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名: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译者名:张定绮

前言

相较于沃尔夫的《专注力》,本书所述“心流”虽然同样需要专注力的投入,同样是进入全神贯注和忘我的状态,但是完成之后产生的正能力和满足感这种感受,远远高于仅是专注的境界。

原书中心流的描述是“flow”,直译过来是流或涌流的意思,根据书名翻译为《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个书名的翻译也征询了米哈里的意见,最终是由他拍板定下来的,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流传颇广的这个版本的译本。

本书讲解了关于心流的理论,进入心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说明如何进入心流的状态,这是一本提升效率的幸福指南。

一、使生活改观的心流

亚里士多德说过,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

很多时候长久的快乐就是因为心流而得到的,决定我们快乐的因素取于内心的和谐。心流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它的运作方式,就有可能使生活改观。

1.1 快乐的来源:心流

我们先思考一个哲学性问题:你在何时最幸福?在内心问问自己,你现在快乐吗?如果你找到了答案,恭喜你找到了可以调整生活秩序的方法,可以享受更幸福的人生;如果你没有找到答案,也没有关系,让我们来一起寻找这个命题的答案。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也与运气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倚仗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诠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

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从控制意识开始,幸福的时刻即将降临。

1.2 最优体验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身高,也不能自行挑选父母,出生时间,更不能操作战争或经济不景气,很多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由此可见,人类相信命中注定,实在不足为奇,但有些时候,我们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走,此时的感受难能可贵,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

这种过程最愉悦的时刻通常是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
**

比如游泳健将在最刻骨铭心的比赛中,可能会觉得肌肉酸痛,肺腑要炸裂,说不定因疲倦而差点晕倒,但是取得胜利的瞬间,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

这可能是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而心流就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米哈里所在的研究小组做了一套评价主观体验的方法——心里体验抽样法(ESM)。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呼叫器响起,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受和心情。这些样本记录超过10万份,书中的很多数据都来源于此。

1.3 不满的源头

每个人对于自己这辈子希望完成的事,大致总有个模糊的概念,目标达到的程度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指标。如果它始终遥不可及,我们就会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但只要能完成一小部分,我们就会觉得幸福满足。

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地活着,养育一儿半女;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上那么一点儿舒适与尊严。非洲干旱地区以及数百万面对饥饿问题的亚洲人民而言,人生除了温饱别无他求,但是只要解决生存问题,新需求、新欲望就出现了。

现在发达国家人人都可以食用古代帝王的御膳,但是因此满足了吗?

虽然大多数人期望值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但还是有不少人能跳出来。这些充满活力的人,愿意接纳各式各样的精力,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对别人周遭的环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最大的长处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

1.4 文化的反思

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给他们一个信念:自我很重要,并且个人终究能成功。盲目信赖文化编织的神话,失败时会产生同样极端的幻灭感。在长期征服自然界以后,他们开始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不再为可能降临的挫败做心理准备。

统治地中海数世纪之久的罗马人就属此类。现在我们周遭不少有这些幻灭的例子。最明显的是,到处弥漫着无精打采的“丧”文化,真正快乐的人十分罕见。不满的根源存乎一心,自己的问题只能依靠自己解决。

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等主观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慈悲的命运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我们早晚会有所觉悟,发现这个富裕、科学昌明的复杂世界,根本不可能把幸福拱手奉上。

在无法同时满足太多要求的挫折之下,有些人干脆投降认输,躲进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可能会培养一种高雅的嗜好,如搜集抽象画或陶瓷人像,甚至也会沉溺于酒精或麻醉品构筑的迷幻堡垒里。暂时忘记根本的疑问:“这就是一切吗?”,却不能找到答案。

很多宗教只能暂时化解生命的荒诞,却不是永恒的解答。

1.5 做自己的主人

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个人社会化是必然的;社会化的真谛在于使个人依赖社会的控制,并对赏罚有既定的反应;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个人都完全认同社会秩序,根本不想触犯任何规则。工作一辈子并遵守法律的报酬就是美好生活,这一招其实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

我们应该知道,寻求快乐是基因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应,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比如进食的快乐是为了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应该认清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做自己的主人。

注意不要被内心的感觉蒙蔽,许多人相信直觉,感觉不错就做了,这是放弃做自己的主人的机会,放弃了对意识的控制。

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不刻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
**

古希腊德尔斐神谕警醒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灵魂的道德活动”,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1.6 控制意识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它可谓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并且就各种资讯排定先后次序。

意识反映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的总和。
**
控制意识才能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设法改善体验品质之前,有必要对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体验的真正意义做个回顾。

二、了解心流,进入心流,改变自我

人们无法忽视外界的发生的事情,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让自己快乐或悲伤,使用意识力量会帮助人们走出不利的境况,了解心流的构成要素,进入心流的状态,改变自我的内在意识。

2.1 意识的极限

神经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处理的资讯极为有限。意识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而新涌进来的会把旧的挤掉。思索问题时,我们无法同时体会到幸福和悲伤;我们也不能一边跑步、唱歌,一边记账,因为这些活动都会耗费大量的注意力。

现阶段的科学知识已可以估计出中枢神经系统处理资讯的速限。大致而言,我们顶多能同时应付七组资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情绪或思想中可辨识的弦外之音等。

我们光是听懂他人说的话,就需要每秒钟处理40比特的资讯,意识的有限由此可见一斑。假设大脑的极限是每秒钟 126比特,那么同时理解三个人的话,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把其他思想和感觉摒除在意识之外。

比方说,我们就无法注意到说话者的表情,也不能考虑他们说话的动机,或注意他们的穿着打扮。关注的重点被分散,有时会忽略细节。

2.2 精神熵

注意力负责从数以百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采取正确的对策。注意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前面谈到的限制。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会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精神负熵。

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我们把它称为“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会使自我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而这可以说是一种成长。

2.3 构成心流的要素

根据研究有两个惊奇的发现,第一个是不同的活动进行顺利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感觉都很相似;第二个就是不分文化、现代化程度、社会阶级、年龄与性别,受访者所描绘的乐趣大致相同。

乐趣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

  1. 可完成的工作时;
  2. 全神贯注于这件事;
  3. 明确的目标;
  4. 即时反馈;
  5. 不勉强地投入行动;
  6. 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7. 进入忘我状态;
  8. 时间感会改变,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9.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 图1 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酬,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价值连城了。要强调一下,“活动”不一定是指体能方面,而所谓“技巧”也不一定与体能无关。例如,静态的阅读就是全世界公认的能带来乐趣的活动。

任何活动都包含许多采取行动的机会,或需要适当技巧才能完成的挑战。对于不具备技巧的人,这种活动非但不能算是挑战,而且根本毫无意义。

爱下棋的人,看见棋盘就血脉贲张,而不会玩的人却无动于衷;加利福尼亚州约塞米蒂谷的埃尔卡皮坦岩壁对一般人而言,只是一大块丑陋的岩石,而攀岩者却把它当作心灵与体能挑战的交响曲。

2.4 目标不求回报

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即便最初有其他目的,或者活动本身带来足够的报酬,这就是“自成目标”。

“自成目标”是指做一件不追求未来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

比如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儿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

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即全然为超乎行动之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两者的综合。外科医生接受长期的训练,是基于外在的期许:济世救人、大钱、功成名就等。运气好的话,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时他们的工作也就具有自成目标的性质了。

自成目标的体验也就是心流,它能把生命历程提升到不同的层次。
**
疏离变成了介入;乐趣取代了无聊;无力感也变成了控制感;精神能量会投注于加强自我,不再浪费于外在目标上。体验若能自动自发地产生报酬,现在的生命当然有意义,不需要再受制于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偿。

心流体验跟世间所有的事一样,不可能绝对的好。它的好在于它具有使人生更丰富、更紧凑、更有意义的潜力,在于它能加强自我的力量与复杂性。但心流的结果是好是坏,必须应用较广泛的社会标准加以讨论与评估。

举人类的活动,不论是科学、宗教,还是政治,都是如此。杰斐逊总统的名言“永远警戒是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还警示我们:一定得时时刻刻重新评估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要让习惯和过时的智慧蒙蔽、阻碍了进步的可能。

三、改善生活品质的简单方法

之前我们讨论了最优体验的要素,这样的体验并不是实时可以发生的,偶尔因为各方面条件都配合,心流会意外出现,也可能自然发生,或者是预做细心安排,进入心流状态。现在我们看看可能产生最优体验的活动,以及有助于进入心流的性格特征,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去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

3.1 心流活动

书中每次提到最优体验,都以作曲、攀岩、舞蹈、航海、下棋等活动为例。这些活动传导心流的效果特别好,因为它们的设计本来就是以实现心流为目标。

它们的规则原本就要求学习新技巧,有一定的目标,提供回馈,使控制成为可能;它们尽量跟日常生活中所谓的“不可逾越的现实”划清界限,使参与者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例如,在体育活动中,运动员都穿上色彩鲜明的服饰,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队伍,跟普通人暂时有所区别。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与观众都放弃常规的世界,全心关注竞赛创造的另一种现实。

眩晕是改变意识的最直接的方法。小孩子喜欢转圈圈,直到转到头昏为止;中东的伊斯兰教托钵僧也以同样的旋转方式,进入狂喜的境界。任何能改变我们感知现实的活动,都充满了乐趣,这也是今天不计其数会产生幻觉的药物普遍受欢迎的原因。

意识其实是不可能扩张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就它的内涵重新搅和调换,制造一种扩张的错觉。
**
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

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3.2 社会文化中的心流

最近几代社会科学家已渐渐不再愿意对各种文化进行价值评判。凡不完全基于事实的比较,都有失之公允的危险;而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措施、信念或制度优于他种文化,也显有不妥。

19世纪的工业文明,自以为在各方面都比科技较落后的文化优越,处处表现得盛气凌人, 20世纪初的人类学家对此种民族优越感进行反思,于是提出了这套“文化相对论”。

能促成心流的文化,在道德上不一定就是善的。

以 20世纪的观点来看,斯巴达式的规范残忍得没有道理,尽管它控制下的子民几乎没有二心。当一群人奉行一套能为他们带来更多人生乐趣的目标与原则时,别人很可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正如雅典公民的心流建立在奴隶的劳动上,美国南方庄园优雅的生活情调则靠进口奴隶维持一样。

虽然许多人有充裕的休闲时间,可以从事多种活动,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经常体验到心流。以今天最普遍的休闲活动——看电视为例,它几乎不可能产生心流。实际上,工作时全神贯注,挑战与技巧完全配合,且有掌控与满足感,体验心流的机会是看电视的4倍。

我们这个时代最讽刺的一个矛盾就是,大量的闲暇并不能转换为乐趣,虽然我们享受的机会比老祖宗多,但是远远不如他们快乐。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控制意识,不知道如何培养这种技巧。

3.3 家庭的影响

根据米哈里的研究,大量证据表明,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方式,对孩子成年后会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持续的影响力。亲子关系属于某种类型的青少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没有这种关系的同伴更快乐、满足而坚强。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

  1. 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目标与回馈都清楚明了。
  2. 重现,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能感受到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只寄望于他们将来考个好大学或高薪工作。
  3. 选择,孩子觉得自己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显然这娃们做好了自己承担后果的准备。
  4. 投入,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让他们去做感兴趣的事。
  5. 挑战,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五个条件构成了“自成目标的家庭环境”,提供了享受人生乐趣的理想训练。这些很明显与心流体验相通,在能提供明确目标、回馈、控制感、全神贯注,并着重事物本身动机及挑战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通常更能掌握生活的秩序,享受心流。

提供自成目标的家庭,会为家庭成员保留可观的心灵能量,从而提高对任何事物的乐趣,在孩子们离家之前影响最大。
**
这些孩子一定比较快乐、坚强、活泼、满足,自修或在学校学习时,也有助于他们获得最优体验。

3.4 感官之乐

美国小说家卡贝尔写道:“一无所有的人替自己的臭皮囊省了尘世一笔俗债,但身体仍能享受许多快乐。”

当我们觉得不快乐、沮丧、厌倦时,有一条很方便的出路:尽量利用自己的身体就行了。现在很多人都注意到健康与良好体魄的重要性,但身体所能提供的不计其数的乐趣的潜能,通常都没有被充分开发。

很少有人能像特技表演者走路那么优雅,能像艺术家看东西那么独具慧眼,像打破纪录的运动员那么欣喜若狂,像品酒专家那么能尝出微妙的差别,也很少有人能精通爱的技巧,甚至可以把性提升至艺术的境界。

身体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产生乐趣的潜力,但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种力量,因此从不运用自己的体能装备,把身体制造乐趣的能力束之高阁。

感官不加训练,就只能提供混乱的资讯。生涩的动作漫无目标而又笨拙,迟钝的眼睛只能看见丑陋无趣的景象,没有音乐感的耳朵听见的多半是刺耳的噪声,粗糙的舌头也只能辨识平凡的味道。

每种感官、每个动作都可加以控制,借以产生心流。不论多么简单的体能活动,只要能产生心流,就令人觉得乐趣无穷。

基本步骤包括:

  1. 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
  2. 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
  3. 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
  4. 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
  5. 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感官的乐趣,还有视觉,比如欣赏一幅名画感受其中的美好;味觉的乐趣,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是不是很挑动我们的味蕾,想要一尝为快;听觉的乐趣,古典音乐不太偏爱可以享受流行音乐,只要你喜欢能投入的都可以,乐趣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3.5 身体上的心流

完美的社会应该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之间找到平衡点,但又不执意苛求完美。
**
在控制意识方面,我们可以向东方宗教寻求指引。“瑜伽”一词在梵文中意为“结合”,指的是这套方法以追求个人与神的结合为目标,首先是结合身体各部分,然后是整个身体与意识结合,构成秩序体系的一部分。

瑜伽与心流的相似显而易见,甚至不妨把瑜伽视为一种经过周详规划的心流活动。两者都企图借贯注精神,进入乐趣盎然、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且都靠肉体的训练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标。

武术受道教及佛教禅宗的影响,也强调控制意识的技巧。武术高手声称,战斗是一场充满乐趣的艺术表演,平时精神与肉体二元化的状态,会在战斗中转变为和谐而集中于一点的心灵专注。因此,武术也大可视为心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发挥身体的心流潜力实非难事,不需要特殊的才能,也花不了什么钱。每个人都可以借着开发一两种过去忽略的体能,大大改善生活的品质。

一个人清醒的时间有限,能精通几项就已经不错了。但你也不妨在各方面都做个“半吊子”,培养足够的技巧,从身体的各种能力中求得乐趣。

四、改善生活品质的通途上

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上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知道身体的每一种潜能都可以构成心流活动,心智的每一运作也都能产生独特的心流,甚至一个人能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找到心流,有了这些就已踏上改善生活品质的正途了。

4.1 思维之乐

人生的美好事物不一定都通过感官感知,有些最快乐的体验发生在心里,由挑战我们思考能力的资讯所引起。
**

就像牛顿把手表放进沸水里,手上却捏着鸡蛋计算时间,因为他已沉浸在抽象的思考当中。迈克尔逊是第一位赢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有人问他何以花那么多时间测量光速,他答道:“因为太好玩了!”

在知性的追求中,阅读可谓是最常被提及的心流活动。解决心头疑惑既是一种追求乐趣的最古老的方式,也是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先驱。

虽然心流总是一方面用到肌肉与神经,一方面又需要意志、思想与感觉的配合,但因为某些活动的乐趣是直接来自心灵的秩序,不需要通过对肉体感觉的思索,我们还是应该把它们另归一类。

要享受心灵活动的乐趣,必先具备体能活动产生乐趣的相同条件。
**
要有象征的技巧,要有规则、目标以及取得回馈的途径。当事人必须集中精力,并且在与技巧相当的层次上随机应变。在现实中,要达到如此秩序井然的心理状态,并不那么简单。

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

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比起其他的刺激,比如阅读、与别人交谈、发展嗜好等,电视最能提供持续且易得的资讯,帮助观众整理注意力,而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又非常少。

4.2 做做白日梦

避免意识混乱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培养能控制心灵运作过程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电视这样的外来刺激。
**
比方说,运用心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白日梦:通过心灵意象排演一连串的事件。但即使这么简单的整顿思想的方法,很多人仍然做不到。

例如,一个人在想象中目击虐待自己的人受到惩罚,挫折感与攻击欲就会缓和很多,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或成年人预习想象的情况,在情况真的出现时,用最好的方式应对,并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与出乎意料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意识的复杂性。只要运用得宜,白日梦也能产生无穷乐趣。

心智活动制造乐趣的途径。我们看到,心智提供的行动机会在量与质上都不逊于肉体。不论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人人都有运用四肢与感官的能力;同样,所有希望控制心灵和思维的人,也都能自由运用记忆、语言、逻辑、因果律。

很多人一离开校门就不再学习,因为一二十年受外界强迫的学生生涯留下了许多不愉快的回忆。他们长期受老师和教科书操纵,毕业的那天就是他们的自由之日。

但放弃运用象征技巧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他的思考会受邻居、报纸社论、电视节目所左右,他会被专家学者牵着鼻子走。在理想状况下,强迫教育的结束应该就是自动自发追求更高教育的开始。

这时,学习的目标不再是分数、文凭或找份好工作,而是了解周遭的事物,从个人经验中发掘意义,建构价值观,思考者会从这里面找到深邃的乐趣。

正如柏拉图在《斐里布篇》中提及苏格拉底一个门徒的经验:初次畅饮这泉水的青年,快乐得好像发现了智慧的宝藏,欣喜若狂。他会任选一个论证,把所有的观念凑拢,综合在一起,然后又把它们一一拆开,分析解剖。他会诘问自己,然后又去诘问别人,他身旁的人不分老少都被他诘问不休,连他的父母也不能幸免,凡是肯听他说话的人他都不放过。

这段话写于 2400年前,但直到今天,对于一个初尝心灵心流之美的人的兴奋反应,我们还是找不到比这更生动、更贴切的描述。

4.3 工作之乐

人跟其他动物一样,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谋生上,身体需要的卡路里不会自动出现在餐桌上,房子和车子也不会自动组合供你使用。一个人实际应该花多少时间工作,并没有绝对的规则可循。工作不但量不同,质也有很大差异。

意大利有句俗话说:“工作可以使一个人高贵,也能把他变成禽兽。”

良好的工作需要高度技巧,提升自我的复杂性,而被迫做不需要技巧的工作,往往造成精神熵。工作到处都存在,种类却千变万化,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工作有没有乐趣,对于他整体的满足程度可造成极为可观的差距。

一个人能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找到心流,就已经踏上改善生活品质的正途了。

工作或许一直都很辛苦,至少比什么都不做更辛苦;但很多证据显示,工作能带来乐趣,而且往往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一部分。

4.4 快乐的奶奶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村仍保留着传统农业社会结构,这个地区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居民的工作与休闲几乎无区别,可以说他们每天工作16个小时,也可以说他们从不工作。

其中有位76岁高龄的奶奶莎拉菲娜,每天清晨5点起床,为奶牛挤奶,放牧,照顾果园,梳理羊毛。夏季花费几周时间去高地草原割草,然后徒步几英里路搬回去。走捷径可以花费一半时间,她为了保护山坡,特意绕行人迹罕至的山路。

晚上看会书,讲故事给曾孙,或者在家开舞会。有人问她,假如用全世界的时间和金钱都给她,她要做什么?奶奶笑了:“还是日常这些事儿。”

在这里没有人明确区分工作和休闲,每个人都把工作当作最优体验的来源,而且即使有机会,他们也不想减少工作。

从工作中发现被别人忽略的契机,全神贯注于手边的活动,磨砺自己的技巧,让自己深深沉浸于互动之中,使自我变得更强大。这么一来,工作变得充满乐趣,投注了精神能量,再怎么不堪的工作也乐在其中。

理论上,只要依心流模式行事,工作就能产生更多的乐趣。但目前的状况却是,那些有能力改变特定工作性质的人,并不重视工作能否带来乐趣。

管理者的首要考虑是生产力,工会领袖满脑子也都是安全、保险与工资。短期看来,这些前提跟产生心流的条件可能有冲突。这实在很可惜,因为如果工人真正喜爱他们的工作,不但自己受益,他们的效率也会提高,届时所有其他目标都能水到渠成。

4.5 高品质的心流

不过,千万别以为只要把工作设计得像游戏,就能让每个人快乐。即使最有利的外在条件,也不能保证把人带入心流状态。最优体验是对行动机会和个人能力的主观评估,工作潜能虽好,但工作者不知如何发挥,仍有可能感到不满。

以外科医生为例,很少有别的工作需要担负这么大的责任,赋予从业者这么高的地位。如果挑战与技巧真的那么重要,那么外科医生一定都对自己的工作爱极了。

很多外科医生也确实承认自己对工作上瘾,任何事都不及工作那么乐趣无穷,任何迫使他们离开医院的事,例如到加勒比海度假或到歌剧院听歌剧,他们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一个人每周处于心流状态的时间越长,反映的整体体验品质就越高。
**
经常感受心流的人较易感觉坚强、活跃、有创造力、专注、进取。但出乎意料的是,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紧张与压力不消说是工作最主观的一面,也最容易用意识控制。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却是把它当作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

4.6 善用休闲

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体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然而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善用生理与心理资源体会心流,反而花许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赏知名运动好手在大体育场的表演。

这种替代的参与方式,至少暂时粉饰了浪费时间的空洞感。但是跟投注在真实挑战上的专注相比,它实在太薄弱了。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体验,会带来成长;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

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个人的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

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五、发现心灵的和谐与生命的意义

我们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如何才能成为乐趣的源泉,而有些人经历艰苦困难没有被打倒,反而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是怎么发现心灵的和谐,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5.1 人际之乐

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
要知道我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最详尽的资讯来自我们交往的人,以及我们完成工作的方式。一个人的自我就由这两者界定。

正如弗洛伊德为幸福所开的处方:“爱与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也重视隐私,经常希望能不被人打扰。问题往往是,真正独自一人时,我们又开始觉得沮丧。孤独的人容易觉得寂寞,没有挑战,无所事事。

有些人甚至因孤独而丧失某些感官能力,或罹患轻微的失调症。一个人若不能忍受孤独,甚至从中发现乐趣,就很难完成需要全神贯注的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在没有外援时,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

5.2 人需要同伴

人类天生就需要同类做伴。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基因里添加这种功能是有原因的。凭借合作在生存竞争中超越其他物种的动物,保持在同类能互相照应的距离,存活的机会比较大。

以狒狒为例,它们需要同类帮助才能避免受草原上的豹子或土狼所害,如果离群索居,活到成年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人类老祖宗依赖合群为生存的法宝,想必也是同样的情况。

如果探究日常生活中最恶劣的体验,我们就会发现合群的黑暗面:最痛苦的体验也跟人际关系有关。不公正的上司、粗鲁的顾客,都造成工作上的不愉快;漠不关心的配偶、不知感恩的子女、凡事干预的姻亲,则使家庭变成痛苦的深渊。

人际关系就跟其他事情一样,一切顺利时,我们就觉得非常愉快;挫折丛生时,我们就感到沮丧。其实人是环境中最有弹性,也最善变的因素。同样一个人,早晨可能使我们快乐无比,晚上则可能变成磨人的恶魔。

我们太依赖别人的情爱与认可,以至于完全受制于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只有在我们因一个人本身的优点而重视他时,他才能成为最丰富的幸福泉源。

5.3 寂寞

很多人孤单而又无事可做时,会产生一种无法忍受的空虚感。
**
青少年、成年人、老人都说,他们最不愉快的感觉发生在独处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论在装配线上工作还是看电视,一般人都是在周遭有人时觉得更愉快振作。

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换言之,无所事事的时候,心灵就无法遏制消极念头的来袭。除非学会控制意识,否则成年人也会被类似的情况困扰。

正因为如此,电视成了许多人的恩宠。虽然看电视算不得什么积极的体验——很多人说,他们看电视时觉得消极、软弱、易怒,但跳动不已的屏幕至少带给意识某种程度的秩序感。

可预测的情节、熟悉的角色,甚至大量的广告,都提供一种令人安心的刺激模式。用这种方式逃避沮丧,实在是一种浪费,因为徒然投下许多注意力,却得不到什么收获。

5.4 家庭的作用

一家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开放的沟通渠道,就能在信任的氛围中,逐渐扩充行动的机会,使家庭生活成为乐趣洋溢的心流活动。
**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一种普遍的错觉,以为家庭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处理家庭生活最好的策略就是听任其自由发展。男人尤其喜欢用这个念头自我安慰。他们知道工作要有成就是多么困难,要为事业付出多少努力。

回到家,他们只想松口气,而且觉得家人无权再向他们提出重大的要求,他们同时迷信家庭的完整。当妻离子散时候方悔悟,原来家庭跟“合资企业”一样,必须不断投注精神能量,才能保障它的生存。

家庭提供以情绪为主的保护,友谊是神秘的冒险。被问到最温馨的回忆,很多人记得的都是跟亲人共度的假日或旅游。提起朋友,他们较常想到的则是刺激、发现与冒险。择友是从少年开始就要学习的一门至关重要的技能。

而家庭是孩子的港湾,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一些必备技能,比如独处。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很多青少年放学回家,丢下书,吃些点心,就立刻抓起电话跟朋友联络。

如果电话没什么好聊的,他就打开音响或电视。即使看书,也不会看太久,做功课代表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当困难的资讯模式上,甚至最能自律的人早晚也会丢开书本,去寻求更愉快的意念。

不过学习独处,并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可惜有太多成年人一满二三十岁,充其量到 40岁,就自认为有资格缩进既有的窠臼,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们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学会了所有的求生伎俩,就以为从此能在人生汪洋中厘清航行方向。这是一种退化的反应,并不能带你前进。这种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并且永远不嫌太早。谈到若干运用肉体与心灵创造心流的方法,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心流,不受外在条件限制,就已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

5.5 挫折中自得其乐

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但遭受打击未必与幸福绝缘。
**
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主观体验不只是人生的一个面,它就是人生。

物质条件只是次要的,它们只能通过体验,对我们产生间接的影响;心流却直接裨益生活品质,甚至享乐也有同样的效果。健康、金钱,还有其他物质上的优势不一定能改善生活;一个人除非先学会控制精神能量,否则这些优势都发挥不了作用。相反,很多人历经艰难困苦,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这些人怎么能在匪夷所思的恶劣环境下,找到心灵的和谐。

拥有“自得其乐的自我”,能够学会确立目标、培养技巧、接收回馈,并懂得如何投入和参与,即使客观情况极为不利,也仍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能控制心灵就能使周遭发生的事情成为乐趣的来源。大热天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摩天大楼的玻璃帷幕掩映的晴空云影,处理一笔生意,看一个小孩跟狗玩耍,喝一杯白开水,都可能产生莫大的满足感,使生活更充实。

5.6 生命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从工作和友谊中找到乐趣,并且把每一次挑战都视同磨炼新技巧的机会,生活带来的回报当然会超过一般的水准,但这仍然不足以保证我们会达到最优体验。

即使最成功的事业,最令人满足的家庭生活,早晚也会枯竭;对工作的热情会逐渐冷却,配偶会离开人世,孩子也会长大离家。因此,我们必须完成控制意识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达到最优体验。这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

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从简单的舒适,社会价值、个人自主发展,个人与社会的重现整合,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

最终目标只要能为一生的精神能量建立秩序,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可能成为啤酒瓶收藏家、找出癌症疗法或纯属生物本能,比如希望儿女过得好,光耀门楣。

只要方向明确,行动规则清楚,并能提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任何目标都能使人的一生充满意义。

后记

所有的内容都离不开心流,米哈里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心流的成因和特征,即明确目标、即时反馈、匹配难度,也列举了一些案例和行为,比如外科医生。

而专注是心流的关键,早就心流的活动必须有挑战,而且挑战也必须是动态,当挑战与你的能力匹配时,有了心流;当挑战目标大大超过你的能力时,会产生焦虑,此时就是精神熵,应降低目标。

也许多次尝试调整之后,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心流,体会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