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自私的父母》
英文名:《Children of the Self-Absorbed: A Grown-Up’s Guide to Getting Over Narcissistic Parents》
作者名:[美]尼娜·布朗
译者名:霍淑婷

前言

不少父母的养育模式会无意间深深伤害子女,很多人甚至在成年后都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

尼娜·布朗教授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说明那些从小而来的,深埋于内心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冷漠、纠结和困顿,是如何从父母那里传递给你的,进而帮助你解开和父母关系的迷障,疗愈童年的创伤,与孤独和苦闷告别,重塑全新的自我。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你现在为人父母,还可以从中学到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怎样建立。

一、自恋者的游戏

读历史小说时,我们会发现,那些大权在握的人,最喜欢玩一种游戏,自己不需要说出来,下属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某个属下能做到这一点,就可能得到重用。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在寻找与自己有默契的“同道中人”,实际上,这不过是自恋者的游戏罢了。

1.1 听话

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逻辑之一,是:我对你这么好(A),你必须听我的(B),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C)。

大部分父母的A是比较明确的,他们的确是在付出,比如时间、金钱、物质等。有些则可能并不明确,在外人看来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极度缺乏耐心,甚至会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同样会认为自己也付出了很多。比如没有我哪有你等。

付出的多与少是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家长对B有多执着。有些父母比较民主,既不刻意要求孩子听话,对孩子要做什么也没有特定的期望。这样的父母,C也就不大存在了,相对应的,他们也很少惩罚孩子。

如果父母对B很执着,他们会在头脑中限定孩子的行为模式,即一切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来。先是以各种手段控制孩子,然后可能会动用武力。起初力度通常都不大。但如果孩子想要捍卫自己的权利,不听父母的,坚持己见,那么惩罚力度就会加大。

有的孩子会出于某些需求而选择B,而有些孩子则会在C的路上愈走愈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有个男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父母的乖宝宝,和父母的关系也很融洽。他向妈妈承诺,如果谈恋爱了一定会先告诉她。起初他是这样做的,但后来他开始瞒着家长,直到被发现才不得已告诉了母亲。妈妈不同意,他便继续偷偷与女孩约会。再次被发现后,妈妈便加大打压力度,直到最后怒不可遏地声称,如果不和这个坏女孩断绝关系,就和他断绝母子关系。

这个妈妈所有愤怒的起点是,她觉得自己被背叛了。在她的潜意识里,我对你付出那么多,你就要听我的,谈恋爱要告诉我,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就要受到惩罚。

这是典型的,为达到自己的目标(你必须听从我的意见),而限制他人的自由(跟谁谈恋爱必须先经过我的同意)。

1.2 自恋

如果一个人几乎在所有情况和场合下,都持续地、极端地关注自我,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恋(自我陶醉)。上面例子里面的妈妈,就是拥有自恋心理的人。

自恋本是指成年人的自尊、自爱以及对核心自我的感受。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自恋不是评价性的,并没有好坏。它仅仅是描述一系列态度和行为,揭示了一个人如何评价自己,一个人感受到与他人的分离程度,以及如何感知和评价他人。

上面例子中的妈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试图压制儿子的存在感,最终导致儿子远离自己,又因为这个原因,她看上去好似“不得不”以结束亲子关系的方式来挽回儿子的“听话”。

这种以伤害关系为代价而求来的“亲密关系”,是我们陷入孤独感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上将自恋按健康程度进行排列,在两端分别是健康成熟的自恋和极其不成熟、不现实且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的自恋,中间则是一些尚未完全发展的自恋。如果一个成人还出现像婴儿和儿童一样的行为态度,就说明这个成人有着不成熟、未发展好的自恋。

比如不断地炫耀自己、期望他人心甘情愿地立即满足自己的要求、以及冒不必要的风险伤害自己。当然,很多人会将诸如此类孩童般的行为称之为“幼稚”。

1.3 隐形逻辑

许多人大学毕业以后想到大城市闯荡,而父母则以“老家有门路,可以安排待遇优厚的工作”为由,要求孩子回家乡发展。这个孩子起初面对自己的愿望和父母的期望犹疑不定,后来因为家人不断施压不得不回老家了。

表面看起来,孩子是因为承受不了家人的压力,最终向家人妥协了。实际上这个孩子身上所谓的“由于别人的压力”,其实是自恋心理的一个因素。

他的ABC逻辑是:现在我为你们着想(A),你们就要为我的人生负责(B),否则(如果未来我的人生有痛苦或不幸),那就是你们的错(C)。

他尚未清楚一点:无论是回家乡还是去其他城市,都是他的个人选择,而不是他父母的选择。父母只能够提供参考意见,最终做决定的人还是他自己,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负责。外力只对意志不坚定、逻辑不清晰的人有作用,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负责任的人,就不会对外力“如此倚重”。这是自恋的一个特征——推卸责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被迫服从于别人的意志时,其实就是在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让渡选择权,放弃对自己负责的权利,往往也是拥有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孩子常见自恋模式。

二、“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一切都是为了你”可以说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撬开所有孩子“理解和顺从父母”的大门,然而事实真的如父母所说吗?

2.1 一切都变了

一些孩子的书信中这样描述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完全只为自己着想。你利用一切情况满足自己的需要。你对他人的需要和情绪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你最擅长操纵他人。你费尽心思让我感到羞愧、愤怒、伤心、耻辱,并且确认我就如你希望的那样。你时刻都在贬低我、指责我、批判我,在你身边我一无是处。

我想讨好你,但似乎永远也不可能。你就像龙卷风,我知道你会爆发,所以我做好准备迎接一切。然而无论我怎么准备都是徒劳,你离开之后,我满心委屈地收拾残局,而你依旧我行我素,全然不知或者不关心你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想必我们都已经清楚,“为你好”不过是一句借口,他们实际上想表达的是“一切都是我的选择”:他们选择相信自己知道孩子的情绪,认为他们哭闹、生气等都是不明事理的表现,是不正确的。

他们选择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自以为孩子按他们所说的做,就会成为好孩子,得到好的发展,有好的生活;他们选择自己拥有这个权利,能指导孩子的人生,替他们做决定,并能指引他们走向更好的明天;他们选择替孩子做主决定一些事情,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该服从自己的安排选择走哪条路……

2.2 选择权

他们忽视的最重要的一条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能真正替一个独立的个体做选择,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所有的选择都得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很多人以为,霍金因为身体原因,他的选择范围很狭窄。实际上,因为他不断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他的选择范围却是不可思议的广阔。

然而,极端自恋父母教育下的孩子,选择权却是匪夷所思的狭小。

2.3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

这种破坏性极强的、病态自恋的父母,作者称之“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并总结出这类父母的一些“交际逻辑”:与健康成熟的人相反,有破坏性自恋心理的人,总是以维护自我形象的完美性、权威性和优越性为目的,很难发展和维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类型有很多,书中按其表现不同分为四类:贪心型、诡计多端型、爱发脾气型、爱表现型。

贪心型的父母在外人看来非常有爱心,也非常细心,注意体察别人的每个需求,而且急于要求别人认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种被认可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自恋特征。这种父母希望自己抚育子女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子女和他人的关注、表扬及认可。他们对子女的照顾不是无私的,而是希望子女支付给他们情绪上的“酬劳”。

诡计多端型的父母时刻把自己摆在人生赢家的位置上,凡事不甘人后,总要比别人优越,甚至不惜撒谎、作弊和扭曲事实来误导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特质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养育子女。他们子女成年后会对人保持警惕,会习惯性地怀疑他人的动机,或者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受人摆布,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

爱发脾气型的父母对别人的要求非常高,希望他人立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不出差错,不管是明确表达的需要,还是没有说出口的需要。别人就应该“做该做的事”,而且总是“做得好”,但是从来不解释“该做的事”以及“好”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不能容忍别人做事的标准和自己不一致。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子女持续地受到父母的批评或者负面评价。

这类父母也非常敏感,能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对自己的反对、批评和指责,不管别人是否真的有这种意图。导致的结果是,别人在他们面前会特别紧张,说话做事小心翼翼,尽量“做对”、“做好”,或者干脆远离这个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绪上。

爱表现型的父母自我意识非常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其他人都是配角,必须衬托、支持他们的自我认识。这类父母最典型的观点是,孩子是自己的延伸,孩子存在是为了让自己被关注和膜拜,孩子不能失败,孩子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他们的子女往往表现得很谨慎,凡事都要求完美结果,对关注和仰慕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执着。

2.4 投射性认同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会给子女带来多种长期的影响,子女因为这些影响而受到伤害,进而被剥夺了自我实现的机会,就叫自恋创伤。

具体说来是这样的: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指责和声讨他们的子女。只要抓住机会,他们就会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或是否定,从来不论场合和对方的心情。即使孩子已经成年,在他们 “不管你长多大,在我看来都是孩子”的逻辑里,他有权干涉你的任何事。

那他们的自恋,是如何伤害到我们的呢?

比如,某个妈妈一直想要一个男孩儿,结果却生了一个女儿,这让她心里很不爽。她又害怕直接表现出来对于女儿的不满足会惹来别人的非议,说她重男轻女,所以就将这种不满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种被压抑的不满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这个妈妈不自觉地就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冲女儿发火。

这个过程中,她的心理上经历了分裂、抑制和投射三个过程。

一个男孩子接受自己是男性的第一步就是认同父亲的角色或形象,这个过程可能在他发现自己生理上是个男性之前就完成了。这就是认同。

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将自我中无法接受的部分分裂出去,并投射到他人身上。然后被投射者认同了分裂出去的这个部分,并与其合为一体。就好比是一个人将自己不想要的某个特质丢掉,另一个人捡到之后就开始根据这个特质行动。

具体到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妈妈把对“是女孩不是男孩”这个事实的愤怒分裂出去,并投射到女儿身上,女儿也接受这个现实,那就是自己不是男孩让妈妈伤心了。为了这个愤怒能被认同,女儿甚至真的会做出一些令妈妈愤怒的事。而实际上呢,这是孩子削去自我能完整发展的愿望来顺从妈妈的意志,为此孩子总是会自我暗示,我是女孩子,没有男孩子好,我很差劲等。

三、父母的态度&孩子的自尊

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会对孩子的自尊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父母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并给予积极回应,将对孩子建立健康自尊产生积极的帮助;反之,若父母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孩子的感受不闻不问,对孩子健康自尊的形成会造成障碍。

当然,孩子的自尊不完全取决于父母,但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孩子的自尊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长期与自己的低自尊作斗争。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受到了父母病态自恋的影响呢?作者通过 “围困反应”和“顺从反应”两个量表来判断孩子受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影响的深浅。

3.1 叛逆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放学路上遭遇一伙人的围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你应该会根据这伙人的强弱选择不同的反应:若这伙人看上去没那么强,你可能会反抗;试了一下觉得实力相当,自己不见得有好果子吃,而对方胜在人数众多,那么你有可能选择逃跑;还有一种是对方实力是碾压你的,反抗和逃避都不能让你逃脱魔掌,那么你只能当下屈服于他们的淫威,日后再找补。

与父母相处时,大多数孩子也是一样的逻辑。父母心理上的越界和控制欲,让孩子启动围困反应来防止潜在的威胁,以达到保护自我心态安全发展的目的。

自我保护的主要行为表现为叛逆、反抗、逃避等。

叛逆通常会以心理反应的形式出现,即为了逃避惩罚暂时服从,但心理上抱着“走着瞧”的态度,私底下有可能做着一些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孩子被破坏性自恋型父母操控的早期或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候,典型的表现是两三岁的孩子,对父母的所有要求习惯性说“不”。很多自我发展还不错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也习惯跟父母对着干,同样属于这个范畴。

叛逆,一是说明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二是说明父母在越界。如果父母在早期就能意识到这点,也许在育儿之路上能少走许多弯路,对孩子心理上的回归也有积极的意义。

3.2 反抗

叛逆和反抗似乎总是并存的。然而叛逆属于态度,反抗则是行为,而且总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对象,比如某个人,某条规定或者是期望等。

反抗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总是反驳某个人的话,无论他讲得对不对。能够成功地完成心理上的独立,对于发展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而反抗就是取得这种独立的唯一方法。只是如此反抗对应的是规章制度的话,就有点消极了。

反抗有好坏不分的特点,容易形成一些习惯性反应,需要引起注意。一些原本可能自己也很感兴趣,但由于是父母先提出来的。孩子明明反对的是“你休想让我这么做”,但实际上却连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被否决了,而且,看上去跟父母没什么关系。

还有一种消极反抗,以不正面冲突为特点,行为上看起来顺从,但以一种暗渡陈仓的方式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比如父母希望儿子快点成家,儿子表面上顺从地去相亲了,但总是以各种理由挑剔相亲对象,以达到自己保持单身的目的。

3.3 逃避

逃避是最常用的自我保护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降低存在感,尽量少与外界发生联系,以达到不再体验类似于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给自己的那种感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惊弓之鸟”。

比如失恋过一次的人,不敢轻易再谈恋爱;有过被好朋友背叛经历的人,很难再与他人交心等,都是逃避的表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威胁,什么是过去的糟糕的记忆,只是简单地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反应。

如果一个孩子曾经被破坏性自恋型父母折磨过,成年以后,哪怕知道现实与童年的经历已经全然不同,但由于恐惧感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使得潜意识的情感层面无法接受这种不同,从而惯性地选择逃避。

这种惯性逃避让他们更难被理解和熟悉,也更容易被其他人误解,这让他们即使内心渴望获得亲密关系,也难以将之宣之于口,然后就只有更加压抑自己的情感。

3.4 顺从反应

与“围困反应”对应的测量标准是“顺从反应”。顺从反应的得分越高,证明在顺从这件事上所花费的心机越多。

顺从的主要行为表现是取悦他人、过度的责任感、自我贬低等。

一个还没有形成好坏观念的孩子,若长期处在父母需要被满足的环境中,他就会接受父母的暗示,不断监控自己的行为,确保自己的行为得当,符合父母的期望。这种监控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扩展到其他人身上,形成一种完整的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可以解读为取悦他人,也可以解读为对他人的情绪过度负责。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要求时常是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的。这就导致孩子有着异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为做到让父母满意而格外努力,这种行为模式放到成年以后大概率会形成不切实际或挑剔的习惯,即使没有人再那么要求,但他总是习惯要做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水平才觉得安心。

顺从反应的表现还有其他很多种。其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因为顺从别人而忽略自己,并承担因此产生的不属于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和感觉。

3.5 亲职化儿童

顺从的极端后果是亲子角色颠倒。作者把这种亲子角色颠倒状态下的孩子称做“亲职化儿童”。亲职化儿童,指言行或举止像父母的孩子。一般是因为这个孩子有破坏性自恋型的父亲或母亲,或者他的家庭遭遇变故不得不过早分担父母的责任,以便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乃至生理需要。

父母不会有意颠倒亲子角色,但常常会因为捍卫自己作为父母的“尊严”,或者要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下意识地这样做。比如一个妈妈特别喜欢某个款式的衣服,她就要孩子穿那个款式的,而不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妈妈的需求是,让他人肯定自己的品味。

亲职化儿童不断地接到父母的暗示,他们的行为就会倾向按照回应父母想要的方式去回应他人。他们一方面去迎合其他人,一方面发现自己厌恶如此;又或者他们想做出反抗,但真的需要去做的时候又无动于衷或是无能为力。

四、转变模式,日趋健康

通过之前的内容,相信父母们对儿童如何受到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现在可以看看如何将自我贬低模式转变为更加有建设性的、合理的、现实的认识模式。

4.1 解读情绪

情绪是一系列感觉的集合。感觉是由刺激引起的,包括外部事件和内部刺激。然后,感觉被人们解读,判断这种感觉是否对自我造成威胁。最后,综合解读信息和自己当下幸福感的强弱,贴上一个情绪标签。

举个例子,当你认为你的自我被淹没、被摧毁的时候,此时你是愤怒的,愤怒伴随的感觉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肌肉紧张,预示着你的身体做好准备要逃跑或是战斗。一旦身体处于战斗状态,外部的因素就会被解读为愤怒。性格和过去的经验等,就会来影响你解读外面的情景,然后评估当前状况的危险性。

可以看出,情绪解读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需要从自己的心理建设出发。

4.2 降低脆弱感

受父母自恋的影响,我们常有强烈的情绪敏感性,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喜欢和体谅。这种渴望,是长期被父母忽略情感体验的结果,是我们痛苦的源泉,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知不觉玻璃心的关键。

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不可能变成你梦想中完美的父母。他们不会改变,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父母不爱你,他们只是不能按你期待的方式爱你。

接受这个事实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但绝对值得。长期来看,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强化自己的心理边界是最好的策略。短期的话,使用书中提供的非语言技巧也会有帮助。

4.3 避免盲目行动

比如你感觉被伤害了,就去做一些事或说一些话让另一个人受伤。这种短期的爽只会恶化你们的关系,长期来看你什么也没有得到。这种报复着实不可取。

在你发展出坚固的心理边界来抵御父母的负面情绪之前,请不要与父母共情。感同身受,最容易将父母的负面情绪接纳在自己心中,让自己非常难过和自责,甚至企图通过这样燃起父母改变的愿望,实在是小看了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固执。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和父母正面起冲突。即使是建设性的冲突,在破坏性自恋型父母面前,也是不建议的。因为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不会认为自己有改变的必要。

4.4 杀手锏

以上两点,治标不治本,真正能帮助我们远离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伤害的杀手锏,其实只有一条——让自己真正强大。
假设你父亲非常喜欢你穿正装,不管你怎么费尽心思,只要面对他,就必须接受他一番指指点点。

你可以当作他什么也没有说,若无其事谈论风声,转移话题;你也可以尽量少接触,以免增加被指点的频率;也可以偷偷在失落的时候告诉自己,他说的都不是真的,自我安慰说自己穿得很得体;你甚至可以明确告诉自己,现实就是他对我不满,我对他不爽,期待父子能在着装这件事上达成一致比摧毁宇宙还难……

这些种种假想式的方法,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建设自己。通过发展自己共情的能力、创造力、灵感和人际关系,释放过去的愤怒和怨恨,让自己有足够坚固的心理边界来减轻情绪敏感性,以便更好地判断哪些情绪属于自己,哪些情绪是他人的,应当交还他人去处理。

能得到健康引导和充足发展的自我,伴随的是一个人格和心理都趋向完备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一个强者。

4.5 隔代影响

如果你有破坏性自恋型父母,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其害,可以有如下4个原则:首先你要跟父母说明白,你希望他们怎样对待你的孩子。比如,明确一个底线,无论孩子犯什么错,都必须让你知晓,让你来处置,祖父母不能代劳,并确保你的孩子也知道这一点。

若发现孩子受到侮辱的、指责的、批评的话语,立刻制止,或者用巧妙一些的方式换个话题,让孩子去做别的事,转移注意力。让父母不说负面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在公开场合尽量维护自己的孩子。

遵守一条原则,只有绝对必要的时候才道歉,不能为了缓和气氛让孩子勉强。
**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不住一起,用距离、减少联系来降低影响程度,这并不意味着你站在孩子这边与父母作对,而只是鼓励和支持孩子勇敢做自己,把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而已。

五、人类应如何发展自我

自我是在不断塑造中形成的,自我的成长受到早期经验的影响,也受到了除了家人以外与其他人交往的经历的影响。

每个人的自我是不同的,即使外部环境相同,比如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兄弟姐妹,彼此的个性也不同。这意味着你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可能与世界所有人都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的自恋伤害都具有唯一性。

5.1 初始反馈

当你还是婴儿和孩子的时候,你尚未形成的自我是赤诚和脆弱的。

这意味着你对照顾你的人和周围的人的喜怒哀乐特别敏感。你处理任何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时候的自恋是合理的。

你感受语调、面部表情、别人如何与你身体接触以及其他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传递了他人对你的感觉,你还不知道词语意思,甚至还没有语言概念的时候,就有了这种能力。实际上,你成年以后如何理解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就取决于早期的经历。

5.2 虚假自我

如果这个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被接受和肯定,而只是按别人的要求行动,那么一个虚假的自我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发生,虚假的自我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它会被强化成孩子现在应对世界的方法。这样的人很难认识到真实的自己,不能分离真实的自己和虚假的自己。

他们会认为虚假的自己才是真实的,真实的自己被淹没得非常深,甚至消失在意识层面。

虚假自我掩盖下的行事不代表是错误的或者不合适的,因为有些时候隐藏真实想法比较安全。只是如果你可以承认你在使用一个外壳,意识到你多么经常地使用它,会有很多帮助。另一个有帮助的举动是,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看你是否熟悉真实的自己。

如果是否定的,那说明你的挑战是,找到真实的自我,并建立和强化它。

5.3 自我接纳

独立自我意味着和别人不一样。和别人不一样时,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来自不同人的质疑?

人对被接纳和归属感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是社会动物,人际关系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进而,当一个人感受不到自己被接纳时,就会受挫。

想想开会时没有人坐在你身边、没有收到集体活动的通知、去聚会也没什么人搭理你时,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自己都嫌弃自己了?但是慢着,也许,这只是你以为的不被他人接纳的信号,而不是真正的,他人不接纳你的信号。你为什么会如此执著于这些细节就是自己不受欢迎的标志,其实也与童年的经历有关。

比如,小时假的聚会,大人一般忙自己的,而你习惯性地没有去打扰他们,所以他们也就渐渐习惯了聚会时与你没有交流。成年以后,你没有学会主动去与人交流,而还是延续儿时的行为模式,坐在那里等待,一旦等待验证“没人关心”的心理预期,你就坐实了自己不受欢迎的结论。

自我接纳,就是要避开这种预期假设,试着做不一样的事,先从自我接纳开始,然后再主动去拥抱外面的世界,再让别人了解你、接纳你。

5.4 原谅

很多信息被无意识地加工之后,盘踞在心中成为我们否定自己的帮凶。我们无法认清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就被别人拒之门外,然后把所有问题都归于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但原生家庭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它与其他因素存在着复杂的交叉作用。比如,你的经历、你的性格特点、反馈机制等等。

那我们要不要原谅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呢?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你可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原谅,这些都不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的精力更应该用在追求积极的事物上,这样更有意义。

而原谅与否,都是为这个目标做“贡献”,你可以自由选择。

5.5 理想自我

作者在书中列了很多测试表来为读者评估当下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简单用书中的话描述一下理想的自我是怎样的状态:你是一个生活有意义,有目的,以及有价值的人,一个人际关系令人满意的、经得住考验的人。你可以建立自我,抵御破坏性自恋父母对你成长的阻力,帮助自己向积极的方向成长、发展。深刻地理解自己会促进你理解、接纳、容忍他人,包括父母。

与你不同,你的父母把自己封锁在破坏性自恋的模式中,没有意识,也无法改变。你可以给予别人你一直渴望、而父母没有给你的东西。你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益处。你可以保护自己、保护你的孩子不受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实自己的生活。你拥有足够多的内部资源帮助你应对逆境、享受自己,做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

后记

了解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以及我们身上可能存在的某些遗留问题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只是个人问题,受到影响的也不仅仅是你的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和幸福,你的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遇到破坏性自恋型父母不是我们的错,但做破坏性自恋型父母就是我们的错了。如果你有一个破坏性自恋型父母,那么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学会与父母建立新的健康关系,学习做个拥有健康成熟自恋心理的人,以身作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