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
作者名:曾奇峰
前言
作者曾奇峰,是一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医生。提起“精神分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弗洛伊德了,但现代的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和弗洛伊德那个时代有了很大的区别。
这本书的结构形式较为松散,读起来就像一篇篇的公号文,但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会给你一种看待问题的全新角度。
一、幸福与不幸
1.1 祸福未必相依
有句老话说“风水轮流转”,还有个成语叫“祸福相依”,用概率的语言来解释,这两句话好像都在说这样一个事:有了好事之后,坏事来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反过来也是,倒了霉之后,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好运了。
我们往往倾向于相信这种道理,因为它符合我们对公平的期待。但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没什么道理的。
举个例子,你家孩子在一次考试中超常发挥,一下进步了20多名,这时你当然会各种表扬+奖励。但下一次考试孩子又退步了20名,你就觉得是孩子骄傲了,骄傲使人落后,这仿佛也印证了“祸福相依”的道理。
但是,从统计学上讲,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均值回归”。孩子不可能总是超常发挥,也很少会发挥失常,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反映出正常的实力,所以第二次的退步并非取决于骄傲不骄傲,你表不表扬他,他都会慢慢回归到他的正常水平,不可能一直保持超常发挥的状态。
相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坏运气之后,好运的概率也不会因为之前遭的罪而增大。那些运气不好的懒人,一辈子都没有等到他们想用倒霉来换取的好运。
1.2 无钱型人格障碍
我们在《幸福的方法》中知道:金钱只是一种达成幸福的手段,但不是最终的目标,说的是金钱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金钱的必要性。
北大教授赵元任说:物质生活水平高,不一定就精神生活水平高;但是,如果物质生活水平不高,那精神生活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太缺钱的话,人格也会跟着出毛病。当然,这也和我们在《稀缺》中所学到的一样。所谓“无钱型人格障碍”的人的特点,首先是没钱,然后是偏执、刻薄与懒惰。
我们平常说的“穷酸”,指的就是这类人。
对钱的态度,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态度的一部分。有些人会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但仔细想想,一个人如果真的如此看不起钱,那么对于生命中其他珍贵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甚至是生命,他的态度也就值得玩味了。
钱本无辜,可它却被赋予了太多负面的形象,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人为了钱做了很多损人利己的事,但这错不在钱,只在人。
1.3 对痛苦成瘾
你希望承受痛苦吗?
这貌似是个很傻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正常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意识层面,当然没有人想让自己痛苦,但在潜意识的层面,我们却或多或少地有着重复痛苦的倾向。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换牙的经历,或者家里有换牙的孩子也可以观察一下,对于那颗快要掉了的牙齿,如果不去碰它,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但人们往往喜欢用舌头去顶它,从而感受它的疼痛,作者把这种重复制造痛苦的现象称为“对痛苦成瘾”。
重复痛苦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倾向:
- 一种是重复糟糕的经历;
- 另一种是用某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虐待自己。
对于第一种倾向,举个例子,戒掉了不良嗜好的人一般都有着“复发”的倾向,比如戒烟一段时间后还想再抽,他这只是为了吸烟带来的快感吗?还真不一定,他自己很清楚如果再抽,那将带来更多的伤害与愧疚,但就还是想再抽一口。因为在潜意识里,他更期待的就是这种痛苦啊。
对于第二种倾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拼命工作,而且是自虐式的工作。媒体偶尔会报道企业家过劳死的新闻,并报以崇敬和惋惜。但抛开社会效果不谈,对一个个体来说,死于工作或是死于吸毒,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自虐式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自杀,而且是一种隐蔽和“光荣”的自杀。
1.4 主动受伤
当你被别人伤了心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仅仅充当了受害者的角色呢?
心理伤害和身体伤害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身体伤害中,陆刃甲打了贾谊炳一拳,那陆刃甲就肯定是伤人者,而贾谊炳肯定是被害者,他只能被动地挨这一拳。
但是在心理伤害中,伤害是发生在主观层面上的,所以这种伤害必须要有所谓受害者的“配合”才能完成。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骂了你一句,你会觉得受到了伤害;但如果这个人是用你听不懂的语言骂的你,比如俄语,你连他骂的是什么都没听懂,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在骂你,还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吗?在这个例子中,你听得懂就是对骂人者的“配合”,你听不懂就是对骂人者的“不配合”。
再回到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假如你被男朋友或女朋友甩了,那TA伤你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配合”程度,也就是你对自己主观感受的把控。
我们之前说认知层次不同的人,看见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投射的世界”,指的是每个人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掺入的主观材料不一样,所以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同样面对失恋,有的人过一个月就没啥事了,有的人却怎么都走不出来。
这本书叫《幻想即现实》,怎么理解这个名字呢?在书皮的背面有这样一句话:幻想是内心的现实,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与你有关,与世界无关**。**
在主观上把有些东西太当回事儿,实际上就是为自己受到这些事的伤害做好了前期准备。
二、语言
看看平日里觉得理所当然的那些话,究竟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2.1 言如其人
我们经常听“字如其人”,但在这个写字越来越少的时代,写字已经很难反映一个人的人格了,但说话这件事确实能体现出这是个怎样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说话的特点和风格,比如当你去外地上学或工作的时候,很可能还会保留家乡的口音,这其实就显示了你对早年成长环境的记忆与忠诚。
除了发音,还有几种体现语言模式的因素。
第一个,是用词的选择。有些人会经常重复某些词语,我们称其为“口头禅”。这是一种很强的语言模式,但也能反映出一定程度的人格僵化。比如,一个整天念叨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就很可能会忽视生活中其他能力的培养,忽视与周围人建立联系。
第二个,是语言的节奏和速度。一切快的东西,都有可能在逃避监视和稽查,通过提高语速让对方来不及深入思考。如果一个人说话太快,很多时候是“没过脑”的,而不过脑子也很可能出口就伤人。所以,学会慢慢说话,不仅能给自己更多思考的时间,也有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第三个,是语言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指说话时谈论的话题。比如,大多数时候,女人聚在一起就喜欢谈论减肥和化妆,男人聚在一起就喜欢谈论时事和体育。语言的内容是由这个人的知识、见识、阅历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通过一个人说出的话,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有几斤几两,也就是“言如其人”。随着我们持续的学习,我们的谈吐也会跟着慢慢改变。
2.2 逆耳未必忠言
有句老话叫“忠言逆耳”,有些人就喜欢仗着这个道理,净说一些别人不爱听的话,最后还不忘补一句“我这不也是为你好”,自己毫无愧疚感。其实,这是一种恶行。
“良药苦口”和“忠言逆耳”是一个意思,但它暗含了“只要是好药就苦”的暗示,这明显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同样,逆耳的也未必是忠言。
在家庭中,一些内心充满焦虑、还没什么幽默感的父母,经常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好像非要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最后,逆耳的忠言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
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一个大人每天在公司被领导训斥,他会在这种训斥下表现得更好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更何况对于一个“细皮嫩肉”的孩子呢?
我们都不喜欢听丑话,因为这种不好听的话会对我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攻击,而我们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保护的方式就是让这些不好听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当你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先加工一下自己的语言,把“逆耳忠言”变成“重话轻说”,这需要智慧,也需要你多花点心思。所以“重话轻说”也是一项需要刻意去培养的技能,而且是必要的技能。
2.3 别说太正确的话
你喜欢听“正确的废话”吗?
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这种话是反感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说这种话?
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自信**。因为如果说一些自己原创的话,是要冒着被质疑、被否定的风险的。所以,他们就喜欢把那些完美无缺的至理名言当成自己的话来说,为的就是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第二个原因,是**天生就有着虐待他人的倾向**。说太正确的话,是一种虐待他人的方式。因为这种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说越过瘾,听的人越听越难受,甚至连回击的可能性都没有。这就说明,说这些话不是他们的目的,让别人难受才是他们的目的。
有一次作者在一家餐馆吃饭,旁边有一对父子,儿子大概十一二岁。在吃饭的过程中,这个父亲翻来覆去地跟儿子说学习有多么多么重要,你现在不努力是不行的。
最后儿子难受得饭都吃不下了,父亲还继续讲他的道理:不能说了你不好你就不高兴啊,要勇于承认错误,我这也是为你好啊……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2.4 提醒与暗示
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见到一些提示语,比如请勿吸烟、请勿喧哗、请勿浪费……很多提示语是有积极影响的,但如果放错了地方,就会事与愿违。
公共场合提示语的内容,是该跟出入该场合的人群的素质相对应的。
作者在一家四星酒店吃自助早餐的时候,就看到桌上的牌子上写了一句不怎么合适的提示语:请取适量食物,浪费罚款。说它不合适,不是指“浪费罚款”这四个字太过生硬,而是这句话与它所在的场景不符合。
你想,一家四星级的酒店,还要提醒它的顾客不要浪费,这就对顾客有这样一种暗示:你可能是个浪费粮食的人,所以我们要告诫一声。
这种提醒显然会对那些素质较高的人群带来侮辱,所以是不合适的。为什么酒店不提示人们“请勿偷盗”呢?因为酒店老板至少还相信他的顾客们不会是贼。提示语的内容,也反映出了信任的程度。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提醒,其中有些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应该的。
比如,老师经常会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打扰别人学习。这种提醒对淘气的学生是合适的,但对那些一直遵守纪律的乖孩子就不合适了,他们如果也反复听这种提醒,一定会觉得烦躁,甚至还会有一种“我也会违反纪律”的自我暗示。
不必要的提醒就是暗示。
2.5 流行语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说些流行语,因为这是个挺好玩、挺时髦的事,但是你有考虑过流行语的副作用吗?
网络、春晚、电影等媒体会制造出很多流行语,我们对待流行语一般有两种方式:
- 简单的重复;
稍微加以改造,加入自己的元素。有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太明显的副作用。
频繁使用流行语,可以起到掩饰内心真情实感的作用。反正我说的是众所周知的话,你怎么可能知道我是怎么想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和你聊天时总是套用各种网络流行语,那除了知道他喜欢上网之外,你还能了解到其他的吗?
使用流行语的第二个副作用,是盗窃别人的版权,削弱自己的创造力。在某年的春晚后,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特别好笑的笑话,结果评论里有将近一半都是这样一句话:你太有才了!这样看来,不看春晚也是一种保护自己创造性的方式啊。
一切有创造性的东西都可能被模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某个人的创造性,可能会“压制”很多人的创造性。你愿不愿意受到这种压制呢?
三、人际交往
3.1 理解
当你和你的亲人、恋人或朋友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抛开对方的问题,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你根本**没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或者告诉了却没说清楚**。
情侣之间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女生过生日的时候,男生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女生却偏偏不说,因为她觉得如果男生爱她,就应该知道她想要什么。这其实是想用男生蒙对的概率来检验两人之间的爱情。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你的潜意识并不想让别人理解你**。
作者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一个女孩有两个追求者A和B,女孩爱的是A,可就在她打算和A在一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女孩在加班回家的路上被歹徒强暴了。这件事发生后,女孩开始逐渐回避A,最终和B结了婚。几年以后,苦心经营婚姻的女孩还是和B分手了,因为最终她和B都明白了,女孩一直以来爱的都是A,只是她潜意识里是自卑的,所以才回避对A的感情。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这件事上,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了解。对于自己都不了解的那些地方,又怎么能指望别人理解呢?
最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别人已经很理解你了,甚至比你自己都更理解,只是你还觉得别人不理解你而已**。所以,当你觉得被别人“误解”时,还是有必要继续思考一下的。
3.2 信任
现在再来看看“信任”。
有一个关于信任的心理游戏,可能大家也都听说过。
在一个小组中,让一个人站在高处,用手巾蒙住眼睛,往后倒下去,并告诉他后面有人接着,不会让他受伤。在这个游戏中,一部分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倒下去;另一部分人要先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才敢倒下去;还有一些人即使看见了后面有人也不愿倒下去。
从这个游戏中,我们看出了不同的人信任他人的能力是不同的。确实,信任别人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你放弃了对他的监控和警惕。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外界的信任,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都不相信自己会尽全力接住摔下来的人,那当他站在高处时,也不敢去相信下面的伙伴。
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在贼的眼里,所有的人都可能是贼。从这个意义来讲,信任他人也就是信任自己。
信任也是相互的,你先去信任别人,别人才会拿信任来回报你。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才会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3.3 帮助要适度
关于助人的话题,这次的重点,是受助者会对助人者心怀怨恨。为什么呢?请听下面的解释。
在《幸福的方法》中有说到,助人也是自助,帮助别人能为自己带来快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快乐是不是总是正当合理的呢?
给予他人帮助,给予者会心情愉悦,并附带着道德上和地位上的优越感。但人都是追求平等的,被别人帮助会让受助者感觉自己无能、弱小和卑微,所以,受助者感激的背后还隐藏着一股敌意,而敌意的强弱取决于帮助的程度。
俗话说:“一碗米养恩人,一袋米养仇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因为一碗米导致的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地位反差不大,所以伴随产生的敌意不大,也很容易被自身的道德感和良心压制。
那什么才叫适度的帮助呢?
适度的帮助,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而且还要包括不让受助者丧失尊严,不因为接受帮助而同时接受低人一等的屈辱感。这才是真正的慈善,除了物质上的慈善,更有精神上的慈善。
3.4 报恩要适度
接着说报恩。既然帮助要适度,那报恩当然也要适可而止了。
我们经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好像这能体现出受助者强烈的感恩之心,但想想上一节的内容,你是否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儿呢?
如果助人者在给予帮助时没有考虑到受助者自尊的问题,那多年以后受助者的“涌泉相报”一定是变了味儿的。过度的报恩,不如说是报仇——报当年受贬低之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看似是想让别人多受益,实际上是在找回当年失去的尊严。
那什么才是“报恩”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受人恩惠,是一定要报答的。但真正的报恩,不是为了在助人者面前找回尊严,也不是为了让助人者不后悔当年的“投资”,而是为了传递助人者的高尚品质。
比如,一个受人资助的大学生,在自己成功以后,变成了一个大量资助失学儿童的慈善家,这就是一种高尚的、升华了的报恩。
3.5 过度期望都是施虐
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助人如此,报恩如此,期望也是如此。
当别人对你有所期望的时候,通常你应该是感到愉悦的,因为这表示你不是孤独的,有人关心你,有人看得起你。但是如果期望过了头,你恐怕就没那么舒服了。
过度期望其实是一种向别人传递自己焦虑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
比如,你跟你的朋友在山里碰见一只老虎,然后你朋友对你说,我看好你哦,说完就躲到一边去了。很明显,他在用对你的期望使自己置身事外,把所有的焦虑、恐惧都放在你肩上。在这个极端的例子中,期望就变成了谋杀。
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这么严重,但也足以构成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妻子期望丈夫赚更多钱,老板期望员工更加努力。这些期望一旦过了度,就变成了虐待,虐待的程度跟期望的大小成正比。
怎样才能知道期望是不是过了度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适度的期望会给人以鼓舞,过度的期望却只能造成压力。
四、家庭和教育
4.1 亲情加点友情
你有没有过“被亲情绑架”的感觉呢?
亲情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这种血缘关系是不可改变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亲爹就是亲爹,这种关系具有“不可中断性”。
但也正因如此,亲人之间就有了“肆无忌惮”的底气,也导致了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了自由,在心理上受到了严重的禁锢与伤害。显然,这种没有边界和规则约束的情感是危险的。作者就目睹了很多亲情框架内的迫害与被害、施虐与受虐,最让人难受的是,框架中的当事人,还误以为他们是在相互爱着。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做一些重大选择的时候,爸妈总喜欢帮你“参谋参谋”,如果是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参谋完了,还要给你指出一条“明路”,好像你不听话就是不孝顺似的。
友情则不同,维持友情是有条件的,一旦条件不能被满足,友情也不复存在,所以在友情中,双方都没那么“有恃无恐”。
血浓于水,但太浓会让人窒息。在亲情中加点友情的品质,有一点“界限感”,才会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
4.2 爱与控制
如何找到这种“界限感”?我们首先得分清哪些做法是爱,哪些做法是以爱的名义来实施控制。
作者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有一个6岁的孩子,叫牛牛,在吃饭的时候,牛牛被安排在专门为他准备的餐桌上,牛牛妈妈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地给牛牛喂饭。牛牛的外婆则在旁边盯着,一会让牛牛妈喂慢点,一会对牛牛说多吃蔬菜会更帅。结果却导致了牛牛严重的偏食,饭量也很小。
可能大家能够理解故事中家长的行为,觉得只是有点溺爱了,但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
往深层了说,其实是牛牛的妈妈和外婆“需要”为了显得爱他,控制他的饮食。实际上这不是爱他,这是在以爱的名义损害孩子最基本的能力。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任何人来说,活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有自己活着的感觉。所以父母的控制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
那为什么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呢?因为孩子的成长意味着离父母越来越远,父母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而好的父母需要能够忍受这种感觉,并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4.3 挫折教育
孩子需不需要“挫折教育”呢?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父母该给孩子人为制造一些挫折,来增强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而心理学家认为,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挫折,再人为地制造更多挫折,不仅不能增强孩子的承受能力,还会让孩子更加脆弱。
打个比方,如果你知道明天自己要挨饿一天,那你今天是会吃得饱饱的,还是会先饿着自己,以提高挨饿的能力呢?
对心灵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有让心灵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温暖和幸福,它才能经得起以后的挫折和伤害。所以,爱才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由此可见,新闻里“虎爸狼妈”的教育方式实在不可取,哪怕最后孩子真的考上了清华北大,也一定是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4.4 逆反心理
我们一般认为,青春时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期,但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调查显示,对大多数人来说,青春期是他们最不幸福的时光。
为什么呢?因为被逼着学习。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劳动,被逼着从事这项劳动的孩子比比皆是。家长逼孩子学习,本意当然是为孩子好,但这种爱很多都变成了控制,比如强迫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孩子忍受不了这样的控制,就会开始反抗,大人就把这种反抗称为“逆反心理”。这可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它把冲突的原因和责任都指向了孩子,而实际上父母如果不控制得太死,孩子也不会起来反抗。从这个角度看,父母就是孩子“逆反”的帮凶。
为什么到了青春期孩子就开始逆反?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加强,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凡事都听别人的指挥。论其影响,除了会使父母开始有种“被抛弃”的感觉,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认为孩子“逆反”,其实是推卸自己的责任,给孩子扣帽子、打压孩子的表现。
4.5 网瘾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个很发达的产业,而它的受众主要就是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人。游戏玩多了,自然会和学习有冲突,这个时候家长们当然不乐意了,于是就会想方设法限制孩子打游戏,更有甚者,还会把自家的孩子送到所谓的“戒网中心”。
关于“网瘾”,作者提出了两点看法。
第一,不能给孩子扣上“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帽子。专业人士们总喜欢用些看起来专业的术语,比如把网瘾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但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它只是描述了表面的现象,却没有指明现象背后的原因,所以没法儿有针对性地去纠正。
这就像告诉一个抽烟的人,说他是“尼古丁成瘾综合征”一样,对他的戒烟没有任何帮助。给孩子扣上“网瘾”这顶帽子,不仅对他没有帮助,还会让他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第二,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所以孩子的网瘾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要治疗的也不是孩子自己,而是他周围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
这就又回到了之前讲到的“控制”和“逆反”。
孩子一头扎进网络里,很可能只是为了躲避与父母不愉快的关系,逃脱父母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爱,那网瘾的问题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五、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本书作者既然是一名心理医生,那他自然会在工作中遇到并思考各种各样情绪问题。那么,生活中的那些不良情绪在心理医生的眼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5.1 不满是自我攻击
人无完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变得更好,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现状有所不满。
然而,人天生是对自己满意的,这一点从小孩学走路就能看出来。小孩学走路的时候,永远都是先扶着墙或大人站稳,然后才开始迈步,摔倒了,就爬起来再站稳,再迈步,却从来不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但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就慢慢学会了为自己那些微不足道的不足而折腾自己。
比如,一些爱美人士会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而让自己的脸挨刀子。
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人,想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人,都是把别人或者环境对自己的不满植入了内心。外界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外界的攻击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
因为处处寻找不满,我们也就很少去鼓励和赞美别人,在意识层面,是觉得“骄傲使人落后”,潜意识层面呢,可能是别人的成功引发了自己的焦虑,所以才那么小气。
有所不满,想变得更好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一点需要记住,那就是我们必须基本上认为自己是好的,然后才可以变得更好。
5.2 哀伤是正常反应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你会不会想让他尽快从哀伤中走出来?其实没必要的。
一个人对丧失亲人表现出哀伤,表明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有能力对一个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短期看来会对他有不良影响,但他确实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心中的痛苦。
相反,如果他没有这种哀伤的反应,可能是用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比如否认或隔离,暂时“蒙混过关”。但这种自欺欺人的自我保护方式很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后遗症,这比短时期的忧伤要严重得多。
所以,当身边有人经历了巨大变故之后,正确的安慰方式不是“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还是乐观点吧”,而是“我知道你很难受,想哭就哭出来吧”。
5.3 抱怨
关于“抱怨”,我们可能已经看过了很多文章,这次,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抱怨”这件事的。
人为什么要抱怨?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比如,你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实在是烦透加班了,但还必须得听老板的命令,这时,偷偷抱怨两句就成了一种“出气”的方式。抱怨就像一种安慰剂,可以起到镇静解烦的效果。
从关系的角度看,抱怨是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的地位。想想自己曾经抱怨的对象就知道了,往往都是父母、老师、领导这种地位比你高、你惹不起的人物。如果对方级别比你低,那还哪用得着抱怨,直接指责就行了呗。
在所有的负面情绪中,抱怨的破坏性是最强的。对外,它能给周围的环境染上一层悲观的色彩,还可能传染给别人;对内,抱怨也暴露出自己最软弱的一面。
对待抱怨的人,我们只要做好两点就够了:
- 是先理解他们自我缓解焦虑的努力;
- 让那些抱怨的声音左耳进、右耳出。
5.4 抑郁症
最后,我们来看看著名的“抑郁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众一般会认为,导致抑郁症的是一些环境因素,比如失恋、考试失败、亲人去世。但环境因素仅仅是导火索,真正的内因,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这个惩罚者会实时监控他的言行,哪怕有一点点的过错,惩罚者都会以极其严厉的方式进行制裁。联系刚刚讲过的“不满”,我们会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有着强烈的不满,所以也会有很厉害的自我攻击。
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去见网友,结果被网友强暴了。事发之后她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报警,另一个是默默忍着。事实证明,默默忍受的女孩更容易抑郁,因为她会不断重复自己的过错:我不该去见陌生人的,我真傻。这种持续不断的自我攻击,会让她越来越自卑。
自我攻击是第一个人格特点,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和别人的边界不清楚。
在上面的例子中,女孩之所以惩罚自己,而不是想办法惩罚罪人,就是因为她和网友之间“边界不清”。在她的内心深处,网友犯了罪,也是自己犯了罪,所以自己要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就是患抑郁症。
后记
全书就到这里,大家是否对某些问题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作者在最后还有一句提醒:有些人在读心理学书籍的时候,自以为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却是在吸收想吸收的内容,滤掉了不想吸收的那部分。
这句提醒,在我们读其他书籍的时候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