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的大脑教练:怕犯错、情绪化、没自信,本质是一个问题
原创芝书酱 2021-03-24 14:08:33
芝书酱:头条签约作者,一年共读 100 本书。如果你没时间自己读书,点击右上角关注!
一场雨后,屋檐上的蜘蛛网变得破败不堪,掉落下来的蜘蛛想要爬上去,重新织网。
由于墙面很滑,倒霉的蜘蛛每次努力地爬了一段,就会从墙上滑下来,只能重新往上爬。
它一次次地往上爬,却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看到的人说:“这只蜘蛛真有毅力啊,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感动!”
于是,他学会了持之以恒,变得坚毅。
第二个看到的人说:“它真是太蠢了,这条道行不通,可以沿着窗户边干燥的墙面往上爬嘛,这么一根筋认死理,结果就是费了好大劲却依然没成效!”
于是,他学会了变通,变得灵活。
第三个看到的人说:“这只蜘蛛真可怜,和我一样,总是做不好事情,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于是,他什么都没有学到,反而变得更加悲观了,最终意志消沉,碌碌无为。
面对同一个现象,我们因为自身不同的视角,产生了不一样的解读。
正如叔本华说的,“影响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
当我们害怕犯错、容易情绪化、缺乏自信的时候,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同一个问题:被自己内在的限制性信念给沉重地打击了。
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它和人脑的运行模式有关。
我们的大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堆杂乱无章的事物中提取出某种关联模式,即使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模式存在,它也喜欢硬给套上一个。
比如,一只火鸡看到每次主人打开鸡笼都会给它喂食,它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模式 “如果主人来了,那么就有食物”。
结果,到了圣诞节,主人打开鸡笼,把它放进了烤箱。
当我们收集事实,并试图在事实之间建立联系的时候,其实是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个 “故事”。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看到了蜘蛛的坚毅,有人看到了变通,有人看到了无助。
我们的大脑,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加个 “信念” 这个滤镜,把一切都转换成符合我们内心信念的“故事”。如此,大脑才会感到安全,并拥有掌控感。
相信金钱是有限的,于在每一次的消费面前都战战兢兢;
相信自己运气不好,所以总是倒霉;
相信人心险恶,所以每次交流都感到心累。
显然,当我们被不合理的信念控制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不恰当的行动和后果。
因此,聪明的人会帮助自己重构一些 “限制性” 信念。这种重构的目的,不是要欺骗自己或忽略现实。而是让自己能够从新的角度审视相事实,从而活出幸福的人生。
在《无限可能》中,作者吉姆 · 奎克指出,当我们给自己或者某事贴标签时,那这个标签就是我设置的极限,它也就成为了一道我们需要克服的障碍,当我们学会了克服障碍,就能快速提高自己。
作为埃隆 · 马斯克的大脑教练,吉姆 · 奎克教授的方法还影响了理查德 · 布兰森、漫威之父斯坦 · 李等著名人士;同时,他也被联合国、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谷歌、耐克、维珍、通用电气、二十世纪福克斯等机构聘为大脑教练。
今天,我们就师从于他,学习怎样把自己从蛋壳的内部打破。
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其实很牛的服务员?
一个餐厅的女服务员,在周末拥挤的餐厅里忙碌。
神奇的是,工作多年的她能同时服务很多顾客,把顾客的要求准确无误地记录在脑子里,没让一位顾客感到不满。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事,为什么这名服务员能做得这么好?如果在上学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其实不错,是否就还会更努力一些?
这些普通的小事,都能向我们展示大脑的无限可能。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无能、学不会、学不好,这其实不是因为真的无能,而是我们相信自己无能。因此,只有从内心中改变潜在的信念,杀死那些对自己的负面定义,我们才能专心做事,从而有所突破。”
你一定听过这句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个人根据自己以往经历形成的印象,得出了自己怕细细长长的东西结论,然后,每当他害怕一次,就会强化一次这个信念,最终让这个信念紧固无比。
于是,这些限制性思维就像冰山一样,将我们牢牢压住。受困于其中的人,要怎样做才能打破它们呢?
第 1 步 找到自己的 “限制性信念”
======================
任何一件让你感受到痛苦、不安、失控的事情,都来源于你的负面信念。
此时,不要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安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识别出它们可能来自于哪一类不合理的基本信念。
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你放任内心的声音对自己进行打击和质疑,它都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反复刺痛你。
比如,当心里的声音说:
信念:我很没用,我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我是一个废物。
质疑他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你是一个废物?
信念:因为我不如别人。
问题:你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别人吗?
信念:不是。
问题:如果你的朋友像你一样这样辱骂自己,你会对他说什么?
信念:你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你内心的声音是个混蛋。
看清楚自己的想法后,再来想一想,让我形成这种 “负面信念” 的原因是什么?限制性信念通常起始于童年时期,或许你家人对你的评判、或许是因为你对某些事情的尝试失败。
只有意识到这些限制性信念的存在,而且清楚它们对你的影响,你才能有力地回击这种信念。
第 2 步 学会 “直面事实”
当产生限制性信念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内心有两个小人在交战,一个是理性自我,一个是限制性思维。
你的限制性思维显得非常强势,咄咄逼人。而你的理性自我显得有点底气不足。这是因为,限制性思维是内心里的土著,他已经在心里辱骂你几十年了,所以当然更有力气。
而新出来的理性自我还没站稳脚跟,需要你给他鼓鼓劲。
怎么鼓劲,让他更能言善辩呢?你只要抓住 “限制性思维” 的三个痛脚就行。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究竟谁对谁错?看这三点。
①你的思维有没有在 “绝对化”?
这个信念让我们走向极端,要求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所期望那样发展。可是这个世界的人事物,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绝对化的信念会让我们承受压力,引发不良情绪。
比如,其它司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惹我生气。孩子应该有上进心,不然以后就完了。我必须在会议上表现好,不然别人会瞧不起我。
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不遵守规则的司机,有没那么上进的孩子,自己也有表现不好的时候,这些都是必然存在的。我却要求他们 “绝对” 符合我的期待,这是不是太自恋了?
②你的思维有没有 “扩大化”?
有的人,会习惯性地放大所有负面信息,因此就会活得很丧。他的思维中,有一个明显的 “放大镜”,自己却并没察觉。
比如,因为一次的失败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因为别人一个无意间的小举动,就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这样的信念,很容易引发自我否定和自卑。
你的思维有没有 “灾难化”?
一旦某事情发生了,结果就会糟糕至极。
孩子咳嗽两声,就是要脑肺炎住院了;老公没回消息,就是要离你而去了;业绩不如别人,就会被同事们瞧不起。
拥有 “灾难化” 信念的人,会无意识地将负面影响无限放大,生活在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中。
这几点的区别是:绝对化是 “XX 应该如我所愿”,扩大化是由点及面,灾难化是由现在推断未来。
这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几乎无处不在。当你和内心的 “限制性信念” 辩论时,可以把它们拎出来直击对方的痛脚,往往就能让他哑口无言。
第 3 步 转换思维,转变人生
现在,我来教你怎样转换思维。
任何一件让你感受到痛苦、不安、失控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要试着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识别出它们可能来自于哪一类不合理的基本信念。
对自己的信念进行反思,会让你跳出不合理信念的陷阱,重新去发掘更能让你积极面对生活的想法和信念。
重构信念,目的不是要欺骗自己或忽略现实。而是从新的角度审视相同的事实,并以可以使我们保持积极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在任何情况下,总可以有多种观点。通过教自己如何改变观点,你可以发现应对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展现出最佳的自我。
经过聆听和分析后,你可以将信念从 “没有人喜欢我” 转变成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但这没关系!” 或许“如果真的了解我,许多人会喜欢我的!”
把 “我又失败了,我总是失败”,转变成 “失败是一种学习经历,是成长和改善自己的机会。”
当内心惊叫着 “完了”“惨了” 的时候,转变成“我可以面对这件事情。”
当你想要更新一个信念的时候,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你是否觉得充满了力量,是否有了正面的情绪?如果是,那么这个新的信念就是正确的。
你为自己做的每一句辩护,都会让内心理性的声音变得更强大。相反,如果你不去听,不去辩,一切都无法真正改变。
如果鸡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结束;如果鸡蛋被内力打破,那是生命的开始。奇迹的开端永远在事物内部。
聆听内心的声音,努力为自己辩护,期待自己破壳而出的那一天吧。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职场人,头条签约作者。
我坚信 “脑内千山万水,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或者帮我转发一下,谢谢。
收藏
举报
120 条评论
评论
妈妈和 Kevin 在德州1 天前
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你放任内心的声音对自己进行打击和质疑,它都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反复刺痛你。
回复 ⋅ 收起回复 9
小张先生的平淡1 天前
我是深有体会的,挺痛苦,那会想死的。爱钻牛角尖就是这样对吧
回复 0
妈妈和 Kevin 在德州17 小时前
任何一件让你感受到痛苦、不安、失控的事情,都来源于你的负面信念。 此时,不要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安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识别出它们可能来自于哪一类不合理的基本信念。//@小张先生的平淡:我是深有体会的,挺痛苦,那会想死的。爱钻牛角尖就是这样对吧
回复 0
snowren1 天前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是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回复 ⋅ 2 条回复 1
小七侃历史15 小时前
思维绝对化,扩大化,灾难化,好像我都有过,所以要说读书,才能充满智慧,应对心理问题。
回复 ⋅ 1 条回复 1
鼹鼠的土豆1 天前
谢谢推荐,好书
回复 9
坏熊 352 分钟前
问题是,拥有 “限制性信念” 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做文中的建议措施,一步步打破原来信念,至少他自己绝对不会。这就是为何这么多文章看似正确,其实没啥用的根本原因。除非有人能发明一种机器,不管你是否愿意,只要放到机器里你就能获得思想改造,否则就是死循环。
回复 0
查看更多评论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