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非暴力沟通》
英文名:《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作者名:[美]马歇尔·卢森堡
译者名:阮胤华

前言

非暴力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作者曾经到很多地方进行过关于“非暴力沟通”的演讲,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听众,然而作者牛的地方正在于,他能在听众拆台的情况下,用书中的理论去解决这些突发的纷争,哪怕是面对贫民窟的听众对贫富关系不满,对作者美国人的身份不满等,作者最终都能让听众平静下来。

因此,这算是一项实用技能,可能书里写的并不是一二三四的步骤,但当我们搞清楚很多矛盾和暴力的原因,显然我们在沟通上就会高效得多。

一、区分概念

1.1 暴力与非暴力

如果有人问“冷暴力”是不是暴力?当然他指的一定不是《暴力》中的“理性暴力”,而是我们日常说的冷暴力。那么当他这么提问的时候,就知道很多人并没有分清暴力的界限。

:::info 暴力,必须是对方施加于你,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只要违背你的意愿施加在你身上的,都可以叫暴力。 :::

所以肉体攻击和精神攻击,都是暴力,并不是骂你就不是暴力,并不是违背你的意愿把肉或者汤圆塞你嘴里就不是暴力。

但冷暴力确实不是暴力,比如一个人不理你,这算什么暴力呢?不理你是对方的权利,为什么别人必须要理你呢?当然,这也违背了你的意愿,但问题是,这个行为并没有施加于你,甚至,它跟你都没有关系。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没有人规定夫妻之间就得理,不理你很正常,只要不妨碍到你的自由,都是个人权利,所以冷暴力虽然叫暴力,但它确实不是暴力。

1.2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很有用的武器,之所以称它为武器,是因为它可以化解很多本来得用暴力才能解决的事情,可以说,他是暴力和非暴力之间的桥梁。
**
非暴力沟通,帮助人们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看待事情,作者小时候时常受到侮辱,后来他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是存心要侮辱他,而是他们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么没有能力面对,要么恐惧面对,于是,只能到处宣泄他们的暴力,欺凌比他们弱小的个体。

只要你挖出他们真正的内心,帮助他们解决那些不愿面对或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们也可以变得很平和,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力量。

非暴力沟通有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 观察和感受,很好理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人的暴力、愤怒或其他情绪的来源。
  • 需要,指的是我们得明确让他人感受到,我们也需要他们的帮助,让他人感受到我们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也被我们需要着。
  • 决定是否满足他人的请求,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请求,这个请求可以很小,不过原理也是通过互助的方式来建立和谐的关系,免得让他人时时惦记着欠我们一个人情。

:::tips 让他人感觉更好,也是和谐关系的重要核心。 :::

1.3 主观和道德

暴力通常源于矛盾,那么矛盾是哪里来的呢?利益不相符或者是单纯的价值观不同。我们都想让他人按着我们想要的方式来行事,无论是口头上认同,还是在行为上满足我们的期待或是需求。

但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一些区别,比如主观和道德

我们常常会指责某个人,认为其没道德,什么是没道德?就是不遵守应该遵守的默认规则,可是什么是应该遵守的呢?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道德的标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过我们可以大概有一些全体人类都应该有的共识,比如说自由,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不给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就不太够理由说这个行为不道德。

不过很多人分不清,他们指责他人的方式并不是出于共识的“应该”,而是针对自己的“应该”,只要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那就得被指责,注意,别人可能客观上完全没有任何错误。比如由于自己更粗枝大叶,就说关心细节的人都“有病”,如果自己更关心细节呢,那对方不关心就是有问题。

关于这个现象,即人们似乎从来不从“应该”是什么样出发去判断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而是从“是否跟我想的或者我的需求一致”去判断,其实这也正常,如果一个人真正懂了应该是怎样,他自己不就先改过来了么。

因此既然我们很难避免从自己的主观喜好出发去判断,那么要尽量用正确的态度去判断他人,就只能让自己更接近客观上“应该”是什么样,这样我们的主观喜好和客观判断才能尽可能的一致。

二、导致暴力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很多我们常常在做的事,恰恰是导致暴力的元凶。

2.1 回避责任

:::info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绝对的责任。 :::

这听起来是一句理所当然的话,但实际操作中,99%的人都会在某些时刻忽略它。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都对某个事情有表决权,最后B被A说服后根据A的想法行事了,结果失败,B很容易就会说出“我早告诉过你行不通”这样的话来。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就算按照B的想法来,也不一定能成功的这一事实;其次是B最后在A的说服之下,也同意了某个想法,这证明他并不清楚A的想法有问题在什么地方,就算知道了有概率出问题,他也已经用自己的投票默许了冒风险的这一行为。

然而,在这些时刻,人们往往会忘记自己也是参与者之一,只揪住自己当时提到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来讲,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回避责任的行为。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或者不想去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的这一事实,很多矛盾就会产生。

因为“锅”总得有人背,如果一个人要卸下本属于自己的锅,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势必使另一个人的锅相对变得更沉重,这也是为什么当遇到矛盾的时候,双方都先客观地说明自己有哪些有问题的地方,就不容易吵起来的原因。

试着看看这样的话是不是你经常说的:

  • 为什么打扫房间?
    • 因为我不得不做。
  • 为什么喝酒?
    • 因为我天生就是酒鬼。
  • 为什么欺骗顾客?
    • 因为老板叫我这么干,我能有什么办法。
  • 为什么要抽烟?
    • 因为我的朋友都抽。
  • 为什么我必须做这份讨厌的工作?
    • 因为我要养家,我是个男人,必须肩负养家的责任。

是的,不用怀疑,这些常见回答都是回避责任的话。真的不得不打扫房间吗?不可能的,没有人真的可以逼得了你,只是你自己不能忍受不打扫的状态,那么打扫难道不是一件令你更高兴的事儿么?

同样的,你的朋友都抽烟,你觉得你不抽烟似乎没法融入他们的群体,真的吗?难道不是你没有别的让他们喜欢跟你相处的地方才不得不用这种低级方式去贴脸找同类么?所以真的不得不抽?

你说你为了养家,可养家真的只有一个选择么?还是你以养家为借口,其实骨子里就是个风险厌恶者,害怕承担一切可能的损失呢?

:::info 我们讨厌真诚地面对自己,尤其是在承担责任上,因为这会让我们变得不自信,可是认不清事实的真相,却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讨人厌。 ::: **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在别人眼里常常并不是你自己认为的样子,这种由于回避责任得来的虚假自信,就很容易会导致你经常踩过自己能力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变成一个“言过其实”的人。

2.2 替别人决定

第一部分里我们有学到,尊重他人的自由,不以自己的喜好去判断他人的行为,是一条最基础的价值观,如果人人都能遵循这条价值观,沟通就会很和谐,但偏偏很多人要违反。

违反的理由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出于“好心”,但这事儿的道理应该是这样的,好不好心并不是重点,有没有权利才是第一重点,正不正确是第二重点,没有第三。

以孩子的教育来说,粗暴地让孩子干家长愿意的事儿,谁都知道不对,可又能怎么办呢?有人可能会问,孩子不懂什么好坏,他更不知道“学什么东西、爱好什么东西更有用”,我帮他选择,难道不对吗?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并不是从属关系,家长绝对没有权利出于自己的好心去让孩子干所有自己想让他干的事,家长让孩子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完全是出于私心。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极少有家长愿意蹲下来倾听孩子的每个细胞渴望长成什么样,因为那不仅需要极高的沟通技巧,极强的心理感受能力,还需要很多时间。

做一些粗暴的决策总归是容易的,家长认为的“什么更好”,无非是看着别人怎么干,有样学样而已,所以爱吗?不存在的,他们都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多浪费时间,仅仅是“错了大家一起错,也不能怪我;成了我就有功劳”的搭便车之举,而宁愿忽视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

三、四要素

3.1 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们讲沟通,必须得知道沟通的前提是什么。

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是双方都得知道对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但这其实挺难的,因为语言是一种非常粗糙的东西。语言的发展是很缓慢的,而世界的变化却很快,我们的词汇量增加的速度远远抵不过新情况的产生。

因此,语言和世界在很多时候早已匹配不上,尤其是到了现代,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非暴力沟通有一条正确的准则和我们在鸡汤中听到的一样:多听少说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因为你观察到的,是一个样子,但当你说出来的时候,是另一个样子,当我们真的一定要将观察的结果表达出来时,我们必须保持实事求是。

举个例子,科比·布莱恩特是个好球员,这就是评论,每个人对“好球员”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这种沟通就容易变成“鸡同鸭讲”,甚至两个人讲了半天浑然不知各自大脑里的是不同的场景。

我们可以将其改为科比·布莱恩特在最近10年里,场均得分没有低于过25分,他是个好球员。这样才是有效沟通,对方可能会说,我不认为最近10年场均得分高于25分就是好球员,必须还得带领球队每个赛季取得50%以上的胜率才行。

再举个例子,我们说某人长得很丑,可能有一些人会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呢?因为或许对他们来说并不丑,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因此改成有效沟通方式就是,某人对我没有吸引力。

:::tips 多一些客观描述,少一些出于个人主观色彩的高度概括且有多重解释的评论用语,会更快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和分歧点,提升沟通效率。 :::

3.2 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因素是感受。感受不仅要求我们体会他人的感受,还要求我们有能力正确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表达得越清晰,他人要理解就越容易。

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很多人都不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信?看一个例子。

作者提到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当作者询问他的感受时,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应该这么大声”。

作者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但这不是感受,而是看法,他试着重新表达了一次:“声音太大就会打扰到别人”,作者再次解释,这依然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这位学生最后只能以“我没感受”来结束。

然而,他真的没有感受吗?他的烦躁、愤怒、无奈都写在脸上,可就是说不出来。

:::info 很多人都用看法、评论来替代感受,希望别人可以借由这些内容来体会到自己的感受,从而发生自发的、自己期待之中的转变。 :::

这种情况常见于夫妻之间、男女朋友之间,一方不停地发表看法,就是不说自己的感受,但是事实上,这通常是双方引起误解的一环,因为看法里面包含的感受的可能性太多了,我们通常只能察觉到正面或是负面,却很难精准定位,这种沟通就是低效的。

很多人都不希望别人的改变是由于要满足自己的情绪期待,这会让他们感觉“背上债务”,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用评价、指责、看法的手段来让对方自我调整,潜台词就是:这是不对的,你应该改正,但并不是为了我。

虽然这样的小聪明看起来挺不错的,但也有明显的弊端:

  • 首先是刚才说的,别人可能理解有偏差;
  • 其次是别人可能假装听不懂,故意做错,因为拒绝明确的请求不容易,而拒绝暗示则很简单,只要假装理解错误就行了。

3.3 想明白第一性

在非暴力沟通中,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而在正确认识自己中,第一性可能是一个必须搞懂的东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弄懂第一性有一个大体相似的过程,过程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3.3.1 情感的奴隶

这通常是第一阶段,在从小到大的洗脑之下,只要是稍微有点道德感的人都会认为我们的第一性是要让别人快乐——让父母、让爱人。仿佛这才能被他人所认可,所以在这个阶段,虽然我们常常大义凛然,但内心时常是因被绑架而痛苦的,只能用“我是个有责任的人来为现状开脱”。

为什么说被绑架呢?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就是被绑架。

3.3.2 面目可憎

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人若老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是不现实的,因为内心的道德感对自己的褒奖的效用,同样遵循边际递减的原则,于是,慢慢的,我们便会觉得对方面目可憎,无论是向你索取的父母,还是向你索取的伴侣。

我们要知道,一切皆有代价,当你不想让任何人失望的时候,你就会承受很多的失望,因为你会越来越怀疑,为什么我从不拒绝他人,从来都是考虑他人的需求为先,而有些人就是要拒绝我呢?接着便会生出许多“世态炎凉”的感慨。

3.3.3 只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有幸你可以进化到第三阶段,那么你大概就会明白怎样做才是真正正确的,一个人只有第一性为了自己,并且真诚地承认这一点,才有资格叫作“自己的主人”。
**
可能会有很多人疑惑,这样会不会导致冷漠?听起来确实是这样,因为第一性为了自己,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正在欺骗我们的教育观念并不相符。

但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真正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才有能力溢出来用帮助他人的方式接着满足自己的诸如道德感之类的需求,此时帮助他人才是不求回报的、出于真心的,因为心理上得到了完整的满足,这就是最大的回报了。
**
而如果总是损己的基本需求去利人呢?显然虽然我们的心理回报依然有,但由于自己的基本需求都被伤害了,那么当心理回报的边际递减时,必然会让我们生出不少的抱怨来。

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道德,道德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如果有人总是在教育他人要无私,那么这就是对他人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显然和“道德”的含义是不符的,通常就是想占别人的便宜。

我们常说要“学会拒绝”,其实底层逻辑也是同一条,就是坚持自己的第一性,在承认“我为了自己好”的前提下,决定是否拒绝。

3.4 停止干涉

从第一性出发,我们知道了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意味着对自己负首责,那么有没有次责呢?没有,我们之所以有对他人的责任感,完全是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我们希望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事实上,我们完全无法为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负责。
**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要对你负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可我们能负责他人的情绪吗?不能。我们能替别人出牌吗?不能。

小时候去电子游戏厅,由于玩得不好,常常输铜板,旁边时常有一些大孩子,会要求帮我打。我们一定会觉得,那不是霸凌么?是啊,难道我们“为别人好、为别人负责、替他人出牌”不是一种霸凌么?这种简单的类比很多人竟然都想不到。

他帮我打,我就成了看客,哪怕赢了又怎样?如果要做旁观者,我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铜板做旁观者?我完全可以直接看别人玩啊。输和赢,都是体验,这个过程本来就是游戏的乐趣,那些试图从头到尾安排他人人生或者干涉别人自由行动的人,是真正不道德的。

:::info 如果你要为他人负责,可以,除非他人提出明确请求,除此之外,请放下你的“好心”,停止你的“霸凌”。 :::

3.5 说出你的请求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因素:请求。当我们向他人提出请求时,什么样的请求才能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呢?

3.5.1 必须提出具体的请求

很多人在提出请求的时候会不直接说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说不想要什么。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我们没法将很多的“竞争因素”排除在外。

举个例子,一位女士说:“我想要我的丈夫少花一点时间在工作上。”他的丈夫做到了,但加入了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

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但没有说清楚她究竟想要什么,跟我们刚才学的表达一样,当我们想通过让他人“猜”就能达成目的时,我们必须保证各竞争因素难以混淆,且他人不敢故意猜错,否则我们就是在自讨苦吃。

3.5.2 请求越具体越好

具体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概念,当认真去分析时,会觉得自己之前长了个假脑子。

比如一位父亲希望他的孩子足够孝顺,可是什么是孝顺呢?这就不够具体。他需要毫无羞愧地说出自己心目中的定义,比如他觉得孩子常常不听他的话,常常跟他对着干等,那么他的诉求就是让这些情况都消失。

这就具体了,言听计从,就是他心里想的孝顺,但为什么一开始不说这个词儿,而要说孝顺呢?因为言听计从这个词儿太具体,说出来一旦被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有问题就不容易圆回来。

不过一旦他说出来并想明白这事儿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请求是荒谬的,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表达得足够具体的原因,不糊弄别人,也不糊弄自个儿,清清楚楚摆到台面儿上。

:::info 我们常常会把“不想说出来”或者“刻意不去想”当成是自己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们都在潜意识里认为蠢比坏好一点,蠢更容易被原谅。 ::: **
比如有人说,她需要有人关心她。

这个是具体需求吗?不是的,她只是不想说真正的需求而已,因为希望有人关心有什么错呢?肯定没错,但具体说出来可能就有问题了,所以才不愿意去思考。

于是你可以问她,究竟其他人怎么做才算是关心你呢?她可能会说“一言难尽”,或者是很难说清楚,如果她真的想清楚了,她可能会告诉你,她希望当自己还没察觉到自己的需要时,或者她一旦有什么需要,别人总会优先考虑到并满足她。

说出来就好多了,她自己就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是很荒谬的,于是就会放弃这种无聊的自怨自艾,转向更为现实的需求,这样调整之后,反而更容易获得满足。

四、更好地处理情绪/解决问题

沟通中遇到生气或者愤怒的情绪是难免的,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4.1 请求和命令

我们在之前聊了一些关于请求的话题,但并不是所有我们通常接触的所谓“请求”都是真正的请求。

当你的男朋友说,今晚能不能陪他,而你回答“不能,因为你要休息”时,他可能会恼怒地说“你真自私”或者暗示“下次我也不陪你了”等,这就不是真正的请求。

在这里,他的初始提议其实是一个命令。如何区分请求和命令?重要的是看请求没有被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的态度如何。不止是直接对对方批评和指责才是命令,利用对方的内疚或者暗示威胁也是命令。

真正的请求,主动权是在别人手上,既然在别人手上,提出请求的人就必须给予对方的独立决定以足够的尊重,当我们真正理解到是什么妨碍了别人说“是”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就不该再试图去说服他们。

4.2 正确反馈

在非暴力沟通中,彼此确认沟通内容的一致性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常常听到讲述的另一方会时不时地询问“我刚刚讲得清楚吗”或者“刚才的点是否足够明白”等,这就是一个互动确认的过程,确保前面的某些重要的点不出现理解偏差,然后才能继续后面的沟通。

此时作为倾听者,通常会用“是的,我明白了”来表示,但其实这还不算是正确反馈。

最好的反馈是将对方讲的点用自己的理解复述一下,并反问对方“是否就是我说的意思”,如此,双方就能从不同的侧面印证彼此理解的是不是一回事儿。

4.3 为什么生气

沟通不畅的时候,我们会生气,但是,为什么会生气?通常不太会生自己的气,而是生别人的气,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有人说,我就是气自己,其实这种情况不太容易发生,比如你说“气自己这么愚蠢”,其实暗地里常常还是包含了对“别人如此狡猾”的抱怨。

不过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的心情事实上并不取决于别人的行为,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关注点,分清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你在等人的时候,对方没有按时出现,你可能会生气,但其实你最近可能也很累,顺道多休息一会儿难道不是件好事么?就算你不累,也总能找到其他的顺道干的事儿。

:::tips 我们很难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关注点和根据现有情况调整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 **

作者曾经在威斯康星州的一所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连续两天在劝架的时候,鼻子都挨了某个孩子重重的一击。

第一天,他被一个孩子的肘部击中,他当时很生气,差点打回去,但第二天,他被另一个孩子无意击中,伤得更重,血流得更多,却丝毫不生气,只因第二个孩子平时是个懦弱的孩子,作者反而担心这个孩子会不会因为击中他而过于害怕。

所以生气这件事,并不取决于别人怎么对待我们,而是我们怎么看待别人以及别人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关注点在哪儿。

搞清楚这一点之后,人在很多时候就会变得平和。而接下来这种语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远离生气:我生气,是由于……事已至此,我可以……

4.4 愤怒沟通

:::info 愤怒时选择正确的方式看待问题,能使我们远离生气,而愤怒时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能使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
指责,是我们在愤怒中时常会用到的解决方式,但指责是否真的有用?有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因为惧怕而做出改变,但其实这有悖于我们本书“非暴力沟通”的宗旨,因为这本就是暴力。

这种暴力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就是双方之间可能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而被指责的一方就算做出了改变,也很有可能是在被威慑之下,并不是真正理解对方愤怒的原因,甚至认为对方的愤怒其实没有必要。

愤怒是很难自由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愤怒的表达方式

比如明确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愤怒,让对方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并提醒对方进行角色互换,这样不仅更有助于对方做出自己期望中的改变,而且你会发现,将你的愤怒原因平静地描述出来以后,其实也就没有那么愤怒了。

五、非暴力思维

5.1 我选择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选择权,但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点而会认为是“不得不”,不信的话,你可以给自己列一个清单,清单上写的是那些你觉得没意思,但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当你列出来之后再去逐条审视,你就会意识到,很多事情并非不得不,它有替代方案,只是你之前相信自己别无选择。

好,那么对于那些没有替代方案的呢?建议你在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完整的句子是: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最简单的例子,你可能认为工作是不得不做的,你很苦恼,且没什么替代方案。你可以试着把上面的句式套一下:我选择每天8点钟去上班,是因为我想要获得收入,我想要吃大餐,我想要住大房子,我想要旅行、度假。

你可以不工作吗?当然可以,你不是别无选择的,你别想着拿钱就行了,就可以不工作了,所以工作依然是你权衡之下的选择,并不是“不得不”。
**

再举个例子,你可能不得不在雨天开车送孩子上学,害你早上又少睡了一个小时,你真的不得不吗?不是的,你有的选,你可以让他自己上学,只是你为了孩子的安全,你为了获得他对你的好评价,你“选择”了少睡一小时。

注意,这也不是你对孩子特别好,而是因为孩子对你评价更好让你更开心,孩子上学路上万一出了什么事,你更难以承受之前的成本付诸东流以及内心的痛苦,所以,这完完全全是出于你自身利益的“选择”。

当你真的认真去剖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上根本就没什么“不得不”。

现在很多职场人认为他们不得不听领导的话去干某些事,尽管他们认为非常愚蠢,但他们最常说的就是:那我能怎么办呢?

其实大家都有的选,你既可以向领导提出建议,还可以选择辞职,当然,你不想选那是你的事,但请别说“不得不”,我们每个人主动选择的权利。

5.2 惩罚局限

选择某事的时候,我们是自由的,因此选择执行暴力的时候,也不会意味着“不得不”。不过有趣的是,当我们想纠正一个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会使用暴力,并用“不得不”来为自己开脱。

作者在书里写了一个例子:作者的一位朋友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有一天两人在聊天时,校长透过窗户看到有大孩子在不远的操场上欺负小孩子,他跟作者说了一声“sorry”之后就冲了出去。他抓住了那个大孩子并重重地推了他一下,怒吼道:“看你下次还敢欺负比你小的同学!”

校长回来后,作者告诉他,其实他的行为或许并没有达到想起到的作用。校长很不解,作者接着说道,道理很简单,你用暴力去制止他的暴力,只会让他认为依靠暴力解决问题是正确的,只是你现在比他更强壮而已。这会坚定他的信心,同时注意下次欺负同学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比他更强壮的“敌人”存在。

当我们决定惩罚他人的时候,我们需要想两个问题:

  1. 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究竟喜欢他怎么做?
    1. 当我们只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惩罚可能是有效的,因为他可能因为惧怕,做出我喜欢的行为。
  2. 我希望他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
    1. 这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但很少有人过问。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者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者威胁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看起来孩子在我们的惩罚之下,真的在打扫房间,可那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使房间干净了,但并没有对他爱干净或者关心父母起到一丁点儿正面作用,遇到别的事情,可能就原形毕露了。

我们普通人,往往看到自己要的表象就已经足够满足,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者事情没有真正正在变好,于是我们常常需要重复解决问题,这事实上就是浪费时间。

5.3 感激赞扬

:::info 惩罚有局限,赞扬也一样,并不是惩罚就不好,赞扬就一定好。 :::

但是收到赞扬也不都是欣喜。比如一个作家,如果有很读者对他说,你这本书写得太好啦,我可以加你的微信吗?加了后一句之后,很容易就把前一句的正面效用变成了负面。而就算并没有后一句,正常人也会想一下对方这么说的动机是什么,究竟好在了哪里。

因此这样的赞扬通常并没有起到自己想起到的作用,可能还给人造成了一些困扰。

正确的非暴力沟通的感激包含三块内容,可以供我们在赞扬他人时候参考:

  1. 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心情如何。

**
这样的赞扬方式会真诚很多。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一个作者,看到读者这样说的时候,就会知道,他或许真的看过自己的书,而不是借个句子来达成什么其他目的。而我们也可以选择相信,说不出来,是真的不了解,或者没看。

5.4 放下假谦虚

当我们收到他人的赞扬时,正常人都不太会照单全收,循例要谦虚一下,这里分真谦虚和假谦虚。

真谦虚是真的觉得对方夸张了,实事求是地指出对方理解中的偏差,而假谦虚的目的就复杂了,可能是为了“安全感”,不希望被人讨厌,也有可能是假意谦虚,随后再得到一次对方的肯定等等。

不过后者常常是目的过于明显,以致于这种谦虚不仅收不到谦虚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以色列前总理哥达·梅厄就曾经责备她的一位内阁部长:“不要那么谦虚,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

:::info 我们对情商高常常有误解,表面上谦不谦虚其实并不是太重要,情商不对应某个固定的行为,对应的是行为是否让对方舒服。 :::

后记

非暴力沟通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处处忍让,需要左脸打完伸右脸过去,它其实是一种更好地从根本上制止暴力、解决暴力的手段。

虽然可能很多人还是会被情绪所操控,但知道被操控的点在哪里,以及在事后得以更理性地跳出来看待整件事情,这就能让我们应对暴力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