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书籍信息

全书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原书名:《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作者名:[美] 威廉厄姆 (Willingham.D.T.)
译者名:赵萌
出版方: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439653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864832/

前言

学生不喜欢上学似乎是一件寻常事,那么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懒」,但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玩儿呢?玩有时也费劲,怎么就不懒了?很多人会说「没有乐趣」,那为什么上学是一件如此没有乐趣的事情?

一、大脑在避免思考

我们一直以为大脑就是为了思考而存在的,但与我们以为的不同,大脑其实是为了避免思考而存在的。

我们有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思考,比如走路时手脚的协调配合、开车时踩油门刹车、回家的路线、洗澡时的一系列动作等,大脑一早就帮我们储存起了这些东西,让我们不需要思考直接无感调用就可以了。

你会发现一件事,那就是这些可以无感调用的,都是已经做了很多次的事情。是的,对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的事情,大脑就会让我们直接调用,而对于新东西,大脑会不断思考将其固化成可以无感调用的模式:看,大脑的思考终究也是为了可以不思考。

那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呢?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每一个学生,几乎每一天都必须接触新的知识?都必须学新的东西?也就是说,大脑每一天都无法完全通过直接调用已有的东西来解决,这违背了我们大脑的喜好,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学呢?

这样啊,那大脑有没有喜欢挑战的时候?当然也有,但这个挑战不能太容易,别说学习,就是太容易的游戏我们也立刻会玩腻;可也不能太难,因为我们享受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不管是解不出来还是解所有人都能解的问题还是直接被人告知答案,都不会让我们舒服。

所以你就知道这种「每天都有新挑战和新学习内容」的生活,是多么难以「刚刚好」契合我们的大脑喜好了,因为每一个班里的学生不管程度还是接受能力都有很大区别,这就意味着无论我们如何安排学习难度,只要我们是针对一个班所有人的,最终大部分人都会变成讨厌学习,因为你每次都只能契合一小部分人的大脑需求,且每次契合的人员可能还不太一样。

尽管如此,为了让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能再多一点点,再延长一点点,这里有两点小小的建议给老师们:

  1. 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最好是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背景知识的,如果你提的问题涉及到很多需要学生重新搜索或者恶补的知识,问题就容易使人泄气。
  2. 最好能够用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类比,你会发现受学生欢迎的网红教师都是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学或物理问题转化成现实中的,例如恋爱问题,就会让学生觉得知识很有用。

    二、足够多的关联知识

    我们在学校里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好学生,做作业足够轻松,所以对于学习、考试都没有那么排斥,而成绩越差的学生,越排斥和讨厌学习。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越是缺少学习新内容的背景知识,学起来就越费劲,你想象一下你的父母学微信时跟你学微信时的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是他们更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是他们的思想更守旧和老化,而是他们要接受新的东西就得补上更多的背景知识,于是他们就会找更多理由不接受这些新东西,那么随着更新的东西的产生,他们落后越来越多,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古板」。

所以我一直非常赞成孩子什么知识都去了解一点,这个不是为了交谈时可以吹牛,而是这样孩子就能对更多新东西有好奇心,从而上手更多的机会。你说你完全不具备任何金融或代码的基础知识,你愿意去了解区块链吗?不可能的;同样的,你在21世纪初也不会愿意尝试互联网,尽管你可能是最早接触到相关资讯的人,你也会忽略。

那么最初开始尝试的人是谁?一定是具有背景知识或关联知识的那群人,仅仅有一点点关联知识就足够吸引我们去了解一个新的东西。

三、思考过才能长留在记忆里

那么光听是不是就够了呢?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感觉,很多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貌似都懂了,但做题的时候,感觉完全不是一个级别,难了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上课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只是被动接收老师给的知识,我们觉得貌似懂了,那是老师帮助我们对「知识为什么是这样」进行了推导。我们看推导过程,没毛病,但事实上我们只是顺着思路往下走,在这中间我们并没有遇到多少卡壳的地方,自然就不知道从无到有为什么必须要这样,以及中间的岔路为什么不能走,也就是我们在中间没有经历过「推导错误而引起长时间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对思考过足够久,并排除了很多错误答案的东西才会印象深刻。我现在拿出一个硬币,微调一下正反面的图案,你能认出来哪个才是正确的硬币吗?你不能,因为你从来不需要长时间去思考硬币的图案,也不需要去分辨,你对硬币唯一印象深刻的维度就是它可以用来换多少东西,其他维度你都不关心,尽管你可能天天看它。但如果假币足够多呢?那你认识的维度就多了,因为你一直需要分辨和思考。

所以一个好的学习过程,是必须在关键处自行推导的。作为老师,可以在教之前就提出问题,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再教,学生就会记得更好;而作为学生,在学完一个知识之后需要找到一个类比场景来举一反三,体会中间推导过程的精妙。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与学会呈现一种「你灌输,我背诵」的场景,这并不好。不是说背诵没用,而是就算是单纯背诵,不经历痛苦的思考过程,不经历中间的岔路,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以及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那么也是很难长久记下来的。

四、理解通常需要类比

那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怎么办?举一反三感觉有点举不出来,所以就可以选择多举实例。

我们说过「纯背诵」的东西往往是记不久的,你要记得久怎么办?你得思考得足够久,走过一些岔路,知道为什么这条是唯一可行的路,这个过程被称为「理解」,就是你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而理解最快的方法,则是拥有背景知识,如果光给你看公式,你可能会立刻陷入纯背诵的「圈套」,于是我要告诉你假如一个卖菜的大婶对你这么做,你是赚了还是亏了,你一下就理解了,因为你可能去买过菜,所以你感同身受了,道理跟你的背景知识连上了。

因此举例和类比是越通俗越多人有类似的经历越好,学生就越容易吸收,也越喜欢上这样的课。

但这里就会非常考验老师的功力,因为知识的迁移需要老师非常深刻地理解事物的底层结构,否则举例和类比就会不恰当,于是学生虽然可能理解了举例和类比的东西,却对原本事物的本质理解出现了偏差。这样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时候就会越扯越远,当他们要迁移知识的时候就会失败,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底层。

五、高级思维的秘诀

那么如果一个学生又有足够多的关联知识,又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底层结构,是不是就能够出好成绩了呢?是不是就会很喜欢学习了呢?因为不费劲了?还不够。

我们有时候会惊叹于某些学霸的思路之广:大家都是一样听课,都是一样做作业,为什么他看到这个题就有思路,我就不行,是我特别笨?也不见得,我游戏可能就比他打得好。

学霸的这种「高级思维」是哪里来的?基本上都是靠做题喂出来的。

题海战术有两个好处:

  1. 接触过足够多的题型,看到类似的题目结构脑子里就会迅速出现对应的方法。例如做几何的时候你可能就深有体会,什么割补法,你用得多了以后一看那个几何形状,还没看题,自然就知道大概把辅助线画在哪里。
  2. 我让你心算134,你一下就知道是52,但我让你心算133444,你靠心算就很难一下子得出答案,为什么?明明规则一样?因为你的大脑在算的同时需要去记更多的东西。

    人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所谓题海战术,就是在重复足够多次以后,让学霸将学渣心目中的高级思维变成自动化出答案的低级思维,这样学霸的脑容量就全部用在了高级思维上,从而迅速解出题;而学渣则需要先把脑容量全部用来解决学霸直接可以得出答案的东西,还得记着这个不熟悉的答案,那自然就很难再多应付更上一层的思维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新司机看到老司机边开车边回短信会特别害怕,因为他觉得这样危险系数非常高,毕竟光判断路况和协调手脚就已经够费劲了。但对老司机来说,由于开车、看路况的动作根本不需要思考,所以可以用余光和自动化的手脚动作去完成所有步骤,然后把心思用在回信息上。

以上仅为举例,不构成开车意见,但如果有一条信息不得不在一分钟内回完,不回完就会完蛋,而车子也不能停下来或者慢下来,那么显然你在老司机的车上会更安全,道理就是我们讲的,老司机通过不断重复,将新司机的高级思维变成了低级思维,从而有余闲去应对其他事情。

六、人的智能是可变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差异最大的就是智能,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不用功的孩子,事实上可能大部分都不算太用功,这里面一部分是我们说过的成绩较差需要补太多知识,所以没什么用功的动力了,而另一部分则是不太敢用功。

为什么孩子会不敢用功?因为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个人的智能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所以优秀的人就是不需要努力也能获得好成绩,这就是所谓的天赋。换言之,如果你努力学习,那么不管你有没有好成绩,显然你肯定是不够聪明的。

所以学生们既想获得好成绩,又不能努力学习,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畸形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会跟着别人玩耍甚至带着别人玩耍,然后自己偷偷躲起来用功,在测试成绩好的时候,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天赋型选手」。

这个当然是孩子比较幼稚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人的智能当然是可变的,就算是做智力测试题,当你一直做一直做,不断地收集错题总结规律,你的智力测试成绩也会大幅提升。

当一个人认为成绩不够理想是由于自己的天赋不够时,他就更容易把头埋起来,躲避困难以寻求自信;而当一个人认为成绩不够理想是由于自己在某个学习环节做得还不够时,他就更容易查漏补缺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前者显然在竞争中将大概率落后于后者。

这就给了我们教育孩子一些启示:当孩子做得很好,我们去夸他「真聪明」时,他就更容易成为前者,而当孩子做得很好,我们去夸他「你一定很努力」时,他就更容易成为后者。这种脑回路从小形成以后将会影响他很长一段时间。

后记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我们已经从头分析到尾了,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方法去改变自己或改变自己的孩子(如果现在有孩子)。

同时也希望,不仅能从中获得「让学生喜欢上学」的好方法,还能抽出底层结构,推导出「让成年人爱上读书」的好策略,这也是使得我们自己变得更好的长期性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