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英文名:《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überlassen》
作者名:[德]罗尔夫·多贝里(Rolf Dobelli)
译者名:朱刘华

前言

如果大家看一本完整的书是看连续剧的话,这本书就类似于网络短剧,每一集就是一个单独的故事。

然而“网剧”不代表烂剧,这本书能够成为德国非小说类畅销榜年度排行第一,却也不是浪得虚名。而且,本书相当于是对其它书籍所述知识的总结,同时又是一个补充,看完大家就知道为什么了。

书里一共讲述了52个思维错误,当然我们肯定不需要都去细读和赘述。

我们只需要挑选真正有用和对其它书籍中的学习内容真正有补充和复习作用的进行阅读,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多留个心眼,而就这一点来说,也就足够了。

一、4个重要的思维错误

1.1 幸存偏误

很多人都有明星梦,网红梦,据统计,95后最大的职业梦想是当网红。于是,很多人开始了直播生涯,开始了到剧组跑龙套生涯,开始拼了命地要挤进电影学院。

的确,你看,抬眼就是明星,一线明星掰着手指头的就不少,二三线明星就更不用说了,网红?更多了,且收入榜上那几位看起来比明星还高,貌似是一门好营生。

不过我可能需要泼你一盆冷水,那就是你认为门槛低,做事轻松,来钱快的直播职业,去年的平均月收入不到2000元,2000元,什么概念,你去工地搬砖比这挣得多多了,而且这个职业可能比搬砖还累,信不信?

网红和明星一样,都是顶尖的那部分人,而下面则有基数异常庞大的尚未成功者、死亡者和放弃者。每位畅销书作家背后都有100个非畅销书的作家,每位非畅销书作家背后又有100个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每位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背后还有100个书稿沉睡在抽屉没资格拿出来的作家。

没人关心那些人,我们只关心那几个光芒万丈的,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等等都是如此,那些星光黯淡的,媒体没兴趣知道,公众没兴趣知道,你自然也对他们的数量无法有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
如果你是一名成功者,你会总结出一套成功因素,但如果你多去看看那些失败者,你就会发现,他们也经常运用这些“成功因素”,你看,要正确估计成功概率和幸存概率有多么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逛逛那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

1.2 因还是果

塔勒布曾下决心要解决他的体重问题,对,就是那个《黑天鹅》《反脆弱》的作者。于是,他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去选择最好的运动,他觉得慢跑者的身材很干巴,练健美的看上去肩宽宽的很傻,看看游泳健将,他们的身材才叫匀称、优美,于是他就常常去游泳。

可后来塔勒布发现,他似乎被骗了,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游泳健将是从小被严格选拔进来练游泳的,这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有这方面的身材优势,游泳教练不会去培养一个骨骼细小、手短脚短的胖子,所以他们有现在的身材,很可能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一种练游泳前就存在的选择标准。

同样的,我们常说,把淘宝模特的头全P成赵本山,如果衣服还漂亮,那就值得买,这就是同一个道理,模特帅气不是靠衣服装点的,是因为他们穿什么都帅气。

1.3 过度自信

绝大部分人都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如果你曾经装修过房子就知道了,当你觉得自己的预算是20万的时候,最后往往得超过25万甚至你得付出30万的成本。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有过度自信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怎么来的?通常是源于利益。
**
比如项目竣工,很多售楼处的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你房子将在一年以后交付,但实际上却很少按时,遑论提前,因为他将乐观情绪传递给你就有可能获得利益(你买下房子),因此他就有动机做这个事情,且通常都会过于乐观,政治家们也是同样的,他们会靠这样的情绪来拉选票。

1.4 互惠偏误

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互助来维持彼此的关系,比如你跟你的朋友们,如果每次吃饭都AA,你们的关系可能“显得”很生分,但如果今天你请,明天我请,后天他请,这样的关系就显得亲密很多。

这种“互助”形式是我们维护关系的方式之一,但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

农村里有很多家庭喜欢互相赠送自家的地里种出来的东西,你给我一点葱,我给你一点菜,这也是很好的互助方式,但如果你比较富裕,你是有肉的,别人每次拿葱给你,你还好意思收吗?收了你好意思啥也不回报吗?回报了你不心疼吗?

所以我们都喜欢平等相交,这不是势利,我不占你便宜,你也别占我便宜,如果是不平等相交,最好还是精神相交吧,物质互惠不是什么情况都适合的。因为不平等互惠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今天不拒绝,明天、后天总有不舍得回报,不舍得被占便宜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得罪的程度会更深。

二、继续看10个思维陷阱

2.1 对比效应

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大都建立在对比上,而要克服这种思维完全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不容易的,因为人们从体感到心理感受都离不开对比,对比就是锚,失去了锚,人们就不知道如何判断了。

比如有两杯一模一样的温水,当你把右手插进冰水一分钟后,再将双手分别浸入两杯温水中时,左手感觉它是温水,而右手则是滚烫的水。

你会为新车购买2万元的真皮座椅,因为你的车足够贵,40万和42万听起来差别没有那么大,但你不会单独购买真皮座椅,因为2万元真是太贵了。

在人与人的对比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偶像以男主角的身份出现在一部都是丑角的电视剧中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他非常帅气,但如果他混在一个满是偶像的综艺节目中,人们并不会觉得他有多帅气。

这种效应无论在相亲还是在升职加薪亦或是各种主观评判的比赛中,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屡试不爽。

2.2 事后诸葛亮

你应该记下你对某些事情的判断,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傻。
**
为什么我们要说这样的话呢,因为我们都有事后将事情变得合理的能力。

当事情发生了以后,所有的线索似乎都变得明朗,变得可被解释,但是人们常常会忘记,当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其实那些线索有无数种可能的指向,甚至,还有无数跟这些线索平行的线索,但当结果出来以后,所有的线索都变成了唯一。
**

我们以前考试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时刻,明明就是想选A,最后还是选了C,结果答案就是A,紧接着,我们就会来一通“早知道”,但如果你早知道,为什么还选C呢,答案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只是“以为你知道”,你在两个选择中摇摆不定,然而不管你选择哪个,当你选错的时候,你总会觉得“我早知道”,这就是全部的真相。

试着把自己对事情的预测都写下来,让自己没有模棱两可修改的余地,你会发现你会是自己见过的最烂的预言家。

2.3 控制错觉

很多人都有控制错觉,控制错觉是什么呢?就是你以为你能控制一些事,但其实一点不管用。
**

比如抛骰子,当人们用一种姿势抛出大的点数时,下次若是还想抛大的,就会继续采用这种奇怪的姿势。其实,这真的对抛出的点数有影响吗?

比如买彩票,你要从人们手中买下那张他们已经买走的彩票,假如是机打的,你或许花个1.5倍就可以买到,但假如号码是他们自己选的,那你可能需要花个几倍才能买到,为什么呢?因为人们自以为自己选的号码中奖的概率大于机打的,否则他们就不会自己选了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人们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恐惧,因此往往很难接受随机,但事实上,客观就是客观,随机就是随机,人对于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得多。

2.4 激励导向

要分析一件事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一定要看清激励会导致事情向哪一边滑坡。

有些激励看似是好心,但其实却是挺愚蠢的,比如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想控制鼠灾,激励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就奖励钱,结果反而激励了人们养殖老鼠。

激励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一个专业的投资顾问,他可能会为了很高的佣金“背离自己的职业操守”,为什么要打引号呢?因为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些影响是潜在的,他以为他就是这么分析的,但其实已经被利益给诱导了。

当一个投资顾问能收到很高的佣金时,他就会倾向于多交易,当然他会说出很多的道理,但本质上,这就跟问理发师你需不需要理发是一回事儿。

查理·芒格有一次走进一家渔具店,看着一只一闪一闪、十分漂亮的塑料鱼饵问,你说鱼真的会喜欢这种东西吗?
店主笑笑说,查理,我们这玩意儿可不是卖给鱼的。

2.5 不可能的奇迹

人们总想为很多事情找合理的理由,就像上面说的没法接受随机事件一样,人们对连续小概率事件也是不太能接受的,人们总会认为,这些事情之所以发生,一定是有一些理由的。
**

比如有个信佛的人,早上因为拜佛的时间过长,耽搁了导致没赶上某班飞机,无奈只能改签,但随后传来噩耗,说上一班飞机遇难了。

你说,这个人会不会认为这是佛祖的旨意呢?我相信大概率会,否则怎么会这么凑巧,刚好是因为拜佛错过飞机,刚好错过的是这班失事的飞机,但其实你想想,这并不神奇。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拜佛,他们中一定有比这位老兄更为虔诚的,但他们不一定会遇上这种好事,他们还会遇上各种厄运,比如得了癌症。放心,得癌症的人基数如此庞大,一定会有极度虔诚的佛教徒,且人数绝不会少,那佛祖怎么不保佑他们呢?

当小概率事件串在一起发生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原因,那些情况会发生,不是发生在你头上就是在别人头上,但只要被概率选中的那位一定会认为是神的旨意,就跟你说茫茫人海中为什么偏偏遇到你呢,其实没有为什么,也不存在什么冥冥之中的事情,只是你做某些事情,会让另一些事情发生的概率增大一些,这个倒是真的。

2.6 概率偏误

我们对概率上的差别常常是没有多少概念的,这体现在买彩票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举个例子,现在把500万的奖金额提高20倍,变成中了就中1个亿,但中奖概率缩小100倍,也就是从原来的6+1变成8+1,人们会玩哪个呢?大多数人会玩一个亿的,因为他们对6+1和8+1的中奖概率差别并没有多大的概念。

在1972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实验者将受试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受试者被告知,他们肯定会被电击一次,第二组被告知,他们有50%的概率被电击,研究人员在试验快结束时测量受试者身体的紧张程度,结果很惊人,两组竟然没有区别。
随后,研究人员将第二组受电击的概率降到20%,再降到10%,甚至是5%,结果显示,还是几乎没有区别,而当研究人员提高预期电击强度时,两组受试者的身体紧张程度都同步增大。

我们对强度的反应很灵敏,但对概率缺乏直觉性理解。正如我们前面几本书所学,我们对概率为0还有特殊的偏好,但事实上,这种偏好是非理性的,将轮盘里5颗子弹中的3颗去掉,我们愿意付出100万,但将剩余的1颗子弹去掉,我们愿意倾家荡产。

这种对概率的神经大条者最不适合的领域,就是投资,是会有大麻烦的。

2.7 稀缺谬误

我们常常会对某种稀缺物品表现出特别强的欲望,比如当你看中了一件别人也想要的东西,而那件东西只能卖给一个人的时候。

明明当时你有两个选择,且两个选择在你心中的分量相同,你很纠结,但当某个选项即将被抢走的时候,你就不再纠结了,因为别人替你做出了选择:哪个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喜欢买那些抢着要的东西,尽管里面一大部分是托。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说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当罗密欧和朱丽叶相见的机会十分稀缺时,他们的爱情更为浓烈,但若是当他们开始有大把时间慢慢相处的时候,恐怕也是普通情侣一对,开始走别人都走过的轨迹。

我们在面对稀缺时,常常会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而这种状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2.8 别忽视基本概率

马库斯是个瘦瘦的男人,戴眼镜,爱听莫扎特的音乐,请问以下哪种情况的概率更大? 1、马库斯是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 2、马库斯是卡车司机。

很多人会选1,这里就犯了一个忽视基本概率的错误,卡车司机的人数可比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数量多太多了,哪怕他们的群体里只有1%的人是瘦瘦的,戴眼镜的,爱听莫扎特的音乐的,人数也比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多太多了。

这让我想到了创业,很多企业有一些好点子或者雄心勃勃的计划,就被称为下一个BAT,事实上,有好点子的创业公司比比皆是,哪怕再加上好团队和雄厚的资金,这样的企业也是数不胜数,但BAT只有3家,如果你真的要成为下1家,请先打败其余1000家或是5000家?或许这种“中奖概率”你听起来会更加直观一些。

2.9 归纳法

我们以前说过火鸡的故事,在圣诞节前,每过一天,“人类是友善的”这样的概念就能更为加深一层,直到圣诞节那天,它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归纳法思考谬误

这里我会提到一种东西,就是传统医学,当医学还没有向科学思维靠近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归纳法,因为没有什么理论可供我们使用,我们只能通过“神农尝百草”这样的经验方式来判断,这一点西方也是一样的。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没有逻辑支撑,一切的东西都不能被叫做“正确”,因为你不知道你用这种方法治好了3个人,还能不能治好第4个人,前面任意几次的成功都无法证明下一次是否成功,所以你现在还能看到传统医学的“本本”上,还有一些非常荒谬的药方。

这种归纳法思考谬误让我想到了一种骗钱术。

我们平时会收到很多的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骚扰微信,希望我们加TA为好友,然后TA帮我们推荐股票,有时候确实还挺准的,那TA是怎么做到的呢?

请你群发100000份股指预测的邮件,一半预测上升,一半预测回落,假定回落了,你就再发一次,这次只发给后面那50000个人,如此类推,10次以后,你还剩下100个人,你给他们的预测是连续10次都没有错误的,换句话说,你是这100个人眼里的神人,他们里面可能会有10位最终将终生财产托付给你。

归纳法是一种不怎么靠谱的思维。有人说,人类一直在征服自然环境,生命力极强,相信也一定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你要注意,无论你怎么归纳人类以前的成绩,都无法代表人类以后的表现,况且你根本不知道在我们之前的主宰生物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2.10 团队懈怠

马克西米利安·林格尔曼是一位法国工程师,1913年,他对马拉车的效率进行调查。他发现一件事情,两匹马一起拉一驾马车的时候,效率并不是一匹马效率的两倍,而是要低一些。

这让他很感兴趣,于是他开始研究人类,他让许多人一起拉一根绳子,都竭尽全力。但他发现,如果是两个人一起拉绳子,每个人平均只投入了93%,3个人一起拉,每人平均只投入了85%,8个人一起拉,就只剩下49%了。

团队懈怠在一些团队中存在,在另一些团队中不存在,重要的是,你的团队是什么形式。划桨的团队成员之间会有这样的效应,但在短跑接力时不会存在,因为接力的时候你的成绩一目了然,而划桨时,大家却很难测出谁使了多少力,这才是会不会有懈怠现象产生的关键。

团队懈怠又叫社会性懈怠,它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
**
还记得著名的“责任分散”吗?在路上求助要怎么做来着?对,直接向你认为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帮助你的人求助,否则TA就有可能感觉不到这份“责任”,因为被这么多人给分散了,别人不帮我为什么要帮?

要凝聚责任,就要把TA从团队里揪出来,对,就是你,我向你求助,这样对方拒绝会更不容易,也会对“拒绝”更有愧疚感。

三、5个容易上当的陷阱

3.1 因果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错误的因果联系给诱导,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很少去思考更深层的逻辑,大部分时候,人们都是以经验导向去推出结论的,因此在很多时候就会把因果关系给搞混。
**

比如科学家发现,长期住院不利于健康,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当然很开心,可以拿着这个结论到处宣传,以便让病人早点出院,少付点钱,但是人们应该接受这样的结论吗?

那些能够马上出院的人本来就比要长期住院的人更健康,那么长期住院的人在统计上更不健康怎么能说一定是由住院这个行为导致的呢?

就像我们在统计上发现家里书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一样,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家里书多的家庭,受教育程度大概率会更高,而家里受教育程度高的,或许会更注重教育,或许会有更多的言传身教的东西带给孩子等等,所以书多是“因”吗?书多可能是家长受教育程度高的“果”,如果你搞不清楚,贸然去买点书放在家里,显然是没有用的。
这听起来很傻,但人们往往就是在做。

3.2 光环效应

虽然光环效应我们已经说了无数次,本不应该再放上来,但由于大家依然不停地在犯错,我觉得有必要再进行强调。
光环效应指的是我们由于一些更容易得到或更显眼的因素,自动推论到其拥有的其他特性。

比如一家公司盈利状况很好,我们会自动认为其管理方法也值得借鉴,殊不知,他的管理方法可能正是拖他后腿的因素之一;再比如一位成功人士赚了很多的钱,我们会自动认为其很有智慧,殊不知,正因为他的智慧低下,因此命运给了他这么多好运,他才做到现在这样。

广告业是使用光环效应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如果我们有一点点理性,我们就很难想象为什么我们会认可姚明做的“中国人寿”广告,姚明是篮球巨星,可他有能力筛选出更优质的保险服务?还是就因为“投”和“投”是同一个字呢?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受着光环效应的影响,我们从小就觉得老师的道德是高尚的,因为既然是老师,是教你东西的,就应该什么方面都为人师表。但其实呢?我们再用逻辑想一想,某位老师教你的都只是某一门学科,TA或许在这门学科上有所建树(大部分其实离开了教辅书也不行),但这跟TA的道德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我们对教师的道德提出要求,本身就是被光环效应影响以后的结果,是不合理的。我们怕孩子学坏,而孩子为什么要学老师?因为我们没有教导他们区分专业知识和做人。

3.3 替代途径

这个思维陷阱从字面上很难一眼看出是关于什么的,所谓的替代途径,就是那些能起替代作用的但最后没发生的途径,它的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
比如从赌场里赢来的钱,是真金白银吗?当然是,但赌徒付出了“可能会输”的代价,我们说一切皆有成本,哪怕是已然成功,当时的风险已成过去,这些风险也应被计入成本里,因为这一次好运,不代表次次好运,只要博弈次数足够多,你的风险终会回归到成本本身的价格。

作者有一次跟塔勒布共进晚餐,塔勒布建议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谁买单,最后塔勒布赢了,买了单。塔勒布此时的身份是客人,因此作者很不舒服地说,下次一定要记得由我来买单。

塔勒布笑笑说,考虑到替代途径,这一顿你已经买了一半了。不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塔勒布脑袋里的思想呢?

3.4 关联谬误

我曾经说过,大脑不受控制的感性部分是大脑未发育完全的证明。
**
因此,我们的大脑中感性占比越大,越不容易看清世界的真相,比如有一种误导,专门针对感性,叫“关联谬误”。

你看看以下哪种可能性更大?

  1. 北京机场关闭,航班取消了;
  2. 北京机场由于雾霾关闭,航班取消了。

直觉告诉我们,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因为“更合情理”,但当我们细看的时候,却发现第二种是包含在第一种里面的,只是第二种更具体,看起来更有关联,更合理,我们就更容易接受。

在9·11事件之后,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恐怖主义保险”,当时其他保险公司也有提供各类保险,其中某些保险已经包含了“恐怖主义”的内容在内,但作者当时还是选择了这份“恐怖主义保险”,且相较于内容更多的、也包含了恐怖主义的保险,作者花了更多的钱。

3.5 行动谬误

在足球运动里,点球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我们可以粗略地讲点球的选择分为三类:踢向左边,踢向右边,以及踢向中间。

据统计,球员们踢向三个位置的概率是大体相同的,而守门员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都知道,等球员起脚,守门员再反应基本是扑不到球的,因此,他们必须在球员起脚的同时就做出选择。那么,他们的选择是不是也是均等的呢?不,我们发现,他们几乎都会扑向两边,极少会有留在中间的。

这叫行动偏误,不管有没有用,至少得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守门员扑向了两边,那么没扑到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如果守门员待着不动,那么没扑到就会显得像个傻冒。

你觉得守门员的行为是否似曾相识?当“等待”和“行动”尚不清楚哪个更好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倾向于行动。因为如果花时间等待是正确的,那么人们会忽视你的作用,而如果及时选择某一项行动刚好正确了,人们就会将“救世主”的光环加在你身上,哪怕纯属偶然。

四、最后看4个思维陷阱

4.1 不作为偏误

有两名登山者。 第一位不小心掉进了冰川的缝隙里,你本可以救他,帮助他,但你没有这么做,他死了。 第二位是被你推下冰川的缝隙的,他也死了。

两种行为哪种更严重呢?我们大体都会认为第二种更严重,因为第一种“只是”不作为,第二种是主动作为,这种想法被称为“不作为偏误”。

如果你是药监局局长,现在有一种新药待审批,这种新药有很强的副作用,它能挽救80%的人的性命,但会立刻杀死20%的人。

这是一个类似“电车难题”的题目,我想很多人会选择不予通过,毕竟,别人得病不关我的事,但杀人就关我的事。

这是一个十足的思维陷阱,因为我们忘了“不作为”也是一种选择,当我们选择了不作为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在作为。

4.2 享乐适应

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拿到Mac的那种兴奋感,那是一个下班后的晚上,我小心翼翼地拆箱开机,生怕弄脏了它,然而几个月后,这种感觉就已经不见了。

我也记得某位亲朋刚欠下百万元债务时的样子,他典当了房子,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自杀才能不痛,然而也就一年不到,就完全没有了那股颓废样。

我们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或者说是惰性,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这些很多人都已经大约知道,但,你知道这样的知识应该如何迁移吗?99%的人并不知道,于是,他们什么都只停留在“听过”,而不是真正“知道”。

有人问我,是不是应该买房,我反问他,买房会多大程度改变你的生活?

你很想要房子,你对房子效用的估算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真实效用,于是你拼了命的甚至用信用卡付款。3个月或者半年后,你走进房子的感受,就像走进了寝室宿舍,但你的信用卡账单却是每个月都会给你来上一击,你上下班路过的餐厅更过分,会天天给你来上一击,你的幸福感陡然下降,只有一种方法,每天自我洗脑“我是有房的人,有房就是幸福”。

状态有惰性,幸福请一点一点给,不幸请赏个痛快。

4.3 联想偏误

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不只是我们,其他动物也是。

当我们训练狗或者海象的时候,我们会利用吃的来做诱饵,表演一个动作才能吃一口,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在驯化它们,让它们的大脑对“表演特定动作”和“吃”之间产生联系,这样当我们饿一下它们的时候,它们为了吃,就会做出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很残忍是吧,驯化就是这样的。

其实人也是一样,我们的大脑有很强的联想功能,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一进洗手间,原本没有尿意的,却产生了一些尿意,很奇怪吧,一点也不奇怪,当你给小狗喂食的时候每次都摇一下铃,下次你光摇铃就能让小狗分泌唾液。

我们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坐过热灶台被烫了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同时,也不会坐到冷灶台上去了,因为“灶台——痛”产生了联结。

联想偏误有时会让我们变得非理性,但这种非理性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利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对抗本能的“懒惰”,因为联想也是本能,比如每次跑完步才能得到某种奖励,那么每当你想要奖励的时候,就自动去跑步了。

用本能来对抗本能,才是最好的方法**

**

4.4 新手的运气

其实新手的运气跟上面的联想偏误是有些关联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赌博的人比较迷信,比如旁边新放了一只打火机的时候赢了,那么下一把就一定得放着,谁也不能拿走它,其实真的有关系吗?如果你不蠢,就不会相信这样的无稽之谈。

新手的运气也是一样,我们说新手往往能赢钱,理由是什么呢?因为一开始就输钱的就不太会继续玩下去,因此玩下去的新手几乎都是一开始赢钱的,“新手的运气”不就应验了?而玩下去以后,由于运气均值回归,他看起来就不那么走运了,于是更加深了我们认为“新手总能赢钱”这样的印象。

除了赌钱,所谓的“新手的运气”无处不在,稍微有点好奇心的人都喜欢到处尝试,当他们接触了很多新领域以后,总会碰到一开始运气很好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会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很有天赋,其实很可能不是。

于是很多人在一开始的错误估计下,发现后面有更多的困难,之后就退缩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干什么都干不好的原因,他们通常都分不清运气和实力的差别,实力就是实力,而运气,是会回归的**

**

后记

我们在这本书里见到了很多的思维偏误,可以说,市面上大部分的常见陷阱都在里面了。

我也相信大家看了以后还是记不住的,但是不碍事,记不住是正常的,我们看这本书的目的是给自己大脑中植入一个印象。

毕竟要分辨思维陷阱需要熟练时间,但如果没有印象,我们也就不知道自己正在陷阱里,还谈何爬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