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新物种爆炸:认知升级时代的新商业思维》
作者名:[埃及]吴声
前言
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优秀的信息源,BAT无一不是创始人先从国外了解到人家的商业模式,然后改动改动搬到国内,结果成了巨头,因此了解到发达国家的最新的好的商业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怕你不想成为BAT,对选择职业方向和创业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很多人会说现在选择方向很焦虑,一方面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是我们不仅跟人竞争,还面临着跟机器竞争,人工智能的大量崛起将使很多岗位被替代,所以,应该做什么才不会让自己被替代或是让自己晚一点被替代?
这就需要我们对未来的商业形态有清晰的判断,未来我们能提供的价值在哪里?未来需要怎么样的人?未来我们会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只有正确找到这些答案的人,才能提前在当下积累未来需要的东西,或提前布局未来的商业模式。
一、意义覆盖
当我去到某个场所的时候,我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心里想的是什么?
东京代官山有一家书店叫茑屋书店,被称为全球最美书店,它的形式就很有意思。
人们去书店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说,当然是为了买书,那么人们究竟是有目的地去书店选购,还是无目的地去书店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书呢?
我想尤其是在今天,后者会居多,为什么呢?因为怀着前者目的的基本上已经被网购给吞噬了。
所以书店存在的意义看起来只有两个:
- 一个能看书的空间。
- 一个能随机逛到好书并即得的场所。
不过茑屋书店发现了书店的另一个有意思的意义——关于世界的说明书。
当你在茑屋看到一本美食书,被里面的厨具所吸引,那个厨具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就很方便。茑屋里面有真实的客厅、厨房、阳台,随手拿起一本皮肤护理书籍,美容中心就在它的旁边;翻完手工啤酒DIY的图书,就能随手拿到一杯精酿啤酒。
书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再是人们目的的主体,而是成为了别的载体的入口;不再只是精神食粮,而是成为了即得产品的索引,去引导人们进行消费升级。
那么问题来了,茑屋书店这么做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我们只有先了解了它的底层逻辑,才有可能做出像它那样的决策。
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其实是很盲目的,我们很需要他人的意见,因为当我不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我希望问问了解它的人,我希望看看别人用它时候的样子,所以“杨幂同款”四个字比什么介绍都有用。
这就是底层逻辑,人们“怕选错”的不安全感,导致权威成了更好的引导品,只是这种权威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需要在人们一念既起之时就马上促成成交,这才是书籍作为“权威”的一种形式的另一层意义。
更高层次的意义覆盖,是未来商业世界的主流,当你去到一个地方旅行的时候,你是去做什么?
我的母亲去到某个地方就单纯是去到某个地方,到景点拍照,告诉自己告诉其他人来过这里。这是不是意义?当然也是,只是这个意义太没有意思了。
当你去到霍比特村庄的时候,如果你看过《魔戒》,是不是感觉会大不相同?之所以感觉的层次较低看起来似乎只能怪自己积累不够,但也正是这样,未来更多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去弥补很多人在积累上的缺失,物质的逐渐丰沛让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让人们用更深度的消费,去得到更美妙的意义体验。
二、信用即货币时代
我听到过很多段子,说的是借钱不还的和催债的之间的对话,比如“我就是心情不好,最近不想还”诸如此类。
网贷平台很多,薅羊毛的人也很多,有人薅了羊毛是想周转,有人薅了羊毛是想在能给出更高利息的地方赚钱,还有人从一开始薅羊毛就是为了不还——反正我一辈子也挣不了百八十万的,你爱把我列入黑名单就列入黑名单。
阿里、腾讯、京东、百度、360等都在推出自己的金融产品,无论是花呗、借呗、白条还是联名信用卡,它们的核心完全不在赚那几个利息钱,而是建立一个极大的精准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个人有怎样的行为,他更接近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为他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这才是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终章。
**
Netflix出品的英剧《黑镜》第三季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人和人见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互相评分机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分,信用分决定你能不能坐火车、坐什么等级的火车、有资格参加什么样的派对、进入什么样的场所。
我们可以并且一定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去将其定义为某一类人,同时我们可以用标签筛选的方式选择我的相应服务只提供给哪一类人,这个时候信用是什么?是通行证,大家还记不记得什么是最好的通行证?货币。
信用即货币,在未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信用去发行自己的债券,也可以去发行自己的股份,区块链技术将承担起这一重任。
所以看似有些人在当下用牺牲信用的方式得到了一些收益,其实在未来,他不仅损失了更多的钱,还会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痛不欲生。
这种无处不在的行为导向的信用评级权限系统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它比弘扬佛法和在小区门口都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用,它导人向善的效率会高很多。
三、人格化不断增强
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光怪陆离了,我们越来越多地见识到了各种各样跟我们不同的人,且人数还真的不少。很多人认为,这是互联网带来的,这话是也不是。
说是,这肯定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说不是,互联网只起到了一个工具的作用,人本就不同,只是以前信息流动不畅,人们也不怎么敢表露,不代表以前就是一样的。
曾经听到过一个“再部落化”的词儿,这个词是吴伯凡老师说的,当然是不是他发明的我就不知道了,可能也是他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得到的。
以前人们生活在部落时代,一个人能接触到的人数是极其有限的,于是,他想找到自己的同类就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大家不太敢表达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支持者很少,一个人也玩不起来。
但有了互联网就不一样了,能接触到的人的基数顿时大了上万倍,这样人们就发现了——原来我这种人还挺多的,渐渐的,各种表达都出来了。
再下一阶段,就是现在萌芽不久的亚文化阶段,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我跟我这一拨人交流,你跟你那一拨人交流,大家在同一个网络上,公开发表信息,但你看不懂我的,我也看不懂你的,没事儿,没人强迫你看懂我的,我也不看你的,懂的人自然懂,这叫再部落化,大家还是跟愿意交流的人交流,互联网在里面只起到了一个帮大家筛选同类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找到同类,我们就需要把自己独特的人格展现出来,你是同性恋?没事啊,公开说出来让更多人看到和听到,很多同类会拉你到他们的社群里,你不说怎么找得到组织呢?
翻唱一首《本草肛木》比单纯翻唱《本草纲目》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因为想听《本草肛木》的人找不到跟同类交流的社群入口,你的翻唱给了这样一个入口,这就是你的价值,你是这类人、这个社群的核心,你开了一个场子,让所有人来里面生活,你自然在未来有各种机会收“租金”,而那些因为你找到了更愉快的交流场所的人,也乐意付费来你这儿玩,有没有发现,人格化属性的玩法看似是另一个次元的,其实跟线下遵循的是同一个底层逻辑。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找、要学底层逻辑的原因,它比所有的干货和方法论都更重要。
四、次平台红利
每个人都想做巨无霸,可操作系统只有两个主流,IOS和安卓。
除了做操作系统,其实你还可以成为厉害的APP,比如微信、微博,大家都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也都想做APP,只是做的人那么多,可论用户、论黏性,能常常打开的,也就这几个。
除了做APP,你还可以在APP里面成为流量大牛,比如微博大V,公众号大V,某APP爆款作者。
就算也成不了爆款作者,你还可以成为品位达人,我知道哪些作者的东西特别好,我收集,我推荐,大家信任我的品位,就喜欢从我这儿看东西。
有人说,当新技术出来的时候,很多红利都被先行者占了,那是因为你只看得到那些别人已经做出来了的东西,就算没有操作系统,你也造不出来,没有微信微博,你也想不到,别提美团、饿了么。
每个人都能在现有的平台里找到独有的商业模式,是的,每个人。我们很善于将自己的懒惰怪罪于运气不够好,因为我们很难接受那个竟然不给自己更好生活的自己。
后记
能做好最基础的建设的,注定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余人都应该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其说是定位,不如说是找到一些自己能做但少有人做的事,然后不求回报地提供价值就可以了,回报一定会在最后一次性到来的,一分钱都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