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英文名:《Violence: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
作者名:[美]兰德尔·柯林斯
译者名:刘冉

前言

暴力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我们既离不开又不想遇到的。有人说,有些人貌似就想遇到,他们比另一些人更为暴力。

这本书,它帮助我们分析暴力产生的源头,找出暴力的“软肋”以及生成面对暴力的勇气,这在关键时候,可能比什么技能都要管用。

一、认识暴力

暴力是什么,你又是否真的了解暴力?

1.1 暴力误区

暴力分很多种,有些时间很短,发生很偶然,比如临时争吵打了一记耳光;有些持续时间很长,也经过了周密部署,比如大小规模的战争。

暴力的样子形形色色,而我们对暴力的认识常常只停留在非常肤浅的表层,比如我们常常认为“某个群体”是充满暴力的,是的,年轻男性或许更有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施加者,但不代表他们就会施加暴力。

同时,老人、儿童、女性都可能是暴力且暴力程度并不轻的;背景也一样,贫困程度、种族的差别都不能说某个群体就是更暴力,我们常常从统计学上去看,比如黑人男性更具有暴力威胁,但这并不是真的,他们的血液里并非有更多的暴力基因,而是他们的环境、社会地位导致面对“驱使大脑实施暴力”的情景更多。

此外,即使是那些真正暴力的人,也只在很少一部分时间里是暴力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暴力的时候,我们可能想到的是一个杀人犯,是个经常打架的流氓,但如果你仔细想一想,就算是以上的例子,他们在99.9%的时间里也并没有在执行暴力,因为在这99.9%的时间里,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而是在与人进行正常交往。

因此,暴力不能说是某些人的特性,应该是某些情境下的特性。

1.2 暴力的本质

如果要给暴力一个定义,我想最恰当的应该是这一句:暴力是围绕在冲突性紧张和恐惧周围的一系列路径。
**
这句话很学术,我们需要细细解剖。

:::info 人们面对暴力的时候,都会紧张,无论是自己施加给别人,还是别人施加到自己身上,或多或少,紧张与恐惧并存。 :::

比如两拨人谈判,暴力行为一触即发,此时两拨人中的每一个都是恐惧和紧张的,至于冲突最终会不会发生?大多数时候是不会发生的,它取决于一系列现场因素的变化,包括敌对双方、观众乃至表面上完全不相干的路人都有影响。

军事心理学家戴夫·格罗斯曼(Dave Grossman)发展出了一套以恐惧控制为核心的战斗理论,他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军事暴力,得出了一种理论解读:军队之所以战斗力不同,是因为其内部控制恐惧的组织方式不同。

所有的暴力,都有指向性,这个指向性可能不那么光彩,但事实就是这样——寻找并攻击较弱的受害者。无论是军警的暴力还是家庭暴力等都是一样。所以要让暴力被和平解决,只有一方明确认怂,“割地赔款”,若是双方都不认,那么谁在心理上占上风,谁就基本在暴力行为上占了上风,比如本来双方都对对方有威胁性,但其中一方的气势变弱,这就反而会激起另一方将原本有的紧张和恐惧转为残忍的攻击。

泰拳手几乎没有游走和闪躲的步伐,他们的技战术只有一种,就是向前,无论刚才是不是被对方暴打,一定要向前,不闪躲,只格挡,用抗击打能力和强大的破坏力跟对方硬碰硬。在暴力双方的博弈中,谁的眼神更无所畏惧,对方就会更害怕,哪怕刚才狠狠击中了对方,但一旦认为不起作用,就会露怯,一旦露怯,就会失败。

除了双方的心理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外,暴力的地点和其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暴力的走向。很多时候,我们会注意到观众的反应,会注意到观众的期待,所以才有“主场优势”,主场优势会刺激主场作战者的肾上腺素飙升,消除紧张感,更容易做出进攻行为。

关于“观众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女朋友在场的时候,某些架更容易打起来,但这绝不表示率先做出攻击行为的这个人就更暴力。

1.3 真实的暴力

我们常常在娱乐节目或者影视剧里看到很多不真实的暴力情节,比如在拥挤的酒吧里,一个人出手揍了另一个人,接着侍应被绊倒,惹恼了另一位顾客,然后所有人都打成一团,我相信你在现实中从未见过这样的现象。

暴力一定是从紧张和恐惧开始的,比如叫骂、推搡。有人疑惑,一拳直接打过去就好了,为什么要挺着胸膛让对方先打自己,或者揪对方衣领、推搡对方呢?这不是给对方先下手的机会么?有这种疑惑的人,大概率没真正尝试过打架时的心理变化。

当你要出手攻击他人时,你也是恐惧和紧张的,很多人必须让对方先对自己做过分的事,积攒自己的怒气值,才可以稍微平息一下这种紧张,当这种紧张感平息时,出手就会不留情面。因此我并不建议乱教女性什么一击必杀,在没把握的前提下反抗歹徒,以女性的力量,无论平时练了多少花招,除非你是专业运动员,否则90%以上肯定是更惨收场,因为激怒对方之后,对方的紧张感就会更少。

你看视频里那些负责教的女性警官一两招就把对面的歹徒制服了,你得清楚那是不真实的,在真实情况下,对方不是靶子,你要精确击中对方的软肋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情况,更不用说你的力量可以让对方丧失战斗力了。

二、暴力的一些具体表现

2.1 暴力的夸张

人们喜欢对暴力进行夸张,自己经历的就不必说,肯定是惊心动魄,己方如何勇敢占据上风,哪怕只是自己亲眼所见或者是道听途说的,也得夸张一番,这是源于一种“暴力威慑”的需要——我很厉害,你别惹我,或者是“我见过大场面”,我不怕任何人,别想占我便宜。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冲突都当成是暴力行为,英国著名的足球流氓事件中,当足球流氓进入客场城市时,他们会对主场球迷叫嚣、威胁,甚至发生小规模冲突,但这不是暴力,他们只是会拿这些东西当作酒桌上的素材,拿来作为未来几天里谈话的核心。

若是他们真正经历一场暴力行动之后,不管是势均力敌还是吃亏,最后的结束都会被某方描述成这场对抗是由于对方的懦弱而结束,大家都会极力夸大自己和己方的表现,以及此次斗殴的规模和重要性,并掩饰自己其实在大部分时候都不愿意打起来,或者一直在想一旦打起来如何更好地退缩并不让别人看出来的真实意图。

2.2 暴力的时间

我们在影视剧中往往看到暴力行为双方的打斗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枪战,正反派主角可能打了7、8分钟还没搞定,事实上,枪战常常是瞬间结束,就算不是枪战,仅仅是双方的拳头互殴,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我们说过,暴力,是强者对弱者的攻击,真实的枪战往往是持枪者对手无寸铁者,就算是黑帮火拼,往往也只有一方开火,拳头也是一样,通常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

而如果双方是势均力敌呢?比如体格都十分健壮,那么通常就打不起来,各有威慑,一般就是谈判解决,就算是爆发了小冲突,一般也是以一方骂骂咧咧而结束,比如你刚刚打到了我的眼睛,另一方说,我自己也破皮了,接着以对骂结束,双方都不愿意继续这样的并非你死我活不可又没有多大收益的战斗,乐得找个休战的台阶下。

而当暴力持续时间很长时,通常是有严格规则下的比如大家都知道持续下去也不会造成严重损伤,比如格斗比赛,要么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强弱悬殊,不是双方对战,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长时间凌辱,这样紧张感就会消失。

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如在学校里,要想不被凌辱,哪怕再害怕,也要让对方有所损伤,这样反而能减少对方肆意找茬凌辱你的几率,因为无伤凌辱他人太容易,而损伤总是令人忌惮,哪怕是破点皮,对方也会考虑是不是有必要单纯为了心理上的快感付出这样的代价。

2.3 暴力的时机

凡是自己有可能受到损伤的暴力,心里多少会有所忌惮,对于有可能受到大损伤的,那就更是慎重,所以当人们要实施暴力行为时,会很谨慎地挑选地点和时机。

比如我们在朋友都在的时候,会表现得特别勇猛,平时豁不出去的,这时候就能豁出去,哪怕当时朋友并没有参与到争斗之中,我们心里也会踏实,知道吃亏了以后有人帮劝架甚至能找回来,所以可以无所顾忌。监狱里也是一样,大部分争斗都发生在狱警在场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表现出“狠”的一面成本最低,反正狱警在,死不了。

其实这是一种动物性,我们常说“狗仗人势”,狗也是这样的,主人在的时候它会表现得特别勇猛,因为它觉得当前的打斗不再存在威胁到生命的后果,看不下去的时候主人肯定会帮忙。这种“更安全”的环境能让暴力紧张感减弱或消失。

营造一种势均力敌的感觉,是弱者在很多时候应该采用的策略,否则就会伤亡惨重,我们上一小节说的单对单是这样,在人数庞大的战争中也是如此。
**
如果你真的深入了解战争的话,就会发现,很多伤亡是在撤退的时候造成的,双方对峙或者小规模冲突的时候,往往并没有什么伤亡,而当一方开始全面撤退时,另一方就突然像喝了所谓的“圣水”一样,不管不顾地进攻,有点像游戏中的“抢人头”,此时在他们心中,危险小,而拿战功的概率大,所以大家心中的紧张和恐惧感就被欲望给盖过了。

:::info 因此如果你真的怕受伤,在面对一个比你强大的对手凌辱你时,记得挑一个好的时机——所有人都在,打得太狠大家都会帮忙拉架的时候,给那个强者一记狠狠的教训,尽管你可能被打得很惨,但或许可以换来长久的和平。 :::

2.4 情绪转化

暴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感,每个人都有,那么当我们不得不用暴力来保护自己时,如何消除这些心理从而让自己更有可能打赢对方呢?

有一种人,他们看上去无所畏惧,这不是由于他们真的不害怕,而是他们懂得使用情绪转化的技巧。

一种常见的转化就是愤怒,当一个人感到愤怒的时候,他的紧张感会被更好地压制,所以我们前面说,我们要让别人先激怒我们,这样我们在战斗中就能更加放开手脚,不过这只适用于面对不专业的对手,如果你的对手很专业,能自由地依靠大脑转化情绪,那么你这样要靠真实被打才能积累怒气值的,还没攒到可能已经挂了。

拳王阿里就曾经靠假想对方侮辱自己最不想接受的东西来积累怒气值,阿里在很多时候上拳台也会怕,尤其面对的是比自己高大和健壮的对手,但他用这种转化,就消除了自己实施暴力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很多跟阿里交战过的人都说,阿里一上了拳台就感觉要把对手撕碎,眼里全是怒火。

其实这不是阿里喜欢暴力,更不是与对手有仇,只是一种转化情绪压制恐惧的方式。

三、暴力之紧张与兴奋

面对暴力,人们会有不同的反应,但前提都是一样的,都会紧张,只是紧张程度不同。不过有些人还会因暴力而兴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是怎么回事情。

3.1 暴力的距离

当我们真正面对暴力或准备实施暴力行为的时候,距离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当我们使用远距离武器瞄准对手时,我们并不会有多大的紧张和压力,使用大炮等打击不特定对象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没什么紧张感。

但若是两个人距离很近,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曾担任过美国陆军首席战斗历史学家的马歇尔说,在战斗中,通常仅有15%的前线士兵真正开了枪,即使在效率最高的部队,这个数字也超不过25%,75%的士兵也许会面临危险,但他们也不会开火。这一数字得到了一位澳大利亚军官的总体印证,他目测有40%—50%左右的士兵在遭受攻击时不曾回击。

1900年义和团起义时攻入北京的美军部队描述了一个近距离观察的例子:一名中国士兵从防线后冲了出来,向我们不停开枪、换子弹、开枪。第十四步兵团的一个士兵指着他,对厄珀姆喊道:“他在那儿!开枪打他!打他啊!”

我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开枪,他没有回答,就一直上蹿下跳地喊道:“开枪打他!”最后厄珀姆终于开枪了,近距离第三枪才打中那个中国士兵。还不错,毕竟1876年美国西部平原的一场战役中,美军平均252发子弹才能击中一名印第安人。

几乎所有士兵面对近距离的生死搏斗时,都表现出了心跳加剧、发抖、冒冷汗、身体发软、呕吐等症状,没有任何人会是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云淡风轻的状态,二战期间美军士兵有5%—20%的士兵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现象,而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有很多士兵甚至光天化日把自己的脑袋埋了起来,然后死在了现场。

越高级的军官,越难以认同这些明晃晃的数字,因为他们难 以真正亲临现场,在他们眼里,士兵更像是人偶,以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形式组成他们想要的阵型进行攻击和防守,但越是低阶的士兵越是会告诉你,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

因此,所谓的绝对服从是军队的天职,从整体来说肯定是正确的,如果你只是把这些人当人偶的话。

从上面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离战场越近,或许会变得更“温和”。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与前线士兵相比,后方士兵会对敌人表现出更多恨意,对待俘虏的态度也更残忍,这就是为什么键盘侠通常会显得更激进和“嗜血”——从假想的杀戮中获得征服敌人的愉悦感。

任何种类的战斗中都是如此:真正的打斗发生之前,大家都是充满了虚张声势,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跃跃欲试,斗志高昂,而一旦打斗真正打响,又会立刻被紧张和恐惧所取代,尤其是遇到对方激烈反抗并对己方造成实质性的生命威胁时。

真正能够“享受”战斗的,只有王牌飞行员和狙击手,因为他们极少能近距离见到那些惊恐的脸以及遇到那些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瞬间,前者会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也有很大概率遭遇这一切,后者则是实实在在的恐惧。

暴力的距离非常重要,真正能让人免于紧张和焦虑的,是他们不需要去面对面“亲手”杀死对手,尽管他们的死亡概率同等。比如在战场上帮机枪手装填弹药的士兵,遇到危险的概率一点不比开枪的小,但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都更少。

3.2 恐慌进攻

当我们感觉到恐惧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像之前所说的,迫切地想要逃离,而另一种,则是在恐慌中进攻,此时的进攻并没有多少章法,仅仅是想不顾一切地摧毁那个让他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源头,此时的情绪就会在恐惧中夹杂很多的愤怒,这种愤怒会使单纯的竞争或打斗规则失效,因为目的是彻底摧毁,因此尽管对方彻底无还击能力,施暴者也可能会继续施暴。

恐慌进攻是一种很难阻止的暴力,一旦开始就不好停下,且基本都会到暴力被过度使用为止。

我们平常都有个经验,不要跟站立不动盯着你的狗进行长时间的视线对视,这会导致它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感上升,此时如果你用更恶狠狠的眼神,或许狗会被你吓退,但若是你露出了一些弱点,比如你因为害怕而逃跑,某些习惯了用“恐慌进攻”来缓解恐惧的狗就可能会朝你扑上来,并且轻易不会放过你。

狗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3.3 不对等的情绪

在恐慌进攻发生之后,如果进攻者发现被攻击者已毫无还手之力或根本无意还手,通常情绪就会发生变化,他们的恐慌会渐渐消失,征服的快感会逐渐增加,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就会让施暴行为停不下来。

人们常常询问,为何在纳粹大屠杀中犹太人没有反抗?至少不该乖乖走进毒气室里;数倍于日军的中国降军和南京的平民,为何毫不反抗,任由日军施暴?在印度或其他地方的种族骚乱中,这种毫无反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并不是他们骨子里就更懦弱,而是陷入了一种情绪瘫痪,无法做出有效的反抗。

情绪控制更多的是在精神上,一方胜利另一方失败,然后一方胜利另一方再失败,每一次循环,胜利方都汲取到了更多的能量,而失败方则会流失一些继续战斗的信心,反复几次之后,另一方就很难再产生对抗的冲动,而这种绝望更加剧了胜利方的变态,甚至会强化他们对失败方“非同类化”的认知,于是,对同类的同情、怜悯等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恐慌进攻,来源于累积的紧张感的释放,累积得越久,一旦有把握以后,进攻时的力度就会越大。

所以如果双方互有威胁的状态持续了很久,一旦一方暴露出弱点,另一方就会表现出尤其残忍的一面。

四、暴力的一些特定形式

4.1 家庭暴力

我们在前面说了很多关于暴力冲突中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的事儿,大部分时候,暴力并不会发生,人们只是虚张声势,相互威胁,要想让暴力真正发生,人们必须找到一条路径来绕过这种冲突性紧张和恐惧,最常见的一条是——袭击弱小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之所以比非家庭暴力更常见,是因为家庭结构是由一男、一女,或许还有一个或若干孩子组成,在这个结构中,从武力角度来讲,是呈阶梯式的,很少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

:::info 暴力冲突的微观表现,其实是双方拼命地试图将自己熟悉的韵律和模式强加于对方,同时阻止对方建立起自己的韵律并强加于自己的过程。 :::

比如男性力量强,就不愿意跟女性单纯动嘴皮子,因为可能吵不过,如果男性进入吵架模式也能赢,动手的概率就相对较低;女性如果吵架模式比较有优势,面对男性要使用力量的情况,就会用“打女人算什么男人”来进行绑架,其核心还是希望进入到自己熟悉的韵律之中。

当我们提到家庭暴力的时候,常常指的是配偶之间的暴力,但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这才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形式,到这里就不用问为什么了,因为孩子更弱小,那些能“吵赢”父母的孩子,往往受到的身体暴力更多,但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之后竟然常常会选择性忽略这些事儿。

4.2 照料矛盾

中国有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是对一种现象的概括,但没有指出关于“为什么”的核心。中国有很多古话都很正确,但都是基于经验主义的概括,极少有人去剖析其内在逻辑,这也造成了有另一些古话没有任何道理却没有人去验证和怀疑它们,甚至流传至今都不敢反驳。

当家庭成员有人突然变得弱势,需要另一些家庭成员去照料的时候,起初,残疾也好,疾病也罢,都会很快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因为同情心是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特质,人们很享受被认为有同情心,所以唤醒它很简单,这让人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假装出一些利他主义的做派——注意,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自己很有同情心,其实都只是一种假装利他的自我满足。
**
随着时间的流逝,照料变成了日常之举,与此同时,照料者从扮演利他主义角色中获得的情绪能量就会慢慢减少(护工做一段时间几乎就得不到这种情绪能量了,所以要自发关爱被护理者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在选择这份职业前她有多么向往和热爱),但此时,由于照料者曾承诺要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这一事实反而让病人获得了攻击TA的武器。

一方面,照料者的所有动机慢慢只剩下了维系当时的承诺,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参加其他事务的时间和精力被压缩得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被照料者常常陷入无聊和痛苦中,由于缺乏自由社交,与照料者斗智斗勇、获得对方的注意便成了他们另一种乐趣所在,尽管有时候甚至被虐待,但至少占领了道德高地,人最难忍受的不是地狱,而是虚无。

在这样的博弈中,照料者有时会尝试暂时逃离,或故意不满足、不立刻回应对方要求的方式来获得一些小小的胜利,其实也是在试探对方能忍受到什么程度,以期望给自己的时间分配争取出最大的自由度,而被照料者也会越来越多地哀鸣和呼叫帮助,或下意识地表现出烦躁情绪,来争取对方的注意力。

如此,双方会越来越怀疑对方的“诚意”,照料者认为被照料者常常故意也不让他过得好,而被照料者认为照料者只是出于社会道义,或是做给别人看,并非真心实意照顾自己,双方都用罪恶动机去猜测对方,这就陷入了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谁先往前一步,都可能掉入这种循环的滑坡之中,如果照料者的责任可以分摊给几个人,那么虐待被照料者的事件就会显著减少;而如果被照料者对单个人的依赖感没有那么强,虐待事件同样也会减少。

这里说的被照料人通常是成人,换成婴儿也是一样,父母对婴儿的耐心并不会在一开始就消失,通常在六七次反复哭泣之后,并且在最近一次哭泣持续了15分钟以上且安抚无济于事时,就会更容易进入“虐婴时刻”,我们在雇佣保姆的时候可能也要十分注意。

我们要明白,哭泣是一种冲突性的情境,它是弱者的一种武器。孩子摔倒之后,如果哭泣无用,便会自己站起来,但如果哭泣有用,下次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

父母作为照料者和绝对强势的一方,要分清什么时候“对手”的某些行为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决定什么时候该适当妥协,什么时候该引导“对手”做出自己想看到的行为,而不是每次都看心情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你的对手很可能处于纯情绪状态,此时你用点理性就能掌控局面。

4.3 校园霸凌

在暴力的情境中,最令人关注和担忧的可能就是校园霸凌了,因为未成年人霸凌他人常常够不上严重的处罚,但有些行为确实给很多受害者一生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在谈到校园霸凌之前,我们先把孩子这个群体给分分类。孩子在校园里大致有5种不同的角色:

4.3.1 人缘好的支配者

这类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强,他们总是跟其他孩子在互动,但有时也令人有压迫感,因为他们的竞争性也很强,他们可能会把其他孩子的玩具拿走,但随后又还回来,显示一下他们有能力这么做,但对大家施以“恩德”,一旦他们获胜,他们就会表现得很友好,这类通常是领导者。

4.3.2 人缘好且脾气好的孩子

这些孩子很友好,没有竞争性,如果其他孩子试图抢走他们的玩具,他们就会拱手相让,他们容易跟1类型的建立关系。

4.3.3 好斗者

这类孩子总在跟其他孩子竞争,试图支配他人,但他们又不像1类型的孩子那样是天生的领导者,他们会形成一个小型的霸凌团伙,抢走别人的玩具,以弄哭他们为乐。他们不会招惹1类型的支配者,也不怎么会霸凌顺从他们且有一些朋友的2类型。

4.3.4 胆小的受害者

这些孩子十分胆小,动不动就哭,他们是3类型最喜欢霸凌的对象,因为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就能从他们身上得到成就感。

4.3.5 好斗的受支配者

这些孩子处于被支配地位,但他们不像4类型完全被动挨打,有时也会富有攻击性,这些人看起来孤僻又不是很好惹,是社交网络中的孤岛。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王只有两种属性,要么成为支配者,要么成为霸凌者。那些亲近支配者的孩子,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不太会受霸凌者的欺负,有人会说,那么4类型的受害者为什么不去亲近支配者以求得保护呢?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支配者作为领袖和明星,他们的身边有足够多的孩子,因此要接近他们也得经过竞争,要么能提供价值,要么得经常纳贡,也没有那么容易。那些没能通过这一隐藏的社交竞争而挤入圈子的,就不得不和折磨他们的人留在一起,有时做他们的随从,有时被他们欺负,脾气硬一点的,就什么圈子都进不去,成为了孤岛。

很多读者可能会很担心,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成为孤岛或是受害者,其实受害者或者孤岛,他们是有一些特质的,也就是说,这个人如果有受害者的“潜质”,那么他将不会只遇到一两次不幸,而是一连串,比如他在公共场合比别人更容易遭遇抢劫,更容易被迫借给别人钱,更容易遭人排挤,在玩耍中常常不被允许使用游戏机等。支配者不是恶棍,可能没有强壮的身体,但他们从来不会遇到这种问题。

:::tips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吸引这个世界相应的对待,所以管理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

而一个人一旦成为受害者,就算他之后因为一些际遇飞黄腾达了,也更容易发展成为霸凌者,因为他们太羡慕那种快感。

注意,霸凌者成为不了精英,这不是好的发展趋势。

五、暴力的发生

暴力不是一种天天能见到的行为,它的发生取决于很多因素,不仅取决于实施者,也取决于旁观者,还取决于受害者,它是一个综合情境下发生的行为。

5.1 暴力执行概率

暴力行为并不常常会真实地发生,我们在开头就说过了,但暴力情境却常常出现在我们眼前,拿抢劫来说,真正在抢劫中实施暴力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拿刀或者拿枪吓唬受害者——创建一种暴力情境

抢劫者使用了一种符号化的暴力令对方服从枪的权威,哪怕这中间产生了轻微的暴力,比如殴打、扇被害人耳光,也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是个会使用暴力的人,攻击者真正拿来攻击的场景往往并不会实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创建的暴力情境通常是非常极端的,否则起不到威慑的效果,但是不是有那么多人愿意使用极端暴力呢?肯定不可能。不过有另外一种情况,当参与暴力的人数足够多的时候,发生实际暴力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比如在3人以上的团伙抢劫运钞车时,伤害概率上升到了25%,而当人数增加至4人,伤害概率上升到了50%。

人数越多,人们越会相互鼓劲,从而创造出比一对一更非理性的环境。
**
之前以“保卫钓鱼岛”为名的打砸抢,就是一种“群情”下的暴力,如果是一个人,无人响应,是断然不敢在大街上公然砸车砸人的,在群情下,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就会慢慢偏离本意,演化成了一种“表演”。

5.2 控制中的兴奋

不需要执行暴力而控制对方,这是一件能令人上瘾的事情。很多抢劫者声称对抢劫上瘾,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常常被人忽视,而当自己在真正实施暴力之前,就有能力操控别人的行为时,他们会感到尤其的过瘾和兴奋。

创建恐惧、创建困难,并解决它,有点类似在可能被人发现的地方进行色情活动时的那种刺激感,也类似于在商店里进行顺手牵羊的那种紧张感,物质回报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是享受这个心理过程。

不过这样的游戏有时也会遇到危险,比如若是有人发起反击,抢劫者就得升级行动。这不是闹着玩的,可能被抓,也可能被反制,还有可能当场送命,正是有这样的危险概率存在,当危险没发生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更加兴奋,因为“逃过一劫”;而当危险真正发生的时候,这种兴奋就转向了恐惧,我们从银行和自动取款机等处的监控摄像中拍到的抢劫者的脸部,在那一瞬间,看到的几乎都是同样的恐惧。

5.3 暴力的共生

我们在第四章节讲到了某些人或许注定要被霸凌,这指的是某些人身上有那么些特质,你可以对照看看你的孩子身上有没有这些特质,如果有,怎么帮助他们改掉这些特质,因为这些特质能“吸引”霸凌。

曾经有那么句话,叫“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这句话从法律角度来看当然是对的,但从保护自己的角度来看,是不对的,因为就算扰的人接受了足够严重的惩罚和审判,无论他是不是被碎尸万段,你的吃亏依然是事实,抛弃这一点的人都是非理性的,所以如果只是徒增被扰的概率,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在尽情展示自己和安全性中取得平衡。
**
扰,通常是一个临时起意的行为,扰和被扰,是一种共生关系。

暴力执行者和受害者也同样是共生关系,受害者特质并不以身体是否强壮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社会地位较低、被孤立、适应折磨和羞辱等都是“易受霸凌”特质,这类人有时会进行“反抗”,但大都是无效反抗,对方不会害怕,反而会更为肆无忌惮,因为你把底牌都亮出来才只有这么点程度。

暴力执行者在执行暴力的时候,也在吸取对方的情绪能量,此消彼长,当第一次没能成功反抗之后,后面会越来越困难。

:::info 专业的暴力执行者有时并不一定比受害者有多少优势,他们只是在第一次的时候,发现受害者有某个“有利可图”的弱点,进而从这一点进击榨取他们的软弱,久而久之,受害者就可能在其他方面都占优的情况下,因为习惯了一面对施暴者就失去情绪能量,从而选择长期屈服。 :::

六、关于暴力认知的补充

6.1 理性暴力

在我们的印象中,暴力通常是充满狂热而非理性的,然而要想赢得胜利,光靠非理性可能是不够的。
**
两个人进行搏斗,彼此都没有仇恨,看起来像是纯粹的体育竞技,但视线相交,一人能有效地调动起愤怒,死死盯住对方,另一人则在盯了一会儿之后视线出现游离,那么输赢几乎已经注定了。前者在搏斗之前出现的状态并不代表他非理性,而恰恰代表他是更理性的一方,能够懂得如何控制恐惧,释放自己想释放的一面给对方看。

历史上,当君权软弱、时局动荡的时期,英雄人物总是被描绘成极其擅长单枪匹马和敌人作战,比如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很多战争都是以单挑开始,两边有上万军队不用,偏要一个人来叫阵,另一方也出一人,接着几万人看他们打,其实真实中这样的场面肯定是不多的。

后来我们知道,最厉害的英雄是能统兵的,不是什么百人斩,一个是元帅,另一个只能做保镖,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凯尔特战士和狂战士都属于特别勇猛的,凯尔特战士喜欢在战斗中脱衣服,显示他们毫不在乎任何伤害,这其实是一种对对方的心理压迫,但对于真正理性执行暴力的对手来说,这毫无作用,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受伤风险,比如罗马军团并没有那么狂热,他们讲究阵型严整,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凯尔特之类的看似单个拎出来都很勇猛的军队。

英雄的优势,在于情绪上的支配力,一旦对方不为所动,无法被支配,那么情绪化反而成为了一种战斗劣势。进入狂战士状态的人,面对纪律部队或现代武装力量,只不过是一个病态的个体,但如果出现在无序群体中,或许就会变成英雄。

6.2 公平暴力

暴力之间也有公平,比如我们说的英雄之间的单挑,虽然极少,但也不是没有,照理说,某一方大可以在单挑的时候一拥而上,活捉对方的英雄,比如许褚或者张飞,也可以放箭帮忙射对方的英雄,还能趁对方不备直接攻城,为何大家不这么干呢?

因为暴力也有暴力的规则,你这么干,大家就不依了,都想把你这样破坏规则的人除之而后快,你这就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这个全世界都如此,比如欧洲上层阶级的打斗会有仪式,也会有明确的规则,哪怕目的就是置对方于死地,开枪也会在见证人的见证之下进行。后来,为了避免伤亡,打斗常常会被严格限制规则,比如用剑对打,不得刺中动脉或是要害,出血即结束,衣服也会改为白色,这样更容易结束战斗;如果是用枪,则距离会越来越远,障碍越来越多,甚至见证人会默认给子弹做手脚,比如准心调整、换成低杀伤力的等等。

:::info 公平暴力往往最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展现自己有勇气接受挑战,或是发起挑战,这种规则的保护给了弱者更多的展示空间,如果上来就是生死相搏,则弱者就没有办法靠小的损伤来换取别人的尊重了。 :::

6.3 道德假期

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颗小小的暴力种子。

暴力取决于情境,大部分时候,人们都会遵从公共行为的准则,不过在某一些时刻,所有的禁忌似乎都失效了,就算警察等权威机构在场,也被人们主动无视,人们做着平时不敢做的事,说着平时不敢说的话,有个概念是专门形容这种现象的,叫“道德假期”

道德假期通常要满足2个条件:

  1. 人数足够多;
  2. 现场气氛足够狂热。

混在狂热的人堆里,大家都在干出格的事儿,才有所谓的“法不责众”,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放纵自己干那些平时只能想想的事情,毕竟能得到体验又不用负责任,怎么看都划得来,于是我们会看到某些平时对社会积累了恨意的人,狠狠地砸丰田车,甚至把丰田车主从车里拉出来打,只是他们也有主题,因为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潜在的合理性,比如他们不会见人就打,或者见车就砸,见美女就抱回家,由此可见他们还是有理智的。

不过在道德假期中表现得肆无忌惮的人里也并不都是想发泄什么,有些人就是只想参与其中,洗劫商店也是一样,哪怕只是进去拿点卫生纸,哪怕自己完全买得起,很多人也希望加入到群体中去,不拿就不爽。

这个时候的暴力,变成了一种娱乐,或者说,仅仅是一种无聊的跟随,这些人可能带着非功利主义的目的,就是单纯想变得跟大家一样而已。

暴力是一种情境,我们需要再次重申这一点。

6.4 酒精的暴力

很多人认为,酗酒状态是导致暴力的一大因素,的确,我们发现很多人在酗酒之后,会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酒精不是兴奋剂,是抑制剂,抑制理性的。然而,我们有一个认知出了问题,那就是酒精并不怎么会导致暴力,酒精会增加冲突和争吵的概率,但最后大都是轻微不愉快或不了了之。

理由很简单,醉酒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杀伤力,虽然他们看起来更为凶恶,更为非理性,但有效的暴力常常并不适合由醉酒者来完成,否则抢银行之前就应该先喝得走不动路才行。

醉酒者往往更为笨拙,头晕的时候重心也更为不稳,因此醉酒者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往往有限,当然我们可以找出很多醉酒伤害的例子,但并没有证据证明醉酒比清醒时候造成的暴力伤害更大。

七、运动竞技及社交中的暴力

之前说了暴力的被娱乐化,这一部分讲讲运动竞技中产生的暴力,以及社交中的两大令人不快的做派。

7.1 运动暴力

除了我们在上一章节中讲的这些暴力形式以外,我们在一些竞技的项目中也常常见到暴力的发生,比如说运动,运动竞技发生暴力事件并不是指运动本身的对抗或竞争,这本就是运动的基本形式,指的是运动以外的暴力,这些暴力呈现出了一些规律。

7.1.1 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越频繁、对抗越激烈的运动越容易引发暴力,比如橄榄球、篮球等,因为在竞技中,不管是“经意”的,还是不经意的,总会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存在,而对于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来说,违反规则通常就容易涉嫌“故意”击打对方,这就会让场内的竞技之心衍生到场外的愤怒。

而在没有身体对抗的竞技运动中就不太会有,比如网球,排球,哪怕也是要尽力赢过对方,哪怕中间的判决也可能会不太公平,但不涉及身体冲突,大家就不容易对对方使用暴力。

7.1.2 保护措施

那么同样是在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的运动中,什么样的运动最容易出现暴力呢?答案是冰球,接着是橄榄球,他们发生暴力的频率比篮球、足球多得多?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护具,还有头盔,有面罩,在知道暴力不怎么会导致严重受伤的时候,人们展现勇气的欲望最强烈。
**

7.2 暴力支配技巧

对于有身体冲突的竞技项目来说,技巧从来不是唯一能导致获胜的因素,NBA联盟中就有很多著名的恶人,不仅会有很多的小动作,而且还会“不经意”间导致别人受伤。

巧的是,这样的人往往是防守悍将或是篮板高手,是巧合吗?当然不是。

有时候暴力是一种策略,比如这个人不好惹,那么当他离篮板比较近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将“如果对他犯规,他会如何报复”考虑在内,有些篮板索性就不去争抢了,甚至你还得为了一个篮板将自己职业生涯的寿命考虑进去,事实上如果对方不是这么凶狠,你或许抢得到。

防守也是一样,对方臭名昭著,向我们贴上来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传球,或者为了防备他的小动作,做一些别扭的进攻动作,那么表现出来的表象是:在他的防守下,命中率低了。

有时候在一方领先的时候,另一方会故意挑起事端,比如罗德曼故意踢摄像师,为了将比赛的节奏打断,或是用一个球技微不足道的恶人对对方的王牌球员喷垃圾话,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走向,也是在之前所说的夺取对方情绪能量的一种策略,哪怕恶人被罚下,也会极大地干扰到对方王牌球员的竞技状态。

有位冰球运动员这么描述:要想吓唬一个人,你得让他吃点苦头,光靠绊人、抱人这种小技俩是没有用的,好的犯规是直接撞过去,前提是你能撞到他,且他知道你会撞到他。只是小犯规的话,意味着下次你还得继续犯规,因为他知道你奈何不了他,但如果你一开始就吓到了他,他就根本不会出现在那个合适的位置上。

一旦他开始忌惮,你就可以在规则内光明正大地赢他了。

7.3 虚张声势

我们知道,真正暴力发生的概率并不大,而防护措施越好,人们越喜欢暴力行为,因此,最终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人们最喜欢的是虚张声势,虽然虚张声势最终也有一定概率会发展成暴力,但大多数情况下,在“聪明人”之间,这往往是一种“既展示勇气赢得面子,又不至于真的伤到彼此”的表演。

你可以看成是一种仪式,在这种仪式中,人们会有秩序地适应对方,尽量在为自己保住面子的前提下,帮助对方下台阶,因为如果一点机会都不给,除非你有无伤必胜的把握,这时你才不需要虚张声势,你十分清楚对方根本不是你的对手,直接欺负就可以了。

不过绝大部分情况下,你是很难知道对方底细的,于是通过虚张声势和互相对骂,人们还达成一个目的——那就是建立起一些与他人交往的底线,其实就是尽量帮自己争取更多的社交优势,探测“我最多怎么说你,可以不会受到实质惩罚”的底线。

7.4 自吹自擂

虚张声势常常意味着两难:我容忍一次,下次他可能就会把虚张声势的内容变为事实,增加了我被伤害的概率;我不容忍,则必须面对一次真正的冲突才能解决,所以遇到有脑的还好,大家都知道彼此的目的并不是发生一场真正的冲突,那就容易互相下台,遇到没脑的,还是躲远一点吧,他吃亏的地方多了去了,何必亲自去尝试付出代价呢。

在社交关系中,除了虚张声势让我们感到反感之外,自吹自擂是另一种令人反感的表现。

自吹自擂是一种更为底层的文化,一般只要一个人真正上升到中产阶层,就不太会频繁自吹自擂了,最多也是借别人的口来吹嘘。自吹自擂之所以让人反感,有两个原因:

7.4.1 人都有炫耀的需求

炫耀是刚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是为了社会安全感,怕别人听了不舒服,我们都愿意干炫耀和吹嘘的事儿。既然都有这个需求,那么你吹了就占了我吹的位子,体验就不会很好。

7.4.2 注意力的争夺

无论自吹自擂的对象是所有人——我是天下第一,还是就是对面的人——我就是比你强,这都不碍事,最重要的是,自吹自擂是一种强行让自己成为注意力中心的方式,强行让别人关注自己想表达的点,从而控制了他人的注意力。

所以哪怕对面的人认为你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话,他也会感到反感,因为,你总是聊他并不想聊或者并不想关注的东西(废话,谁愿意老关注你获得优越感的点呢)。

:::tips 所以说,社交关系中单是关注自己有没有获取到什么并不是什么明智的表现。 :::

八、了解虚张声势的侧面

虚张声势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里面又包含了很多小的侧面,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侧面,就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去选择对应的方法了。

8.1 身份转换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一名无家可归的白人站在里顿豪斯公园对面的人行道上,挥动拳头冲着对面咒骂,但他并没有走到马路对面的豪宅区去,马路对面和马路这面仿佛是两个世界,当乞丐进入那个区域时,自身就会感到一种不安,于是他只能在马路对面叫骂,而当对面那边有几个体型高大的白人精英过来时,尽管只是在他旁边,他就停止了咒骂。

乞丐可能精神有点问题,但尽管精神有问题,他也会根据情境互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他并不是想动用暴力,而是在那个时刻,只想做出某一副样子。

每个人都有不止一重的身份,或者至少渴望另一些身份,我们常常会根据情况,或是切换,或是假装。比如“正经人”们,他们在某些时刻也会变成“街头混混”,此时他们的行为常常会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他们试着打扮成街头混混的样子,光头、耳钉、刺青、讲话声音很大,伴有夸张的肢体动作。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心是不相称的,正经人的街头做派,其实质是一种通过隐性吹嘘和恐吓的方式来避免暴力的手段。

注意,是为了避免暴力,而非这个人喜欢暴力,这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很多人的理解完全反了,人们这么做的最大理由,只是希望争夺对情境的控制权,以便不打斗就能获得尊重。

8.2 暴力隧道

虚张声势是一种常态,基本都是表演,但有时虚张声势也会导致人们进入“暴力隧道”。暴力隧道常常出现在“恐慌进攻”中——紧张和恐惧突然转变为单方的软弱,创造出了一种情绪真空,而胜利者则趁机进行攻击、残杀,进行毫无意义地杀戮,就像进入了一条隧道,浸润在不断战胜败者的优越感之中,这样的由突如其来的情绪主导的过程,事后会让胜者自己都感到惊讶。

要退出暴力隧道,通常是通过不断对虚张声势的重复或者是一方怒气冲冲地表示对争吵的不屑一顾,然后走掉。数据证明,侮辱和推搡的时间越久,就越难发展成为打斗,因为双方经过一段时间后都知道,对方并不是想真正打起来,他们会虚张声势到事情变得无聊,冲突也就无疾而终了。

通往暴力隧道的路,在两种情况下更容易开启:

8.2.1 一方自我感觉比另一方强大很多

虚张声势是为了吓退对手,而如果一方确信自己占有大优势,那么弱的一方采取虚张声势的策略反而会诱发对方过量的攻击。

8.2.2 存在高度关注事态的观众

处于事件中心的人,很容易因为关注者过多而下不来台,从而硬逼着自己将虚张声势的状态不断升级,最终引发暴力。我们都有感触,那就是当自己常常要打交道的人在场时,尤其无法认怂,因为大家都看着事态的发展,没法事后吹牛,如果不硬上,以后就难以抬起头来。

8.3 你再说一次

1910年代,辛克莱·刘易斯曾经是西奥多·德莱赛的门徒,德莱赛在当时非常有名,刘易斯等作家都非常崇拜他。不过在1920年代,刘易斯出版了一系列畅销书,而德莱赛的书却只在文学圈评价颇高,卖得并不好,之后还抄袭了刘易斯妻子的作品。

1930年,德莱赛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很高,但最后获奖的却是刘易斯。在一次晚宴上,刘易斯的演讲中公开表示了德莱赛抄袭他妻子的作品,并认为他的确不配诺贝尔奖。

晚餐后,德莱赛把刘易斯叫到了一个包房,谴责了他的发言,并要求他“再说一次”。

刘易斯又说了一遍,德莱赛给了他一个耳光,说有种再说一次,结果刘易斯又说了一遍,德莱赛又给了他一个耳光,重复了几次之后,第三个人进来拉开了他们,两人以互骂结束。

我们常常在现实中碰到“再说一次”的情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个人真的感到不满并准备惩罚另一个人,为什么要让他再说一次,而不是直接惩罚他呢?

让另一个人当面再说一次,不是为了找出手的理由,因为对方之前已经说过一遍,所以理由是不需要再找了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惧并积累自己的怒气值,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才能知道那个发出“再说一遍”命令的人,其实心底是虚的。

而刘易斯为什么要选择不断重复呢?因为面子。那为什么只是重复,而不是你打我一耳光,我也还你一耳光呢?因为德莱赛有2米03,体重超180斤,刘易斯则很瘦。

有意思的是,这场冲突之后,德莱赛不再攻击刘易斯,而刘易斯也表示自己欣赏德莱赛的作品。

这里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几个讯息:

  1. 谁也没丢脸的暴力有时可以让隐性的矛盾得到解决;
    1. 刘易斯和德莱赛积怨已深,通过一场冲突,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英勇”的,并把之前的暗中不爽都挣了回来。
  2. 要和平,就不能退;
    1. 如果刘易斯不敢再说,那么德莱赛对他也不会有尊重,既然德莱赛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一开始就撕破脸面,刘易斯就应当对自己的反抗有信心。

:::tips 和平总是建立在互相忌惮和互相掣肘的基础之上。 :::

九、正确运用暴力

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过只有少数人才掌握了正确运用暴力的奥秘。

9.1 少数人士

之前我们说过,二战期间显示,仅有15%—25%的前线士兵负责了战斗中全部的开火。越战数据更高一些,不过也符合大体的规律,数据显示,步兵可以分为三类:10%几乎从不开火,45%偶尔开火,另外45%总是开火。

警察也是一样,在美国,一年只有0.2%—0.3%的警察会枪击他人,其中约1/3会导致死亡,在洛杉矶警局的记录中,2.2%的警员有4次以上的此类暴力记录,0.5%的警员有6次以上,最后还有一组“牛仔警察”,平均每人有13份涉及暴力执法的报告,而这些报告里,58%涉及过度暴力,而在所有使用暴力的警员中,过度暴力使用率仅为14%。

暴力呈现出了一种集中化的现象,我们说暴力是一种情境,那么是不是少数人总遇到这种情境呢?还是说暴力基因就是少数人天生拥有的东西?

我们得了解少数人成为“暴力者”的整个过程。

每个人呱呱坠地,没有谁携带有暴力者基因,不过从孩提时代开始,人们的行为模式开始随着外界的反馈发生变化。
孩子之间的暴力发生频率,远大于成人,原因我们说过了,孩子的杀伤力有限,而暴力的收益以及要付出的代价之间的比值,是我们决定是否执行暴力的重要标准。
**
从不间断的“执行暴力——收获反馈”的循环来看,有那么一些人,可以靠暴力赢得尊重,而另一些人,则会在暴力中流失能量,这就导致了有些人习惯将暴力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另一些人,则千方百计地避免暴力。

注意,哪怕是第一种人,他们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要执行暴力,只不过他们在遇到相应情境时,有更大概率将暴力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武器,因为他们相信赢的一定是自己,这是在反复打斗中建立的自信。

9.2 要么最高,要么最低

暴力等级通常是逐级升高的,很少有人因为踩了别人一下而被一枪爆头,这中间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争执,然后升级到推搡,再到拳脚,然后动用凳子等随身物品,最后使用致命武器。中间的互动始终存在,就是你升级我也升级。

不过这可能不是解决暴力问题的最好方式。以警察为例,警察总会觉得只要自己在场和发出口头命令,就应当得到敬畏和服从,如果对方并不理会,或者投以敌意的目光、表情或言语,警察会进行徒手控制,假设对方反抗,则会用上手铐、警棍等,直到对方试图掏出枪支,才会拔枪回应。

这通常会使警察陷入危险之中,因为警察不是超人,如果警察的暴力升级总是晚于对方,那么被人先下手为强的几率是很大的。

因此,年轻的警官通常会跟着对方的暴力程度逐渐升级自己的暴力等级,而更有经验的那些,则倾向于使用最低或直接升级到最高等级的暴力。

我们的目的不是跟对方斗狠,而是阻止对方进行下一步行动,阻止他们有伤害到我们的可能性,因此,
要么我们在口头上劝服他们,避免跟他们起武力冲突,要么就直接升级到最高等级的暴力,让他们打消反抗的念头。

这跟让消费者掏钱是完全相反的套路,如果你要卖一辆车,你得一个轮子一个轮子往上加,既然花了30万,再加2万也算了,既然花了32万,再加3万咬咬牙也能接受,毕竟这些功能看起来又确实需要,但你第一口报价35万,可能就直接打消了他购买的念头,毕竟还有其他选择。

9.3 巅峰状态和战斗之翳

传说当一个人跳楼处在半空中的时候,他会把自己这一辈子像放电影一样放一遍,虽然在旁人看来是一瞬间,但在他看来,那段时间要长得多。

这个并不是无稽之谈,我们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人体高度兴奋的时候就能经历这样的状态。

比如当处置劫持人质事件时,对方的每一个动作在处置人员看来都是慢动作,每一个关键的瞬间,都足以撑起很多的选择,闪过很多种选择后的结果画面;再比如一场球赛进行到关键时刻,对一名优秀的四分卫来说,防守后卫、传球跑阵队员的动作看上去都像慢动作。

这种状态通常被称为“in the zone”,也可以被翻译成“巅峰状态”

巅峰状态是少部分优秀精英才能体验的状态,在暴力领域,有些人会陷入狂热,有些人会呆若木鸡,而只有那些冷静高效、进入巅峰状态且把对手压制在“战斗之翳”(指的是被战斗造成的紧张、恐惧情绪所困)状态的,才能最终获胜。

这也意味着,光自己进入巅峰状态是不够的,暴力精英们还掌握了一系列的技术以促使对方进入战斗之翳,比如在对方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发起突然攻击,比如优秀的狙击手在战争中先打击后排的敌军,因为一般位置靠后的敌军比较容易害怕,他们的哀嚎声会特别重,从而影响到所有战士的战斗力。

暴力精英之所以为精英,是因为他们既要操控对手的情绪,又要在炽热的情绪中保持冷静,这就还需要他们拥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些才是暴力行动中的真正赢家。

9.4 暴力的不同形式

暴力有着不同的形式,先来说说我们前面提的第一种,既然暴力场景中通常只有少数人会行动,那么在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中,大部分人的作用在哪里呢?比如战斗,为什么不直接派少部分会开枪的暴力执行者去呢?

这里大部分人并非毫无作用,虽然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到暴力行动中,但却对暴力行动起到了“情感放大器”的作用,既给暴力执行者壮了胆,又将情绪和能量通过声音等方式传递给了那些在“前线”的暴力执行者。

事实证明,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酱油者”,暴力执行者不一定会成为暴力执行者,只有一种人例外,就是暴力的另一种形式的代表——职业杀手。

对于杀手来说,想要的并不是长时间的冲突,也不是想给对方制造点麻烦,而是一击必杀,因此职业杀手的暴力属于一种“技术”

与热血暴力恰恰相反,他们需要保持绝对冷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技术细节。通常他们不会把对象看成是同类,也不会想知道受害者犯了什么过错,因为任何情感都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效率,无论是紧张、恐惧还是同情。

对于杀手来说,暴力并不能被称为暴力,因为一旦被定义成暴力,他们会对自己在做的事产生怀疑,在他们心里,这就是一份工作,一份也需要极强的职业操守,一份会赢得他人尊重的工作。

十、为什么?

我们看到了暴力是少数人的专利,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暴力是少数人的专利?为什么大部分人最终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暴力执行者?

10.1 热暴力和冷暴力

归纳一下,接我们上一章节所学,暴力的催动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热暴力,热暴力的本质是将群体积聚的能量传递到少数人中,然后透过这少数人爆发出来,这些少数人没有什么暴力基因,他们通常只是更为外向,更为主动,更有自信和激情,这些特质本身不会引发暴力,但却容易作为暴力的凝聚口和爆发口。至于那些沉默的,被动的,能比别人感受到更多紧张和恐惧的,则只能作为能量的提供者,无法作为暴力的出口。

另外一种是冷暴力,此冷暴力非我们平时所说的冷暴力,而是理性暴力,比如优秀的杀手、优秀的恐怖分子等,他们也有一些特质,比如更具有自制力,独自工作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更容易用理性控制自己以及他人的大脑等。和热暴力一样,并非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就会执行暴力,但没有这些特质,就成不了冷暴力精英。

暴力虽然不能跟任何人的天性一一对应,但优秀的暴力执行者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宿主”体质的。

10.2 暴力循环

:::info 暴力体质是中性的,千万不要对它有或褒或贬的认识区分。暴力体质的养成我们说过是长期的——当重复用一种模式做一件事,并发现比其他人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很多时候沿用这种模式,它是由自信驱动而来。 ::: **
而如何能比别人更好地精通“暴力”这件事呢?注意,这里不是说我们精通暴力,就得时时运用暴力,精通也可以用来防御和自卫。要比别人更精通暴力,必须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但平时又很少有练习的场景,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场景。

很多中产阶级会选择在下班后去练拳,如果他们的目的是保护自己,那么就得经历大量的实战,你不可能去大街上拉人去实战,于是,在拳台上跟对手不停地进行规则下的搏斗是一个好的策略,尽管在街头你也不一定能打得过无规则实战出来的流氓地痞,但对付普通人是足够了。

谁在平时越接近暴力,越容易受到暴力的威胁,也就自然更会找机会操练,相反,远离暴力的人通常都会疏于练习,这是来自生存的原始驱动。

比如同样是练枪,你去练,是为了体验有趣,特警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那么当同样变成了“不有趣”的时候,你可能喊你去都不去了,特警还会自发地去靶场,这就是驱动力的不同,那么自然,熟能生巧,他就会比你更擅长暴力。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黑社会的马仔上,马仔去健身房比你勤快得多,他比你更有自制力?未必,只是他的应用场景或潜在应用场景比你多得多,练与不练的后果也严重得多,因此他比你更有动力操练,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身材比你好,暴力技能比你强。

所以要擅长暴力,想创建情境,就创建一些事实要应用的场景,将自己置于暴力的笼罩之下,最次也创建一些事实安全的假想危险场景,比如参加各种频繁实战练习的拳击俱乐部等。

10.3 暴力金字塔

:::info 就算现在说暴力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技能”,也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做到暴力精英,精英永远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属称号。 ::: **
所以那部分“起步晚的”,或者做得没那么好的,会因为做不好而对自己失望,从而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而他们从事暴力活动的收入通常也没有那么高,于是更加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因此跟其他领域一样,无论如何训练,暴力始终依然只能是小部分人擅长。

这里就有点像马太效应,一开始干的好的人会因为得到了较大的好处以及尊重,更加愿意磨练自己的技能,而一开始干得不好的,则因为没有得到成就感而疏于练习,从而使差距拉得更大,导致半途而废。

后记

了解暴力,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暴力,遭遇暴力不仅会吸取我们的情绪能量,还可能极大地影响到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发挥。

而到了现在,相信大家都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彻底根除暴力是不可能的,尝试让所有人都遵守良好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可能的,暴力是永恒存在的。
**
不过从古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尽量让暴力的强度降低,尽量用相对温和或者是仪式性的暴力去取代那些动辄丧命的暴力行为,比如各种竞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