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全书名:《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
作者名:[美]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
译者名:毕崇毅
出版方: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8457
前言
所谓的「关键对话」,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本书四位作者都是著名的培训大师。四人组成的团队已经成功合作了30多年,他们创立的 VitalSmarts 公司,更是全美乃至全世界企业培训和机构效绩的领先者。多年来,他们一直为改善领导力、人际关系和推动个人变革而努力,如今已经成功培训了数百万人,多次被评选为「美国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而「关键对话」,正是 VitalSmarts 公司的三大精品课程之一,包括微软、强生和丰田等在内的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引进过这门课程,其受欢迎程度,可谓非常之高,这也反应出来,「关键对话」的高超所在。
它不但可以促进我们的职业发展,在绩效管理、冲突化解、问题解决等诸多领域都有着行之有效的行动技巧;同时也对个人生活具有相当大的帮助,能让我们避免在亲人、朋友间,出现错误的沟通方式。
另外,书中出现的各种技巧,是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那么,到底什么是「关键对话」?
各种体育比赛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关键时刻」,比如说一场足球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一方突然进球,赢得了比赛,那这最后一分钟,就是这场球赛的关键时刻,因为这个时间,对这场球赛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同理,关键对话,就是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那些日常对话。具体说来,关键对话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1 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差距
比如,当你和老板讨论升职加薪的时候,老板认为你做的还不够好,不足以担当更重要的岗位;但你却觉得你在一年前就该提拔了,两人的观点分歧很大。
这种分歧,很多时候很难协调,你无法说服老板,因为他觉得他一直都在关注着你的工作;老板也没法让你信服,你觉得自己把该做的都做了,是老板鸡蛋里挑骨头,太小心眼。当这种分歧继续下去,工作就不免出现重大的变故了。
1.2 对话内容存在很高的风险
比如你对公司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议,可以帮助公司取得很大的利益,但同时另一个同事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并且认为你剽窃了他的想法,他就威胁你,要你好看……
这种包含着怀疑、恐吓、挑衅等负面因素的对话,就是高风险的对话,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1.3 情绪激烈的对话
比如下班后,妻子突然和你谈起了你们公司新来的女同事,那个女同事年轻性感,似乎总是时不时找你来聊天,因此妻子觉得,你们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但你知道自己是清白的,你只是作为公司前辈,帮女同事一些她不了解的事情,但是妻子并不听你解释,只是让你今晚睡客厅;于是你也就觉得妻子是个不可理喻还特别善妒的女人,不知不觉间,夫妻间的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
也许你会说,不过是一次对话,真的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其实真正造成影响的,不是单次对话的单个结果,而是在多次关键对话里,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一步步让自己越来越不会应对关键对话的场面。
长此以往,每到关键时刻,你总会觉得自己要么没有把握住机会,要么让到手的胜利白白溜走,而自己处理问题也总是得不到要领,不知不觉,我们的事业、圈子、人际关系,总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所以,掌握关键对话很重要。那么,如何掌握关键对话呢?
二、掌握关键对话四诀窍
2.1 审视自我
如何做到在对话中审视自我?
这需要两个方面:
2.1.1 对话前确定好目标
在遇到有争议或者有情绪的对话前,不要急着开口,而是在心里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
- 和他对话,我希望为自己得到什么?
- 我希望为对方得到什么?
- 我希望在对话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变成什么样子?
- 要想实现这些我应该怎么做?
这样询问自己,并不是说马上就能出现一个答案,来指导你应该如何如何。而是有了这样的提问,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这样就能尽可能小的,受到情绪的干扰。
比如工作中,你被迫和一个你非常讨厌的人合作一个项目,如果你只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不管他做什么事情,你心里想着的都是「这个人好讨厌,这么做肯定不行」、「切,又在显摆自己多有能力了」、「这个愚蠢的家伙,这么做肯定是错的,但我不会提醒他」……
到头来,项目失败了,你除了心里不爽,认为和这样的人合作真是倒霉外,并不会获得什么,还有可能让老板觉得,你没有容人之心,没法与人合作。
相反,如果你问过自己那些问题,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们一起合作,最终的目的是项目的成功,期间个人恩怨是不是要放到一边比较合适?如果能合作成功,你们还能改善自己的关系不是?
由此可见,询问自己,明确内心所想,对我们至少有两个好处:
- 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 让我们被情绪充斥的大脑回归冷静,可以更多的理性思考。
运用到对话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当你和别人一起合租房子,某个早晨,你们同时起床,同时感觉到肚子咕噜噜一阵响,于是同时冲向了卫生间。这个时候,谁先用卫生间的问题就摆在了你们眼前。
如果你只是想着,一定要我先用,我快憋不住了,不能退让的话,那很可能你们就会吵起来,这一吵,需要多久呢?可能是5分钟,可能是10分钟,遇到脾气暴躁的,可能半个多小时也说不定。
但如果你事先问问自己目标是什么?那你就会知道,你的目标是尽快进入卫生间,而对方的目标也是如此,更何况作为室友,你们不应该因为谁先用卫生间这种小事情而闹得翻脸。
于是你和室友的对话,就不再是剑拔弩张的抢夺卫生间的对话,而是你可以退一步,告诉他让他先进,5分钟搞定紧急情况,然后换你;或者你先用卫生间,然后短时间先缓解一下内急,再换他。如此,你们所要牺牲的,只是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一来,可以说双方是共赢的。
这就是在关键对话里,搞清楚目标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时候,对话人并不是你的目标,而且也并非搞定和你对话的人,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只有先问问自己,最想获得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明确内心所想之后,确定目标还有一个关键的方法,那就是拒绝「傻瓜式的选择」。所谓傻瓜式选择,就是在对方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进行有针对的反驳。
比如你最近追到了一个女朋友,因为是你追的她,所以她总是高高在上的,总是要求你做这个做那个,但偏偏她对自己的要求很宽松,每次约会都会迟到一个小时。
终于,在一次约会后,你感觉你的忍耐要到极限了,于是你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她不是个好东西,然后她果然不会迟到了,因为你们分手了,你们再也不会约会了。
因为受不了她,而直接选择和她发生冲突,这就属于傻瓜式的选择。
你要明白,你追她成为你的女朋友,是因为你喜欢她,你想和她一起生活,乃至走得更远。那你需要做的选择,是在不伤害感情的基础上,努力让双方的关系平等,让她感觉她也需要你,她也得尊重你,而不是直接和她发生冲突。
那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
当然有了,比如约会时你直接去她家里接她,比如她让你做事情时你提议她跟着你一起来,因为你想享受两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多用一些这样的手段,不知不觉你们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
也许你会说,生活中并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千万不要抱着这样的观点,所谓两全其美,其实不过是两人在牺牲更小的利益的同时,收获更大的利益,只要用心,只要不那么不假思索,我们总可以找到这样的方法,即使一时间找不到,也能避免做出傻瓜式的选择。
2.1.2 控制对话过程中的情绪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玩电子游戏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赢了一场游戏非常开心,输了一场游戏非常懊恼,有时候甚至恨不得把手机或者游戏机摔到地上,狠狠踩几脚才心甘。这个时候,就不是你在玩游戏,而是游戏把你给玩了。
真正会玩游戏的人,不论输赢,他们都会享受玩游戏的过程,这就是控制情绪的表现,对话同样如此。
情绪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而很多时候,产生了情绪,甚至负面情绪,都是我们无形中造成的,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并不是说我们想不产生情绪,就能不产生情绪。
因此当情绪出现后,如何驾驭、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就格外重要了。在对话中通过控制个人情绪,甚至对对方施加一些情绪,可以让自己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最显著的做法,就是在对话中,放慢节奏。
在一些有冲突的对话里,我们可以生气,可以愤怒,但记住,一定不要冲动,不然话到嘴边脱口而出了,不管你再怎么用好的办法,那也难以挽回了。
所以,在对话前,特别是要说和对方分歧较大的话前,不妨停一停,然后自我分析一下:
- 从行为上看,这个时候我要不要用沉默来拒绝,或者用暴力来应对?
- 从感受上看,是什么情绪让我想朝对方发火?
- 从思维上看,是什么观点、想法,让我产生了发火的情绪?
- 最后再深究一个层次,那这些观点、想法,又为什么会产生?
这样一层层追究原因,会让你看清这次对话,你如何处理更加合适:
2.1.2.1 分析自己的行为
可以及时让你停止不恰当的说话内容。
如果你正在某个综艺节目里当现场观众,这时候主持人问你问题,还是那种比较有攻击性的问题,比如当着你妻子的面就问你还有没有和初恋联系,这让你非常生气,很想直接回一句「关你屁事」,但如果你这么说了,你的这段问答多半就会被掐掉了;更严重的是,如果是现场直播的话,肯定还会对你的个人形象产生不良影响,让妻子对你产生怀疑也说不定。
想到这些,你没有骂主持人,而是顺势搂着妻子的肩膀说,「有这么美的媳妇陪着,初恋是啥,我早就忘了。」调侃一下,反而会让整个节目更精彩。
2.1.2.2 确定自己的感受
可以让你更准确的把握对话过程。不要一遇到对方和自己有分歧,就说自己生气了,感到很愤怒,后果很严重。这种说法太简单宽泛了。
可以更细致的进行表达,比如某人揭了你的短,其实你感觉到的是尴尬;比如某人背叛了你,其实你感觉到的是诧异和欺骗;比如某人让你下不来台,其实你感觉到的是羞辱。这些都和生气有关,但却更加准确,这对我们在对话中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有帮助。
比如,当你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网吧通宵,到了晚上他却和自己的女朋友看电影了,回头你和他说起这件事,只用「我很生气」来表达,他根本不会感觉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你说自己受到了欺骗,感觉到了背叛,那他就会好好想想,是不是真的对不起你了。
2.1.2.3 分析观点、想法
其实是在排除我们在情绪失控前,脑子里本来就有的错误观点。
比如你觉得一个人很爱说谎,那当他和你有了冲突,你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一定是在说谎,然后所有攻击他的话语,就都和他是个骗子有关。但如果他这次并没有说谎呢?那你的出发点不就错了吗?你们的对话不就一直找不到重点了吗?
所以,分析自己的观点,在脑子里删去过分主观的看法,客观的进行分析,这才是重要的地方。
2.1.2.4 弄清想法、观点产生的原因
究竟是个人的主观臆断?还是你对当前形势的误解?
比如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个人,他看了你一眼,你以为他在挑衅你,就直接过去吼道:「你瞅啥?」他看你盛气凌人的,就也不甘示弱,反驳道:「瞅你咋地。」你认为他挑衅,是因为他看了一眼,如果你弄清楚,他看你一眼,是不是因为他近视眼,眼神不好?或者是认错了人,要多看一下?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一定是他在挑衅你。
2.2 把控对话氛围
关于对话氛围的问题:对话氛围对一次对话的影响有多大?
最简单的例子,在很多家庭里都出现过,那就是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
一开始,孩子没出错的时候,家长还能心平气和的说话;但随着孩子做作业出现的错误越多,家长就感觉自己的耐心越来越熬不下去了,结果就是爸爸或妈妈对着孩子抓狂或者怒吼,而孩子受到了惊吓,就更做不对题了,然后家长继续怒吼……在这种氛围里,想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家长大多只关注孩子做作业的对错,而忽视了孩子需要在一个安静、温和的环境里写作业来看,其实很多人,是缺少既关注对话内容,又关注对话气氛的能力的,当对话风险高、双方都有激动情绪的时候,双方都在无形之中失去了「对话安全感」,更是如此。
因此,要想把握好对话氛围,就需要我们更加注意,对话中出现的种种细节变化。
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 对话陷入危机的时机。
- 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
- 你应对压力的处理方式。
所谓对话陷入危机的时机,最明显的,就是当两人从和谐的讨论,变成激烈的争执,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注意了;比较难以区分的,是对话突然陷入沉默,或者一方滔滔不绝,另一方却没有回应的时候,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常,对话的危机时刻和对方失去安全感是同时出现的,比如,有的人到了紧张或者生气的时候,会做出一些抠手指或者挠头的下意识的动作,有的人会出现肚子不舒服、双眼发干等生理现象,有的人会不自觉的咳嗽或者清嗓子,这些我们都可以根据平时对其他人的观察,来加以判断。
但不管出现了哪种情况,我们都该有所警觉,重视这种危险的信号,可以主动让自己暂时退一步,或者放慢对话节奏,像我们之前提到的那样,审视自我,驾驭好自身情绪,重新掌握对话的主动性。
而当对话的氛围不再友好,就是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这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关注对话内容,将重点放在营造对话氛围上,以此来挽回即将失控的气氛。
比如当你和对方因为一个问题而产生了争执,就要撕破脸的时候,你需要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只是针对这个问题,就事论事,并不是针对人哈,我刚刚语气重了点,你别介意,咱们继续……」主动把对话氛围拉回安全线以内。
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因为对话氛围变得不安全,而让自己失去冷静。
往往当对方失去安全感时,会首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可能会对你谩骂、冷嘲热讽,甚至羞辱你。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把这是一个对话的危险信号忘到脑后了,而是不服就干,和对方刚起了正面。如此选择,就成了傻瓜式选择,不但对对话进展没有任何帮助,还很可能无形中让自己在切实的利益交锋里吃亏,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当你发现对方做出令人生气的举动时,告诉自己:「看来他是感觉对话气氛不安全了,我得想办法提高他的安全感才行。」
2.3 采用正确的交流方式
要想做到这些,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涉及到要说的内容和对话对象的正确交流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引导对方畅所欲言,另一个是帮助对方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2.3.1 引导对方畅所欲言
当对话氛围出现问题,关键对话的难度就会极度上升。很多人面对这种危机,选择了逃避问题的方法。
比如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了矛盾,面对妻子的不退让,丈夫这么回答:「我选择这种方法,全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啊,不信你看隔壁家的某某,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丈夫没有直接说妻子的方法哪里不对,也没说自己的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而是把话题转移到了隔壁家庭,这种试图用转移目标的方法来营造安全感,其实不过是在逃避问题。
真正的对话高手是不会用这种花招的,因为他清楚,要想解决问题没有捷径,唯有直面问题。而当两人产生冲突,谁都没法说服谁的时候,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暂停话题,然后营造安全感,接下来双方才有自由讨论的可能。
那具体怎样营造安全感?
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要让对方感觉到,你们的对话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他能够从你的对话中感到你在关心双方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同时你也能感到他也在为你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可以说共同目标是对话的启动因素。
而当对话的共同目的不再相同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方总是说话绵里藏针、阴阳怪气的,喜欢无端指责他人,以及对一个过去很久的问题老调重弹。
比如本来夫妻二人还在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丈夫突然说:「对对对,你是当老师的,怎么会选错教育方法?老师最会教育人了,啧啧啧……」这就属于绵里藏针;妻子就反驳:「你看看你,没事儿就会吼我。」这就是无端指责;而丈夫又说:「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就因为当初结婚没买车,你才对我不满意的。」
这就属于老调重弹。在这种情况下的对话,双方都忘记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教育孩子,结果自然是对话没法进行,问题得不到解决。
因此,在关键对话中,当气氛不和谐时,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审视自己,我和对方进行对话,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当前的对话有没有将目标带偏?如果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就一定要暂停对话,提醒自己,也提醒对方,回到对话的正轨上。
与此同时,想要引导对方好好和你对话,还要做到互相尊重,因为没有了尊重,对话也无法维持下去。这同样需要在对话中不断询问自己,我愿意尊重这个和我对话的人吗?我的行为有没有不尊重他?如果我原本不尊重他,那为了这场对话的顺利进行,我能不能勉强尊重他一回?
通过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关键对话得以开启以及持续。而当对话已经有了无法避免的危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2.3.1.1 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道歉
道歉并不是没有原则的退让,而是表明自己的真诚。
比如,当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结果发现丈夫是清白的时候。真诚的道歉不会让妻子的家庭地位受到损害,反而会让丈夫对妻子的感情更加深厚。想想看,如果妻子这么说:「哼。即便是这次没有,你能保证下次也没有吗?你们男人就没一个是好东西的。」丈夫肯定会既为自己委屈,又会厌恶妻子;如果妻子说:「亲爱的,对不起,是我错了,你魅力太大,人家好害怕失去你呢……」
在道歉中撒娇,在认错时修复关系,这才是合理的对话方式。
2.3.1.2 在冲突激烈时进行对比式的陈述方式
可以将你想表达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
- 否定部分,说出你不希望的东西,以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或者抱着不怀好意的企图的误解。
- 肯定部分,明确你们的共同布标,确认你对对方的尊重。
具体来说,即是,我不希望如何如何,相反我希望如何如何。
比如当公司的一个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所有人都担心会遭到扣工资的惩罚时,领导为了缓和员工关系,这样说,「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没有向公司上层汇报你们的功劳,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水平非常高,工作表现也十分突出,公司不会忘记你们所做的一切,会给与你们相应的奖励。」
先消除了对话的安全威胁,然后再讨论要面对的问题,「但我们的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我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希望诸位可以辛苦一些,把问题解决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圆满。」
如此,在对比陈述中,虽然工作出现问题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但领导这样说,将营造对话的安全氛围放到了第一位,就更容易消除公司和员工之间的误解,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出现。
2.3.1.3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当对话无法进行的时候,可以先做出单边承诺,表达出自己愿意继续对话的意愿,然后不断尝试,直到找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比如工作中一个小组接到了工作量比较大的任务,有的人想晚上下班后继续加班来完成,有的人想按时下班,到周末再回公司加班,于是矛盾就来了,想晚上加班的人说:「周末是我的私人时间,不想被打扰。」想周末加班的人说:「晚上回家要看孩子,不能让他妈妈一个人太累了。」
所有同事的共同目的都是尽快完成工作,那不妨在一方做出承诺后,共同找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比如,愿意晚上加班的人,可以着手一些相对独立且急需完成的工作部分,然后想按时下班的人先回家,等周末回公司后再进行其余工作内容,但前提是不能耽搁整个工作项目的进度,要保证项目有质量的按时完成。
这种在关键对话,不必追求十全十美,努力做出改善即可。每次取得一点成功,总有一天,当自己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关键对话,都可以处理得游刃有余。
2.3.2 帮助对方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关键对话中,当对方沉默或用伤人的方式破坏对话时,该如何把他们拉回到正常的对话呢?
有人说应该保持沉默,没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但往往很多时候,对话需要双方交流观点,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你们面对的问题就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往往对方情绪暴躁了,我们还是得和他对话,这是没法避免的事情。
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强迫和别人好好交流,但可以一步步营造安全氛围,引导他摆脱负面情绪。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对方的动机。他为什么会情绪失控?他和我对话的目的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不难让对方对你敞开心扉,吐露心声。
具体来说,对自我而言,就是要做好倾听的准备。倾听和听是不同的,倾听比听更真诚。
比如你去医院打针,你对护士说:「我从小就怕打针,能不能轻点?」护士如果面无表情地说一声:「嗯。」你就会感觉她在敷衍你,没有听到你要表达的意思。
护士如果耐心地对你说:「不要紧张,我打针这么多年了,病人们都说不疼,您放心吧。」虽然这一针扎下去,疼痛程度不一定有什么区别,但很明显你会感觉后一位护士对你照顾得很好,因为她更用心,更真诚。
而在关键对话时,引导对方的情绪,你的倾听就要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
因为好奇心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想听他说话,无形中他就会感觉谈话氛围安全了许多。
这就需要我们,在对方情绪激动的瞬间,压制自己和他对抗的念头,把斗争欲转化成好奇,并且表现出来,具体就是:他为什么会有负面情绪?
比如在医院,医生看望输液的病人。医生问道:「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病人面无表情:「凑合吧。」医生这时候就没有因为病人的冷淡而转身离开,而是好奇询问道:「听起来你好像不太满意我们的治疗?」
病人本来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现在一听医生在关心他,就不再犹豫了,说道:「护士总是冷着个脸,态度一点也不好,还训我,嫌我打针喊疼。」
医生这时就可以解释了:「我们这边护士人手有点少,她是值了夜班后继续上的早班,情绪难免有一些不受控制。不过您不要担心,我会告诉她的,她肯定不会这么对待你了。」
病人一听心里也就高兴了,说道:「没事儿没事儿,我理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耐心也在倾听中非常重要。在对方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不打断他,让他把话说完,同时在表情上不要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而是要表现出思考的神色,证明你是在分析对方讲话的内容。
比如,当妻子指责丈夫有了外遇,丈夫如果第一时间就打断妻子的话,并且矢口否认,那即便真的没有,也会让妻子火冒三丈。相反如果耐心听完妻子的陈述,在根据她的陈述一条一条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效果就会好上很多。
在做到真诚和耐心之后,我们倾听对方的说话内容,实际上就是要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行为动机。
这时我们可以在和对方交流时,着重询问对方的观点,确定出他的真实感受,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他的内容,最终主动引导出你们二人的共同目的,以此来解决问题。
比如,在一次对话里,可以经常说这些:「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有不同观点的话,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别担心我不同意,我非常愿意了解你的想法。」
以此来询问对方的观点。而这些询问,不但是引导对方摆脱负面情绪的方式,也是缓和对话节奏的方法,
一方面,让对方说出看法,是我们尊重他的表现,也体现出了我们的真诚;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随时了解、掌握对方的想法,以便及时调整脑子里的对话策略,做到有针对性。
同时,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话术,来确定对方的感受:
- 你是不是不太舒服,看起来你好像感觉并不好。
- 你嘴上说没事,可表现的却不是没事儿的样子。
- 实在是抱歉,你是不是对我很生气?
简简单单的客套,就能让对方感到,你们之间是有共同目标的,不然你为啥这么关心他?如果仅仅是好心,那也是加分的成分,起码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善良的人,可以沟通的人。
还有,你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用自己的语言详细复数对方的话,比如这样:「你看一下哈,我这么理解对不对,你的意思是……」
现在我们总是开玩笑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但正是重复,能让一个人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人类对于自我的戒心,总是最弱的。
通过重复对方的内容,让他感觉你真的在为他着想,在努力理解他的感受,支持他说出内心的真正想法。
而主动引导,就要分情况而定了,如果对方还是退缩,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你不妨先发制人,起一个话头,尽可能接近事实的,猜测他们的想法;如果对方的想法和你的有偏差,那就求同存异,说出一部分对方的想法,再说出一部分自己的想法,让你们的对话可以朝和谐的方向,继续发展。
2.4 在对话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在可以友好对话后,如何在对话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就成了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如何让对方听进去你的观点;
另一个是怎样把自己说的话变成现实。
2.4.1 让对方听进去你的观点
关键对话中,我们经常要让对方听一些,也许他并不认同的观点。怎样既让他不翻脸,又能听得进去,就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在这里有五种小技巧:分享事实经过、说出自身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陈述、鼓励做出尝试。
看起来是五个独立的方法,其实它们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当作一场对话从头到尾的五个步骤,进行这五个步骤,就是为了让你在对话中掌握主动,更完善地阐述观点。
为什么要先分享事实的经过?因为关键对话里,我们总要面对有争议的话题,而事实经过,显然是争议最少,最具有说服力的板块。
例如面对同一件事情,你认为用做法A是正确的,对方认为用做法B才正确,如果你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的支持做法A,那对方肯定连半个字都不会听你的。这时候你不妨先放下你的观点,而是说:「来,让我们看看这件事情,是不是这样的……」把事情的过程重现一下,毕竟这是客观发生了,对方也无法反驳,无形中你们就获得了对话的可能。
而接下来,你根据这些事实,再说出你的想法。这时候提出自己支持做法A,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因为你这时候提出的观点,不是孤独无力的观点,而是和你们面对的事情产生了联系,这让对方不会第一时间表现出愤怒、不屑的情绪,而是会在不认同你观点的同时,也对你的观点进行思考,而有了思考,就给了你说服他的机会,于是他很可能就想出了好几条理由,来反驳你的观点。
这时千万不要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会恰好落入对方的节奏中,不妨先问问对方,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产生想用做法B的念头?这一方面是打断了对方对你的对抗情绪,扰乱了他的节奏;同时也是给了双方一个缓冲的地带,因为此时互相表达观点,并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基于你们之前提到的事实进行的分析,可以说现在你们的对话,有冲突,也有合作。
然后,你就可以根据你的观点,进一步做出试探性的表达,承支持做法A只是你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同时再鼓励对方进一步和你一起分析关于你的想法的正确性。
这个时候,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你们要面对的这件事情,不论最终是选择了你支持的做法A,还是对方支持的做法B,你们双方,都是经过了合理、理性的讨论,从而得出的最佳答案。
因为你们的目的相同,都是要解决一件事情,而解决过程中,你把握好了节奏,让对方可以理性思考你的观点,你也与对方讨论了他的观点,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愉快并且和谐的。
所以说,谁掌握了对话的节奏,谁就控制了对方的说话方法,这样让对方听得进去自己的言论,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2.4.2 把自己说的话变成现实
毕竟我们说话,都是为了让别人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的,或者正确的,然后可以按照我们说的话,进行行动。
然而事实并不总是让人如意,往往我们和别人交流,虽然从对方的观点里丰富了自己的观点,可能最后大家也不再针锋相对,但具体到事情的执行上,究竟要听谁的,还是个问题。
有句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一方面说的是读书人比起武人来说,魄力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说他们想法太多了,到最后不知道执行哪一条才好。
于是这样的情况,就难免发生:我们运用各种技巧,搞定了一次关键对话,没有因为对话,让我们的人际关系、自身利益受到损失,可是在对话过后,如何解决问题,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么两条,一是人们对如何决策缺少明确的期望,二是进行到决策环节后,发现实施起来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一个问题,对话并不等于决策。
在关键对话里,开始的阶段是危险的,因为对方总是带有敌意,一个不留神,你们可能就由对话,变成了争论、争吵甚至谩骂,以至于偏离了原来的目标;
但结束阶段同样不容忽视,因为结束的方法有很多,有时候看起来你们找到了一个结论,两全其美了,但是结论是和决策是有区别的,结论往往是两人在讨论、博弈过后,互有退让,最后达成的一致想法;决策则不应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选择最有利于事情发展的方法,并加以执行。
就好像两个人要去吃饭,一个人说不如吃西餐吧,红酒牛排什么的,特别有逼格;另一个人却说,不,我想吃川菜,只有辣椒才能让我满足。两人一番争论,发现还是去吃鲁菜最符合各自的胃口,色香味俱全,逼格也有了,滋味也不缺。
到这里,鲁菜就是他们的结论,可是当二人出门后才发现,原来最近的鲁菜馆,距离他们也有着两个小时的车程,去的话,饭点早就过了。
其实如果一开始两人就想商量一个决策的话,应该先看看附近有什么饭馆,然后再讨论去哪里吃饭的。这就是结论和决策的不同。
那要如何才能做好决策呢?
三、做好决策的四种方式
这四种方式,从前到后,层级式地体现出了,参与者人数的多少。往往参与者越多,越能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想法,但避免不了的,是决策效率的下降。如何取舍,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而定。
3.1 命令式
有些命令是外部力量强行加给我们的,比如各种法律法规、有关机构发布的安全标准等;有些命令,是我们主动把决策权交给别人的。
比如两军交战,战败方的两个军团遇到一处,其中一个军团的大将牺牲了,这个军团的副将就提出将部队和另一个军团汇合起来,由另一个军团的大将来领导;再比如,甲方和乙方合作时,很大程度上说,乙方是主动把决策权,交到了甲方手里。这时候,我们的任务就和决策无关,而是去执行决策。
回到关键对话上,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对话前就应该有所了解,如果他能力突出,又有着非常牢靠的人际关系,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那把决策权交给他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
3.2 顾问式
顾问式的要点在于,要广泛倾听他人的意见,包括咨询专家,参与决策的人员,甚至是任何愿意提出观点的人。
顾问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获得尽可能广泛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又不影响决策过程的进度。
比如某游戏公司要更新游戏的资料片,于是在内部策划人员讨论后,面向所有游戏玩家发放了一份问卷调查,来咨询更新资料片的细节,这就属于顾问式。
而顾问式的缺点也同样明显,这会让决策正劳心又劳力,决策者不但要有自己的判断,因为提出想法的人,各种想法可能有冲突,选谁的听,不听谁的观点,都需要进一步整合、判断,最后再形成最终的决策。一般能力超强的领导,会选择这种方式。
3.3 投票式
一般而言,适合用在强调效率的场合。决策者只需要提出几种方案,然后让参与决策的人,进行投票即可。
还是前面说到的游戏公司推出新资料片,他们可以选择几个方向,比如更新角色等级,增加新的地图,增加装备分类,然后让玩家来投票,最后选择投票数最多的方案,予以执行。
不过投票式往往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私下里给别人好处,让别人帮忙投票;或者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家投出来的决策方案,实际上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案,也是有可能的。
3.4 共识式
它力求达到所有人的理解,理想状态是让所有人都满意,这种决策方式做出的最终方案,无疑是最合理,也是质量最高的。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无疑又是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有时候费尽一番心思做出了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到头来却发现时效性不再,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决策方式的选择,而确立了决策方式后,在确定决策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运用前面提到的关键对话的方法,让决策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同时,在确定了决策方案后,还要必须明确方案的执行人、行动目标和截止时间,只有各种条件都明确了,才能确保我们的语言,能够有效转化到实际中来。
后记
通过本书,能让我们对关键对话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对话、交流中,把学到的这些理论,运用进去,由此来逐渐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不断改善周围的人际关系,或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提升自己所在团队的凝聚力。
相信有了书中的这些方法,是可以做到这些,让自己更加优秀,让我们和别人的对话,总是达到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