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岸见一郎
第一章 与弗洛伊德的相遇与诀别——探索欲望的根源
超越自卑感
像这种与他人相比,觉得自己矮人一截的感觉,就称作“自卑感”。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所付出的努力,就称作“补偿作用”。现在,“自卑感”“补偿作用”这些名词早已广为人知,大家都会使用。
个体心理学的诞生就这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了。一九一二年,他创立了自由精神分析学会。从学会的名称来看就知道,阿德勒在当时依然受到弗洛伊德强烈的影响。但隔年,他随即把学会的名称改成“个体心理学会”。
阿德勒把自己创立的独特理论称作“个体心理学”。德语原文Individualpsychologie中的“个人的”(individual),源自拉丁语中“无法分割”(individuum)的意思。换言之,人应被视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
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只追求两件事:第一个是个体心理学必须是“在永恒的前提下”;另一个就是必须让所有人都能理解。
从下一章起,我们会开始介绍阿德勒的思想,并从中看见阿德勒追求这两件事情的意义为何。
第二章 从“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原因论与目的论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阿德勒为了说明这件事,举了幼年时期的状况为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事人面对同样的幼年时期可能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即使幼年曾遭遇不幸的经历,他还是可以作出完全相反的诠释。
“比如说,某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不幸的经历,而且以后可以回避同样的状况。此时,这人心里可能会这么想:‘为了避免同样的不幸状况再度发生,我要努力让我的小孩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但是遭遇同样经历的另一个人可能想法又会不同:‘人生真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过得那么顺利?既然这个世界是这样对待我,那我为什么要对别人更好。’因此才有不少做父母的人对小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小时候也曾这么辛苦过,我都撑过来了,你们也应该要这样。’
“第三个人可能会这么想:‘我小时候有这么多不幸的遭遇,不管我做什么都应该被原谅。’“无论是哪一种,我们可以从他们采取的行动中,看出他们对他们的人生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只要不改变诠释的内容,人就不可能改变行动。”(《自卑与超越》)
在上述的引用文后面,阿德勒接着说:“个体心理学就是从这方面下手,挣脱了决定论的束缚。任何经历本身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应该放任自己因为经历的冲击——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创伤——而受折磨,而应该要从经历中找出合乎目的的解释。我们不应该被自己的经历决定,而是应该要通过赋予经历意义来决定自己。
请注意,阿德勒在这里使用了“决定论”这个名词。我们会把“某个原因必然归结于某件事情”这样的想法称作原因论。因此,它也是一种决定论。但是,人即使经历相同的事情,也不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即使经历相同,每个人对于经历都赋予不同的意义。无论是过去的经历或当下面临的状况,每个人赋予状况意义的方式都不一样。
在前面的引用中,阿德勒提到心理创伤之后,写道:“(我们)应该要从经验中找出合适的目的。”想要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就要先知道阿德勒采取的目的论的意义。这是和“某个原因必然归结于某件事情”的原因论完全相反的看法。
因此,就目的论的观点来说,人不是因为生气被逼得不得不大声说话,而是为了大声说话所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不是因为内心不安不敢出门,而是因为不想出门所以表现出内心不安的样子。
善的选择
其实用不着举杀人这么极端的例子,用吃东西来比喻也行。比如说,明知吃零食不健康,但仍忍不住吃了,这是因为对吃零食的人来说,他在吃的当下判断这是一件“善”的事情。当然,对于生病或正在减肥中的那些必须限制饮食的人来说,即使肚子饿也不可以毫无克制地乱吃,所以尽情吃到饱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不是善,换言之,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像这样,人在做某个行为的时候,其实都是当下判断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而这个好处,才是人作出某个行为的真正目的与目标。
这些孩子在平时的生活里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的障碍,但他们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且是比不上别人的那种,因此容易产生自卑感。比如长得太高、太矮、太胖、太瘦等等。这些事情或许他本人很在意,但实际上称不上是缺陷。会产生这种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感觉,是因为他对自己赋予了某种意义。就算是有器官缺陷的人都不一定会赋予自己负面的意义。主观的自卑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比不上他人的“感觉”与“心情”而已,应该不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决定性的不良影响。就连那些已经被公认是美女的人,也还是会担心自己长得不好看,使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其实,产生自卑感背后也有着目的,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应该不难理解我的意思吧。
第三章 生活形态——对自己与世界所赋予的意义
现代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生活形态的定义如下:1.自我概念2.世界观3.自我理想
自我概念指的是自己对自己赋予的意义。如同上一章谈到自卑感时提到,许多被公认是美女的人反而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或是明明看起来很瘦的人却认为自己很胖。同理,认为对方擦肩而过时眼光闪避是想躲避自己的人,会认为没有人对自己有好感。
世界观指的是自己对于周遭的世界赋予的意义。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很危险,也有人认为很安全。有人认为身边的人都是同伴,都会帮助自己;也有人认为身边的人都是敌人,说不定还想陷害自己。
自我理想指的是想象自己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自我理想的种类很多、五花八门,比如说“我应该要成为优秀的人”“我应该受众人喜爱”。形象产生之后,人就会设定目标,然后开始追求,这就是自我理想。自我理想可以是目标,也可以是为了达成更高一层目标的手段。
生活形态就是一种认知偏见生活形态就是对自己与这个世界所赋予的意义,根据这个意义,决定对自己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偏见。
第四章 共同体感觉——超越对自己的执着
心理咨询的主题也几乎都围绕在人际关系上。阿德勒说:“人的烦恼,全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阿德勒心理学讲义》)“终极而言,我们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除了人际关系之外,没有别的。”(《自卑与超越》)人并不是独自活着,而是在其他人之间活着。一个人没办法成为“人类”。“个人必须在社会性的脉络下才能成为个人。”(《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论——人生的问题以及赋予勇气
称赞和赋予勇气最大的不同,在于称赞是以由上对下这样的关系为前提所做的给予。小孩被大人称赞,其实一点也不高兴。某个和父母一同前来的三岁小女孩,在父母做心理咨询的这段期间,她都乖乖地在一旁坐着,这时父母可能会称赞她:“你好棒哦。”但换个场景,若妻子陪着丈夫前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结束时,在一旁等待的妻子被丈夫夸奖说:“你好棒哦。”妻子一定高兴不起来,反而还会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小孩也是一样。
那么,小孩在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呢?以及,大人要怎么和小孩说话,才会让小孩认为自己有价值呢?为什么让小孩觉得自己有价值很重要呢?因为他以后还是他,他只能靠自己。若是其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花钱再重买一个就好了,但这个“我”没办法替换成别人。即使“我”已经染上某些习性,未来一直到死为止,自己都必须和这个“我”相处。只要这个事实没有办法改变,认为自己没价值的人就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第九章 怎么好好地过完这一生——看清现实与理想
人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有意义我实在很难想象人生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意义。没有犯任何错的人只是碰巧在某个现场,所以被暴徒杀死了,或是年纪轻轻就卧病在床等,这些事情本身到底有什么意义?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因为实在太过不合理了。
当然,这样的不幸或疾病绝对不是神为了惩罚人引起的,也不是前世的因缘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没有人知道。我们完全无法防止不合理而且悲惨的事件发生。但是,我们拥有超越苦难和不幸的力量与勇气。我们可以从那些不屈服于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命运,勇敢活下去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想要发挥超越人生苦难的力量,光是询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向过去追究原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思考,接下来应该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再怎么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也要努力去做,什么都不做就等于肯定眼前发生的事件。即使你认为眼前发生的事情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也要想想看有没有我能做的事。
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必须要超越现实。这并非意味着现在的生活状态不好,而是当我们想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过得更好时,就必须朝向位于现实生活彼方的理想看才行。也就是说,不要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一切,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