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1. 控制型
    • 比如:我数三下,1…2…3…
    • 后果:变得懦弱或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性
  2. 放任型
    • 比如:让他哭,哭半个小时再说
    • 后果:极度缺乏团队归属感,过度具有依赖性(比如网络上瘾)
  3. 贿赂型
    • 比如:用奖励诱惑
    • 后果:做任何事都没有来自内心的动力,感受不到事情本身的乐趣容易觉得人生没意思,进而容易导致抑郁
  4. 忽视低估孩子的感受
    • 比如:孩子哭了,家长说不哭不哭没事的;孩子说我腰疼,家长说小孩子哪有腰!
    • 后果:孩子也会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忽视他人的感受
  5.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 比如
      • 直接后果:提前说好几点以后到家没饭吃。
      • 消极后果:杯子打碎了,不准看动画片。孩子不知道它们的因果关系。
    • 后果:孩子会因此学会撒谎。
  6. 体罚时失控
    • 轻微的体罚是没有问题的,体罚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在体罚的时候的失控。
    • 后果:这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情感引导式教育

情感引导式教育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他们的,然后再引导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在孩子之上,忽略孩子的需求。

具体操作步骤

  1. 给孩子埋下种子
    • 比如:带孩子去饭店之前约定好——今天吃饭不要大声说话、不要乱跑。在出发前、在路上、进饭店前多次提醒。而不是发生了才突然打骂孩子。
    • 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不是“要乖”这种不明确行为的要求。
  2. 不断的观察和判断孩子
    • 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还是逐渐开始失控了
  3. 学会聆听
    • 当孩子失控了的时候,我们要蹲下来平视他,问他是什么感受
    • 我们要教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我们也要了解他的感受
  4. 反映情感
    • 例如:
      • 孩子很抓狂很生气的时候,你跟他说生什么气,有什么好气的,你再气就不带你玩了。(这是指责、是要求,孩子的情绪根本没有得到释放)
      • 应该这么说:爸爸理解你现在很生气、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现在有点委屈(你要反映出孩子此刻的感受)
    • 只有让孩子把情绪疏导出来,他的情绪水平才能快速下降,才能恢复正常。
    • 要做“双核对话”,既要考虑谈话的内容,还要考虑谈话的氛围。不能只管表达自己要讲的,孩子都要崩溃了不想听了,还要拼命的讲。这样会导致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停。
  5. 引导解决问题
    • 情绪稳定后询问他怎么样你才能怎么怎么样。
  6. 识别情感
    • 当孩子做对了以后,告诉他,你做的对,你刚刚做的行为叫做什么,比如:勇敢、耐心、礼貌….
    • 事后在适当的时候肯定他!孩子能够快速学会,因为会强化他的记忆。
    • 培养孩子最好的时候是做对的时候,而不是做错的时候。

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

  • 从婴儿到孩子七岁
    •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在每个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来调整自己情感引导的方式。
    • 对婴儿来说,转移注意力是很有效的方式,
  • 从婴儿九个月大开始
    • 也就是他们开始能理解语言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慢慢地进行情感引导了。
  • 到了孩子两岁
    • 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和短语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情感引导的具体关键点开始实施情感引导式教育了。
  • 在孩子四至七岁这个年龄段
    • 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表达能力和智力水平来自己做决定了。
    • 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情感引导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多用商量的语气来引导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想法受到了重视。

以上内容是学习“樊登读书会app”与“得到的每天听本书”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整理而成。

书籍信息

全书名: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名:[美]金伯莉·布雷恩
译者名:夏欣茁

前言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经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办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正面管教策略方面的讲座。

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经典之作。书中不仅指出了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常常陷入的误区,通过真实案例说明为什么“情感引导式教育”比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好,还给出了很多情感引导教育时所需要的用到的技巧。

不仅如此,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情感引导的实际案例,并根据孩子的阶段性成长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情感引导是怎样的教育方式

1.1 什么是情感引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女儿塔莎和母亲在咖啡馆里吃晚饭,席间她不停地敲桌子。母亲告知她不要敲桌子后她依然在敲。于是母亲严厉地说:“立刻给我停下,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桌子!”塔莎安静了几分钟,然后又开始“砰、砰、砰”!这一次她不但敲桌子,而且还用上了两只手。母亲接下来对她说:“你再敲一下试试看?再敲一下就到一边罚站去!”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你再敲,我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想想看,这样的场景做父母的是不是并不陌生。
那么情感引导式妈妈会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会说:“塔莎,你怎么了?你看桌子都在晃,是小蚂蚁钻进裤子里了吗?要不要妈妈跟你出去走走,把它们都赶出去?” 塔莎说:“不是,妈妈,我不想散步,我觉得闷。” 妈妈继续说:“我知道等着上菜很没劲,但是就因为这而敲桌子,你觉得对吗?” 塔莎:“不对。” 妈妈:“为什么不应该敲桌子呢?” 塔莎:“会把东西碰倒,会打碎……” 妈妈:“对呀,那样的话我们就得打扫,你也不想这样做,是不是?” 塔莎:“嗯!” 妈妈:“那我们不敲了,因为那样做不对。你想画画吗?妈妈有笔,或者如果你想出去走走,妈妈和你一起去。想做什么告诉妈妈。”

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孩子不乖通常都是事出有因,比如过度兴奋、缺乏约束、寻求关注或者过度疲劳等。我们要先找出根源,而不是急着惩罚。因为威胁不会让孩子领会我们想要教给他们的道理。

找出背后的原因并对孩子的情感表现出同情和支持,再和孩子一起找出应对方案,而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批评或惩罚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阻止孩子敲打,但塔莎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敲桌子会让母亲发火,可能会失去关爱,因而不得不顺从。

可能有家长会说,总用询问孩子感受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导致溺爱或者纵容。

对此作者指出,情感引导不等于溺爱,溺爱是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并放纵孩子的行为。而情感引导是先判断情况,然后再做处理。这不是在溺爱,而是在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经历——无论是悲伤、饥饿、疲倦还是恐惧。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感情,从而自发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加以管教。但在这种时候,你更应该除了给予同情外什么都不做。最好等到每个人都平静下来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去探讨解决的方法。

1.2 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另外,作者还总结出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四种常见误区,虽然这些误区可能会让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感觉事半功倍。

1.2.1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与放任性型父母

作者认为,家长们普遍认为兑付不乖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控制,也就是惩罚孩子。

控制型父母所信奉的是老一辈的观点,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爸妈的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由父母说了算。家长的话就是命令,他们要求孩子必须尊重长辈,但不会和孩子分享权力或者教导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种父母不给孩子什么表达的机会,也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会时不时板起面孔,对孩子进行威胁或者惩罚。

而另一种则是反向的极端,即放任型父母,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无可奈何,从而导致孩子的什么要求都加以满足。

放任性父母缺乏坚持,对规定限度或者严格要求缺乏信心,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认为和孩子平等地做朋友才是最好的办法,没有管教的必要。无论是威胁、惩罚还是放任自流,都不会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1.2.2 误区二:轻视、低估或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午饭过后才一个小时,孩子就说:“我饿了。”这时妈妈一般会轻描淡写地回答:“你怎么可能会饿!我一个小时前才给你吃过。”

轻视是一种最简单、最下意识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这样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正确的或者有益于孩子健康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成年人(比如孩子的爸爸)对你说出同样的话,你还会这么说吗?相反,你很有可能会采用沟通的方式来查找原因,而不是直接拒绝他的要求。

情感引导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作为孩子的情感引导者,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而不要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于孩子之上,忽略孩子的需求。

1.2.3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相信这是很多父母常用的方法。

比如,妈妈刚从超市回来,购物袋里装了很多冷冻食品,需要尽快拿回家去。但经过滑滑梯的时候,孩子却在哭闹,想留在那里玩一会。这时你很可能会说:“如果你马上跟我走,妈妈就给你一包饼干!”如果他还是拒不合作,你可能就会说:“如果你跟我走,回家你还可以看你最喜欢的动画片。”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建议不要急着贿赂孩子,你可以从情感上引导他说:“妈妈知道你这会儿想在这里玩,因为我让你马上走所以你才生气,但是对不起,宝贝,我们必须先回家去,因为这些东西很快就化了,化了就不好了。你能帮帮妈妈吗?”

然后让孩子帮你拿点东西,并趁势轻轻抱起他,一起回家。孩子可能依然不满,但之前的大吵大闹会因为你同情和安慰的话而很快消退。

如果你能够试着理解并且重视他的小小世界的话,将会让他感到备受尊重,他的愤怒也会很快消退。但如果此时你贿赂他,那么很可能下次他又想玩的时候,还会期望同样的回报才肯合作。

因此,“情感引导式教育”是要让父母从源头上去解决孩子的问题,了解并认同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用奖励来换取孩子乖乖听话。

1.2.4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这里有一个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孩子因为出去玩,错过了吃甜点的时间,而妈妈在孩子出门前已经明确告诉孩子“甜点会在四点钟全家人一起吃,如果因为玩得太晚而错过了吃甜点,那就吃不到甜点了。”

而当孩子回来晚却依然要求吃甜点时,妈妈首先对孩子因为喜欢户外玩耍而错过了甜点深表同情,同时明确了孩子不顾妈妈的提醒仍然迟到,所以才耽误了甜点时间。他的迟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丧失甜点只是他引发的一个直接后果。

这个后果不是为了惩罚他,而是为了让他养成吃饭不迟到的习惯。但如果妈妈此时说“由于你没有按时回家吃饭,所以今晚不准看电视。”那么这件事的结果就不是直接后果,而是想通过消极后果作为惩罚,给孩子“上一课”。

作者建议父母可以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但直接后果不等于消极后果。

“情感引导式教育”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直接责任,而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让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挫折。因此,情感引导的目的是要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父母既要保有同情心,但也要规定限度。

二、情感引导的具体方法

2.1 建立情感纽带

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掌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词汇的孩子会较少耍脾气或用行为来发泄情绪。

而情感引导的关键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这是你们所有互动的前提条件。前面我们讲到的四种常见误区,就是由于家长只注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忽视甚至伤害了正在构建中的亲子关系造成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当罗拉因为一个孩子抢走了她的玩具而大喊大叫发脾气时,她的妈妈并没有责骂她,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对女儿说:“你好像生气了?你需要妈妈帮忙吗?” 罗拉:“他抢走了我的玩具!” 妈妈:“确实是,所以你很生气,对吗?” 罗拉:“嗯!” 妈妈:“那除了大喊大叫,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罗拉:“从他那里抢回来!” 妈妈:“这也是一个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 罗拉想了想说:“跟他说等我玩完了再给他玩!”

这样一来,罗拉的妈妈就等于是教会了女儿一个新的情感词汇“生气”,她会因此而学会如何识别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类似感受,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在支持和指导着她。

这位母亲通过接受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女儿知道了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值得妈妈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罗拉将因此懂得接受自己的情感,并开始通过适当的方式去表达。

家长的急躁和冲动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它不仅会导致孩子因得不到支持而变得封闭,甚至会危及亲子关系。多花一点时间来引导孩子将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和提高社交能力。

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会对彼此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不是加深就是削弱。互动的过程也是家庭中权利和责任进行分配的过程,不是一方被另一方所制服就是亲子之间分享权力,不是父母来承担全部的责任就是允许孩子也分担责任。

总而言之,父母要重视沟通的艺术,寻找良好的互动方式。

2.2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那么在进行情感引导时,具体该怎么做呢?

2.2.1 第一步:播下合作的种子

播下种子是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

比如带孩子晚上出去吃饭,在早上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孩子说:“今天晚上爸爸妈妈要带你们去餐厅吃晚饭,你们明白我们要去做什么吗?也就是说我们一家人要在餐厅里吃饭,周围还有一些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起吃饭。所以你们不可以大喊大叫,也不能乱跑哦!”

这样做是让孩子知道在餐厅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去餐厅的路上,可以再次提醒孩子:“我们现在要去吃饭喽,也就是说我们要坐在餐厅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

在坐下之后,可以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玩具,并和他们做互动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2.2 第二步: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的个性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事情最让他不满。当然,这些诱因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仔细观察孩子并了解他的个性,让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情感反应提前做好准备。

2.2.3 第三步:聆听

所谓聆听,就是要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敷衍孩子的话。可能家长会觉得自己经常在聆听,但实际上我们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并没有真正注意孩子在说些什么。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至关重要。

听年幼的孩子说话和成人不同, 你需要同时用眼睛和耳朵去关注,甚至需要蹲下来和他的视线齐平,以便能直接和他进行眼神交流,让他知道你确实在专心致志地关注着他。

2.2.4 第四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让他情绪激动的状况时,或者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感受,同时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比如,当孩子因为有人对他恶言相向而红着脸哭鼻子时,你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这种情况:

  • 一种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一回事,立即试图说服孩子不要去理睬别人说的话;
  • 另一种是承认并接受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爸爸帮助吗?”这样说可以帮助他扩充情感词汇量,让他知道内心的这种感觉原来就叫做生气。

他还由此得知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渐渐地他也能判断别人的情绪,也会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情感。

2.2.5 第五步:同情

同情其实很简单,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情感引导就是让家长站在孩子的位置感同身受,然后再做出恰当的反应。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时,如果你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或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那么这种消极情绪会更快地消失。

例如你因为外面太热,不让孩子出去玩,他因此而闹脾气。最具有同情心的反应是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怒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因为爸爸不带你去外面玩生气了,你一定很难受,对吗?我很抱歉,你想玩点别的游戏吗?”

这时你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孩子也有权利生气,更重要的是,通过陈述孩子的感受,你可以帮助他扩充现有的情感词汇量。同时你也在告诉孩子,生气也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试想一下,当我们发现有人理解我们时,是不是会倍感安慰,同时也更愿意与人交流了呢?儿童在这点上和成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2.3 其他注意事项

经过情感引导的孩子都知道,任何一种情绪都是重要的,具有影响力的。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坚强,对自己的沟通能力也会更有信心。

情感引导最关键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你的肢体语言和话语保持统一。

比如,当孩子把牛奶洒在地板上时,如果你一边叹气一边言不由衷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同时却又带着怒气擦拭地板的话,孩子会察觉出你言行之间的矛盾,并因此而困惑。

作者举了个例子,他和丈夫有一次发生了争执,这时他的儿子问她:“妈妈,你不高兴了吗?”她说:“宝贝,妈妈很高兴啊!”并试图隐藏她因为争吵而燃起的怒气。这时孩子却说:“你的表情和动作都不像是高兴的样子啊!”可见,受过情感引导的孩子通常都善于捕捉语言和肢体上流露出来的蛛丝马迹。

再者,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情感引导者,更是他们的榜样。当你对孩子表现出同情时,孩子也将学会同情别人。当你解释和谈论情感的时候,孩子也因此而懂得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他也会乐于以适当的方式去表达感情。

长此以往,他就会懂得如何进行自我引导以及如何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比如,当你因为工作忙碌或压力过大而孩子又不配合时,会忍不住冲着他们发泄怒气。但当你意识到后需要马上对孩子说:“我很抱歉对你们用了不好的语气,但妈妈真的很累,我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这样说话。你们能配合一下妈妈吗?”

当你发现自己不堪重负而无法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也同样会犯错,但你会因为自己的不恰当行为而感到后悔,孩子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天生富有同情心和宽容心,因此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你。

孩子不会同情那些惩罚他们的家长,但如果你是孩子的情感引导者,那么他们就会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你同情。

三、0-1岁婴儿期孩子的情感引导方法

3.1 初期的情感引导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父母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迈入下一个发育阶段。这个阶段的亲子互动称之为激发阶段,因为我们会积极地鼓励孩子去探索、发声和交流,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我们会逗孩子玩,帮助他保持站立的姿势,或观察他是不是想要去拿某个玩具。我们努力寻找着任何蛛丝马迹,并激发孩子去拓展他所有的技能。

在孩子大约九个月大时,父母开始了对孩子的严密监控,这标志着限制阶段的开始。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四处活动、爬行,直至学会走路和奔跑。这时的父母会寸步不离地跟在孩子身后,告诉他们:不要摸这个,小心那个。既然已经越来越多地对探索中的宝宝发出口头指令,那么也就可以开始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了。

首先,在孩子学会爬行后,对于不适合孩子碰的东西,调转行进的方向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保障孩子安全的最好方法。作者建议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行”,除非在孩子试图抓你的热咖啡等危机情况下才能使用。简单的一句“这不适合宝宝玩”就足以让孩子明白,然后再给他展示什么是适合宝宝玩的,给他一个新的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把他引到其他有趣的地方。

其次,一件心爱的具有安抚作用的物品可以帮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培养自我安慰的能力,比如一条安抚毯、一个毛绒玩具或一个安抚奶嘴。同时,要给孩子养成晚间作息规律,遵守固定的睡前时间表并保持每晚的作息习惯,可以对孩子产生舒缓效果,会让他们感到安全、稳定并容易入睡。

再者,可以在很早的时候就让宝宝和年龄相近的孩子交往,因为婴儿非常喜欢和人接触,宝宝们对彼此很有兴趣,常常会伸出手去戳对方,这表明他们享受并且受益于早期的社会交往。

3.2 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

在孩子大约九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开始理解语言,家长可以在婴儿哭闹的时候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帮帮我,帮帮我”来教会婴儿用牙牙语的方式求助。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不断强化,以让孩子知道你和其他大人都会帮助他。比如,你可以告诉他:“妈妈在这里,妈妈随时都会帮助你。”

教会孩子说“帮助”,可以大大地减少尖叫的次数。因为对于年纪太小还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来说,尖叫是获得大人注意的首选方式。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没有什么比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和帮助更能让他感到满足的了。

同时,作者还提醒父母,在孩子生命的前两年里,家长所做的一切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现阶段的状况,同时也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最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给予孩子一个充满爱、平静和安全的环境,他们也会把这些特质融入自身的性格当中并进一步强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神经学的角度讲,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影响。尽管宝宝生来就已经具备了所有的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突触,足以满足学习的需要。但他们的大脑仍在发育当中,所以环境对他们的塑造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敏感时期,消极或者有害的体验很不容易被遗忘。当然过了这个阶段,你依然可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情感经验,但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情感发育开始萌动的时候是我们能够影响孩子的最关键时期。

3.3 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另外,作者还就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给出了具体建议。因为并非所有的母亲都能够留在家里专职照顾孩子,许多女性也不适合做全职妈妈。重要的是要享受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你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一个快乐而自信的妈妈无论工作与否,都会养育出幸福而有安全感的子女。

对于必须要与孩子分离一会儿或较长时间的情况,作者提供了一些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适应分离的办法:

  1. 提供一个过渡性物品,比如安抚毯或毛绒玩具等,可以在婴儿早期就把这样的物品送给孩子来培养对它的依恋。
  2. 用频繁且短暂的分离让孩子逐渐适应。如果你预先知道要离开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为了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不时地离开孩子一会儿。
  3. 让接你班的人早点来,这样可以让你们三方花一些时间相处,然后再离开。
  4. 离开时要高高兴兴的。如果你想让孩子把你的来去当成是快乐的事情,就不要偷偷摸摸地走。偷偷离开可能会让你觉得好受一些,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会更加担心你会随时消失。所以你应该让他看到你离开。
  5. 对于离开这件事不必感到内疚,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眼泪而有负罪感,要知道这都是暂时的,你和孩子都会熬过来的。但不要不在乎孩子的痛苦,也不要因为孩子吵闹着不让你离开而对他发火。
    1. 父母时而会因为孩子的依赖感到满足,但时而也会因为他们的粘人感到焦躁,这些都是正常情绪,所以父母要设法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尊重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四、2-3岁孩子的情感引导方法

4.1 设定限度

2-3岁这个阶段,对父母来说最具有挑战性,因为此时的孩子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必须尊重他的这一进步,并采用更为复杂的教育手段。单靠情感引导已然不够,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加以约束,让他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情感引导和设定限度是教育孩子的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另一个则是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

没受过父母严格约束的孩子很难理解遵守制度的重要性,而人类社会显然有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当然孩子很可能会挑战规则,这是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但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积极地帮助他学会适应规则。父母应该向孩子解释可以做和不可以做某些事情的理由。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服孩子要比说:“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更能让孩子信服。

4.2 拒绝暴力

虽然父母制定了不可动摇的家规,但孩子并不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一直遵守下去。总会出现孩子挑战规则而让父母抓狂的情况发生,对此父母要做的就是既温和又坚定,严格按照定下的规矩执行。

研究表明,打孩子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因为孩子会因为挨打而感到愤怒或是害怕,学习也会戛然而止。而没有暴力只有呵护的环境才最利于孩子发育,平静和安定的状态也最利于大脑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孩子因为挨了打才听话,那么你所给他的教训就是“用拳头说话”。他会从你这里学会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所以父母需要温和地教导孩子,适当地约束他,同时尽可能地使用情感引导。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从小就挨打,现在不是很好嘛?”或者说:“我当时确实太淘了,确实欠揍。”作者认为固执于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愿意承认一直保护他们的父母确实做了错事,要么就是在他的价值观里他已经完全认同了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已经完全不自知了。试问一下,为什么伤害动物叫虐待,伤害成年人叫殴打,而伤害孩子却叫做管教呢?

作者认为,想要孩子合作其实有更好的方法,“管教”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引导”,而引导则意味着指教。当我们在惩罚孩子时,无意间我们已经忽略了对他的指教。孩子通过效仿榜样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父母则是孩子在道德、品行和同情心方面的导师。作者建议父母可以用和平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比如:先弄清楚自己的“心结”在哪里,以确保自己不会把怒气和烦躁趁机发泄到孩子身上;如果发现自己火气太大而无法冷静地教育孩子,就找个地方先“降降温”;在自己平静后再和孩子讨论你看到某些事情的感受,同时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聆听孩子的感受,然后你们再一起想出解决办法。

4.3 关于耍脾气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常会有动不动耍脾气的现象。关于耍脾气,作者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发育现象,建议家长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给予关注、调查和指导。

常见的耍脾气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一种是为了表达不满;
  • 一种是为了寻求关注。

对于寻求关注而耍脾气的孩子,作者建议父母最好在设定限度之后就马上走开。而对于为了表达不满而耍脾气的孩子,则需要家长的帮助,并给予同情。

无论是哪一种耍脾气的类型,都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你越是试图控制孩子,他就越是会抵触。建议家长在采取行动前,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因为有未满足的愿望而耍脾气。尊重和指导会极大地帮助你疏导孩子的情绪,而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也会让孩子真正感到幸福。

4.4 关于烦人的行为

另外,作者就孩子在这个阶段常会出现的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给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咬人、打人、到处乱跑等。作者认为,这些看似烦人的行为,其实很可能只是孩子智力成长的自然过程,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建议父母同样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慢慢过渡,而不要急于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从而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急躁或者愤怒。

比如,孩子要是咬人,建议父母先检查被咬的孩子,若无大碍,应先立即将咬人的孩子带走,并向他解释:他这样做会伤害到其他人,而且这种行为是“不好”的。然后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跟妈妈说说吗?妈妈可以帮你,下一次如果再遇到任何问题,一定要先找妈妈。好吗?”

另外,建议父母平时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这样可以慢慢预测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咬人。

比如参与的活动太难,环境过于杂乱,或者得不到玩具而生气等。在充分了解孩子咬人的原因后再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可以让孩子从事和他们发育水平相吻合的活动;让孩子在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下玩耍,或者提供足够的玩具以免争抢等。

五、4-7岁孩子的情感引导方法

5.1 了解孩子的个性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智力水平足以让他们依据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做出一些决定,而不需要父母过多干预。然而,他们在交际和情感方面却依然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因此,父母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是怎样的。

比如,作者说自己的大儿子生性敏感、乖巧,需要学会如何拒绝别人,同时也需要建立足够的自信来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小儿子则活泼好动且容易冲动,需要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否则他就容易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情绪失控。相对于大儿子来说,对小儿子要更加严格地规定限度。

作者认为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但无论孩子性格怎样,父母都需要让他有健康地表达情感的机会,同时需要设定清晰的限度并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持续合作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5.2 关于孩子哭鼻子

同时作者还就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具体解答。关于孩子爱哭鼻子的问题,作者认为不需要忧心或试图制止。父母之所以不乐意看到孩子哭,不仅仅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孩子难过,更是因为人们普遍把哭泣看做是软弱和没有自制能力的表现。

其实孩子哭泣是很正常和健康的行为,因为幼年乃至以后整个人生,哭泣都有诸多积极作用。婴儿哭泣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手段,幼儿哭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痛哭一场后,孩子会更容易和你诉说他的心情。所以父母需要给予哭泣的孩子足够的爱与支持,即使你认为他哭泣的理由毫无意义。

5.3 关于道歉

关于道歉方面,可能会有家长觉得让孩子说对不起很费劲,对此作者认为确实需要教会孩子道歉,但不要强迫孩子做出不真诚的道歉。

比如孩子通常认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事情,而当成年人逼着他们说“对不起”时,等于是让孩子言不由衷。只有当孩子自己选择这样说的时候,道歉才是真诚和发自内心的。如果孩子在公开场合做了什么家长认为应当立即道歉的事情,而孩子又不肯道歉时,父母可以代表孩子向对方道歉。

比如当孩子推搡其他孩子时,你可以对被推的孩子说:“对不起宝贝,你没事吧?他还没有学会与人分享,所以有时候他会推人。”然后再马上向孩子指出他推搡别人的错误,他可能会马上明白自己的错误,也可能几天后才感到后悔,但至少你让他学会了如何发自内心地感到愧疚,而不是迫于压力去道歉。

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纯靠强迫孩子做某些事情或者说某些话并不能加快他们的学习进程。

5.4 关于专横的孩子

对于有些孩子表现得比较专横的问题,作者认为孩子之所以看起来强势,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也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有样学样。

作者建议家长可以正确地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好好说话,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感情和愿望,并让孩子知道在需要帮助时可以去找大人。

当孩子因为表现专横和朋友发生矛盾时,家长应给予他同情和引导。比如先倾听一下他的想法,然后在私下里提醒他:他的强硬态度可能是导致一些朋友不想和他玩的原因。然后帮助他寻找办法去恢复和朋友们的关系。

5.5 关于爱吵闹和尖叫的孩子

对于爱吵闹和尖叫的孩子,作者建议父母首先要区分孩子是因为兴奋尖叫还是愤怒尖叫。如果孩子喜欢尖叫,父母一方面需要充分理解他的高涨情绪,但另一方面也要做出适当的限制。

比如:“我知道卡尔来了你很高兴,但你必须小声点,因为我们在屋子里。”即使你很能忍受噪音,但也不要任由孩子大喊大叫。如果父母不把正确的行为规范交给子女,那么子女的后代也会同样随心所欲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但如果孩子是因为愤怒尖叫,那么父母就要注意自己表达不满的方式了,因为他们时刻在模仿你,父母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孩子以及自己用适当的方式去宣泄愤怒。

同时,在孩子因愤怒而大喊时,父母首先需要聆听孩子的原因并表示理解。等他平静下来后,可以对孩子说“在生气的时候,你可以说‘我很生气’,但不应该尖叫”。也可以跟孩子说:“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妈妈能听出来,所以没必要大喊大叫,妈妈就在这里,我会帮助你的。”

5.6 关于害羞的孩子

对于在家里或私下里可能非常健谈,但一到外面就丧失安全感的容易害羞的孩子,作者认为,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因为孩子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

对此作者建议,由于害羞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所以为这样的孩子策划社交活动或带着他走亲访友需要进行额外的准备。

比如,在体验新鲜事物之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并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你可以跟孩子说:“有时候我也会在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好意思”。其次,切记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你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来热身罢了。”

或者“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盯着你看。”再者,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变得活泼或外向,也不要逼着他去和别人交流。

想要让一个害羞的孩子变得活跃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需要额外花费一番力气,但却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5.7 关于说谎

对于说谎,作者认为学龄前儿童说谎并不意味着他们有什么严重的毛病,有时候他们还不能很清楚地分辨现实与幻想,而男孩子尤其喜欢编故事。学龄前儿童说谎或编造故事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依然沉浸在奇妙的幻想世界里,还不能清楚地分辨是与非。

对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现实和幻想的区别,明确界定真话和假话。而年龄较大的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父母知道真相之后的反应,所以如果孩子对你说了谎,你应该首先反省是不是曾经在他说了真话之后态度过于严苛了。

最后,作者还提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会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对孩子失去耐心。

对此,作者建议,父母要留些时间给自己,能兼顾自身精神生活的父母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因为我们如果不先照顾好自己的话,迟早会筋疲力尽或把焦躁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偶尔从家务、工作或家庭中摆脱出来,不仅可以让家长精神焕发,同时也更有助于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后记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根据自己多年的幼儿教学和临床心理咨询经验,与众多家长的宝贵经验和自己养育孩子的心得相结合,为父母在幼儿情感和行为上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情感引导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