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养育的选择:13个育儿困惑解答给你一个科学教养观
作者名:陈忻

前言

陈忻,不仅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博士,有着十多年的心理学专业功底,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可以说既有科学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再加上作者在美国定居,多年来对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有着长期的观察,可以说既懂西方的教育理念,又了解中国家长的教育习惯。而在这本书推出的时候,也受到众多亲子教育专家的广泛赞誉。

如今各种各样流行的教养理论都在各个方面冲击着父母,一个总在困扰家长们的问题是,究竟怎样和孩子相处,采取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呢?这本书或许就能够给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

作者耗时五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从上百万家长的咨询中精选了13个最普遍的问题,为我们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涉及孩子的安全感、情绪、倾听、自控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父母比较关注的早教和快乐教育的话题。

她把众多经典的育儿案例和美国最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教养观,让父母能够理性、从容地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一、安全感和倾听

1.1 我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吗?

作者说,安全感这个词儿现在相当流行,甚至成了一个万能筐。父母们把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习惯性地丢进这个筐里,任何不确定的事情都被看成缺乏安全感。

比如,经常会有家长问:“孩子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去陌生环境会害怕,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宝宝上幼儿园都一个月了,每天送去还要哭,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甚至“我家宝宝和别人一起玩,动不动就打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作者认为,凡事都贴上缺乏安全感的标签,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父母无法针对孩子身上不同的问题,找到对症的办法。

到底什么是儿童的安全感?作者认为,对于0到1岁的婴儿来说,宝宝最初的安全感是逐步从信任妈妈、从妈妈给予的呵护中发展出来的。在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完全依赖妈妈,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的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妈妈形成基本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

当宝宝有了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妈妈就是他探索世界的强大后盾,孩子就会有很多积极的表现。但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不敏感,或者对他们的需要满足不规律,有时候满足,有时候又不满足,宝宝就会形成对妈妈的不信任感,也就是说宝宝建立的是对妈妈的非安全依恋,这种非安全依恋,对宝宝未来的性格养成很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拥有安全感,并且逐步发展最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孩子到一个新地方玩新玩具,有时候玩着玩着就要回头看一下妈妈,看到妈妈就安心了,然后继续玩。

慢慢的,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比如上幼儿园短暂的几个小时分开,并不会让他们觉得害怕,觉得被抛弃。因为他们知道妈妈会回来接自己。而且在幼儿园,他们的活动范围、人际关系扩大了,学会了跟妈妈之外的人打交道。这个过程顺利的话,他们会拥有更强的安全感。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说到这里,或许有很多妈妈会担心,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因工作需要出差或者身体原因不能母乳喂养等,是不是一定会造成宝宝的安全感缺缺失?从而损害孩子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宝宝是如何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的。可能会有人猜测是因为妈妈提供了乳汁和食物。

对此,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将一只出生没几天的幼猴与母亲分离,并将它与两个玩具母猴关在一起。一个是铁丝妈妈,提供乳汁,另一个是绒布妈妈,没有乳汁。想看看幼猴更愿意和铁丝妈妈在一起还是和绒布妈妈。如果说依恋仅仅来自于食物,那么幼猴会更喜欢和提供乳汁的铁丝妈妈在一起。

然而结果发现,幼猴除了饿的时候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大多数时间都和绒布妈妈在一起。可见,拥抱以及拥抱带来的舒适感,和情感上的支持,是宝宝和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他们对妈妈的依恋并不仅仅来自于妈妈提供吃喝,更重要的是与妈妈的肌肤相亲。

孩子的发展弹性很大,爸爸或者祖辈都可以作为安全依恋的对象,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对他们的照顾也是稳定有规律的,和爸爸建立安全依恋,和其他照顾人建立安全依恋,都是可以的,这些孩子也不会缺乏安全感。

当然,如果妈妈在回来的时候,能够给宝宝足够多的拥抱,并给予足够的有质量的陪伴,比如设定一段特别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件特别的事情,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对于有的妈妈说宝宝怕黑,不愿意自己睡,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宝宝缺乏安全感,因为即使有安全感的宝宝有时候也会怕黑。因为有的孩子会比较敏感,或想象力比较丰富,这些孩子会比同龄人更有“怕黑”或者“怕怪物”的问题。

对此妈妈们先不要焦虑,不要觉得我的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也不要急着培养他们的独立性。相反自己先冷静下来,关心他们的感受,经常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多拥抱孩子,而不是急着解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怪物”。得到妈妈充分理解的孩子会更容易度过这些成长阶段,也更容易建立安全感。

对于有父母提问,幼儿园的分离焦虑是不是缺乏安全感?那么对此作者认为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并不是缺乏安全感。

妈妈以为宝宝上幼儿园总是哭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怀疑他们在幼儿园过得不好,而这种焦急和担心在无意中会传递给宝宝,让他们更不安心,更难适应。而父母需要做的是理解他们的感受,和他们一起度过适应期。

儿童个体差异很大,有的适应得快一些,有的慢一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关心孩子的感受,耐心陪他们度过适应期,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他们建立持续的安全感。

因此,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的回应他们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通常我们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1.2 要求孩子听话会抹杀独立性吗?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独立思考很重要,也知道倾听很重要,但当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时,一些家长往往就会觉得矛盾了。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太听话了,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了。”其实这是把倾听和盲目服从混淆了。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倾听仅仅意味着听话吗?

脑神经学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需要声音和画面的双重刺激,才能记忆深刻。

比如,当我们对孩子介绍香蕉,会手指着香蕉,同时说出香蕉。孩子听到发音,顺着我们的手指看到香蕉,听觉和视觉信息同时进入大脑,在大脑中加工整合,输送到长期记忆里才会记住。

倾听是孩子接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思考是孩子在接受信息之后的思维活动。至于独立思考,则是在信息足够充分的基础上所做的更高维度的思考。

本质上,倾听和独立思考这两者并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他们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结合。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规范意识的独立个体。要告诉孩子,倾听是一种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别人把话说完,有策略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

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倾听,又让他们学习使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变相提高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说,认真倾听,获取充分信息,实际上是孩子独立思考的第一步。科学研究表明,从小练习过倾听的孩子,上学后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话。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倾听呢?首先,有懂得倾听的父母,才有懂得倾听的孩子。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并及时适当的给出反馈,告诉孩子我在听你说话。这样做可以让父母的倾听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自觉的以父母为榜样,学会倾听身边的人。

此外,父母还可以指派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练习倾听,然后再执行。比如在收拾玩具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对孩子说:“来,妈妈和你一起收积木,请你把这几块积木放到框里。”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指令变得有趣。比如说“我们来开火车喽”就比“我们排队走”要有趣多了。

因此,我们要破除“孩子太听话,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成见。

要意识到,倾听和独立思考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它们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结合。要主动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有策略的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

二、早教

2.1 早教有必要吗?什么是好的早教?

对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早教是什么?早教其实就是给婴幼儿提供各种条件,促进其健康发展,包括生理上,认知上,以及社会化和情感上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说早教很重要呢?脑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生的头三年,婴幼儿大脑的发育突飞猛进,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叫突触,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婴儿刚出生时就像个小接收器,通过看、听、闻、尝、触摸等接收外界的信息。

当他们两三岁时大脑突触的数目是成人的两倍,越来越多的突触是宝宝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把神经细胞和他们之间的突触想象成一个交通网,那么突触越多代表神经细胞之间的路也就越多。

婴幼儿的突触在3到4岁时达到数量的顶峰,接下来就要根据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慢慢修剪,以让信息传送得更加准确、有效。幼儿时期最高峰时的突触数目减少约40%才会和成人相当,所以婴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此可见,婴幼儿在其生命早期所面临的环境,对其大脑的发育与一生的成长都影响重大。

既然早教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早教是好的早教呢?

现在很多父母一提起早教,马上会联想到早教机构,仿佛早教只能在早教机构中才能进行,而事实上,早教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可以说生活及早教,宝宝从出生后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视为早教的一部分,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邻里关系等,都会影响宝宝的发展,所以当我们说起早教时,不应该局限于早教机构。

作者认为,孩子在早期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均衡发展,而早教机构是很难实现均衡发展的。因为早教机构更多的关注孩子某一方面技能的发展。经过某些机构的强化培训,幼儿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早熟,然而这些早教机构并不关心幼儿的社交技能,比如和小朋友适度的交往,表达自己的需要,与人合作等。

也不关心幼儿的情绪发展,比如是否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能够判断他人的情绪,并根据情绪作出合适的反应等。当然也不会关心幼儿是否快乐。因此,早教机构很难实现我们所说的早教重点,即均衡发展。

作者认为,父母和家庭是早教的主力军,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能找到好的早教机构,不妨作为我们的辅助,找不到好的早教机构,也并不妨碍我们进行早教。

关于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进行早教,作者提供了几条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2.1.1 给孩子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

成人在充满了爱的情绪下,和宝宝轻声说话,微笑、拥抱、玩玩具等,宝宝会报以同样的欢笑、牙牙学语和手势。互动不仅仅包括语言和行为,更包括眼神的对视,情绪的交流和肌肤的接触。

2.1.2 鼓励宝宝通过感知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已经做了相关的学习,这里就不再赘述。

2.1.3 玩具不是越贵越好

泥土花草也是宝宝最好的玩具。现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爸爸妈妈总会给宝宝买很多玩具,而且很多人觉得越贵越好。

其实只要给宝宝提供丰富而多样的物品就好,并不一定要买大量的高级玩具。丰富的环境并不等于源源不断的买新玩具,而是要看父母怎么引导宝宝利用玩具和其他用品。家里的瓶瓶罐罐,室外的泥土花草都可以是宝宝的玩具。

总之,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对孩子充满爱的照料,让孩子身体、智力和社会化情感方面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好的早教,只有意识到这点,我们才不会迷失。

2.2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关于敏感期,读过《捕捉儿童敏感期》,就会比较熟悉。而现在主要是说父母应该如何用客观、平和的态度来看待儿童敏感期。

关于敏感期,首先必须要承认,当孩子处于某一方面的敏感期时,如果外界给孩子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环境和刺激,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正是家长们担心错过孩子发展敏感期的原因。但要说明的是,敏感期不是关键期,因为它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

如果在敏感期,环境没有给予恰当的影响,发育和发展仍然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很可能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可能这时会有家长问,怎么又多出个关键期?这里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区分。所谓关键期,就是指在动物发展过程的某个时间段内,他们已经在生理上具备条件用于在某一方面发育或者发展,而此时个体对来自环境的刺激也最敏感。如果得到了相应的刺激就会正常发育或者发展,若错过了就很难弥补,这段时期就是关键期。

比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的一些孕妇会使用一种止孕吐的药,后来发现吃了这种药的妈妈生下来的宝宝四肢发育不健全。这正是因为药物的作用,让胚胎在发育的关键期受到影响,从而无法弥补。

而敏感期的定义是,某一时期就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如果这个时期环境给个人提供了恰当的影响,某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就能以最优方式发生。作者认为不应该用关键期来解释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关键期只存在两种情况,要么“发展”,要么“不发展,无法弥补”,显然这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

因此,作者建议,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兴趣做某些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为了某些敏感期而焦虑。越焦虑,越强迫孩子去做,孩子反而越反感。父母的焦虑在这里起到的就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

比如很多妈妈知道一岁多是宝宝的吃饭敏感期,这可能会让他们对宝宝自己动手吃饭更加支持。但是很多妈妈并不清楚这个阶段宝宝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有很多。

例如,一岁多的宝宝愿意自己吃饭,一是因为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二是宝宝通过不断使用自己的各种新能力,可以建立一定的自主感。而有些宝宝在一岁多的时候,并没有太强烈的自己吃饭的意愿,这个可能是个体差异。

因此作者建议,对于自己有吃饭愿望的宝宝就鼓励他们,并在其他方面也注意培养自主性的发展;而这时没有强烈的自己吃饭愿望的宝宝,父母也不必焦虑,在其他方面一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妈妈们需要做的是仔细观察,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顺其自然多样化的进行体验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而不要把儿童的发展割裂成一个一个的“敏感期”。

2.3 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不适合看电视,真人之间的互动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婴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也就是说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和手的动作来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

在研究脑科学的心理学家看来,让0到2岁的小宝宝看电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而不能把画面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其次,0到2岁的婴幼儿不能理解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的关系。对此,可能很多妈妈会说:我家宝宝明明看电视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说,几个月的婴儿就具有模仿能力,他们可以模仿电视上的人的动作并不稀奇,可是他们常常混淆屏幕里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比如九个月的宝宝会把屏幕上出现的吸引人的玩具当成真实的玩具,甚至尝试用手去抓。

所以不建议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因为他们可能看不懂。另外,两岁以下的宝宝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只凭观看来进行认知学习的效果,远没有用各种器官去感知,比如用小手或小嘴直接触碰一个物品好。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平时家里老人看电视,孩子自己玩,电视只是当背景音应该没什么影响吧?

对此,作者认为表面上看起来,宝宝对充当背景音的嘈杂的电视节目没有关注,但这种做法很有可能损害孩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

对幼儿来说,理解他人的观点、意图、需要和感受非常重要,这是他们的社会认知。

  • 一方面,这些能力可帮助他们迅速学习知识、语言;
  • 而另一方面,这些能力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社会人,学习和他人互动,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需要通过大量的互动来实现,比如父母经常和孩子面对面的谈论有关意图、需要、感受的话题,和他们一起玩假想游戏。孩子通过这些一手的经历,从不同的视角来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意图等。

研究发现,当家里把电视开着当背景音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谈话的时间就减少了,或者父母比较敷衍孩子,这样帮助他们提高社会认知的互动也就相应减少了。

把电视开着当背景音还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它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宝宝在玩一个玩具,听到音乐变化或者瞄到新鲜的画面,就会去注意电视一下,这样就中断了他们本来正在进行的思考和观察。

当然,在这个数字时代,也不必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作者建议偶尔让宝宝玩一下手机或iPad并无大碍。但无论如何不要让屏幕时间成为主导。

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看电视或玩其他电子产品,限制一下时间是有必要的;同时可以在孩子看节目的时候,尽量陪伴他们,多一些沟通和理解。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适当选择使用多媒体。毕竟,让孩子从多样化的渠道学习,才能平衡发展。

三、情绪

3.1 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大?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说东孩子却偏要往西;你为他考虑,他却跟你大哭大叫。这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其实这是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孩子不合作,多数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没转过弯,如果我们通过认同孩子的情绪,并且引导他们把情绪转过弯来,孩子就容易教育了。

虽然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会伴随负面情绪,换句话说,正负两面情绪是人的共性,只不过在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健全的孩子身上,负面情绪体现得更明显而已。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情绪的产生是先天的,但情绪的表达却是后天学习到的。

相比读书写字这些显性技能而言,调节和疏导情绪是一项隐性技能,这种隐性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项技能一旦培养好,对孩子却是终生受用的。

关于具体该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有详细介绍,这里我们就不再重复。

总之,负面情绪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去化解,作为父母不能心急,以负面情绪对抗负面情绪。而是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情绪的存在,更好的表达和疏导情绪。

3.2 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

孩子需要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恰如其分的赞扬孩子?很多人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无条件的夸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你真棒!渐渐地,父母发现孩子变得不能接受任何纠正和批评,有了错误说不得,更别提改正错误了。也有的孩子变得胆怯,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坚决不做,不能接受挑战来提高自己。

对此,很多父母对赏识教育产生了疑问:是不是不应该实行赏识教育?还有很多父母担心:称赞孩子会不会破坏他们的内在动机,是不是越表扬孩子,他们就会越需要被表扬?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赏识教育?常识教育应该是认清孩子的优缺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通过成人的评价方式,让孩子逐步学会恰当的评价自己,只有如此才不会产生依赖表扬,不能面对挑战这些问题。

每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找到完成这件事情的原因和理由,这叫归因。有些孩子把他们的成就归功于能力,认为能力是通过学习或者大量练习可以提高的。成功的时候,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断努力提高了能力;而当他们失败时,会认为可能自己不够努力,这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这样的孩子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会努力而持续的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能力是持续可发展的,孩子会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所以父母需要长期地习惯性地引导孩子去关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我们称赞孩子的时候可以描述事情的过程,比如:“你为了准备比赛,花了很多时间”,或者“你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查了很多资料,和别人很好地分工协作。”

即使这件事最后没有成功,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孩子还是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和乐趣,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孩子关注能力的发展,以及实现目标的过程。如果目标实现,他们以后还会付出同样的努力;如果目标没有实现,他们也可以审视整个过程,找到原因,下次改进,这样才是我们说的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那么怎样的称赞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呢?

首先我们需要具体而诚恳的称赞。具体的称赞是父母用赞赏的语气来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泛泛的笼统的无差别的一句“你真棒”或者“你做得真好”。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啊!你这幅画画的是昨天我们一起读过的书里的场景啊,你居然没忘记在远处画上那个山坡和湖,简直太仔细了。你肯定花了很多心思,而且你的记性也不错哦!”这些具体的称赞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孩子发现了自己的这些闪光点,内心升起自豪感。下次画画的时候可能会想起妈妈的评价,会更仔细或更努力的回忆细节。

有些妈妈可能会担心:“如果我的孩子并没有做到这些,我却这样夸他,不是显得很虚伪吗?”对此作者说,夸奖孩子并没有固定的句型,简单一句“我很喜欢这幅画,我喜欢你用的色彩对比”,也比笼统一句“你真棒”或者“我喜欢你的画”对孩子的鼓励要大,因为你毕竟客观地描述了自己的所看所想。

另外,“你是努力的”要比“你是聪明的”这样的夸奖好。比如孩子一次考试考的好,我们可以称赞他:“你这次考得不错,因为你之前准备的很充分;而且你考试的时候很仔细,一些容易马虎的地方你都做对了!”这些因素,比如准备充分、仔细,都是孩子可以控制的,下一次考试他还会继续努力这么做。

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促进孩子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仔细等可以控制的因素。

经常这么评价,孩子也逐渐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评价自己。在考得不理想的时候,也就不怕妈妈指出来。相反,不要这样称赞孩子:“考的真不错,我就知道你很聪明!”因为聪明、天分、运气这些因素是人自己无法控制的。

称赞是一项技术活,既要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不拘泥于形式;同时要用心观察,真心欣赏孩子,给他们适量适当的称赞。我们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称赞孩子,很多时候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心领神会的微微点头,一个小手势胜过千言万语。珍惜我们的口头称赞,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我满足感。

3.3 孩子会越挫越勇吗?

提起挫折教育,可能有的人会联想起一些苦难的场景,甚至会人为给孩子制造障碍,比如遇到事情极少表扬和肯定,总希望在批评中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太恰当的,而且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怎样的挫折教育才是恰当的呢?作者认为恰当的挫折教育并不是父母有意制造挫折,而是要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故意制造挫折,是违反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各个部分的发育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那部分叫杏仁体,杏仁体的发育比较早,所以我们很小就会使性子发脾气。

但负责理性的那部分叫前额叶,它的发育则相当迟缓,要到20岁出头才能成熟。由于孩子理性调节的能力远不如成年人,所以就存在更多自然的挫折场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其实有足够多的不顺心事。

比如,和别的小朋友没有玩到一块,丢了心爱的玩具等,真的不需要家长再人为地制造出更多挫折来锻炼孩子,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破除孩子不必要的完美主义,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要区别对待。对于敏感的孩子,他无法接受错误,受挫感往往很强,觉得一点点错就无法容忍。对于这一类孩子,父母就要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受挫感。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们都是普通人,爸爸妈妈作为大人也经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用这样的方式缓解孩子受挫之后的压力感。帮助孩子梳理情绪之后,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鼓励他尝试着解决问题。

总之父母的爱是孩子的后盾,要理解和包容他,给孩子支持和勇气去面对挫折。

作者举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在带儿子大宝去游乐园玩游戏机的时候,大宝刷了两次卡,结果机器不认,可里面的点数全都给扣掉了。大宝一下子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跑过来说:“妈妈,这样太不公平了!”当时作者差点脱口而出:“多大点事儿,妈妈再给你往卡里加点钱不就得了!”可是他转念一想,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于是他摸摸儿子的头说:“机器总爱出故障,妈妈给你个建议,你想听吗?”大宝把眼泪擦掉之后点点头。

他对儿子说:“你可以去找工作人员,跟他把情况好好说清楚,也许他会还给你点数,你想试试吗?”于是大宝去了,片刻之后就高高兴兴的回来了,工作人员了解了情况,把六个点还给了大宝。在事后作者回忆并总结这件事的时候说。

如果妈妈在孩子大哭大叫的时候跟孩子说“哭也没用”,他就会觉得妈妈既不同情也不理解他,反而会伤害亲子感情。所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他的情感后盾,帮孩子梳理情绪,再引导他解决问题,这才是比较恰当的挫折教育方式。

因此,恰当的挫折教育,并不是父母有意制造挫折,而是父母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孩子的大脑发育规律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大人那样承受那么多的挫折,父母要帮孩子破除不必要的完美主义,缓解挫折之后的压力感。

从情感上做好抚慰和疏导,让孩子觉得父母跟自己是站在一起的,他的情绪父母可以感同身受。在孩子的情绪平和之后,再给他一些建议,引导他解决问题。

四、快乐教育

4.1 规则会破坏孩子的自由天性吗?

一提起规则,很多父母可能会表示反感,认为规则似乎等同于束缚或禁止。有些妈妈比较崇尚美国式教育,认为美国式教育就是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蓝天自由飞翔,美国的小学生都是无拘无束的。

但本书作者提到,其实美国小学对于孩子思想的表达可以无拘无束,行为上却有很多约束。他们有专门的行为指导课,老师用木偶表演的方式演示给孩子看不同的情形应该怎么做比较合适。每个星期他们都会将行为成绩单和学习习惯成绩单拿回家。因为只有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高年级才会实现自己管理时间和有效学习。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对孩子来说也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想必这个道理大家都能够接受。因此,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孩子保有自己个性的同时,又能遵循一定的规则?

对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供父母们参考:

4.1.1 鼓励孩子思想自由

要鼓励孩子思想自由,规则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不会压制他们的天性。

作者以美国的学校教育为例,说不管幼儿园也好,小学也好,对孩子的行为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上课时虽然鼓励你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随口说,要举手示意老师。美国孩子的个性和想象力并没有因为对行为的规范而遭到破坏,因为没有人会限制或者嘲笑他们的想法。

4.1.2 不制定孩子做不到的规则

要想规则不会压制孩子的个性,前提是这些规则阐述得非常清楚,并且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做到的。比如在幼儿园有老师讲故事的时间,那么规则是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能打扰,要说的时候请举手。

这样的规则界定清楚了讲故事时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别的事情都是允许的。你可以坐着听,也可以趴着听,只要不打断别人说话,因为这是礼仪。不打断别人说话是五岁孩子可以做到的,但如果要求五岁的孩子整节课都这么规规矩矩坐着,那就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了。

4.1.3 只制定具体的规则,越具体越好

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在制定规则时,要记住他们是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都有限。所以即使在有规则的情况下,也需要我们耐心的提醒,因为规则和习惯需要一段时间去培养。

而不要认为今天我告诉你这些是规则,从今往后你必须遵守,做不到就要接受教训或惩罚,这样对孩子不公平,会压制他们的天性。

比如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喜欢推人,老师每次注意到这种情况时就耐心的地跟他说:“我们要友好的对待他人,碰别人时要轻柔,不能推人。”每次看到,老师都会这么说,并且示范给孩子看什么样的接触是友好的。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行为有了明显地改善。

另外,规则越具体越好,父母或老师要对规则进行详细解释。比如“和同学合作,做作业或玩游戏时,不孤立同学”,这就是非常具体的行为规则,而不是“爱护同学,团结同学”这样的抽象规则。只有详细、具体的规则,孩子才能够理解并执行。

4.1.4 用孩子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于如何执行规则,很多育儿书里都提到了一个原则:“温柔而坚持”。很多爸爸妈妈都从字面上理解,温柔,就是对孩子语气温和,态度温和,不打不骂,“坚持”就是对孩子寸土不让,规则就是规则。这样会导致一种情况:温柔而坚持成了表面形式,实质依然是父母说了算,不能从理解儿童的角度去处理。

比如妈妈带两岁的宝宝去小伙伴家里玩,到了离开的时候,宝宝因为特别喜欢一辆玩具车,一定要带走。朋友说“没关系,拿走玩吧!”但妈妈却认为不能养成从朋友家把喜欢的玩具带走这种习惯。妈妈让宝宝把玩具车还给小伙伴,宝宝不愿意哭闹起来。妈妈很温柔的说:“宝宝,这个东西不是我们的,我们要还给别人。”

宝宝只顾哭闹尖叫。而妈妈一直很温柔地说着类似的话,宝宝哭闹了一段时间,终于累了,于是松手,妈妈成功地把玩具车还给了朋友。可能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做很好,不打不骂不暴力,也没让宝宝破坏规则。

但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软暴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妈妈没有用粗暴的语言或者行为,但她没有关心宝宝的感受,没有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和孩子僵持。最后凭自己的体力和意志达到自己的目的。

作者认为,温柔而坚持的基础是和孩子的感情连接、对孩子的理解,其实这件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且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比如说“我知道你喜欢这个车子,想回家了也能玩,对不对?可是这里是它的家,你看爸爸车和妈妈车都在这里,你让他孤零零一个人离开,他会很伤心的。我们把它送回到它爸爸妈妈身边好不好?”这样也许孩子能更容易接受。

温柔而坚持,是应该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和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持,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内则可以灵活处理。

4.2 快乐成长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

现在很流行快乐教育的概念,很多父母从字面上理解,认为“爱孩子就要让他时时刻刻快乐”。他们喜欢“快乐”、 “自由”、 “放养”这样的字眼,对孩子没有要求,不为他们设立界限。

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地会伴随着烦恼。比如孩子的身体发育有早有晚,有的孩子个子窜得快,有的孩子就发育得晚,高个子的同学可能会取笑小个子同学。

如果小个子同学不太自信,看重别人的看法,而父母又没有及时疏导,那么孩子面对身体发育的压力可能就会很大。但如果小个子同学比较自信,拥有自己的社交圈,那么他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所以面对变化带来的压力,适应性的强弱,决定了孩子是否快乐。而适应性的强弱取决于孩子自己的个性、同伴关系以及亲子关系。

另外,快乐成长,并不意味着眼前即刻的高兴。很多父母只看到孩子眼前是不是高兴,如果孩子眼前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从而一味取悦孩子。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快乐成长应该着眼于未来,尊重儿童普遍的发展规律,观察和满足孩子自身的个性特点。获得尊重的孩子,他们的个性、兴趣、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快乐的可能性也会越高。

我们必须要清楚,成长中没有绝对的快乐,而那些不快乐中往往蕴藏着重要的教育契机。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得不愉快了,让孩子想想别人的心情,讲讲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以此来改善人际关系。这样以后和别人一起玩,快乐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所以说不快乐的时刻是很正常的事情,泪水和快乐对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重要,关键是学会如何对待不快乐。父母可以利用这些不快乐的时刻,让孩子学习行为规则、学习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生活中并不处处是鲜花和阳光,他们自然而然在生活中体验着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快乐教育不是小心翼翼,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感到快乐,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这才是快乐教育的应有之义。

4.3 学习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吗?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要容许孩子犯错,这是孩子获得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你可能会问“这里说的是创造力,和容许孩子犯错有什么关系?”其实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是在错误中学习的过程,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打破常规,最容易产生创造力的时候。

如果家长等不及,用不容置疑的方式去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是剥夺了探索尝试的过程,也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比如说孩子在玩玩具火车轨道,突然拿起火车当做手机,假装正在给上班的爸爸打电话。这时家长往往会说:不对!这是火车,应该放在轨道上。

我们不遗余力的指导,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始终意识到,成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是一样的。科学研究表明,0到2岁阶段正是孩子感官发育的重要阶段,宝宝喜欢到处摸,到处爬,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这是他们在用这些亲密接触的方法来探索世界。

所以为了孩子感官的全面发展,不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盯着识字卡片看,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孩子理解不了文字有什么用处,感觉不到这些符号跟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即使识字练习,每天练好多遍,练到他们看到这个字就能认得,也不代表他们能把自己和某个文字联系起来。

这种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灌输式信息输入是我们要警惕的。那么在明确了“试错同样是成长”这个基本原则之后,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这里有一些方法,比如,鼓励孩子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

拿作者的儿子大宝来说,他喜欢看科普书,有一次看到不同的光波有不同波长,光波穿透不同材质的能力也不同。大宝很感兴趣,想出一个游戏,让妈妈假扮β射线和α射线,大宝拿着一张纸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扮演α射线和β射线,穿透一张纸吧。”

妈妈非常配合,马上做出了光穿过纸的动作。β射线和α射线这么枯燥的物理学知识,孩子能用如此有创意的方式表演出来,让作者感到很惊喜,儿子自编自导的游戏能帮助他学习知识,这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这说明孩子在宽松的环境,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保持好奇心、强烈的兴趣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除了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我们还要认识到,创造力不是通过单一活动或者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合力激发出来。

这里的合力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将孩子置身于综合的教育环境之中,比如各种科学活动、艺术活动、积木搭建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接触到的各种人都会对他产生影响。在这些综合的教育环境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会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迸发。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男孩,美术一直不及格,老师和父母都已经下了结论——这孩子没有艺术细胞。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男孩被带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家里。艺术家本来只是和他玩游戏,让他画一些涂鸦线条,补充成画,再把这些画组成一个故事。

但这位艺术家吃惊地发现,这个孩子能把线条画得活灵活现,而且讲的故事很有逻辑性,也非常有想象力。可是为什么家长和老师却觉得他没有想象力?因为环境不同,伯乐不同。拘谨的环境会压抑了孩子的表现,而在艺术氛围的环境里,让他自由发挥,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孩子反而放松心态,像换了一个人。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意识到,成人眼里看到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是一样的,要容许孩子犯错,避免灌输标准答案,同时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多把孩子置身于综合的教育环境里,通过合力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五、自控力和竞争力

5.1 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吗?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把自控力的培养和延迟满足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是延迟满足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带孩子上街,孩子要买这个买那个,家长不给买,或者说以后再买。

虽然这属于最简单的一种延迟,但如果认为这就是培养自控力的全部,那就有些片面了。其实自控力是比延迟满足更广的概念,只不过用延迟满足来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情形更容易被父母观察到,所以这方面的关注度比较高。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自控力,表现是非常丰富的。

比如在生活中,孩子听从家长的指令,或者专注地玩玩具,这些都是自控力的表现。因此父母要从全局出发,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而不是纠结于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问题。如果要求合理,就没有必要时时推迟,也没有必要总是故意不满足孩子。

如果长期对孩子的情感不做及时和适当的回应,反而会伤害亲子关系。所以,培养自控力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应该做的事。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父母可以把专注能力和自控力一起训练,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比如有个游戏叫“请你跟我这样做”。玩这个游戏,孩子必须要注意别人的动作,还要自己跟着做同样的动作。这对于孩子排除干扰,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动作有很大帮助。

还有一种就是可以采取短暂等待的方式。这里的短暂等待和延迟满足不一样,它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指向,并且时间相对短。很多研究发现,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慢慢就具备了自控力,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能够做到短暂等待。比如过生日的时候,孩子会等吃了生日蛋糕之后再拆生日礼物,或者等一个小朋友玩好了以后再玩同一个玩具。

除了父母的主动训练外,有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孩子在自己做一些事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自言自语其实是孩子控制自己行为的手段。比如刚会系鞋带的时候,孩子一边系嘴里一边念叨着每个步骤。当遇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自言自语的情况也会相应增多。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自控力自然发展的表现,因为当他们自言自语时,专注力会更持久。而随着年龄和能力的发展,慢慢的也就不再需要这种方式来辅助了。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忽然在自言自语时,要保持观察,不要打断他,这是他自我成长的表现。

另外,父母还需要满足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并注意疏导。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是被满足的,当日后在大原则上不被满足时,从情感上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不然大事小事都不被满足,孩子就会和爸爸妈妈产生疏离感,容易在日后的其他合作上出现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捷和便利,满足孩子愿望的机会增多了。父母可以在满足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主,在选择中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还是回到之前的例子,带孩子上街,孩子要买这买那,如果孩子想要的很多,父母不妨说:“今天我可以给你买,但你要好好想想到底要哪一个,只能挑一个。”这样既达到了孩子克制自我意识的目的,也培养了他做决策的能力。

总之,自控力的培养不等于延迟满足,父母要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而不是纠结于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对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可以通过短暂等待的方式培养他的耐心。做到这些的同时,要注意满足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注意疏导。

5.2 要不要鼓励孩子争第一?

很多父母认为,培养孩子的好胜心,鼓励孩子追求第一,让他树立“我一定要赢”的信念,才能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正因为如此,下面这些现象就屡见不鲜了。“你看明明的英语说得多好啊,你也要多练习!”“你看豆豆画画儿多棒啊,你要多向他学习”或者“今天吃饭弟弟比哥哥快哦”。

很多人认为这是在鼓励孩子竞争,激励孩子上进。殊不知,这样比较孩子并不是激励,反而让孩子只关心“我和别人比是什么样子的”,而不关注“我自己做事怎么样”。这样的孩子往往过于重视结果,在乎输赢,孩子反而会越来越胆怯,无法面对挑战,或者过于注重结果,失去了平常心。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生活、学习、人生不是比赛,吃饭是为了自身成长,学习画画是为了自身爱好或学习一种技能。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注重事情本身,注重过程,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人生不是比赛,不需要时时刻刻把孩子放到跑道上和别人比。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分数、成绩、排名什么的确实没有必要比,但给孩子在行为品质方面树立一个榜样,难道不好吗?作者认为这样当然可以,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比如我们会习惯性说:“乐乐这次作业做得非常整齐,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而下面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许更好:“乐乐,你这次作业做得相当整齐,我想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很高兴。”第一种方式,对人不对事,让大家学习把乐乐当标准;而第二种方式,对事不对人,指出乐乐付出的努力,强调做事的过程。很明显用第二种方法来鼓励孩子会比较好,因为这种表达方式指出我们要学习的榜样不是某个人,而是某种行为或者态度。

当然,在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无需屏蔽竞争。而是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对此,作者为父母们提供了以下建议:

  1. 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
    1.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提到成长型思维模式,在竞争中也要让孩子学会用这种思维模式面对失败,激励自己进步。
  2. 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
    1. 我们要培养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以及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抱怨,而是专注于想办法解决问题。
  3.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1. 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年龄,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过早让孩子关注竞争,关注输赢,往往会让孩子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而应该对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耐心,随着孩子心智成熟,逐步培养他们的竞争力。

后记

本书的主线是根据作者从上百万家长的咨询中精选出来的13个最为普遍的养育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孩子的安全感、情绪、倾听、自控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父母比较关注的早教和快乐教育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