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儿童教育心理学
作者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译者名:王童童

前言

单看书名,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学术性的著作,里面到处是艰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让人望而却步。如果这样想,你可能就要错过一本经典好书了,而且是非常通俗易懂的经典好书。

本书的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家,还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个体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其中的“自卑情结”、“补偿机制”等概念(另著有一本《自卑与超越》),已经深深地渗透在现代中西方文化和大众的科学常识之中。

阿德勒非常关注儿童的发展,认为人格结构就形成于儿童期,早期教育的核心正是应该围绕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来进行的。

而这本书正是立足于个体心理学的基础,在如何正确培养儿童的人格,优越感和自卑感的关系,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等父母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上,做了详尽的阐释。

一、教育孩子的最大困难

作为成年人,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爱憎悲喜已属不易。当你为人父母,去教育孩子时,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

1.1 交响乐和音符

在教育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针对行为去处理行为。

这就如同从一首完整的交响乐的乐谱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脱离整个乐谱,单独理解这个音符的含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却普遍存在于家长的行为模式之中。

比如撒谎。

有时,孩子撒谎是一种幻想。三四岁的孩子经常会这么干,他们用幻想来表达自己的期盼或者渴望。比如一个三岁的女孩宣称自己收到了一头活的大象作为生日礼物,实际上是在表达她对拥有动物朋友,或者拥有一片丛林的向往。
有时,孩子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一个孩子撒谎说考试分数还没公布。

还有时,孩子是出于防御性的撒谎。比如你在明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去问“你昨天晚上几点回来的”或者“谁把灯打碎了”,这样的问句带着强烈的质疑和指责口吻,势必会激起孩子防御性的撒谎。

如果我们不顾孩子的生活环境,亲子互动模式,背后的动机等综合背景,只是惩罚撒谎这种行为,可以肯定,教育效果会很惨淡。

儿童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背后隐藏的生活背景。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1.2 信念指导行动

儿童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会犯一些错误,这无可厚非。这些错误所导致的现实结果,会向我们展示什么叫“失败”或者“错误的人生方向”。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在心理上确定一个目标,而心理目标的确定就会涉及人的判断,而一旦涉及判断,就会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目标的确定早在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一般来说,儿童在2-3岁时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优越的目标。这个目标指引着他们,激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达成所求。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是基于错误的判断。

比如父母掌控一切,儿童就会无意识地做出判断,可能会把早期目标设定为讨好父母,这显然是错误的,至于后期出现一系列问题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奇妙的是,决定孩子目标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们对事实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是无意识的。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和看法,是儿童行动的基础。信念指导行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家庭环境,却会造就出完全不同的品格,过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这也能给家长启示:透过行为了解孩子的信念,是所有家长的必修课。

1.3 社会情感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这个标准应该得到所有父母的注意,社会情感的强弱是儿童能否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因素,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

什么是社会情感?简单来说,就是儿童要能对除父母以外的人发生兴趣,能够和其他人相处合作,发挥自己的价值。
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

如果父母没有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时就会感到孤立无援,迟迟无法融入新环境。他们因此可能被视为孤僻的怪孩子,这种歧视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倾向,并发展为问题儿童。

家长常把这种问题的出现归咎于学校,其实,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1.4 我们都是社会人

作为一个社会人,和其他社会人进行合作,以对社会产生价值的方式来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才是正常的,有意义的,也是我们所提倡的“正路”。

而社会情感发展不好的儿童,往往沉溺于对自己的关注,总是试图通过便捷的途径去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优越感,这也是成为“问题儿童”的关键原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良好的成绩,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这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对另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上找不到价值感和满足感,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反馈也让他们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气馁的情绪。

对这些失去信心的儿童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最快捷地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望。比如搞一些恶作剧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这是获取心理上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捷径。

二、追求优越感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性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一点,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会有更详细的的解答和描述)。这种诉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直接的联系,正是对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无法容忍,促使人们——当然也包括儿童——奋力追求心理上的优越感。可惜的是,很多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出了偏差。

2.1 不同的方向

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时会趋向于不同的方向。

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努力获得优越感。他们会用行动来争取教师的好感,也会将自己打理得整齐清洁。这也是正常儿童的行为,以社会情感需求为导向。

另一些孩子则是以优于别人为目标,并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执着。家长往往会觉得这是好事,习惯性地会去助长孩子的雄心壮志,鼓励他们多加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追求的目标太大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这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短时间内尚可承受,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压力会不断地加剧。可能会导致儿童为了达到目标忽视其他的方面,比如作弊。

还有一些孩子会陷入和其他人暗暗较劲的困境,他们看不得别的孩子获得成功。当其他儿童处于优越位置时,他们会退到一旁,甚至会因此出现头疼、胃痛之类的症状。这类儿童往往不能和伙伴们和平相处。他们总是试图做为领导者去指挥别人,也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

最后这些孩子干脆放弃了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优越感。因为他们似乎怎么也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这太难了。于是他们转而去寻求其他更为容易和便捷的方式,比如通过反抗老师,恶作剧等方式获得同学们的注意力,甚至是崇拜,也会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优越感。

以上几个方向,都是对心理优越感的追求。如果和社会情感需求结合在一起理解,我们就会发现,后面三个方向都是更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关注社会情感的需求。

2.2 学校教育和优越感

每个孩子都有追求优越感,获得成功的动力,同时也不缺乏相应的能力。其实如果放在未来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取得成就。可是在学校单一、固定的考核模式下,只有少数孩子能从所谓“正常”的渠道获得优越感的满足。其他大部分孩子就只能被迫“另辟蹊径”。

学校往往只以学生阶段性的成绩来作为成功的标准,这就使得大多数孩子都无法按照这个标准“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这些孩子追求优越感的动力并不比其他人小,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在其他方面获取“优越感”。

比如一些学生在体育方面有优势,另一些学生在音乐方面有优势等等,如果教师能够重视学生这些优势,把这种优势当做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方面也取得成绩,这就犹如把孩子从一个长满果实的花园引到另一个硕果累累的花园。

2.3 家庭教育和优越感

当然,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这不现实,也不合理。我们应该立足长远,坚决不能以阶段性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孩子,要去发现孩子的优势,鼓励他的优势,迁移他的优势。

此外,家庭对于孩子合理追求优越感还有更要紧的作用。在入学之前,家长就有责任帮助孩子为学校做好准备。帮助孩子对除自身以外的其他人、其他的环境感兴趣,并且愿意探索。如果是长期被溺爱,被宠坏的孩子,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他们往往只对自己感兴趣,期待他们能专心于学业,是根本不现实的。

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无法突破时,往往会很失望,但你应该先反思之前有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一步慢,可能后面步步都慢,责任并不完全在孩子。如果此时家长再口吐恶言,指责甚至是辱骂孩子的无能,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这会促使孩子很快放弃对学业的希望,采取偏激的行动来追求优越感,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一旦走出这一步,他们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终可能会酿成家庭的悲剧。戒之慎之!

2.4 有益的标准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性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那么这一工作该如何进行呢?区分追求的方向有益还是无益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个标准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每一个值得炫耀的成绩不仅对个体意义重大,对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否则,如果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偏离社会价值观,最终将演化为问题儿童,甚至是将来的违法犯罪。

尽管人们对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的看法不尽相同,不过能够肯定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树上结的果实来判断这棵树的好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个体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对社会是否有益。这也意味着我们还要把时间效果等因素考虑在内。

三、追逐成就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都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才会去追求优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获得成就来消弭自卑感。

3.1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自卑感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对儿童来说,他们没有成年人强壮,没有成年人的经验,靠自己几乎什么都做不了,吃饭,睡觉,走路都要靠人帮忙。即便是后来慢慢长大,逐渐学会了很多技能,这种自卑感依旧伴随着我们。

但这种自卑感并非坏事,它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没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这就会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如果我们能保持勇气,愿意合作,就能通过改善现状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感觉,同时创造价值。

但如果自卑感加剧到让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当然这是主观的感受——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膨胀和放大,人们对自己对抗并战胜困难的勇气严重缺乏信心,不再试图跨越障碍,而是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因为造成自卑的情况并未改变。

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愚弄。这种自我愚弄的努力只能在某些部分能获得成功,比如当身有残疾的孩子深信自己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获得成功时,可能会在家里成为一个暴君,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

3.2 对抗困难的勇气

自卑情结的形成和客观环境有关,比如那些体弱多病、身患残疾或者相貌丑陋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卑情结。但两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正如前面提到的,决定我们目标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所以,面对现实困难时的心态和勇气,是跳出自卑情结的关键。

而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就是确保孩子拥有对抗困难的勇气,帮助灰心丧气的孩子重拾信心。只有充满希望和勇气的孩子,才会把精力集中在满足社会情感的目标上,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教育中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误入歧路的孩子恶语相向,用那些愚蠢的评价来刺激孩子。这种以为能用羞辱的方式来纠正孩子行为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即使我们有时的确看到有孩子因为害怕受到别人的羞辱和耻笑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那只是表象。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一个小男孩因为不会游泳而受到朋友们不停地取笑,他羞怒难当,纵身一跃,从甲板跳入深水之中,人们几经周折才把他救了上来。当一个怯懦的人在自尊心受到威胁和挑战的时候,也许会抵抗,但这种抵抗的方式往往是危险且不合理的。这个男孩无疑是个怯懦的人,他害怕承认自己不会游泳。他不顾一切跳入水中并没有克服他心中的怯懦,相反,他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反而得到了强化。

3.3 防止自卑情结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我们不要期望孩子会按照成人的判断标准来行动,并期待他们永不出错,而是要认识到,孩子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会经常发生错误。

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孩子更容易对自己形成错误的认知。

3.3.1 生理缺陷

这类儿童经受了太多常人没有经历的苦楚,以至于很难感受到为社会做贡献即是生命的全部意义。除非有某个亲近的人能够引导他们将注意力从自身的种种问题转移到关注他人上,否则他们的眼里多半都只能看得到自己。

3.3.2 溺爱

这类孩子被身边的人照顾得如此无微不至,他们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照顾,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渐渐将一切看做理所当然。这些被溺爱的孩子的兴趣中心只有自己,从来没机会理解合作的用处与必要性。

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要求他人的帮助。当他们无法再轻易找到一直以来所习惯的关怀与纵容时(一旦离开家这很正常),便会觉得遭到了背叛,认为整个社会都在与自己为敌。他们的兴趣全在如何操纵其他人为自己服务上,对抗困难的勇气几乎是没有的。

3.3.3 忽视

所谓被忽视的儿童,就是那些从未真正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他人”的孩子。这样的儿童无从得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所构建的生命意义中完全没有这类积极的因素,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当遭遇生命的难题时,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便是让孩子在生命之初便体会到信任“他人”的价值。之后,父母必须进一步加深加大这种信任感,直至它充溢在孩子身边的整个环境中。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在第一步时就失败了。

这三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都会陷入很大的困境。他们会错误地判断自己,对客观环境做出错误的理解和解释。他们更容易丧失勇气,遭受自卑情结的困扰,转而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满足自我的优越感。

四、健康的心理环境

身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生活条件,也不仅仅是教他必备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父母当然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除此以外,其他环境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4.1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学校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刻的环境之一。

当一个孩子步入校园,学校对他会有什么要求呢?在学校里,他需要与教师和同学合作,还要对学校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通过孩子在学校这个新环境的表现,我们能够了解到他的合作能力,以及他是否愿意听别人讲话、是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如果孩子训练有素,那么就会很快融入新环境,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能和环境合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是被家长宠坏或者忽视的孩子,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面对困难更容易放弃努力,表现出学业不精,成绩不佳也就很正常了。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妈妈在这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唤醒孩子兴趣的人,在指导孩子把兴趣引向积极健康的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父母还要帮助孩子学习合作,并让他体验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会明显地体现出来。

4.2 留级和跳级

学生留级的坏处不必一一陈列。教师一般都会觉得,让学生留级会给学校和家庭都造成麻烦。虽然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但却很少有例外发生。留级的学生成绩往往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他们的问题从来没有真正的解决。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入手,来真正解决问题。这要求教育者认真地观察孩子,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

不客气地说,老师和家长不见得对孩子有真正的了解,他为什么会丧失勇气?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他对学习的评价是什么?这一切只能靠观察,用心地观察,不能靠问话来了解。在深入了解孩子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一些真正有效的事情。留级只是简单粗暴的做法。

关于跳级对孩子是否有好处,很难下定论。通常,不建议把跳级作为对成绩优异的奖赏。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如果能够把时间投入到一些课余爱好,例如绘画、音乐等方面,对他更有好处。这对整个班级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会起到激励作用。

要相信成功会引发更多的成功。如果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了成功,他会因此受到鼓舞,并试图在其他方面也做出努力。这是家长和老师需要去刻意引导的,利用孩子当前取得的成功来鼓励他追求更广的领域。

4.3 物质和身体

外界环境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塑造一个孩子,这是无可避免的。

首先是物质方面。经济因素给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如果任由孩子随意享受,不加节制,宠爱无度的话,是对孩子的极不负责任。

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不必把经济压力过早地传递给孩子,这会影响到他的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不管拥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对生活的一种健康和乐于合作的态度,是更为重要的。

其次是身体的疾病。父母要保护孩子免受疾病的影响,这一点无需多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合理地看待疾病和死亡的意义。如果孩子缺乏对社会情感的兴趣,很可能会把患病当做控制家长的手段。

所以,培养孩子的勇气和社会情感,是应付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至于死亡,尽量避免让孩子直接接触到,这对他幼小的心灵是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孩子熟悉的亲人的去世。

4.4 其他家庭成员

首先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可以只宠爱孩子而不用担负太多教养的责任。如果父母被老人溺爱孩子的行为所困扰,只能说明你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爷爷奶奶们的行为不仅会徒劳无功,还会增加家庭紧张和冲突。孩子和老人的关系是他们之间的事,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回应就行了。做好自己的事,并且相信孩子。激励和鼓舞孩子为自己要面对的关系和问题作出判断和选择,家长就负责做好参谋。

其次是兄弟姐妹。孩子们常常会基于出生顺序形成各种典型的性格。家里最大的孩子经常努力事事领先,发号施令;排行第二的孩子会寻找各种不公正并成为反叛者,或者会努力赶上家里最大的孩子;排行最小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得到格外的关注;独生子女想要的是独一无二。

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是孩子学习合作的大好机会。家长要避免过度参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你的信任和放手是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要同等对待他们,并要用“孩子们”这个词:“孩子们,我相信你们能解决问题。”或者:“孩子们,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你们需要到外边去(或者去不同的房间)。

五、保持敬畏,持续学习

教育者,不能因为自己在孩子身上所做的尝试和努力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感到悲观失望,不能因为孩子垂头丧气不思进取而产生挫败感。教育者的任务很重,因此必须保持敬畏,持续学习。

5.1 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之一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成熟的父母,应该多学习,多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观察孩子,搞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要想真正地了解孩子,最要紧是父母的心态。关于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的研究非常多,被视为经典,广为流传的至少包括蒙台梭利、杜威、阿德勒等名家的研究成果,建立在这些经典研究之上的各类理论和观点也是层出不穷。

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的成长保持敬畏,愿意去主动学习的话,这些学习的内容可以说是唾手可得,比如通过蚂蚁私塾,就是非常方便,非常高效的学习渠道。

了解孩子,父母还要善于观察。孩子通常是敏于感受,却讷于表达的,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孩子说出来的内容来了解他,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的行动。比如眼神,比如站姿,比如情绪等等。

5.2 给予孩子尊重和尊严

管教的概念,一般人以为是惩罚的意思,但实际并非如此,在拉丁语中,管教的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者“受尊敬的领导人”。一个孩子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的动力必须来自内在的自我控制,而无论惩罚还是奖励,都是外在的控制。

关于人的行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一种是行为主义,强调的是外因,针对的是行为本身,利用惩罚与奖励机制——你表现得好,就得到奖励,表现不好,就遭到惩罚。我一再地说,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短期内通常很有效,但长期而言却是弊大于利。

个体心理学所信奉的哲学,是要看到行为背后的信念,看到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本需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也可以理解为成就感和优越感),是一个人生而为人最首要的目标,对孩子尤其如此。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时时刻刻在做决定,并形成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我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对于这件事情我是胜任的还是不胜任的?

一个孩子在奖惩机制下成长,他会表现良好,但只是为了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一旦没有奖励或者奖励不重要了,也就没有动机了。一个孩子在尊重和有尊严的环境下成长,他会主动参与生活,由此发展出关于自己各种能力的信念,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建立起自我控制的基石,他们会做正确的事情,哪怕没有人在看。

这是对孩子来说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品质,也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佳助力。

5.3 认识青春期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两个最敏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3—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对自己,对社会,对自己和社会的关系都有了初步的认知,第二个阶段就是青春期。它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它的质量基本取决于第一阶段。

比如一个女孩子在小学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那么步入青春期时,她就有可能早恋、逃课、与老师作对……,一个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与父母的不良关系,而在青春期发生一些反常现象,比如网瘾、打架、早恋或逃学等。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家长的最后机会,最后的调整和教育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并因此而表现不良,那么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给予弥补和引导,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补,那么他/她的一生将很难与幸福、健康、快乐结缘。

在这个阶段,有些明智的家长会以耐心地陪伴、引导等方式感化孩子,他们或求助于专家,或者与老师沟通,或者把孩子送到国外……,无论这些举动是否高明,总之,他们在付出心血,而这些心血,孩子不会视而不见,只不过,那些回报有可能滞后。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这种耐心,面对表现不良的子女,他们仍然延续着十几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5岁时遭到父母责打,15岁时还在忍受这种皮肉之苦。这就等于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信念:我是不被父母关爱的,我是不被环境接纳的,我必须另外找到属于自己的路。那么再过十年,25岁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或自虐倾向。

研究证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除此之外,这些受害者还会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特质,但此时的孩子还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存。因此,他们还会被迫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与伤害。并带着这些伤疤走向他们的下一站:社会。

5.4 正面管教

新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必须更加深思熟虑和学习理性判断,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或者经验走。

个体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给众多的家庭教育流派提供了指引,正面管教就是其中之一。正面管教在个体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系统的科学养育的理念和方法论。它在溺爱孩子和严厉控制孩子之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就是和善而坚定地养育孩子,包括对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尊重,对养育情形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的尊重。

正面管教将孩子视为一个整体,并将孩子的发展放在孩子的整体环境中去考量;正面管教还把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追求视为孩子的目标等等,这些都是对个体心理学的传承和发扬。

后记

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一本书就是让我们知其所以然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