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智识的生产技术》
原书名:《知的生産の技術》
作者名:[日] 梅棹忠夫
译者名:樊秀丽
出版方: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1972

前言

本书出版于1969年,那时还未出现互联网,认知科学也刚刚开始萌芽,但令人惊奇的是,它所提供的技术与思考,无比的适合互联网时代,也无比契合认知学科对人脑研究得出的结论。

获取信息、整理信息、深入思考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是每一个终身成长的现代人必备的底层能力。

一、从笔记本到卡片

我们的学校从来就没有关于「如何学习」这门课程,所以我们从小就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技能,甚至连「学习是需要学习的」这个观点也没有。

在学习中,似乎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迷思,学习时只要认真努力就行,对于捣鼓各种学习技术和工具的,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干正事,是要被批评为舍本逐末的,因为家长们认为有这个时间,什么都学完了。

但实际上,工具改变思维,很多学科都是因为工具的发展而得到革命性的发展,比如医学。

说到学习工具,最基础的应该就是笔记本了吧。我们往往会准备一堆笔记本,分门别类,但在一番雄心壮志之后却没能坚持记下去。过一段时间又间歇性地重新规划一个笔记本体系,如此循环反复,相信这在很多曾「发奋读书」的人身上都发生过。这情况可能是文具店喜闻乐见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讲,却太过挫败了。

:::info 其实当你一开始对笔记本进行分类的时候,就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旅程了。分了类就固定了用途,固定了场景,就很容易由于一段时间内没有足够的信息填充,或填充错了地方而慢慢滑坡到放弃。 :::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活页本。活页本因为其灵活、可自由组合,解决了上述很大一部分问题。但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加自由的创造力,可以和作者梅棹忠夫一样,彻底去掉「本子」的概念,以单张的卡片作为笔记的单元。

一旦你开始这么做了,就会发现,思维从未有过的灵活。

请记住这个认知规律:如果打算培养一项长期的行为习惯,那么操作越简单越好。

卡片这种笔记形式,是作者从田野调查(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中得到的启示。田野调查工作者在进行访谈调查之时,需要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事无巨细的记录所有的调查信息,因为信息量琐碎而繁多,后期的资料整理就成了一件痛苦而浩瀚的工作。

经过摸索和讨论,作者和同事直接就用不需要装订的卡片来记录信息,整理资料的时候只需要将相应的卡片汇集到一起就行了,结果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认知负荷。

二、作者的卡片

那么作者的卡片是什么样子的呢:

卡片使用固定的规格,一律采用 B6 大小。一般我们想到的卡片可能是单词卡,或类似扑克牌大小的物件,比如图书馆的索引卡,但那样的卡片太小了,大多数时候不足以表达清楚一个概念、事件。用 B6 大小,即能保证必要的书写空间,也不至于造成要写很多的心理压力。当然 B6 规格是作者的使用习惯,不一定你就得这么大小。

2.1 一事一卡

在卡片上写东西也有规则。

智识的生产技术 - 图1 备注上日期,制卡的场景,引用的来源,就有助于将记忆拉回到制作卡片时的具体情境当中,保持对卡片内容的新鲜感。用作者的说法就是「为了忘却而书写」,即要按照第二次看到这张卡片的时候,可以像第一次接触卡片上的知识一样完整,无遗漏无错判这张卡片的信息和价值,这样你就可以把自己的记忆空间空出来。

image.png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使用的卡片分左右两栏,最上边写标题和页码,左边写日期,还可以写来源。

作者自创的这种卡片叫京大型卡片,我们也可以用别的替代,但卡片最好用比较硬的纸张,因为不装订,还要时常拿出来翻阅,如果太软,不仅手感不好,时间长了也容易毁坏。

三、如何整理卡片

以上都很简单,每个人都能轻松入门,但真正到了整理这一步却要好好学一下。

3.1 不要分类

知识有分类,但卡片无需分类。在制作卡片的时候,一事一卡本身就是最小知识单元,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意组合,就像一块砖,在构筑成墙之前没有南墙北墙之分,更没有客厅卧室之分,而且即使切成了南墙,拆下来垒到北墙去也一样可以。

3.2 资料的标准化

资料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不在资料的格式整理和查找上花费额外的时间与脑力,就像扎克伯格一样,永远灰色T恤,根本不必为选择穿什么衣服而消耗认知。

具体的做法是在空白的卡片上写上基础的信息:标题、时间、来源等,然后将需要的信息裁切或誊写下来,贴在空白卡片上。

3.3 永不归档

使用卡片最大的忌讳就是归档——卡片永远不归档。

这和笔记本的使用方法不太一样,笔记本写完之后,就放到一个专门保存笔记的地方归档了,需要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翻一翻。但是一整本笔记本,完全复习一次需要多少的时间和脑力?所以大部分时候不过是泛泛一翻或者查找具体的内容。

那这个笔记其实只是备忘录,并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将笔记内化到大脑里。

当你开始实践这种方法的时候,就会发现,复习的时候,面对一张最小结构的知识卡片,和面对一整本笔记时的认知压力是完全不同的。面对整本笔记本时认知会不由自主聚焦到「复习完」这个管窥心态中,而一张卡片很快就看完了,大脑有足够的带宽去发散,去和其他的卡片进行远距离联想,从而激发出更多更强的创意。

四、实践运用

如何将卡片运用到实际当中?我们从读书、日记、文章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4.1 怎么用卡片读书

成年人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序和分散,知识与知识之间在学习的次序上是间隔性的,今天看的一本书上的知识点可能和半年前看的一本书上的知识点才联系得上,这主要是因为成年人的学习主要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需要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寻找答案,还不一定能够及时找到。

对于这种情况,作者提供的方法是:确认阅读卡片。

注意哦,不是阅读笔记卡片,而只是记录阅读痕迹的卡片,写上书名、作者、阅读时间、阅读进度,还可以加上内容评级,这就可以了。

有了确认阅读卡片,复习的时候,只需要对着确认阅读卡片,回想相应的内容即可知道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注意,复习的时候尽量避免直接看所需复习的内容,一定要遵循「必要难度原则」,先回想一下,记不起来才去翻看原资料。

如何记录笔记卡片内容的原则刚刚已经说过,核心是「一事一卡」和「时间戳记」。

但作者在卡片内容上还有「重要」和「有趣」的区分。所谓重要的就是干货,有趣的就是有启发性的,这两者都是卡片上的主角。

4.2 怎么用卡片写日记

一般意义上的日记就是个人经历和心灵的记录,偏向于文学性,不过本书的主题是「智识的生产技术」,自然就不是普通日记,能够创造和增长智识最佳。

所以作者所说的卡片日记其实是「写给个人的工作记录」,基本的要求就是客观与事实,这是与文学性日记的最大区别,文学性日记是偏向于主观感受的,而卡片日记则要求数据准确、事件完整、逻辑严密。

用卡片做日记是最能体现卡片威力的场景。试想一下,我们一天中会遇到多少不同主题的事情,会想到多少个不相关的念头,如果这些都用传统的笔记本记在一起,得多混乱?在复习和阅读时得花费多少时间和认知资源?

根据「一事一卡」原则,每个事项只需制作一张卡片,一天下来可能会用掉几十张。这几十张卡片就是几十个最小知识结构,在创作的时候,不仅能嵌入到任意一个思想节点中,更能和其他卡片相互联系,生长出更多的创造性内容来。

4.3 怎么用卡片写文章

前面都是如何记录、如何整理,归根结底还是在输入阶段,而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输出,为了创作,而创作的最基本形式就是:文章。

当然这里所说的文章也不是讲究遣词造句、抒发感情的文学性文章,而是强调逻辑和议论的科学性文章。

熟练的创作者会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把脑海中那些起起伏伏的关键字和线索整理出逻辑,然后根据大纲敷陈出文章,这也是大多数写作者的方法。

这就好比做一道菜,普通人是手忙脚乱,锅里油都热了,爆锅的葱姜蒜还没切好;菜出锅了又想起来还没放盐。而熟练的创作者是有菜谱的,主料、辅料、调味品都提前备好了,每样食材的放置顺序、所需的量都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只需要按步骤操作即可。

但是,即便熟练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也依然有好有坏,为什么?因为原材料也有好有坏。

好的原材料哪里来?从平时而来。

作者详细叙述了他自己是如何利用卡片创作文章的:

  1. 准备一些空白的卡片,最好是和自己平常所使用的卡片规格一致。
  2. 将所有想到的和主题有关的关键词、短句、案例、乍现的灵感都写在卡片上。记住,要一事一卡。同时将以往积累的相关卡片都拿出来,汇集到一起。
  3. 查看这些汇集起来的卡片,寻找两两之间的关联,有关联的就放到一起。注意:千万不要将卡片分类,只是把似乎存在逻辑联系的卡片集中到一起,首尾固定。

如此反复,填充文章的血肉就很丰满了。

值得一提的是,原始积累的卡片不要破坏掉,因为我们使用卡片的另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卡片具有复用性,即这篇文章用得上,另一篇文章也能用得上

后记

卡片是作者提倡的好工具,我们可以尝试,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到「智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的规律,将作者的工具改良成最适合自己、最便捷的,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