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作者名:李笑来

前言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时间管理之书,不如说是一本思考人生之书。由于本书属于碎片且有用类型的,因此我们在看的时候需要用分主题的方式去细品,然后再整体归入自己大脑的操作系统中。

一、检验脑子里的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整理几个概念,其实一个人的脑子是不是清楚,最好的指标就是检验一下他脑子里的那些概念是不是足够清晰。

1.1 勤奋和懒惰

这个世界其实是很难区分勤奋者和懒惰者的,并不是事实上难以区分,而是在表面上。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好学生”,他们看上去埋头学习或工作,但就是没有多大的成效。

很多人会认为,人的智力就是有差异的,对,是有差异,尤其是在特定领域,但在通识方面的差异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以那些学不好的人大多数并不是真的因为笨,而是因为不努力。

怎么会呢?你看他们天天花多少时间在学习或工作上啊。时间花得多,并不意味着花在了对的地方。

背单词是需要努力的,但决定背单词是容易的,因为人人都在这么做。然而要找到比背单词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则是困难的,因为哪怕你今天决定背100个单词,那也只是封闭性问题,而找到更好的方法则是个开放性问题。

很多人不爱去寻找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因为没人知道是不是会做无用功,但事实上,做得好的那些,都是搞定开放性问题的高手。
**
所以,懒惰和勤奋,从表面你怎么看得出来呢?

1.2 大脑控制大脑

如果一个人可以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这就代表他进化到了更高级的阶段。

什么叫用大脑控制大脑?这是通俗化的说法,换成学术一点的,就类似《思考,快与慢》中的压制系统1的过程。

系统1的自动加工是无法压制的,但从系统1到产生行为,这个过程是可以被压制的。比如有人骂你,你的不爽是无法压制的,但从不爽到报复之间,是可以被理性大脑阻断的,所以有人就会不假思索地直接回骂,有人会笑着面对。

而如何才能养成这种阻断系统1直接指导行为的习惯呢?四个字,熟能生巧,用个不恰当的比喻,训练大脑跟训练动物差不多,常常刻意这样去做,习惯被唤醒的概率就会增大。

1.3 有用

当我们说一项技能是否有用的时候,我们通常说的是现在是否有用,或现在是否看得到有用。

但事实上,由于人所处的环境和状态瞬息万变,很多现在没用或看不到有用的东西,在未来并不一定意味着无用。而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拥有跨界优势。

所谓的跨界优势,指的就是原本在这个领域内,大家都没想到这个技能竟然可以用到这里,而你恰好是这个技能的拥有者,你用了,在这个领域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打败了很多所谓的“专业竞争者”,这就是跨界优势,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技能可以用在这里,且都已经在用了,那就不算跨界优势,而是在界内了。

以上概念说明了一件事情: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拥有了跨界优势,那么你的某项技能在一开始大概率就不是为了用在这个领域而去学习的。

因此,不要问学了有没有用,学了,就有用,至于怎么用,在哪里用,你现在可能想不到,但肯定能用上。

1.4 接受现实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那么稀缺的资源到底应该归谁,又按什么来排名呢?每个人的天赋、努力程度、机遇、起始点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一个很简单但大家又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就是哪怕用最公平的分配方法,每个人的所得也肯定是各不相同的。

但人们往往会把不平均称为不公平,比如马克思先生甚至视贫富差距为洪水猛兽,这就很奇怪了,贫富差距是由于人的禀赋等各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客观现象,想试图消除它显然是对另一些人的不公平。

马克思先生认为当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就不必为此烦恼,事实上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稀缺永远存在,人人都吃得上饭,不意味着人人吃得上肉;人人吃得上肉,不意味着人人住得上房;人人住得上房,也不意味着人人住得上别墅、雇得起保姆司机、开得起飞机……

很多东西我们若是从逻辑上证明其客观存在,那么只需要接受,就能比掩耳盗铃的人强上百倍,因为只有接受了,你才会想着如何在现有规则下达到最优,而若是本身就存有疑虑,或因为错误的观念深种从而坚决不接受,那么自然就无法变得更好。

二、不做,不如不想

有句话叫“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话的意思是想得再多,不做就等于0。那么,需要如何行动呢?

2.1 及时行动

有句被用滥的话叫“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这句话告诉人们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但由于并未给出为什么重要,也没有分析为什么人们都不想听从它,从而大多数人看到以后,往往都当鸡汤处理了。

拖延并不在于做得慢,而是迟迟不做,其心理在于害怕,害怕什么呢?一旦开始做,就得放弃舒适,且很有可能做得不好。你再想想,做什么事的时候会拖延?去旅行会不会拖延?前一天晚上可能就睡不着觉了,怎么会拖延呢?

但,如果一件事虽然不舒适,却是不得不完成的,且不得不完成得好,那么拖延就只剩一个理由,那就是那件事做得是不是足够好,在你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你认为在最后阶段草草了事足矣。

我们见过很多人,很早就想做某事,到最后也没有做,是不想放弃现有的舒适;也见过很多人,很早就在准备做某事,但一直在准备,从未真正开始,因为惧怕做得不够好。

事实上,几乎所有事都是越做越好的,我们必须从心底里接受一开始的笨拙,以及随之而来的嘲笑和打击,知道这是必经之路以后,才能让我们不畏惧开始。

2.2 回避困难

拖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回避困难,而回避困难几乎是我们的本能。

我曾见到这样的人,是真人,且共事过一段时间。每天忙忙碌碌,有太多的事情做,但在业务的关键点上,几乎看不到一点产出,用一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真的是只有苦劳。

但,这样的苦劳真的是苦劳吗?把自己的时间用简单而繁琐的事情塞满,从而既回避了困难,做不好事情又无法怪罪到自己的头上,这就是这类人的特点。

每一项任务,都有自己关键的难点,如果不将其攻克,自身的价值是永远无法提升上去的,在团队合作里,这样的人就是南郭先生,看起来很卖力,其实蹭了大家的光而已,一旦离开团队,就原形毕露了。

所以习惯于回避困难看似短期内沾了光,最终害的只是自己。

2.3 行动大于计划

行动,尤其是立即行动,跟计划似乎总是矛盾的,因为计划总归是需要时间。

其实并没有人会否认计划的重要性,甚至我在一次讲座里还鼓励大家做计划,但我只会鼓励大家列出条目式的粗陋计划,接着就去行动即可,有人会告诉你“磨刀不误砍柴工”,但你同时应该知道,如果磨刀磨得太久,反而是误了砍柴工。

那么该磨到什么时候呢?磨到最有性价比的时候,所以如果是列出当天计划的话,花2分钟足矣,这些条目可以不完整,反正可以随时增减,事实上,由于人往往会在元气满满的时候高估自己的执行力,因此,太满反而不是好事;这些条目也可以不工整,反正只有你看(每当我看到那些工整的笔记时,佩服之余却并不羡慕,精力不应该用在这儿)。

面对现实可实现的那些个“小目标”,接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做”就可以了。为什么做永远比计划重要呢?没有计划,甚至没有条目,你也能做,是否做得足够好而已;但不做,列再多也等于0。

2.4 预演

只要去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搞砸的可能,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很多人才不敢开始。

然而,有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开始,事情就等于已经砸了。

我观察过一些牛人,他们做很多事的时候的确都很牛,但在私下接触以后,我发现很多我之前认为他们做得很牛的事,其实他们在做之前未必就擅长。

举个例子,演讲。李笑来演讲如何?罗永浩演讲如何?但是,哪怕他们已经身经百战,上台前都会不自觉地发颤,你信么?之所以他们在台上看起来侃侃而谈,且对于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有着极强的化解和应变能力,是由于他们在上台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了上百遍的演练。

预演,直到把那些东西变成肌肉记忆般深刻,虽不能防止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却可以在发生之后不把事情搞砸,或者仅仅只是不把事情搞得太砸,这也算是成功,毕竟,你原本可能会直接崩溃。

三、如何对待经验的变迁

经验大抵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古时候就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为老人更有经验,但现代社会只要一段时间不学习,就会发现世界变成了另外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去对待现有经验呢?

3.1 正确思考

有的人用双脚丈量世界,有的人用脑袋就可以。

这不是妄言,真的有人可以仅凭逻辑就推演出世间的道理,而那些正确的道理往往需要凡夫俗子历经沧桑方能得到,或许还可能不太准确。

因此,那些诸如“你没养过孩子你怎么知道怎么养”、“你还没结婚怎么可能懂婚姻”之类的争论可以休矣,因为只要你的底层逻辑是正确的。

例如“孩子是独立个体”、“婚姻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合作”等,那么你就是可以推导出正确而稳定的存在方式应该是怎样。

而如何确定自己的底层逻辑和推导方式是否正确?可以看《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3.2 经验局限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把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准备了冰水,谁碰香蕉,所有猴子都会被冰水泼到。然后几只猴子就轮番上阵,重复了大家都被浇的过程,接着,就没猴子去碰了。

紧接着,实验人员把其中一只猴子换了出去,换进来一只新的,新的猴子并不清楚这个机制,于是去碰香蕉,还没等它碰到,就被其余4只猴子打了一顿,连续几次之后,它就不去碰了。

然后,实验者把剩下4只猴子的其中一只又换了出去,结果又重复了以上的过程,那只刚刚被暴打过的猴子打起人来最狠,显然它并不清楚为什么不能碰香蕉,只知道碰香蕉的猴子要挨打,而由于它自己莫名其妙被打了,因此打别人的时候特别卖力。

最后,5只经历过冰水的猴子都被换了出去,而冰水机制也早已被换掉,但这个一接触香蕉就得挨打的传统就一直留了下来,当然,所有的猴子都不知道为什么,它们殴打其他人的目的也只为了报复而已。

很多人喜欢讲传统,对,上面这个实验就是告诉你,某些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某项传统在当时的情境下或许是有道理的,也或许只是因为巧合而变得有道理,但一旦形成社会共识之后,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哪怕它早已不适用。

然而,就是有一大堆人,哪怕并没有什么利益也会自愿去守护,并借机惩罚其他人。

比如之前那个月子期间被家人捂死的女子,她的家人真的想要她的命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认为,月子期间要捂,否则会落下月子病,这是颠扑不破的上古真理,是古人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们之所以现在看不到,等老了病就出来了啊。

这些人就与猴子无异,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因为只有跟猴子一样,才会万事不求缘由,只因为其他人在做,所以我就得跟着做,并且去守护一个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

如果你留心观察,或许会发现,身边进化未完全的人是为数不少的,所以如果你不是,那就得当心了,布鲁诺就是这样被烧死的,他们没有智慧,不代表没有攻击能力,且数量是你的数倍,万不可强行布道。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成功者大都是特立独行的,注意,并非特立独行的人就能成功,这是有区别的。

而这事儿也是有逻辑靠谱性的,因为要从猴子进化成人,单凭经验显然是不行的,不仅依靠自己过去的经验不行,依靠别人的经验也是不行的,因为你的身边大部分都是猴子,包括你的父母,你的亲戚长辈,你的绝大多数朋友甚至是你的老师。

他们会对你想成为人的各种努力都予以反对甚至是打击,因为他们是真诚地希望你好,所以要用经验来碾压你,并在你失败的时候对你进行冷嘲热讽——这不是良心坏,而是对你的惩罚,让你下次乖乖听话。

因此,一只猴子要在一堆猴子的阻挠下变成人,得需要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并掸掉所有试图把你往下拽的手,这就需要强大的科学思维和认知,只有你真正从理论上证明的东西,才会笃信不疑,才能屏蔽掉噪音。

3.3 自学

成功之路大抵是需要自己探索的,因为其他人的经验并不能替代你的,所以很多人觉得学了这么多没用,是因为你并没有把学到的东西通过实践去微调成自己的东西。
**
出了学校的大门以后,不会再有人追着你屁股后头要作业,也不会有唯一目的地的考试,每个人前面都出现了无数条路,于是,那些习惯了闷头走别人安排的路的人就突然不会走路了,给定命题下的“成绩好”切换到了无命题环境,就不一定行了。

自学是无命题环境的关键,当外在压力不足的时候,产生出自我驱动力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在讲知识焦虑的不好,事实上,那些根本没有焦虑的,是连意识都没有的。

那些感慨离开学校就放弃学习了的,根本不明白,实践中的自学才是关键,因为除了极少数的天才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在实践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学的究竟是什么,以及某个领域真正能用得上的关键点在哪里。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还是放弃自学,放弃自我成长呢?

因为大部分的自学在短时期内往往都看不到成效,大多数的领域,都需要一段没有产出的黑暗时间才能突飞猛进。因此,是否愿意自学筛选掉了一批人,而能否熬过那段时间,又筛掉了一批人,最后获得回报的,自然就是极少数人。

四、深度思考与独立思考

我们一直都在说深度思考,那么怎样才算深度?我们也常说独立思考,那么独立思考的概念又是怎样的?究竟什么是我们该遵循的,什么又是我们不该信的?

4.1 独立思考

我们常常听到独立思考,也知道要独立思考,那么独立思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用李笑来老师在书里的解释就是:当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很多人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它跟学习一样,常常耗了时间却没有即时产出,还没有即时反馈,因此,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迷信权威来得更省事儿。

我们是可以不信李笑来,不信古典,不信采铜,不信塔勒布,不信薛兆丰……也应该不信他们,当然,也不应该信你们现在看到的,你们的版本也应该是自己的版本。但不可否认,一个更好的导师/引路人/先驱者是有更多营养供我们去吸取的。

独立思考是耗费时间的,但同时它也是省时间的,因为若是一个问题能在思想中解决,那么往往比在现实中走弯路更省时间。

4.2 深层次的原因

很多事情之所以要思考再思考,是因为表象的原因往往不是真正的原因,几乎任何事情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它的深度取决于你使用的工具有多基础。

任何事情的因果都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比如说当女孩子说“我不想跟你说话了”,她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觉得跟你说话没意思,而可能是让你道歉,而让你道歉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希望得到一种“永远都能占你上风”的安全感,由于这种安全感一旦给予就得长期给予。

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忍受长期放弃自尊来迎合她的安全感,那么你就该在听到“我不想跟你说话了”以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哄她;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够长期忍受,那么一开始就不要给予,因为让她觉得“你变了”,不如一开始就让她习惯。

很多事情都值得深入挖掘,多问自己,是这个原因吗?还有更深层的因素吗?还能再拆解吗?还有更符合人性本源的动机吗?……想事情看问题就能更加透彻。

4.3 正确类比

正确思考除了逻辑以外,类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因为面对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我们的本能就会指引我们跟那些我们熟悉的事情去类比,从而加快理解。

然而类比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坑,若是不加辨别就可能接收到错误的信息,某些鸡汤就喜欢用离奇的类比。

书里有个这样的例子:一个牧师在准备第二天布道的讲稿,儿子很吵,他随手抄起一本杂志,把里面其中一页的世界地图撕成碎片,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给你2角5分钱。

他以为儿子能安静一上午,没想到10分钟就好了,他很奇怪,儿子说,爸爸,你看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我把它翻过来,把人的照片拼好了,我想只要人是正确的,那么世界也是正确的。

这种鸡汤的味道是不是很熟悉?是的,我们从小就是看这样的鸡汤长大的,很多人觉得“人是正确的,世界也是正确的”听起来有道理,就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类比,事实上,这是个失败的故事,如果你这么跟孩子讲,这比只讲道理不讲为什么更差,因为孩子会认为这么类比是正确的。

试想一下,如果地图的背面是一只狗呢?那么狗是正确的,世界也是正确的,如果是一只黄鼠狼呢?蜘蛛呢?你还会觉得有道理吗?

所以,类比首先是不能直接推出结论的,因为没有两件完全类似的事物;其次,在某一个侧面遵循相同逻辑的东西,才可以用来辅助证明,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
**
这才是类比正确的打开方式。

4.4 道理和感悟

正确的类比需要在类比的侧面上遵循相同的逻辑,而道理这个东西也是这样。

比如成功人士认为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是成功的原因,但事实上,或许运气才是最大的因素,成功者在讲个人感悟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听,是不是A必然可以推出B,如果不是,是不是A可以增加B发生的概率,如果都不能,那就证明要么他不想说真正的原因。要么他只是在试错的过程中碰巧成功了而已,并不是什么普适性的方法和规律。

逻辑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基本不会变,它有普适性,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也就是道理的本来面目,而感悟则是在特定状况下发生的,环境一变,策略就得变,这也是我们常常会搞混的。

4.5 重复才是重点

很多人一直在寻找道理,这当然是好的,但如果你想根据道理本身获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然而有那么多人,他们的想法通常是,若是做得不够正确,那效率就不够高,如果效率不够高,那就事倍功半,于是,我得继续研究,研究好了再行动。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事倍功半也比没有功要好。

比如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鸠摩智逆练六脉神剑,都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小说的说法。

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把提高小技巧跟用功相比,显然也是不够看的。

学习英语或者健身也一样,动作就那么几个,一个不懂太多技巧不断重复的人,成就一定比知道很多技巧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要强得多。

注意,很多人又要误解了,以为我说的是追求效率或者追求技巧不重要,那就建议在多看几遍。

五、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交流很重要,不过有效交流更重要,而如何做到有效交流?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关键所在。

5.1 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要听清别人的意思,尊重别人的表达没那么简单,光是“不打断”这一项,很多人就做不到

质疑精神是我们所提倡的,但质疑和反驳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对方意思的前提下,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理解,是获得对方肯定以后的理解。

无论是什么样的表达,在初期就反驳总是容易的,因为对方可能还没有将自己的核心论证过程抛出来,然而这样既显得不礼貌,很粗俗,又显得非常的肤浅。

当对方将论证过程讲完之后你才恍然大悟,这只能证明你在初期时根本想不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里。

看文字也是一种倾听,很多读者在看完一篇文章后会有自己的疑惑,这很正常,但请相信,绝大部分文章的思考一定是大于普通人随意看个10分钟,而得出来的思考的。

因此,当你有质疑,你有疑问的时候,你需要很谨慎地提出来,因为文章的作者并没有解答我们的义务。

而对于那些上来就说“你写的根本不对,XXX是什么玩意儿”的,作为作者,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直接采取拉黑处置的,很简单,那些人不仅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懒得深入思考,还出言不逊。

  • 倾听也有自己的专用句式,比如:“我这样理解对不对……”;“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 千万不要使用:“那你的意思就是XXX喽?”等等。

上面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永远都可能曲解别人表达中的真正含义。

5.2 说话的资格

同样一句话说出来,巴菲特说,大家点头称是;你说,大家各忙各的。

这不是说“话的本身对不对”,而是你是不是有说话资格的人。张艺谋说,这个角色要这么演才传神,你觉得很有道理,你朋友说的东西一模一样,但你会嗤之以鼻:你这么厉害,你怎么没做导演,你怎么没做演员?

所以,话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认为跟着那些有资格说话的人做,就能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这才是重点。

虽然人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但对我们个人来说,当别人忽略你的观点时,你也大可不必为此懊恼,这不代表你的表达不对,而是提醒你,应该尽快成为能够配得上你的观点的人。
**

比如,有些人分享的东西有人会去看,并进行点赞或评论;但是有些人分享的东西,无人问津,且石沉大海。

所以,这给我们的启发在于,不是我们分享的东西不好,也不是我们的朋友不爱学习,是我们该努力去赢得在朋友面前说话的资格。

5.3 有效交流

交流之中对于共同的观点和见解,大家都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感,但若是见解不同,则容易变得不愉快。如何让一次观点不同的交流变得有效呢?需要两个前提,这两个前提应该是双方互相认可的,这样真正有效的交流方可持续下去。

5.3.1 竞争为辅,合作为主

每个人都希望最后自己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但交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赢”对方,而是借由对方的东西更加确定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换言之,借对方一用,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打败对方。

5.3.2 真理就是真理,谁说的不重要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一方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那就没有必要再交流下去了。

比如一个不是做设计方面的人,跟我聊设计方面的事,或许我有自信可以比一般人懂得多一些,因为我在这方面的有效积累时间相对长一些,但若是因为我看起来懂得更多,而认为自己在沟通的时候,自己在任何方面说的都是对的,那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

真理从来不变,任何人也不拥有它,仅仅是谁对它的解释和运用更为贴切而已。因此,那些说“马克思也说过”就想来结束讨论的人,是犯了这个忌讳的,因为马克思就不会错了么?真理为什么是这样,需要拿出科学的证据和分析过程来。

有效交流,最后一定是达成一致,若最终大家都坚持自己的看法,那就说明,要么两个人的思维框架本身就不可沟通,要么有人违反了上面的其中一条规则,要么就不是诚心诚意想把事情搞明白的,这些都不能算有效交流。

5.4 让人脉到来

人脉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很重要,又很虚无。某个人的人脉很广,什么叫很广,什么程度叫广?没有定论。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广受欢迎的人总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并不承认,绝大部分的友谊其实都只是基于一种交换关系。如果你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就可能变成单纯的索取方,而单纯的索取方往往是得不到长久的友谊的。

因此,一个人脉很广的人,首要满足的条件是他自己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可交换资源。这里有两个点,一个是足够多的可交换资源,另一个是有价值的可交换资源,底层跟底层,换来换去还是底层。

从这个层面来讲,往往就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足够多的有效人脉,大部分人所谓的人脉其实到了关键时刻都用不上或者不够优质。

因此就算你不怎么考虑人脉的事情,当你在某个领域默默积累成为了专家的时候,那些以前跟你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或许会惊喜地出现在你的“人脉”圈子以内。

5.5 复利的作用

人脉和复利恐怕是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里被传播得最广的两个概念,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是李老师提出来的吗?显然不是,但他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进行了梳理,这就是价值所在。

复利现象其实是从马太效应里嫁接过来的,一个人有好习惯,会产生复利,因为他的初始优势会让他的“运气”越来越好,从而进步得越来越快。

而坏习惯也一样,比如不爱思考,不爱看书,不爱成长,怕麻烦等,粗看看他们说的有道理啊。你如此在学习和践行,你成长了什么?也不见你比我们多赚几个钱啊。

但我们要知道,好习惯和坏习惯一样,都是慢性的,如果大家照着趋势走,10年后再看,就会发现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了,或许到了那时,我们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个事情,因为那些人早在我们的生命中消失很久了。

后记

这本书可以说在检验我们自己的底层认知的路上,会有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