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英文名:《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
作者名:[美]比尔•博内特,[美]戴夫•伊万斯
译者名:周芳芳

前言

“财务自由”涉及两个方向的概念,一个是财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很多的钱;再一个就是自由,就是说我们要提升幸福指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需要设计自己的人生,提升幸福指数的书籍。

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什么生涯规划师,而是两名跨界设计师,他们都是前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他们把自己设计产品的思维,运用到了设计人生上(相信这对于我们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两个人的教学生涯中,他们发现一个人若能够找对专业,早早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是特别难得的,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即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也不例外。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推出了这个课程,并且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它的主要的内容是告诉人们如何用利用设计,确定未来的人生目标。

一、从一系列问题开始

成功跟幸福划等号吗?日复一日的过朝九晚五的生活,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改变这一切,为时已晚了吗?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甚至是热爱的工作?我如何才能创立一份伟大的事业,过上美好的生活?我如何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如何才能变得苗条性感,并拥有巨额财富?

除了最后一个问题,上述其他问题,这本书都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设计思维设计自己的人生。

1.1 辨识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

那什么是重力问题呢?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是重力的概念。

我们知道,我们如果想跟重力抗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比如说,我们想要飞起来;比如说,我们向上抛一个物体,让它不往下掉。这都是不可能的事。

那我们面对的重力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它们是我们没法改变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人生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人生设计课的最开始,我们首先就是要识别自己生活中,这种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

比如说你是一名诗人,但是整个行业,诗人整体的收入水平就非常低。那么你想做诗人,同时你想通过诗人这个职业,获得好的收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基本上是没可能的,除非你能提高整个诗人的收入水平。那么对于你来说,提高整个诗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你的重力问题。

再比如,你从事的是钢铁行业。那么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而且是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这些年国家治理污染,加大了对这些重工业的管控。所以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很多人下岗失业。即便没有下岗失业,薪资也是大幅降低。那么这个时候你想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做出自己的事业,有越来越好的收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也属于重力问题。

所以我们设计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识别自己生活和工作当中的这些重力问题。之后知道它是没办法解决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也就是当你在某件事上,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的时候,不要死磕。

优秀的设计师在一开始必须明白的就是“你在这儿”,这句话的含义,也就是设计思维中的“接受”阶段,接受也是设计人生的起点。人生设计的起点不是你希望到达的地方,更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而是你当下所处的真实位置。

1.2 人生设计评估

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开始来设计人生,我们需要把生活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分别是健康、工作、娱乐和爱。

  • 健康不只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情绪和心理健康;
  • 工作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我们获得报酬的一种方式;
  • 娱乐就是为了快乐,我们所谓的娱乐,指的是不掺杂任何目的的寻开心,只要你从中感受到了快乐,那么就可以被称为娱乐;
    • 不管你做这些活动,他是有组织的活动也好,还是各种竞赛也好,只要你是为了寻找快乐,这就是娱乐。如果说你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获胜、进步,或者是实现目标,那么即便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这也不属于娱乐;
  • 爱,我们都知道爱是什么,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我们接下来就进行一个练习——健康、工作、娱乐、爱的仪表盘。接下来就一起评估一下我们的健康状况、工作方式、娱乐情况,以及你拥有爱的现状。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在这四个领域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平衡模式,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健康,工作,娱乐和爱的关注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身体非常健康,所以你可能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健康上面,可能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娱乐,工作和爱的上面。那么人到中年之后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那娱乐有可能就会减少。

现在我们做一下仪表盘评估。

我们把这4个领域想象成汽车上的仪表盘,左边是零,右边是完美,中间分成四个小格子。如果这一项你觉得自己,花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做的也非常棒,感觉很满意,那么在这一项上就可以给自己打一个满分。但是如果有一项,你觉得你几乎没有时间来关注它,各方面状态也不是特别好,那么这一项会得零分或者是1/4分。

接下来让我们从健康、工作、娱乐和爱四个维度,分别来评估一下。

首先评估健康,比如说,你的身体怎么样?最近有生病吗?有去医院吗?你有坚持每天锻炼吗?你是偏胖还是已经是理想体重?经常容易感到累吗?能很好的把控自己的情绪吗?有很好的发泄渠道和发泄方式吗?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呢?问自己这些问题之后,可以根据答案来给自己打分。

接下来评估工作。你每天有多少时间用来工作?你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满意吗?除了主要工作,你有兼职工作吗?你是朝九晚五吗?还是经常加班呢?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你是一名家庭主妇,那么养育孩子,为家人烹饪,照顾年迈的父母,做家务,这些都属于工作的内容。

接下来是娱乐评估。可以回顾一下你都有哪些娱乐方式?比如,作者比尔,他的娱乐活动就是为朋友做大餐,组织大型户外派对,那么他给自己打了一个1/8分。

接下来是对爱的评估。我们要想一下,你有爱别人吗?你有被爱吗?在你的生命中爱;流向了什么地方?是流向了你还是流向了别人?可以做一个列表。

评估完了之后,可以看看自己,在哪个区域的仪表盘存在问题,亮起了红灯。评分在1/2以下,基本上就是要亮红灯了,所以看看自己在哪个区域亮起了红灯,那么就要注意这些方面了。如果评估完了,自发现己在娱乐方面的分数特别高,但是在工作方面的分数特别低,那么就要注意了,就证明你花在娱乐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工作花的时间精力太少了。如果说健康亮起了红灯,那就说明你要分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了。

1.3 创建自己的指南针

填完生仪表盘之后,我们就会非常清楚自己哪个方面是满分,哪个方面还有欠缺,那就是人生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呢,我们就要创建自己的指南针。创建这个指南针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工作观,一是人生观。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循着大部分人的脚步,走自己的人生路。基本上的人生轨迹就是,上学,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孩子,买房子,就是这样一种人生轨迹。那工作呢,就是选收入高事儿又少的。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是在我们的大脑里,总有各种强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有很多人给我们树立了应该如何生活的榜样。

所以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跟随他人的指南针,复制着他人的生活。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清楚的阐述我们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为自己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指南针。而且我们要确保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一致性。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着让人羡慕的高薪工作、稳定幸福的家庭。但是最后他选择了放弃让人羡慕的这一切,独自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住在小房子里,饱受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只为了圆自己的画画梦。

究其原因就是让人羡慕的生活并非他想要的,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物质拮据也要富足自己的精神家园,用艺术来慰藉自己短暂的人生。

用工作观和人生观来解释的话,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观和他的工作观其实是不一致的。他的人生观认为艺术是人生的唯一追求,但是他的工作观却告诉他,必须要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让他们衣食无忧。所以他经过权衡之后,工作观就作出了让步,他选择了,坚定他的人生观,把艺术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工作,然后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艺术人生了。

所以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以及你正在做什么?三者之间必须要和谐一致,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有意义。

拥有一份享受其中且热爱的工作,在充满爱的氛围中生活,人生旅途中充满各种乐趣,健康并且长寿,这可能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1.4 反思我们的工作观

我们可以拿一支笔,一个本子,认真的去反思一下。

工作观纪录的就是你心目中对好工作的定义。比如工作是为了什么?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是从广义上去定义工作的,也就是说工作不仅是指我们;为了赚钱所做的事情。

为什么工作观对我们这么重要呢?拿一线城市来说,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18点。这是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午休时间呢,基本上是1个小时,但是这1个小时仅是吃饭的时间,不可能回家或者做其他事情,所以做的事情还是工作相关的,所以加上这1个小时,就是9个小时。

那么在一线城市上下班,通勤的单程时间在一个小时,应该是比较正常的时间,所以再加上往返上班路上的2个小时,也就是11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在一线城市工作,每天她基本上至少要花11个小时的时间,在为工作这件事做准备和工作上,这还不算加班。

我们一天只有24个小时,减去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剩下了16个小时。也就是说,除去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里面,我们要花去近百分70%的时间用来工作。可以说,工作在我们人生中占据了非常非常大的比例。

那么对于占据我们这么大比例的这件事情来说,我们是不是要把它变成一件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事情呢?如果说我们把它变成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事情,相当于我们的大部分人生都还是生活的比较开心,比较幸福的,但是如果说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相当于我们70%的人生就活在一种痛苦和悲伤里面。

所以工作这件事真的是值得我们花时间来好好思考、好好设计。理想的状态是让我们的工作更开心,更有意义,让我们乐在其中,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让工作与我们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保持一致

所以接下来可以好好回答一下以上说到的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而工作?
为了生活,有饭吃,有衣穿,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养家糊口,还是说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能有一个开心快乐的人生。

2.工作意味着什么?
工作意味着你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还是说你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3.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
工作能让你自己挣到钱,有不错的收入,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如果你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板,你可能觉得,能让自己的员工,收入慢慢提高,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在这个城市定居下来,有不断的成长,这个事情可能你会觉得比较有成就感,那么这就是你为他人带来的价值。

4.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比如说你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你们公司的盈利点就在于,劝说大爷大妈们去买公司的保健品,但其实这个保健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那这个事情你觉得有没有价值?又或者你是在一家环保企业,生产一种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工具,你负责进行销售和推广,那么这个事情你觉得是不是有价值?

5.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是抱持一种信念,只要我努力工作了,我有价值,那我就应该挣到足够多的钱,用金钱来回馈自己?

6.你的经历,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能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其他人通过你的分享获得了成长和帮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那么,是不是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对你来说会比现在所做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1.5 反思我们的人生观

人生观听起来似乎很高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我们对世界以及世界如何运行的看法。

人生观就是在为我们确定,所谓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我为什么在这里?生活的意义或者目的是什么?个人和他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家庭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点在哪里?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否存在更高级的力量,比如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事物,如果存在,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在生活中快乐、悲伤、公平、不公平、爱、和平以及冲突的作用是什么?像对工作观的反思一样,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写出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不是一致?我们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中,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这两种看法存在哪些冲突?一方会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吗?是如何实现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认真的思考,二者相一致的地方。

如果不一致,我们可能就需要作出一些修正,或者是重新编辑。当工作观和人生观达到和谐一致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此拥有和谐的有意义的生活。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以及你在做什么?三个方面要保持一致性。

做完上面三件事情,我们就创建了自己的指南针。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有一个指南针来指引自己的方向。哪怕有的时候会偏离,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指南针,我们就会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们不再会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纠结。

二、寻路中的投入和能量

我们已经完成了人生设计的两项工作,建立自己的人生仪表盘,通过仪表盘来建立自己的人生指南针。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带上指南针开始寻路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一生重复的上学放学或是上班下班,一切都这样无聊,人终有一死,那么人生有何意义?我们从小都被说,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是名人、牛人、有钱人、争权夺势或是苦心研究,可是这些到最后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人都得死,什么也带不走。“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一个情境下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也不知道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是不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但我知道的是,我周围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在工作到一定年限,人生跨入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种焦虑和迷茫。生活的并不开心,没有动力,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那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该怎样过这一生呢?知乎有一个答案,说的非常好。答主把问题的对象,由人生变成了一块可口的蛋糕。

原答案是这样的:请允许我重新阐释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这块蛋糕最终还是会被吃完,那么你吃它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在于享受它,如果有人给你送上像图上那样一块蛋糕,或者是别的口味,随你喜欢,你是否会回绝?说不,谢谢,蛋糕总有吃完的那天,所以吃它没有意义。你当然不会,它的珍稀并不会减少,它所带来的愉悦感。这块蛋糕看起来是不是很棒?人生也是!

所以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人生绝不仅仅限于吃喝玩乐,做有意义的事儿,获得成就感,体现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人,都是享受人生形式。那么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复制粘贴的过着别人的人生,我们又何谈享受人生呢?如果工作不是我们享受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在工作之外仅有的时间去享受人生,那我们人生的70%都是浪费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好好的享受人生,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我们工作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工作变成能让我们享受人生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要寻找这条路,寻找这条能让我们开心快乐起来的工作生活之路。

因为人生没有一个必须要到达的目的地,我们没办法用gps定位,然后规划路线径直到达,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眼前出现的线索,尽最大的努力,利用现有的工具奋力前进。我们在寻路时,首先出现的线索就是投入和能量。

2.1 拥有更多的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是指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伴有兴奋感。当你在某项活动中处于心流状态中时,你会感到时间仿佛静止了,你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这项活动的难度与你的技能相适应,你既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因为困难而感到紧张。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

  1. 完全投入;
  2. 会有极度兴奋或狂喜的感觉;
  3. 内心清明,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4. 表现出出奇的镇定,冷静;
  5. 感觉时间似乎静止了,或者觉得时间倏忽而逝。

心流状态是成年人的娱乐活动,在人生设计的仪表盘上,我们对自己的健康,工作,娱乐和爱进行了评估。可能我们会发现,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投入最少的是娱乐,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肩负太多的责任,没有时间娱乐。

进入心流状态,是成年人娱乐的秘诀所在。一份真正有意义的令人满意的工作,可以让我们经常进入心流状态。

娱乐的本质就是让我们完全沉浸其中,享受正在做的事情,不会总是分心担心。当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上,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那么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努力让心流体验,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2.2 关注你的能量水平

寻路过程中的第二个线索就是能量。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需要能量才能够生存发展。远古时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把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了体力劳动上,他们打猎、采集食物、抚养孩子、种植庄稼。

那么现在呢,我们大都靠脑力吃饭,所以大脑肩负着重任。大脑是一个非常渴望能量的器官,每个人每天大约会消耗2000卡路里的热量,其中有500卡路里的热量供给了大脑。大脑只占据了我们身体总重量的2%,但其消耗的能量却占我们每天消耗的总能量的25%,这也是精力是否充沛,会严重影响到专注力的原因。

我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一些活动会维持能量,一些活动则会消耗能量。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情况,就是说丈夫在外工作一天,回家之后呢,妻子希望能跟丈夫聊聊天,但是丈夫就特别不愿意聊天,理由是我一天在外面太累了,我就想独处一下,我不想说话。有的时候,妻子可能会觉得,丈夫是不是不愿意跟我说话呀?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啊?等等之类的。但其实这就是能量被耗尽的一种表现。

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和不擅长的事情,那就会非常耗费能量。如果说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做的都是自己非常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那不但不会耗费能量,反而会增加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精力充沛。

2.3 享受工作的乐趣

在寻路的过程中,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跟随快乐前行,做能够吸引你,让你兴奋的事情,能够激发你活力的事情。

经常有人告诉我们,工作从来都不轻松,我们必须忍受它。没错,任何工作和事业都存在困难,也都有让人厌烦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激发你的活力,那么说明他正在一点点杀死你,毕竟工作是需要你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的事情。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要花费9万到12.5万个小时在工作上,如果你感到工作无聊透顶,那么你的生活也将是一团糟。

那么是什么让工作充满乐趣呢?不是经常性的公司聚会啊,不是很高的薪水,更不是一年几周的带薪假期,只有当你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时,你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

2.4 回顾高峰体验

我们还可以对我们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可以花一些时间回忆一下,过去和工作相关的高峰体验。

比如说自己作主导,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的过程中,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实现了会议的目的,其他人反馈也都非常棒等类似的经历。

在回顾自己过去的体验的时候,不要过度夸大美好时光,也不要对困难时期过于严苛,尽量客观诚实的记录。这个新发现有助于我们明白下一步要怎么走,并开始真正探索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

2.5 记录美好时光日志

准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拿出一支笔。记录下自己工作时感到烦躁,心神不安,以及沮丧的时刻,并记录下在那段时间正在做的事情;同时记录下工作中让自己感到兴奋,注意力集中,过的愉快的时刻,以及当时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美好时光日志。

通过美好时光日志,我们可以了解自己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当你明白什么活动会让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何设计人生了。

2.5.1 美好时光日志中要包含两个元素

2.5.1.1 活动记录

也就是记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以及那些让你沮丧不开心,感到烦躁和心神不安的活动。

2.5.1.2 反思

反思哪些活动让你有收获,收获是什么?哪些活动让你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

如果每天都能够填写美好活动日志,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每天记录也没关系,一周最好不要少于两次。

在记录这个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具体一些,因为当我们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我们通常会说,今天还不错,或者是今天太糟糕了,但是我们几乎从不注意,具体是哪件事让我们感觉不错,哪件事让我感觉糟糕。一天当中我们有时候感觉很棒,有时候又感觉很糟糕,更多时候是处于两者之间不好不坏,那我们的任务就是深入了解,我们一天中发生的每一个具体事件,捕捉一天中的快乐时光。

美好时光日志的第二个元素是反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仔细检查我们的活动日志,从中得到深刻的见解和惊喜,让我们清楚哪些事情对我们有益,哪些事情对我们无益。

这个反思可以一周进行一次,在美好时光日志中的空白页中,记录下我们每周的反思。比如说我今天感觉很棒,为什么很棒呢?因为我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我,我自己有一整块的时间全部都在用于,做我自己想完成的任务。或者是说我今天感觉很糟糕,因为跟其他部门的沟通都非常不顺利,包括跟领导的沟通,也感觉非常不顺利。

那么根据这个记录,我们可以进行反思,是不是说明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没有被打扰的时候,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比较开心的,而跟其他人沟通,跟其他部门配合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太开心的。那么自己是不是更喜欢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团体配合呢?或者是说自己是不是更擅长一份安静的工作,而不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呢?

我们可以将上面我们讲到的,你感受到心流体验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你感觉到能量充沛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你工作中感受到乐趣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都记录在美好时光日志上。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我们就能找到,那些我们自己喜欢且擅长,并且能增加我们能量的事情,以及我们不喜欢、不擅长,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挫败的事情。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美好的工作之路了。

2.6 绘制思维导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及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工作结合,其实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还有包括大环境,都没有有意识的来引导我们,去关注自己想要的,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把兴趣放在考虑的首位,所以,突然之间让我们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并把它变为工作,其实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

那我们要怎么做?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工作呢?

2.6.1 我们应该打开思路,拒绝自我设限

我们要跳出现实的约束,勇敢的去想一下我想要什么?我们可以想出很多点子,包括异想天开的想法,疯狂的主意。
事实上,我们可以设计多种人生,虽然最后只能选择一种人生,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只有一种选择。要想过得既快乐又高效,有很多种活法,不管你现在年龄有多大。通向幸福高效的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

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好好想一想,我们可以有哪些活法?这些想法多多益善,因为想法越多,好的想法也就越多,好的想法多了,更优秀的设计也就多了。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因为数量本身就含有一定质量的考量在内。

拓宽思路,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构思能力,开展更多创新思维,找到真正让我们充满活力的事情的概率也会随之加大。更多的点子,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见解和看法。即便出来一些疯狂的想法,也不要过早的作出评判,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选择疯狂的想法,但是通常在产生了这些疯狂想法之后,我们才会进入创造性的空间,很多全新的,创新的,有用的机会才会出现。

除了好点子够多之外呢,还有一个要注意的点,就是对于任何问题都不要选择第一个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的大脑通常都非常懒惰,他喜欢尽快摆脱问题,因此他会先用很多积极元素包围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迷恋,所以不要恋上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因为他几乎从来都不会起作用。

2.6.2 根据美好时光日志,绘制思维导图

前面我们讲了,要记录美好时光日志,通过美好时光日志,把那些我们产生心流体验,产生更多能量以及工作中有乐趣的部分都记录下来了。那么我们就从这些事件中,挑选出来三个。以这三点为主题来绘制三张不同的思维导图,每张都要延伸到至少3到4层,最外层至少要有12个元素。

惠子在旅行、写作、读书的时候,能感觉到进入心流的状态。我把旅行作为中心主题,以旅行为中心来进行思维导图的扩散。

首先由旅行,惠子想到了度假、自由行、游学。由游学想到了法国小镇,想到了女儿和先生。由法国小镇想到了鲜花、儿童和当地居民。由女儿想到了成长、见识和体验。由先生想到了安全、幸福和健康。

由度假想到了,海边、大理和沙滩。由海边想到了游泳,躺椅和海景房。由大理想到了洱海、米线和逛街。由沙滩想到了休闲、日出和日落。

由自由行想到了民宿、火车、和美景。由美景想到了,深林鸟叫、悬崖酒店和写作。由火车想到了观景火车和登山火车。由民宿想到了当地居民和艺术家。

那么从想到第三层元素里边挑出来,印象深刻的几个关键词就是,鲜花、女儿、海景房、写作。那么把这些连起来形成一幅画面就是,惠子在有鲜花和女儿围绕的海景房里写作。

这就是惠子为自己寻到的美好工作之路。

48%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 图1 [ ```

  1. ]()<br />[

  1. ]()<br />[

```

]()

三、人生的可能性

3.1 畅享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前面我们说到了,幸福的人生绝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好点子是很多的,我们首先需要想出一些好点子,从而设计多种人生计划。现在我们就可以想一下,然后写出来,未来五年的三个版本的人生计划。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代表作,该史诗讲述了奥德修斯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借此隐喻人生如一场探险。因为人生是一段漫长且充满风险的历程,有希望,有目标,有帮手和爱人,也有敌人,未知风险和好运并存。因此我们把这个计划称为奥德赛计划。

在我们的内心存在着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给自己设计三种可能的人生选择,虽然我们一次只能选择一种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构思多个版本,以便做出具有创意且富有成效的选择。那同时构思三个奥德赛计划,有什么意义呢?

斯坦福教育学院,丹.施瓦茨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证实了一点:如果我们同时产生多个想法,有多种方案,就不会过早的选择一条路,思维也会变得更加开放,能够接受并提出更加新颖,更加创新的想法。

在研究中,一个小组的参与者同时开始构思三个想法,而第二个小组成员只需想一个方案,然后让他们对这个方案进行四次改进,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五轮练习,结果证明,第一组成员表现得更好,他们不仅提出了更多的方案,而且它们的最终解决方案也更佳。

第二组成员,从一开始就只提出了一个方案,他们只是不停的完善着同一个方案,这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由此可见,构思多种方案比单一方案更有利于我们更高效的选择。

除此之外,每一个奥德赛计划都应该是A。因为它是我们真正的渴望,有可能实现的。奥德赛计划是潜在的可能性草图,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选择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开始原型设计,推动我们的人生。

另外,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三个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生活版本。

  • 第一种选择:你已经在做的事儿。
  • 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儿。比如说,如果你突然失业了,那么接下来你想要做什么?
  • 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儿,或者你想过的生活。

3.2 奥德赛计划详解

我们设计了三个可替换的五年计划,那每个计划必须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1. 一个直观的或者是图解形式的时间明细表,包括私人的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例如你是否想结婚,你想参加培训而后在健美大赛中取得胜利吗?
  2. 为每个计划拟定一个六字标题,描述计划的核心内容。
  3. 针对每个计划提出2到3个问题,优秀的设计师会通过提问进行测试,发现新想法,在每一个时间明细表中,你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多方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这三个人生计划中,你想测试并探索哪些事情?
  4. 填写仪表盘,评估如下内容。
    1. 物力——你拥有客观资源吗?例如时间,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实现计划所必需的。喜欢程度——你对这三个计划的态度如何?迫切,缺少热情,还是满怀热情?
    2. 自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计划还是不确定?
    3. 一致性——这些计划本身有意义吗?他们与你及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

3.3 原型设计

原型设计是设计思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型设计包括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创造体验、提出假设、快速失败,并且在失败中前进,悄悄走进你的未来。

什么是原型设计呢?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开一个咖啡厅,并不是说你有钱了就直接租店面就直接开了。而是先要想一下,我开咖啡厅都涉及到哪些问题。比如:他别人是怎么想要开一家咖啡店的?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收获是什么?店面一般要多大?人员配置是怎样的?从什么渠道招聘员工?薪资是怎样的?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是哪里?等等。

想好这些问题之后,分两步:

  1. 第一步,就要想办法约见有咖啡厅从业经历的人员进行咨询,也就是人生设计访问,以“问路”的方式来进行,大部分人都是非常乐于助人的。
  2. 第二步,想办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际体验,可以通过之前约见人员的引荐或者自己应聘的方式进行实际体验。哪怕只有一个小时或者一天的时间,也是非常好的。在体验的过程中,如果感受依然是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采取行动,如果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要换一个方向。

四、求职与好工作

我们上一部分说了利用奥德赛计划设置人生的三种计划,同时进行原型设计。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就能找到自己接下来想要走的路,也就是,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工作。那现在我们就来讨论成功求职的秘密以及如何找到好工作。

4.1 找工作的首要原则是适合

我们都知道,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那我们必须过的第一关就是要让我们的简历,在众多的简历中,脱颖而出。那我们的简历怎样才能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呢?一定是与招人单位的要求吻合的简历才能脱颖而出。

现在大部分公司,都会把接收到的简历,加入自己公司的人才库。那么,首轮对人才库中的简历进行筛选的,可能不会是人事经理,可能是招聘专员。

那么他们进行简历搜索,一般都是通过关键词来搜索,也就是他们在岗位描述中所列到的关键词。因此要想提高我们自己被发现的机会,我们在简历中就要尽量使用,招聘公司在第一部分描述的岗位要求里使用的词汇。

根据招聘公司的职位描述,我们应该尽量的用关键词来介绍我们的技能。

4.2 网投找工作建议

  1. 重写简历,使用和职位描述中一样的词汇。比如把写作能力强,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改成良好的书写能力和口头沟通能力。
  2. 如果你具备职位描述中提到的技能,那么就写进你的简历,同样要使用职位描述中所使用的词汇。
  3. 在你的简历中,突出职位描述中提到的关键技能。不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通才,而要把重点放在满足招聘公司的需求上。
  4. 如果有面试的机会,你一定要带一份最新的,干净整洁的简历。这个有助提升别人对你的印象,觉得你很注意细节。

4.3 尽早放弃超级工作

什么样的是超级工作呢?

比如说公司原来这个岗位的员工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同时公司希望他还要擅长某某某技能。但是呢,他不具备这些技能,所以他离开了。那现在公司希望找一位能像他一样优秀,同时又擅长某某某技能的这样一位员工。

那么,这样的超级员工,一般公司是很难招到的。因为,能具备这么优秀的条件的员工,是非常非常少的;再有,如果真的具备这些能力,那薪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们给到原来那位同事的薪水,是不能招到这么优秀的员工的。

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超级工作,那么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放弃。

4.4 蒙人的幽灵招聘

这种招聘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罢了,可能在公司内部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还是要在社会上进行一下公开招聘。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招聘,过去面试,基本上就是浪费时间。

那怎么来识别这种幽灵招聘呢?基本上就是看看招聘信息会在公司网站上留存多长时间,如果只存在一两周,那么这很可能就是虚假的招聘信息。

知名公司里的假阳性和为阴性。

像谷歌,苹果和facebook这样的,非常受欢迎的成功企业,总是人才济济,杰出的候选人也供过于求,所以他们的优秀的候选人会远超出招聘职位的需求。因此这样的大公司从来不愁招不到人才,他们唯一担心的是招到一个不合适的人。

如果一家公司误认为某个应聘者很杰出,而实际上这个人能力非常一般,这就是假阳性。对于这家大公司来讲,这就是一场噩梦。因为招错人的代价非常惨重,所以一般的大公司,都会采取各种方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高度容忍伪阴性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错误的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应聘者能力不强,放走一个优秀的人才。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损失并不大。因此大公司的招聘程序都是非常严格的,经常有杰出的人才被拒绝,而且毫无理由。

这是个中立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我们想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工作,我们就必须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

但是有一种方式可以增加我们进入知名公司的概率,那就是与公司内部的人取得联系,然后利用原型对话的方法私人联系,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帮助。

4.5 让工作更完美

网络上登出来的招聘信息中,职位描述其实遗漏了以下内容。

  1. 能够把工作观和人生观联系起来。
  2. 坚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正确的练习,就能够成功的完成任务。
  3. 诚信度高,学习能力强,主动性高,其他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培训。

虽然说招聘信息并没有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但是我们了解公司如何进行招聘,如何撰写职位描述,如何阅读简历,如何进行面试,那么我们找到工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切记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人事经理的需求,她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而不是关注自己的需求。

4.6 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

我们人人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其实我们必须澄清一点,那就是没有所谓的理想工作。我们能够找到的是大量让我们感兴趣的工作,有好的公司,好的同事才会有好工作,而且是我们真正热爱的工作。

在美国,公布到网络上或其他地方的招聘信息中,只有20%的信息是有用的,剩下的80%的工作机会,通过大家熟知的标准模式是没办法找到的。

那么剩下80%的机会,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招聘到的人呢?答案是,隐形就业市场。那么什么是隐形就业市场呢?它到底是怎样的呢?

隐形就业市场的大门,只针对特定人群开放,这些人已经就某类工作形成了一个专业关系网。这是一个内部知情人的游戏,作为求职者,你不可能打入这个关系网内部,但作为一个感兴趣的询问者,某个正在寻找故事经历的人,你却有可能撕开一条裂缝。

作者列举了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库尔特的例子。他精心计划,投递了38份简历,但一份工作邀请也没有收到。

用传统方法找工作的失败,让他非常沮丧。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要运用设计思维的时候,他便停止了投递简历,开始进行人生设计采访。

他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人,一共进行了56次诚恳的原型对话,通过这56次对话,库尔特收到了七份高品质的工作邀请,他接受了其中一份工作。

那么通过人生设计采访,可以敲开这个隐形就业市场的大门。但是在人生设计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要得到一份工作邀约的话,那么通常都是对方主动找你,你不必主动。

如果他们没有主动,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把谈话方向从了解他们的经历引向找工作。比如:对贵行业的环境我了解的越多,遇见这个行业的人就越多,我也就越来越有兴趣,那么我想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样才能进入这样的公司呢?

4.7 发挥人际网的作用

现在一提到关系网,好多人就会感觉让人联想起虚伪自私,或者是唯利是图。大部分都跟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他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有关,也就是利用别人。

但这里所说的关系网不是这样的。这个关系网其实就像路边遇到问路的人是一样的。路上有个人向你打探路应该怎么走,如果你知道的话,相信你一定会非常愿意帮助他,并且不求回报。

那如果问完之后,后来他就没再跟你联系,没再对你有任何回报,你会生气吗?你会愤怒吗?当然不会,因为你们不是朋友,你们也没有建立起联系。你帮助他,纯粹的就是因为想帮助他,只是举手之劳,而且会让你感到高兴。

那么获得引荐,认识一些人,倾听他们的经历,这就相当于在职场上问路。所以关系网与其说是一个名词,不如说是一个动词,我们让你问路,并不是让你利用关系网,而是希望你加入关系网。

简单来说,就是进入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一场特殊的谈话。关系网的存在,就是为了支持该领域内的人完成工作,关系网,也是进入隐形工作市场的唯一通路。

4.8 别找工作,找工作机会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在2014年,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一份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的是工作性质,第二位和第三位才分别是薪水和同事的友好程度。这是一种完全的思维误区。

因为在我们真正接触一份工作之前,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他的工作性质。在大多数职位描述都不准确的情况下,我们因为某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一开始就将它,排除在外了,这个其实会让很多,潜在的机会和我们失之交臂。

所以我们在找工作时,真正应该找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也就是说,在你去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不是要尽可能的,让人事经理感觉到你是符合这个工作的要求的,而是应该充满好奇心,想要看看,在这家公司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有趣的机会。

如果说你找工作,你关注的焦点是工作,那你就会围绕着工作本身,试图说服人事经理来雇用你,向他们传达,你对这份工作的强烈渴望。但由于你对这份工作性质并不了解,所以你必须假装充满激情,让他们相信你,换句话说,你要么说谎,要么就放弃申请。

但当你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不同了。你就没有必要骗人了,你可以真实的表达出你对这份工作的好奇心,因为你确实想要对这个工作机会进行评估。当你转变心态,寻找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更真诚,更有活力,更坚毅,也更开心。

所以在得到一份工作之前,你不会对他有太多了解,因此任何工作机会,我们都要珍惜,他们当中很可能就有适合我们的工作。

利用设计思维,不仅能大大提升,你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可能性,它还有助于你做出改变,设计下一份工作,创建能够同时体现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事业。

五、幸福、选择和失败

5.1 选择与幸福

不管我们做人生设计也好,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也好,其实我们最终极的追求就是幸福二字。那幸福跟什么有关系呢?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那么这句话到底正不正确,有没有道理呢?

我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八卦一些事情。比如说,谁谁谁,和她的男朋友马上要结婚了。他们经过了十年长跑,本来都要分手了,因为男方的结婚意愿不强烈。但是呢,女方觉得自己十年的青春都给了这一个人,沉没成本太高了,而且要重新开始的话呢,也没有那个勇气。所以虽然这位男生对她并不是很好,结婚意愿也不是很强烈,但最终女孩还是以做出很多妥协为代价,跟这个并不是十分愿意娶她的男孩结婚了。

还有一些八卦,就是关于工作的,比如说谁谁谁,在跟部门主管吵了一架之后就离职了。

那么这两个八卦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在做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甚至都没有认真思考,很盲目的就做了决定。因而他们的选择非常仓促,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更谈不上幸福。所以呢,幸福跟选择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人生设计中也是一样,要想让自己幸福,意味着你要选择幸福。

那么选择幸福,并不意味着说,你许个愿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了,拥有幸福的秘诀不是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学会如何选择。

一个好的,健康的,明智的人生设计选择过程,对于获得幸福至关重要。许多人正在使用的选择模式,不仅无法让他们从中领悟到真谛,而且他们在作出选择后也毫无幸福感。研究表明,一个人无法得到幸福,是由于他不了解重要选择的设计步骤。

5.2 选择四步骤

5.2.1 收集和创建选项

也就是说,你先要有的可选。比如说辞职之后要在ABC三个工作中选一个。

前面我们讲到的,可以写出我们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绘制思维导图,制定三个奥德赛计划,就对话和体验进行原型设计,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创建选项。

5.2.2 缩小列表范围

那么选项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希娜.艾扬格,专门研究决策力,她主持设计了一个在心理学领域非常经典的果酱实验。

在一家零售店内,研究人员摆出了六种不同口味的果酱,然后观察顾客如何选择,看看有多少人试吃以及试吃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真正购买了果酱。第一周研究人员展示了六种果酱,有40%的顾客停下来试吃,有13%的顾客购买了其中的一种。

几周之后,在同一家零售店的同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又摆出了24种口味的果酱,这次大约有60%的顾客停下来品尝,试吃人数是上一次的1.5倍,但只有3%的顾客购买了其中一种果酱。

这个研究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喜欢拥有许多选择;第二,选择太多,会导致我们无法作出决定。

事实上,如果选项只有3到5种,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有效的作出选择,如果面临的选项数量超过了这个区间,我们的决策能力就开始下降,如果太多的话,我们就无法作出选择了,这是人类大脑的反应方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缩小范围。如果选项太多,那我们就删除其中的一些选项。那么很多人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就会感到不安,说,啊,不能删掉那些,要是删错了怎么办呢?

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典型的,披萨中餐效应。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跟同事一起去吃饭,同事说,我们打算去吃披萨或者是中餐,你喜欢哪一种呢?你说,都行。同事说,好,那我就去吃披萨吧。你说,哎呀,我想吃中餐。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都可以吃,然后我们以为那就是我们所想的,直到别人说出我们不喜欢的答案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偏好,可见只有在选择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偏好。

所以当我们缩减列表范围,删除选项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如果我们删错了选项,我们删完之后也会发现的。

5.2.3 明智的选择

那怎样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呢?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是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非常可靠的,客观的,有条理的,并且以大量信息为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

但是我们也有其他的一些,与情感相关的知觉方式,包括直觉精神以及情绪知觉,还有社会知觉和运动秩序。所以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如果能充分发挥所有的决策能力,让我们的情感和直觉认知方式,都能发挥作用,那么就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么培养并完善我们的情感,或者是直觉,或者是精神知觉方法和意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进行个人修行方面的练习,比如记日志,祈祷或者冥想,同时结合身体练习。

每天忙得团团转,夸夸其谈,或者是上网,这种情况,没办法激发出我们的智慧。平时我们经常进行个人修行练习,尤其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们就会集中精力进行练习,获得内在的力量和平衡。乔布斯之所以能,创造出苹果这么伟大的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的个人修行给了他很多灵感。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神交这个词,这个词意味着对事物的理解十分透彻深入,已然深入其中,与之融为一体。那么如何,进入神交的状态来进行选择呢?

我们以拥有三个选项为例,从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不要对他进行思考,然后在接下来的1到3天里,假设自己最终确定了这个选项,我们把它称为选项a,选项a的情境就是你现在的真实生活。

让自己真实的体验这种情境,从早上刷牙开始,就让自己生活在选项a的情境中。在选项a的生活中体验1到3天,之后,休息1到2天,回归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中,然后重新开始,和选项a一样,一次把选项b和选项c当作现实生活去体验。两次体验之间同样要休息一下,最后对这些体验进行反思,看看你最想成为哪种人,最喜欢哪种体验。

5.2.4 放手,继续前进

我们大部分人经常是,选择之后,会纠结焦虑,觉得自己选错了,如果说选择另外一条路,是不是会更好?

那我们要如何战胜这种,决策后出现的痛苦和纠结呢?哈佛大学的丹.吉伯特在一项研究中阐述了“对选项放手”的作用。

研究中,他请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莫奈的五幅作品,按照1到5的顺序排名。他同时告诉这些参与者,他这里恰巧有这些作品的复制品,参与者可以把自己排在,第三名或者第四名的画作的复制品带回家。

绝大多数人都拿走了,被他们排在第三名的作品。研究人员又告诉其中一部分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稍后可以替换他们已经选好的画作,而另一部分人则被告知,不管他们选取哪幅画都不能够更换。

几周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和那些不能更换画作的人相比,那些被告知可以稍后更换选择的人,对自己选择的画作满意度更低。

研究结果表明,可更换性并不利于增加人们对某个选择的满意度,显然反复考虑或保留选择权,会让我们心生怀疑,降低我们已做选择的价值。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告诉我们,人类大脑在做决定时具有的这个瑕疵,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我们面对众多选项时,我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满意度也会下降。

所以学会对不需要的选项放手,前行的道路就会越走越顺。选择幸福,并且满意于自己所做的选择,这一点至关重要。心存疑虑时,请放手,继续前进。

5.3 失败重构

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困境,遭遇失败,那么我们对待失败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幸福程度。

有一些人在遭遇失败之后,可能会一蹶不振;也有些人在失败之后会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越来越好;还有一些人,他们完全达到了失败免疫的一个状态。

失败免疫并不是说他感觉不到失败的痛苦,而是说他不会被失败误导。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也不会用成败,定义自己的人生。失败也会让他有所收获,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都会欣然接受,继续努力前进。

那么失败重构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失败免疫的目标,失败重构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5.3.1 记录失败的经历

准备一个本儿和一支笔,把我们之前的失败经历都记录下来,可以是过去一周一个月或者是一年的。

5.3.2 对失败进行分类

第一类失败,是由低级错误导致的失败,也就是由你一般不会犯的错误所导致的失败。比如说,由于你没锁好家里的门,导致家里被盗了。或者是说,由于你忘记了还款日期,而导致了信用卡的逾期。那么从这样的失败中,我们一般学不到什么,只是单纯的做错了,最好的反应就是承认自己犯错了,在必要的时候反省,然后继续前进。

第二类失败,是由于自身弱点导致的失败。也就是我们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非常了解失败的原因。我们可能已经非常努力的去改正了,并且认为自己有所改善,但是防不胜防,我们还是失败了。那么对于这种错误,即使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改变,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有一些弱点,就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这样的事情,而不是想着如何改正。

第三类失败,是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它是一种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败,或者是以后可以避免的失败。这类失败原因是可以辨认的,而且有补救方法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关注这类失败,而不是其他两类失败,因为对于前两类,即使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也不会有多少改进。

5.3.3 鉴别出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下次要采取什么方式?洞悉失败,从中寻找促成成功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是失败重构。

后记

我们可以设计多种人生,虽然最后只能选择一种人生,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只有一种选择。要想过得既快乐又高效,有很多种活法,不管我们现在年龄有多大。通向幸福高效的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