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小强升职记》
作者名:邹鑫
出版方: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076509
前言
你在公司里会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给两个看似能力差不多的人安排同样多的任务,一个人疲于奔命,另一个人还能抽空做点自己的事,但前者的完成质量却不如后者。
为什么,一定是前者的工作能力不够吗?也不一定,很有可能是前者不懂得如何利用工作时间。
一、避开时间黑洞
公司里通常有3种人:
- 假装很忙的人
- 真的很忙但不会管理时间的人
- 真的很忙但会管理时间的人
假装很忙的人我们在上学时和工作后都见过很多,在父母、老师、同事、老板面前看起来经常在学习、加班,但其实脑子不在上面,只是营造出一种「我很努力」的幻觉。
这样的工作方式在很久之前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那个年代很多都是集体企业,出成绩就是大家一起出成绩,所以个人的功劳大都只能靠感官上是不是努力,去推断有多少功劳,这就给了很多表演性人格以机会。
但如今环境不同了,每一个岗位基本都有独立的工作考核标准,如果跟你一样做事的人比你的最终结果好,那么谁工作时间长,谁工作时间短,其实是没那么重要的,一切都向结果看齐。
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真的不少,会不会管理时间有什么差别呢?
其实大部分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一天只有2个小时左右,很多人可能会不服,但证据就是凌晨的2个小时常常可以复制一天的工作量。
:::info 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常常在工作的间隙耗费掉超过我们预计的时间而不自知。 :::
比如我们在工作时遇到一个想法,就会放下工作去搜索,这一搜索原本预计的时间是5分钟,但由于搜索结果中出现了另一个感兴趣的内容,于是就可能会继续搜索,就这么一路浏览下去,结果花掉了一小时才把自己拉回来。
再比如当我们正处理一项任务的时候,突然去倒水,突然去上洗手间,突然午饭时间快到了需要提前点外卖,突然想刷掉朋友圈的红点,看似这些事情都很小,但当把自己拉回来的时候,又发现过了比预计长得多的时间。
理由很简单,这些事情比工作要简单得多,大脑就喜欢做更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会更容易被短视频中的那些嘻嘻哈哈不用动脑的内容所吸引,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刷下去。
每当被朋友圈和微博的八卦所吸引,就会一个接一个不停地看下去,而做这些事情往往是由于手头的工作突然被打断所致,抱着「既然被打断,就做一些碎的事情吧」的想法,不知不觉通过一件碎事情牵扯出了一堆预计之外的、本不必要做的碎事情。
而再把思绪拉回来接上工作发现又耗费了10几分钟,一堆碎事情的时间+这10几分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时间间隔一定离你下一次被打断又非常接近了,不是有人找你,就是又该口渴了或者外卖时间到了,所以,你觉得你还能做多少工作?
那么高效的工作模式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列最基础、最容易做到、立马能改进、让工作效率提升一档的四点。
1,将自己今天所有的任务都先放进列表,不要遗漏,不论大小,否则你就可能因为遗忘了某件小事而引起新的麻烦。
2,先把做完要转交别人的任务拿出来优先,因为别人还等着你的结果,而那些几分钟能完成的则最优先,首先完成然后把任务划掉,早清掉一项是一项。
3,确定一次只在任务栏里拿一件事,不要东做西做。
4,在基本确定不会被打断的时间段,预先上完洗手间,水杯里保持满水状态,完成最重要的事,必须做到能划掉为止。
在看完这四点以后,有人可能会问:这里提到了最重要的事,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每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事都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完成任务是最重要的事,有人认为可以带来成长的事是最重要的事,有人认为用怎样的技巧向老板汇报,让老板听了高兴是最重要的事。
我们需要去梳理一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对「我」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所谓「正常工作」的「正常」二字是有很大弹性的,里面有很多看不见的隐性收益和隐性损失,所以在这里,我们的职业价值观就发生了改变,而最重要的事发生了改变,其任务优先级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
我们在这里工作,是为了拿到奖金,还是为了获得更多行业资源,还是为了认识更多人,还是为了单纯的工作成就感,还是为了可以收获别人的赞许或感谢,还是为了可以轻松度日……
仔细地思考一下,就会找到那个时间段应该优先完成的事。
二、四象限
当我们掌握了以上工作效率提升的四点方法、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以后,就要给其他事情的优先级排序了,除去那些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优先做完以外,剩下的呢?
有一个四象限法则,可能在别的书或者文章里也经常看到过,就是把一个人的事情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为四个象限(从重要紧急开始,逆时针,第一象限至第四象限),具体如下:
可以看到,第一象限一定是工作优先级最高的,比如已经发布的产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马上要做一场公开的网络直播;而第三象限一定是优先级最低的,比如要看一场球赛的精彩镜头,比如要搜索一个晚上要用到的小物件。
最有争议的是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重要不紧急,和紧急不重要,到底谁更优先?
照理说紧急的事情当然应该优先,但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做紧急事情的状态中,紧急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的工作被各种紧急的事情填满,导致重要的事情到了期限还一点没动,最终就会由于重要事情没做好而衍生出更多紧急的事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info 所以这里的建议就是重要不紧急,比紧急不重要拥有更高的优先级,那些重要的事情,哪怕不紧急,也要每天做一点点,日拱一卒,就会在长期起到持续储蓄般的复利作用——可以慢,不能停。 :::
那有人就会问,说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需要马上做,怎么还叫紧急的事情呢?
我们可以试着转化那些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情,或者把问题丢给其他人。
有一个法则叫猴子法则,是翁肯教授提出的,比如你在走廊遇到一位同事,他说有个麻烦想跟你聊一下,听听你的意见,于是你就停下来认真听,听了几十分钟终于搞清了来龙去脉,但你不知道怎么解决,就说帮他去问问。
注意,原本是谁背上有猴子(麻烦)?是你的同事,但当你说「帮他去问问」的时候,猴子就跳到了你的背上,现在是谁要先给反馈?是你,而同事则变成了被动的监督者,他会时不时来问你问得怎么样了。
如果你一直堆积着一大堆的事情,就应该想一想了,是不是你把猴子都接过来了?比如曾经作为主管的王豆也有这样的问题,一个文案下属交上来,他觉得好像还行,下属已经改了两遍,接下来就我自己改吧,这就是把猴子接过来了。但是王豆有多少下属?所以他需要接多少猴子?而他只有两只手两只脚,是完全不够的。
正确的做法是把猴子给丢出去。
- 老板问你要一个项目方案,你可以让老板把项目背景、要达到的目标等情况跟你详细介绍下。
- 下属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找你解决,你可以让他下午3点前先把他的想法提上来。
- 有个合作方找你去做一场讲座,让对方提早一星期再跟你约一下时间。
- 另一半说家里东西坏了要换新的,让 TA 找好喜欢的型号告诉你,你来买。
你看,现在是谁要优先完成任务?是其他人,你的清单里的事情划掉了,他们清单上的事情增加了,直到你只需要最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时候,你再把猴子接过来完成就可以了。
三、设置倒计时
当我们完成了优先级的排序之后,接下来就到了在完成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了。
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事情,就算我们白天一直没人打扰,一直在做,效果也没有夜里来得好,那是为什么?
因为白天我们觉得有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而夜里,当困意袭来时,如果必须完成才能睡觉,这会让我们强迫自己专注起来,于是解决问题就变快了,这就是「倒计时」的作用。
一件事情有了倒计时,完成起来就会变快,在《稀缺》这本书里就讲到过这一点,这叫专注红利,又叫稀缺红利,就是人在感觉到紧迫性的时候,专注度更高,脑子转得更快。
所以我们必须给每一件事情定一个倒计时,可以用大家经常看到的什么番茄时钟法,比如定一个番茄为15分钟或者25分钟,先预计事情需要几个番茄,然后就开始倒计时,吃完2个番茄,休息1个番茄时间,那你说我直接定时间好了,不用番茄、黄瓜这么麻烦,也可以,但是定死一个时间块的计数单位会让你更方便。
那为什么中间一定要有休息时间呢?因为一个人要一天都专注在工作上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干脆就顺从它,在《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里就讲到过这个方法。
用你的休息时间去做碎片事、想更宏观的事情,以及处理突如其来的打断——尽量把打断你的事情写下来搁下,能在吃完一个番茄后解决就吃完再解决,实在不能再马上解决,如果需要马上解决的时候非常多,就调整番茄的时间,比如从20分钟一个变成10分钟一个,就能有更多不被打断的时刻。
一个番茄钟结束的时候会有闹铃提示,这可以让你更有紧迫感,更加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当然这里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只是不管是什么番茄、鸡蛋、黄瓜、白菜,原理是不变的。
四、做要事的人
到了这一步,工作效率应该已经能增长不少了,但有些人还是觉得是公司给我的琐碎任务太多,尽管我用了以上所有的方法,可工作量摆在这里,就算从头到尾干完也得一整天,还能怎么管理呢?
这里就不一定是时间利用效率的问题了,很可能是你这个人的问题。
曾经有个 BOSS 对主管说过,如果你下面的某个人只能做琐事,那么所有琐事就全部给他,塞满了他的工作时间也还要塞。
主管说那其他人跟他的工作量是不是不对等?
我说谁叫他只能做琐事呢?当然要把工作间隙空出来,让其他人在工作之余有精力去思考那些灵活度更高、更有创意、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事。
如果你发现你的琐事怎么也做不完,而且越来越多,那么一定是你这个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开始就光挑琐事做,不愿意动用大块时间去攻坚那些真正困难的事情。
于是上司就必然会把更多的琐事给你,然后进入一个循环。
我们会发现,公司里有一些人,他们虽然没完成某些琐事,甚至没有像其他同事那样完全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但是老板并没有将他们怎么样,反而视而不见,这些人就很有可能把大精力聚合起来攻克了那些真正困难的事。
这种真正重要的事往往就是真正替公司创造效益的事,也是跟你的绩效挂钩的事,只要你在绩效上超出了预期,为公司创造出了较大的收益,老板就会越来越倾向于把你的琐事分包出去给其他同事,让你去为公司做出更多直接贡献,于是你的时间自由度就回来了。
五、给自己奖赏
最后,人都是需要奖赏来激励的动物,我们获取收入,本质上也是一种奖赏系统,有时候我们会看不到完成当前的事情,对于升职加薪的意义、对于提升能力后在职场上能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会拖延,我们会不那么专心、完成度不那么高。
但是我们内心知道,那一定是有作用的,仅仅是即时反馈不够强。
:::info 这时候最好给自己一些「微梦想」的清单,什么是微梦想?就是那些小小的,小到就像给自己买个心仪的东西,或者在某家餐馆吃一顿好的这样的奖励——当自己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时,就给自己这些一定能兑现的奖励。 :::
这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那些激励回报在更远期的事。
后记
公司里的员工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状态,环顾一下周围的同事,自己想成为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让工作更高效,并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获得更高的回报,同时也为了拥有更高的生活自由度。
工作更游刃有余,生活也就游刃有余,而生活的游刃有余,又让我们少了更多后顾之忧,从而让工作上的精进更加没有挂碍,走入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