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个体突围: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原书名:《The Multi-Hyphen Method》
作者名:[英] 艾玛·加侬(Emma Gannon)
译者名:肖舒芸
出版方: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0358

前言

在如今这个时代,副业和斜杠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很多人觉得要把自己的某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是的,这很好,但这并不妨碍你拥有斜杠生活。

如果你认为你在把自己的某项工作做到极致的过程中,完全抽不出时间来对付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那我会认为你一定在扯淡。

斜杠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也是这个乃至下一个时代的流行。

一、什么是成功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问题时,很容易回答出多种多样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世俗认可的那几个点。

然而做题是一回事,人们的实际表现是另一回事,从社会普遍认可来看,依然是大把的金钱、以及极高的地位和名望。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去定义?

因为有这些东西,代表你是更多资源的拥有者,代表靠近你或许有利可图,所以人们会更加尊重你,或者叫讨好你。由于大家都享受这种受人尊重的感觉,无论真假,于是这就成了「可量化」的成功标志。

但成功除了外显,还应该有内隐的部分,当脱离开其他人的评价,就你自己去评价自己的成功时,我相信是有另一套系统的:你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有金钱、有名望,不一定就有自由,不一定就快乐。

这种自由包括做事的自由和时间的自由,你可以在想不做事的时候就不做事,可以在想离开一下喝杯咖啡甚至放下工作去旅行的时候就能直接成行,这样的人生,又成不成功呢?

我们不一定需要什么大公司的总监头衔,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开放、自由、轻松、灵活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至少在我看来也是成功的。

二、第二人生的前提

要达到这种自由状态,就需要我们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我们的一生中会更换很多职业,有些是我们主动更换,有些是社会变化太快,导致我们不得不被动更换。

比如,在我们读大学时,某某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当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它的相关知识变得几乎一文不值,而其中值钱的部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或许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潜心学习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花费 4 年的时间。

当前的行业衰落,当前的技能变得无用武之地,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像塔勒布说过的那样——拥有反脆弱性

什么人更有反脆弱性?拥有更多技能,能够通过更多组合来为更多的场景创造综合价值的人,反脆弱性一定更强。

举个极端例子,任何技能你都是顶尖,那么理论上你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因为任何事情要做好,都只是多技能的组合应用罢了。

以前我们说码农,就是不断升级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能力就可以了,甚至有些码农就只学习和操练自己会的那个语言,后来越来越多的高阶岗位涌现,如果一个码农同时懂运营、产品,又有互联网思维、懂用户心理,他就有机会站在产品食物链的顶端,成为老板最为倚重的产品负责人。

我们在最近几年应该会发现,跨界的降维打击越来越多,为什么?拥有多重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了,技能的组合形式越来越多了,于是应用场景就扩大了,跨界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现在大家都能更方便地获取到一项新技能,并不一定需要企业培训或者去相关院校学几年拿到什么证书,我们只需每天半小时到 1 小时,就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技能,并通过在网络上找到对应的兼职来练习巩固它,边精进边赚钱。

这些对应的兼职,或许你都可以不把它叫作兼职,最好的状态下是你真的乐在其中的事情,是你主动想做的事情,是一些你一直很想学习但没能学习的事情。

你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除金钱以外的成就感,而不是你需要用意志力挤出工作以外的休闲时间之后,竟然还需要用意志力去坚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这就肯定坚持不下去。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鼓励你立刻辞职去拥抱自由职业。你最好有一份正职,或者一份做得出色、能够给你带来稳定现金流的自由职业,然后再去开辟自己的第二、第三人生。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摆脱金钱的约束,为了兴趣学习和工作。而为了兴趣,往往就是你做好它们的主要原因,从而有机会将这些「不为了赚钱的事情」做成真正赚钱的事情。

三、逐步推进

很多人看到第二人生或者副业这样的词汇时,可能一开始会跃跃欲试,然后过了很久都没开始——总觉得自己没时间做。

其实衍生出自己的第二职业并不需要一个十分郑重其事的开始,甚至可以不将其当成第二、第三职业,就是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学习,然后拿它去做出一两个作品,或者为其他人提供微小的价值。

完全可以只赚得几块打赏钱,或者是一周才提供一次价值,也可以非常放松地将它当成一次测试,甚至可以同时测试很多事情,而不需要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引导你慢慢加大某些事情的比重,减少做另一些事情的时间。

副业做得好并不一定要成为自己的主业,在那段做副业的过程中有成长、巩固了技能、学到了东西,都是收获。这些收获在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解决更大问题的组合技之一,这些都是迂回地能变成钱的方式,而不一定是副业本身直接变成钱。

四、更灵活的工作和生活

拥有多份事情可忙碌,不仅仅在钱上面的收益,对提升我们单份工作的效率也是有帮助的。

有人喜欢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把 8 小时的工作时间切割得很开,工作时间以外绝不做任何有关工作的事,但工作时间内是不是可以全部都用作工作呢?

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以外的时间绝不接触工作、绝不给自己加量,显然工作时间是要在理论上的工作时间上打上大的折扣的。

我们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思路和角度:不在框定自己一定要在 09:00 ~ 18:00 的工作时间,可以把一天 24 小时都变成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同时变为生活时间,然后其中的具体安排由我们自己去分割与安排。

比如在 09:00 ~ 18:00 时间范围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 22:00 之后去完成自己在白天「应该」完成的任务。

当我们自己不必然要在「生活的效用」最大时被迫选择工作,不必然要在「工作的效用」最大时被迫选择生活,不必然要在「A 工作效用」最大时被迫选择 B 工作,自己就会变得更有效率,也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在一天内做完比现在多得多的事情。

五、深度而非时长

工作一定是在于效率,而不在于时长。在一个人的有效时间段,比如凌晨,一小时可以抵得上白天好几个小时。

这种「效率」其实来源于两个字:深度。

如果有试着沉浸到一份工作中,就会发现它不仅仅可以取得数倍的工作时间才能取得的结果,而且还经常能生出新的工作灵感,这就是专注的深度带来的额外红利。

在一段思考密度非常高、思考聚合度非常高的时期,能够产生很多平时产生不出来的链接。

当我们一天需要完成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迫把每件事情的完成期限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长里,它有两个作用:

5.1 作用一:强迫高密度的思考

用这种外力的方式逼迫我们专注,也就是强迫我们有高密度的思考。

人的惰性非常强,如果知道眼前的事情可以有几个小时的时限,而我们又非常清楚它真正需要的时长,我们就一定会滥用自己的注意力。就像如果 09:00 上班,只要有一次由于意外 08:30 以后出门没有迟到,我们在未来就一定会滑坡到 08:30 以后才出门。

我们必须强迫把某项任务掐在一个专注才能完成的时长之内,才可以真正利用到专注红利。

5.2 作用二:避开疲劳期

每个人在做同一项任务的时候都有最大的专注时长

当我们在一天内有很多任务的集合时,我们分解完每个任务在每天需要的时长,就可以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然后避开连续专注在一件事上引起的疲劳——这种明明疲劳却因为任务尚未完成从而不得不「坚持」,就一定会降低效率。

分割任务,将每个任务在每一天的时长压缩在一个最大专注时限内,并把要达成的结果量化,就能最大化地利用起专注红利,让每项工作都能深度进行。

除此以外,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让我们戒掉手机依赖症。

回想一下,当你主动想要去打开手机时,以及当你收到信息最容易去打开它查看时是什么时候?它一定是在你的工作疲劳期——你对工作越疲劳,越是想到点下班,就越是容易主动去打开手机,并给自己一个借口——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及时查看?

而在深度工作的乐趣中,就会根本不会有想打开手机的想法,这就意味着这种方式能同步治好自己的手机依赖症。

六、树立个人品牌

这本书叫《个体突围》,所以不管我们做多少份兼职,我们最理想的就是至少能从中抽取出一件事能够成为我们的个人品牌。

这个「个人品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在介绍时提到的个人标签,而是在相当一部分人口中一提到相关领域就会想到自己名字的个人品牌。

6.1 两个基础条件

这种个人品牌需要符合两个基础条件。

6.1.1 公开展示

一个人在互联网时代要有个人品牌,就必须要在互联网上有展示自己的地方,就是当有新人想了解你的时候,他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有关于你的展示信息,所以你必须在网络上公开展示自己,并让搜索引擎能够收录到你。

6.1.2 有清晰的受众画像

哪些人一提到什么领域就会想到你?这些人的画像要清晰地提炼出来,还需要为人所知,比如 25~30 岁的职场中人,这样相应的合作伙伴才能更方便地主动找到你。

最后,无论我们是想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兼职,或者就是单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保持真实」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6.2 两方面的反馈

人要坚持做下去一件事情,通常需要两方面的反馈。

6.2.1 做得好

事情做得好,有成就感的正反馈,或者看到了「能成大事」的星星之火,往往就会导致我们更有兴趣和热情做下去,从而获取到更大的成就感。

6.2.2 正面情绪反馈

如果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得到的反馈里有相当多、相当频繁的负面信息,就很难坚持下去——情绪收益也是坚持做事的一个重要收益。这个我深有体会,如果某个平台喷子过多,我就不愿意打开它,比如某博。

所以除了对我们的工作有重大影响的人,我们可以暂时隐忍以外,其余情况下都应尽量保持真实,也就是只跟与自己对路的人相处。

这些给我们负面反馈的人既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情绪,又无法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他们甚至没什么可能成为未来潜在的合作者,因此该屏蔽的就要屏蔽,该拉黑的就要拉黑。

多跟自己同频和自己喜爱的人交流,他们才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也应是我们的社交第一准则:

永远不花更多时间在不认可我的人上面,因为要扭转他们的观念所花的力气远比服务好认同我的人更大。

后记

时代正在变化,科技正在进步,工具正在进化,我们在职业上的协作模式也在发生着很多人并未觉察到的改变。做自己的超级个体,而不是一颗简单的团队螺丝钉,将在未来拥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和生活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