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英文名:《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作者名:[美] 卡罗尔·德韦克
译者名:楚祎楠

前言

主要讲述了关于更好的认识到「如何看待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那些逃避困难,只愿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收割优越感的固定思维者的无能。

一、关于聪明

很多人说,聪明人一生下来就聪明,我们常常会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说这孩子怎么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怎么样,这种话听听就可以了,真要有1%信了的话可就愚蠢到家了。

1.1 聪明没有固化

有些人认为,聪明是天生的,但通过我们的学习都告诉我们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智力是会随着学习而改变的,这里的智力指的是广义智力,也可以说是智慧。

有人说,你说的就是对的吗?我觉得聪明这件事就是固化的啊,生下来就定好了,我只要你回答一个问题,是不是有很多人原本挺聪明的,到最后变笨了?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很明显,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会变化的,而我们说,学习就是最好的手段,如果大家细心观察,一定会有感觉到不需要学到这里,跟周围朋友交流的感觉就早已变得不一样了,但是有些人就会固执的认为,那又怎样?我的收入没有增加,我的生活没有变化,我变「聪明」了?
:::info 当你的智识开始增加的时候,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过渡期,我遇到过,我相信所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牛人都遇到过,因为如果财富先于智识而到来,是守不住的。 :::
聪明没有固化,我希望你相信这一点,因为这种「相信」会让你变聪明。此话何解?

当你真的认为聪明已经固化的时候,如果你本身不太聪明,就不太容易再去做出改变,结果真的就固化了;如果你本身还算聪明呢?由于你的懒惰,导致你反而变「笨」。

而当你真的认为聪明没有固化的时候,无论你是聪明还是不太聪明,你都会变得更加聪明,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为了「更聪明」而不断去尝试自己能力边界以外的事,这种尝试本身就是一个「变聪明」的过程。

以上观点可以不信,但正如那个博弈观点:如果你不信我,什么也不干,显然不会变得更好;可如果你信我,至少有一定的机会变好,为什么不信呢?

1.2 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

以上的两种思维,就是固化思维成长思维

拥有固化思维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确定的,而拥有成长思维的人,则认为一切都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有人会说:世界对人类来说是随机的,但对上帝来说是确定的,我们只是看不清那些微小的作用力会导向何方而已。

不过其实这句话只对上帝有效,因为身为人类,我们的每个念头虽然都是来自过去世界的映射,但由于我们的智力局限很明显,所以我们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此如果你的「不做」是你之前认为的「注定」,那么今天看到的内容也是「注定」,为何不跟随新的「注定」去做更好的尝试呢?

不要小看这两种思维的区别,固化思维和成长思维的人在做事的目的性上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是聪明的、有能力的,但固化思维的人由于认为很多东西已注定,因此他们只对自己做得好的事情感兴趣,这样的人占大多数,因此我们才说「不是兴趣才做得好,是做得好才有兴趣」。

不过还有另一些人,就像在《异类》中说的那样,对解决困难有兴趣,因此越是他们被认为做不好的事情,就越是要做好,在这个四处寻找方法解决困难并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变得「聪明而有能力」。

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应该是NBA中受到质疑最多的一名球星,也是拥有最多粉丝的球星,每当他被人质疑「投篮不准、独断专行、太老了」的时候,他总能用一次又一次的表现来征服球迷和对手,这也是他客场被喊MVP次数最多的原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练球的偏执。

有一次他在奥运会期间由于不怎么会打乒乓球被队友嘲笑,本来这对于NBA选手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跟一位卡车司机不会游泳一样,但当大家再次见面的时候,他打赢了队里的所有人。

二、关于成功

你是看结果还是看过程?有人说要看结果,有人说要看过程,不过可能当下的各种观点的碰撞,已经把你给绕晕了,那么,现在来聊聊关于成功的事。

2.1 成功还是成长?

成功导向和成长导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成功导向的人往往是结果导向的人,只要结果好,就可以不求甚解。但我们说结果好真的就可以了吗?未必,因为结果还可能有运气的成分,这次运气好不代表下次好,这次刚好没入坑,不代表下次不会入坑。

所以结果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在结果作为「机会的瞬间拼图」的时候才可能有用。比如迈过某个门槛,是一次性的,那么当迈过的时候就迈过了,这个时候我们说结果才是重要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事情来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世上没有落单的坑,只要不搞明白,不弄清楚,下次换个形式你就还有可能往下掉。
**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部分时候「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了以后,从成功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提升了赢得游戏的概率,当你每一次做事成功的概率都是1%、2%的时候,狗屎运成功了也是保不住财富的,但当做事成功的概率都是50%、60%的时候,就能保证偶尔遇上厄运,没成功,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大部分事儿都可以重来,比如创业。

2.2 害怕努力

每当我们想起小时候的寓言故事或者是童话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小规律,那些聪明的、强大的,往往是输家,而那些笨拙的、弱小的,往往是赢家。

当然,这可以激励那些弱小者,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但同时,很多人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只有乌龟才需要那么努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种思维给毒害过。

小时候,我们总是害怕「努力」,一旦努力就有很多同学凑上来冷嘲热讽「呦,还挺用功的嘛」,你只能连忙解释,没有啊,我昨天玩了一天游戏,今天作业补补完而已。因为你知道,万一下次考试没有超越他们,你会对自己更为自卑,尽管考试的分数本来就有一个浮动范围存在。

努力成了一种羞耻,因为我们的固定思维告诉我们——有天赋的人不需要努力。

我们很多人都会陷入这种思维陷阱,事实上,有天赋的人比你更为努力的比比皆是,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他特别有天赋,更多的人是「本来可以有天赋」,但却没有显现在人前,被人误认为是没天赋。

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如果现在有),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清楚这一点,你应该如何夸奖,是你很有才,还是你很努力?就算只想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你都有必要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

2.3 天赋的真正意义

我们知道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天生的天赋,天赋究竟是如何展现的呢?就是我们的敏感度会更高,学习的进步会更快。
**
然而从初学到顶端,中间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解决很多的困难,打赢很多的对手,很多人认为天才就是一进入领域就是高手,这无疑是一种误解。

天赋,只是在同等的有效时间内,增加成功的概率,对,就算是同等的有效时间,天赋也只能增加一些概率,而不是必然。
**
如果要跟其他特质去比较的话,它跟家境好、受过高等教育等都是同一种东西,都是你的一个「安全网」,什么叫安全网,就是你比他人的成功区间会更大一些。

比如你的努力程度没有到100分,到98分也能成功,而有些外在条件更有优势的,则努力到80分或许也能成功,另一些人就算努力到100分,或许也只有10%的成功概率,且一旦失败,信用卡账单就得用3年5年的打工时间去偿还,尽管如此,若不努力就是0。

因此初始天赋没有多了不起,它能增加的成功区间也常常不是很大,如果你的努力程度不足60分,给再好的外在条件也是白搭。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明确的是,成功的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条件都只能增加一点点的成功概率,但当你去执行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执行力的原因,哪怕你的执行不那么完美,但当你去执行了以后,你往往就会到达下一个阶段,碰到一些新的机会。

因此你会发现有些人一开始并没有想怎么样,结果事情做着做着就很牛了。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天生的XX,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就如马云说一不小心把阿里做大了,我相信这是真话,就是执行,不断解决问题,然后就会碰到新的机会和挑战,只要这个过程像优秀的翻台率一样足够快,很快就能到达另一些不执行的人眼里的顶端。

2.4 天赋崇拜

我们了解了天赋是怎么一回事儿,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明白这些东西呢,为什么还是揪着天赋不放呢?

当我们说起勒布朗·詹姆斯或者拉塞尔·威斯布鲁克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他们拥有变态的身体素质,爆表的天赋可以助他们在篮球场上纵横无敌。

但到底有没有人看过他们在中学时期都是相对瘦瘦弱弱的呢?勒布朗·詹姆斯不仅训练极其刻苦,且饮食非常克制,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碰过一丁点儿猪肉了,这是不是天赋呢?

我们总是喜欢将我们的偶像和冠军想象成超级英雄,因为他们的基因里就带着某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他们能够理所当然地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这样会让自己好受一些,因为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就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怪罪在「出厂设置」上通常都会比较容易一些。

三、真实世界没那么简单

当我们看到成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结果,我们认为这个结果既然达成了,那么路径就往往毋庸置疑了,就跟我们走迷宫时试出了唯一解一样,太高兴了。

然而真实的世界却远没有走迷宫那么简单。

3.1 成就的由来

我们总会认为,惊人的成就都是某些孤僻的人在实验室里敲敲打打然后突然一个灵感闪现,把之前的东西都串了起来,就有了惊世的作品,比如爱迪生和电灯,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莫扎特和他的曲子。

其实这个世界完全不是这样的,成就也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样子,事实是爱迪生有着超过30名助理,其中有很多是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有强有力的资本介入,实验室也是最高规格。电灯呢,也不是一个突然的发明,而是旷日持久的战斗,中间有化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和一大堆工人作战了很长的时间,最终冠上了爱迪生的名字,可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穷人能完成的事情。

爱迪生也不是科学怪人,他是精明的企业家,他懂得如何去讨好媒体,如何包装自己以及如何不计道德地打压对手,我想这应该和你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不一样。

达尔文和《物种起源》也没那么简单,《物种起源》并不都是达尔文的观点,是达尔文和他的团队、同事、导师经历了上千次的观点交锋和讨论,耗费半生,最终集成了这篇集众人之长的巨作。

天才莫扎特呢?在被人们所熟知以前,他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出色,也不都是原创,很多都是把其他作曲家的东西进行大块拼接而成。

:::info 成就不是童话,也不是一个瞬间就可以点亮的东西,当看到那些头衔和精彩的故事的时候,你得清楚那不是事实。 :::

3.2 标签与打破标签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被标签化过,对于好的标签,我们当然会乐于欣然接受,但有的标签有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比如肥肥、傻子、胆小鬼等,有些人在长期被标签化的过程中变得更差,比如大家都想在体育课上看你出丑,于是你就更加讨厌参加体育课,接着由于你缺少练习,就更容易出丑。

打破标签是一个需要主动承受一段时间「负面情绪」的过程,这并不容易:

  • 首先,你得改变对标签的错误认识,即如果你不是有明显缺陷的话,其实你可以在绝大多数领域做得比大多数人都好,所谓标签,只是针对缺乏练习的现状而已。
  • 其次,你得清楚一个点,那就是如果你害怕他人的嘲笑,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练习,如此一来,要么他无法再嘲笑你,这样就会转为尊重,要么他会对嘲笑你失去兴趣。

你知道一个人嘲笑什么样的人最有兴趣?就是那些不敢做的人,那些会因为嘲笑而感到难堪的人,这就跟被打和被骂一样,如果你不会痛、不会哭、不会生气,那些人就对欺负你没兴趣了。

或许你会说自己无法在撕掉标签之前承受住他人的嘲笑与攻击,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哪个选择对你来说是长远获益程度更高的。

3.3 初始状态有多重要?

那么,这种成长思维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对,是通识。通识它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比任何技能都重要得多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大多数岗位都很少看技能和工作经验,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某个职位不是急到火烧眉毛马上要出成绩,这些都是可以学的,我们会选择一个拥有成长思维和热爱学习的人。

绝大部分技能都没有什么特殊的,都不需要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能胜任,只要真真正正没日没夜去研究,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人,不多日就能变「称职」,再接着就能变精通,有人说,精通哪有这么简单啊?是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这么简单,你不认为只是不够用心而已。

所以一个人的初始技能状态其实在很多时候是没有那么重要的,我们公司有几个牛人,在到公司之时都是什么都不懂的状态,但只要他们坚信自己能在几周甚至几天内达到标准,那就能达到标准,这都是我们亲眼看着靠着不眠不休地学习成长起来的。

3.4 社交恐惧

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精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能很多人没想到是如此之快。那么,你是否相信社交恐惧这类看似天生的东西,只要相信自己能够从性格特质中抹去,你就能将其抹去呢?

我们常常将人分为外向和内向,但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同时存有这两种特质,仅仅是比例不同而已。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遵循天性行事,在跟外界不断地交互中,由于收到的反馈不太一样,于是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个体,拥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其实性格这个词并不神秘,就是对我们「习惯如何应对世界」的概括而已。
**

罗永浩有轻微的社交恐惧,但显然,他证明了即使是他这样的人,依然可以成为国内最出色的演讲者之一。

当我们说到我们是内向者,我们就是不善与人沟通,或者就是不善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用固定思维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四、关于两性关系

现在来聊聊关于两性关系的思维模式,看看我们在相处中都犯了哪些错?那么正确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怎样?

4.1 两性关系处理能力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有能力的时候,我们总是能举出很多例子,说出很多方面,我们会说这个人左右逢源,这个人很有商业头脑,这个人思维缜密等等,但是很少有人把「能够妥善处理两性关系」当成是一种能力,当我们看到一段幸福的婚姻时,我们不会说某人是杰出的两性关系处理者,我们只会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一个好丈夫/妻子」,或者「你真幸运,遇到了一个相爱的人」。

我的一位朋友,生活得很幸福,她的闺蜜总是羡慕她有一个好丈夫,我见过她的闺蜜,也见过她的丈夫,我对她说,你的闺蜜觉得你幸运,错了,如果你的丈夫跟你的闺蜜在一起,那就谁也不会幸福。

有些幸福不是因为你遇到了对的人,而是你的适配范围比较广,大多数人遇到你,两个人都会比较幸福,而另一些人的适配范围比较窄,谁遇到她,都不太容易幸福。
**
有些人只看到了别人的运气,却没有看到运气之所以是运气,还跟人有关。

4.2 注定的爱情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通常相信,两个相爱的人应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两个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很相配,某天遇到了,接着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希望看到的恋爱关系就是如此特别的,而不是随机的。

然而事实上,两个相爱的人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去寻找拼图找到的契合的另一半,而是我们在某个刚刚好的时刻碰到的一个还行的人而已,我们可能不是很满意,但不妨碍我们通过一番经营,产生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爱情。

所以那些能够拥有爱情直到老年的人,一定不是运气好,也不是有多么合拍,但肯定是不错的两性关系经营者。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通常很认同一句话,叫「那些要你主动去努力争取的,都不是真正的爱情」,我能够十分确定,当一个人持有这种观点时,TA一定得不到长久的爱情,因为长远来看,没有一份爱情是不需要人们主动去维系的,你会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讨厌的事情,这就是代价,没有人可以无需代价就得到一切。

与此类似的,还有「心有灵犀」。

夫妻之间应该有默契?不,应该说是长久一起做事的两个人都应该有默契,这并不是什么感情驱使的,也不是什么「投契」,而是单纯地利用神经反射来预测而已,当两个人没有这种默契的时候,也不代表感情出现了问题,而是在某一领域交集不够。

所以无论是经营也好,想达到心有灵犀也罢,都需要人为努力去「促成」,有人可能会对一开始就在某事上心有灵犀的异性产生好感,但那仅仅是一瞬间,就算不是一瞬间,也仅仅是在某个领域,这种偶然基本到此为止。

4.3 七年之痒

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婚姻会因为7年而发生一些问题,金融危机也差不多是7年来一次,股市貌似也是7年遇一次牛市等等。

对于七年之痒还有一个神奇的解释,那就是人体每7年就要将全部的细胞更新换代一遍,也就是7年前你爱的人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今天的这个,因此当然就会发生问题了。

我们是学科学,学逻辑的,自然不能信这些无稽之谈,因为7也是概数,有时候不是7年,是8年9年甚至10几年轮回一次的时候也很多,因此这个只是作为谈资之用,并没有什么其他用途,也不存在什么规律。当然,因为时间久而倦怠,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个现象。

很多人会觉得,为什么婚后另一半会慢慢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遇人不淑,或者是对方实在太会伪装,因此上当受骗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想过,绝大部分时候,这个过程是双方共同促成的,单纯一方基因突变的情况并不多。

当我们说对方的毛病越来越多的时候,其实在对方看来你也一样,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身体的吸引力在慢慢减弱,因此哪怕我们不出现滑坡,仅仅是维持原样,本来某些可以忍受的行为也变得不能忍受了。

所以所谓的七年之痒,仅仅是我们忍受的阈值提高了,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变,只是自然吸引力减退,如果社会属性的吸引力不同步增强,很显然自然就要「痒」了。

4.4 热衷竞争

竞争是人类得以进步的源泉。这当然没问题,但,是不是得每时每刻、不分场合不分人地要竞争呢?这就值得商榷了,比如说跟自己的伴侣。

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出去以后沦为对方的「跟班」,于是总想着胜过对方一筹,更过一点的,甚至会在公众场合互相拆台,都说婚姻是一场合作,既然是「队友」,这样的合作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其实恋爱也好,婚姻也罢,都是关系的一种,只要是和谐的关系,我们都可以将其归结为两个字——友谊。在友谊之中,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聪明人和笨蛋,只有互相加持,一起获得最大的团队利益。

而所有友谊里只有一种是决计无法继续的,那就是你们互相总想通过贬低另一方来抬高自己,当这种事情持续发生的时候,就不再存有友谊,这种友谊也包括和谐的婚姻和恋爱关系。

因此,有些人聪明,但是我们叫它「小聪明」,碰到智慧,就显得有些目光短浅了。

五、关于家庭

当父母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传递给孩子的是怎样的信息?

5.1 正确传递反馈

我们常说,我们的身上有着原生家庭的印记,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我们的身上有着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记,世界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层层链条的传导作用于我们身上,说得再精炼一点,就是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包含了这个宇宙的全部信息。
**
之所以我们喜欢说原生家庭,是家庭跟我们的相处时间最久,所以它作用于我们的「块」看起来最大、最频繁,尽管它也是由其他作用力构成。

因此,父母传递给孩子怎么样的信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反馈,都会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添砖加瓦,当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是「你真努力」,他们便会在下一次更多地做努力和成长型尝试,当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是「你真聪明」,他就会为保有「聪明」的头衔而奋斗,无论是尝试做更简单的事情还是回避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享受夸奖」的感觉是好的,因此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将行为尽量调整为能被夸奖的样子。当我们去纠正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先确定,你给的反馈正确吗?会导向他往正确的路上走吗?

5.2 然后呢?

之所以很多人说「父母是不需要考试就能上岗的职业」,是因为不仅事前没有准入门槛,事后还没有考核机制,没有人因为做不好父母而怎样,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自食其果」。

就像上面说的正确反馈,很多人都做不到,因此孩子的价值观从很小时候就发生了扭曲,当孩子被椅子碰得哇哇大哭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去踢椅子,可是椅子真的有错吗?没有,父母他们只是想让孩子早点笑。

你看,父母并不是想花一些时间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而只是想早点解决自己的麻烦。
**
很多时候,父母教的并不是如何解决事情,如何让事情变得更好,而是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如何评价执行者身上,当孩子摔碎了一只碗的时候,当孩子玩火被烫伤了以后,并没有告诉他接下去应该怎么做,而是对其过去的行为甚至对孩子本身进行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顽皮和笨手笨脚的人。

但事实上呢,他们只是在尝试一些事情,跟你尝试你的新手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承担结果的主体往往要算上你一份而已。所以作为父母,最重要是告诉孩子「接下去」的事儿,如果接下去的事儿会让他费很大的劲,那么显然,下次他再做的时候自动就会衡量,无需你告诉他做了这件事就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为了展示身为父母的权威,父母他们常常会在很容易善后的小事上大动肝火,其实想想,是不是父母自己有心理问题呢?

5.3 成长思维误区

成长型思维有着很多的误区,一提到成长型思维,很多人可能就反应出「努力」二字。但是努力并不足以让你成功,努力这件事不仅包含了过程,还包含了方向,有些父母学习了《终身成长》之后,就拼命地夸孩子努力,不管这种努力结果如何。

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当你的努力一直没有成效还在埋头努力的时候,你就应该分析一下,是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如果你没有想过分析方向,却依然拼命在做,这种「为了努力而努力」的状态其实是另一种不努力。
**
因为「做」依然是相对简单的,而寻找正确的过程则是相对困难的,逃避困难,选择简单,本来就是不努力的表现。

5.4 持续改变

当我们说到成长比成功重要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可以想象很多人到现在都不一定认同,遑论理解,因此才会有这么多人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东西,但想想又一无所获,主因是他们对事物的内因想得不够透彻,如此,底层知识就不能够进行迁移。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肥胖的人都想减肥,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他们中也确实有一部分人瘦下来了,但是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反弹了。

改变不会自己持续,只有内在逻辑真正理顺之后,我们才会自动自发地保持改变的态势。

当有人减肥成功了以后,导致自身肥胖的问题依然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结果就很难持续保持下次。但当你看见黄油汉堡的时候,脑袋自动显示的不是美食,而是卡路里数值的时候,改变才会自动自发地持续下去。

后记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两个概念看起来在字面上就能理解,但其实要真正理解到纠正行为的地步,还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脑袋里其实都同时存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区别仅仅是我们在什么时候表现为哪一种。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虽然我们可能无法立即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完全清洗一番,但是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发挥作用的时候,多一分惊醒,并帮助自己迅速纠正行为。毕竟,当我们自己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不对的时候,是无法产生这种改变的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