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爱和自由(珍藏版):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
作者名:孙瑞雪

前言

本书来源于孙瑞雪老师的演讲录,最初由学员们根据录音整理出来,在家长中、网络上流传,后经作者整理才出版。

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书中用大量真实的案例说明一个观点:爱和自由,是孩子成长的根本,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孩子发展的科学规律:人天然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只要条件适宜,就会成长,这个条件就是爱和自由。

那么究竟为什么是这两个条件,而不是其他我们常见的经济条件、陪伴等这类前提条件呢?作者所说的爱和自由,又包涵哪些特点呢?

一、从现实出发

孩子发展的规律(书中称作“成长的理性”)是:从感觉开始,逐渐形成概念化。孩子学习的起点一定是感觉,而不是“知识”。 孩子的发展始于感觉,感觉来自他不停的、反复的活动。孩子在活动中对事物有所感知后,会对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建立起概念。

因此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现实出发,从具体生活出发,避免想象。

1.1 育儿经验

新手爸妈总会从父辈那里“继承”一些育儿经验,但是经验这个东西,有具体的应用场景,一旦前置条件变化,经验就有可能会失去借鉴作用。尤其是育儿这件事情,即使应用场景相同,也不见得就适合运用在个性完全不同的当事人——孩子身上。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TA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反馈机制。

育儿路上,家长只能遵循一些更底层的规律,而不能照搬具体的行为。育儿经验之所以适用性显得更狭窄,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父母。父母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环境主角,如果没有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本质,只是浮于技术或形式的生搬硬套,往往会失之千里。

1.2 心理成长与智力成长

书里说了一个反例:一个大学教授要把儿子培养成神童,三岁开始学习多国外语,十几岁就博士毕业,结果神童长大后只愿意做售货员,不愿干任何“知识性工作”。原因就是他学了太多跟生活无关的“知识”,无关他的生命感受。

人类把握世界不只通过大脑,还有感觉、精神和心灵。

所以书中讲:“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举另外一个例子,一个从未被抱离过固定住处的4星期的婴儿,有一天看到两个男人同时出现在眼前,脸上出现害怕的表情。这两个人是婴儿的父亲和叔叔,在此之前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抱过他,与他亲密地相处过,只是从未同时出现。

然后,婴儿先是盯着其中一个人,慢慢地笑起来;当他转向另外一个人时,脸上又出现紧张的样子,直到好像认得出这个人时,又笑了。从未在这个房子里同时看到两个男人的经验,让他以为房子里只有妈妈、保姆和一个男人,出于这个结论,他会重复上述的动作几次,直到最后接受“房子里显然有两个男人,而且是不同的两个人”为止。

婴儿在他周围的混乱环境中,认出了其中一个,又认出了另一个,然后他发现自己一开始“这个房子里只有一个男人”的想法是错的。当他在具体化的过程中努力时,已经感觉到了人类理性的不可靠了。

这个例子可以解释婴儿看似没有理由大哭的原因,环境的突然改变,令婴儿产生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超出了他理性的理解范畴。当然,不仅仅是婴儿,即使是成人,也有这样对环境不适应的感受出现,只是不会用大哭来表现而已。

体验进一步丰富这着心理活动,然后才是意识的觉醒,智力的发展。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正是害怕的体验,让婴儿意识到,哦,原来这是两个不同的人,原来房子的环境不是我想的那样。当他再处于人多的环境中时,可能会表现出接受得更快、更平静的状态。这便是智力的提升了。

如果成人不能意识到,孩子一出生就存在着心理生活,就不可能在孩子获得更多意识的时候,正确地理解他,更遑论帮助了。

1.3 智力来源

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孩子早期成长里最先要学习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那什么是智力呢?作者说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的概念化,都和孩子的体验分不开。

比如,它看到一幅花的画,你告诉他这是花,他可能不能正确理解“花”是代表什么,但如果他到了花店,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不同的颜色和形态,触摸到立体的形状,然后你再告诉他,这些都叫花,这个叫玫瑰花,那个叫百合花……那么他就能准确理解了。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且仅当他把注意力转向什么,成人才有可能“教”给他什么。因为感觉是自己的,别人不能灌输,和学习骑车、游泳一样,只有当他有学习的需要时,成人才能提供帮助,协助他体验感觉。

感觉练习的过程,完全是自我教育,它必须在不停的、自发性的活动中进行。成人只能协助,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孩子自己完成的。这个过程中,
成人能提供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

当孩子在思考时,不受到打扰至关重要。孩子认识新事物是建立在熟悉的事物基础上的,当他在特定的环境中,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时,这种非跳跃式的、非并列式的自主思维延伸,就像灵感一样,可遇不可求。

当孩子能幸运地不被打断,顺利地完整体验感觉之后,成人如果可以用简洁和准确的词汇表达出来这种“感觉”,就能使孩子在内心把“感觉”和词汇一一对应起来,这样的场景和体验,就完成了智力的一次飞跃。

要知道对孩子来说,把一种感觉提取出来并概念化和把这种感觉表述出来是两件事。所以成人耐心陪伴在侧,并能适时准确地把他的感受表达出来,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食物经过消化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感受并概念化再到表达,就是将体验转化为认知能力并将其自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就是智力的形成过程。

二、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

人们都愿意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很多时候忘记了,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好比学医,你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名医生。爱孩子,也是一种技能,不学习,所谓的爱,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2.1 爱与依恋

人们往往会有错觉,觉得孩子越依恋谁,谁就越爱孩子。其实应该是谁更爱孩子,孩子更不依恋谁。相反的,若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爱的孩子,一离开父母就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就会不安,表现出强烈地需要父母陪伴的需求。因为爱的缺失,他会在父母不在的时候,讨好别人,到处寻找爱,或是封闭自己,拒绝与别人产生交集,以免受伤。

如果一个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的真正的爱,她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而不是爱。当这个男性离开了她,她会特别痛苦,必定想方设法要得到这个人的肯定。父母真正爱孩子,对孩子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爱,很直观一个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惧怕陌生的环境。如果不曾得到真正的爱,他就会有这样的判断: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危机四伏。

2.2 真正的爱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现在大部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习惯性地从自身出发,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总是奔着自己必须胜出的目标去的,因为这样他在孩子心中才能树立权威。

还有一些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好的时候能平静地面对孩子,比较理性地应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情绪紧张起来就对孩子大吼大叫,完全失去理性控制。

孩子面对这些,大部分时候就根据大人的态度来校正自己的言行,察言观色成了他们经常练习的项目,揣摩和应付就渐渐形成了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处在不安和焦虑之中的孩子,内心的感觉体系就会被打乱,心智成长就不那么顺畅了。

真正的爱,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会让孩子相信,即使独立于父母,自己依然是被爱的。这种有人爱的确定感,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能更快地适应下来,更专注自我体验,而不必去担心外界的干扰,也更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

2.3 父母应该怎么爱孩子

在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为孩子的发展和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才是父母能提供的真正的爱。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提供帮助需要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

很多父母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自己的利益出发,从来没想过站在孩子的立场反思自己的行为。比如有些五六岁的孩子小便,大人会帮忙脱裤子和穿裤子,并且有时还对试图自己动手的孩子叨叨“快点快点”。

可以想见,这家长早期是怕孩子浪费时间就自己动手做事,剥夺了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尔后又在长期的“帮助”中,固化孩子可以不必自己动手的“经验”。但孩子终究会长大,这种快,与之相对应的,是孩子动手能力形成的慢。

二是,爱孩子需要建立在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一点纠纷或是危机,就喜欢问周围的人,找别人帮忙出主意,很少有人会提前去看书。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总是在孩子出现了他们搞不定的问题之后向别人寻求解决之道。

要知道经验都是建立在走过的路之上,别人谁都不如你了解你的孩子,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如果一个人连涉及问题本身的当事人都不了解,他又怎么帮你有效地解决问题呢?

2.4 缺爱的表现

缺爱的孩子常常是父母眼中调皮、不听话的孩子,下面这些表现可以让家长们更快地了解孩子是否缺爱。

2.4.1 搞破坏

当一个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关注时,往往会表现得更具破坏力,因为只有干了家长眼中的坏事,才有可能得到关注。得不到爱的孩子会误认为,这种哪怕是带着责骂的关注就是爱,他为了得到这种爱,会使用家长最讨厌的方法。

家长若一味地制止,只会让孩子的行为愈加恶劣。如果你去抱抱他或者亲亲他,也许他会安静下来。

2.4.2 有虐待倾向

虐待自己,或者虐待动物,都是缺乏爱的表现。前者,是通过身体虐待引起大人的注意,让他们关心自己。有孩子经常是快要上学时就生病了,甚至有些孩子故意不盖被子把自己冻生病,为的就是留在父母身边。

虐待动物的孩子可能内心缺爱的程度更深一些,因为自己不好过所以享受虐待动物痛苦的快感,这种就已经超出了正常心态的范畴。

2.4.3 常见的哭泣

缺爱的表现中最常见的就是哭泣。这是在婴儿期得到的反馈,一哭就有大人来照顾他了,孩子总是根据成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反馈模式固定下来以后,孩子遇到问题得不到帮助就会哭泣、得不到关注也会哭泣、甚至无缘故地借哭泣表达心中缺爱的感受,孩子语言的匮乏导致只有用哭这种简单直接的办法来表达。

2.5 科学上岗

那么,明智的父母,应该像做事业一样来看待养育子女这件事。当你想从事父母这个行业,就应该在上岗之前尽可能地找到靠谱的参考资料来了解“行情”,找到孩子的发展规律,以便具备科学养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开始做对,比做错后再改正,要省时省力很多,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创伤。所以岗前培训,在父母这个行当,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三、人格完善与能力发展

现实社会里你总是能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能发展得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得一塌糊涂。这至少说明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他人格的完善。

人格完善的人在心理上没障碍,就更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对外界环境作出专注的不受他人影响的判断,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3.1 归还权利

举个例子,一个婚姻很痛若的男子,他非常烦他的妻子,爱上了别人。他不断在矛盾中折磨自己,自我挣扎。他没去做更坏的事情,是因为道德告诉他,他不能做一个坏人,如果他做了什么,一定会内疚、后悔和自责。于是,他只能痛苦地原地盘桓,他所有的行为都不断地受到某种外力的约束,无法放开,无法遵循某个特定的标准。

这种无所适从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再来看个场景。

家长带孩子购物,经常会对孩子所选的东西说“这个你不要买,不实用”、“那个东西不好吃,买了你也不会吃”、“妈妈告诉你,这个东西好,经济又实惠”……用各种方法哄着孩子买TA认为的好东西。结果常常是东西买下来,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甚至很痛苦。

家长自己呢,则同时也喜欢“尝试”,有时候只吃一点就不要了,甚至有时只是想买,就是享受买的过程。次数多了,成人也自然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就是花钱买“消费体验”。你看看,大人都是如此,孩子的行为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但家长往往就是这么自相矛盾,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怎么固定下来的,也忘记了该怎么避免孩子重蹈覆辙。

钱多钱少其实关系不大,花点钱满足一个孩子正常的心态成长,把选择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体验独立自主的感觉,比省下钱给孩子留下“诱惑、挫折、糟糕的固定行为模式”更好。

3.2 更多关注和等待

家长们要时刻记住一个准则,无论孩子怎么选择,家长最好能做到关注和等待。

如果孩子现在想去玩沙子,但你要求他坐着别动,他屈从于你的权威就坐在那里,但脑子里就开始想像自己是怎么玩沙的。这里心理能量和身体运动两个组成因素就各自发展,人被分裂开来了。

如果孩子正在为一件事哭泣或不高兴,而你非要让他高兴,于是你不停地试图用另外一件事情或某个实物让他开心起来,这其实是不可取的。他内在的情绪表达被打断,一个外力不断地诱使它去做另一件不符合他内在的事情。

这跟一个渴望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拿起书本就胡思乱想不去复习知识点有什么不一样呢?心与力分开了,无法集中心力做同一件事。

3.3 不独立,无自由

孩子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

而无法感知周围环境的孩子,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痛苦时,他就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要么一旦发现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搞破坏,发泄自己;要么即使环境变化了,没有人约束他,还是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处于无形的栅栏中。

一个孩子想玩水,她的外婆看出来了,鼓励她去玩,但她说,保姆不让玩,外婆说保姆不在,但这个孩子还是坚持说,那也不行。保姆不让玩水是怕麻烦,但是这种禁令已经让孩子产生了自我禁锢的思想。她听不了自己的心声,她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当一个人不能成为他自己时,就会出现矛盾和挣扎,痛苦就产生了。

就像被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即使门外已经撤去了机关,它仍然不敢走出门去。因为一段时间的非正向反馈,已经形成了日后行为的指导准则。再说一个例子,全职主妇,若她没有工作,经济来源于其配偶,那么在花钱这件事情上面就得受到配偶的制约。这是典型的不独立,无自由。

一个人行为上的自由度体现在其人格的独立上,碰到问题,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独立程度来解决问题。电影里面时常会有坏人出现,有的人遇到匪徒就发抖,有的人会奋起抗争,而有的人,知道自己体能比不过就会用智慧来博取取胜的机会。

大多数时候,成人教孩子,都是用自己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或者那样。就算不强迫,也会用鼓励、暗示、惩罚等间接的引导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就算一切满怀善意的引导都是正向的结果,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庆幸的。我们强迫孩子接受的经验,使他在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人为地压抑了,他跳不出成人设的框,从而即使框框不再,他也“画地为牢”。

爱和自由,爱是自由的前提,自由的结果是独立。允许孩子自由地活动、摸索、感觉,他就会慢慢成长、独立(前面说过,孩子天然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要给他耐心,减少干扰。但现实中很难。

比如小孩吃饭,大人往往嫌孩子吃得满身都是,所以忍不住喂饭。再比如穿鞋,很多小孩没经过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大人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孩子被剥夺了独立的权利。这就是典型的不自由,无独立。

四、循序渐进

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会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感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反复做就会形成专注,长久的专注就会逐渐感知和把握事物内在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于是最早的纪律就产生了。

爱——自由——兴趣——活动——专注——规律/规则。

4.1 自由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一位成人的教导吗?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作为保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发展自己潜能的自由?成长是一个生命内在发生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依靠生命内部领悟的过程,成人是环境,但并不是关键所在。人与人之间,要么平等自由,要么一方受制于另一方,没有第三种关系。自由,强调的是人与他人之间平等的关系。

自由,我们把它解释为,人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精神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或者说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但并不是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志,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他人破坏。

老师或者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首先就是营造“不被他人破坏”的环境,让孩子这种意愿得以实现。

4.2 是提醒,不是惩罚

作者的幼儿园只做三种禁止:

  1. 干扰别人;
  2. 粗野(骂人打人)或不文明行为(如掏鼻子);
  3. 拿别人的东西。

但禁止的方式不是惩罚,而是提醒。

作者幼儿园的老师如果发现孩子有了禁止中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将孩子抱离现场的方式提醒孩子。老师们是用最平和的方式,用固定的统一的行为模式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反馈,就是当他这样做的时候,总是会被打断、会被迫与做这件事的环境隔离。

4.3 敏感期

孩子是通过感觉认识所处的世界,感觉就包括我们常说的听觉、触觉、视觉等。当他可以与这个世界互动时,行为就会根据这个世界的反馈来调整。但孩子也常常表现出“执拗”、“任性”,任你怎么打断他,他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行为,这其实是蒙氏教育中的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比如幼儿时期孩子喜欢吃手,这是口腔敏感期,用口探索离他最近的世界。比如他从动画片里学到某个新词,像“大势不妙了我们快逃”,他会自由发挥,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句话,哪怕是并不适宜的时候。

敏感期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着独特的痴迷,他会动用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反复对此进行探索,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

4.4 扑捉敏感期

敏感期不是固定的,包括蒙氏教育里提到的九大敏感期,也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敏感期是孩子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抓住敏感期进行协助教育,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他们的心智水平便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反之,过了敏感期,孩子对特定事物的学习热情便不再出现或很难再现。

所以家长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协助孩子度过敏感期。

  1. 了解并尊重孩子是有能力的个体。孩子天生具有学习能力,他们能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 细心观察,避免孩子处在敏感期中不自觉,还打断了孩子对特定事物的探索。
  3. 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孩子的某种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他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5. 适时协助不干预。

4.5 规律/规则

有了自由,孩子才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真正的规则,是与孩子的内心需求不冲突的,他会因为发现规则而乐意遵守,且违背了会痛苦,就像成人一样,信守心中的界限。成人制定的规则,往往是强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规则。只有成人制定的规则与他们内在的逻辑一致,他们才乐于遵守。

最终,自由形成了自律。

4.6 意志力

自由不但形成纪律,还形成意志力。有人可能担心,“孩子太自由了,长大后能适应社会吗?”其实自由发展的孩子会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意志力),真正自由状态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这个环境中需要什么样的规则,他该采取怎样的姿态。

受压抑的孩子的环境感知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一旦没人管,他就有可能会破坏环境。

跟知识一样,意志力也是孩子自我构建的,而不是大人给予的。意志力是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能力,而孩子天然地喜欢克服困难,不让他去克服他反而不愿意。例如学走路,他必须要走,让他停都停不了,直到学会了,他才会自己决定是走还是停。所以天才的孩子都是在内驱力之下而不是强迫之下去做某件事,而且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了意志力。

五、顺从内心

我们常常说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顺从自己的内心,做想做的,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这是一种内在与外在高度融洽的状态,蒙氏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达到这种状态。

5.1 顺从

传统教育中的顺从是,老师或父母告诉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去做什么。作者从三个阶段揭示了孩子的顺从应该是这样的:

5.1.1 有时顺从,有时任性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有时很听话,像心血来潮,格外温顺;有时又特别皮,完全听不进大人只言片语。这是因为孩子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比如,命令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写字,他不可能顺从你,他完全不会嘛,拿起笔来也只会乱画一通,从而表现出任性的一面。当且仅当你的诉求刚好是他愿意且又有能力做到的,他就会顺从,而且在这种顺从的愉悦中还能更加强化做到某事的能力。

所以,孩子所有的“拼死抗争”都是有原因的,他们哭闹不开心,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所求与所得不一致。

类似下面的场景,家长可能都会遇到:有个小孩,他要糖,妈妈买了,撕开,把糖给他,他就哭了,但还是嚷嚷着要吃糖。一位妈妈把包子递给孩子,孩子说,妈妈一半我一半,妈妈掰了一半放进嘴里,孩子就生气不吃另一半了,但不一会他还是拿起另一个包子说,妈妈一半我一半。

妈妈们忙得焦头烂额,简直要被熊孩子奇怪的脑回路气到吐血,可努力平静下来之后,还是找到孩子们如此“调皮”的原因:前面的孩子原来只是想要自己撕糖纸;后面的孩子只是想让妈妈用嘴咬一口,然后他会盯着包子上的“弯月亮”研究半天。

这些在家长看来“无理取闹”的行为,很有可能用“暴力”就镇压下去了,但同时,孩子的需要,某种发展的愿望就没有得到满足。意愿不能得到满足,就有可能形成“我也可以不顺从他人”的经验,那么就有即使能力可以顺从,但意志上却要“任性作对”的可能。

5.1.2 孩子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

做一件事情追求完美,是人的自然本性,所有正常环境下的孩子都会如此。当一个孩子反反复复做一件事情,成人不应该打断他。

比如一个孩子学端水,只要洒出来一滴,他就立马倒掉再重来。当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手和身体,使水杯里的水不洒出来时,他内心里面就没有障碍了。他不再害怕端水这件事,也不必再担心水洒出来,他对端水这件事充满信心。当大人请他帮忙时,他会快乐而兴奋地去做,他在这个时候能顺从,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能力。

成人其实也一样,如果英语好,请他翻译对他来说就是一件乐事,而强迫一个从来没有训练过的人来做这件事,他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5.1.3 孩子渴望顺从

孩子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和真理。

如果孩子可以一直按自己的心智发展,并且建立相当的能力后,他就可以遵循环境默认的规则,把握事物的规律,并且开始顺从这些规则和规律。他内心里认为对的东西,都形成了内在的认知,那么最后顺从内心,就是顺从环境客观规律。

所以说,最后的顺从,就是顺从他认为优秀的人,顺从真理。顺从,是自由意志发展的最后阶段。

5.2 童年的秘密

作者在书的最末放了一个主题叫《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的演讲稿,正面解释道,她不是照搬蒙氏的形式,而是萃取其思想,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观念上的,只要把焦点和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就不会误入歧途。

比如,将蒙氏教育片面理解为操作蒙氏教具,这就意味着重方法、形式,忽视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值得我们萃取的部分,在作者的演讲稿里也出现过很多次,这就是“童年的秘密”,是孩子成长的规律,也是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规则:

  1. 孩子发展有一个“胚胎期”;
    1. 人的生理和心量两个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孩子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
    2. 成人应专门设置能满足孩子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以尽量排除不利于生命力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
  2. 孩子发展有敏感期;
    1. 前面讲到过,敏感期内的孩子能轻松学会特定兴趣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对其他事物的活力和激情,这种可迁移的专注体验也难能可贵。
  3. 孩子是在“工作”中成长的;
    1. 游戏会把孩子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孩子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 只有工作才是孩子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才能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孩子日常的全面发展。

我们时常会觉得一个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特别美好,但忽视了一点,那可能是她逻辑混乱的表现。

童话故事里,王子要么生来神勇,要么先是丑陋的青蛙;公主要么被恶毒的后妈欺凌不能反抗,完全靠幸运之神帮助,要么就是一夜之间因为善良而拥有无所不能的魔法……这些看似美好无比的想象,并不能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按蒙氏的教育理念,这就是神游。一个神游的孩子,心与力就不能和谐发展。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想象力是建立在真实的物体、真实的感受之上的,大量对于真实物体的体验,是孩子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如果说听童话故事是体验,那有上述这种“逻辑”也不算太出格,但反过头来,家长们也要反思,童话故事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呢?这个答案请参照上文中“童年的秘密”第一条。

后记

本书讲了成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正确帮助的方方面面,重中之重是,要通过观察和学习,发现并尊重孩子内在的成长规律,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以及自由,提供更加丰富的成长环境,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一个完整成长为他们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