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孩子,你很重要:巧用表扬教出好孩子》
作者名:[芬兰]本·富尔曼
译者名:曹逸冰
前言
在成长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会共同面对很多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闭等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成人来说,则是如何让孩子听话,如何解决与其他成人的教养分歧等等。
这本书通过简明的图画实例,总结了教练式家长的五大修炼法则,家长们从中可以学习到温和、尊重的沟通方法和处理冲突的一些实用办法。
一、积极表扬
表扬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积极向上的话语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那么什么样的表扬和鼓励最有效,在表扬孩子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坑需要注意避开呢?
1.1 鼓励和表扬
一说起表扬,大家都知道,“做得好”、“真乖”、“真行”……都是表扬时常用的话,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这么夸奖他,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只是,这种表扬可能是有问题的。
《终身成长》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近10年里对20所学校共计400多名五年级学生做的测试表明,“表扬”和“鼓励”虽然都能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但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分。
研究人员通过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测试,在孩子们得到成绩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得到的是关于智商的表扬,比如,“你在拼图上有天分,你很聪明”。另一组则得到的是关于努力的鼓励,比如,“刚才你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这么出色”。
第二轮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提供两道题目供孩子选择。其中,一道题跟之前的题目难易程度相同,另一道题则更具挑战性。结果发现,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多选择了前者;而被鼓励努力的孩子大多选择后者。
德韦克在报告中说,“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就是表扬聪明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为了保持聪明的表现,而去回避挑战。后续实验也支持了这个结论。
所以在表扬孩子时,赞扬他的努力和态度,侧重过程,鼓励他下次再接再厉,就会给孩子一个可以掌控自己的感觉,这样他会觉得成功与否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表扬孩子聪明,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不敢去挑战,不能接受失败,从而越来越放不开,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更容易否定自己。
1.2 真诚
如果我们表扬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品质,是努力而非结果,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你的表扬是否真诚。
比如,如果你是有求于孩子,希望他能安静下来,好让你忙手上的工作,你如果表扬他说“宝贝最乖了,自己去玩玩具,妈妈一会来”,可能就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明明就是一种评价式的要挟,明摆着是说,你这么干了就是乖,不这么干就不乖。这里的“乖”可以换成其他词组,比如“最懂事”、“最善解人意”之类的。
如果你真的需要孩子的帮助,其实可以不必这么“势利”地表扬孩子,直接表达效果更好。直接跟孩子说,“妈妈需要一点时间来处理工作,你愿意帮助妈妈,先自己玩一下吗?”孩子很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信任,他们能感受到妈妈的真诚,也乐意去验证这种信任,比表扬的效果要好很多。
很多焦虑的家长还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明知道完成某个任务对孩子来说是不容易的,但还是要通过表扬他,以期待他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这种焦虑感往往连家长都不十分清楚,影响了孩子却并不自知,然后还为孩子不合作的态度而抓狂。
1.3 更多细节
孩子是很敏感的,这还体现在:同样的表扬方法,你第一次这么干,他可能能接受,因为他需要他人的肯定;但如果次数多了,也会失去效果。表扬就像吃糖,糖果很甜,吃多了却可能会蛀牙。
表扬的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
比如看到孩子画的画,“哇,画得好漂亮!”就显得很没有诚意,你可以问她:“咦,这个城堡是怎么画的?好有新意!”或者,他做了一件平时不怎么能做到的事,你可以夸张一些:“宝贝是怎么做到的呀,可不可以教教我?”
表扬尽量细化一些,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指引。
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孩子主动去打招呼,你跟他说,“宝贝能主动跟阿姨打招呼了,很有礼貌哦”。
如果你省略掉中间那一句细节化的描述,孩子可能并不清楚,哪一种是有礼貌的表现。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具体的语言引导,而年龄大些的孩子,对于太过敷衍的笼统的表扬更不感冒,他更介意的是成人在细节上是否真的注意到了他。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对第三方讲述的方式来间接表扬孩子,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关系。
1.4 反感
还有一些孩子会不喜欢被表扬。
你说他是好宝宝,他反而捂住耳朵说我不是好宝宝。然后不听你后面的话。这种情况,成人就要反省了。你的表扬是否总是带着期待,是不是一旦承认你的表扬,孩子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对孩子来说,为了不付出这种“代价”,还是直接拒绝这种虚假的表扬更划算。
我们真的不要太功利,或者太短视,不是去评判孩子。用描述性语言去赞赏孩子,是为了表达我们并不在意孩子是不是得了优秀,拿了奖励,而是更在意他努力的过程。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父母更看中的是他这个人,和他为达到目的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不管什么表扬都反感,那就不是表扬方式的问题了。通常情况下,孩子是很希望与他人分享的,尤其是取得一些成绩时。所以,此时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说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分歧。这时候化解分歧才是重点,寻求更加有效的表扬就没那么重要了。
1.5 防止嫉妒
另外,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在表扬一个孩子的同时认可其他孩子,能有效防止“只表扬一个”造成的负面影响。
孩子同时完成某件事情时,可以一起表扬。如果只是其中一个孩子完成某件事,也可以联想一下,这个孩子做这件事时是否得到其他孩子的帮助,这叫做“分享功劳”。
还有一点是,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一想起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成人都有点嫉妒,感同身受,就不要再拿这个来折磨孩子了。
如果一定要比,可以与孩子自己以前的状态比,这样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还能帮助孩子成长。
二、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2.1 建立连接
孩子的专注力超出成人的想象。如果你不去打扰他,他可以看一下午的蚂蚁,玩一天的沙子。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常表现得听不进去话,并非他不想听,或是与你对着干,而是被内心专注的力量吸引,完全与外界失去连接。
要一个孩子听的进去话,也需要成人的一些智慧。比如你无法喊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用一件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吸引力的事情,把他从他的世界里叫醒。
有些被过度要求听话的孩子,很有可能身体、行动都达到父母的要求,但却神游在外。这样的孩子,机械化地听从成人的要求,行动上无法加入主动性,导致每一步都需要成人提醒,还错误百出。
如果你发现一直在旁边重复、催促或者指责的情况下,孩子都听不进去,还是一直犯错。这样的孩子,成人第一需要耐性。粗暴地打断,是最令人反感的。如果你的事情很急,可以用一些温和的方法,比如语音语调柔和,加上一些令两人拉近关系且不粗暴的动作,比如蹲下身来,与孩子对视、扳过肩膀拥抱一下,或者握住对方的手,这些动作都是无声的呼唤,可以让对方与你真正连接。
2.2 明确表达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你说话,也有可能是你说话太啰嗦。尝试把自己的要求简明化,简短地说出自己的请求,一句话即可。比如类似这样的,“我想跟你谈谈,几分钟即可,关于写作业的事,咱们制定一个计划可以吗?”或者“真抱歉,我想占用你三分钟,帮我看着锅好吗?我要回个电话。”
孩子小的时候,尽量给孩子明确的指令和要求,这样孩子不会无所适从。小时候,我爸不让赖床,每逢周末,我妈就照我爸说的,把我叫起来。但是我也没事做啊,就坐在椅子上打瞌睡。后来我爸知道了,就跟我妈说,你给她找点事做。后来我也就不打瞌睡了,因为知道猪圈归我扫。有个具体的事情在那里等着我,行动起来就更明确了。
孩子也一样。你天天跟他说,这个不许,那个不让,他就会产生“那我究竟能怎么样”的纠结感。在陌生环境里常常显得很拘束的孩子,就有可能有这样的家长,弄得孩子什么都不敢。请孩子不做某事的时候,最好告诉他,还可以做些什么事。这样孩子可以明确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总好过自己乱试一通,然后被不断训斥,导致无所适从要好。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两岁以前,不明白“不”代表什么意思。你跟他说,“吃饭时不要讲话”,反而是对这种禁止行为的一种强化。家里的熊孩子,可能会经常去开水龙头,这时候,用正面词汇来引导行为,效果更好。比如:来,用完水了,我们关好它。而不是,不要玩水,不要开水龙头。
2.3 好处具体化
在你表达清楚具体希望后,如果孩子还是没有积极性去做,就可以把这好处摆出来,用好处来诱惑孩子主动去做。这便是“利诱”。
利诱,可以自然的结果。比如,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得到的就是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孩子自己就能感受到。也可以道德上的自然结果,比如,把垃圾扔到指定地点,这样就是一个讲文明的行为。还可以是他人对行为的反馈,比如如果孩子能帮助照顾奶奶,奶奶会感到很开心。等等。
如果以上的“利诱”均不能打动孩子,也可以设置一些人为的利。只不过,人为的利,不能直接与物质和金钱挂钩。
如果有金钱奖励,就不可能有效形成好习惯。有个段子不知道大家听过没,说一群小孩在别人家门口踢球,经常不小心就把玻璃踢碎了。有个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付钱邀请他们踢球,只是后来奖金越给越少,最后干脆不给了,结果那群小孩就再也没兴趣到他家门口踢球了。
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称为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正面反馈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2.4 约定
成年人不可能天天都追着孩子,这样孩子也累。要知道很多事情是可以实现迁移的,比如,如果你对孩子A行为表扬了,而B行为没有表扬,他可能在做B之后有所失落。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一件事情沟通好之后,就可以提前将这种可迁移的部分,归纳到一起,作个约定。
比如,要求孩子把书包整理好,这件事情沟通好之后,可以迁移到房间及所有个人物品的整理,这样就不必再次因为类似的事情再沟通一遍。
当然所有的约定,都应该是建立与孩子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建立在友好平等协商之上的约定被遵守的概率会大很多。如果是胁迫,那就不能算约定了。威逼总有一天会失效,因为促使行为发生的是成人压倒性的外力,这种外力随着孩子长大就会逐渐削弱,所以总会有家长觉得孩子大了不好管,那大概是他从来只是用威逼而不知约定。
成人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性话语,让孩子主动承诺。比如,解决一件事情之后,问孩子“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孩子如果总是有这样自由发挥的机会,他的积极性就会变高,而且自己作出的承诺,也更加容易坚守。威逼利诱,在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方面,最不可取。(利诱在这里单指金钱和物质奖励。)
书中用的是五指法,每根手指对应沟通的一个过程,分别是接触、要求、好处、鼓励、约定。这相当于是一个能即时让父母停下焦虑的方法,当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生气时,请伸出自己的手,默念这五个步骤,按这个提示走。而不是上来就大吼大叫,先图自己痛快。
沟通的第一件事做错,后面做得再好,也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能明显感觉到,你所要求的一切,只是为你自己好。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会导致你后面努力都白白浪费。当然也不是说,只要态度诚恳孩子就会听,只是说,以尊重的态度向孩子建议会比较容易收获合作。
三、成人间的沟通
3.1 通力合作
孩子接触到的所有人,都是他环境的塑造者。教育观本就因人而异,所以产生分歧也在所难免。其中,学校和家长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都应该尽量统一思想,和谐共建孩子的教育环境。
试想,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回去把乘法口诀记住。而家长在一旁说,这个有什么好背的,时间长了就知道了,孩子会怎么想。先不说乘法口诀是否有必要记住,家长和老师完全相悖的观点,孩子应该信谁的。
再比如晚上,妈妈认为该睡觉了,要去关掉电视;而奶奶说“还早,再看会儿也没关系”。那孩子呢,就有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信谁的。如果这两个成人实力相当,那孩子极有可能边看电视,边留意两人的讨论或是争吵的结果。
和我们上班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上司之间出现分歧,你会怎么办呢?是不是除了做好份内的事之外,还要揣摩站队策略,徒添烦恼不说,还时刻战战兢兢,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成效。
所以无论是家人之间,还是家长与学校,都需要在思想层面达成一致。通力合作的效果是,让孩子朝着一个目标去,不用因为要考虑其他而分心。
3.2 化谈判为对话
成人之间应该互相及时沟通、良性互动。
可以通过肯定对方的付出打开话题。你可以对婆婆说“孩子这么调皮,您也很辛苦,一些新的育儿理念我急于告诉您,是有些过于强硬了”,你也可以这样对老师说“我们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让您费神了,挺不容易的吧”。
如果孩子不听话,很有可能是受了其他成人教育方法的影响。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总免不了对其他家长或是老师指指点点。一般情况下,被指责的一方不仅不会接受你的意见,还容易火冒三丈,为自己的做法辩解,甚至开始反过来批判你。
批评他人的教育方法,对他人进行评头论足来要求对方改变,这些做法并不明智。如果你能先肯定对方的付出,然后再针对具体事宜来征求对方的意见,就能很容易形成一个讨论的氛围。方法是好是坏,都是讨论的一部分,你可以趁机分析自己的方法,就算对方不接受,也能敞开心扉,尝试听取你的意见。
先求同,再存异。一些大事及原则性方面,尽量达成一致,一些细节方面则可以不用锱铢必较。尤其是家庭与学校之间,加强沟通,了解相互的底线和立场,有助于形成互补的模式,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3.3 解决问题
假设你的孩子有点小问题,总是惹是生非,给周围的人添麻烦。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往往是讨论问题本身,以求找出一个妥当的解决方法。殊不知这样的讨论不过是无用功,因为和你讨论问题的人也许会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压根不算是个“问题”。
在你眼中的大问题,放在别人眼里就可能隐形了。即使你想方设法改变对方的想法,恐怕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们不能只讨论问题本身,只要稍稍改变讨论重点,就能提高讨论的成功率。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将讨论聚焦于用来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孩子应该学习的技能,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跟孩子讨论也是一样的道理。问题本身如果确定了,只是对于问题的影响大小有差异的话,就不必纠缠问题本身,而应该着手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3.4 沟通的目的
沟通的目的,永远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目标导向论,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一些沟通的错误。我们总是喜欢胜过别人,喜欢别人认同自己,当有人反对或质疑,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想办法压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
可是这种欲望却在谈话中把我们拉得越来越远,让我们遗忘了沟通的真正目的,遗忘了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沟通的目的是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可是当我们处于对抗状态的时候,沟通就成了破坏性的了。
假设父母都是上班族,讨论下班后谁带孩子的问题。
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正常的讨论步骤应该是,先找共识,即两个人都认为带孩子两个人都有责任,需要根据各自的时间和精力来调配。然后各自摆出时间规律,协商具体的解决方案。如果一方近期出差多,那么另一方就要适当调整;或者两边时间都紧,任务都重,就可以申请外援,请长辈或是保姆,或者送托儿所之类的。总之是,协商、解决才是重点。
如果双方都只想让对方多承担责任,摆明是想战胜对方的架式,比累、比收入、比付出、比功劳,甚至不惜揭对方短处,试图翻旧账,然后上升为人身攻击,说对方自私、不体贴、没有责任感之类的。互相伤害完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谨记沟通的目的,尽量客观描述问题,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客观理性地去处理事情。大多数时候不是事情难处理,只是大家的目的性不强,说着说着方向就偏了。我们也可以结合昨天与孩子沟通的几点建议,来达到成人之间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转换思路
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出现问题,成人应该怎么办呢?一个崭新的思路是:不把问题当问题,而是当成找到一个尚未掌握某种技能的契机。
4.1 问题=技能
解决导向的思路是,什么样的技能可以帮助我克服眼下的困难,解决我的问题。找到问题背后所缺乏的技能,首先得准确地找到问题。
如孩子喜欢吮吸手指,那么问题是不是“你怎么老是吸手指,真不讲卫生”呢?如果你觉得问题是孩子不讲卫生,或者没有讲卫生的意识,那么朝着这个方向,大概很难根治这个毛病。因为简单的概念性说教,需要孩子时刻动用意志力去控制,效果可以想见。
更合理的处理办法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来分析,再确定是什么问题。如果是婴幼儿,那可能是处在口腔敏感期,他的困难就是如何干净卫生地度过敏感期。按照这个思路,成人应该把所有婴儿可能入口的东西都尽量保持干净,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如果是大一点的儿童,则有可能是焦虑或者其他不良情绪引起的条件反射,这个时候除了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讲解卫生常识以外,还需要简单可行的替代方法,帮助孩子更轻松地戒掉坏习惯。可行的方案是: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如果是嘴巴停不下来,可以嚼口香糖、吹口哨;如果是手停不下来,就做手工,练字或者做手指操。
成人都需要有这种思维,不把问题当问题,而是当成挑战新技能的时机。育儿上如此,生活中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4.2 自愿
当你认为问题就是机会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不要对孩子说“你去给我学这个技能”,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什么样的技能能让我克服这个困难”。主动参与,一方面提高沟通的流畅性,另一方面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自由,自主性更强。
技能要具体可行,也离不开孩子的主动参与。孩子的能力和认知限定了孩子可预见的范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可能他们都无法完全理解。
比如说“分享”。当两个孩子争抢玩具的时候,如果成人只是告诉孩子“要学会分享”,就不是很好的技能引导。这时,孩子可能以为,凡是自己的东西都需要与小朋友分享。正确的引导应该是,首先要理解分享的定义,分享的前提是,东西是属于你的,你有处置权,当且仅当你自愿的情况下,他人才能与你共享。
让孩子参与,就不会有这样武断的指导发生。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父母,在孩子“为什么我一定要分享,玩具明明是我的”这样的反问里,就能找到问题所在。物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能帮助孩子解决很多问题。凡是你的,你可以拒绝他人要求分享的请求,这是你的正当权益。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碰到相同的境况,是否也会心有不舍。如果你在孩子有明确的物权概念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求孩子分享来解决冲突的话,应该是从友谊和交际上来做文章,诸如“朋友很喜欢,我们就借给他玩一下,一会儿再归还”或者“好朋友可以彼此交换玩具,这样大家都玩得开心”,这样另辟蹊径来解决问题。
良好品质的形成,一定是以自愿为前提的,倚靠外力维持的品质终会有一天因为失去外力而渐渐丢失。
4.3 后勤管家
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且过程很枯燥,孩子就有可能会打退堂鼓。除了及时地表扬,恰当地鼓励,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来助力。
比如想解决孩子字写得丑的问题,需要提高书法技能。于是你们共同商量练习书法,可是就算你天天表扬和鼓励,孩子也有可能会疲倦。
比较新颖一些的做法是,为孩子练习书法做好“后勤”工作。比如:
- 你可以找更具特色的书法教材和临摹纸。并不是说花多少钱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个性。卡通人物、解题技巧为背景的教材,相比生硬的“把这一页字帖一个字写十排”,就更受小朋友欢迎。
- 为孩子准备一面墙,展示他的作品。这个算奖励的一种,能让孩子更有动力。包括但不限于发朋友圈邀赞,可以让坚持的过程相对充满乐趣得多。
- 给孩子一些非强关联的奖赏。你不必为孩子练习书法去奖励一支贵重的笔,但可以为孩子的坚持点赞之后,帮他实现一个期待已久的愿望。
劳逸结合并非是做一做玩一玩那么简单,成人的所有的“后勤”工作,最终指向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让其内心滋生成长的的动力。
五、惩罚,有用?无用?
孩子总有做错的时候,惩罚也许有用,但人为的惩罚,总不能达到让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作用。
5.1 客观描述
首先,对于孩子的行为做出客观的判定,需要成人足够的智慧。
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架,如果没有监控,老师又喜欢息事宁人,就会主张,打人是不对的,然后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这种算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老师毕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了解到,但有一点是值得探讨的。那就是处理之后对其他孩子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成人在作出对错判断之前,首先要能对客观事实有个描述的过程。老师可以这样说,“我不知道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只看到你们两个扭打在一起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是支持老师做出判定的依据,也能让当事人和其他学生知道,打架本身是不对的。
再懂事的孩子都会犯错,成人惩罚孩子,都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我错了“,并提醒孩子,如果再犯,会有同样的痛苦或是更严重的后果。如此一来,孩子就不会再犯。但实际上,能达到“不会再犯”的效果吗?
我们换个思路,当孩子犯错以后,我们本意是希望他下次不再犯错。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
和做对某件事就会有自然的奖励一样,做错事以后让孩子自尝苦果,是方法之一。成人可以通过客观描述,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
比如,吃饭时不小心,撞翻了桌子,饭菜都撒了,中午没吃饱。这里挨饿的结果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告诉孩子这种因果关系,不做评判,孩子就能放松下来想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可以怎样做来避免下次出现相同的情况。
成人在描述时,要保持冷静,先听孩子说,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所在。像“我打他,是因为他在打其他小朋友,我想阻止他”就是以暴制暴的错误。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向孩子表示“想法是好的,只是方法错了”,“即使你有正当理由,但不能改变犯错的事实”。那至少孩子能明白,我们认可他的用意,只是不认可他的行为,还有其他更适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5.2 道歉
自己有过错,且给别人带来不便或是困扰,就要道歉。道歉是建立在对自己行为危害的充分认识基础上的,是愧疚和歉意的一种表达。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道歉。真心地道歉可以帮助修复关系,就算是陌生人,也能拉近彼此的关系,
另外,我们不能奢望道歉就能解决问题。很多成人要求接受道歉的一方马上说“没关系”也是错误的。道歉不意味着能消弥错误,它只是一种态度,表示知错了,并不能代表改错本身。孩子在接受道歉时也要清楚,可以接受道歉,也有权利选择不原谅。
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一定可以换来“没关系”,道歉和原谅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成人有时候急于让孩子形成这种模式,就会要求刚闹别扭的两个孩子一个道歉,一个原谅,然后再在一起继续玩耍,显示友好。
这里面大部分还是成人的面子在作怪。道歉的孩子却会从中学到,我不必真心道歉,形式而已。而接受道歉的一方,有可能并不想这么快原谅对方,但又无可奈何,自己觉得委屈。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5.3 弥补
诚意不是万能的。只是道歉,无法抚平对方的心情,也无法将坏了的东西修好。无论是出于真心道歉的需要,还是出于自然惩罚,深刻认知错误的需要,对被冒犯的一方作出恰当的弥补,都是有必要的。
要是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或者偷了别人的东西,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买个新的赔给对方。
不过,如果孩子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过失,能收获更显著的效果,比成人直接赔偿实物有用得多。一方面,犯错的一方用行动补偿可以加深自己的认知,以免再犯;受偿的一方也会将行动看在眼里,更能感知到对方的诚意。当然,如果在道歉时能和对方商量,征求对方的同意,再作出具体的弥补,就更好了。
如果与对方产生分歧,也不能无限制地要求孩子达到对方的要求。承担与自己所犯过错相应的补偿即可,对过分的要求,也有权利拒绝。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对应的作用,必须为其行为负相应的责任。
5.4 改正
有时孩子明明犯了错,却死不承认。也许是怕受惩罚,也许是不愿意拖小伙伴下水。如果我们很肯定孩子犯了错误,却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干的,我们就可以跳过找出“凶手”这一步,直接讨论如何改正。
举个例子:几个小伙伴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把邻居的车划伤了。我们没搞清楚是谁干的,不过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那个人呢?他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是不是要让他先跟邻居道歉,然后补偿对方一些损失呢?你有什么主意,可不可以说来听听?这是一个处理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孩子更宽广的视野,让孩子跳出自我局限来审视他的行为。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孩子说“如果你是被伤害的一方,你是什么感受呢”;扩大一点就是“如果人人都这么干,咱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又会怎么样呢”。
在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也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一来让他明白,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承认,不改正,越错越离谱。如果孩子能主动思考如何防止下次再犯,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支持他,协助他想出更好的点子。这对孩子来说,既是真正改正的表现,也是技能养成的过程,值得期待。
养育孩子,有一个点石成金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当孩子们有机会自己做主,并相互合作,当他们感觉自己可以决定要学什么和怎么去学的时候,他们就能学得最好。
后记
良好品质的形成,一定是以自愿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