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
横向,用户的说和做。怎么说表现了目标和观点,怎么做反映了行为,用户怎么说和怎么做经常是不一致的。
纵向,定性与定量。定性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偏向于了解;而定量研究可以发现现象,偏向于证实。
第一轮,听用户定性地说,确定产品方向,做什么?随机抽样40个用户做访谈,据此写出需求列表。
第二轮,听用户定量地说,确定需求优先级,先做什么?投放了20万份调查问卷,确定了需求优先级的排序。
第三轮,看用户定性地做,要先做的那几个需求,应该怎么做?一边设计,一边陆续找了10个用户来验证,做可用性测试。
第四轮,看用户定量地做,根据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况做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产品。
用户需求VS.产品需求用户需求: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产品需求:经过我们的分析,找到的真实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化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改变现状。是我们最常用的,去开发某种产品,但也是最笨的办法。
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这类句子想必大家都经常听到。
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他就会觉得这个差距没那么可憎了。我们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为,可以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现给他,而让他不再纠结于原来的需求。
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现在我们就要发挥出“我们存在的价值”,在这个阶段,团队经常举行头脑风暴[插图],大家天马行空地讨论一番之后,对用户提出的需求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用户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对我们的解决方案也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然后通常每个人分一块,去把它们都转化为产品需求,最后记录在一起。
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
分类:可以分为“新增功能、功能改进、体验提升、Bug修复、内部需求”等。
举几个例子,“论坛需要支持1000人同时在线”,这是一个性能需求;“系统功能升级,必须在发布2 周以前完成对客服部门的培训”,这是一个培训需求;“如果硬件压力突增,应该有报警,具体细节是……”,这是一个运维部门的维护需求;“在用户数增加10倍的情况下,硬件投入必须小于10倍”,这是一个可扩展需求;“此功能的用户操作日志需要记录”,这是一个内部数据分析的需求。
层次:把需求分成“基础、扩展(期望需求)、增值(兴奋需求)”三层,理论依据参见KANO模型[插图]。
小明:“我想到一个手机的例子,打电话、发短信是基本功能;给电话录音是扩展功能,和基本功能相关;而如果这个电话特别结实,可以当锤子砸钉子,或者当砖头防身,那就是增值功能了。”
分析需求的商业价值
一个公司做任何产品,一个产品做任何需求,最终都是要满足一定的商业目的,所以“需求的商业价值”是最关键的内容,有条件的团队最好利用群体智慧,我们通常在这个时候举行“需求讨论会”。
初评需求的实现难度
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商业价值很大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商业价值不大就不做。
性价比 = 商业价值÷实现难度(简化为开发量)
做项目,终极目标就是:多快好省[插图],即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但是,需求那么多,不可能每次都把所有的需求拿出来讨论,所以我们必须有所选择,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标明需求的状态。需求的状态随时改变,但每个阶段都是谁来负责?所以我们还需要知道需求在各个阶段的负责人,以及其他一些需求跟踪的信息。
需求状态。通常有“待讨论”、“拒绝”、“暂缓”、“需求中”、“开发中”、“已完成”几个状态,可按照实际情况有所增减,比如管理的粒度细一点,还可以增加“测试中”。
负责PD。在需求状态变为“需求中”时指定,最可能是此需求的提交人,在需求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此人要从头到尾跟进,是这个需求的主人。
开发工程师。在需求状态变为“开发中”时指定,负责这个需求的技术实现,以及将来可能的故障解决。其他比如测试负责人,项目经理,大家可以按需要决定是否填写。
项目名称。辅助信息,在需求进入“开发中”时确定,用来筛选某个项目的需求。
发布时间。辅助信息,在需求状态变为“已发布”时填写,用来查看某段时间发布的需求。
备注。其他任何信息都可以写在这里,如:需求被拒绝的理由,需求被暂缓的理由和重启条件,其他相关文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