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英文名:《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作者名:[美]彼得·考夫曼
译者名:李继宏
前言
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投资圣经,但是本书所涉及的领域绝不仅仅限于投资领域。书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查理·芒格的学习方法、决策过程、投资决策、以及他的演讲和“名言”等诸多材料。
纵观全书,我们很容易发现,查理·芒格,这个跟巴菲特合作近50年,被巴菲特高度赞誉为比他更聪明更有智慧的巴菲特幕后的男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有着跟大部分投资界人士迥异的投资观念;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多元思维模型,他将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完美的柔和在一起,搭建起了自己的投资分析生态系统。
借助这个强大的投资分析生态系统,查理·芒格和巴菲特一起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无往而不利,仅2016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资产净值就增加了275亿美元,A股和B股每股账面价值增幅均达到10.7%。在现任管理团队接手公司以来的过去52年时间内,公司每股账面价值已从19美元增至172108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你在52年前花19美元买了伯克希尔股票1股,到2017年你当年投入的19美元已经变成了172108美元。这个投资回报率高的惊人,在世界历史上在这么长的时间周期内,有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的公司几乎是没有的。而经常见诸报端的是,某位老人家在18前将2000元存在了银行,18年后得到税后本息共计2649.5元,和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一比,真的是天壤之别。
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导致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换手率极低,也就是说所有持有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人,都庆幸自己持有了伯克希尔的股票,并且因为长期看好伯克希尔的投资回报率,所以不舍得卖掉。
曾经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此解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起初,他说伯克希尔能够在流通股投资上打败市场,是由于一个运气西格玛,因为在他看来,除了靠运气,没有人能够打败市场。接下来,这位教授随后又引入了第二个西格玛、第三个西格玛、第四个西格玛,到最后,他总共用到了六个运气西格玛,引起了人们的嘲笑,于是它终于不再这么做了。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或许都比那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聪明,用我们的脚趾想想,也知道,一个公司连续52年,年复合投资率达到19%,都不可能是光靠运气的。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和股神巴菲特一起缔造了商界传奇的伟大人物——查理·芒格,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完美合伙人
1924年1月1日,查理·托马斯·芒格生于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许多知名人士都是他的中西部老乡,包括沃伦·巴菲特。
两人最早产生交集是查理小的时候在巴菲特父子商店工作,老板是沃伦的祖父恩尼斯特。在查理·芒格离开这个商店之后,年轻六岁的沃伦·巴菲特也在恩尼斯特爷爷手下艰苦的工作过。这是两人最早的交集,但是却并未见面。
时隔近20年,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这两位商界天才才真正的碰面,那一年查理35岁,沃伦29岁。在见面之前,沃伦对查理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印象,这不得不感谢一个人——埃德·戴维斯医生。有一次沃伦遇到戴维斯医生和他太太,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投资哲学,他们同意把自己毕生积蓄的很大一部分——10万美元——交给他。理由就是,沃伦让戴维斯想起了查理·芒格。于是,虽然沃伦并不认识查理,但却已经有了一个喜欢他的理由。
这次碰面,查理和沃伦发现它们有很多相同的想法,餐桌上的其他人也明显地看出来这是一次惺惺相惜的交谈,它们相谈甚欢,无所不谈,话题包括商业、金融和历史的许多方面。如果其中一方在某个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另外一方就会很兴奋的洗耳恭听。
沃伦·巴菲特后来回忆说,那天夜里的某个时刻,当查理为自己讲的笑话而笑的前仰后合时,我知道我遇到气味相投的人了。沃伦回忆起对查理的第一印象时说到:我遇到了某个和我有很多相同之处的人。我也经常为自己讲的笑话而笑得前俯后仰,也喜欢掌控对话的主动权。那天晚上,查理在这方面做得比我成功一点,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巴菲特评价查理:为人诚实正直,做的总是比分内事要多,而且从来不抱怨其他人做了什么。我们合伙了40多年,他从来不对我做的事情放马后炮。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争执。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有时会有分歧,但他是个完美的合伙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巴菲特眼中完美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1.1 逆向思维
200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上,有个年轻的股东问巴菲特怎样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巴菲特分享了他的想法之后,查理插话说:别吸毒,别乱穿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许多人以为这是玩笑,其实它如实反映了查理·芒格在生活中避免麻烦的普遍观点,和他在投资中避免失误的特殊方法。
查理·芒格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查理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查理避开了“棋盘”上那些无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利可图的区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逆向思维,简单来讲就是把问题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因为许多难题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例如,当年几乎所有人都在试图修正麦克斯韦的电磁定律,以便它能够符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然而爱因斯坦却转了个180度的大弯,修正了牛顿的定律,让其符合麦克斯韦的定律,结果他发现了相对论。
伟大的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的《物种起源》一出版就卖光,并遭到了严重的抨击,因为他有悖于《圣经》的创世论。但事实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改变了生物科学。达尔文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工作方式。
这种方式特别强调逆向思考: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
那么无论是爱因斯坦、达尔文还是查理·芒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逆向思考,因而如果我们普通人能学会逆向思考,把逆向思考用在我们的生活和投资中,一定会有超乎寻常的效果。
1.2 芒格的四味药
1986年查理·芒格在洛杉矶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使用逆向思维原则,从反面阐述了一名毕业生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生活。芒格给哈佛的毕业生开了四味药。
1.2.1 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的做你正在做的事
比如频繁的换工作、频繁的换女朋友、频繁的爽约等等,只要你做到以上几点,你很快就会成为别人不信任的人,只要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任你,那么你很快就会如愿的过上痛苦的生活。
1.2.2 枉顾他人的经验教训
尽可能从你们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的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
比如有人因为酒后驾车身亡之后,你依然我行我素,酩酊大醉之后发动汽车;看到有人因为鲁莽驾驶导致残疾之后,你依然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疾驰;看到传销头目锒铛入狱之后依然奋不顾身的加入传销大军。只要你枉顾别人的经验教训,并且不去钻研那些前辈的最好成果,那么你一定能很快的过上与幸福无缘的生活。
1.2.3 失败就意志消沉
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即使是最幸运、最聪明的人,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乔布斯在用苹果改变世界之前,也曾被董事会赶出苹果;巴菲特作为投资天才,投资失败的情况也有很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也仅是靠着众多投资中的10个左右的成功案例,而10个之外的其他投资,战况并不比普通投资者好到哪里。
1.2.4 多事后诸葛亮
请忽略小时候人们告诉我的那个乡下人的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大多数人都嘲笑这个乡下人的无知,忽略他那朴素的智慧。如果想过上痛苦的生活,那么应该把这个乡下人的方法贬低的愚蠢至极,毫无用处。
1.3 多元思维模型
有一句谚语是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这句话是说,用固定的单一的思维模型来思考问题的话,往往会扭曲现实,得到失败的结果。
查理.芒格在讲基本的普世智慧的时候,给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所以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
这些模型必须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因为你们不可能在一个小小的院系里发现人间所有的智慧。可能有人会说,这太难了,但其实这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就差不多能让你成为拥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这八九十个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有一些模型和技巧构成了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才能精通某项专门的艺术,比如说选股票。
1.3.1 掌握数学
我们必须能够处理数字和数量问题,也就是基本的数学问题。在数学领域中,除了复利原理之外,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型是基本的排列组合原理。要掌握排列组合原理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几乎每天都应用它。另外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型是定量分析方法也就是决策树理论。
大脑的神经系统是经过长期的基因和文化进化而来的,它使用的是非常粗略而便捷的估算。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种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个基本的但有些不那么自然的基础数学概率方法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将会将巨大的优势拱手送给他人。
数学领域第三个应该掌握的是会计学,对会计学有足够的理解从而理解它的缺陷,因为会计虽然是商业活动的出发点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
那么哪些思维模型最可靠呢?那些来自硬科学和工程学的思维模型是地球上最可靠的思维模型。而工程学的质量控制理论,对非专业工程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核心部分。
工程学里面的后备系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想,断裂点理论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
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概念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思维模型。所有这些理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派上很大的用场。
1.3.2 心理学,它更复杂
但如果我们想拥有任何普世的智慧,心理学都极其重要。因为,人类的感知器官有时候会短路。大脑的神经线路并非总是畅通无阻的,也不拥有无穷多的线路。所以那些懂得如何利用这种缺点、让大脑以某种错误方式运转的人能够使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心理学的基础部分,芒格称之为误判心理学——是极其重要的知识,它包括了大约25个小原则,这个后面会细讲。
1.3.3 不那么可靠的人类智慧:微观经济学
把自由市场经济或者部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当做某种生态系统是很有用的思维方式。
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规模优势。其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的生产这种商品。那是个巨大的优势。它跟商业的成败有很大关系。
比如投放电视广告是非常需要财力的一件事情,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这样大规模的公司是有足够的财力,来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的,但是对于一些小的企业就没有这种财力,因而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能通过广告带来更多的曝光和销量,因而他们的生意蒸蒸日上,越来越好。这就是典型的规模优势。
数学加上一点心理学再加上基本的微观经济学,就构成了芒格所说的普世智慧的普遍基础,也就是多元思维模型。
二、检查清单
除了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用多元思维模型来思考,经常使用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之外,查理芒格还提供给我们一个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检查清单。
他在书中一共推荐了四种基本的检查清单,它们的内容有所重叠并互相加强。这里主要说一下投资和决策检查清单:
2.1 风险: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的风险)开始
- 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
- 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易
- 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
- 永远记住通货膨胀和利率的风险
- 避免犯下大错;避免本金持续亏损
2.2 独立:唯有在童话中,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穿衣服
- 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
-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获得中等的业绩)
2.3 准备:唯一的获胜方法是工作,并希望拥有一点洞察力
-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 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
- 熟练地掌握各大学科的思维模型
- 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
2.4 谦虚: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 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内行事
- 辨认和核查否定性的证据
- 抵制追求虚假的精确和错误的确定性的欲望
-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 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
2.5 严格分析: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检查清单能最大减少错误和疏忽
- 区分价值和价格、过程和行动、财富和规模
- 记住浅显的好过掌握深奥的
- 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
- 考虑总体的风险和效益,永远关注潜在的二阶效应和更高层次的影响
- 要朝前想、往后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2.6 配置:正确地配置资本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工作
- 记住,最好的用途总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来的(机会成本)
- 好主意特别少——当时机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注吧(配置资本)
- 别“爱上”投资项目——要依情况而定,照机会而行
2.7 耐心:克制人类天生爱行动的偏好
-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
- 避免多余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别为了行动而行动
- 幸运来临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 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你活在过程当中
2.8 决心:当合适的时机出现时,要坚决地采取行动
- 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 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
-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投资就是这样的游戏
2.9 改变——在生活中要学会改变和接受无法消除的复杂性
- 认识和适应你身边的世界的真实本质,别指望它来适应你
- 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
- 正视现实,即使你并不喜欢它——尤其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2.10 专注:别把事情搞复杂,记住你原来要做的事
- 记住,生育和正直是你最有价值的财产——而且能够在瞬间化为乌有
- 避免妄自尊大和厌倦无聊的情绪
- 别因为过度关心细节而忽略了显而易见的东西
- 千万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直面你的大问题,别把他们藏起来
三、投资建议
3.1 将投资项目分类
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太难理解。
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投资。伯克希尔哈撒伟公司从来不投资高科技项目,因为芒格和巴菲特认为它太难理解,而他们主要投资的基本都是主流行业,比如可口可乐公司。
3.2 选择行业
在可以投资的项目里选定一个容易理解的、有发展空间的、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生存的主流行业。也就是确定自己的能力圈极其边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只可能精通很少的领域,不可能做到所有领域都精通,因而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迅速歼灭那些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
3.3 选择企业
选出优秀的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优秀企业很小规模的时候就买入,这时候肯定是以低价买入。但这需要你很懂这个行业,能看懂财报,对这个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另外一种方式是等你看好的企业股价下跌时大量买入,芒格和巴菲特经常这么做,如果某家他们喜欢的企业股票下跌,他们会买进更多。有时候他们也会犯错,比如买完之后发现这个企业并非如自己所预判那样优秀,他们的做法是退出就好了。
芒格给我们提供了判断企业是否优秀的一条简单的标准:有两类企业,第一类每年赚12%,你到年底可以把利润拿走;第二类每年赚12%,但所有多余的现金必须进行再投资——它总是没有分红,那么第二类企业千万别投。
3.4 选择项目
等好项目出现——也就是等待好球的出现。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他们。这些年来,伯克希尔就是通过把赌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赚钱的。
比如如果你现在看好的某家企业股价很高,你觉得已经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那么就不要行动,继续等待,直到它跌倒让你有利可图的时候再入手。而不是要迫不及待的入场,因而被套在高位。
3.5 集中投资
大多数理财书籍告诉我们的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分散投资。而芒格告诉我们要集中投资。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他们不认为分散程度很高的投资能够产生好结果,他们努力在世界上寻找订错价格的赌注,发现这样的机会之后会狠狠地下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如果把巴菲特和芒格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他们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
3.6 除了资本成本也要考虑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在你选择是否做一项投资的时候不只要考虑资本成本,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其他选择——机会成本。比如你在选择是否做一项投资的时候要跟其他的投资进行比较,看看这是不是最优选项。
因为一旦你投资了这个项目,你就相当于放弃了其他投资项目,那么你放弃的其他投资项目就是你为投资这个项目而投入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非常重要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3.7 忽略错误的投资课程和专家预测
像乔布斯一样,查理芒格也有自己的口头禅,当他特别不认同/看不上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说这是神经病。
比如芒格认为很重要的投资原则是集中投资,也就是看到订错价格的好机会就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但是在投资管理界,几乎没有人这么做。大多数人头脑里有许多疯狂的想法,他们不是等待可以全力出击的良机,而是认为只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或者聘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就能在商场上战无不胜,芒格说在他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神经病。
再有,芒格认为市场既是部分有效的也是部分低效的,因而给那些信奉极端的有效市场理论的专家取了个名字——叫做“神经病”。
因此芒格建议我们忽略错误的投资课程,忽略所谓的专家们对市场的预测。我们需要做的是,用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合理的价格,来购买那些拥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四、经常误导人的25种倾向
查理·芒格除了逆向思维、多远思维模型、独树一帜的投资原则之外,还有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总结出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清单,共有25个虽然总体上很有用,但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
- 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 喜欢或热爱倾向
- 讨厌或憎恨倾向
- 避免怀疑倾向
-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 好奇心倾向
- 康德式公平倾向
- 艳羡或妒忌倾向
- 回馈倾向
-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 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 自视过高的倾向
- 过度乐观倾向
-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 社会认同倾向
- 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 压力影响倾向
- 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 不用就忘倾向
- 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 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 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 废话倾向
- 重视理由倾向
- 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4.1 11个典型的倾向
查理·芒格提出的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倾向,每一个都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投资息息相关,如果能很好的掌握,能大大提升我们的成功概率,让很多事情变得事半功倍,也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而且这些虽然都是心理学,但是有一些心理学书籍上根本没有,所以现在让我们好好的了解一下查理芒格的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倾向中,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11个。
4.1.1 避免怀疑倾向
人们都有避免怀疑倾向,那什么是避免怀疑的倾向呢?比如当我们遇到坏人的时候,我们能瞬间做出逃跑的决定,而不是在那里再质疑个十分钟,这是坏人吗?我真的要逃跑吗?很明显,如果我们不快速做出决定,而是花时间去怀疑的话,那对我们自身是非常不利的。
这是由人类的大脑决定的,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做出决定,以此来消除怀疑的倾向。这是由进化决定的,是写进我们的基因里的。因为我们的祖先,靠打猎为生,如果他们不能快速采取行动,很可能就会被猎物吃掉了。而那些没有快速做出判断被猎物吃掉的人,也就没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祖先了,因而我们的祖先都是那些能够快速采取行动逃离危险的人。
所以我们的基因里就携带着这种避免怀疑倾向。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经常会看到这种例子。比如有一些同事,在听完领导布置的任务之后,立马采取行动,做完之后交上去,领导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啊。那这个同事其实就因为,避免怀疑倾向,导致自己没有再认真思考核对领导传达的意思,因而做了无用功。
现实生活中也有,为了避免这种倾向带来的危害,而采取措施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法院。法官在听完当事人陈述之后不能马上宣判,而是要听取陪审团的意见,另外择期宣判也延后了时间,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倾向带来的主观失误。
4.1.2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什么是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呢?比如每天晚上洗脸刷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突然有一天你太累了不想动了,但是即便你躺在床上也会非常不舒服,觉得自己没有洗脸刷牙。再比如你从小就有爱迟到的毛病,并且因为这个毛病耽误了很多事情,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结果,你也非常想要改变,但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你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也就是说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很难改变,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大脑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会不愿意做出改变。这也是被写进了基因的,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集体协作,避免不一致性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合作,因为如果集体中的个人都是经常变化的话,那么合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社会上赋予一个妈妈的角色就是爱孩子,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那么大部分的妈妈因为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也都会及时的转变角色,无论单身的时候多么爱玩,多么自我,有了孩子之后都努力的扮演好妈妈这个角色。包括士兵、配偶、教师等都会忠于职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但同时,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由于人们拒绝改变,导致很多恶习如赌博,抽烟等对个人和社会都不好的习惯,无法改变,自己也很痛苦。再比如,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认知固化,没有任何改变和提升,他们冥顽不灵,死抱着小时候形成的错误观念,直到进了坟墓还不肯放手。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造成了维持现状倾向,如果现状是好的那很好,如果现状是不好的,那后果就很严重。
现实生活中意识到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带来的糟糕后果,而采取措施的例子也有,还是美国法院。比如在做出决定之前,法官和陪审团必须先聆听辩方的长篇大论,让辩方列举证据为自身辩护。这么做有助于防止法官和陪审团,在判决的时候犯“第一结论偏见“的错误,也就是因为避免不一致性,导致先入为主,觉得首先听到的结论是有道理的,因而就按照原告的说法来判决,不能做到客观公正。
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要避免这种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带来不良后果,就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先要听一下反方意见。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在听到一位下属说到某件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而是再听听其他人的说法。
4.1.3 艳羡/妒忌倾向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两位大学同学一起进入某家企业,其中一位同学由于表现良好深受上级领导的喜爱,于是升职加薪一路顺利,而另外一位同学很快就选择了离职,理由是上级不公平,偏向同学。这就是比较明显的艳羡/妒忌倾向。
巴菲特经常说: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艳羡/妒忌倾向也是被写进人类基因里的,因而人人都有这种倾向,只不过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倾向带来的不良后果,比如经常见诸报端的因为妒忌而投毒室友、或者投毒同事的事情。
最好的方式其实是化妒忌为动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用正当的方式超过竞争对手,或者只和过去的自己相比较。
4.1.4 回馈倾向
回馈倾向就是指以德报德和以牙还牙。以德报德不用说了,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人类还是有感恩的天性的,但与此同时人类也是报复心极强的动物。
历史上因为回馈倾向而引发的战争也不计其数,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后大败吴国;因为回馈倾向而改写历史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吴三桂冲关一怒为红颜。
现在的生活中因为回馈倾向,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也比比皆是,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新闻,四川司机因为不满被别车而暴打女司机,再比如男生追女生的时候把姿态放的特别低,任女孩使性子闹分手都不离不弃,被称为中国好男友的他结婚之后就大变样等等。
由于回馈倾向是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识别。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带来不良后果,比如当你到理发店做头发的时候,尽量少跟你的发型师聊发型设计之外的问题,也尽量不要享用他提供给你的水果零食,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回馈倾向而用充值更多金钱来回报他了。
4.1.5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什么是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呢?比如很多人看《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涂的唇膏,觉得很漂亮,于是联想到自己涂上也会很漂亮,就开始买这种唇膏;看到某个明星的机场照,巴黎世家的袜套靴,觉得很时尚,联想到自己穿上也会很时尚,于是很多人就开始买。
现实生活中很多这种例子,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比如对于广告商来说,他们了解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这种威力,于是我们不会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中有儿童死亡的场面;与之相反,可口可乐广告画面中的生活总是比现实生活更加快乐。不只可口可乐,很多广告包括牙膏啊、洗衣液啊、厨具啊都会营造一种家庭幸福的画面。
那么这种倾向造成的不良后果,典型的如“我弱我有理”。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说某某把自己的房子免费让亲戚住,住了好几年,后来某某决定把这套房子卖掉,就跟亲戚说了让他们自己找别的住处。然后亲戚就跟某某翻脸了,还处处跟别人说某某不好,自己这么困难某某还要赶他出去住,某某那么有钱根本就不需要卖房子……某某停止给予亲戚恩惠,让他搬出去住这件事情,让这个亲戚联想起自身的不幸遭遇,于是他不但会讨厌某某,还会到处说他坏话伤害他。
再有有的东西能让人联想起他从前的成功,比如某人去赌场赌博,第一次赢了钱,然后呢这种虚无缥缈的关联促使他反复去那个赌场,结果自然是输得一塌糊涂。
那么避免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正确对策是:
- 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这些因素误导,从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
- 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4.1.6 自视过高的倾向
自视过高也就是错误的高估自己。
比如很多司机都认为自己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公司的很多员工都认为自己不可或缺,很多未婚女性都认为自己的男朋友配不上自己……
各种形式的自视过高都会导致错误。
比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各方面条件的综合评分可能只有5分,但是因为自视过高,她给自己的定位在7分,于是在找男朋友的时候,她本应匹配的是5分的男生,但是因为过高的定位导致她要求找7分的男朋友,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只能单身。
再比如,一名单位的销售人员,因为某一个年度业绩非常突出,给单位的贡献能达到整体业绩的10%,那么单位给予的奖励也是对应贡献的10%。但是销售人员却自视过高,认为自己对单位非常重要,单位应从各方面给予她优于普通员工的待遇,同时对单位给予10%的奖励不满,于是开始以各种形式表达不满,比如顶撞上级、开会迟到、消极怠工等,以致最终断送了自己大好的前途。
避免因为自视过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当然,有时候高度的自我称赞是正确的,如果人们因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或者拥有美好的人生而感到骄傲,那么这种自我赞赏是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力量。
4.1.7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是指,人们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财产、爱情、友谊、势力范围、机会、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哪怕只失去一点点时也是如此。
比如,发工资的时候,公司没有任何理由的多给你发了100块,那么很可能你很开心的放入口袋保持沉默了,但是如果发工资的时候,公司没有任何理由的少给你发了100块,你的反应肯定跟多发100块的反应是不同的。
再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故事是,女孩经常跟男孩提出分手,但是每次提分手男孩都挽回,但是这一次女孩提出分手之后,男孩就真的分手,再也没有挽回了,而女孩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又放下尊严祈求男孩不要分手。
被剥夺超级反应在降薪的时候体现的最为明显。
比如公司有制度,你达成多少业绩给予加薪,但是未达到多少业绩要降薪,那么在达成业绩得到奖励的时候,你会发现体现出来的是风平浪静而并没有雀跃欢呼,但是在未达成业绩要降薪的时候,你感受到的就不再是风平浪静而是波涛暗涌。再有,如果没有制度规定在先,公司觉得某个员工的薪资给高了要求降薪的时候,99.99%的员工都是接受不了的,而会选择离职。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也是导致某些赌徒倾家荡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 首先,它使得赌徒输钱之后急于扳平,输得越多,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就越严重。
- 其次,最容易让人上瘾的赌博形式,就是设计出许多差点就赢的情况,而这些情况会激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有些老虎机程序设计者,就利用了这个人性弱点。
要避免这个倾向给自己带来麻烦最好的方法是列好25种倾向清单,在必要的时候核对清单检视自己。
4.1.8 社会认同倾向
社会认同倾向是指,人自动根据他看到的周边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的倾向。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众心理。
曾经有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安排10名实验员静静地站在电梯里,并且背对着电梯口,那么当陌生人走进电梯时,通常也会转过身去摆出相同的姿势。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有很多,比如现在让人头疼的校园暴力,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是在一个学生宿舍里,里面有大概20多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站在中间,其他人围在周围。然后围在周围的女孩轮流上去扇中间那位女孩的耳光,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导致的恶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抵制坏行为传染的能力。
人们不仅会受到别人行动的误导,而且也会受到别人的不行动的误导。
比如2016年广受关注的和颐酒店事件,开始男人强行拉女孩的时候其实是有 一些人围观的,但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沉默,没有人前去帮忙,最后一位女士鼓起勇气前去帮忙才使女孩得以逃脱。所以见义勇为的从来都是少数。
那么如何运用社会认同倾向给自己带来好处呢?答案是: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的时候别以他们为榜样。比如看到新闻报道说一位老人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十几年之后,1000元变成了2000元,那么我们就不要再干这种傻事了。
4.1.9 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正确的对比,做出错误决策的倾向。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又优秀的女孩,但是因为上一个男朋友特别糟糕,于是在找新的男朋友的时候通过跟第一个男朋友比较,找到的男朋友也比自己要差很多。
某些房地产中介公司经常会用到这种技俩,比如在带客户看房子的时候先带客户看租价高但是又很破的房子,看几套之后再带客户看一套租价高但是没那么破的房子,租户很容易就签约了。
再比如双11的时候,商家也很乐意搞这种活动,先把价格都调高,然后在调高的基础上再打个5折,消费者往往都会上当。
减少这种倾向带来的危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比较的范围。比如优秀又漂亮的女孩找男朋友的时候别再只跟第一个男朋友比较,也可以征求一下父母朋友的意见或者参考一下与自己差不多条件的其他女孩的情况。
4.1.10 压力影响倾向
当今社会,不管你是从事什么工作,都会经常听到一句话,压力好大。没钱的在忙着变有钱,有钱的在忙着变更有钱;没工作的扛着压力找工作,有工作的扛着压力完成任务;没结婚的努力攒首付,结婚的努力挣钱养孩子,每个人都压力很大。
我们经常听一句话是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事实是怎样的呢?轻度的压力能够轻微的改善人们的表现,比如你之所以高考多靠了10分是因为你喜欢的女孩学习比你好,你感受到了压力因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而沉重的压力则会引发彻底失调。
沉重的压力能够引起抑郁症。“急性应激性抑郁症”会使人们的思维出现紊乱,因为它引起极端的悲观态度,而且这种悲观态度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导致人们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
所以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高压之下,但是也不要让自己毫无压力。
4.1.11 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人类天生就有追随领袖的倾向,而当领袖犯错的时候,或者当领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达、被大众所误解的时候,追随领袖的人难免就会遭受极大的痛苦。有很多例子表明,人类的权威——错误影响倾向会造成认知错误。
芒格讲了一个垂钓者的故事。一位垂钓者到科罗拉多河垂钓,他之前从来没有钓过海鲢鱼,于是请了一位垂钓向导。向导既开船,又提供垂钓建议,于是树立了绝对权威的身份。向导的母语是西班牙语而垂钓者的母语是英语。垂钓者钓上了一条很大的海鲢鱼,于是开始按照权威人物向导的指示操作。
最后鱼上钩了,垂钓者需要把鱼竿提起来才能把鱼钓起来。但是向导的英语不好,把收杆说成了“给它杆,给它杆”,结果垂钓者居然把他那根昂贵的钓竿扔给了鱼,最后那钓竿沿着科罗拉多河漂向了大海。
例子表明,跟随权威人物的心理倾向是很强大的,而且能够使人们变得非常糊涂。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对着清单审视自己,会不会因为屈从于权威,而做糊涂事。
后记
避免因为自视过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最后,有时候高度的自我称赞是正确的,如果人们因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或者拥有美好的人生而感到骄傲,那么这种自我赞赏是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