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
英文名:《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作者名:[美]戴维·巴斯
译者名:张勇 、蒋柯

前言

进化是件挺神奇的事,它让我们祖先身上的某些习惯和特征一直延续到我们身上。进化心理学则是现代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之间的融合,通过分析祖先当时的生存状况,心理学家们就能解释现代人的种种行为,这个角度倒是挺有趣的。

这是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书了,厚厚的一本,内容很全面,从生存到繁衍,再到社会交往,其实祖先面临的这些主要问题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它不仅有趣,而且很实用。

一、从“进化”开始

1.1 达尔文进化论

提起进化论,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自然选择,还有那句经典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这套自然选择理论包含三个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变异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但只有一部分变异是可遗传的,由环境因素引发的某些偶然改变就遗传不了。而在那些可遗传的变异中,又只有一小部分能适应环境,于是拥有这种选择优势的生物就能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注意,是“生存和繁殖”,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选择”也可以叫做“生存选择”,比如鱼的鳃、鸟的翅膀。

但达尔文发现,光靠“生存选择”似乎不能解释一些事实,比如孔雀五彩斑斓的羽毛就对生存没什么用,反而会招来捕猎者。他还发现有些物种雌雄两性之间有着很大差异,他就想了,难道两性面临的不是相同的生存问题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为了解决这个疑惑,达尔文又提出了“性选择理论”,也就是为了求偶和繁殖而进行的选择。

性选择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同性竞争”,两只雄鹿用犄角打架就是在竞争交配机会。为什么雄性的体型一般比雌性更大呢?这当然也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异性选择”,就像在相亲市场上男女互相挑,显然拥有最受欢迎特质的人就有更多的机会生儿育女。

1.2 广义适合度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又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完善,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是伦敦大学的博士生哈密尔顿,他提出了“广义适合度理论”。

既然说是广义,那我们先看看最初的版本哪里狭义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的遗传方式仅仅是个体通过生育直接将“可遗传的变异”传给下一代,当时还没有“基因”的概念,所以也就没有考虑到亲属身上也携带了一部分和我们相同的基因,从基因的角度思考自然选择的问题,这是达尔文时代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亲属之间,血缘关系越近,相同的基因就越多,因此我们才觉得应该帮助亲戚,尤其是近亲。其实自家孩子也算是亲属的一员,所以对孩子的投资只是亲属互助中很重要的一块而已。

广义适合度理论用处还很多,我们之后还会遇到。

1.3 三种误解

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进化论,我们还要注意三种比较常见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觉得人的行为就是由遗传或者基因决定的。其实,进化论不等于基因决定论,进化论说的是遗传与环境这两者共同作用。比如遗传给了我们一种长茧子的机制,经常摩擦就会长出茧子来保护皮肤, 但如果没有“经常摩擦”这个必要条件,也是长不出茧子来。

第二种误解源自第一种,觉得既然行为是遗传决定了的,那我们就没法改变它。破除这种误解也容易,改变环境就行了。就像上面长茧子的例子,带双手套就都解决了。

最后一种误解,觉得当前的机制已经是最优设计。我想小伙伴们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咱们已经知道大脑的第一反应常常并不是最优解,只是最省脑细胞罢了。其实我们现在的大脑机制还只是更早时期环境选择的产物,更适用于几十万年前的环境,也就是说进化的速度要远远落后于环境变化的速度。

1.4 三大产物

接下来我们来区分一下进化带来的三大产物。

进化的第一样产物,也是最重要的,叫“适应器”。 顾名思义,适应器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东西,比如脐带能给婴儿输送营养。适应器必须有它特定的遗传物质,这才能让后代也拥有这样的适应器。

进化带来的第二样东西是“副产物”,副产物没什么用,它只是和适应器相伴而生的,就像人类发明电灯是为了照明,但它同时也会发热,这些发出的热量就是副产物。那刚刚说的脐带有什么副产物吗?我想大家都猜到了:肚脐眼。

最后一样产物是一些“随机影响”,或者叫“噪音 ”。它和副产物还不一样,副产物和适应器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而随机影响就是纯粹出于偶然了,比如奇形怪状的肚脐眼。

在这三大产物中,我们主要关注适应器,因为可以说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其本性都是由一大批适应器组成的。生理的本性由身体的适应器构成,同样,心理的本性,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性”,就是由进化出的心理适应器构成。

1.5 心理适应器特征

进化心理学当然就主要关注这些心理适应器,或者称作“心理机制”。

首先,我们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不同的心理机制的呢?是人为规定的吗?

如果是人为规定,那也太不够科学了,心理机制的划分有它“非人为的标准”,就是功能。就像我们对眼、耳、口、鼻的划分一样。只要心理机制执行的功能不一样,我们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

第二个特征是“问题特殊性”,就像市场的分工一样,不同的心理机制有它专门负责的问题,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以不变应万变。

问题特殊性也带来了心理机制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多样性和灵活性”。人类要面临大量的适应性问题,有为了生存的,有为了繁殖的,还有为了养育后代的,每一个主题之下又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又需要一个专门的解决方案,所以就有了多种多样的心理机制。

虽然多,但不乱,并且还能组合着使用,比如我先感觉到饿,然后观察眼前这样东西能不能吃,闻闻它有没有异味,最后才得出吃或不吃的结论。

二、生存问题

2.1 食物偏好

提到生存,肯定就离不开“吃”。关于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很讲究了。

对于游荡在热带大草原的祖先来说,获取食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他们要获取到足够的热量和特殊的营养成分,比如各种微量元素;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辨别哪种食物有毒,这点对人类这样的杂食动物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既吃植物,又吃动物,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中毒的概率。

通过观察现代人的饮食偏好,我们也能发现祖先的影子。

比如,人们都喜欢甜食,因为甜食能提供丰富的热量,祖先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相反,人们都不喜欢苦的食物,因为对祖先来说,这种味道往往意味着食物含有毒素。

此外,人们还有一种叫做“新食物恐惧症”的适应器,要不怎么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有勇气的呢。

即便到了现代,家长让孩子吃一种他从来没吃过的东西,就算孩子知道不可能会食物中毒,他最开始也只敢尝一点点,其实这就是人类祖先的自我保护机制。

2.1.1 几个关于饮食的假说

第一个叫“胚胎保护假说”,我们知道,女性在刚怀孕的那几个月会有呕吐反应,只能吃得下少数几种食物,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病,其实不是的,这也是一种适应器。

呕吐反应有什么意义呢?它能阻止孕妇摄入对胎儿不利的有害物质。

孕妇吃不下去的那些食物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毒素,比如肉类会因为真菌和细菌的作用而产生毒素,很多蔬菜中也含有各种毒素。也就是说,孕妇能吃下去的那些东西,一般都是特别健康的,想养生的朋友可以注意下。

第二个叫“抗菌假说”,为什么我们做菜都要放些葱姜蒜之类的调料?仅仅是因为更好吃吗?没这么简单。抗菌假说认为,这些香料有抗菌杀菌的作用,从而阻止了食物中毒素的形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做荤菜的时候放的调料比素菜要多,气候炎热的地区放的调料比寒冷地区要多,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第三个也不算什么假说,就来看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喜欢喝酒?这个问题也能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都特别喜欢吃水果,而水果成熟时会散发出“乙醇的香味”,所以人类摄入低浓度的乙醇已经是历史悠久了。

但现代人对酒的迷恋并不是一种适应器,它只是“喜欢成熟水果”的副产物罢了,所以当你下次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你可以想一想你的祖先正和朋友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美味的水果呢。

2.2 狩猎与采集

那么,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是什么呢?主要有两种途径:狩猎和采集。

狩猎是为了得到肉类食物,这一般是男人的活,而且经常是好几个男人组团去猎杀一个大型动物,这也就形成了“牢固的男性同盟”,这种同盟形式在现代也是随处可见的。

此外,狩猎假说也能解释人类的“互惠利他行为”,反正打到的猎物自己也吃不了,自己全家也吃不了,还没法储存,怎么办呢?就分给别人吧,这样以后自己没打到猎物的时候,也能到别人那里蹭点吃的。从本质上讲,这仅仅是将吃不下的那部分肉“暂时储存”到邻居和朋友的肚子里而已。

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负责采集,就是采蘑菇、挖野菜之类的。

那这对我们现代人有何影响呢?这两项活动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适应器呢?

既然男人主要活动是狩猎,那男人就应该发展出有助于狩猎的能力,比如跟踪猎物和回家所需要的方向感、监视猎物所需要的立体感;而女人是要采集固定不动的植物,所以她们会对周围的环境、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敏感。

所以如果你在大街上找人问路,问到一个男人时,他更可能会给你指一个方向,告诉你“往北走”;而问到一个女人时,她更可能告诉你一个参照物,比如“在xx超市对面”。

2.4 住所偏好

说完了“吃”,再来说说“住”。

自然选择也塑造了我们对住所的偏好,我们都喜欢那些资源丰富而且环境安全的地方,比如倍受家长们青睐的学区房,是不是最好还能离医院近点?

那人类祖先是怎么挑选栖息地的呢?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选择”,第一次到某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就要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如果环境特别空旷、毫无遮掩,像荒漠那样;或者完全封闭、妨碍了活动,像地下室那样,那他们就觉得此地不宜久留。

如果第一印象还不错,留了下来,那就到了第二阶段“搜集信息”。他们会看看这个地方都有什么有用的资源?又有什么潜在的危险?为了搜集信息,他们会特别在意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比如蜿蜒的小路。

最后一个阶段是“开发”,在这个阶段就是要考虑“要不要停留较长的时间”,不一定资源丰富就要一直留下来,因为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能被其他凶猛的动物看中。

另外,由于人类祖先对吃饱这件事尤为上心,所以他们更喜欢那些有丰收征兆的地方,比如绿草如茵、树木发芽或是硕果累累,而对“枯藤老树”这样的景色则是毫无兴趣。

人们对鲜花的偏爱也与此有关,虽然人类一般不会拿花来直接食用,但在冬季结束时,花儿意味着食物即将出现,所以鲜花就被当作是生活好转的信号。我们现在到医院看望病人时,喜欢带上几束康乃馨,也是这个道理,当然换作其他品种的花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2.5 情绪适应器

再来看看为了生存进化出的两种“情绪适应器”:焦虑和害怕。

我们在《反焦虑思维》这本书中学习过焦虑的进化意义,宁可把石头当成狮子,也不能把狮子当成石头,害怕这种情绪也是一样的。

语雀内容

虽然害怕是种正常而必要的反应,但如果害怕过了度,发展成了恐惧症,那就是“适应不良”了。恐惧症也是害怕,但害怕程度跟实际的危险程度不成比例。

来看看这两种“情绪适应器”给我们设定了哪些害怕或焦虑的对象。

我们天生怕蛇、怕蜘蛛,因为祖先被咬中毒过;我们也会恐高,因为祖先从悬崖或树上摔下来过;我们可能有密集恐惧症,因为祖先在太挤的地方不方便逃跑;我们还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因为祖先就害怕被群体排斥,孤身一人肯定活不了。

你看,我们对这些“原始的危险”有着天生的恐惧,但把目光放在现代,我们对汽车、插座、毒品、香烟这些“现代的危险”却不怎么在乎,即便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比蛇和蜘蛛危险得多。

2.6 死亡之谜

最后,我们来看几个关于生存的终极问题:人为什么会死亡?为什么不进化出个长生不老的机制呢?甚至为什么还有人会自杀呢?

:::info 威廉斯提出关于衰老的“基因多效应”理论,它是指一个基因既有它积极的作用,又有它消极的影响。 :::

比如一种促进男性性激素分泌的基因,在男性年轻的时候可以增强他的竞争性,但等他老了,这个基因也会增强他得癌症的风险。

把积极的作用在年轻时都用光了,剩下的消极影响都留给晚年,为什么这样的基因还会被自然选择保留呢?因为这个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嘛,至少对于基因本身来说是这样。基因只需要你繁衍后代就可以了,它本来也没必要让你一直活下去。

那为什么人会有自杀行为呢?死了还怎么让基因遗传呢?

别忘了第一部分中说的“广义适合度”,自己的基因遗传不了,亲属的基因也是可以的。所以当一个人自己实现广义适合度的能力严重下降,比如得了绝症、对恋爱不抱希望、或者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他就更可能有自杀的念头。

这种解释也得到了数据的验证,研究人员调查了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发现在年轻人当中,对爱情绝望的人更多次的想过自杀;而在老年人当中,由于健康问题感到给家人带来负担的更多地想到自杀。

三、繁殖(择偶)问题

人类祖先的两大终极问题是生存和繁殖,第二部分中讲了生存,接下来就该是繁殖了。不过,繁殖的前提是得有个配偶,所以这一部分就是“择偶”的话题。

3.1 女性择偶策略

我们在第一部分中提到了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后来一个叫特里弗斯的心理学家据此做出了两个重要推论:

  1. 对后代投资较多的一方在择偶时会更加挑剔;
  2. 为了争夺异性,投资较少的一方通常会发生激烈的内部竞争。

放在人类身上,一般情况下当然就是女性投资更大,所以才有了“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这样的说法。

那就来看看女性在择偶时具体有哪些偏好吧。

首先,肯定是对经济资源的偏好。很多人批评女生“拜金主义”,其实我倒觉得“拜金”并不是个贬义词,那些批评女生拜金的人,八成是自己拜不到金,或者自己没有金。所以就把拜金说成一件很羞耻的事,好像自己是不屑于这样,自我安慰罢了。

从进化的角度看,虽然最初还没有货币,但对食物等物质资源的偏好也是一样的。如果男人不能狩猎到足够的食物回来,女人怎么活?孩子又怎么活?所以自然选择也会让“拜金的基因”流传下来。

至于对身居高位的偏好,对年长男人的偏好(大叔控),以及对上进心或勤奋的偏好,都可以归结为对经济资源的偏好,因为地位高、年龄大、勤奋上进等特点往往意味着能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

虽说女性偏好有钱人,不过光有钱肯定还不够,人家还得愿意给自己和孩子花呀,所以女性还进化出了对承诺的偏好。

:::tips 爱情就是承诺最重要的一条线索,两人之间爱情越稳固,男方就越是愿意为女方投资。 :::

当然,承诺还有很多个层面。比如绝对的忠诚,比如赠送贵重的礼物,再比如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那又该如何衡量男人为子女投资的意愿呢?我们可以在第四部分中看到,在对子女的投入上,男人一般是比女人要少的,所以挑一个更愿意为子女投资的丈夫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女人会更偏爱那些“喜欢小孩”的男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还有些相对次要的影响因素。

比如长相和身材,因为英俊的长相和高大的身材意味着基因更为优质;再比如可靠性和稳定性,这能增加女人的安全感,因为这意味着可以获得稳定而持续的资源;甚至一名女性的择偶偏好还会受到其他女性的影响,如果一个男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和美女的合照,那别的女性对他的好感也会增加。

3.2 男性择偶策略

说完了女性择偶策略,再来看看男性的择偶策略。

其实男性和女性在很多方面的偏好都相似,仅仅在一小部分领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来源于男性和女性要面对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首先,要想成功地生儿育女,男性就必须娶一个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所以他们就会青睐那些标志着女性繁殖价值的相关特征。

这里有一个概念“繁殖价值”,它指的是处于某个年龄阶段的人将来可能拥有的后代总数量。一个15岁女孩的繁殖价值就比一个30岁女人的更高。

和这个概念类似的还有一个“生育力”,它指的是实际的繁殖成果,也就是生下的孩子有多大几率能活下来。这样看来,25岁女人的生育力肯定要比15岁女孩更强。

新闻里有过未成年人产子并杀婴的事件,虎毒还不食子,她怎么能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呢?刚刚那两个概念或许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自己都还未成年,生育力太低,没能力养孩子,但自己繁殖价值高呀,将来还有很多机会能生,所以这个不要了也不太心疼。

那为什么男性更偏爱繁殖价值,而不是生育力呢?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长期择偶策略”,是想找个终身伴侣的,来日方长,所以繁殖价值就更为重要。

如何判断女性的繁殖价值呢?年轻就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因为超过20岁以后,女性的繁殖价值就开始稳步下降,到了50岁就基本降为0。

年轻是第一个因素,那接下来就是貌美了,人们都喜欢高颜值的异性,但两性对外貌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同的,几乎在任何一个地方,男性都要比女性更看重(看重不代表只看)对方的长相,因为男性不仅能从美女身上看出优质的基因,或许还能看出更好的生育能力。

而审美也是种进化而来的适应器,也就是说,人们对“美”的判断标准是趋同的。几乎全世界的男人都不会觉得维密上的模特丑吧?尽管这些模特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

另外,男性还要面临“亲子关系不确定”的挑战,现在一些男性有“处女情结”,就是来源于此,如果一个男性祖先娶了一个处女,那他只要保证妻子不出轨,就能够保证生下的孩子是自己的。为什么经常听说男性有“处女情结”,却很少听说女性有“处男情结”呢?就是因为女性根本不存在“亲子关系不确定”这个问题。

3.3 短期择偶策略

之前讲到的都是“长期择偶策略”,是要找结婚对象的。但生活中“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也很常见,有人批评这种行为是“耍流氓”,可黑格尔也说过“存在即合理”,那我们就从进化的角度看看这种行为到底有没有道理。

说起短期关系,甚至是一夜情,肯定是男性更为偏爱,原因大家也都该明白了,男性的生育成本更低嘛。所以自然选择就在男性身上塑造了偏爱短期关系的适应器,比如在发生关系之后,男性的情绪会发生变化,会觉得对方吸引力下降了,这就促使男性再去寻找其他的短期关系,再去拈花惹草。

不过,从数学的角度看,男性和女性参与短期关系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呀,这毕竟还是个你情我愿的事,这就说明女性也能在短期关系中获益。

比如,找一个经济状况更好、地位更高的短期伴侣,就能获得金钱和地位上的收益;找一个长相帅气、身强体壮的短期伴侣,就能获取优秀的基因;或者还可以先通过短期关系,判断对方适不适合发展为长期伴侣。

虽然短期择偶对男女两性都有风险,不过或许是收益也很可观,所以自然选择才保留了这种心理。

四、养育问题

择偶之后就该生儿育女了呗,现在就来看看关于“养育子女”的进化心理学。

4.1 母爱多于父爱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母亲和父亲的投入程度是有差别的。平均而言,母亲对子女的照顾要比父亲更多,不仅在人类社会中是这样,在其他动物之中也是这样,背后有什么原因吗?

为此,进化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假设,我们来看与人类最相关的两个。

第一个假设是“父子关系的不确定假设”,第三部分中也提到过,女人对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根本不用怀疑,但男人就有风险了。万一费了挺大的力气养的却是别人的孩子,那他可就亏大了。所以只要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不管它是多还是少,男人对后代的投资回报都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假设是“损失择偶机会假设”,养孩子也是有机会成本的,其中一项就是不能再去追求其他的异性,抛开道德问题不谈,这是实实在在的繁衍问题。而且在这种损失上,显然男人比女的损失更大,因为男人的生育成本更低嘛。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预测,那些有更多机会吸引到其他异性的男人,比如自身价值高,或者在一个女多男少的圈子,这样的男人对自己子女的照顾就倾向于更少。

4.2 遗传相关度

刚刚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家长对子女的投资程度不同,那同一个家长对不同的子女的投资程度相同吗?当然也是不同的,其中第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遗传相关度”。

一般来说,养父养母或者继父继母对孩子的态度大概率上是比不上亲生父母的。如果一位父亲发现自己养了10年的孩子不是亲生的,那他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判若两人。前者我们很容易接受,但后者就觉得不应该了,毕竟一起生活了10年了嘛。其实它们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

从进化的观点看,亲代投资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所以自然选择会倾向于这样的投资心理:不把资源浪费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身上。

正因为人们都进化出了这样的心理,所以一名母亲如果想让丈夫对孩子的投资更多,她就必须让他确信这是他的亲生骨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说“孩子长得像爸爸”。

有调查显示,母亲说“孩子像爸爸”的次数是说“孩子像自己”次数的4倍,不仅母亲这样说,娘家人也经常这么说,这是一种进化出来的策略吗?可能是,而且在那个没有亲子鉴定技术的时代,这个策略还是有作用的。

4.3 投资转化率

再来看看第二个影响因素“投资转化率”。

投资转化率的意思就是,父母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投资,能不能换来他更好的生存和更多的繁殖?

如果这个孩子能充分利用父母的亲代投资,让自己活得更好并且再生下更多的后代,那父母就觉得这些投资是值得的,还会加大投资。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只关心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孩子,有时父母会对生病的孩子投资更多,因为同等的投资在他们身上的回报更大,性价比更高嘛。

通过这一点,我们或许还可以理解“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不是因为孩子要随父亲的姓,也不全是因为社会文化,从根儿上说,这是“进化使然”。

显然,男孩的繁殖潜力要比女孩高得多,条件允许的话,一个男人如果在一年内和多个女人发生关系,就可能有更多的后代;而就算一个女人也在一年内和多个男人发生关系,她最多也就怀上一次。于是父母在儿子身上的投资转化率也就更高。

当然,在我们这个“一夫一妻制”的国家,上述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重男轻女”在进化上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才说,“重男轻女”这种观念真的是老掉牙了。

4.4 亲子冲突理论

进化理论告诉我们,孩子是传承父母基因的载体,既然孩子如此重要,那为什么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亲子冲突呢?

虽然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但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和父亲还是和母亲都有50%的基因差异,所以孩子和父母的利益也并不完全统一。具体来说,就是孩子想要的比父母愿意给的还要多。

假设一个家庭中有兄弟两个孩子,母亲给他们做了10个包子,本来两兄弟每人吃5个就能刚好吃饱,但他们就是想多吃一个,吃到撑为止。但是“吃饱”和“吃撑”带来的收益是不一样的,比如吃饱之前每个包子有1个单位的收益,那从第5个到第6个可能就只有0.5个单位的收益。

站在母亲的角度,她肯定是想平均分配,因为这样她得到的总收益最大,也就是10。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就想自己多吃点,也就是自己吃6个,自己的兄弟吃4个,但这样母亲得到的总收益就是9.5,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虽然举的例子是有两个孩子,但“亲子间存在利益冲突”的结论在其他情况下也是适用的。

比如在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想生个二胎,这样能增加他们的繁殖收益。但孩子可能就不乐意了,因为孩子只想独占父母的所有资源,很明显这时孩子想要的就要超过父母愿意给的。

4.5 哈密尔顿规则

在第一部分我们简单提到了哈密尔顿的“广义适合度理论”,说了帮助亲戚的行为源于亲戚身上带有和自己相同的基因。现在我们再进一步,看看这个理论的数学模型是怎样的。

哈密尔顿先是定义了三个变量:助人者自身付出的代价c、被帮助者的收益b、被帮助者携带助人者基因的概率值r,当c<rb时,也就是被帮助者的收益乘上与助人者基因相同的那部分概率(这其实也就转化为了助人者的收益),仍然大于助人者要付出的代价时,自然选择就会保留这样的利他基因。

根据这个公式,如果遗传相关度为0.5的亲属获得的收益比助人者付出的代价高2倍,遗传相关度为0.25的亲属获得的收益比助人者付出的代价高4倍,遗传相关度为0.125的亲属获得的收益比助人者付出的代价高8倍,利他行为才“值得”发生。

我们不妨试着用这个公式解答那道千古难题: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哪个?

从遗传相关度上看,母亲和自己有50%的基因相同,而女友和自己基因没有相同的部分,那就能得出先救母亲了吗?肯定不是,因为女友在将来很可能会和自己生育后代,生下一个,就会有一个50%,而且还是一个繁殖价值很高的50%,仅从这一点上看,就该先救女友了。要是还有可能生育不止一个,那就更要救女友了。

不过,如果两人已经有了孩子,或者根本不打算要孩子,或者这个男人并不是非她不娶,那女友的处境就危险得多了。

当然,上述分析很冷血,因为仅仅是从进化的角度考虑的,没有考虑感情、教育、道德等因素,就当娱乐一下吧。

五、群居问题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那在社会交往中又会面临哪些适应性问题呢?

5.1 利他理论

“广义适合度理论”能够解释亲戚之间的利他行为,但利他肯定不是只在亲戚间才发生的,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都会有利他行为产生,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有几种理论可以解释这种非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第一个就是“互惠式的利他”**,我帮了你,是为了你也能帮我,双赢岂不是很好?

但是,互惠的想法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互惠行为往往不是同时发生的,今天我帮了你,可能很久以后才需要你帮我,就像小说《教父》里那样。但是恩情会打折扣呀,经常有人过了段时间就忘了当初别人的帮助有多重要,甚至还有人根本没打算回报,只想占个便宜,这又该如何应对呢?

这其实就是个“囚徒困境”的问题,如果只是进行一次博弈,当然欺骗更划算,所以达成互惠的关键就在于让对方知道你们还会合作,并且不让对方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和《博弈论》中讲的4条规则很类似,就是在一开始选择合作,绝对不先背叛对方;但只要对方出现背叛,忘恩负义,那就报复他,不再提供帮助;如果对方愿意重新合作,那也能宽恕他,就继续进行互惠式的合作。

概括一下,就是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可能有人问了,你这是不是太功利了?难道帮助别人就仅仅是为了让别人报答吗?的确不是,所以又有了第二个利他理论:间接互惠理论。

:::info 很多时候一个人帮助别人确实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他也能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是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合作的人。 :::

慢慢地,他就能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声誉,再吸引其他人过来和他合作,这不也是一项收益吗?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聪明人会采用“赔本赚吆喝”的策略。先通过无私奉献告诉别人,跟我合作保你不吃亏,于是就很可能吸引来一批更加优质的合作者。同时“赔本”的行为还说明他是“赔得起”的,就像你在微信群里发个大额红包一样,这又是一条可靠的线索,能让别人觉得这个人“值得合作”。

最后一个利他理论,就是友谊。不同于之前两种,在友谊中的互相帮助既不是为了直接回报,也不会考虑什么间接回报。你是我的朋友,所以我愿意帮你,仅此而已。

相比之下,肯定是友谊显得更美好一些,但一个人真正的朋友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友谊的主要风险并不是受到欺骗,而是根本没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5.2 攻击与战争

群居问题不仅有合作和利他这样的积极行为,也会有攻击与战争这样的危险行为。

既然这么危险,威胁到了个体的生存,自然选择为什么不把这种行为淘汰掉呢?肯定是能解决某些适应性问题。

比如,攻击行为最主要的用途可能就是掠夺他人的资源,这在幼儿园的孩子身上就表现出来了,小孩子的攻击主要是为了争夺玩具和地盘,而成年人的攻击主要是为了争夺金钱和配偶。

为什么男性的攻击性比女性更强呢?因为男性的生育上限远远高于女性,所以男性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也就可以很大,尤其在一夫多妻制的国家,有的男人儿孙满堂,有的只能打光棍。竞争越是激烈,就越容易采用更加危险的行为。

个体之间的攻击就已经够危险了,怎么还会有大规模战争这种毁灭性的行为呢?

战争的进化肯定会遇到很多阻碍,但只要认为战争带来收益大过其成本,它还是能保留下来。这就让战争有了很多限制性条件。

首先,战士们必须得相信自己这方会胜利,而且胜利后能有不错的收益;其次,要平衡好参战人员的代价和收益,在战斗中牺牲了,那就得有一个“烈士”的光荣称号,光宗耀祖,在战斗中负伤了,那就要有嘉奖,有优待;最后,参战人员必须对自己未来的生死“一无所知”,必死的战争谁都不愿意去,愿意参加敢死队的总是少数,而且敢死队也不会被叫做“必死队”。

5.3 社会等级

最后我们来看看“社会等级”的形成过程,为什么要划分出等级呢?

试想一下,如果祖先每次遇到一个竞争对手都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那这肯定显得非常蠢,输了可能会受伤甚至死亡,赢了也会浪费一部分精力。如果一开始就能知道双方孰强孰弱,那不就能避免在打斗上枉费代价了吗?所以,有了明确的等级,双方就能避免这部分代价。

因为祖先对社会等级很敏感,所以我们很小就能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推理,比如要你检验这样一条规则:“所有喝酒的人都必须年满21周岁”,你肯定会把关注点放在未满21岁的人身上,看看他们有没有喝酒。

但同样一套逻辑,我们对与权利和义务无关的推理就没那么敏感了,比如让你检验“所有写着元音字母卡片的背后都是奇数”,你就可能很自然地去翻写有元音字母和奇数的卡片,而正确答案则是翻写有元音字母和偶数的卡片。因为社会等级如此重要,所以祖先对地位看得特别重,尤其是男性,还是那个原因,男性在繁殖上的可变性更大、压力更大嘛,而地位高的男性就能吸引到更多、更心仪的异性。

还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是容易威胁到我们地位的场合,我们就越容易产生“社交焦虑”,跟下属交代工作时的紧张程度和跟老板汇报工作时的紧张程度肯定不一样,在教室给学生讲课时的紧张程度和在学术会议上发言时的紧张程度也肯定不一样。

所以,你在公开演讲时感到紧张本来就很正常,先理解它,再决定要不要改变它。

后记

这本书我们就讲到这里,从进化的角度看待现代人的心理,我们发现人的本性并不是天生, 而是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习惯。学了进化心理学,你是不是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