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相信改变会发生:养育完整而富有灵性的孩子》
作者名:杨莉
前言
某幼教集团有个公式5+2=0,意思是说,即使幼儿园给了孩子五天的良好教育,假如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周末两天在家的经历也会使幼儿园的教育结果归零。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和终端设备的运用,富有学习热情的新一代父母不出家门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教育的理念。不过,如果在你有意识学这些之前,孩子已经出生,或者不乐观的是,孩子已经出现一些需要纠正的行为,那么这本书值得一看。
本书以萨提亚模式为基础,以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为主,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揭开亲子关系中一些反应和行为的深层原因,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和谐一致的关系。
新手父母,即使照搬书中的做法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当然并不主张你这样做,因为理论部分通俗易懂。甚至可以直接告诉你,书中所有的事例或理论,都只想表达一个观点,
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包括孩子,都能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
这种信念将帮助人们成长为内在完整而富有灵性的人。无论一个孩子有多少种才艺或文体特长,抑或学习成绩多么出类拔萃,他的高自我价值感和健全人格,才是日后成功做自己,并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
尊重生命,相信改变会发生。
一、父母&镜子
孩子的成长基于父母的教育,好的父母就如平面镜,能让孩子看清自己,发展自己。
1.1 应对姿态
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按常规的心理分析方法,历时六个月,大大改善一名年轻女士的心理状态,结果这位女士回到原来的家庭后,短期内又旧病复发。
心理咨询师在跟进过程中发现,只单独治疗患者本人,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她摒弃传统个别治疗方法,转而进行以家庭所有成员为单位的深度家庭治疗,发现效果十分理想。
她独创的雕塑技巧,让家庭成员用不同的身体姿态来呈现沟通的信息,让家庭成员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感受,进而看清个人内在自我与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互动并产生作用的。
萨提亚模式把人们在压力下的主要应对姿态分为五种,分别是:
- 指责;
- 超理智;
- 讨好;
- 打岔;
- 一致性。
- 指责的应对姿态,和讨好的应对姿态一样,看得见情境,但是不能兼顾双方的感受,要么只顾自己,要么过度在乎他人。
- 超理智的应对姿态则是完全忽视双方当事人的感受,只“顾全大局”,结局难免是做对了事,但双方当事人心理都不舒服。
- 而打岔和一致性这两种姿态则完全相反,前者逃避所有相关的人和事,不作处理;后者则直面所有,综合考虑当事人和局势。
这些应对姿态各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处理结果不尽相同。
面对父母,孩子也会有他们独特的应对状态。比如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会自然而然选择撒谎,这并非是他不愿意或者不想做个诚实的人,而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如此。
相信人性本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孩子言行的外部影响力,是雕塑技巧的核心理念。
雕塑技巧,类似情境再现,就是通过对语言、躯体反应和行为的外在情境再现,来挖掘当事人内心感受和心理反应的过程,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它主张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与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并透过新的觉察而获得更多选择。
即使孩子的言行真的有问题,父母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应对姿态,来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判断。也就是说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孩子生来就拥有所需要的一切内在资源以供成长,父母要做的是,不要消耗他们已有的内在资源,不要制造阻碍内生资源自由流动的因素,努力建立一致性的应对姿态,和孩子共同成长。
1.2 凹透镜
有一类教官式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是之处”,忽略孩子的感受,急切希望孩子意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不要像现在这个样子,而应该像我们想象中理想的样子。
这类父母属于指责式应对父母,只希望看到理想中的情境,只顾着自己强烈的个人意愿,完全忽视孩子的感受。
还有一类父母光讲道理,只说道理应该是怎样怎样,不光忽略孩子,连自己的也忽略了,这种父母就属于超理智型。
这两类父母的应对方式,像一面凹透镜,让孩子怀疑自己、责备自己、低估自己。自我价值感严重偏低,经常感觉抑郁和愤怒,甚至一生都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1.3 凸透镜
有些父母自己是在被指责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深知这种方式带给孩子的痛苦,为了跟自己的父母做得不一样,不让孩子受苦,他们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讨好孩子。
他们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时刻监控孩子的举动,他们忽略自己的感受,努力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和愿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棒的,别的孩子都比不上。
这样长大的孩子,可能感觉自己比别人都重要,别人应该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和愿望,唯我独尊。父母的应对方式像凸透镜一样,让孩子因为自负而膨胀起来,认为没什么比自己重要,或者受挫之后选择不再信任他们的父母。
1.4 哈哈镜
最常见的是一些不知所措的父母,一见到孩子出现“状况”就只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试图用当下孩子所碰到的困难完全无关的、看上去能让孩子开心起来的东西,把孩子从“状况”中解脱出来。还有些父母干脆不理不睬,总是对孩子的状况视而不见,直接让孩子一边“凉快”去。
打岔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时间长了以后还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例如,他会觉得自己不重要、父母与自己不亲近、或者习惯于逃避问题、不去直面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1.5 挫折教育
很多父母崇尚挫折教育,认为要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经历很多挫折,才能锻炼他们的抗压能力,才能有助于将来很好地适应社会。
这些父母从不轻易表扬孩子,因为担心他会产生自满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们不放过任何批评孩子的机会,甚至故意制造困难让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但是,这已经背离了挫折教育的初衷。
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遇到挫折、对自己产生怀疑时,引导孩子克服困难,积极应对。往往是指利用不好的结果总结经验,用来预防或应对下一次相同或类似的情境。
挫折教育,它专注的重点是从过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不是在当下找错,挑剔孩子,给他造成不好的自我感觉,然后任由他去。这看上去除了本末倒置,还有点捉弄人的意味。
研究表明,青少年持续体验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会使自我感觉不好或产生攻击冲动,更糟糕的情况是,他们会对生活失去兴趣。
**
1.6 平面镜
国外有一项“婚姻对于孩子心理影响”的研究表明,“快乐的婚姻”最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快乐的离婚”,然后是“不快乐的婚姻”,最后是“不快乐的离婚”。 这说明,除了父母个人性格影响外,夫妻关系是否良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好的父母,应该像平面镜,看得清实际情况,在意孩子的感受,也能尊重自己的感觉,能真诚地对待孩子,这就是顾问式父母。这类创造一致性应对环境的父母,能尊重孩子,无论他多小,都平等对待。他们营造了一个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理解、接纳、欣赏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彼此真实坦率,在乎彼此的感受,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不需要放大或缩小。他们透过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感觉到自己足够好,即使行为上有不适当之处,也可以随时随需调整,不影响他整体上的自我良好感觉。
更高的自我价值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内化成应对外界的自信。所以说,父母能否成为平面镜,是孩子自由成长为他自己的基础。
二、可变的,不变的
在心理治疗领域,改变永远是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仍是可能的,而希望是改变的重要动力。
大多数人不愿意改变,即使明明知道生活在功能不良的模式下,也因为离开熟悉的环境就要面对不确定的改变而放弃。这是人的本性,在承受压力的时候,对熟悉的依赖胜于选择改变带来的不适。
那到底是什么确定性的东西,能让我们对雕塑技巧持有信心呢?或者说,萨提亚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什么呢?
2.1 冰山理论
我们知道,早期的孩子总是童言无忌。由此可见,心口不一和戴面具,都是后天习得的。
萨提亚把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整体当成一座冰山,外表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多内在的部分藏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冰山理论(和圈圈的「冰山模型」类似而不同)经由另一位心理学大师贝曼博士细化,将水下冰山分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己五个部分。
其中渴望和自己这两部分,全人类都是一样的。渴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心需要,包括爱、接纳、理解、归属、联结、自由、安全等。只有渴望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感觉放松、自在、满足和快乐,因此渴望是外在行为表现的动力之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努力地满足渴望。
自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在,也有人把这部分称为灵性、精神、本质等,人类的美好品质都沉淀在这个部分。
只有当一个人的冰山部分都与自己调频一致,特别是不需要通过扭曲意志等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渴望,他才能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
萨提亚模式帮助人们成长的方法,就是让整座冰山与内在最深的自己调频一致,即帮助人们联结并活在生命力中,立足于当下,将曾经经历过的侧面影响转化为积极正面的能量,变得更自信、更负责任,更和谐一致,从而拥有健康、快乐和成功。
运用冰山理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作为一种外在影响,父母自身的状态以及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如何对孩子内在冰山的各个部分产生作用的,而这些作用又通过哪些外在行为呈现出来。
比如,有个大一男孩感觉自己患有神经衰弱,总是很紧张,无法放松,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入睡也有困难。我们深入了解他的内心,发现男孩的父亲经常对他提要求,让他按要求做事,虽然他心里觉得不对,但又不得不听从父亲。
用冰山模型来看:
- 行为表现: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总是听从父亲的。
- 应对方式:讨好。
- 感受:焦虑、紧张、困惑、无奈、以及被压抑的愤怒;同时,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些感受,从而产生对“感受的感受”——自责、害怕。
- 观点:父亲总是对的,不听从会让他生气;我自己的想法不值一提。
- 期待:对自己的期待是“要听从父亲”,对父亲的期待是“不要生我的气”,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期待是“跟父母保持一致”。
- 渴望:被接纳、安全、爱与被爱。
- 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生命力状态低。
男孩只有听从父亲时,才能感觉到被父亲接纳和爱,所以他就压抑自己的意志讨好父母,由此与内在自我产生冲突。
而父母自身的状态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由内在冰山决定的,因此如果只调整外在的技巧,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持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听一些家长说,方法我都知道,但脾气上来时就是做不到。最根本原因是,父母内在冰山有哪个地方卡住了。
冰山理论结合雕塑技巧,可以帮助父母找到卡顿的地方,清除他们养育孩子中的障碍,同时可以深入孩子的内心,看看究竟是哪些渴望在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2.2 成长三要素
父母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安心做真实自己的前提下,内心渴望得到满足,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而且,这么做并非只对孩子有好处,对父母也有滋养作用,因为人与人在渴望层面的联结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滋养和治愈的能量。
“安全”、“接纳”、“我是重要的”,这三种渴望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方面尤其重要。
安全感是生命的底色,常常影响着每个人的存在状态。
人们只有在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后,才可能放松下来,更多地发展其他。而如果一直挣扎在恐惧当中,就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去寻求安全感,很难有精力和心情真正地享受生命。
每个人生来性格特质不同。既然是先天因素,靠后天的主观努力就很难改变。如果我们忽略这个事实,非要让孩子变成期望中的“好性格”,那对孩子而言,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去对抗自己身体和心理本能的状态。
当孩子感觉真实的自己是能够被接受的,自然会放松下来,发展完整的自我。他不需要努力装成什么样子,或者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故意扮成父母不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高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认为自己很重要,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
如果“我是重要的”这一渴望能得到充分满足,并逐渐内化,那么孩子长大后就无需通过种种努力,靠寻求外在的认可来证明自己。满足这种渴望,就等于帮助他充实内在的力量感,为他自在绽放生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检视
如果觉得亲子关系紧张,请父母第一时间什么也不用想,先检视自己。这是当好父母的第一步。你要明白,孩子天性本善,他出现你所认为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
从哪里检视呢?
首先,检视支持你觉得孩子有问题的观点。比如,你觉得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这个观点它到底有没有道理?你为什么觉得它成立?一些常见的但是很没有道理的观点,恰恰是我们教育路上的绊脚石。
其次,你要清楚一个事实,你没有强迫孩子的权利,虽说他是你生的。这是中国传统父母的一个错觉,觉得孩子是我生的,那怎么管教都是自己的事。若你真心为孩子好,请以身作责,以身示范,否则就不要瞎指挥。
就算你持有全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也需要给一个人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自由。你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创造环境和条件,引导孩子按你的正确路径走,但他有权利选择按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最后,永远别在孩子身上使用“缺点”、“问题”这些词汇。你要相信,他只是某些行为需要改变,而他本身,是足够好的。
三、帮助孩子实现自主自立
3.1 自主自立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孩子成长路上,最阻碍“自主”特质养成的两个字就是“听话”。这个词本身就是要求孩子放弃自主,即孩子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要按照别人的想法和意愿来做。
这种后果其实也显而易见。今天习惯做个乖孩子,总是听父母的话,将来就可能习惯于从外在寻找指示和肯定,而不是感知和坚持内心的引领。这样的孩子,也许会变得不负责,因为并不是他想怎么做,而是父母要求他怎么做,一旦出问题,那就是父母的责任。
如果反过来,父母什么都听孩子的呢,自主性是有了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种惯性——别人都要听他的,他的愿望和要求都必须得到满足。
这会使孩子难以承受别人的拒绝,哪怕小小的失望都可能导致情绪爆发、行为失控。这样看来,他的情绪实际上掌控在别人手中,他把自己和别人缠在一起,内心无法真正地自立。
自立不仅指外在行为上能够独立,更为重要的是内在独立,能照顾好自己内在的各个部分,情绪不受制于别人。要避免这种后果,就要让孩子清楚他的期待属于他自己,别人有别人的自由。厘清哪些事情的决定权掌握在谁手里,这很重要。
还有一个消极后果是,孩子排斥进入社会。社会不像家里,孩子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很正常,而如果他自己又无法处理因此而产生的情绪时,就会宁愿待在家里,从而逃避外面让他不舒服的环境。
3.2 期待
不让孩子产生这些消极影响,还需要父母的帮忙,父母可以尝试一些方法,让孩子即使期待得不到满足,也可以迈向自立。
先来看看,亲子关系里面,父母的期待有哪些?先来分个类,有以下三种:
- 对孩子的期待;
- 对自己作为父母的期待;
- 父母所认为的孩子对父母的期待。
在向孩子表达期望之前,父母要先学会五种方法来应对自己的期待(不被孩子满足的局面):
- 放下这个期待。无论孩子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别因为与自己的期待不一致而发火。
- 找出满足期待的替代方法。比如提前约定、提供多选项、讲清楚不达到期待状态的责任分担等。
- 看到这个期待背后的渴望,满足渴望。
- 诚恳地表达这个期待,争取孩子的同理心。
- 继续保留这个期待,同时接受或承担为此付出的代价。
而面对孩子的期待,父母也有三个方法:
- 无论孩子有什么期待,不指责。孩子有权利提出期待,父母也有权利直接拒绝。
- 直接满足渴望,但不一定满足期待。
- 比如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表现出希望父母陪自己玩游戏的期待,那么父母就可以全身心陪他们玩一会,然后告诉他们“爸妈很开心有你陪伴,不过这会很忙,可不可以请宝贝帮个忙,给点时间处理手上的事先?”孩子如果被重视的渴望已经达到,那就不会一直抱着和你玩游戏的期待不放了。
- 允许孩子失望,接纳他的情绪,为他的行为设立界限。
- 被人拒绝,失望是很正常的,给孩子时间体验失望,然后从失望中走出来。如果还有其他情绪,比如愤怒和攻击他人的冲动,父母也要理解,但在行为上要设立界限。
3.3 设限
行为上如何设限呢,我们先看这个情境。
一家人在饭店吃饭,孩子跑来跑去,影响到了其他人,父母要想让孩子遵守公共规则,可以这样告知他:“这里是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跑来跑去,你要小声些,慢慢走,不能影响别人。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只能离开了。知道吗?”
孩子不知道规则,大人先跟他解释,一般孩子都可以接受。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限制本身,而是这种限制传递到自己身上的方式。换一种方式,孩子抗拒的可能性就很大:“太不听话了!别人都讨厌不听话的孩子。快回来好好吃饭,到处跑吵到人家了!”
你可以说是语言的力量或是语气产生的不同后果,但也要注意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孩子如果违反了规则,父母则要去解释,规则是什么,怎么做是违反规则,要怎么做才合适,而不是上去就指责孩子不听话。指责的话,不但没有让孩子理解规则,还会让他误解,听你的话就是遵守规则。
给孩子设限不是大人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和界限,以及越界的后果。高强度的参与感,可以让孩子遵守的主动性和意愿更加强烈。只要规则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符合实际情况,都是可以的。
当然有一点很重要,规则只针对行为,不能对孩子的内在,以及对内在的表达。比如,不能生气,不能半夜表达想听故事的愿望等,就是不好的规则,可以用,可以生气,但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可以说你想听故事,但过了约定的时间就不能讲故事了。
设限不是为了束缚孩子,他依然拥有越界的权利,只是需要承担越界的后果。
后果可以是自然导致的,比如不能玩火,越界的后果是,被火烧到,很疼。还有一些是跟越界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孩子主观上不愿意承受、但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比如,规则是餐厅不能大声喧哗,越界后果是离开餐厅。
父母要放下对孩子越界行为的愤怒,执行规则即可。孩子可能会失望、会试探你是不是真的执行,你只要让他发现,规则必须遵守,否则就要承担后果时,他就会慢慢放弃这种试探,依据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不管在规则和界限上最终的结果如何,父母在情感上都应予以支持。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承担不好的后果时,容易落井下石,数落孩子,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已经得到教训,自然会长记性,再受奚落,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下次偏要这样做,得不偿失。
在与孩子共同建立规则和界限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这种看笑话的心态。爱与接纳先行,不仅可以安抚孩子,让他明白他本身很好,需要改善的只是行为;而且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规则和界限。
父母需要始终坚持和执行规则和界限,不能随意变化。不能由着父母的想法或情绪,一时禁止,一时允许,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混乱,或者存有侥幸心理。
当然规则不是死的,可以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只是这种弹性化的改变,需要与孩子协商,事先约定。任何规则和界限,都最好事先约定,以免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后果。比如,孩子可能不知道上课不能随意讲话,结果老师上来就一顿训斥,事先约定或告知,就能将孩子从权威的震慑中解脱出来。
帮助孩子自主自立,需要父母慢慢放手。这里的放手,不仅指外在,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包括内在,接受并允许孩子长大、独立、分享。
四、情绪
几乎所有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绕不开如何处理情绪这件事情。和所有新事物一样,我们需要先认知它,了解它,才能和它和谐共处。
4.1 信使
情绪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列举很多词汇,比如快乐、悲伤、兴奋、忧郁等(可以搜索「萨提亚家庭研究院」、「萨提亚500个情绪描述词汇」等进行相关内容的详细检索和了解),是不是都带着强烈的喜好?并且很自然地把这些词汇分类,正向的令人愉快,负面的看都不愿看。
其实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
所以说,情绪本身没有问题,如何处理它才是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关于情绪的比喻。你在高速路上正开着车呢,车子的仪表盘亮起了红灯。第一反应你肯定是想,哪里出了问题,快点解决掉它。你不会直接去关掉红灯,而肯定是希望通过解除相应的故障使它自动关掉。情绪,就相当于是这个红灯。情绪本身它不是问题,只是信使。
我们都知道,你不管红灯提示的话,你就有可能遇到更大的麻烦。情绪也一样,尤其是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往往都在提醒我们,内在需要调整,才能回到和谐一致的状态。
一直忽略或者拒绝情绪,很可能导致内在问题,通过疾病、不良行为等外在形式呈现出来。
4.2 情绪管理
情绪,首先它不是病,只是症,是种表现。
所以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也没有必要消灭,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和医病一样的道理,了解原因和形成的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它,更加事半功倍。
承认并接纳情绪,理清自己和情绪的关系,这一步非常关键。如何接纳它呢?首先就是不逃避,不评判,不要为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感到可耻。觉察到自己有情绪了,允许自己去体验任何情绪。情绪和自己是什么关系呢?一句话可以解释,我在体验情绪,但我本身不是情绪。只有把自己和情绪分开,才能看清它,正确处理它。
情绪有两种,一种只跟自己有关,另一种跟别人有关。
跟自己有关的情绪,首先承认它,允许自己体验它,然后再根据冰山理论找出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从源头上为情绪找到替代感受或者其他出路。
比如自己掉了钱包。
- 行动层面:你可能一边找,一边自责,还连带责怪捡到的人;
- 感受:非常沮丧、自责还有对他人的指责;
- 对自己产生的观点:我总是丢三拉四,对他人的观点是,现在这个社会风气真差;
- 产生的期待:希望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希望捡到的人能归还;
所有这些感受、观点、期望,都基于你被他人理解,以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渴望;而你的内在自我是,不想再这个样子,希望能自主选择。
于是,你知道自己渴望满足自己的渴望,期待放下原来的期待,变成期待自己吸取教训,不要出现下次。然后观点变成,我也不是那么差劲,这次只是意外,下次我会小心的。这样情绪自然就走了,你也会由此在行为上做出积极的正向的改变。
跟他人有关的情绪,我们就以孩子闹情绪引起自己不好的感受为例。
首先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保持一致的状态。人有情绪很正常,孩子也是人,并且每个孩子天生气质不同,即使面临相同情境,他们的反应和情绪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父母首先要认识到,无论孩子产生什么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这是接纳情绪的基础。
接纳孩子的情绪,简单说就是要共情。你可以体会他的情绪,但也要保持从中抽离的能力。共情不是为了让自己也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孩子。
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闹情绪就想发火,制止孩子。这反而会引发更多不好的感受,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应该理智地先控制好自己,认识到这是一个跟孩子亲近,并且教导她的好机会。
你可以尝试让他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引导或试探性地说出他的感受,一些孩子无法用准确地语言来描述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一着急,就会哭或者发脾气。这很正常,父母应当理解。
被理解是人们拥有的基本渴望之一。当我们感到被理解时,孤独感就会一扫而空,爱的温暖,会让人得以放松。尚未独立的孩子更是渴望被理解,因为他对自己的一些情绪和行为还不确定,需要从跟他有亲密关系的人那里,确认自己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孩子需要并且愿意,父母可以跟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分享自己的看法、意见等。当然,父母也可以利用冰山理论,了解孩子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比如,除了生气之外,你还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你希望发生什么却没有发生?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试着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去体会他的感情,而不是做咨询师、治疗师,指正或是引导。当且仅当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时才可以做这些。
4.3 与情绪共存
情绪是人们内心深层渴望的温度计。当渴望得到充分满足时,人的情绪是平和,安宁,喜悦和快乐的。如果一个人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孩子可能会更加敏感,在还没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处理情绪时,可能会有出格的行为。如果我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或者走出情绪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与之和平相处。
积极情绪令我们生活得更好,而消极情绪,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体验,需要我们用一些小方法来调节。
有研究发现,做一些运动可以释放负面情绪,比如去无人之地大吼大叫,或参加蹦极、跳伞、登山等极限运动。孩子小,则可以让他多出去玩一些参与性强的游戏或活动来调节。
如果嫌这些太折腾,也可以通过人际调节来调整。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可以通过与朋友交流来增加共同愉快的体验,来化解心中不那么积极的情绪。小孩子可能玩着玩着就忘记消极情绪了。小小的生命里,更多时间被快乐占据,负面情绪占的比重就没那么大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提高认知。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对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然后由所持有的观点导致的。
跟孩子讲道理可能没那么容易讲通。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的提高,一些情绪就会自然消解掉。
消解总会有个过程。如果引起情绪的问题既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通过其他途径得以解决,那么父母要做的,就是承认它,而不是压抑它,只在情绪引起不恰当行为时及时制止。帮助孩子与情绪和平共处的唯一法宝,就是让孩子的深层渴望得到满足,只要自己是鲜活的,情感就可以自由流通。情绪会来,自然也会有走的那一天。
五、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往大说是教孩子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往小说,是希望他们有过好他们自己人生的能力。
家庭和社会其实就是一大一小两种版本而已。两者都是由人组成,由关系组成,每种关系都涉及决策、权威的使用,以及寻求共同目标的过程。
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教给个体一些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方式,即与外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与他人相处,应对世界上不公平和丑陋的事情,以及如何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
5.1 自主决策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能既考虑自己,同时又顾及他人和情境,那么大家都会比较舒服。这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离不开自主决策。
一个好的决策者知道如何取舍,自如地应对各种事情。好的决策应该来源于内在自主的选择,而非屈从于外在压力和评价。对他而言不会出现无路可走的状况。因为在每个当下,他都感觉自己是有选择的,即使外在环境不变,依然可以选择用不同的心态来面对。
一个好的决策者能够坦然面对选择的后果,不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他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内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做出更好的选择。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自己首先就要做个好的决策者。夫妻之间、或者其他成人之间,日常言行里就要有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状态,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决定,兼顾他人和情境,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鼓励和允许孩子自主决策。如果孩子有很多机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又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他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能力。因此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信任他,放心大胆地给他锻炼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支持他,这样孩子就会带给父母越来越多的惊喜。
5.2 非暴力沟通
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离不开沟通,有效沟通也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技能。沟通最根本的要素是双方的地位,也就是我们怎样看待两个人的关系。对关系的认识不同,沟通方式和效果就截然不同。
如果你觉得与对方是有等级区别的,比如上下级、权威对普通个体等,有这些利益层面在内的,那么沟通势必不会平等。这是因为优势地位常常伴随着资源利益,劣势常常伴随着无能为力、委曲求全。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基于成长模式的,具体而言就是平等地对待彼此。在人性层面,尊重彼此的差异,求同存异,拥有表达的自由,真诚一致。
地位和角色人们经常会混淆,尤其是家长,以为父母的角色就比孩子高。长期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孩子走入社会,也会自然觉得上司比自己地位高,导致与上司产生家长式沟通——敢怒不敢言,凡事看脸色。
还有一个常常困扰我们的问题,那就是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误解。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从接受信息开始,各自经过内部加工,然后做出回应。这个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被称为互动要素。
一个人的自尊状态越高,内心越一致,互动因素就越能保持不变,在互动过程中就越少被扭曲、沟通就越为舒畅;相反,若一个人有很多规则和界限,且存在很多过去经历的负面影响,互动要素就容易被这些负面影响扭曲,沟通信息就容易变味,就容易产生误会,继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与孩子沟通时,首先要学会观察,因为孩子的语言技能正在形成过程中,现有的语言技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才是感受孩子的感受,这是共情,也是理解孩子的表现。父母的努力孩子能感受到,这种互动也会帮助彼此更加了解和联结。如果可以的话,直接询问孩子或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
总之父母要想和孩子实现真正有效地沟通,要注意自己解读的意思是否符合孩子的真实意图,避免因评价产生“对感受的感受”,在表达时澄清自己的真实意图,而不是让孩子去猜测。做到这些,父母就会发现与孩子越来越容易沟通,彼此更坦诚、更亲近,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放松,能够更顺畅地与别人进行沟通。
5.3 社会教育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练习从社会获得归属感的最佳场所。我们经常看到,现实生活中过得开心的人都有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即使环境并非尽如人意,他们依然能够接纳并享受。
如果孩子能从家庭就获得归属感,那他就有机会发展出从环境中获得滋养、以及无论什么环境都能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社会属性、身心健康的成人。
当然,家庭和学校不可能事事尽善尽美,如何看待这些,对孩子影响颇大。对环境的不足部分,父母应当抱有接纳的态度,同时努力去改善。比如可以跟老师反映,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改善现有状态。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即使效果不太理想,至少努力争取过,不遗憾。
父母为自己的期待负责,处理未满足的期待,分清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就是给孩子做的最好的示范。
当然,如果孩子出于某些原因,确实不喜欢学校或者某个老师之类的,父母不要强迫引导孩子必须积极看待。
接纳孩子的情绪,找到原因,能改善孩子自然能接受;若不能改善,也不能勉强孩子,应该共同协商,寻求更多的途径处理事情本身。
家长还可以通过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增加生活体验,比如外出参加亲子活动、参加公益活动,还有一些友谊性的比赛等。当孩子在自主决策、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过程中产生问题或困难时,认真进行分析,挖掘孩子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找到真正的原因。
总之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建立与他人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用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环境,才能让孩子受到正面影响,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社交技巧。
后记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无论现在你是否有孩子,或者拥有什么样的孩子,请一定相信,孩子都是好孩子。只要我们心怀爱和耐心,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孩子,摒弃他人的期待,甩掉自以为是的观点,去除感受的感受,最终让孩子成长为完整而富有灵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