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英文名:《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作者名:[美]卡尔·纽波特
译者名:宋伟
前言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和工作时间日益碎片化,如何最大化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成为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然而如果大家都想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思路,必然在这条路上存在同质化竞争。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另一种思考:“深度工作”,如果希望取得非凡的成就,必须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保持专注力,进入一种深度工作的状态。作者花了10 年时间培养了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此外很多大师级人物都给自己长期营造私有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否真正能够带来益处,如果可以,又该如何做到呢?
一、时代中的胜者
有美国学者认为数字科技的崛起使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以一种未曾预想的方式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导致个人价值的进一步分化。
一部分人逐步边缘化甚至丧失劳动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反而价值进一步提升。学者们进一步总结出有三类人群在智能机器时代处于获利的一方。
1.1 三类优势人群
第一类是高级技术工人,随着低级技术岗位逐步自动化,市场需求转向能操作复杂智能设备的高级技术人员。例如一位叫内特·西尔弗的一位数据极客,2012 年总统选举期间在《纽约时报》的竞选预测博客吸引了70%的流量,远超那些大牌名人的专栏以及头版新闻。希尔弗就是一位擅长数据分析的这一类高级技术人员。
第二类优势人群是超级明星,很多行业都存在赢者通吃的规律,也就是位于头部的少部分人瓜分了大部分利润,而剩余大部分人只能分享其中很小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娱乐圈、文化产业、体育竞技方面都体现得淋漓精致。
第三类人群是资本所有者,Instagram (照片墙)是一个雇员仅有 13 人的公司,2012年Facebook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最开始注资的风投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国际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孙正义也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1.2 深度工作培养核心能力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有两种核心能力最为关键:一是具备快速掌握智能复杂工具的能力,二是具备精英级工作能力。这两种核心能力都依赖于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有专家认为,掌握复杂技能并不是少数天赋异禀之人的专利,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
刻意练习的核心要素:
- 一是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 二是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这就需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保持专注力。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2013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一年之后,他的头衔又发生了变化——成为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他的成就得益于远高于同行的论文产出量。作者和他交流时了解到,在某个阶段他会完全与世隔绝,批量处理一些研究任务。
“注意力残留”效应是这样解释的,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这种效应会使人浪费很多精力在任务切换上。
作者提出了一种生产规律,即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工作时专注度越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产出越大。
1.3 深度工作带来美好体验
前面提到了深度工作的诸多好处,深度工作对能力的促进是否存在科学依据?神经学家认为专注于某一项特定技能,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地固化这种技能。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嘈杂的工作环境里效率低下,在夜深人静时往往会灵感迸发。
科学作家加拉格尔被确诊患有癌症后,意外发现了注意力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癌症治疗令她精疲力竭,但她刻意专注于生活中的美好体验,例如散步、看电影、小酌,之后产生了令人惊异的效果。她的这段人生有可能淹没于恐惧和遗憾之中,但她发现竟然非常愉快。科学家们认为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几乎改善人生各类体验的核心。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与同事做了一组实验,他们为实验对象配备了传呼机,这些传呼机将在随机选定的时间间隔里响起,传呼机响声停下时实验对象需要记下那个时刻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他们的感受,以此来统计实验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体验。
实验结果发现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人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有挑战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
因此深度工作不仅仅带来核心能力的跃升,更为重要的是将给人带来更为美好的工作体验,这样的体验也是创造非凡价值的不竭动力。
二、深度学习的难点
深度学习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但真正能成功运用的还是属于少数人群,这受限于很多条件因素。在探索深度学习的奥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深度学习到底有哪些难点需要克服,这有助于结合自己的现实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症结所在。
2.1 度量的黑洞
美国一位公司高管统计自己每周会收到 511 封电子邮件信息,发送 284 封。在 5 天的工作日中平均每天处理 160 封电子邮件,其他高管也不同程度有类似的情况。
虽然普遍认为这对工作效率有影响,但对高管在受干扰情况下和深度工作情况下的效能评估非常困难。不仅仅是针对高级管理人员,普遍来讲,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复杂性比体力劳动者高,所以也更难衡量个体努力所带来的价值,作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度量黑洞。
在个人劳动价值难以评估的情况下,作为公司也很难做出决策,应该给员工营造何种工作方式。
2.2 最小阻力原则
习惯是把双刃剑,好的习惯让人受益无穷,不好的习惯总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影响,而且有时难以察觉。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更愿意按照习惯行事。
有一个理论叫最小阻力原则,即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结果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回到前一节中提到的邮件处理问题,大部分的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及时处理邮件。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提出一个“联结文化”的概念,这种文化期望人们能够迅速阅读和回复电邮,目的是减少员工之间的交互等待时间,让计划变得简单可控。
如果一个要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你就需要做更多的预先工作计划,需要更具条理性,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暂时搁置工作,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等待所提要求达成。
然而这样的方案一定是最优的吗?有人做了一个测试,来验证持续保持联结的状态是否真正有助于工作。为了完成测试,采用了一些极端手段:要求团队中每一名成员在工作日中选一整天不上班,和公司相关的所有人断开联系。
刚开始,团队成员非常不适应,害怕这样会影响工作,管理层更担心这样的工作状态引起客户流失。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客户没有流失,团队每个成员都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大家联结更紧密了。
2.3 忙碌代表生产力
习惯很可怕,让我们恐惧变革,另外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很有害,那就是忙碌起来才是最好的。加班文化在很多公司盛行,其中不乏大型知名公司,主管只要看到办公室灯火通明就会觉得心安,否则就很不踏实。
我们来给这种思维方式起一个名字叫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它的定义是: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大的因素来源于前面提到的度量的黑洞。如果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没有更好的考核办法,只有表现为可以被肉眼看得见的忙碌。也可以想象一种场景,当老板走进办公室,看见一个人在伏案工作,另一人在若无其事的听着音乐,他会对谁的印象更佳呢?
此外,对忙碌的认可并不一定就是非理性的,除非有更先进的评估方式。来看书里的一个例子,2013 年雅虎的新任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在查看了雅虎员工远程登录公司服务器的虚拟个人网络服务器记录之后非常失望,因为在家工作的员工白天登录的时间不够多。
所以她决定禁止员工回家工作,必须在办公室以保证在被监督状态下忙碌起来。
要准确地评估一件工作的量,必须对其有深入的理解,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型工作变得很难评估,也形成了一种技术垄断。
2.4 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
技术的进步不仅形成新的技术垄断,还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方式,我们越来越难以离开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社交软件,当手机信息指示灯闪烁时能否抑制好奇心不去管它?
互联网的进步不断推出新的平台和应用,本质上都是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将时间割裂为碎片,这和深度工作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为什么我们会对互联网如此的依赖,如此顶礼膜拜?
已故传播学理论学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的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技术垄断并不会使其违法,也不会令其不道德,甚至不会使其不受欢迎。只不过会使它们隐形,因此变得无关紧要。”他的意思是技术垄断必然导致与之相关的传统技术被边缘化。波兹曼于 2003 年去世,如果他活到今天,很可能会惊讶于他在 90 年代的担忧如此快地成为现实。
互联网一波高过一波的声浪将很多传统思维淹没在噪声之下。无论是作家、演员、体育明星还是政治家都需要定期刷新自己的状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甚至不惜制造绯闻以吸引眼球,而吃瓜群众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眼花缭乱,脑海里留下的只有浅层的记忆。
2.5 意志力是脆弱的
有人认为深度工作必须靠决心和意志力,这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有很大的误区,这也是很多人无法坚持的重要原因。意志力是非常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做法是将深度工作融入到工作习惯中,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如果你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浏览网页,忽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大量抽取有限的意志力,强行将注意力从绚烂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尝试往往以失败告终。
但如果你能够布置一些精妙的惯例和固定程序,比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完成深度任务,就只需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明天的内容将开始探讨这种习惯养成的策略。
三、习惯养成需要策略
前面的章节让我们知道深度工作的巨大价值,也同时了解了在互联网时代深度工作的不易。比尔·盖茨、西奥多·罗斯福、理查德·费曼、马克·吐温、伍迪·艾伦、J. K.罗琳、卡尔·荣格这些给时代留下烙印的巨匠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也许我们无法成为这样的巨匠,但如果尽量的去践行,也许可以离他们更近一些。今天开始一起来探索如何开展深度工作。
如何设计惯例和固定程序,下面介绍6种策略,帮助我们在有限意志力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有计划地深度工作。
关于意志力为大家推荐一本相关书籍,名字就叫《意志力》,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曼斯特。
我们需要按照某一特定的模式策划工作,培养习惯,以确保每一次练习开始之前保持高度专注。下面介绍的六种策略中有一些利用简单的启发法控制大脑的刺激中枢,另有一些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补充你的意志力。
3.1 选定深度工作哲学
策略一,选定深度工作哲学,也就是要选择一种理念和框架来顶层指导深度工作。选择时必须精心挑选一种适用于自己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不匹配的哲学会让人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
这里列举了四种哲学理念,分别是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听起来比较拗口,下面简单地来理解一下。
禁欲主义哲学比较小众,是一些大作家大科学家的选择,通过删除电子邮件账号、禁用社交账号等手段与外界隔离,完全屏蔽浮浅工作中的干扰,这种策略对普通人来讲要求过高。
双峰哲学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荣格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也就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人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例如有喜剧演员在讲了一个有趣的段子就在当天的日历上画个红叉,激励自己不要断掉习惯的聊天,这种方法也叫“链条法”。
新闻记者哲学也是比较难的理念,作者本人坦言自己或多或少采用了这种模式,但不是全部,这种理念要求人随时可以进入深度工作模式。新闻记者哲学概念的提出就是对一些知名记者的认可,他们随时面临催稿的压力,为了完成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而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
3.2 习惯化
策略二,习惯化,也就是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很多人认为,工作的成就来自于灵感,其实不然,如果没有习惯养成促进的持续深度工作,将大脑的思维能力推进到极限,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成就。
如果要从名人身上找到借鉴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各自的自律工作生活习惯,前面章节列举到的名人无一例外。
任何深度工作习惯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是否合适取决于个人,同时也取决于从事的工作类型。
但是有一些是所有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 一是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很重要;
- 二是工作开始之后怎样持续,习惯需要规则和程序,否则会被其它干扰带偏;
- 三是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习惯要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高深度水平下运转;
- 例如有人习惯咖啡,有人喜欢抽烟,有人习惯踱步。
3.3 要有大手笔
策略三,要有大手笔。书里举了很多名人大手笔的例子,例如J.K.罗琳在完成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时搬进了五星级酒店写作,著名的演说家尚克曼习惯于在万里高空写作,每次花几千美元长途飞行促成高效率工作。
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实力和条件营造独特的工作环境,准确地说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做到。那么大手笔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更多的是给自己营造一种心理状态,告诉自己,我准备大干一场了。
无论是置身万里高空专注于写作项目,或是远离工作环境只身去冥想,又或是将自己锁到酒店房间里直到完成一项重要的发明,这些举动将推动深度目标占据心理优先的地位,有助于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有时想要做到深入,必须先要做大。
3.4 避免独自工作
策略四,避免独自工作。这个策略貌似和深度工作有点背道而驰,深度工作不就应该避免他人干扰吗?深度工作与协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恰当展开协作可以提升职业生活中深度工作的质量。
正确的做法是在深度工作时,在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这样可以推动自己的成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但也不要过分追求交流和积极的偶遇,以免破坏专注状态,因为我们最终还是靠专注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3.5 关键在执行
策略五,关键在执行,这个提法在很多场合都说得很多了,知道如何做是一回事,具体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理清发展战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这没有标准答案,有四个原则可以参考。
- 原则一,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也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热情;
- 原则二,抓住引领性指标,这种指标是可以在短期内见效的,有助于在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后明显感觉到进展;
- 原则三,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这和体育项目是一样的道理,一旦有了记分牌,大家竞技状态明显增强了;
- 原则四,定期问责,意味着要对前期工作进行点评回顾,这样的回顾活动即使再忙也不能省略,当然,实在不行可以适当压缩时间。
关于以上提到四个原则,这里推荐一本在克里斯坦森写的《高效能人士的执行 4 原则》作为延伸阅读材料。
3.6 劳逸结合
策略六,劳逸结合,在深度工作一个阶段后,需要把自己闲下来,比如每周定期参与一些体育运动,每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在一个时间段,屏蔽掉对工作问题的所有思考,包括查看电子邮件,回顾白天的对话,筹划下周的安排等等。从一些科学研究来看,劳逸结合具有自身的合理性。
一方面适当休息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学者提出了无意识思维理论,声称在闲散的情况下,大脑更有可能像大数据处理一样对一些复杂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因此,定期屏蔽工作的习惯并不会降低高效工作的时间,反而会有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劳逸结合可以补充深度工作耗费的能量。前面已经讲过深度工作需要消耗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适当的休息能让意志力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
总的来说,深度工作也好,休息也好,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时间安排,最好有一定的仪式来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启动深度工作,什么时候放松休息。定期考核回顾深度工作的时间和效果,并找到激励自己继续深度工作的成就感。
四、愿意克服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希望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虽然主观上很希望全神贯注,但总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外界因素打断,即使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也会如此。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专注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有意识训练形成的。就拿记忆力来讲,人天生并不擅长记忆抽象的符号,有人却能短时间内记得一副扑克牌的顺序,这并不是靠天赋而是靠训练方法得来。
专注力是深度工作的重要基础,需要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取得成就,这种训练在某个阶段也许会让人感到无聊,但如果能意识到专注力产生的巨大威力,就会更愿意克服这样的无聊。
4.1 记住一副扑克牌
如果有人能在短短几分钟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我们一定会啧啧称奇。如果告诉你经过训练你也可以做到会不会很兴奋?
事实上这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人不容易记住抽象符号,却对图形化的东西记忆深刻,例如我们对家里物品摆放位置记忆深刻,如果挪动某个物品位置也能清晰的在大脑里呈现挪动后的影像。
部分职业记忆力运动员就是利用了这种图形化的记忆方法,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就拿扑克记忆来说,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穿行自己家里的 5 个房间,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影像库,记下在每一个房间所看到的图像。
当能够轻松回忆起这个熟悉地方的布置,就让大脑记住每一间房的 10 件物品。另外再加上两件就可以凑齐52件与扑克一一对应起来。如果能有其他效果更好的场景也同样是适用的。
4.2 刻意练习
前面讲的扑克记忆法听起来很有意思,但并不是随意就能掌握的,方法本身仍然需要不停地强化训练,这个过程对很多人来讲是无聊的。
很多研究表明,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需要改变平时很多注意力分散的积习。一旦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想要专注的时候也有心乏力。
例如我们在一些碎片时间习惯了做某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像是拿出手机玩游戏或者刷肥皂剧,那么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变得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使我们也会经常安排时间来训练专注的能力。
4.3 如何降低分心
如何训练专注能力,首要是避免分心。假设你是一个分心成瘾的人,时刻都想着上网冲浪,就算在工作时也是如此。可以做如下尝试:预先计划好你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
最好是在自己工作的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你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相关的东西。
分心的本质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通过分割网络使用,相当于分割了分心,因此减少了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数,这样就增强了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
那么如果我们工作本来就是需要经常性上网收邮件、看流程审批进度,然后就会想夹带浏览下网页,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办法是不要直接控制浏览网页的冲动,因为这根本难以做到,但可以将浏览网页延迟五分钟再进行。
这看似平淡无奇,却意义重大,因为这样做就可以把上网的感情与实际上网的回馈这两者割裂开来,诱惑就小多了。
4.4 冥想
培养专注力,还有一种值得采用的方式是冥想。冥想一度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技能,就如同佛教的打坐。不过现在冥想的概念在越来越多的资料里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掌握。
虽然冥想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有些区别,但共同点都是要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发挥出超越常规的能力。
冥想并不需要每天进行严格的练习,一周进行至少两到三次即可,而且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进行。这样就可以利用本可能被浪费掉的时间,比如说遛狗和通勤来进行冥想。如果一切顺利,这种做法可以提升在专业上的产出,却不需要占用工作时间。
必须要注意,为了更好地冥想需要实践来磨炼。冥想虽然简单,却很容易分心,为了实现快速上手,在此提供两条具体建议。
建议一,是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在开始冥想时,初学者大脑会出现许多无关但是好像更有趣的想法,例如在思考一个方案时不经意就会想到有一封邮件需要去回复。
此外在面临一个难题时,大脑会习惯性的原地打转,这是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过多能量。当发现类似的迹象之后,要提醒自己可能在原地打转,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推向下一步。
建议二,是组织深度思考。冥想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触发解决问题的灵感,而是需要有一定架构。首先仔细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然后在工作中留心这些因素。
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一本书中某个章节的提纲,那么相关的变量就可能是在这章节中所要表达的意见。如果你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数学证明,相关的变量就可能真的是数学中的变量、假设或前提。通过有组织的思考,可以加速提高进行深度活动的能力。
五、重新掌握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社交媒体让人眼花缭乱,不断博取人们的眼球。事实上社交媒体确实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际互动更为实时和便捷。
但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些社交工具本质上是在争夺我们的时间,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要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就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5.1 谨慎选择工具
除了脸书、推特、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增加了社交属性。例如听歌软件、视频软件甚至运动软件都具备了社交功能,确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用户粘性,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未必都是福音,工具往往都是双面刃。
在遇到新的工具时,有的人成为受害者捣毁工具,有的人处于观望状态,有的则沉醉于一场革命之中。
怎样才是对待工具的态度呢?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农场主割晒牧草的例子。这家农场平日里拥有丰富的牧草,但在冬季有好几个月都无法放牧养殖,必须依赖干草当饲料。
割晒牧草可以通过一个叫干草压捆机的设备来完成,只需将这个设备安装在拖拉机后面,开动起来就能把牧场的干草压紧,捆绑成一卷。
如果你是农场主会怎么做呢?应该会去买一个干草压捆机。但这位农场主最终选择了购买干草,在评估了夏天晒制干草的成本、燃料费用、维修费用和存放打包机器的仓库成本后作出了这个决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关于工具的选择需要通过复杂的决策,不仅包含直接成本还包含机会成本,对于社交工具来讲,投入的是金钱、时间和注意力等多重成本。
因此一个对培养深度工作习惯有兴趣的人,应该像这位农场主一样谨慎地选择工具。特别是要避免一种心态,这个心态称为“任何益处法”,即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最优的办法是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当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5.2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对于工具的使用不仅应该谨慎地选择,选择后如何使用也是大有区别。闲暇时间有的人利用工具学习,有的人却用来消遣。就拿微信来说,有的人有空就在上面闲聊,有的人则用来阅读高质量的文章。
阿诺德·本内特是一位出生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格兰作家。那个时代新兴的白领阶层一周只工作一定的小时数就能得到足够的薪水来支撑一个家庭。
本内特在 1910 年出版经典书籍《如何度过一天 24 小时》中讲到大部分白领工作以外有多于 16 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无事可做,他们认为工作的8个小时才是这一天,而这16个小时只是前奏和尾声。因此本内特呼吁这些新兴的白领应该大部分时间要用于阅读名著和诗歌。
本内特是在一个世纪多以前提出的这些问题,他通过读诗和名著来提高中产阶级心智的愿望也许有点过时,但放眼现在又何其相似。随着网络的崛起和因之而来的眼球经济,平均一周工作 40 小时的白领的闲暇时间仍然是无趣的,大量充斥的是各类网络游戏、聊天交友工具、直播节目等等。这样的消遣其实自身都能感受到一种虚度光阴的体验,只是无法自拔而已。
有没有办法来戒掉一些不必要的网络消遣呢?
本书中介绍了一种30 天自我网络孤立法,首先是30天内停止使用某一个软件,但并不卸载它,然后针对当前希望戒掉的这个软件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 一是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软件,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 二是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用它?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那么就重新启用这款软件;
- 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可以重试以上步骤。
5.3 每天做好计划
要戒掉一些不必要的消遣是很困难的事,这并不局限于网络,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生活态度上。例如有的人习惯了下班后和朋友吃吃喝喝,有的则沉溺于牌桌之上,有些娱乐偶尔为之可以怡情,如果是经常性地参与就会变得消沉。
前面介绍了30 天自我网络孤立法,这里介绍另一种方法“计划法”,也就是每一天都做好计划。原书里讲的是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其实计划的间隔并不是方法的核心,或者对于初学者来讲并不需要管理得那么精细。本书作者的意图对于计划的思考并不是为了精细化管理,其精髓是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能够思考事情的意义,做到真正尊重自己的时间。
预先计划一天的工作,好处在于可以判定有多少时间用在浮浅活动上。哪些属于浮浅活动呢?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这类任务通常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例如文印、查收电子邮件、安排会议,更不用说看肥皂剧等娱乐活动了。当我们评估出哪些事情属于低价值的浮浅活动,下一步就该想办法去减少或者避免从事这类事情。
5.4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减少浮浅工作,还有一个方法是让自己变得不容易联系到。来看看作者卡尔.纽波特本人是如何避免从事浮浅工作的,作为一名作家、学校的学者,和同行有着相反的做法。
很多作家会在个人网页上公开电子邮箱地址,鼓励读者提出要求和建议并积极响应,认为这可以增加受欢迎的程度。但纽波特反其道而行之,为给他发邮件设置了很多门槛,例如要求读者对内容进行分类,他只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邮件,并且不一定回复。
纽波特的做法也许不合常理,但他却成为了美国的畅销书作家,大学知名学者。这说明保持深度工作不仅不会被互联网时代被噪声淹没,反而会迸发更强劲的能量,帮助我们取得事业的成功。
后记
深度工作的思维方式感觉和互联网思维有些背道而驰,但也许这就是事物辩证统一的地方。
与很多快餐文化相比,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能够使人迅速摆脱和他人进行低端同质化竞争的窘境,进入高效能工作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