子在试验箱中的行为。

结果发现,8只鸽子中有6只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反应,比如它们会逆时针转圈、反复将头伸向箱子的一个角落、出现一些钟摆式的动作、或者作出啄击地面的反应。即它们以为这些动作能帮它们获得食物。

这一实验可以说证明了这一种迷信,鸽子表现得好像其行为和食物间存在因果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1.3 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攻击性行为?有些理论认为,人先天性地表现出攻击行为,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是生物进化的一种生存机制。比如,长期行为的暴力冲动不断累积,多次受挫或者受到特别的挑衅,最终会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爆发。

但接下来的实验,有力的证明了,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

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以及希拉•罗斯,在证明了榜样对攻击行为有影响的前提下,继续让平均年龄为4岁4个月的男孩女孩各36名成为研究者的被试。

其中24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他们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的48名分为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随后再按男女分组;最后,各组分出一半被试接触同性榜样,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最终得到了8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

结果发现,那些看到榜样作出暴力行为的被试倾向于模仿暴力行为;而在同性别的模仿条件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言语攻击,而男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在所有的条件下,男孩比女孩更明显地表现出身体攻击倾向。

可见: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某种暴力行为是被允许的这一信息,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也就相应得到了削弱。

二、自证预言

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成现实。那么自我实现预言是否真的在生活中以预言的方式真实存在呢?

2.1 期望效应

现代剧作家萧伯纳的作品《皮格马利翁》中,伊莉莎•多利特在亨利•赫吉斯的教育、鼓励和期望下,得以才华出众。

罗伯特•罗森塔尔怀疑,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某种信息时,他们或多或少会被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不会使他们无意识地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出一些鼓励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验的预期,从而变得更加出色。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罗森塔尔和助手在某个大城镇中低层生活区的小学里,对1到6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IQ测试,并让教师相信测试中得到高分的学生,他们在之后的这一个学年中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

可实际上,这个检测并不具备这种预测能力。一段时间之后,那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他们的IQ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生。

当教师期望某个孩子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时,该名学生就真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

2.2 多元智能

我们时常会觉得,其他人都比自己聪明,即我们会认为他人的智力比我们高,这其实是在从一个“量”的角度来定义聪明这两个字。

但是如果我们把上述句子稍微做一下修改,比如,他人也只是某一方面比我们聪明,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从“质”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了。

似乎我们不能简单地表现为聪明或不聪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独特的、各种组合形式的智力能力。

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就对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了测试,并制定了一组技能界定特定智能类别的标准,让我们对相应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如果你在使用文字上,比一般人更加熟练、恰当、富有创造性;也能用语言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记住并且回忆起那些复杂详细的信息;比大多数人更加擅长解释和传授概念、想法;充分享受运用语言来谈论语言本身所带来的乐趣。那么也就有突出的语言智能

你有没有对声音、特别是声调、音色以及节奏的天赋能力呢?比如音乐神童,他们就有突出的音乐智能

我们还会发现,身边的有些人很是擅长思考、分析、推理抽象的事物、概念或观点之间各种复杂的的关系。一些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往往就拥有这种高水平的逻辑—数学智能。当然,这也可能出现在那些爱好运动分析、电脑编程以及开发算法的人身上。

拥有逻辑—数学智能的人,偏好解决抽象性的问题。

你还记不记得自己高中学习几何或者物理时,你需要在脑海中形成表象、想象一些立体图形的经历。如果你的这种能力比较弱的话,你一定是偏科的。这种能力在艺术家、雕刻家、室内装修设计人员、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身上也得到了体现。这方面有一定天赋的人,就拥有了突出的空间智能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跳舞跳得很好的人,他们可以娴熟的使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去实现各种目标。无疑 ,不管是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还是演员,都拥有突出的肢体运动智能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种相互独立但却属于同一类型的智能,即“个人智能”。在这两种智能中,一种关注人的内部世界,即内省智能;一种关注人的外部世界,即人际智能。

内省智能的核心能力是对自身感情生活的了解,而人际智能的核心能力则是对他人的觉察和区分,尤其是意识和区别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图的能力。

2.3 认知地图

学完了多元智能,接下来我们看看认知地图。

假设你现在想去书店,很可能在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这些位置的图像。你思考一下你要走的那条路,你很清楚该从哪里乘坐地铁,走哪些街道,在哪里向右转,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你当前的位置与书店的路线的关系,在你头脑中形成的这幅画面被称为“心里表征”,托尔曼称这些表征为”认知地图“。

托尔曼通过让老鼠学习走迷宫,观察在迷宫的程度由易变难的情况下,老鼠的表现。证明了有机体所形成的认知地图是一副更加综合化和概念化的地图,从而使生物的有机体在大脑中行成了一种认知地貌。

后来,他又把所得的结果再运用到人的身上。

他发现,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地图对人类而言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之中。

2.4 接触安抚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爱,我们从哪里得到爱,爱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 • 哈洛认为,婴儿和母亲(或者早期看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和依恋经历对其今后生活中爱的能力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制作了两只代理母猴,一只是由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包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只是用铁丝网制成,没有舒适的环境,但是外形和绒布母猴基本相同,能提供喂奶的装置也能提供能量。

唯一的不同是,铁丝母猴和绒布母猴相比在接触安抚的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结果发现,那些即便是被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也更加偏爱绒布母猴。而我们也会发现,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亲的主要因素,接触安抚在最后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

哈洛说,作为一个感情变量,早起哺乳行为使婴儿与母亲之间经常发生亲密的身体接触,这种接触安抚才是成功养育的关键。

三、婴儿到成人

我们是如何从一个仅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婴儿发展成现在能使用语言,符号和逻辑等众多复杂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成人的?我们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是通过学习获得这些能力的,但真的是这样吗?

3.1 认知的发展

如果通过学习就能获得一些能力这个观点成立的话,我们先拿走路这个行为来说,你教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走路,或者是按照奥林匹克训练计划每天对婴儿进行8小时的训练,他其实也学不会走路,这是因为他的身体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走路的程度。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只有当认知发展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个体才会有特定的推理和思维水平。否则,无论进行多少次学习,也学不会这样的能力。

他进一步提出,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是人在8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发展的,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无法进行问题解决和内部思维。

皮亚杰研究了0到2岁儿童的六个小阶段,来一步步证明儿童在这个阶段慢慢地具备了客体永久性的能力。

  • 首先是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我们只能观察到他们对喂养和接触的行为反应。
  • 出生1个月到4个月,婴儿开始有目的地重复以自己身体为中心的各种动作。
  • 出生4个月到10个月,孩子开始有目的地反复操纵在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伸出手抓东西,摇手中的玩具等。
  • 出生10个月到12个月,如果你把某一件东西给他看一段时间,然后藏起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主动寻找完全被隐藏的客体。这时候,如果你重新再把同一个东西换一个位置藏起来,他们还是会在第一次所藏之地徘徊找寻。但是儿童已经知道即便客体不在视线之内,他们也依然存在。
  • 出生12个月到18个月,儿童开始获得了追踪物体连续可见转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最后出现的地方找到它。
  • 出生18个月到24个月,是最后一个阶段,他们能够找出经过“不可见的转移”的东西。比如:那些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礼物,这时候客体永久性概念才彻底形成了。

客体永久性这种认知技能是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始。

3.2 三种道德水平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自己的道德水平与别人相比是怎样的?在生活中,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道德准则到底是什么?

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在思想和道德准则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来看看,没有是非观念的婴儿是如何行使道德准则的?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向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了10个假定的道德两难故事,让每位儿童接受两个小时关于这些故事的访谈,然后对儿童的回答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出了三种道德水平。我们会发现,每一种道德水平都有一定的动机。

道德观念发展的早期,被他称为“前道德水平”。这个道德水平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重个人利益。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首先把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然后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物的好坏。

在道德水平发展到第二种水平——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水平时。儿童首先觉得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然后觉得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

当道德水平发展到第三种——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道德水平时。儿童先是以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然后再基于依照普通原则所确立的个人哲学来判断是非。

3.3 阻抗

在心理学中,控制力是一个能对人类所有行为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因素。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控制,并不是指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那种能力,而是指自己所拥有的控制自己生活和事件的个人能力。

比如,在生活中,正是因为我们做出的那些不好不坏的选择,才让我们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但是当我们的选择受到干涉时,我们就会表现出不开心,并会习惯想办法来反抗,以便让自己能获得自由。

我们把这种反对任何限制我们的自由,阻止我们的愿望的倾向称为“阻抗”。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丧失了控制力,并且再也无法将它找回来,那要怎么办?

兰格和罗丁与一个养老院合作,他们随机挑选两层楼,让住在这两层楼中的老人接受两种实验处理,一组接受了责任感提升的训练,另一组则作为对照组。

责任提升组的老人,得知信息是他们有照顾自己的责任,并且有权决定自己如何安排时间。而实验组,只是被告知,疗养院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加充实有趣。

他们的差别是,一组有进行选择的机会,可以用多种方法去调节自己的生活;而另一组却没有这种决策权。

结果显示,控制力的确有积极作用,那些四楼的老人与别人的接触增多,与各类工作人员可以长时间的交谈,他们也很少再从事一些被动性的活动。

所以,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与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

3.4 认知失调

你是否有过必须说或是做与自己意愿完全相反事情的尴尬境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有可能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发生矛盾时,我们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以便于让态度和我们的行为保持一致。

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就是认知失调。
**

费斯廷格曾做过一个实验,三组被试,每组各20人:一组被试因其就实验任务向后来的“被试”撒谎而得到一美元;另一组被试因此而得到20美元;控制组被试没有撒谎。

结果显示:相对于那些得到20美元及没有撒谎的被试而言,得到1美元的被试更喜欢这些实验任务。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劝说做了某种和他原来的观点相反的事或说了某些与他的真实观点的话,他将会产生一种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以使之与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相一致;如果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将越弱。

即当人们从事某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时,如果他们有这样做的充分理由,他们将体验到较少的认知失调,因此他们改变观点的动机并不强烈。

相反,如果他们的理由并不充分,他们的认知失调将比较严重。因此,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所引起的不适感,他们对原来的观点将作出较大的调整。

**

四、内外因素

你是相信自己的生活是被诸如命运或运气的外部因素决定的,还是认为自己的生活是被内部因素所操控的,比如自认为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4.1 内外控点

当一件好事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认为这是实至名归还是运气所致呢?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还是把它归结为命运?

心理学家朱莉安•罗特认为,个体在某些事件原因的归因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当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时,表明他们持有罗特所说的外控点的信念;与之相反,如果人们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和人格,则他们就具有一种内控点。
**
那么,个人在生活中归因的内控或外控倾向的程度能够通过一个测验可靠地测量出吗?在同一个情景中,对强化原因的解释是不是呈现出稳定的个体差异呢?

罗特通过设计一系列成对陈述句的量表,每对句子包括一句反映内控点和反映外控点的陈述句,从而让被试者选择当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中,更有可能发生哪种情况的描述性句子。

然后他从赌博、劝说、吸烟、成就动机、从众五方面来汇总了这一总结:

  • 在赌博中
    • 内控点个体倾向于对有把握的事情下赌注,且相对于小概率事件而言,他们更喜欢中等概率;相反,外控型个人更愿意在风险较大的赌注中下更多的注。
  • 在劝说环境中
    • 内控组被试比外控组被试做得更为成功。
  • 在吸烟方面
    • 内控倾向似乎与自律的存在有关。
  • 在成就动机方面
    • 与成就动机有关的因素更可能从具有内控倾向的学生身上发现。
  • 在从众方面
    • 那些具有内控倾向的被试更少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且当他们的判断与大多数人相反时,他们下的赌注更多。

4.2 性别认同

你的性别是男是女?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是男性化的还是女性化的?

第一二个问题我们都很容易回答,但是第三个问题好像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了。你仔细看看自己周围的人,你可能很容易就会把一些人划分到极度男性化一边,把另一些人划分到极度女性化一边,但是你也会发现,有些人,他们既有男性化特征,又有女性化特征。

这种男性——女性化维度构成了心理学家们常提到的“性别”,而你对自己男性化程度和女性化程度的看法就是“性别认同”。

贝姆为了测量双性化特征,列出了一长串她的学生认为比较有价值的特征,然后邀请了100名大学生来判断这些特征是否符合美国社会对于一个男人或者是女人的期许。

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者是双性化的。

贝姆的研究在几十年后,让西方文化也开始认同“有些人是双性化的”这一事实,与此同时那些拥有两性化特征的人反而成了一种优势,更多的男人和女人开始从事或者参加那些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仅限于”异性的职业,业余爱好、体育活动和家庭活动。

4.3 “A型”人格

我们去面试时,当面试官问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时,你是如何回答的呢?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你多半是把自己较为明显的特征回答出来,这些人格特征通常被称为“特质”。

两位心脏病学家迈耶•弗里德曼和瑞•罗森曼首次提出了一种与健康有关的A型人格特征。并指出,A型人格特征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个体的整个人格面貌。
**

有一次,弗里德曼医生请人为他候诊室的家具重新做皮套,做皮套的人员发现了沙发和椅子前缘的皮套磨损得更快,这让他想起自己的心脏病人常坐在椅子的边缘。

他想要弄清楚,自己的心脏病人是不是与其他科室的病人在某些人格特质上有所不同。于是就对公司的高层和内科医生做了调查,他发现,大家普遍认为,那些长时间处于疲劳驾驶、面临最后期限、竞争性环境以及经济受挫等慢性应激状态下的人,更可能患上心脏病。

他们提出了一套反映一种特定的外显行为模式的模型,找到了那些包括具备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压力的A型行为模式的被试,还有不具备这些特征的B型行为被试。

通过对他们进行详细的访谈后发现,A组被试长期为承诺、抱负和内驱力所牵制,他们在所有的活动中力争上游,不管是专业活动还是娱乐活动,并且还有强烈的获胜欲望。

而B组被试则缺乏时间的紧迫感,他们满足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愿意追求多个目标,避免竞争性的情景。他们从不关心升迁,更加热衷于和家人一起或者是参加非竞争性的娱乐活动。

长此以往,A型行为者对压力的过度反应损害了动脉,从而导致了心脏病。

4.4 防御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焦虑的状态,只要这种状态存在,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并试图去改变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防御机制。

我们前面了解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观是一个动态的,即自我不断地试图平衡本我的需要、欲望和超我的道德要求,从而决定我们的行为。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父亲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今天常常被我们使用和认可的五种原始的防御机制。

首先我们来看看压抑: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存有某种不被认可或者接受的冲动时,我们就会觉得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就需要压抑我们本来的冲动。

第二个是退行当一个家庭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大孩子将退行,他会开始尿床或者是重新索要奶瓶。又如那些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妻,离婚的他们就会搬回家跟妈妈住在一起。他们通过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中的这种相对安全行为从而来防止焦虑。

第三种是投射:如果一位妇女害怕变老,她就会开始指出她的朋友和熟人看起来多么老。她通过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他人的身上,从而减少焦虑。

第四种是反向形成: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不可接受的、无意识中的“邪恶”冲动,为了避免这些引起焦虑,他们就会表现出与自己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

最后是升华:如果某个人有强烈的攻击冲动,他就可以通过参加对抗运动或者是成为外科医生来得到升华。

压抑、退行、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这五种机制,都能有效地改变现实从而避免焦虑。

五、自我期望

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的行为产生特定的结果,至少是我们希望自己的预期既会使我们的行为朝着自己令人满意的结果迈进,又会尽量避免令人失望的结果。

5.1 习得性无助

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换个工作;如果某个人让我们不愉快,我们马上就可以选择远离。这是因为我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自认为可以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有使生活发生改变的能力和控制力,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也不再和我们的行为和能力有关,我们将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感到无助和绝望,并且放弃一切尝试,换句话说,我们将会变得抑郁。

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我们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

当我们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到多次失败后,我们就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景出现得太过频繁,我们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控制的情况下。

然后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像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他把这种抑郁的产生原因称为“习得性无助”。

5.2 行为沉沦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当你身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你的情绪和行为会有所变化。你会变得孤单离群、不引人注目、或者是想法儿抽身离开,亦或是变得易激动和好攻击。

这种感觉在地铁换乘高峰期尤为明显。

卡尔霍尼想要了解高人口密度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他于是将成年白鼠放入一个分为四个部分的实验空间中,其中圈1到圈2,圈2到圈3,圈3到圈4可以直接相通,而圈1到圈4不能相通。这些围圈里有食物,水和供白鼠筑巢的围篱。

他最先放入48只小白鼠,直到他们繁殖到80只。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围圈1和4中小白鼠的数目很少,其余60只左右都存在于中间的两个围圈中。

他把白鼠在围圈2和3存在的一种行为现象称为行为沉沦。即行为沉沦是把超乎寻常数量的动物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任何行为变化过程的结果。
**
行为沉沦会使在一个集体内发生的所有形式的病理症状恶化。会表现出诸如攻击、服从、性偏差等行为。

5.3 旁观者干预

美国的新闻媒体报告中曾经报道过一则暴力悲剧事件,一位年轻的女性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持刀男子恶意袭击,在袭击的过程中,女孩一直在喊救命,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警察后来在调查这一事件中,发现有38个人目睹了这一袭击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他们都声称以为有人已经报了警。

我们把这种在突发事件中帮助他人的行为称为“旁观者干预”。
**
悲剧发生后,纽约大学的约翰•达利和哥伦比亚的比勃•拉特内分析: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从而降低了任何一个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

在我们的常识中,都以为,当一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旁观者数量越多,似乎大家干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于是达利和拉特内提出假设,没有去帮助那名女孩原因是因为存在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他们设置了一个和上述相同事件的情境。

他们把被试者分为三组,第一组被试相信他们只能和一个人交谈,第二组被试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与另外两个人交谈,第三组被试被告知,他们可以与线上的另外五个人进行交谈。

事实上,每个被试都是独自一人,他们从内部通话系统所听到的声音也是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接着,他们设置了癫痫发作的突发场景,从而记录每一组人员报告这个情况的时间。

结果发现,随着被试者认为在场的人数数量的增加,能够快速向研究者报告癫痫发作的人数百分比大大减少。

由此可见,当一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旁观者数量越多,大家干预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后记

我们会发现,这些实验都是在心理学书籍中被广泛引用的,但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细的方法再现了研究者的实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研究者一同研究,一同体验发现事实的喜悦与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对每个实验都有了很详尽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心理学的学习。

而在心理学的各分支领域中,对人类行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