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名:古典

前言

本书中对各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和认知陷阱做了详尽的描述,并给出了一些作者建议的解决之道。同时本书对于初学者在认知上的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关于安全感

安全感这种东西人人都想要,但过度追求却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过度追求安全感,必定是以放弃很多潜在的机会为代价,这个结论来自于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1.1 房子的安全感

很多人对于房子有一种执念,觉得有房才有家,房子是安全感的象征,这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

之所以荒谬,一个原因是把房子跟家绑在一起本就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家就是家,家是由人组成的,而房子就是房子,是由钢筋水泥组成的,把两者人为捆绑是耍流氓。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房子占据流动资金的金额过于巨大,这也意味着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一旦购房,就意味着跟很多机会说了再见。

成本的概念是什么?成本就是你为了某事或某物放弃了原本可获得的最大利益

对于年轻人来说,买了房以后,未来的无限可能也许就要大幅缩水,这种安全感其实本质上是以放弃了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更大的安全感为代价的,因此
买房并不会让安全感凭空产生,它只是一个交易行为

同理,若是有人通过父母出钱买房也是一样,父母提供的东西越多,他们试图掌控的东西就越多,你所能够随心所欲的选择就越少,同样是减少了很多未来的可能性,其本质也是一场交易。

至于投机品的涨跌,这是从事后去看的,不能因为近10几年买房的人看上去资产的表面数字升值了就说买房有安全感,年轻人努力工作能跑赢房价的还是不少的,更何况房价上涨还只是个概率事件,若是不大幅上升了呢?就会被工作上的成长远远甩在后面。

1.2 职业的安全感

除了房子的安全感,很多人也在追寻职业上的绝对安全感,很可惜,我们刚刚已经说了,安全感的本质是拿未来的安全感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东西交换而来,所以绝对安全感纯粹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概念。这也意味着不管你做出任何决定,你都不可能绝对安全。

比如一个人在纠结,究竟是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呢?如果选择考研,万一毕业以后研究生不吃香了怎么办?错过了黄金的工作机会怎么办?研究生学历没有三年工作经历有用怎么办;同样的,如果选择工作,研究生起薪是不是会更高?如果在工作上找不到突破怎么办?万一在公司里是学历越高的升迁的机会更大怎么办……

其实事实是,任意一个选择可能都没有他想象中这么差。有些人,哪里都是阳光;有些人,哪里都是迷茫。在一些人看来,选哪个都能成功,在另一些人看来,选哪个都会后悔。

追求绝对的安全感,往往就容易把自己困在思维之墙,做什么都做不好,甚至有人会因为左选也不对,右选也有顾虑,从而选择了什么也不改变

1.3 爱情里的安全感

爱情里有很多的误区,其中一个就是过度追求安全感。比如很多人会去查伴侣的电话、微信,会让对方时时报备甚至安装定位,还会像猎犬一样嗅他们身上的气味,这些都不是源于爱情。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是呢?我是因为在乎他(她),怕失去他(她)才会这么做的啊,这不是爱他(她)吗?

这种说法极度错误,你害怕的是对方的背叛,所以才这么做,那么对方若是背叛,受伤最大的是谁呢?就是你。所以你不是因为爱他(她),恰恰是因为爱自己才这么做,而你所有的行为,只是出于恐惧。

有那么一些人,因为恐惧,所以一切不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哪怕仅有一丁点的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都会非常害怕,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的掌控
**
另一些人,他们觉得没有对方不能活,同时要求对方也没有自己不能活,所以他们看到对方没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时候,会莫名恼火,其实本质上不是对对方的恼火,而是对自己。为什么我不能没有你,而你却可以没有我?这是由于他们搞不清楚 “爱”究竟是什么。

还有一些人常常把喜欢和爱搞混,作者的定义是:喜欢针对行为,爱则是针对人本身。你可以不喜欢他(她)的行为,但不妨碍你的爱。爱,克制的对象是自己,如果你因为不喜欢他(她)的某些行为导致你不爱了,那么就表示你从一开始就没爱过,只是喜欢而已。

所以请记住:依赖不是爱,爱自己不是爱,喜欢也不是爱。爱情里的安全感只有你自己可以给。

1.4 面对恐惧

过度安全感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事情之所以做不好,其实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好,而是我们自己先给了自己一个定义,然后就陷入了自证循环。

比如我们觉得自己做不好某事,于是就避免做某事,结果因为缺少练习,真的就做不好了。就像当众演讲,没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做得好的,于是,练习演讲的人寥寥无几,坚持练演讲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当然最后讲得好的,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你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达到,坚定这样的信念,也许你也能成为演讲大师,因为对于大多数事情来说,重复练习的区域和次数远远比天赋本身重要得多。因此,本质上是我们自己将自己的路给堵死了。
**
关于房子、职业、爱情的错误概念,都让我们执着于追求虚妄的安全感,以致于丢掉了生命中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其实我们也许本可以更好。有人说,那万一变得更差呢?这当然有可能,但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想你尝试而已。在损失可控的范围内,试着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看看更多可能,又何尝不可呢?

太多的安全感有时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会让你退化相应的生存技能,当有一天安全感不再,你可能会面临无法独立生存的窘境。再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多安全感?因为恐惧。

有人怕蛇,有人怕鬼,有人怕狗,有人怕老鼠……但大多数人都怕黑。为什么?因为黑代表想象的空间,你总是担心那个从黑夜里走出来的东西正是你内心最怕的东西。但事实上呢?有多少人无论尝试多少次,都没有遇到过那个最怕的东西从黑夜里出来?绝大部分的恐惧,是我们自己的想象给予自己的。
**
恐惧是一个懦夫,当你真的面对它,并准备好接受所有最坏的结果时,你会发现,它根本不能把你怎么样。鬼屋里的工作人员不怕那些怕得不得了的人,也不怕那些根本不怕笑嘻嘻的人,最怕那些明明很怕,却用最大的勇气去面对的人,因为这些人真的会上去揍“鬼”。

1.5 有趣与无趣

人生这个东西,分有趣和无趣。有趣之人,人生处处见有趣,无趣之人,人生处处是无趣。
**
如何练习做一个有趣之人?有趣之人和无趣之人的区别就在于做事是否全情投入,以及对全情投入后的看法。有趣之人的心智模式通常是这样,投入后成功了,就收获了成果;投入后失败了,则收获了智慧,而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了,他们都能从过程中收获到快乐。

而无趣之人,他们对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但其实很可能并不是真的没有兴趣,而是怕全情投入了也干不好,他们不是不愿,而是不敢。于是,只能假装对某事漠不关心甚至抵制。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无趣的中老年人,他们不愿意使用智能手机与年轻人交流,甚至竭力阻止年轻人将时间花在智能手机上,这就是无趣的典型表现,他们恐惧陌生的世界,希望世界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拥抱世界。

1.7 选择合适的兴趣

有趣无趣重点在于“趣”,很多东西都会消退,比如激情,有些兴趣也会。所以有些人刚对某些东西有兴趣的时候,一想到它迟早会消退,就没有了开始的动力。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更为合适的兴趣来规避这种状况。如果你的兴趣是多少的年薪,那么当你逐渐接近的时候,其实兴趣是逐渐减少的,甚至超过了之后你会觉得当年的兴趣很廉价。

但如果你选择了一些无法达到但更深层次的兴趣,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比如“追求真理”、“超越自己”、“帮助更多的人”等等,这种兴趣永远不会消退,因为你只能一直在路上。而且,这样的兴趣也能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

二、心智模型

如果说每个人的大脑是硬件的话,那么心智模型就是每个人的软件。硬件上,99%的人群里都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之所以人和人之间的思维和行为会有天差地别,主要来源于软件上的差别。

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我们都在不停地写程序,写什么呢?创造新的心智模型,修正旧的心智模型。优秀的人代码总是写得又干净又好,于是,他们有更好的思维模式,遇到事情有更为正面的反应和直指核心的能力。

2.1 自证预言

心智模型,也就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

我想你一定听过自证预言,有点类似吸引力法则,还有人据此发展出一套套玄之又玄的能量波之类的理论。其实没那么玄乎,简而言之,当你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怎么样的,那么你的所有心智和行为模式就都会在不经意间朝那个方向偏离,直到你真正成为了那样的人
**

之前就有一个很出名的实验,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者意味着天赋好,成功的概率较大;失败者意味着天赋差,成功的概率较小。过了几个学期,老师们发现,成功者果然成绩越来越好,失败者果然成绩越来越差,什么原因呢?

原来成功者自信心都很强,他们处处以成功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老师们特别偏爱,就容易多传授些知识,因此成绩就越来越好,而失败者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是失败,就很容易自暴自弃,对自己的退步也不甚关心,老师们觉得他们糟糕透了,渐渐地教得也不太认真,因此他们成绩就越来越差。

了解了这种心智模型后,我们需要时时警惕,避免掉入心智陷阱。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正向利用它来达成目标。

2.2 自动加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你的大脑常常不听你的话,它更喜欢受雇于你的固定思维,而非你的自主心智?

比如说,当你看到有媒体报道为富不仁,欺压底层人民的时候,你会不会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直接在网上一顿喷?而这仅仅是由于曾经或是现在你也是底层人民的一员,又或者你曾经被富人欺压过,伤害过自尊,所以你感同身受了,于是就搬出了自己的固定思维——富人都该死。这是你潜意识里的固定思维。 但当事情反过来,底层人民嚣张地打了富人,作为底层人民的你也许你会更加谨慎地对待报道,你会去反向思考——或许另有隐情呢?

这就是你的大脑加工材料的方式,它常常根据你的潜意识意愿,非客观地替你做出判断,有时候甚至替你做出某些具体的决定。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正如现在看到这行字的时候,每个人的感悟也是不同的,都是在被自己的框架加工着的。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懂了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很多人拿自己的框架一加工,往往就把那些道理给变味了,引不起行动是很正常的。

然而这样的状况却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该夺回大脑的控制权。思维定式极易让我们陷入心智困局。有人说,那我抛弃现有思维定式不就可以了?我用一张白纸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外在刺激以及内在反馈。

可能没这么简单,因为思维定式是在不断同现实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哪怕你抛弃了之前的所有,但你若是不非常注意的话,很容易就会生成新的。

作者举了一个有钱人的例子,为什么明明很有钱了还是不快乐?因为有钱跟幸福快乐的关系并非总是正比的。在有钱人还比较穷的时候,每挣到多一点的钱,幸福指数就会飙升,因为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于是,他的脑子里就植入了有钱就能幸福的心智模式。 但当他已经很有钱了,钱的继续增多,对幸福的边际提升已经很小甚至为负了的时候,他还是固守以前的心智模式,于是继续拼命挣钱甚至过度挤压了跟家人的相处时间,所以金钱越多,幸福感就越下降了。

这就是一个从实践中生成心智模型,但当环境变化以后,又没有将心智模型进行及时调整的典型例子,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就会任凭自己被大脑的现有框架所控制。所以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型,就跟软件升级是一样的。

2.3 正确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句子听起来十分正确,但却并不总是适用的,还得看你怎样耕耘,想收获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容易自我感动,觉得我既然耕耘了,那就该有我想要的收获,这是十分粗暴和幼稚的想法。因为首先,你耕耘的力度和你想要的结果之间,是不是可以对等?这只是来自你自个儿的判断;其次,你耕耘的方向是不是真的可以导向那个你期待的结果?这也只是你的自以为。

努力还得使用正确的心智模型来评估,有效的努力就是行使正确的心智模型的结果,无效的努力则恰恰相反。努力的效果是不以你自认为付出多少为转移的

比如很多人起早贪黑干活,最后却挣不到多少钱,他们喜欢抱怨。但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另一份更高效的工作呢?他们会说自己没技能,没技能为什么不去学呢?他们嫌麻烦,怕学不会。所以他们还是每天起早贪黑,每天告诉自己付出很多,依然抱怨社会不公。

这完全是心智模型的问题。

2.4 超越心智

我们的心智模型形成于自己在过去对客观信息的摄入和加工,起初的摄入过程通常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加工过程就大相径庭。而加工过程的不同,又导致我们形成了不同的加工模式,从而渐渐连摄入的方式都渐渐有了差距。

比如拥有不同加工习惯的厨师,他们在见到同一种食材时,脑子里迸发出的灵感就是迥然不同,从而使得看待食材的方式也有了不同。

所以要超越心智首先要懂得心智的运行模式,其次要能够看到更好的模式,通过两相对比,找出哪怕是微小的差异,方能在不断反省中建立起更为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这就是进步的过程。

也就是作者说的: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再到当知当觉,最后到先知先觉,这就是心智模型升级的路径。

三、所谓成功

怎样才能成功,怎样才算成功,如何选择职业……这些都是困扰人类始终的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最优解,但却始终存在着更优解。

最优解是人类的终极解法,在开放式问题中是找不到的,但更优解却是可以找到的。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一部分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哪怕是某一小块的更优解,那就没有白费功夫。

3.1 成功的概率

市面上有各种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也有各种关于成功学的讲座,基本上就传达一个意思:当你懂得了我说的这些道理,当你践行了我说的这些道理,你就可以成功了。

这里包含了几层意思:

  • 第一层是这些道理就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 第二层是听完道理不去做就不会成功;
  • 第三层是听完道理去照着做,坚持做,每个人都能成功(因为成功学面对的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群)。

这里的成功通常是以金钱数额为打底的,但我们都知道,如果这是一本畅销书,如果上面的建议简单易行,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明显的逻辑漏洞。

成功是只能对比来实现的,如果大家都看了这本书,并照着书去做,那么大家就都能一样成功,这时候,所谓的成功还是成功吗?就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年入100万,那么年入100万就不再是成功的标准。

成功者注定只能集中在头部,任何简单易行并风靡传播的,都不可能是通向成功的钥匙。

3.2 成功学故事

当我们开始相信成功学故事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被骗的时候了,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给自己带来一点坚持下去的信心,但如果按着上面的指示去做,将毫无例外地曲解对方成功的原因。

成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成功学的故事里却往往只包含几个普遍的要素,例如坚持、自信、努力等。你说这些特质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将成功一股脑儿归功于这些特质合适吗?非常不合适。

但为什么那些兜售这些故事的大师们还要这样教你呢?因为这些几乎是没有上限的万能法则啊。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故事,拿来以后加上这几条都不会有错,同时它的程度没有上限,无法证伪。

比如你拼命坚持还是没有成功,大师会告诉你,你还不够坚持;你拼命努力还是没有成功,大师还会告诉你,别人比你更努力。所以这对于大师来说,几乎是永远不会出错的。

但真正的成功学奥秘呢?若是你细读过《异类》,应该知道成功的因素有多少了,连最普通的出生月份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何况是其他状况?你的父母有比尔•盖茨的父母一半的成就吗?又或者你的岳父像李嘉诚的岳父一样是钟表大亨吗?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拼爹就是成功的第一要义,而是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太多难以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很多是被人隐去不谈的。如果你只揪住几个品质不放并盲目模仿,我会建议你在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堆里,先看看成百上千倍的失败者。

你听的故事,都是别人希望你听到的

3.3 越走越近

作者认为,成功的本义是越走越近。

这里涉及到两个点,一个是我们对成功的看法,不应当认为超过某个目标就叫成功,因为一旦超过以后,人就会有新的目标。当你深挖下去之后,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比如想成为更受人尊敬的人、比如想成为更有担当的人、比如想成为更自由的人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目标。因为对于这些,你永远只能越走越近,无法越过,而这个越走越近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成功的体现。

第二个点是我们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我们就得正确选择成功的目标,不能被一些幻象所迷惑,以致于为了一些并不能使自己长远变得更快乐的目标而耗费巨大的心力。

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永远来自于生命深深的底部,当你越走越近的时候,你就已经正在成功了。

3.4 选择职业

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许多人觉得挺有道理,其实这句话有着明显的错误。

我们以职业为例,如果你是老板,招聘的时候贴出一条,叫:凡入职者需签订终身劳动合同,那么什么人会来呢?第一种是刚毕业的小白,想法非常天真,总觉得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己的终身事业;第二种是没什么信心和能力的,总觉得能有一家公司肯长期要他算不错了;第三种是对合同形式根本不看重,签就签,大不了准备好付违约金了。

这三种人你要吗?择业和选择恋爱对象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你想一下子跟人家签订终身合同,你筛选下来的也就这三种人。

年轻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要多尝试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很多人觉得只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自己就会全情投入,但问题是,如果不持续尝试,又怎么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

有人说,那若是一直尝试,到最后一事无成怎么办?对,所以我们要使用摘麦穗的方法,这个方法最早是苏格拉底用来教柏拉图的。

当你路过一片麦田,在只能带走一颗麦穗,且不能往回走的前提下,如何选到尽量大的那颗?你不能刚开始就急急忙忙地摘,因为那几乎肯定会错过更好的,你也不能迟迟不动手,因为可供选择的余地会越来越少。 正确的方法,是先通过一小段时间的观察来确定麦穗大约都是多大的,先不动手,就是观察。确定了以后,继续往前走,只要遇到放在刚才那堆里还算大的,就直接下手。

职业选择也是一样,先通过小范围尝试和观察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了解自己的能力处于什么样的薪资基准,然后做出选择并全情投入,这样的选择才会相对靠谱。
**
这世上几乎所有的职业都跟职业外的人想象的不同。

之前看《四大名助》的时候,孟非说起明星这个职业,说你觉得那些小鲜肉衣着光鲜,好像受万人崇拜,其实他们不仅在刻苦上超出你的想象,而且也忍受着你难以忍受的无奈和痛苦,比如饭桌上,他亲眼看过一个很知名的小鲜肉要夹第二块肉的时候,被经纪人一沉脸、一摔筷子,立马就缩回去了。

任何职业都是一样,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职业是挣钱多、离家近还轻松的话,那一定是看错了,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的职业,你要从这里获得,就必须从那里忍受或付出。这事儿也是有逻辑的,这么好的事儿不可能你一个人知道,而一旦大家都知道,那么就算门槛再高,也有人愿意付出极大的成本去争取,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下,这样特质的职业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如果你在被某个职业的光鲜冲昏头脑的时候,请一定记得先做好功课,比如“采访”几个在职人士,最好是不同职位的,这会让你对这个职业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参加一些与该职业相关的培训,又或者逛逛该职业相关的专业论坛等等。

3.5 职业规划

很多书也许会教你做完美的职业规划,比如将你的职业目标分成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接着如何去一步步按着目标所指示的实现。它们会教导你如何才能不偏离自己的目标,如何才能不被外物干扰,坚定自己的路。

要是真有这么一张完整的职业地图就好了,事实上这可能吗?完全不可能,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尤其是10年以上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规划得太细,根本等同于扯淡,因为10年以后最需要的那些职业,在今天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啊。

因此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不管在现在看起来多完美,几年之后没准就会变成鸡肋,而且由于你规划得太细,又执着地向前走,这就会让你错过许许多多的新机会,扼杀自己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创造力。

所以,人应该学到的最强的能力是什么?就是随时适配环境的应变能力

职业规划既然会随时改变,那就不需要了吗?当然不是,职业规划要有,但它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一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变的“道”,比如立志成为一个大人物,帮助更多的人等,但实现它的“术”却是应该千变万化的,不应拘泥于形式。

3.6 超脱限制

古典在一次职业规划师的交流会上,问了在座所有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有人说应该去装水,有人说应该分享给别人,有人说应该想想怎样用更好的方式利用水…… 古典最后公布答案,他就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啊,跟水杯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咋一看古典这不是给人下套么?但事实上道理却很正确。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后台也经常会被咨询到关于“毕业以后干什么”的疑惑,很多人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他们可能现下得到的机会也不是跟专业相关的,于是就非常苦恼。
我说这有什么好苦恼的呢?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啊。他们通常会说,那我四年的专业课岂不是白读了?

拥有这种思维的就已经被自己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也就是他们毕业的时候得到一个水杯,接着就只能干跟水相关的事,对于这样的人,也不知道得到水杯这件事到底对他们是不是好事……

以前有个北大出来卖猪肉的很火,大家都在嘲笑说,初中毕业就能干了啊,何必浪费时间又浪费教育资源?结果人家硬生生把卖猪肉这事儿做成了互联网+的国内土猪肉第一品牌,销量超10亿,还出版了个人新书。

你觉得专业没用吗?它可能会在某些时候用上,但不一定是以你所认为的方式用上,甚至有时你都感觉不到你用上了。

就算你真的觉得某些专业一点点也用不上,如果不从事某些特定职业,这个专业就像与世隔绝一般废了,那么你应该为了已经付出的四年成本而将就未来吗?

有句话叫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记住,你当下的选择永远应该是当下的最优选择,过去的成本是沉没成本,而沉没成本并不是成本,为选择而放弃的最大代价才叫成本。

四、真假受害者

有一种非常影响个人进步和幸福的心智模型叫受害者心智

千万不要以为受害者心智就是因为自己真的是受害者所以才产生出来的,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心智模式是自动开启的,也就是在同等的情况下,有人会开启这种心智,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有其他的应对模式。

拥有受害者心智的人会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受害者,因为这种心智会严重阻碍个人进步,从而从假性受害者变成逐渐接近真性受害者。

4.1 受害者心智

作者提到的这种心智模型其实在很多书上有个类似的名词,叫谬误归因。简而言之,一个人经常把引起个人负面情绪或者导致个人失败的原因归于环境,而非他自身。

不要看别人,看自己就行,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或多或少,因为我们都需要自信,而负面情绪或失败却是打击我们产生自信的最大武器,因此若是把错误都归于自身,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这样一来,大脑就会指引我们去找理由。当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从单一原因去推导,于是,只要一个人想找理由,自然可以找出无穷多,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客观事件不发生,当前的状况当然不会发生,再夸张一点,如果没有人把他生下来,也不会招致今天的失败。

但安装了这种心智的人往往并不划算,因为他们的反省力不够,所以进步就非常缓慢。道理很简单,不是自己的错,还需要改正吗?因此你会发现受害者心智过度的人,往往会越来越差,首先他很难进步,所以解决不好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其次他总是在抱怨环境,就显得处境更加不堪。

诚然,环境对结果的影响很大,但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改变环境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的力量太渺小。我们可能会影响环境,但要在短时间内让环境来主动跟我们适配,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经常说,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自身的某些因素变了,结果不也会变么,为何要舍易求难呢?所以与其当一名“受害者”,何不做一个总是能在给定的现有环境下做到最好的人呢?时时警惕自己突然跑出来的受害者心智,这除了带给你有限的安慰以外,什么都不会变好。

看上去受害者很惨,没人想当受害者,可现实生活中却不是那么回事儿,有很多人甚至爱上了当受害者,因为他们尝到过 “甜头”。

比如最常见的比惨。如果说炫富还可以得到一点虚荣的话,比惨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把自己说得越不符合实际,跟实际差距越大,就越是能获得别人的“纠正”,所以这其实是另一种虚荣;其次,比惨是一种安全策略,我最惨,所以你们都得帮我,没有人可以欺负我,借钱也只能我问你们借。

当受害者是可以理所当然地得到同情、谅解和帮助的时候,才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成为受害者。

不过这种心智从长远来看却是亏大了,因为总是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别人就不太愿意跟你交往,同时,就算你获得了许多帮助,但该迈不过去的坎还是迈不过去,下次还得找人同情和帮忙。

久而久之,假扮的受害者就会越来越像真正的受害者,一事无成还乐于对他人进行情感绑架,从而走上恶性循环之路。

4.2 世界本没有公平

这个世界有没有公平?受害者心智的人肯定是拼命抱怨,为什么世界对别人总是如此友善,对自己却如此不公?但其实世界本就是没有公平的。

你想想,虽然你穷、你丑,但至少四肢健全,至少耳清目明,有多少人愿意跟你交换处境,可你却只愿意盯着更多资源的人看。

很多人说,为什么有些人能靠拼爹获得那么多的机会?这世界真TM不公平。但你想想,如果一个人明明有资源可用却不让他用,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呢?盲人可能很希望这世界每个人都能自戳双目,你愿意吗?

或者换个说法,当你通过拼搏获得了北京户口,想给你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时,你老家的小伙伴们说,不行,你家孩子得跟我们一起回农村上学,你认为合理吗?起点本来就有高低,路也有好走跟难走,如果都要追求绝对公平,就不存在拼搏的意义了。

不要抱怨不公平,你也不是受害者,当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一定也有人在羡慕着你,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

4.3 拆掉受害者之墙

既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相对的公平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相对是自己定义的,程度也是自己定义的,所以对我们自己来说,只能在给定范围内让自己的生活尽量变好,而不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公平,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容易掉入受害者心智的陷阱。

想要拆掉这堵受害者之墙,或许我们可以试着给自己装一个“间谍程序”,这个程序就像一个闹铃,当你试着说出或者想到“XX的不对”的时候就会触发报警,接着让你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处于受害者心智模式了。

尝试着多提醒几次,每次一出现你就拿出纸划上“正”字的一笔,这样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了,而且你会十分直观地发现,它出现的频率有多高。接着,慢慢尝试把这些事当成别人的事,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思考模式可以是这样的:他遇到了麻烦,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觉得这样做对他是最好的,或者这样做是他唯一的选择。

将自己彻底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

4.4 活在父母的世界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亲人对我们有着很大的牵绊力。为何我会用牵绊力这个词?因为我们跟父母的想法和利益并不总是一致,所以当矛盾产生的时候,我们基于“道义”,对,就是道义,往往容易做出妥协。

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做出妥协?
1、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正确的,是大逆不道的。
2、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有恩,忤逆他们就是不感恩,而一个不感恩的人是不道德的。
3、未来还得跟父母保持和谐状态,闹僵了也许会损失经济利益,也许会损失心理利益。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之所以做出某个决定,完全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怎样可以使未来更有利,我们就倾向于做出某个选择。

有人说,第一条和第二条我怎么看不出来是基于对未来的判断呢?你再深入挖一下,之所以我们会不敢“大逆不道”,之所以我们会不敢“不感恩”,是不是怕一旦成为了这样的人,就会被主流社会抛弃和嫌隙?因此我们在潜意识里就是不敢去违逆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的。

但大逆不道的“道”有什么标准和合理性呢?或者说是不是一旦不按他们的意思就意味着不感恩呢?很少人会去这样深入思考,他们所有的利益都是基于安全感,只想着不能跟多数人不一样。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所以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当尊重和考虑父母的建议,但若是两者完全冲突,是按父母说的做,还是按自己内心所想的呢?如果你真的如你自己所说的那般高尚(不贪图父母潜在的给予),那么当然应该做自己,因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主角啊,否则你就算“从”了父母,也不代表你更有道德,这只是你的利益博弈后的结果而已。

没有父母参与的人生可能会有缺憾,但没有自己参与的人生连意义都不存在。

4.5 活在子女的世界

活在子女的世界和活在父母的世界看起来是相互独立的,但其实两者之间是有强关联的,要避免子女活在父母的世界,可能需要某些父母先尽可能不要活在子女的世界,毕竟对于合格的父母来说,尽可能让子女人格独立才是他们的责任。

但有时候作为父母,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看到子女做出跟你期待不符的决定时,也许就会不由自主地干涉他们的决定,想“帮”他们一把,这其中就可能有你曾经过度“活在子女的世界”的因素了。

其实这也是戒断反应的一种,就跟戒奶是一样的,必须先经历痛苦才能完成。如果你希望痛苦少一点,那么就不要让这种习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养成。

过度付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嘴上可能不承认付出是为了回报,但潜意识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愿意做无用功的,哪怕我们在付出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对等的快乐,但很多人并不认为那是对等的回报。

因此父母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的失败、过错全部推到分了资源、精力给子女的这件事上。隔壁老王为什么比我成功?因为他都不管孩子,一心扑在事业上,我要是不管你,我可能过得比他还好,现在事业没了,你还要忤逆我。

若是存有这样的心理,怎么会没有强烈的戒断反应呢?很多人正视不了自己的失败,就会落入我们前面所讲的受害者心智的陷阱之中。
**
因此,作为父母得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我之所以对子女好,是因为我想对子女好,而对他们好这件事本身已经遂了我的意,我得到了心理上的巨大回报,这样再要索取的欲望就会少很多。

4.6 社会的幸福

很多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幸福概念的,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他们感知不到幸福,他们完全可以感知到,但他们的幸福往往是被操纵的。

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对于幸福的定义其实一直屈从着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比如考上清华北大、升了经理、有房有车就能得到赞赏,得到肯定,得到尊重。然而这样的幸福往往并不持久,因为他们的上面永远有更多的人。

而且社会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如果要按这样的方式去计算幸福,那就注定只有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也许还能残留一点幸福感。属于社会的幸福感永远是稀缺品,因为按照这种幸福设定,排在前面的永远是凤毛麟角。
**
丢掉社会的幸福,找回自我的内生幸福,这就需要我们的大脑里有感知细微进步,并保持乐观的系统。要知道幸福并不是一个少数人笑多数人哭的游戏,幸福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礼物。

五、成为更好的人

来到了重点,那就是成为更好的人。

社会里有一个“我”,内心里也有一个“我”, 在不断地与社会的交互中,我们常常容易将这两个角色相混淆,把别人的希望当成自己的希望,把别人的判定标准当成自己的判定标准,把别人的成功定义当成自己的成功定义,不知不觉就掉入了“为别人而活”的陷阱。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地分清楚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区别,并正确判断什么时候是哪一个跑出来在起作用。

5.1 等待不如行动

有没有人尝过这样的心态,想表白却又怕失败,结果白白看着暗恋对象在眼前溜走。我猜有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做的利弊,如果不表白,那么的确可以继续做“好朋友”,但如果想更进一步,就只能等对方先给暗示了。这代表什么?很明显是自利心过重,把自己的自尊放在比给对方幸福更重要的位置。 如果表白,对方接受当然是最好的结局,若是不接受,损失了“面子”,而且会有“连朋友都不能做了”的可能性。 但面子重要还是幸福重要?再者,你是享受跟他(她)做朋友时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还是想给他(她)幸福?这得分清楚。更何况,谁说表白只能一次呢?就算对方彻底跟你掰了,那就说明你在这一段里本就在浪费时间,只顾自己的短期肾上腺素而忽略长远的幸福是十分短视的做法。

等待的成本,犹豫的成本,拖沓的成本往往超过即时行动本身的成本,这在任何事上几乎都是一样的。

比如一个销售不敢给大客户打电话,怕把事情搞砸,但如果你永远不打,事情就等于已经砸了,而且万一对方真的拒绝了,你的等待成本也本可以在对方快速拒绝后转向下一个,没准下一个都已经成了呢。

等待只有在事情仍在快速变化之时才可能是值得的,如果局面基本固化,那就让等待的时间尽量转化成行动的收益吧,毕竟,就连最坏的尝试,也比没有强。

5.2 价格和价值

很多人都知道价格和价值有什么区别,因为教材里说了,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上面的无差别劳动,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在价值两端波动的。

其实马克思的观点是非常有问题的,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它需要考虑需求、供给、边际、心理等各种因素,比如一个人费了很大劲造了一种没人要的东西,这种东西非常复杂,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也很长,那么它的价值是否就很高?这很明显是荒谬的。

而价格,恰恰是价值的社会形式。比如苹果手机为什么值7000块,不是凝结在上面的无差别劳动值7000块,而是愿意用7000块去买它的人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因此它的价格是7000块。

搞明白这些,你就该知道,我们应该从价值去判断东西,而不是价格,有人喜欢买自己用不上但价格奇高的东西,这就是将大部分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了,把价值和价格划了等号,以致于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自我,只有“1000元的衣服怎么都比800元好看”、“200万的房子就是比80万的房子更牛”……

多数人都在本可以拥有无限可能的生命中挤向了大多数人在跑的小道上。反省一下,你是不是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同时静下来问问自己: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5.3 口是心非法则

口是心非法则其实我们平时都接触过,用人话来讲,也就是“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

当然这两者的程度并不一定总是正比的,但一个人越是在意什么,想掩饰什么,通常越容易表现出刻意的心虚,这也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一个人没钱,就特别容易关注别人看待他时的一言一行,连一个微表情也不放过,生怕别人因为他没钱而看不起他,于是常常会借外物去表现出自己“有钱”的表象。

这个道理我们也许懂,但有时还是会时不时地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比如一个个子稍矮的男生,就会特别在意高个子在旁,或是总觉得身边的高个子女生有意无意地在谈论他的身高,于是,揪住一切机会踮脚,其实这在别人看来反而是很滑稽的。

如果你要遮盖自己的短处,不要强行掩饰,只需要用光芒万丈的长处将自己的短处标签撕下就行了。马云的长处是什么?有人会在他身上贴小矮子的标签吗?

5.4 摆脱指定的成功

《异类》这本书中,分析了很多导致成功的因素,这种成功,是大部分人眼中认可的成功,是在大部分人有需求的事情上做到顶尖的那种成功。

这种成功,注定只能由小部分人完成,因为任何领域,只能有一个第一名,只能有一小撮头部,所以无论你怎么努力,达不到才是正常的。

但达不到社会规定的“成功”是不是就不成功了呢?如果不成功就是失败的话,那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注定是失败的了。
美国有个银行家,非常成功,受人尊敬。然而在事业顶峰的时候,他却放弃了一切,跑去开了一家餐厅,而他就是餐厅的主厨。有人非常不解,银行家是人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你又如此成功,为何要放弃呢?那该有多可惜啊。

这位前银行家笑着说道:银行家只是你梦寐以求的职业,却不是我的啊。

每个人想要成为的样子都不同,有人享受聚光灯的感觉,也有人喜欢给人鼓掌的自在。不管想做什么,都没有错,重要的是,
你是否在成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看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不被世俗所裹挟,坚定地往自己想成为的人走去,才是生命真正的成功。

后记

本书是作者在2010年的思考,我认为还是非常超前的,之所以经常有人把这本书当成是鸡汤书,那是由于我们的认知正在前所未有地增长,我们已不满足于道理本身,我们还需要懂得更多道理的道理。

说到关于成功,我们若是盲目听信成功学故事并模仿,将离成功越来越远。而且世俗的成功不是人人都可以达成的,按概率来说,也就只有一小部分。

而后对于恋爱和职场,若想选得好,就需要我们先选择好小范围的尝试和观察,对所谓的“好坏”有个大体了解后,然后再选择,最后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