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反惯性思维:为什么你面对正确答案却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名:任白
前言
惯性思维是我们多多少少会带着,想摆脱又很难摆脱的东西。
有家公司的部门主任把下属叫过来,问了他一个问题:“有个聋哑人到五金超市买钉子,他左手按在柜台上作持钉状,右手对着左手作捶打状,柜员拿来一把锤子,他摇头,并且用右手指了一下自己的左手,柜员明白了,拿出钉子递给他,聋哑人满意地离开了。接着来了一位盲人,他是来买剪刀的,这位盲人该怎样才能让柜员准确地明白他要的东西是剪刀呢?”
下属是硕士毕业,刚到公司上班两个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很简单嘛,只要伸出食指和中指对着柜员比划一下就好了。”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想到了,盲人是可以说话的,为什么要比划呢?惯性思维并不以你的学历、经验或者聪明程度为转移,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就不会受到它的影响。珍珑棋局之所以大家都破不出,是因为都很会下围棋,既然会下,就不会考虑主动求死的情况,在第一思考中就将其排除了。
这本书将提醒大家一些常见的惯性思维的坑,以及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摆脱它的影响。
一、明确概念
先着重来解决两个问题:惯性思维是怎么来的?平衡思维又是什么概念?
1.1 思维决定行动
现在这个世界,人们越来越明白行动的重要性,于是,我们经常把行动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说没有行动就没有一切。我们知道,如何行动肯定是思维导向的,那么行动最重要,重要在哪里呢?在于如果没有行动,思维就只是一堆空想。可你有没有想过,“是否决定行动”这件事,好像恰恰就是思维的范畴?
思维永远排在行动之前,有时候你做错了一件事情或者没做一件事情,你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这时候你通常没有意识到,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行动上,而是你在思维端就出了问题,或是一开始,或是过程中。
我们在这里学习,并非是学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学完就能拿去混饭吃,而是学习一些看事情的角度,以及正确做事的方法,这些就全是思维层面的,看起来很虚,因为思维领域鱼目混珠更容易。
但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可以极大地改变每个人在日常中的行为,不要小看这一个个有微小差异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每一个不同选择会带我们通向怎样的未来,当一个人每次的决策都能多正确一点点,一次次体现到他的行为上、再到他的行为的结果上,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只好一点点。
1.2 惯性思维
:::info
思维本是开放的,但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还比较低,因此为了更快地对现实世界做出“尽量正确”的反应,惯性思维就产生了。
:::
**
从这个角度看,惯性思维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而且思维越慢的人,越有更多场景需要惯性思维的参与,否则就无法抵挡某些需要快速决策才能抵挡的危险,占到某些需要快速决策才能占到的便宜。
惯性思维,是大脑对“自己心目中”的成熟模式的坚持。
**
惯性思维很容易培养,但要扭转它却没那么容易,你说不好什么时候它就自动植入了。比如当你看到的天鹅都是白的的时候,你没有刻意去植入天鹅的概念,但当你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时,你就自动不会认为它是天鹅,在某些重要的事上,你就可能错失很多的机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以前高考填志愿,大家都知道有大年和小年,某知名大学第一年录取分数线高了,第二年就低了,因为第一年大家都报,结果就水涨船高,第二年大家都怕了,反而就低了。
然而填志愿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一个信息的规律被所有人知道的时候,这个规律就不起作用了,因为大家都觉得第二年要低,于是继续报第二年,结果第二年接着水涨船高,损失惨重。这就是经验主义带来的惯性思维,这种惯性思维在股市中也非常常见。
懒于思考是人的通病,包括人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和规律,也是为了懒于思考,这样在遇到相似的事情时,可以直接做出决策。
:::tips
在利益关系不那么大的时候,的确可以用概率性获益来节省自己的精力资源,但当某些可能的损失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尽管损失的概率再小,这时候再节省思考上的精力资源,用惯性去决策,可谓是十分不明智了。
:::
1.3 平衡思维
很多人都在问,成功者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其实如果把他在遇到难题后的答案解析全部公开给你,你会发现也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使用的解决方案的“素材”,你也基本都懂。
可这里有个不起眼的区别容易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成功者的方案虽然在事后看来没什么,就像看了参考答案以后,发现题目其实并不难,但跟大多数人的区别在于,把大多数人放入那个情境,他们未必能在当时解出这个答案。
**
惯性思维会影响我们找到最优解。比如谈判,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谈判,如果你跟另一个人在某事的利益上处于零和博弈的情形,大家都利用惯性思维,那么常常是找不到“和解点”的,要么你吃亏,要么我吃亏,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谈判中多占你一点便宜,这就是惯性思维。
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被称为“谈判高手”的,常常是咄咄逼人之人,但他们仅仅是世俗人眼中的所谓“高手”,却往往成为不了成功者。成功者通常不会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不爽之上,因为别人不爽而受益,不能说是长远意义上的受益,没准以后会还回去。
真正成功的思维,一定能在重要的时刻摆脱惯性的纠缠。怎么摆脱呢?我们以谈判举例,谈判虽然是关于单项的利益拉扯,但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利益诉求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这个杯子卖多少钱呢?我可以找那些你不怎么看得上但对我很有用的利益,你也同样,只要最后别的地方给足了补贴,在杯子上扯下多少钱其实就变成了整体利益博弈中的一个小点,怎么还会有达不成的协议呢?
二、反常识
反惯性思维有很多个点,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点:反常识。反常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跟常识唱反调,而是对常识作一份保留。
2.1 忘掉切片思维
惯性思维其实是一系列现象和效应的“合集”,切片是一个很常见的惯性思维,它的表现常常跟晕轮效应有点类似,我认为你是好人,那么你干的事应该也差不了;你今天指责我或得罪了我,肯定是对我有意见,接下来你干的每件事我都要小心翼翼地猜测,是不是借机针对我。
这个世上并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人们对好人和坏人的定义仅仅是“他是不是做了对我或者潜在对我有利或有害的事”,就算是看起来十分公平公正的人,总是以绝对理性去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应该这样,而不是以他的行为是否现在于自己有利为准绳的。
其实质依然是在更远的将来于自己有利,因为他最终希望世界变成一个更文明、更讲合作、更理性、更逻辑化的世界,于是才会去判断哪些人的行为是符合这个目标的,哪些人的行为是与之相悖的。
我们的惯性思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产生,因此我们很容易会对某个人有整体印象,从而简化他的行为,因为惯性思维是为了效率而存在,效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概率优势。因此,若是一个人曾经对我有负面行为,我判断他的下一个行为对我还是负面的概率就会大于50%,惯性思维就这样帮我们植入了第一印象。
然而随着基础生存渐渐不再成为大问题,人类的行为日益复杂和多面化以后,决策“快”的用处开始远远小于决策“准”,以点见面的方式也往往不再适用,此时再抱着几千年前的大脑模式不放,就只会越来越失去现代意义上的生存能力。
2.2 未来不是过去
:::info 惯性思维来自对过去经验的有意无意的总结,可未来终究不是过去,认为未来会简单重复过去的,恐怕会在很多地方吃亏。 ::: **
作者讲了一个例子:18世纪50年代,正是战争年代后期,杰克带着家人逃亡到了华盛顿,在一家旅馆落脚。当他踏进房间的一刹那,他对房间的环境很失望——简陋、肮脏,随意摆了一些破烂的家具,连洗澡的热水也没有。
于是杰克决定在这里开一家高档旅馆,他发现这些旅馆都是在战争时候开的,接待的都是逃难的人,因此所有的旅馆都装修差劲,且服务态度极其不讲究,依然还是住客不断。但根据现在的局势看来,战争很快会结束,人们慢慢会过上安稳日子,到时这些还保留着战时思维的旅馆就会倒闭,而更优质的旅馆就会因为“高档”而成为标签,哪怕其他旅馆重新装修一番也无法抢走人们心目中固化已久的标签。
活在未来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做到,因为用过去的方法做事,在很多时候意味着风险更低,可以允许在懒于思考的前提下暂时获得还不算差的报酬。
:::tips 可生活总是要继续,于是活在未来的逻辑也非常简单,即几乎任何事都是先来者有红利,提早布局未来意味着当未来到来之时,你比别人的积累更厚。 :::
唯一的风险点在于你判断的未来会不会是真未来,所以懂得“活在未来”,只是第一步,真正比拼的还是格局、眼光,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把控。然而坚定抛弃过去和惯性,勇于践行“活在未来”是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2.3 用逻辑下结论
惯性之所以为惯性,在于我们在思考的时候自动就会顺势而下,毫不费劲地将之前相似状况的解决方案代入其中,但世事多复杂,复杂到改变任意一个条件都可能改变整件事的状态。
喜欢看热点新闻的估计就经常有被媒体愚弄的经历,反转以后脸打得啪啪响,于是他们怪媒体无良,其实主要原因并不在媒体手里,而是我们太容易轻易下结论,比如看到城管颐指气使地对着小贩,就喷其窝里横;看着中年人对老人发火,就喷其不孝顺……没有完整视频,没有前因后果,甚至可能只是几张照片,人们就开始自动补齐所有素材,喷自己想喷的内容。
只有在了解到足够多的实锤信息以后,才可以说“根据现有的XX信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由A推出B,可以,但大多数情况下,绝对不要直接说结论就是B,因为你看到的A并不一定正确,或并不一定全面。
看到能看到的,并不稀奇,最重要的,是看到那些你看到的信息中并没有反映出来的,在它们被实锤证明之前,你永远都要保留发生任何事的可能性。
三、反依赖
3.1 依赖型思维
惯性就是一种依赖,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依赖原有的运动状态,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它依赖原有的思维模式。
**
依赖型思维非常挑素材,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甚至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怀疑精神,若是他运气好,碰上了好的学习素材,他的初始进步可能会很快,但若是运气不太好,碰上的是普通的甚至劣质的学习素材,那么这样的人由于缺乏防护罩,被植入有毒信息是很容易的,而后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因为90%的素材都是后者。
依赖型思维通常有4种表现形式:
3.1.1 请求强迫症
请求本身是很正常的行为,但一个人陷入请求强迫症以后,一旦遇到困难他的第一思维就不是自行解决麻烦,而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这是一种极差的惯性思维,因为就算问题解决,下次再遇到,他一样没有自行解决的能力,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对他仅有“拦路虎”的价值,却没有任何在“打虎能力”上的提升。
3.1.2 目标依赖
很多人会问,“我”即将走到毕业的十字路口,该选择怎样的职业?这就不是个好问题,也是典型的目标依赖。
每个人究竟想做什么,想做成什么样子,应该是遵从他内心的呼唤,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别人可以给你一些经验,但不能帮你树立目标。但凡这类没有目标的人,也常常会滑落到第一类的请求强迫症中去。
3.1.3 墙头草
这类人看似处事圆滑,也看似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其实不然,他们也遵循了一定的惯性思维,那就是“依赖强者”。
在他们心里,持什么样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迎合相对强势一方,这样可以顺带着融入他们的阵营,因此就算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确的,也会怕被众人排挤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这是一种对安全感的过度依赖。
3.1.4 肯定饥渴症
每个人多多少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完全不在意别人目光和看法的人几乎不存在,因为人们都是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如果没有了评价,就像一个人没有了镜子,就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了。
不过有些人由于过度自卑而变得尤其敏感,从而将做事的主次给调了过来,本来是做事第一,得到评价第二,用评价来检验做事效果,修正自己的行为;但对正面评价上瘾的人,容易把做事效果变第二,而将正面评价放在第一。这就会导致这些人有时为了得到正面评价,宁愿影响做事总效率,或对表面文章过于追求,做出事实上损害总利益的事情。
依赖很容易形成惯性,因为花最小的力气做事是符合人性的。只是有一个反人性但不得不关注的道理:人出生时都没什么分别,之所以生存能力有强弱,在于每次克服困难时的能力提升,如果每次都浪费这些打怪升级的机会,虽然是省了力,但自身不升级,后面的很多更难的关卡,也就越来越过不去了。
:::info
不仅是帮手不一定每次能找到、能帮你,而且越到后面的关卡,你对帮手的段位需求越高,而当你自身没到一定段位,是没法找到这些帮手的。
:::
3.2 独立思考
思维依赖是一种很典型的依赖症,经常有人问我,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其实独立思考并不需要多么深刻的积累,只要保持质疑,并完善自己的质疑。
**
质疑很重要,建议人们对一切无逻辑的事物保持怀疑态度,比如将万物对应到“金木水火土”这样的性质中,究竟有没有逻辑?现代有了更多的工具,发现了更多古代无法见到的东西,那么古人的所谓基于经验总结的理论是不是应该被更新的理论所替代?
要打造一种宗教,就要让自己的教众无条件地信任自己,这样最好管理。但现在的宗教都不敢论证所有的观点,包括他们自己的,这一点,相信佛教不敢,基督教不敢,任何教都不敢,它们都只能在自己的体系前提里自洽。
这就是质疑和完善质疑的过程。质疑不是抬杠,只有提出浅显的,无基础思考的,浪费别人时间的问题的质疑才是抬杠,因为被质疑者不可能有时间去回答所有人的质疑,因此质疑也需要对相关问题有相当长时间的思考。
:::info 而完善质疑,则是一个打磨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打磨知识体系可能会形成另一个更高效的惯性思维,但如果你的元知识里包含了“克服惯性思维”,那么就可以将“克服惯性思维”当做你第一性的惯性思维之一,于是慢慢的,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成为你的习惯。 :::
3.3 知其所以然
惯性思维配上“不独立思考”,可谓是很可怕了。
比如有个著名的典故,讲的是一匹马,一直跟着商人东奔西走,有一天商人从市集买了200千克的食盐放在了马背上,牵着马去另一个市集销售。
食盐很沉,所以马走得很累,在经过一条河的时候,这匹马跌倒在了河水里,但起来后,发现背上的东西轻了,马就很开心。第二次,商人卖的是棉花,马就耍了个机灵,故意跌倒,想不到背上越来越沉,站不起来了,水又很急,就把马给冲走了。
一开始是食盐,融化之后自然会变轻,后来是棉花,吸水以后会变重。我们会笑这匹笨马,但回头想想,这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很多人每天都在干。
因为第一次跌倒有收益,我们便惯性地以为每次跌倒都有收益,根本无暇去顾及收益是否来自跌倒,以及为什么来自跌倒。如果不搞清楚这些,显然我们的行为就是盲目的。
回想一下我们在念书的时候,当遇到难题去请教老师,是不是得到大概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糊弄过去了?其实一本教科书的知识点并没有那么多,只要你把它们都厘清了,绝大部分的题目是跳不出这些知识点的,就算是难题也一样,可能连发散都算不上。
但我们为了所谓的省事儿或者是面子,常常并不会刨根问底,这就导致某些题稍微变换一下题型,我们就全然不会了,这不是聪明和笨的问题,用学习成绩好或者不好来区分智商,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其实这分明就是你对“知其所以然”的作用和效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的。
四、反惰性和反定式
4.1 应用迁移
我们知道很多知识的底层是相通的,所以才会有那句话:一通百通。然而它的前提就是“底层知识”,在我们彻底地搞懂底层之前,是不应该直接跨领域进行迁移的,用做股票的经验去做期货,会赔得很惨,用做期货的经验去做数字货币,一样会赔得很惨。这都是惯性使然。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成功人士在大谈他们成功的经验,抛开那些“骗子”不谈,其实大部分人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将自己的成功归于某些特定的因素,但很多时候,可能恰恰是这些因素拖了他们的后腿,导致他们无法更加成功。
然而人们却往往并不知晓,人们会将他们归纳的某些经验随意迁移到自己的领域之中,他这么做,我也这么做,这就有点像之前我们提到的那匹马,不知其所以然就直接拿来迁移应用。
总结底层知识比“知其所以然”还要更难一层,因为知其所以然是“我懂了”特定事情的逻辑,而总结底层知识则是从特例推导出普适性规律,这个普适性规律可不止是某领域的,而是万事万物的基础道理,所以难度不是增加一点点。
只是也只有先做到这一层面,才有资格做迁移。
4.2 思维方式决定结果
底层知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听说过无数关于“XX决定命运或者成败”的句子,比如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最决定命运和成败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结果,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无端端的,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这句话并不是毫无逻辑的,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虽然提出这句经验主义概括的人自己不一定明白。
跟一个胖子时刻在一起,你发胖的概率会增加,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TA之所以会成为胖子,基本不会是毫无缘由的,肯定跟TA的生活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而两个人在一起,很多时候多多少少要对对方的行为有某种程度的迁就,否则就无法享受同步行动带来的乐趣,于是久而久之,你也会渐渐发胖,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夫妻相”这一神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框架像了以后,人总有点相似。
所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结果,基本跟他的思维方式脱不了干系,穷人虽然受到“稀缺”现象的影响,看似是客观造就了贫穷,但还是有人可以从中跳出来,说明这并不绝对;然而在稀缺和管窥的作用之下,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渐渐演变成了一种固化的“穷人模式”,此时,就算突然给他们一大笔财富,绝大多数人还是会积极返贫,这种思维上的固化才是真正没了希望。
4.3 提问
要远离思维惰性,最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问,注意,我们说的是最重要,而不代表解决问题不重要。但解决问题常常意味着结束,一个傻子每天遵循固定的模式生活,不太会提出问题,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没有更多疑问,所以也没有太多可解决的东西,他认为该解决的都被解决了。
而提出问题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开始,人类所有的文明进展都是由提问开始,有思考就有问题,思考得越深,提的问题就越有价值,可以说问题是思考程度的体现。
不敢提问的人通常两大特点至少占其一:
4.3.1 思盲
上面说的傻子就是思盲的代表,思维和视野就像瞎子,明明长了眼睛,却看不到问题,与其说是傻,不如说是懒于思考,总是更愿意遵循过去的经验行事,一旦遇到与既有模式不符的情况,立马避开,从思维到行动。
4.3.2 害怕
有一种人,怕自己提的问题太幼稚,别人会笑,这类人大抵跟思维惰性的人群也有很大的重合,因为别人会笑的问题,通常都是可被轻松解决的,自己不愿动手动脑去寻找答案,当然就是羞于出口了,当然,如果提问必须要付费,那么这些人或许会谨慎一些,那些花费更少成本比如只是少量劳动力的方式便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中,我们学到过,要正确提问,其实是需要综合能力门槛的,提问的质量反映了一个人的思考质量。
4.4 暂时无用的素材
从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已经大致明白,人的惯性思维是很强大的,它的强大在于“默认”,用《选择的价值》这本书里的观点来说,就是顺应它是容易的,反对它则需要耗费额外的能量。
每一种惯性思维会组成一条链,能串在上面的,就可以轻易地被接纳,而不能或暂时不能串在上面的,则很容易被丢弃,但这里有两个问题:
- 原本的那条链不一定正确(这也是科学理论进展如此缓慢的原因,因为要保证足够正确);
- 串不上的不一定就没有价值。
**
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丢弃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我个人有写日记的习惯,也喜欢记录一些偶尔灵光一闪的想法。如果说除了记录生活之类的说法之外,还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这些碎片化的非惯性思考,可以都被完整的记录下来。我每隔一段时间会去进行翻阅,感觉还都是新鲜的,也能知道当时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可能也能起到一个客观对对的作用。这也能说明当没有了这个行为之后,这些思考是完全不可能被保留下来的。
说到这里,也多少有点对于语雀现在还没有APP(目前移动端上只有最近上线的小程序),可以便捷的提供速记的诉求,有些遗憾。
没事就去翻翻这些记录下来的非惯性思考,这对于我们有巨大的帮助,你会发现,你生活中的一些突破点或者商业上的好点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而不是从你每天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产生。
五、反从众和反主观
5.1 自我在哪里
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说到: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
一个人在进入集体情绪之后,就很容易丧失他的自我意识,在群体思维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和自负的一员,此时,思考已经不能算是自己的了,而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的观念产生一种压力,强有力地支配着他,让他进行一些非自我意识下的表达。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惯性地被裹挟在群体思维之下,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这个个体有什么自我意识可言,但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把被裹挟以后的决策当成是“自我意识”。
比如明明是看到别人都追求升职加薪娶妻生子,自己也按部就班地来,这是自我意识吗?不一定,有些人根本没问过自己喜不喜欢,也没分析过利弊,就直接跟着做了;有些人是分析过利弊,发现“不同步”要承受的社会压力太大,于是自我洗脑成“喜欢这样”等等。
自我是一种很难寻找的东西,很多时候,一些难以抵挡的惯性思维会裹挟着我们,让我们难以反抗,而当我们妥协顺从时,很可能会揪出一个大脑自动生成的“伪自我”,比如当你买东西的时候,明明是看到打折,看到大家都在买,却在现场进行自我说服,说这个东西不错,等回家之后,“真自我”回来,你会发现或许买了一件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每个人都必须懂得分辨这其中的差别,多想想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你经常留意什么,你愿意干哪些“义务劳动”,把它们尽可能多地罗列在纸上,就能慢慢地找回自我。
5.2 群众的眼睛并不亮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明显这是为了讨好群众,因为大家都能被称为“群众”,人数最多。但当你真的有需要一些“先见之明”,或者涉及到某些利益的事情去咨询群众时,你会发现,你通常都得不到什么有用的建议,这就是为什么说“当大家都认为可以做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不值得一做了”的原因。
当群众的看法无法大规模相互交流的时候,有时还会有一些参考价值,因为这个时候,思维是处于发散状态,然而越是进行集体交流,就越是趋同,所谓的集思广益到了最后通常就变成了一家之言,尤其是当某些人事先形成了一些世俗化观念的小团体之后,后续基本就是一个不断将人吸进这个漩涡的过程。
因此与其请教“群众”,不如直接请教极少数有资格被请教的人,他们的意见会更具参考价值,比如填报专业,父母总是会根据他们能得到的信息(大部分也是来自他们周围的群众)来影响当事人的判断,但他们常常是没有资格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分清楚,亲情是一回事,孝顺是一回事,资格又是另外一回事。
5.3 逆向思考
惯性思考通常都是正向的,但有时候很多事在正向思考的时候发现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试试逆向思考了。
狐狸跟猴子借了1000块钱,并当场写了借据,但在即将到还款期限的时候,猴子发现自己把借据给弄丢了。大家都知道狐狸很狡猾,猴子也知道,所以他觉得狐狸肯定会赖账的。
直接说,貌似不行,正向思维似乎很难行得通,这时大象路过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你给它写一封信,提醒他还款的日子快到了,让他把借的1500块钱还给你。猴子说,我借给他1000块啊,不是1500块。大象说,你就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果然狐狸收到信以后就马上回了信,说,猴子,我跟你借的可是1000块,哪来的1500块,你傻了吧,自己去翻翻借据。刚到期,狐狸就急吼吼地把钱还了回来。其实就算不还,猴子也已经有了新的证据,就是狐狸的信。
前苏联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得知敌方有一名军官想投诚,但还没下定决心。
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直接正面去劝降,反而可能让对方多要点条件,还不一定能劝下来。既然正向不行,就用逆向,列宁没有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而是用电台大肆宣传他要起义的消息,这下这名军官就再也待不下去了,只能投诚,发动起义。
逆向思考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上面的以外,在心理上的逆向思考也常常被拿来使用。
比如饥饿营销,明明有货却并不花精力和成本去大肆推广,反而宁肯故意压货,也要营造一种出来就抢光的假象,从手机到楼盘,这已经成了一种常规武器,而为什么明明它已经众所周知还能见效呢?因为信息不对称,哪怕人们知道卖方有可能使用的是逆向思考的饥饿策略,但始终并不能确定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们可以通过四步操作来实现反向/逆向思考/提问:
- 拆分问题中的所有关键词;
- 针对关键词进行反向提问;
- 将得出的答案进行反转;
- 剔除对原问题无意义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 反向问题必须对解答原问题有意义;
- 反向问题不只是一种问法,多角度反向提问有助于打开思路,而后再将无意义的反向提问剔除;
- 不要省略关键词以外的其它信息,有需要的话可以选取多个关键词进行提问。
后记
人要反惯性思维是很困难的,书里共讲了6个切面: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每一个切面都讲了一些人们常常会碰到的惯性思维,同时告诉人们,为什么要避开这些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让我们用牺牲准确性和创造力为代价去追求效率,无伤大雅和紧急情况下,当然是有用的,但在重要时刻,尤其是准确性大于一切的场景,惯性思维可谓是十分致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