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作者名:[英] 查尔斯·麦基
译者名:张历
出版方: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63513802
前言
有人说,人的本性其实是非理性的,而这种非理性一旦大肆聚集或大幅膨胀,往往就会演变成一种集体的大癫狂,这一点在投资领域中那是相当普遍。
2017年的币圈,出现了许多年翻百倍的投资神话,这一年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也从不到1千美元,飙升到了接近2万美元。然而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迅速狂跌到3千多美元。两年之间,从暴涨近20倍到暴跌80%,这种蹦极一样的走势,背后就是投资人集体的癫狂表现。
这本书写在将近200年前,1841年,因此它是一本古老的书。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金融发展史上的经典场景:400年前,荷兰人为了郁金香一朵花而神魂颠倒。随后,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了巨大的投机狂热之中; 差不多同一时间,以理智著称的英国人同样在「南海泡沫」事件中无力自拔。上自权贵公卿,下自庶民百姓,都随股市暴涨暴跌而不得安宁。
正如《圣经·旧约》中所说的:「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是啊,太阳底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仍然在当今上演着,只不过,其中的人物和场景有所不同而已。你甚至可以这样说:即使再经历过千万年,只要人类依然不改其贪欲、执着和妄想,那么,种种相似的事件仍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因为,这就是人性之所在。
一、密西西比泡沫
1.1 劳氏纸币的发行
近代史上,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三大投机狂潮。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荷兰郁金香泡沫,这个发生在17世纪的历史事件,大多数人都听过。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相对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这两次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说到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约翰·劳。他是一位苏格兰的经济学家,当然有人给他打了引号。同时,约翰·劳也是一位赌场老手,他的生活奢侈无度。再挥霍完他的父亲留给他的巨额遗产之后,靠赌博为生。由于他对金钱的执著兴趣,他写了一本小册子,《货币与贸易研究:国家货币供给的建议》。约翰·劳坚定认为如果没有货币,一个国家的兴盛就只是空谈。
在客居巴黎期间,他在沙龙里结识了奥尔良公爵。1715年,法皇路易十四驾崩,年仅7岁的太子继承了王位,而奥尔良公爵则被指定为摄政王,辅佐小皇帝主持朝政,大权独揽。
当时法国的外债总额竟高达30亿里弗,而国家每年的税收收入总共才有1.45亿里弗,仅政府开支就要花费1.4亿里弗。也就是说,每年只剩300万里弗来支付这30亿外债的利息。为了稳定法兰西的财政,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开始重用约翰·劳。
约翰向摄政王指出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运行,所以导致了法币屡屡贬值,而现在,可怕的金融危机已经笼罩了法兰西。仅有金属通货而缺少纸币的辅助,庞大的货币需求量永远都会处于失衡状态,这根本不符合一个商业国家的标准。
此外,他还专门引述了英国和荷兰的例子来说明纸币的好处和优越性,为此,他提出了许多关于货币信用的实际数据,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重建法国的货币信用。他建议建立一家专门负责管理财政税收的银行,并以这些税收和不动产为基础发行纸币。他还进一步提出,这家银行应该以皇帝的的名义进行管理,但实际上是由议会指定组成的委员会来操控。
1716年5月5日,皇室发布命令,授权约翰与他的兄弟一起,成立一家名为「劳氏公司」的银行,由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银行的资本金为600万里弗,每股500里弗,共1.2万股。其中四分之一可以直接用金属货币购买,剩余的四分之三以公债的形式供人们购买。
三十年来累积的丰富的金融知识,让他在处理银行业务时显得如此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的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意购买、兑换,而且发行后还可保证价值不变。
这一点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人之举,人们开始信任纸币,最终纸币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黄金、白银等金属货币。而后者通常会因为政府的干预而导致贬值。有时候,1000里弗的银币在第一天还与它的名义价值相等,可转天你就可能发现,这1000里弗的价值已经缩水了6%。
而劳氏公司发行的纸币却始终稳稳地保持着它原来的价值。约翰还宣称,如果一个银行家在发行纸币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担保来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那么,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所发行的纸币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价值也迅速上升,甚至比等值的金属货币还高百分之一。
很快,法国商贸业就成了这项新货币政策的最大获益者。以往凋零的商业开始复苏。纳税时人们也不再那么抱怨连天,纸币在人们心中的信用度逐渐建立起来,如果这种信任度继续保持下去,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将会更加稳固,经济也会日渐繁荣。就这样,在一年内,约翰发行的纸币价格超过了面值的15%。而公债,或者说是政府发行的用来偿还路易十四因奢侈花费造成的欠债,价值则下滑到面值的21.5%。这个种强烈的反差对约翰太有利了,劳氏银行的信誉也水涨船高。一时间,在里昂、罗谢尔等地,劳氏银行的分店纷纷开张。
对于约翰惊人的成功,摄政王显然极为惊奇,在他的头脑中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纸币既然拥有如此强有力的力量来支持金属货币,那么,当然可以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可他却没想到,货币政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并因此做出了许多蠢事。
与此同时,约翰开始着手策划一项可令他 「永垂青史」的计划。他向摄政王提议建立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应该拥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以及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做交易的专有特权。传说,新大陆上的这两个地方遍地都是黄金,简直像天堂一般。此外,劳氏银行和法国政府如能独占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大市场,无疑将获得空前的暴利,同时成为独一无二的包税人和钱币铸造者。
1.2 投机狂潮席卷法兰西
1717年8月,政府授予的贸易授权书颁布了,公司得以顺利成立。公司资本随即被划分为20万股,每股500里弗,这些股票可以用公债抵付。尽管面值500里弗的公债,市场价格仅相当于160里弗。可是,此时投机的狂潮已经席卷了整个法兰西,但为了迅速发财致富,谁会在乎这些。
摄政王每天都在赋予这位「幸运儿」新的特权。劳氏银行最终竟垄断了法国的烟草销售市场,独揽了铸造金银币的大权。最后,银行来了个彻底的改头换面,成了法兰西皇家银行,相当于现在的央行。
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功和民众的赞誉,约翰和摄政王开始忘乎所以,他们都忘记了一个致命的原则(约翰本人也曾为此大声疾呼过):如果一个银行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去支持所发行的货币,那他就只有死路一条。其实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回忆,在约翰所写的那本小册子里面,他自己就一再强调,国家发行货币是要依托于稳定的资产,比如说国家的税收,或者说国家所拥有的土地。但是在这里,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定下的原则。
当约翰的银行从私营转为皇家中央银行之后,摄政王就命令它发行了面值10亿里弗的新币。这是他们偏离稳健原则的第一步,对此约翰似乎不应负主要责任。毕竟,当他掌控银行业务的时候,银行发行的纸币从未超过6000万里弗。
约翰一向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专制政权的统治之下,却没有弄明白这样的政府会对像银行信用这样一种复杂微妙的系统施以多么恶劣的干扰。尽管后来在切身体验中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已经太晚了,他已不由自主地卷入了致命的漩涡之中:在摄政王的逼迫下,他一步步丢掉了自己的理智和判断。
1719年年初,政府又颁布了一项法令,授予密西西比公司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法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各地进行贸易的特权。甚至连科伯特一手建立起来的著名的法国东印度公司,也被并入了约翰负责的密西西比公司。
后来,由于业务的蓬勃发展,密西西比公司更被世人被称为「印度群岛公司」,并增发了5万股新股。约翰为众多股民描画出一幅无比光辉灿烂的远景。他承诺,每份500里弗的股票每年派发的红利可达200里弗。由于股票可以用公债来购买,票面价值500里弗的股票,仅仅花100里弗就可以买到。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更加助长了大众的购买热情,这样的暴利是没有人可以抵御的。
现在,至少有30万人热切地要求申购这5万份新股。旧股的价格也被带的一路走高,节节往上攀升。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疯狂的黄金梦中不可自拔,申请购买新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满足人们强烈的要求,最后,公司认为可以再发行30万新股,每股发行价500里弗。这样一来,摄政王就能够利用公众高涨的热情清偿所有的国债,若是在平常这得必须要想方设法筹集到15亿里弗的资金才行。可现在,全国上下一片狂热,只要政府认可.即使三倍于此的数额也会被人们全部买下。
这个时候,约翰已经到达了个人成功的最高峰,法国人也在迅速地接近痴狂的顶点。豪门显贵也好,山野村夫也好,每个人都在幻想着一夜之间变成超级大富豪。在上流社会的贵族中,除极少数之外,人们都在忙于炒买股票。不论男女老少,不分贵贱贤愚,人人都想从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涨跌中获得一杯羹。
那段时期,法国人的自信心无比高涨,投机和炒股一度也推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做什么生意都能赚大钱,或者说基本上没有赔钱的买卖。尤其是在巴黎,赚钱的机会遍地都是。
直到1720年,这样一个危险的金融体系仍在继续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议会一再警告:纸币发行量过大,迟早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崩溃。但这些警告对做着发财梦的人们来说,就像是马耳东风。对财政与金融一窍不通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认为,既然发行纸币获利那么巨大,就值得大力鼓励,也不对这一政策做任何限制。既然发行5亿里弗纸币有那么大的好处,再发行个5亿也没什么问题。
摄政王这种严重错误的概念偏差,约翰对此并没有加以纠正。就这样,大众极度的贪欲使投机的泡沫越吹越大,幻觉的海市蜃楼令人们失去了理智。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涨越高,银行不得不发行越来越多的银行券,去迎合公众交易的需要。
1.3 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
第一次小小的警兆发生在1720年。有一次,约翰拒绝按照孔蒂亲王给定的价格卖出印度公司新上市的股票,这可大大驳了亲王的面子。为了报复,孔蒂亲王派人到劳氏银行,要求将一笔巨款折现成硬币。最后,成堆的硬币竟然用了三辆马车才搬走。
于是,约翰向摄政王抱怨说,仅仅这一次倒也罢了,要是市民们都有样学样效仿孔蒂亲王的话,那给国家造成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了。摄政王对这般贵族的把戏心知肚明,就派人把孔蒂亲王叫来,疾言厉色地训斥了一顿。同时命令他把兑换来的硬币中的三分之二重新存回银行,亲王被迫遵从了命令。
尽管孔蒂亲王的行为是出于报复,但却为一些有心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本。只要是脑筋够活络的股票投机者,谁都能正确地预见到: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私下里,早有人行动起来。大证券商布登和拉·理查蒂热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把他们的纸币兑换成铸币,在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铸币运送到国外。不止如此,他们还大量购入方便携带的金银和贵重首饰,悄悄地运往英格兰或荷兰。
直到那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兑换硬币,没有什么阻碍。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严重起来了:用于流通的铸币出现严重的匮乏,全国各地怨声四起。经过一番详细调查,很快找到了原因所在。
议会开始就如何进行补救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约翰也被召来发表意见。他认为,应当立即发布命令,宣布铸币贬值5%。命令很快发布了,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紧接着,另一项法令又发布了。这一次,铸币贬值的幅度从5%提高到10%。同时,银行业务也受到规范,人们每次最多只能兑取100里弗的金币和10里弗的银币。
然而,这一切看来都是徒劳的。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已经一落千丈,这些新措施的施行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严格控制贵金属货币的外流,但却抵挡不住大的货币走势,法国国内的金银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向英格兰和荷兰。而留在国内的那些少量铸币也被小心翼翼地保存或隐藏起来。到了最后,法国境内的铸币甚至到了极度匮乏的程度,连正常的商业贸易也维持不下去了。在这种紧急情况下,约翰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彻底禁止铸币流通。
1720年2月,政府颁布了一个法令,试图想在国人心目中重建纸币的信誉,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导致纸币的信用度一路狂跌至谷底,整个国家因此被逼到了暴力革命的边缘。这项著名的法令就是禁止任何人拥有超过500里弗的铸币,违者除没收所有铸币资产外,还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此外,法令更严禁任何人购买金银首饰、贵重器皿以及钻石珠宝,甚至鼓励人们踊跃告密,并承诺告密者可以得到被告发者违法金额的一半作为报酬。
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也快速下跌,实际上,已经没有人会相信在路易斯安那藏蕴着无尽财富的神话了。
为了使公众重新对密西西比计划产生信心,政府宣布了一个新的计划,巴黎街头所有的流浪汉、无业游民和无赖地痞统统都被强制服役,像战时征兵一样,人数大约有6000多名。政府专门为他们提供了衣服和工具,准备从水路被送往新奥尔良。据说,那里的金矿上急需大量劳动力。这个办法使得了密西西此公司的股票稍微有了些起色。许多存侥幸心理的人开始相信,公司又正在大规模开采金矿,金块银块很快就会像以前一样涌入法国了。
摄政王一心想把法国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可他独断专行的手段却使法兰西陷入更深的泥淖中,而且是越陷越深,终至于灭顶。
政府再次颁布法令:纸币成为一切交易唯一的支付手段。从2月1日到5月底,3个多月时间内,纸币发行总额就高达15亿里弗,大约合6000万英镑。不过,这回政府的计划又落空了。人们对于这种无法兑换成铸币的钞票已经不再有任何一点信任了。
5月初,约翰以及所有大臣们一道出席了一次国务会议。会议上,人们估算出流通中的纸币总计约为26亿里弗,而全国的铸币总值加起来也还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对于大多数与会者而言,事情明摆着:必须采取某种措施来保证两种通货平衡。有些人提议将纸币的数量减少到与铸币的价值相当,另一些人则建议使铸币升值从而与纸币价值相等。
最后,会议通过决议:纸币贬值50%。5月21日,政府发布了一项新法令,印度群岛公司的股票及其银行发行的纸币将逐渐贬值,到年底为止,它们的实际价值将降至面值的一半。然而,议会却坚决反对——这一措施无疑会激起民众最大限度的不满,整个国家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摄政王委员会议在7天后被迫宣布此项法令作废,同时又颁布了另一项法令,恢复了纸币原先的价值。
同一天,也就是5月27,银行停止兑付铸币的业务。约翰被踢出内阁,懦弱无能而又优柔寡断的摄政王将以往所有的过失和罪责全部嫁祸到约翰的头上。
1718年曾因反约翰的计划而被迫离职的大臣德·阿格索又被召回帮助政府重建信誉。阿格索一到巴黎,五名议员就同财政事务委员一起商讨如何恢复公众信心。6月1日,又一项命令被发布,废除此前那个任何人拥有的硬币数额超过500里弗,就以犯罪论处的旧法令。新法同时规定:公民有权拥有任意数额的铸币。为了回收以前发行的旧钞票,政府以巴黎市一年的税赋作为担保发行了25万份新的票据,票据每张价值10里弗,年收益率为2.5%。而被回收的旧币在市政府门前被公开烧毁。
6月10日,银行重新开张,这次它已拥有足够的银币来兑换纸钞了。这些措施带来的好处相当大。几乎所有的巴黎人都急火火地赶到银行,把他们手里的小面额钞票兑换成银币。随着银币越来越少,银行只得改用铜币支付。银行的周围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儿乎每天都有人因挤踏伤亡。
10月,又一项法令颁布了,宣布11月以后,不论面值为多少,所有的纸币统统不具任何价值,市场禁止流通。印度群岛公司,也可以说是密西西比公司被剥夺了造币权、代收赋税权以及其他所有的优势和特权,一下子沦为一家单纯的私人公司。这一措施的实行无疑是对整个纸币体系的致命打击。至此,密西西比泡沫就此破灭了。
在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约翰陷入了极端的绝望中。他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他乘坐一辆马车,逃离了巴黎,离开这个处处隐藏这危机的国家。当他离开法国去威尼斯时,几乎成了一文不名的乞丐。晚年异常凄凉的约翰·劳最终于1729年去世,而人们为他所作的墓志铭是这样写到的:「一个著名的苏格兰人长眠在此,他的算术天才举世无双,他用简单的代数法则,把法国弄得病入膏肓。」
二、南海泡沫
2.1 南海公司的初创
就在密西西比泡沫临近尾声的阶段,英国也发生了一场投机狂潮,那就是著名的南海泡沫。
当时在英国弥漫的这种全民性的疯狂,与曾经困扰法国的情形极为相似。由于君主立宪政府的高明决策和理智应对,发生在英国的这场灾难所造成的恶果要比法国轻了一些。
1711年,牛津伯爵·哈利创建了一家公司,其职责是恢复因辉格内阁解散而大受打击的公共信用。此外,公司还肩负着另一项重任,发行总值近1000万英镑的股票,用来偿付陆军、海军债券和其他一些短期债务给国家造成的沉重负债。这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在公司的名字都还没想确定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么一大笔债务落在它的头上了。
出于回报,政府同意在一定时期内给予这家公司6%的担保利率,并为此提供每年60万英镑的利息。另一方面,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印度货物、丝绸、烟草、鱼翅和其他一些商品实行永久退税政策,并赋予他们南海贸易的垄断权。于是,这家经议院批准创立的公司,从此有了「南海公司」这样一个名号。
在草创之初,南海公司就带给人以难以想象的诱惑力——公众对蕴藏在南美洲东部海岸的巨大财富拥有着热切的渴望。人人都听说过,在秘鲁和墨西哥遍地埋藏着金矿银矿,无尽的宝藏闪着金光在向人们招手。以至于在大众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把英格兰的货品送上海岸,成百上千倍的金砖银锭跟着就会绵绵不绝地输送回国内。
恰巧就在那个时候,有一则令人激动的传闻不胫而走,西班牙准备放弃智利和秘鲁沿岸的四处港口,南海公司则获得了这四个港口的使用权。这一传闻令人们信心倍增。在很长的时间里,南海公司的股票在金融市场上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实际上,西班牙的条件非常苛刻:英国货船必须向西班牙政府交纳25%的利润,对剩下的利润则加征5%的所得税。
但是,公众对南海公司的信心并没有因此产生丝毫的动。牛津伯爵则是心里打鼓,为了不让人发现事实,他甚至宣称西班牙允许英国船只在合约的第一年里增加两艘货船。他们还煞有介事地公布了一份清单,上面列满了那片海岸沿线所有港口的名称。可实际上,直到1717年,合约中规定的货船才开始了第一次航程,而一年之后这项贸易就随着英国和西班牙的断交而自动终止了。
1717年5月20日,南海公司和英格兰银行向议会提出建议。南海公司要求,以认购或其他方式将其资本金从1000万镑增加到1200万镑,每股收益率为5%。英格兰银行的要求也是同样的优厚,听起来对民众很有诱惑力。
议会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通过了三项法案,分别是南海法案、银行法案和通用基金法案。在南海法案中,议会接受了南海公司的建议,准备发行200万英镑的股票,以清偿安妮女王执政的第九年和第十年分别发行的四批彩票基金的本息。
就这样,南海公司的名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虽然它与南美洲各国的贸易并没有给公司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入,但作为一家金融公司来说,它的业务却是日益蒸蒸日上。尤其是股票分外地抢手。恰恰在此时,英吉利海峡的对岸,约翰·劳正在推行着他那著名的、令法国人神魂颠倒的「密西西比计划」。南海公司的董事们看在眼里、馋在心上,也准备效法他,在英格兰上演一出同样的好戏。纵使他们早就心里有数:这样的计划很可能不得善终。但这帮自命不凡的家伙却并不想因此就轻易放弃,他们自以为聪明过人,不会重蹈约翰·劳的覆辙。
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向议会提交了他们的计划。伦敦的各大交易所陷入空前的亢奋之中。南海公司的股票从一天前的130英镑,一下子上涨到300英镑。就在议案进入讨论阶段的时候,股价仍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升。
两个月后,议案得到下院的批准。在这段时间里,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发动一切关系——尤其是董事会主席、大名鼎鼎的约翰·布朗爵士,无所不用其极地宣传造势,一下子令股价狂涨。
那一天,英国举国上下仿佛都都陷入了股票投机的美梦难于自拔。每天,伦敦的鄂雷交易所里人群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就连康希尔大街也给纷至沓来的车水马龙堵得水泄不通。人人都跑来买股票, 「傻瓜也想做一回骗子。」
2.2 破灭的发财梦
越来越迫切的发财梦想迷乱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就算是倾尽南海之水,也无法打消这股狂风暴雨般的热情。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就在议案得到国王的御准之后,南海股票却一路下跌。4月7日这天,南海股票的成交价还是310英镑,不料第二天就跌到了290英镑。
公司董事们正从这项计划中大获渔利,刚尝到甜头的他们怎么肯甘心看着股票不断下跌?于是,他们立即派手下四处散布谣言,交易所里挤满了前来听人宣讲的听众,蕴藏在南美的巨大财富被这帮人描绘的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虚无缥缈的金矿令人们再一次地心荡神驰起来。
据说,斯坦霍普伯爵在法国接受了西班牙政府的提议。为了扩大在南海地区的贸易额,同时也是出于增强安全性的考虑,西班牙人想用秘鲁沿岸的部分港口同英国交换直布罗陀和玛洪港。不止如此,南海公司那一年一艘货船的航运限额也将被取消,利润所得的25%也不用上交西班牙国王了。更可喜的是,南海公司也可以自行组建或租下任意数量的船队,而不必向外国统治者交纳半毛钱。
于是,金砖银锭堆成的财富之山再度浮现在人们眼前,股价又开始快速反弹。4月12日,即上院通过议案之后的第5天,南海公司董事会又发行了100万新股,票面价格100英镑,实际售价则为300英镑。此举吸引了社会各界纷纷抢购,首次认购总额就超过了200万镑。人们可以按照发售价格的1/5支付订金,然后分期付清总价款。几天之内,股票交易价格就上升到340镑,认购价格也相应提高了两倍。
为了把交易价格抬得更高,4月21日这一天,董事会又宣布,夏季中期发放的股息为10%,所有的认购者都将享受到这一优惠。这个决定无疑推波助澜,认购者们变得更加疯狂。为了趁热打铁,董事会又以比最初高出4倍的价格发行了l00万份新股。人群仍然趋之若鹜,着了魔一般地纷纷倾囊相投。在数小时内,150万份认购单竟然全部售出。
5月29日,南海公司的股价已升到500英镑,这时,近三分之二的享受政府福利的人购买了南海公司发行的公债。在5月这整整一个月时间里,股价始终没有回落的迹象,5月28日这一天的报价竟高达550英镑。四天后,又从550镑一下子暴涨到890英镑。那时,不少人认为股价可能没有继续上涨的余地了,于是许多人趁机赶紧抛售变现。
正要陪同国王乘火车出访汉诺威的很多贵族随侍,听到消息也都惴惴不安,纷纷把手中持有的股票抛出了事。6月3日,交易所里挤满了急于把股票转手的卖家,不过买家却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形,令南海股票从890镑的高位上一下子滑跌到640英镑。南海公司的董事们都吃了一惊,急忙命令各自的代理人大量买进。他们的狡计又一次得手了,到了晚间,股民们的信心又开始恢复,股价迅速反弹到750英镑。直到7月22日,南海公司的股价一直保持着平稳。
到了8月份,股价最终飚升到1000英镑。接下来就开始大幅度的回落——膨胀到极点的泡沫开始一点点破灭了。当南海公司董事会主席和其他一些股东早已把所持有的股票全部转手的消息曝光后,公众的愤怒就更加强烈了。整个8月份,股市始终维持着低迷的态势。9月2日报价时,南海股票已掉到700英镑了。
此刻,事态已经变得异常紧张。9月8日,为了尽可能地挽回公众的信心,南海公司董事会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会议通过了几项提案,但对公众来说却是反响平平。当晚,股价就跌到了640英镑,次日又跌到540英镑,此后的几天时间里一路跌个不停,最后下滑到400英镑的水平上。
9月12日,在秘书长克拉克斯先生的一再恳请下,南海公司的董事与英格兰银行的董事联合召开了几次会议。在市面上广泛流传着这么一条消息:说英格兰银行已经决定向南海公司注资600万英镑。因此南海股价一下子反弹到了670英镑。可当天下午,人们就获悉这条纯属臆造。股价马上又回落到580英镑,随后逐渐下落到400英镑。
英格兰银行极不愿同南海公司牵连在一起,因为接手这个烂摊子就等于引火烧身。而剑刃公司,当时是南海公司的主要承兑商,也不得已停止了一切与之相关的付款业务。而这些只不过预示着一场大灾难正要鸣锣开场而已。银行也开始陷入了一场狂暴的漩涡中,挤兑风潮似乎永无止境。
上午,来银行抢购债券的人还排成了长龙,下午,银行就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大量支付现金。第二天,也就是9月29日恰逢假日,英格兰银行这才有了一丝喘息之机。而南海公司却遭到致命一击,南海股票跌到了150英镑,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波动之后,又跌到了135英镑。
英格兰银行终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唤起公众的信心了,更不用说抗拒毁灭的大潮了。况且,试图救市就等于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甚至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于是,英格兰银行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们决定终止已经执行了一部分的协议。
1720年12月8日,国会召开,并随即就南海泡沫事件展开调查,其中下院更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到1721年1月,国会通过法案禁制南海公司董事离开英国。南海公司会计师奈特,他收拾好账本和文件,乔装打扮之后逃离了英国,到达了法国北部。
议会得知后,请求国王发布悬赏令,捉拿师奈特;同时严密监控海岸情况,防止其他核心人员逃离英格兰。之后,议会成立的秘密委员会,通过决议,下令逮捕、关押南海公司董事及主要职员,并封存重要文件。
对于董事审判,有的经过激烈辩论,无罪释放,之后引起轩然大波;有的罪行过于明显,以至于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其说好话,审判结果是下院除名,监禁一年,永久限制离开大不列颠。
历经泡沫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此倒闭。不过,南海公司此后也没有在南美贸易业务上发展起来,它主要仍然是一家协助政府处理债务的公司。南海公司所剩余的股票于1853年被赎回或变换成国债,至此,南海公司正式成为历史。
三、投机狂潮的启示
3.1 人类为什么会癫狂?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借着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家们的口,传遍整个世界。换个说法就是:因为拥有理性,所以我们是人类。真相果真如此吗?至少从历史来看,并非如此。
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群体中总会间歇性地出现某种癫狂情绪。它们或发生在一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中,或者发生在金融证券和商业市场上。
人是具有理性的,但人也是贪婪的。我们可以这样说,理性是相对的,短暂均衡的,而非理性却是绝对的,总是在发生的。在贪婪面前,大多数人的理性往往会选择暂时退却。「不必通过辛苦劳动就一夜暴富」是所有癫狂事件共有的人性根基。当美梦最终破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将面临可笑、可叹或可悲的结局。
3.2 如何面对投机狂潮?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面对投机狂潮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保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那么我们极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
本书的观点和索罗斯差不多,他认为:只要如此愚蠢的行为能够继续存在下去,那么一个真正理性的投资者始终有望利用大众的疯狂为自己谋利。具有常识的个体很容易觉察到集体的疯狂,借此获取巨额的利润。
索罗斯是个极度聪明的人,在贪婪和恐惧面前,仍能够保持理性。他就利用他的反身性投资原理,以及极强的自我觉察能力,为他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性往往并不能够战胜非理性。
因此,索罗斯并不是很好的学习榜样,巴菲特才是。那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两个字:远离;或者是四个字:敬而远之。无论是2000年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还是比特币泡沫,巴菲特都没有参与,因此,他甚至被很多人说成是「过时了」,但最终的结果证明,巴菲特才是正确的。
3.3 投资和投机到底有何不同?
很多时候,人们自以为是在投资,实际上是在投机。那么到底如何区分这两者的不同呢?
从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先生在他的证券分析理论中,指出价值投资的「四大基石」:
- 一切股票都是生意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这就是股权思维。
- 一切股票都具有内在价值,在买入价格上相对于内在价值要留有余地,那就是安全边际。
- 一切股票的市场报价,相对于内在价值,既可能低估,也可能高估,那就是市场先生。
- 一切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界限,在有限的生命内,只能够真正看懂极少数的生意,也就是能力圈。
构成价值投资体系的四大基石: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看股票背后生意的价值,围绕着生意来做功课,这是投资者与投机者最重要的区别。
四点常识性的tips:
- 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砸到你的头上。
- 复利是世界奇迹,相信复利的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不断学习,提升我们的能力圈,赚自己该赚的钱,不赚稀里糊涂的所谓幸运的钱。
-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只有咱们活得久,复利的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后记
阅读本书的意义更多在于以史为鉴,在碰到事情时能以更全面、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保持独立的判断,避免跟随着大众性的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