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看到本书的书名,你可能认为作者会教我们怎么向别人提问,其实整本书没有去教作者具体的提问句式,而是让大家用批判性思维去判别我们每天获取的信息和结论是否是正确的。

书摘

第一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1.为什么要有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的理由)
实际上,如果不依靠那些知识比我们丰富、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人,我们就变得寸步难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管你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专家、学者,我们都鼓励你加倍重视他们的意见。只不过,我们要倾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边听一边评估判断,将这些意见分门别类,做出取舍,这一点你很快就会明白。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就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似的。

2.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
(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3)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3.两种思维方式
a.海绵式思维:被动吸收,能够获取较多信息,但是无法对信息和观点做出取舍
b.淘金式思维: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

4.保持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是不断提问题,批判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搜寻答案的最好办法。不过在提问前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关我什么事,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花时间去探究。

第二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5.所谓慢思考,就是使用我们的大脑来吸收和理性评估别人说过的话。如果必须要用两个字来概括本书传递的信息,那就是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6.刻板印象:在我们接触任何主题之前,我们都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考习惯。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时,我们就会断言,因为某个人属于特定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确的特征。要成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我们就要成为充满好奇心和开放心态的表率,而刻板印象会阻断我们的道路,不让我们仔细考虑别人所说的话。它总是早早关闭我们的思路,导致我们忽略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5.要成为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首先要培养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

6.论题: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或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描述性论题: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7.结论:作者或者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a.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总是对论题的一个回应。
b.寻找指示词,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引导,告诉我们接下来出现的就是结论,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显示出等指示词。
c.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比如开头和结尾一般会有结论。
d.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如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证据。
e.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f.问一问“所以呢?”,因为结论往往是含蓄的,所以问一下“所以呢”看是不是要在结论中找出隐藏的部分。

第三章 理由是什么

8.理由: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理由+结论 = 论证。
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9.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10.理由与结论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使用关键问题,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现有理由再有结论,结论根据理由得以成型和修改

11.自己表达时要注意的点
在作出结论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
找到涵盖你论题的主要刊物/资料
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用一些确定词告诉他们你的理由或者提供一份简介

第四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12.只有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

13.找准关键词的方法

  •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
  • 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
  • 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即反问自己如果和作作者处于相反立场会不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些词或短语。

14.只有出现在分析推理过程中,意思不明确的词才最为关键,即不用对一句话中每个词都确定具体的意思,首先要找出最关键的词。

第五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15.我们使用的语言极其复杂。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并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例如,如果有人指出某本杂志根本就不该出版,因为它内容淫秽,只有在你了解到作者所指的“淫秽”的准确含义时,你才能评价他的论证是否可信。在这个简短的论证中,结论和支撑的理由都很容易找到,但我们却很难判断论证的质量,因为“淫秽”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不明确。这里,我们要警示大家: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所听到的言论的含义,因为我们总以为很多词的含义都显而易见。

16.在寻找关键词或短语的时候,你应该牢记寻找它们的原因。因为有人要你接受他的结论,所以你才去寻找那些影响你是否接受这个结论的(关键)词或短语。这样说来,你就应该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这些词或短语。

17.要找到并解释清楚歧义,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些词可能包含的多重意义。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我们所谓的“具体标准定义”。举例来说,对“焦虑”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1)焦虑(anxiety)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2)焦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观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3)焦虑是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18.效率高的作者总是力求将文章表述清楚。他们会反复回想自己要说的话,找出任何一个可能会模棱两可的陈述。因为作者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要找出读者可能不太明确的地方就是个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采用反串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们在本章曾经讨论过。当你留意到某个潜在的歧义时,反串能让你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尽量采用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或一个持不同政见的人的思维框架。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并未意识到的不明确的地方。

第六章 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19.存在这些不同结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值观冲突的存在,或者说由不同参照系衍生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对于道德论证或者说规定性论证,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种种理由,并因此影响到他的结论。

20.所谓的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21.一个人对特定价值观的偏爱常常不会明说,但是这个价值取向一定会对他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捍卫这一结论的方式。这些对于价值倾向的没有明说的主张所起的作用就是价值观假设。

22.并不是因为一个人身为某个团体的一员,就一定会认同这个团体的特定价值观假设。

23.一个后果对论争中所持的立场来说可不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在这些情况下,结论到底可不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潜在的各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后果受重视的程度。

24.描述性假设:所谓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规定性假设或者说价值观假设,你应该还记得,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第七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25.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可不可以接受,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26.常见探讨是不是谬误的小技巧:
a.提供的论证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让论证和结论之间显得毫无关系;·
b.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光环效应、转移话题
c.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想要这证据有效,就得是结论本身已经成立:循环论证谬误。

27.作者在书中总结的谬误清单:
image.png

第八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28.如何判定一句话是断言还是事实:盾的证据,因此我们就不能将这个信念当成事实。对于断言到底属于观点还是属于事实,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相关证据的现存状态。一个信念,支撑它的证据越多,它的“事实程度”也变得越高。对于事实的本质,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它们多多少少有可能是真的。

29.在判断一次交流的说服力之前,我们要知道哪个事实断言最值得信赖。怎么确定它的可靠程度呢?我们会问以下这样的问题:·你的证明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证据在哪里?·你为什么相信它?·你确信它是真的吗?·你能证明吗?

30.证据的来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认为它是可以信赖的?有以下三种情况时,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这个断言;(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
image.png

  • 直觉作为依据:直觉最大的问题是私密性和主观性,因为是你的直觉,别人根本无法判定塔是否可靠,因为要警惕只凭借直觉作为依据的结论;有时直觉其实也依赖一些其他类型的证据,比如大量的相关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它们会被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脑海的某个角落提取出来,比如经验老道的猎人凭直觉能够对付猎物。

  •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xxx人熬夜第二天很精神,我熬夜第二天也很精神,将个人经理作为证据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 典型案例作为证据:会出现幸存者偏差,因为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那样具体生动而又情节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例如政治候选人越来越偏爱在演讲中展示典型案例,知道案例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细节会激发出听众热烈的情感回应。

  • 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证言也是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某个人(通常是名流)提供一种说法来证实某个产品、事件或服务的价值,而这种赞同和支持缺乏我们所需的信息,让我们可据此判断应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它的影响。对下列与当事人证言相关的每个问题,我们都要特别小心。

    1. 1)**选择性。**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在书的封底我们最有可能见到的总是最好的溢美之词,而不是最有代表性的读者反响。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追问这个问题:那些我们没看到反馈的读者,他们的经历感受是什么样的?<br /> 2)**个人利益。**许多证明,例如书腰上的推荐、电影宣传、电视产品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明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br /> 3)**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使我们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例如,如果朋友劝你去看一部新出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百年一遇的好片子”,那你应该善意地问一声,是什么让他对这部电影如此过目难忘。我们的评判标准和那些提供证言的人的评判标准可能完全不一样。<br /> 4)**人为因素。**当事人证言的可信度这样大,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来自充满激情的人,这些人看起来信得过、心肠好并且很诚实。这样的人总是不由得令我们相信。
  • 专家意见作为依据:我们所说的抱有偏见或心存歧视,意思是我们在寻找证据之前,先就对事情的好坏有了强烈的个人感情,以致干扰了我们公正地评价证据的能力。因为几乎在我们所有的判断中,都会有很多因素让我们抱有偏见,我们很难期望一个专家完全不带任何偏见。

第九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31.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旁观者的此类观察呢?有一种有价值的证据就是个人观察,它是很多日常论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例如,我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会感觉信心十足。因此,我们倾向于依靠目击证人的证词,并将之视作证据。但是,因为很多原因,个人观察常常被证明是不可信赖的证据。

32.研究报告作为证据
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但是研究发现中存在以下的一般问题:(1)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有的研究精耕细作,有的研究偷工减料,我们自然更应该相信前者。(2)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因此,一旦脱离了调查某一具体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单一的研究所呈现的常常是会引起误导的结论。(3)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它只能支持结论。这些研究发现本身并不足以说明问题。(4)如同我们大家一样,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待、态度、价值观和需求,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发现的方式都烙上偏见的印记。(5)演说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主要的分歧常常发生在原始研究得出的结论和使用这个证据来支持研究者的信念之间。(6)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7)研究的人工程度怎么样,也会引起研究的变化。研究者经常为了达到控制实验的目的,使得研究失去了一部分现实世界的特征。研究的人工因素越多,就越难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外部世界去。8)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也是人,不是电脑。因此要他们做到百分百的客观是极其困难的。

33.如果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悉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未知特征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就叫作类比论证。类比既能激发深刻的见解,同时又能蒙蔽我们。因为类比论证过于普遍,而且可能既有说服力又有迷惑性,你会发现,辨认出这样的论证并知道如何系统对它加以评论将会非常有用。要评价一个类比的质量,你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因素。(1)两个作比较的事物之间相同和不同的方式。(2)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相关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以下的错误假设:因为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也许你最好还是要认识到类比的质量有高有低,有些类比经不起推敲,有些类比却经得起考验。但即使最好的类比也只能提供一些暗示。

第十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34.所谓替代原因,即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往不止一个原因,我们不能犯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即认为事情很简单,发生这个事情就只考虑一个原因,而忽略其他引起事件发生的原因。

35.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我们生来就喜欢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事件,或者一起发生的事件,“看”成彼此之间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会得出如下结论,因为特征甲(如消耗的能量棒的数量)与特征乙(如在一场体育运动当中的表现)之间有关系,我们就说甲引起了乙。

36.通常我们都想按照这样的模式解释一桩特殊的事件:因为乙事件发生在甲事件之后,所以甲事件引发了乙事件。这样的论证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类都有这种强烈的倾向,愿意相信如果两件事一前一后紧随发生,那么第一件事肯定导致了第二件事。但是很多事件紧随在其他事件后面发生,却并不是由前面的事件所引发。如果我们错误地得出结论说第一件事引起第二件事是因为它发生在前,我们就犯了“事后归因谬误”要确定两件事情的发生除了事件先后是否有其他的相关性。

37.很多事情并非只有一种解释,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一定要当心,千万不要贸然接受你所遇到的事件的第一个解释。要寻找替代原因,并努力去比较它们的可信度。要考虑采取其他不同视角,这样相关的事件就可能会被考虑进去。阅读事件的多种不同版本,以帮助你扩大见解的范围。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事实,那就是有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但是人们往往接受一件事的第一个较为正确的解释,而忽略剩下重要的解释。

38.你想出来的替代原因越显得言之有理,你对刚开始见到的那个解释的信心也就越会打折扣,至少在进一步的证据被认真考虑之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你就得竭尽所能地评估各种不同解释,看看每一种怎样契合当前的证据,要竭力对你自己的偏见保持敏感和警惕。
image.png

第十一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39.当遇到报告中的平均数数据,先要确定这个平均数是平均数还是中位数还是众数。

40.知道什么样的数据证据应被用来支持一个结论是很难的。因此,另一个策略就是不急于去看作者的结论,而是先仔细检查作者的数据,然后问自己,“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然后拿你的结论和作者的结论相比较。

41.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有多让人动心!当只有绝对数值摆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知道百分比是不是有可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判断;当只有百分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是不是绝对数值会丰富它们的含义。当你遇到统计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问:“缺少了什么相关信息?”

第十二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42.你应该记住,几乎每个你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换句话说,这个信息的组织结构是由别人精心挑选和呈现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你的思维方式。例如,每一个统计数据都是精挑细选,精心组织,被用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达到谁的目的?谁给你分享这个数据,就是要达到谁的目的。因此你的任务就是判断你自己是否想成为这一选定目的的傀儡。这个选定的目的常常就是为了说服你。所以我们应该仔细研读这些例子,注意在每个例子当中找不到省略掉的信息会怎样导致你做出仓促的和有可能错误百出的判断。

第十三章 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43.理由本身并不会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它们好像只会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可靠的结论。但理由常常提供一个基础,让人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结论。

44.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这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它总喜欢看待和提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像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一样,这种习惯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

当你你已经知道二分式思维可以通过限定结论的条件,通过将各种结论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加以避免。这种限定的过程需要你对任意一个结论提出以下问题:
(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准确的?
(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准确的?
(3)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才是准确的?

45.当一个规定性论证中的理由是在表达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我们辨认备选结论的一些提示(1)努力找出从理由当中可以推导出的尽可能多的结论。(2)使用条件句来限定备选的结论。(3)重新表述论题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乙问题?”

总结:

我认为《学会提问》这本书关注的主题是理性。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观点,最缺乏的是理性。每天面对无数观点,我常觉得难以取舍,难以抉择,因此我的情绪常被别人的观点左右,或欢喜悲伤,或哀怨愤怒,却不明其所以,说不清根源,于是我变成一个情绪化的人。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如果有人再抛给你一个观点,都要提三个问题: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理性赖以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