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孩子,挑战》
英文名:《CHILDREN:THE CHALLENGE》
作者名:[美]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
译者名:甄颖

前言

在我国存在普遍焦虑的领域,家庭教育肯定算是其中之一。

在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今天,家长们所面临的孩子养育难题也前所未有,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程度上,均是如此。

这给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她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大多不知所措。到底该和孩子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是平等和尊重,那和纵容孩子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才会有效?对哪些方面要加以引导?如果传统的方式不好用,那该用什么方式?现在有这么多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各不相同,该如何分辨?等等。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有长达40年的育儿研究经验,可以从大量的实例出发,结合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解答。

成为孩子的合作者至关重要,而惩罚和奖励都无法帮你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另辟蹊径。只有成为孩子的合作者,你才有可能加以有效引导,否则,你的“教育”只是自说自话,自欺欺人而已。

成为孩子的合作者,首先要重新认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明确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最关键的部分。至于有效引导,顺势而为即可。当然,在养育孩子中保持正确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一、“赢得”孩子

有多少家长是在凭感觉和经验在教育孩子?这显然是不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是要“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这显然更难,也更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孩子,充分认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1.1 平等,势在必行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开篇这样写道。用来描述现在的教育环境也算是恰如其分。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公开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一点儿责任心都没有。”,“太自私,想干嘛就干嘛。”,这是实情。时代的进步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人人平等,比如民主和自由,这一代的孩子们跟上了,他们的父母却没跟上。

“人人平等”在今天不再是一种要提倡的观念,而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想想三十年前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地位关系,再看看现在的,你就知道了。“当丈夫失去了对妻子的统治权,父母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统治权”。

如果你还是拒绝接受这种大势所趋,依旧习惯性地命令和控制你的孩子,不远的将来,现实一定会啪啪打脸,不仅身上疼,心里更疼。

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家长相比较孩子多出几十年的成长经验,无论从体力上还是从智力上,各方面都可以“碾压”年幼的儿童。他们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家长的指导,这一点毫无疑问。

平等并不是孩子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另一个极端,不是真正的平等和民主。如果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家里的“霸王”,家庭生活就会乱作一团,反而所有人都无法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民主。因此,自由和平等与规则和界限相伴相生,就像交通规则是为了保障大家的通行自由,我们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拥有真正的通行自由。

平等,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重。这是我们重新认识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与权利相伴的永远是责任,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责任。

如今在很多家庭里,孩子享受自由和权利,家长则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根本不是平等和民主,结果只能培养出一个个“小霸王”。

1.2 奖励和惩罚背后是控制

这两种行为都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无法帮助我们成为孩子真正有效的引导者。

当家长被孩子的行为激怒,去惩罚或者打骂孩子时,你就是在承认你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要不然你不会用体力上的巨大优势作为武器。千万别自欺欺人地说这是“为孩子好”,这种方式换来的只是暂时的屈服和长期的对抗,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孩子从家长的惩罚中得到的是深深的疏离感和挫败感,这很可能会成为后期问题行为的根源。

当家长用物质奖赏来换取孩子的好行为时,你就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享受贡献和合作的快乐,转移到了物质奖赏上面。

孩子们都有做出好行为的愿望,这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

换句话说,你对孩子的奖赏成功地拉低了孩子的动机层次。长此以往,孩子们无法培养出责任感,他们会习惯性地把关注点放在“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总有一天,大人会找不出令他们完全满意的奖赏。

我们养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发的行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定位,就必须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做一个好的引导者。当孩子确定我们尊重他们,也尊重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引导。

1.3 有勇气对孩子说“不”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孩子高兴,那你可能掉入了“过度宠爱”的陷阱。

想让孩子高兴是家长的本能,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要满足孩子的愿望。但如果是用牺牲既定的规则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出于害怕孩子不高兴而妥协,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了。

当孩子高兴时,家里就会呈现出一片和谐,皆大欢喜,所以,很多家长就会面对孩子随心所欲的要求作出让步,尽管也会声明“这是最后一次哦”,可下次依然如此。

短期效果的美好会麻痹我们,让我们很难看到让步和妥协带给孩子的长期影响。

孩子需要学会尊重规则,也需要学习经历挫折,甚至是面对痛苦,这些是以后都要面对的。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有能力面对挫折了,这是无稽之谈。这些都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品质和技能,怎么可能因为年龄增加而突然拥有。

敢于对孩子说“不”,尊重当下情形的需要,尊重规则,注重长期效果而非短期效果。

1.4 有勇气放开你的手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我们总会担心没有我们的照顾和保护,孩子就会受到伤害,这种担心和恐惧很正常,但我们不能被这种担心恐惧所支配。

在“为他们好”的借口下,我们这样的态度会造成孩子停留在无助和依赖的状态中,让他觉得自己必须依靠家长。这样的信念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我们也不想这样做,孩子需要成为独立的自己。

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训练和培养孩子自己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我们必须去帮助,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孩子有能力应对生活的难题和挑战。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要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同时也随时准备好,在他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孩子早产,从小瘦弱,不爱吃东西,全家上下都精心呵护她的胃口,这本没错。孩子逐渐长大,还是得哄着吃饭,变着法地哄,比如喝一碗饭给100块钱。等到这个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得了厌食症。

1.5 激发独立

极少有父母会故意不让孩子发展独立和自立的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这些。然而,很多人在看到孩子遇见麻烦,或者笨手笨脚地想做一些事情时,总是忍不住想去帮助孩子。

我们需要克制这种冲动。很多时候我们给与孩子的帮助都是没有必要的,破坏了孩子本来的节奏,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计划。比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碰到台阶时,总会停下来用手试探一下,这是在探索,也是在学习。如果我们抱起孩子,帮他走上去,实际就是在帮倒忙。

而且,我们替孩子做事情,会让他感到气馁,他会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弱小。我们实际所表达的,是对他能力和勇气的不信任。当然也是一种不尊重,不尊重他是个独立的个体。

时间长了,如果家长习惯性地帮助孩子做事情,孩子也会逐渐习惯这样,习惯被服务,也习惯自己的无能为力,这是很可惜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都不会忘记孩子学习走路时的情形。

妈妈一般会退后一步,和孩子保持一段距离,伸出手——在孩子差一点能够到的地方。这样,妈妈既能鼓励孩子,也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于是孩子开始尝试,当他成功地走到妈妈的怀抱,脸上会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妈妈也为孩子的成就而开心。

我们应该经常想想这个情形,这也适合孩子生活的其他部分:我们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

二、不该做什么

科学养育的关键在于界限。作为父母,首先要分清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现在先说什么是不该做的。

2.1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缺点上

见过或听说过不少的家长,她们见不得孩子犯错。她们总是在担心,担心孩子的表现不够好(没达到她的期望),担心孩子养成坏习惯,担心孩子长大以后做不好,走上歧途等等。

于是她们会一直监督孩子,想尽办法预防可能发生的错误,不停地纠正孩子的缺点,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是挺让孩子沮丧的一种情况,搁谁身上都会沮丧。这种情绪会让孩子变得害怕出错,进而害怕做事情,毕竟做的多可能出的错也会多。

家长觉得自己有极大的责任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总得做点什么吧——于是,孩子一出现“错误”,我们就急着插手。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另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犯错误是学习的必经阶段。
**
我们要有接纳不完美的意识和勇气,允许孩子不完美,也允许孩子犯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和成长。“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这样的提问,可以将孩子引到改进的方向,激发孩子的勇气。

和学会事后补救,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比较起来,犯错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2.2 不要把行为和人混为一谈

有句俗话叫做“对事不对人”,就事而论事,不涉及人身攻击,这是非常理性的态度,也是方法论。

可惜大多数时候,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都做不到“对事不对人”,想想你给孩子贴过什么标签就知道了,“小哭孩”、“小骗子”、“粗心鬼”、“小马虎”、“就知道欺负弟弟”等等。当我们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就等于孩子归了类,时间一长,他们也会自己给自己这么定位。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之所以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比如大宝在家里添了二宝之后总是尿裤子,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妈妈的关注——总得给换裤子吧——虽然会被吵,总好过没人理啊。于是,“尿裤子”就成了他获取妈妈关注的手段,虽然他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绝大多数习惯性尿床和尿裤子的孩子,除了生理原因之外,都是在无意识地用膀胱表达他的不满。
**
可怜的是,他完全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采取更积极合理的方式。

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将行为和人分开,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会让他一直充满向上的勇气——不是我不好,只是这次没做好——这样的心态才是孩子应该具有的。

2.3 不要和孩子陷入“战争”

战争通常是双方发生冲突的结果。一旦发生战争,势必有输有赢,或者双输,双赢的局面几乎不可能。

在家庭中发生“战争”,是最不理性的行为。不管表面上谁赢谁输,实际上都是双输。

从战争中退出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让他的风,无帆可吹”。退出并非不管,当然也不是放弃孩子。恰恰相反,这么做是出于对孩子更为理性的爱。

发生冲突时我们能主动退出,实际上是帮助维护与孩子的感情。毕竟当发脾气时,双方都不会感觉到爱,而是相互伤害。

当我们有技巧地退场,告诉孩子:“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和你争吵,这会伤害我们的感情,我需要去冷静一下。”孩子也会意识到当下并不适合处理问题,也能学习到如何理性地处理冲突。你可以到书房、卧室,或者其他你认为比较放松的地方,卫生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能有些人会很难赞同这个方法,认为这样是对孩子的放纵,让他为所欲为。这是不合理的看法。你要去观察冲突背后孩子的动机,可能是引起你的注意,或是争夺权力。你如果应战才正中他下怀,而且对解决问题丝毫没有帮助。

我们养育的目标是引导孩子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孩子能从中得到成长。这一点要始终心中有数。

此外,父母们也不要参与孩子们之间的“战争”。

你也许并不清楚的是,绝大多数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冲突,都是为了吸引家长的参与。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在场(得让孩子们确信你不在),他们之间的冲突会减少90%。

父母一旦参与孩子之间的战争,就会不自觉地扮演裁判和执法者的角色,保护弱小的一方(认为他被欺负,实际不然),打压另一方。然后你会发现,一个争端的结束,就是另一个争端的开始。而且,“你们要相亲相爱”之类的说教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一定会再次,再再次发生冲突。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他们的战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相信他们自己能处理好。结果会如你所愿。

2.4 不要急着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很多所谓的“坏”习惯,比如咬指甲、吸吮手指、尿床、性游戏等等,并不是这些行为真的有多坏,而是大人们觉得这些习惯背后隐藏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和危险。

每个心理医生都知道一件事:孩子们大部分的性游戏都没有引起过大人的注意,然后自生自灭,事实证明这并没有对孩子产生危害。对孩子而言,只是在特定阶段出现的一个小乐趣而已。如果家长发现之后去阻止孩子,孩子就会本能地保护这个乐趣,采用各种方法避免这个乐趣“被拿走”。

如果家长严厉地反对加管控,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乐趣会升级成为孩子击败大人的一个武器。看到你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就像风再大也无法吹走裹紧的衣服,我们也不可能通过说教和控制来“降低、减弱、消除”孩子的“坏”习惯。

这需要家长的理性和智慧。

通过表象看到行为背后的目的。这个习惯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还是想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或者仅仅是一种阶段性尝试?这很重要。只有找到背后的目的,我们才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消除导致“坏习惯”的原因。

信任和鼓励是纠正“坏”习惯的两把金钥匙。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还尿床,这对家长来说有点难堪,会有挫败感,但是转过来想想,难道孩子会一直尿床吗?到了高中还会这样吗?其实我们也很清楚,这样的行为即使不管,早晚也会停止。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给自己信心,然后这种信心也会传递给孩子。至于鼓励,后面会具体说到。

这需要时间,不要期待一夜之间发生奇迹。纠正行为并非真正的目的,调整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认知,才能彻底地改善行为。这绝非一日之功,是需要家长长期付出行动的。毕竟,错误动机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

三、应该做什么

第二部分中说的是不应该做什么,现在我们来说说应该做什么。

3.1 帮助孩子保持规律

当你开车走过城市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发现连续几个路口的红绿灯都出现了故障,不再倒计时然后切换,而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变化颜色,你能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刺耳的刹车声,车流也变得拥挤了。现在你前面就是十字路口,请问你是感觉自由了,终于不必等红灯了?还是感觉更紧张,更没安全感了呢?你希望接下来的红绿灯恢复正常,还是一直如此?

规律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稳定的规律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和清晰感,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由。
**
父母有责任确定让全家人都能正常舒适生活的规律,建立和维持日常秩序,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习惯。不必担心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无法体验规律生活。一旦规律形成,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并且由此得知做什么才是应该的。

在这方面,父母需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认识到保持规律对于孩子,对于家庭和谐的重大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得冷冰冰的,温和而坚定才是合理的态度。

3.2 用行动来有效引导孩子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类似的话不知被多少无助的父母说过多少遍。其实,你早应该意识到了,说了那么多遍都不管用,你继续说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边不停地告知,一边并没有对孩子违反规则的举止采取行动,孩子自然就会学到:他的行为可以和你说的不一致。
如果你真的想改善孩子的行为,就应该采取行动,而非不停地说啊说。

要注意的是,你的行动是关于你自己的,你可以决定自己做点什么,并不是让你对孩子惩罚性的行动。
**
比如孩子没有洗手就坐到了餐桌前,你可以把食物挪离他,告诉他:“食物只提供给洗过手的人。”如果他坚决不洗手,那就贯彻你的行动,让他明白你不只是说说而已。下次如果还不洗手,还是会把食物挪离他,这次甚至都不用多说什么,孩子就会从你的行动中学习到“饭前洗手”的规则。

提前和孩子沟通你要怎么做,是另一个关键。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他有权利提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你带孩子去超市之前,要和孩子商量好你们今天要买的东西,包括他有没有可以买的东西,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如果不能做到的话,那就会马上离开超市。不管孩子能不能全部听懂,你都需要提前说。然后,按约定好的去做就行了,不必再去唠叨“你为什么说话不算话”之类的。

记住,孩子会从你的行动中学习,而非你的语言。

3.3 有效跟进,前后一致

当家长确定要做些什么,或者停止做些什么,请一定要说话算数,执行到位。

比如有个孩子经常在早上赖床不起,每次都是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叫他起来。终于妈妈受够了,恰好在家长课堂上又学习到了新的方法,妈妈决定用起来。妈妈去买了一个闹钟,告诉孩子自己设定闹钟,并对闹钟响的时间进行了协商。

第二天,闹钟响了,孩子却没有动静,妈妈侧耳听了听,闹钟的声音停止了,妈妈知道是孩子关掉了闹钟,然后又睡着了。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后,妈妈终于还是没法忍耐了,冲到房间叫醒了孩子:“我们说好的,听到闹钟响就要起床。而闹钟在半个小时前就响了,可你还是没起。快点,马上起来!”

妈妈的开端很好,但遗憾的是,她没有贯彻执行,没有做到前后一致。仍然在叫孩子起床,所以,这还是她的工作。
如果你确定认为起床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就应该退后,交给他自己负责。假如他把闹钟关掉继续睡觉,那也是他的事。无论多晚起床,学还是要去上的,迟到的后果要自己去面对。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对妈妈来说可能有点儿折磨——孩子就能真正负起责任来。

另外,在你开始使用新的,合理的方法时,你要明白,事情不会马上就变好。事实上,事情在变好之前会变得更糟。

3.4 做好自己的事

目前在我国,妈妈们是家庭教育的主力军,而且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去学习教育知识的,大多也是妈妈。从这一点上,妈妈们值得我们尊敬,她们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外人(包括孩子的爸爸)难以想象的艰辛。

很多妈妈们自己很有主见,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然而家庭中的其他人,比如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等,却常常做不到和妈妈步调一致。所以,很多妈妈对自己的“猪队友”老公恨铁不成钢,想方设法地让他接受自己的做法,和自己保持一致。

可是,妈妈们要清楚的是,你可以做好自己,但无法做到控制所有的事,包括自己的老公。你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教育孩子,但是没有权利干涉老公对待孩子的方式。

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无法接受:我们应该关注孩子,也包括应该关注其他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和合适啊。

是的,我们确实应该关注孩子。然而,什么是正确和合适的方式呢?谁来判断?如果你认为应该为孩子营造民主和平等的家庭氛围的话,那么权威应该出现吗?再说,我们如果认可孩子有自主的能力和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那么,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来说都是可以接纳的。

父母两人性格不同,想法和意见不同,这很正常。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当然最好。但意见一致并不是必须的。孩子会观察和感受自己周围的人,他能够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

妈妈们如果对自己的养育方式足够自信的话,大可不必太在乎其他人的方式,其他人只不过是孩子环境中的事实情况而已。
**
当然,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等老人们,他们是有着特殊地位的,可以只宠爱孩子而不用担负太多教养的责任。如果爸爸或妈妈被老人的溺爱行为所困扰,只能说明你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爷爷奶奶们的行为不仅会徒劳无功,还会增加家庭紧张和冲突。孩子和老人的关系是他们之间的事,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回应就行了。

做好自己的事,并且相信孩子。激励和鼓舞孩子为自己要面对的关系和问题作出判断和选择,我们就负责做好参谋。

四、重要认知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关键在于你的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几个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的认知。

4.1 温和不同于放纵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可以接收到各种家庭教育理念。现在哪个家长的微信里不关注三五个家庭教育类的公众号啊?而朋友圈里传播最多的,一个是养生信息,一个就是家庭教育。前者是为自己焦虑,后者是为孩子焦虑,而两者都是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焦虑。
**
几乎所有的主流家庭教育理念都强调不能打骂体罚孩子,要尊重孩子,很多家长也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却不知不觉走入了另一个“温和的陷阱”,以孩子的需求为核心,没有规则,没有界限。还有的家长美其名曰“解放天性”,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殊不知,这样的“自由”,这样的“尊重”,其实就是放纵,正在把孩子推向他自己和社会的对立面。怎么理解呢?这样长大的孩子,以自我为核心却不知满足,以控制别人为目的却无视规矩和界限。

温和,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你得充分了解孩子各个阶段发育的规律,尊重孩子不同阶段应该具有的权利,同时也要清楚规矩和界限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所以,温和而坚定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并行”——两者齐头并进,而非“串行”——有时温和,有时坚定。

案例:一岁半的小麻豆试图爬上客厅的一把椅子,不小心摔倒了,撞破了点嘴唇,有点儿害怕,妈妈温柔地安慰他的情绪,鼓励他再次尝试。

案例:妈妈和四岁的小胖约定好了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可是到了时间小胖还在玩,妈妈平静地告诉他,时间已经到了。并把手伸到小胖跟前,小胖不情愿,开始哭闹,妈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直伸着手。

案例:五岁的壮壮跟妈妈去超市,看上了一款新玩具,非要买,妈妈告诉他,到儿童节的时候可以送他当礼物,壮壮不依,一定要买,哭闹不止,妈妈并没有多说什么,走开和壮壮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同时确保能看到孩子,站在那里等他。

以上的案例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呢?

4.2 坚定不同于强硬

坚定对于孩子非常有必要,它可以提供界限,没有界限的孩子会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会越来越过分,直到积小成大,积重难返。另外,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坚定和强硬不同。

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命令孩子做什么。而坚定,是尊重我们孩子,同时也尊重当下的情形,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案例:妈妈做好了米饭,孩子不乐意吃,非要吃面条。他当然有不吃米饭的权利,妈妈明白这一点。她告诉孩子:“我们今天中午吃米饭,如果你不喜欢吃,可以不吃,离开餐桌。”,“可是我不喜欢吃米饭!”,“那现在我也没办法。”孩子气呼呼地离开了。

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当然有必要,但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需要我们敏锐的观察和判断。

会倾听比会说要重要得多。

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参加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你乘坐的飞机在半空中漏油了,飞机很快会失去动力坠毁,这时飞机上有5个人,分别是飞行员,一对夫妻,一个老人,还有你,却只有一副降落伞,应该给谁?”小男孩想了半天,艰难地说,“我想应该给我。”

主持人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小男孩的回答,转过身开始调侃起小男孩的选择,观众席中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这时从后面传来了小男孩的哭声,开始是抽噎,后来越哭越厉害。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哭,是因为飞机上其他人的悲惨遭遇吗?小男孩渐渐止住了哭声,小声地说:“我是去拿油,拿了油我还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主持人沉默了,现场的观众也沉默了。

我们大人经常以为我们理解孩子的意思,但其实根本没有倾听他们。我们只顾着说,却很少愿意认真地去听孩子说了什么。

孩子的观察力往往非常敏锐,超出你的预料,同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却落后于观察能力,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无法一下子清晰地表达自己。我们要了解这一点,多点耐心去倾听。

只要我们去倾听,就能收获很多很多,比不停地说教收获要多得多。

4.3 怎么说比说什么要重要得多

虽然说没听那么重要,但我们总归还是要说的。

说是为了沟通,为了让对方有效地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息。从这一点来考虑,我们怎么说的,如语气,如姿态,比我们说的是什么要重要得多。

孩子跟我们说话时,听我们的语气,往往多过听具体的内容。

  • 如果家长的语气强硬而独断的,哪怕说的内容并不过分,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权力之争。
  • 如果家长在辅导孩子时语气是讥讽的,哪怕目的是为了孩子做得更好,也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气馁,或者厌烦。
  • 如果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刻意处理声调,用一些听起来傻里傻气的“婴儿语言”,孩子不会觉得有趣,相反,这也是一种不尊重。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朋友说话一样时,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门就敞开了。

4.4 苦难并非坏事,而是机会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疼痛和苦难不可避免。

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更少。面对苦难时的恐惧会让痛苦放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
**

比如打针,打针确实会疼,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尤其是当孩子第一次打针时,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会有点儿疼,可以形象地类比一下,比如好像被大蚊子咬了一口,坚持一会儿慢慢就不疼了,然后身体也会恢复健康。

这样可以让孩子客观了解即将面对的苦难,勇敢地去面对。而很多家长却会欺骗孩子说不疼不疼,一点儿也不疼,孩子后来一打针就发现被骗了,这只会让他更加痛苦。然后家长就开始各种哄,拿玩具,买好吃的等等,以此来抵消打针的疼痛。这又是一种欺骗,好像拿着玩具和好吃的,疼痛就消失了。

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没人可以逃避。我们应该借助孩子不得不承受的困难,教会孩子客观地面对,勇敢地面对。

五、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持有的心态

5.1 理性

这是我们现在养育孩子最缺乏的心态,也是最应该具备的心态。

理性与感性相对,意味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做出判断和选择。
**
比如孩子在一岁左右喜欢吃手,这是处在口欲期的正常表现,实际是孩子用口探索环境的需求,但却被很多的父母或者老人不厌其烦地制止,她们的理由很简单:手不干净。可怜很多孩子因此被训斥,被打手,甚至有孩子手上被涂辣椒水,后来这个孩子自残,而且和家人的关系严重紧张,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伤害。

再比如孩子都会犯错误,这对每个人都很正常,可是很多家长却见不得孩子犯错误,或者对孩子的错误反应过度,视错误如水火。事实上呢,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每一次犯错都可以当做成长的机遇。这才是符合规律的认知。

在了解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认真思考。

人的大脑在大多数时候是很懒的,它会凭感觉或经验做出判断,以便节省精力,但感觉往往是不靠谱的。所以,需要我们首先要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这其实并不容易,需要经常练习,尤其是当你习惯了根据感觉和经验来教育孩子。

比如当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打翻牛奶,你会有什么反应呢?第一肯定是先看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呢,可能会指责他,或者是埋怨,说一些“现在你还做不了这个,等你长大些再做这些事”之类的。如果认真思考一下这个情形呢?其中什么更重要?是被浪费的牛奶?还是孩子愿意去做一些事情的尝试?也许这就是责任心的萌芽呢。

结合孩子年龄的阶段,打翻牛奶显然是正常的,大人们不应该反应过度。而且更关键的是,只凭感觉就做出的反应,显然不能帮助孩子从当下的情形中成长。

5.2 放松,从容

我们很多对孩子的操心其实没必要。孩子不是你想的那么脆弱,他自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瞎操心”。

更糟的是,孩子也会清楚我们在为他做没必要的操心,他会加以利用。另外,我们的担心并不能真的阻止事情发生。最好的预防和让双方都安心的方法,是放松一些,对自己的孩子真正有信心。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对孩子担心的地方多的让人惊讶。我们时刻担心孩子有可能出现坏习惯的征兆,会再三盘问;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是冷是热;担心他能不能把事情做好,一直提醒;担心他表现不够好,让我们脸上无光………总之,各种担心。

我们这么做,其实表达的是:我信不过你,我得通过控制你来确保你能变好。
**
这不仅对孩子,还有对我们自己,都是沉重的负担。

我们大部分担心的原因,是源于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退一步说,我们没有必要每件事情都管,每个问题都解决。当我们放松下来,少关注,甚至不关注,关于孩子的很多焦虑都会消失。原因很简单,孩子很多行为都是为了让你关注。

对孩子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其实养育孩子可以很轻松。

5.3 和孩子一起享受乐趣

我们常常花很多的金钱,也花了很多的心思,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提供尽可能好的物质生活,却忘记了自己也要参与。

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互动少,质量差,是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

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时间,我们恨不得都交给手机。至于孩子,有那么多玩具自己去玩呗,大不了,也给你一个手机。这种心态也是导致现在亲子关系普遍紧张的原因之一。

电子产品和五颜六色的玩具,并不是孩子的刚需,父母用心的陪伴才是。
**
一家人在一起的共同游戏时间,可以成为家庭和谐、关系融洽的重要时刻,是所有家人快乐的源泉。因此,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一起玩,一起享受乐趣。

每家的兴趣不同,做的事情也不同。只要你有积极参与的心态,就能强烈地感染孩子,他们会格外地开心,格外地投入,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

后记

这本书的很多理念为尼尔森博士后来创立正面管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其中有很多颠覆传统认知和做法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这些还都是科学合理的,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

家庭教育发展到现在,不管有多少理念和体系,对科学和理性重视程度也的确是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