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nkCJmQojhKYnq043IygtNA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磷矿石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业链(20221114-20221120)
报告日期:2022年11月20日
报告作者:杨晖S0360522050001/郑轶S0360522100004/王鲜俐S0360522080004/侯星宇/王家怡/吴宇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结论
磷矿石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业链。根据我们的统计,2016-2022年磷化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为-18.5%、-17.2%、-1.7%、-14.2%、15.6%、103.7%,资本开支上行始于2021年且多为下游应用例如磷酸铁等去向,考虑到磷酸铁建设周期大约2年,而磷矿从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4-5年,我们判断产能周期带来的磷矿石紧缺仍将延续。根据我们的测算,2023年磷矿新增名义产能大约650万吨(产量预计380万吨),磷酸铁新增名义产能335万吨(产量预计125万吨),按照一吨磷酸铁消耗4吨磷矿石测算,边际仍将趋紧。中国磷矿石每年产量虽大,但存量市场多去向磷肥,交易数量有限。近年来安全环保趋严,小磷矿加速出清,我们判断磷矿石价格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业链。供给端资本开支较少+小企业产能出清,需求端磷肥需求刚性+磷酸铁边际拉动,是我们看好磷矿石及磷化工产业链的核心逻辑。 关注轮胎板块反转行情:低库存+低原材料成本+低海运费+低利润基数的背景下,2023Q1轮胎行业有望迎来盈利环比和同比改善。2021年,海运费+原材料急速高涨,集装箱紧张使胎企开工下降,出口渠道利润被侵蚀导致国内胎企性价比优势减弱,故行业盈利中枢下行。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复+下游汽车、地产基建低迷,内需影响较大。今年7月以来,海外尤其美国经销商累库导致阶段性订单量下滑,再度影响国内胎企开工及利润。展望未来:轮胎的终端需求相对韧性较强,在明年初渠道有望恢复正常库存的预期之下,我们重申国内胎企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大β。同时,海运费低位+原材料修复使企业利润端边际向好,新建产能释放将给予企业收入端的提升,明年轮胎企业业绩的回暖及弹性值得期待。 维生素:欧洲成本承压,下游需求向好,价格位于历史绝对底部,行业景气度或迎反转。俄乌冲突以来,制裁与反制交替进行,“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遭受蓄意破坏,俄气恢复供给出现了基础设施上的障碍,欧洲能源危机或长期持续,海外天然气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欧洲维生素企业成本提升预期兑现,帝斯曼已不堪成本压力宣布提价。需求端,2022年,国内肉蛋价格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结束了长达一年的亏损状态,10月,国内生猪养殖利润突破1100元/头,达除非洲猪瘟时期以外的最高值,盈利修复或催化养殖户补栏加速,叠加Q4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维生素需求向好。此外,目前维生素价格指数的分位数为0.37%,处于历史绝对底部,生产端涨价意愿强烈,维生素价格或迎底部反弹。 欧洲能源危机将成为从当下到明年化工行业的重要投资观察点:从BASF的二季报可以看出,得益于低价能源库存+长协供应+政府补贴,目前欧洲企业尚未完全感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明年能源价格的上涨有望完全体现在欧洲企业的成本中。预计2023年的天然气中枢价格将远胜过往。欧洲之所以能在化工行业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除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外,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当欧洲和俄罗斯脱钩后,欧洲告别廉价能源,而装置老化和高昂的人工成本将会使得欧洲失去工业制造的经济性,而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能源保障的欧洲也将失去工业发展的优先权。届时产业转移有望发生,而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集群和原材料保障,有望成为优选。对于中国的化工产业是一次产业升级的绝佳机会。 这是一次中国化工产业全球地位进一步抬升的机会,量和质都有望体现。择时上需要配合需求和产品价格,产品价格见底,被动去库就是最佳时点。走过这一次衰退,我们有望看到曙光,白马之旅,见龙在田。 风险提示:安全事故影响开工;技术路线快速迭代;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脱钩。 |
---|
正文
一、投资策略
磷矿石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业链。根据我们的统计,2016-2021年磷化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为-18.5%、-17.2%、-1.7%、-14.2%、15.6%、103.7%,资本开支上行始于2020年且多为下游应用例如磷酸铁等去向,考虑到磷酸铁建设周期大约2年,而磷矿从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4-5年,我们判断产能周期带来的磷矿石紧缺仍将延续。根据我们的测算,2023年磷矿新增名义产能大约650万吨(产量预计380万吨),磷酸铁新增名义产能335万吨(产量预计125万吨),按照一吨磷酸铁消耗4吨磷矿石测算,边际仍将趋紧。中国磷矿石每年产量虽大,但存量市场多去向磷肥,交易数量有限。近年来安全环保趋严,小磷矿加速出清,我们判断磷矿石价格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业链。供给端资本开支较少+小企业产能出清,需求端磷肥需求刚性+磷酸铁边际拉动,是我们看好磷矿石及磷化工产业链的核心逻辑。建议关注磷化工产业链公司:兴发集团、川恒股份、云天化、湖北宜化、川发龙蟒、云图控股、新洋丰等。
关注轮胎板块反转行情:低库存+低原材料成本+低海运费+低利润基数的背景下,2023Q1轮胎行业有望迎来盈利环比和同比改善。2021年,海运费+原材料急速高涨,集装箱紧张使胎企开工下降,出口渠道利润被侵蚀导致国内胎企性价比优势减弱,故行业盈利中枢下行。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复+下游汽车、地产基建低迷,内需影响较大。今年7月以来,海外尤其美国经销商累库导致阶段性订单量下滑,再度影响国内胎企开工及利润。展望未来:轮胎的终端需求相对韧性较强,在明年初渠道有望恢复正常库存的预期之下,我们重申国内胎企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大β。同时,海运费低位+原材料修复使企业利润端边际向好,新建产能释放将给予企业收入端的提升,明年轮胎企业业绩的回暖及弹性值得期待。
维生素:欧洲成本承压,下游需求向好,价格位于历史绝对底部,行业景气度或迎反转。俄乌冲突以来,制裁与反制交替进行,“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遭受蓄意破坏,俄气恢复供给出现了基础设施上的障碍,欧洲能源危机或长期持续,海外天然气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欧洲维生素企业成本提升预期兑现,帝斯曼已不堪成本压力宣布提价。需求端,2022年,国内肉蛋价格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结束了长达一年的亏损状态,10月,国内生猪养殖利润突破1100元/头,达除非洲猪瘟时期以外的最高值,盈利修复或催化养殖户补栏加速,叠加Q4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维生素需求向好。此外,目前维生素价格指数的分位数为0.37%,处于历史绝对底部,生产端涨价意愿强烈,维生素价格或迎底部反弹。
能源化工行业三季报综述:化工价差加速下行,资源品高盈利延续。结论:1)前端资源品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强势,基础化工板块毛利率同比环比下行,而石油化工和煤炭依然实现毛利率同比上行;2)煤化工和炼化在前端资源品强势和需求下行的夹击下,毛利率失速收窄,分别环比下行9.6PCT和7.0PCT;3)化纤板块形成板块性亏损,录得净利率-1.2%;4)新材料、改性塑料、轮胎、氟化工、化纤等下游板块逆势实现收入增长,并且有希望继续受益于原材料下行。
关于欧洲能源危机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影响值得重点观察。短期有市场关注度,长期有产业趋势。欧洲能源危机的短期机会和远期影响:
短期看出口套利。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中国和欧洲化工品的成本大幅度分化,许多欧洲化工品的成本和售价都显著高于国内,这给中国化工品带来了出口能源套利的机会。从出口量看,确实表现优异,然而从价格数据来看,多数化工品价格上行难度较大,衰退预期和海外去库是主要制约因素,8月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出口金额2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1%,环比减少9.76%,证明衰退正在来临。如果把需求看做β,成本优势看做α的话,不要逆着β寻求α依然是原则。在诸多化工品中,我们当下时点选择推荐维生素行业,正是因为维生素的需求是跟随CPI上行的,而主流化工品需求大多是跟着PPI下行,或许在23年才能看到见底上行的机会。根据产品的库存周期波动进行择时布局。
长期看产业转移。从BASF的二季报可以看出,得益于低价能源库存+长协供应+政府补贴,目前欧洲企业尚未完全感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明年能源价格的上涨有望完全体现在欧洲企业的成本中。预计2023年的天然气中枢价格将远胜过往。欧洲之所以能在化工行业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除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外,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当欧洲和俄罗斯脱钩后,欧洲告别廉价能源,而装置老化和高昂的人工成本将会使得欧洲失去工业制造的经济性,而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能源保障的欧洲也将失去工业发展的优先权。届时产业转移有望发生,而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集群和原材料保障,有望成为优选。对于中国的化工产业是一次产业升级的绝佳机会。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来看,有多重可能性:1)大品类,基于成本角度。在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涨2-3倍后,大化工将不具备经济性,从欧洲产能占比梳理,占比较高的维生素(40%+),聚氨酯(27%)等行业值得关注;2)小品类,基于供应链安全。一些精细化工品类,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下游有望加速验证备选供应商,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机会有望加速,并且在获得客户之后形成深度绑定。3)代工,对于海外化工企业而言,放弃制造抓住终端销售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当欧洲生产不具备经济性,而中国建厂需要时间,并且投资中国可能存在其他顾虑,外企有可能选择将技术授予中国企业代工绑定,从而继续把握终端销售。4)并购,若欧洲经营陷入困境,剥离资产也是一种选择,中国企业有望获得收购欧洲优质资产的机会。
这是一次中国化工产业全球地位进一步抬升的机会,量和质都有望体现。择时上需要配合需求和产品价格,产品价格见底,被动去库就是最佳时点。走过这一次衰退,我们有望看到曙光,白马之旅,见龙在田。
看好资源高盈利持续+下游毛利率修复。我们把化工品按照产业链位置区分为上游资源环节,中游加工环节和下游制品环节。当前时点,我们看好上游资源品和类资源品的高盈利持续,以及下游制品端的毛利率修复。新旧能源切换和地缘政治冲突之下,能源套利空间较大,依然看好今年能源价格。资源品推荐广汇能源,布局新疆煤炭+低价天然气,高景气+高成长。类资源品赛道推荐合盛硅业,工业硅底部有望迎来价格上行。在2022年海运费下行和2023年原材料跌价的预期之下,我们看好下游制品迎来毛利率修复阶段,主推以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和贵州轮胎为代表的轮胎行业,建议关注以永冠新材为代表的胶带行业。
结合胜率和赔率来看,我们虽然看好在内需和出口套利带动下Q3的化工品的盈利能力,但是已经处在价格周期掉头向下的拐点,操作的空间不大,在海外衰退的影响下,我们倾向于寻找半年维度更加确定的方向:1)业绩确定上行:煤炭、磷肥;2)刚需:化肥、农药、复合肥;3)PPI向CPI切换:农化、维生素;4)海运费和成本下行带来的复苏:轮胎、下游制品类。
农化值得重点关注,化肥+农药+复合肥。从库存周期的角度,农化相比工业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今年下半年粮食价格的上升预期有望给农化行业带来价格支撑,而明年的春耕预计将迎来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带来需求边际。我们看好农化行业在下半年有更好表现,化肥方面,磷肥的出口有望在Q3兑现,景气增强,而中长期来看磷酸铁的成长逻辑有望接力,关注云天化、湖北宜化;从磷产业全面景气和磷矿价格重估的角度,关注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农药方面,今年以来农药产品涨幅相比化肥明显落后,而农产品对于农药的涨价并不敏感,看好粮食涨价+种植面积增加之后对农药涨价的驱动,关注扬农化工、广信股份、海利尔等公司;从复合肥的角度,关注新洋丰和云图控股。
磷矿的价值重估正在进行。粮食危机灰犀牛局面下,国家提高对农化的重视程度,夏管法检趋严,导致磷肥出口低于预期,情绪面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化肥的出口不会取消,只会推迟,出口利润终究会兑现。而磷肥公司在出口不畅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实现较好盈利,更体现性价比。出口受限虽然约束了利润弹性,却拉长了持续性和确定性。此外,磷矿的价值重估正在进行。从去年开始,以云天化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就减少了磷矿石外售的比例,而今年开始的磷矿石跨省运输限制,有望约束小企业磷矿石贸易量,进而约束磷肥供给,抬升磷肥成本,利好一体化的企业。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彰显磷矿石的资源属性,有助于更好地招商引资,减少矿石贱卖,鼓励深加工提高产值。我们判断磷矿石的价值重估正在进行,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为资源再定价,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以2020年为元年起点。展望未来的5-10年,我们需要做一个方向性的判断:资源端优势将会凸显并且放大。随着碳中和、能耗双控、产能指标各种供给端控制措施的联合限制,我们将看到一些资源禀赋布局领先的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在煤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传统行业或者在工业硅、电石等产能逐渐资源属性化的行业,都会展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而依托于较好资源禀赋的国企,在近年来逐渐深化的国企改制中也有望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风险提示:安全事故影响开工;技术路线快速迭代;环保政策变化。
二、主要化工品价格及价差变化
本周华创化工行业指数101.27,环比上周下跌0.68%,同比下跌12.30%。
本周原油市场价格下跌。周前期, OPEC+对石油生产保持谨慎,美国通胀放缓以及中国精准防控措施优化下,市场预期需求将有改善,加之美元汇率下跌和全球股市上涨支撑石油市场气氛,原油价格上涨。周后期,全球经济下行困扰仍存,欧佩克继续下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或继续小幅加息,俄罗斯恢复通过Druzhba管道输送石油,不过国际能源署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及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限制了油价跌幅,国际原油震荡下跌。截至2022年11月11日,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435.36百万桶,比上周减少5.40百万桶;当周汽油库207.94百万桶,比上周增加2.21百万桶;当周燃料油库存107.38百万桶,比上周增加1.12百万桶。截至2022年11月19日,WTI周均价84.02美元/桶,环比上周下跌4.37美元/桶。
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稳中偏弱。供应端,产地看,晋陕蒙区域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多以长协保供煤为主,市场煤销售一般,叠加下游非电行业需求有限,产地价格以稳为主。需求端,电力用煤:电厂日耗有所回升,库存依然维持高位,补库意愿不高;非电力用煤:北方冬季施工受限,化工行业经营效益承压,非电需求逐步转淡,采购需求缓慢释放。截至2022年11月19日,秦皇岛Q5800动力煤周均价为1512.57元/吨,较上周下降4.9%。
根据我们的数据,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产品为Henry天然气(+40.0%)、黄磷(+9.6%)、苯乙烯(FOB韩国)(+5.0%)、磷酸一铵MAP(+4.3%)、丙烷(+4.1%);跌幅居前的产品为苯胺(-23.3%)、BDO(-13.4%)、纯MDI(-12.3%)、四氯乙烯(-5.8%)、TDI(-5.8%)。
涨幅居前的产品基本面分析如下:
黄磷:11月19日,黄磷市场均价29869元/吨,周涨幅+6.05%。供应方面:本周黄磷供应减少。预计11月12日-11月18日期间产量13403吨,同上一周(11月5日-11月11日)相比产量环比减少了5.82%。截止11月17日,黄磷行业开工率约为51.79%;云、贵、川装置开工率分别为47.51%、62.19%、47.53%。需求方面:本周黄磷需求略有增加,下游企业开始补充库存,中间商也积极活跃采购,带动市场交投增加。从主要下游产品看,热法磷酸价格跟涨困难,受湿法净化磷酸冲击较大,需求寡淡;草甘膦供应商限产保价,本周多数工厂落实减产计划,草甘膦市场实时供应较上周继续减少,对黄磷需求减少;三氯化磷企业压负荷生产,产量较上周小幅减少。
磷酸一铵MAP:11月19日湿法工铵华中地区市场价报6275元/吨,周环比+1.2%。供应方面:本周工业级磷铵产量及开工小幅提升。工业级磷铵行业开工率至50.57%,环比上周(46.11%)涨幅9.67%;预计(2022.11.12-11.18)期间,周度产量约为3.74万吨,环比上周(3.41万吨)涨幅9.66%。本周供应市场小幅增量,增量区域集中在西南、华中地区,个别检修企业陆续复产,行业开工上行。需求方面:本周工业级磷铵需求缓慢增量,下游保持积极询单气氛,终端市场拿货较为谨慎。展望后市,工业级磷铵市场行情或将维持偏强运行,价格稳中伴涨。预计场内73%一铵主流出厂价格或将维持至6300-6500元/吨。
根据我们的数据库数据,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化工品为PTA现金流利润(+100.6%)、聚合MDI(+100.4%)、粘胶短纤价差(+29.9%)、丙烯酸丁酯(+29.3%)、PVC-电石法(+25.5%);价差跌幅居前的化工品为尿素-气头(-233.8%)、顺酐(-55.4%)、涤纶DTY现金流利润(-42.8%)、涤纶POY现金流利润(-42.6%)、乙烯裂解(-39.1%)。
三、基础化工细分子行业跟踪
(一)行业跟踪—轮胎:轮胎行业迎来长期主义者的布局良机
复盘过去:2021年,海运费+原材料急速高涨,集装箱紧张使胎企开工下降,出口渠道利润被侵蚀导致国内胎企性价比优势减弱,故行业盈利中枢下行。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反复+下游汽车、地产基建低迷,内需影响较大。今年7月以来,海外尤其美国经销商累库导致阶段性订单量下滑,再度影响国内胎企开工及利润。着眼现在:海运费方面,当下中国/东南亚至美西航线已分别跌破3000/2000美金/FEU,至欧洲航线分别约5000/2000美金/FEU,海运费已降至接近2021年上涨前水平。经销商层面,海外经销商库存回落,企业开工有所回暖。原材料方面,Q3以来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呈震荡下降趋势,而当前仍处近五年70-75%分位,且从供需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原材料成本将边际向下。展望未来:轮胎的终端需求相对韧性较强,在明年初渠道有望恢复正常库存的预期之下,我们重申国内胎企实现进口替代的行业大β。同时,海运费低位+原材料修复使企业利润端边际向好,新建产能释放将给予企业收入端的提升,明年轮胎企业业绩的回暖及弹性值得期待。相信赛道的力量,短期利空不改长期趋势。回顾2019和2020年,两次重大的利空后来都成为长期布局获取筹码的重要时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轮胎崛起的行业大逻辑足够强,并且我们的拥有足够进取的上市公司标的。在行业多变之际,每一次考验都是企业展现软实力的机会,最终导致企业不断分化,强者恒强。
海外头部轮胎企业2022H1业绩纷纷公布,大部分收入端实现提升,但利润端同比下滑。2022上半年,海外头部企业收入呈现同比改善,主要受:1)后疫情时代,海外施行与疫情常态化共存政策,企业开工率回暖;2)中国及东南亚出口欧美海运受阻,叠加上半年中国大陆疫情影响,海外市场供给不足,市场均价上涨显著等因素影响。但部分企业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冲击较大。普利司通营收1.89万亿日元,同比+24.9%,净利润1202.9亿日元,同比-11.0%;米其林营收132.89亿欧元,同比+18.7%,净利润8.43亿欧元,同比-18.3%;固特异营收101.2亿美元,同比+35.1%,净利润2.66亿美元,同比+199%;住友实现营收0.51万亿日元,同比+16.4%,净利润186.2亿日元,同比-13.2%。
出口海运费下行显著,国内轮胎在海外市场的性价比将进一步凸显。2022年以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连续多周下调,最新数据报1307点,较年初最高点下降74.4%。当前,中国至欧洲、美西、美东集装箱运费分别为4837美元/FEU、2652元/FEU、5602美元/FEU,分别较年初-67.8%、-83.8%、-69.6%。泰国至欧洲、美西、美东集装箱运价分别为1600美元/FEU、1700美元/FEU、3900美元/FEU,分别较年初-88.8%、-86.9%、-77.2%。综合来看,当前主干航线海运费下降显著,国内及东南亚海运集装箱紧张程度趋于缓解。
本周天然橡胶价格环比上行。上海市场本周天然橡胶均价11,930元/吨,较上周变化+210.0元/吨;国内山东顺丁橡胶市场本周齐鲁报价均价11,100元/吨,较上周持平。供应方面,全球割胶稳步进行,原料稳定供应,海外原料流入国内持续增加,国内库存存在增加趋势,供应端短期内弱势运行。需求方面,近期开工率小有回升,但目前下游需求仍表现不佳,持续低迷状态,部分企业库存压力高位,工厂主要以刚需拿货为主。展望后市,目前原料端存在一定支撑,价格不断上探,但并无实际利好支撑,上涨幅度受限,短期内仍维持区间震荡,预计下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或将有小幅下行可能,幅度在100元/吨-200元/吨区间。
本周国内轮胎开工率环比大幅提升。本周国内半钢胎开工率为67.59%,同比变化+5.34个百分点,环比变化+8.62个百分点;全钢胎开工率61.56%,同比变化-4.4个百分点,环比变化+10.57个百分点。国内轮胎开工负荷总体依然偏低,主要受:1)海外需求走弱;2)国内乘用车市场萎靡影响;3)国内商用车市场景气不足;4)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影响。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第二周(11.7-11.12)乘用车日均销量39,652辆,当周日均同比变化-12.00%,周均环比变化+11.41%。5月国内乘用车销量162.30万辆,6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22.20万辆,环比提升显著,7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17.40万辆,环比有所回落,8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12.53万辆,环比有所回落,9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33.20万辆,环比有所提升。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10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1920.99万辆,同比+13.98%。其中,4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仅96.51万辆,5月环比回升至162.30万辆,但依然较去年同期下滑1.40%,6月环比继续回升至222.20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41.62%,7月环比回落至217.40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40.17%,8月环比回落至212.53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6.94%,9月环比提升至233.20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3.22%,10月环比回落至223.12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11.17%。商用车方面,2022年1-10月国内累计销量275.59万辆,同比-32.55%,其中10月份销量为27.35万辆,同比-16.11%。
相关公司:
1、玲珑轮胎(601966.SH):战略制胜,拥抱确定性成长的龙头。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产能陆续投产,公司产品的品牌力不断提升。作为国内效益排名靠前的轮胎公司,公司推出中长期规划国内外“7+5”布局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产能1.8-1.9亿条、销量1.6亿条、营收超800亿元,成为全球一线轮胎企业。预计伴随公司在配套市场逐步发力以及不断的产能扩张,公司将依靠优秀的产品品质和强大的成本管控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长期成长空间较大。配套持续突破,撬动外资轮胎基本盘。2020年公司配套渠道共实现营收58.26亿元,同比增长12.62%,连续多年稳居中国企业第一位,目前已进入全球10大车企其中7家的配套体系。其中,2020年公司国内乘用车配套销量同比+11.18%,商用车配套销量同比增长28.58%。对比公司在配套端的持续突破,外资轮胎在亚太区域的配套则呈失速下滑态势。配套开始撬动外资基本盘。把握趋势推进新零售,加速抢占渠道资源。公司2020年率先启动新零售战略,在国内零售市场总体销量实现约43%的增长,营收增长约10亿元,其中从3月实行新零售以来销量同比增速约50%。假设国内轮胎替换市场稳健增长,而外资和国内小企业持续出让市占率,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在未来4-5年获得超过1亿条零售胎的有效市场。玲珑在渠道端的布局和发力展现了公司对于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7.76亿元,同比-10.8%,实现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76.7%。
2、赛轮轮胎(601058.SH):公司治理持续优化,业绩提高,估值有望修复。公司是国内轮胎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轮胎产品畅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公司到2022年将拥有全钢胎1455万条/年、半钢胎6590万条/年以及非公路轮胎14万吨/年的产能,3年内产能有望提升60%以上。近两年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高,是国内增长最快的轮胎企业之一。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3.30亿,增长到2018年的6.68亿,再增长到2019年的11.95亿,到2020年的14.91亿(同比+24.8%),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大幅提高是公司治理改善叠加行业利润向好双重作用的结果。公司管理架构优化,定增终获批后实控权稳定落实。2018年公司管理层架构实现优化,治理随之明显好转。近两年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增强,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当,处于整体下降通道,同时资本实力增强,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21年3月公司定增程序最终落地,袁仲雪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股份的比例由19.81%提高到27.34%,这标志着公司的控制权地位已经稳定,估值有望迎来修复。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创新成果显著。公司巨胎产品突破外国企业对高端超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的垄断,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2020年7月初,公司与科大讯飞签约,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利用智能化检测技术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最具代表性成果方面,公司使用被业内称为“液体黄金”的新材料橡胶“EVEC”加工轮胎,可同时提升轮胎的滚动阻力、抗湿滑和耐磨性能,综合性能达到世界最高质量等级。该技术已全面覆盖公司全钢胎、半钢胎产品,未来随着产量的进一步突破,其出色的性能有助于公司开拓欧美高端市场,带动公司业绩的增长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7.18亿元,同比+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6.24%。
3、森麒麟(002984.SZ):智能制造水平领先国内,航空胎突破海外垄断。公司目前拥有青岛、泰国两大工厂,其中青岛工厂设计产能为1200万条,泰国工厂设计产能为1000万条,近年产销率及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公司在建产能为泰国全钢200万条,规划中产能包括泰国半钢二期600万条、欧洲半钢1200万条,此外青岛工厂还有350万条半钢胎的技改扩产空间。公司为行业内领先的轮胎智能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成果入选国家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等项目。公司智能工厂用工少、人效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高,未来完全具备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无人工厂”的实力。智能制造带来人效的提高、产品一致性的保障,是未来轮胎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高性能轮胎产品主攻中高端市场,产品性能优势明显。公司产品在权威测评中表现优异,同时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主攻中高端轮胎市场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提升,远超同业公司平均水平。航空胎体现技术实力,打破国外垄断,未来有望享飞机胎蓝海市场。公司是国际少数(民用)航空轮胎制造企业之一,为唯一同时具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的中国民营企业。航空胎进入壁垒高、盈利能力强,体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7.50亿元,同比+22.91%,实现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15.56%。
4、贵州轮胎(000589.SZ)是国内重点轮胎制造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卡客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机械轮胎、特种轮胎等。伴随公司管理层更换,公司历史包袱尽除、治理发生反转,同时股权激励将助力公司开启成长之旅。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明确,未来三年国内将新增90万条全钢胎产能(扎佐三期改造项目)、越南将新增320万条全钢胎产能,海外工厂优秀的盈利能力值得关注。2021年8月1日,公司公告将投资230,144.75万元建设年产300万套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项目,子公司越南公司投资117,550.93万元建设年产95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52亿元,同比+15.90%,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3.46%。
5、三角轮胎(601163.SH)为国内轮胎行业老牌劲旅,主要产品涵盖五大轮胎系列,包括商用车胎、乘用车胎、斜交工程胎、子午工程胎、子午工程巨胎。公司华茂、华阳分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发挥且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公司研发投入在国内轮胎行业保持领先水平,每年占比4%以上,每年投放新产品超过150个,技术创新实力强。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8.05亿元,同比+2.30%,实现归母净利润4.70亿元,同比-3.14%。
(二)行业跟踪—农化:粮价近期呈震荡趋势,旺季将至看好行业景气持续
看好PPI向CPI切换下的农化行业投资机会。农产品价格方面,2015年以来主要农产品如大豆、玉米、小麦的价格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低迷状态。在粮食农业板块需求偏刚性的前提下,随着库存的下降和价格低位的影响,全球农作物价格以开启上涨周期。2021年以来粮价保持稳中有升,从历史上看粮食价格与CPI呈高度正相关,预计2022年仍将维持高位。同时根据海外数据,化肥价格也与粮食价格密切相关,且粮价通常为领先指标,故我们认为粮价维持高位将驱动化肥行业利润空间提升。此外,随粮价上涨,农户对未来种植收益预期提高+周转资金增加,有望持续加大对农资的需求和投入。历史上复合肥利润空间的上行通常滞后于粮价1-2年,短期内虽然单质肥价格位于高位挤压了复合肥利润,但随着春肥备肥季的到来需求释放,叠加当前渠道库存处于低位,行业有望迎来利润空间的回归和持续提升。
本周国内单质肥磷酸一铵、尿素价格环比上行,氯化钾价格环比持平。根据Wind数据,本周国内磷酸一铵市场均价(58%粉状,华东地区)3240元/吨,环比+1.25%,同比-8.73%;国内尿素市场均价(山东地区)2582元/吨,环比+1.81%,同比+4.88%;国内氯化钾市场均价(60%粉状,青海地区)350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5.95%。
国际化肥价格呈下行趋势,磷肥国内外价差维持稳定。在海外疫情持续反复影响开工、全球粮价处于高位,俄乌冲突影响供给叠加海运受阻影响全球供给的背景下,国际化肥价格快速上行,而同时国内出台了化肥保供稳价政策,故从我们跟踪的氮、磷、钾三种单质肥价格来看,当前氯化钾国际价格,加钾511美元/吨,较上月-9.7%;东南亚钾肥730美元/吨,较上月-8.8%。磷酸一铵(摩洛哥55%散装FOB)703美元/吨,较上月-11.4%。尿素(波罗的海散装)530美元/吨,较上月-6.2%;尿素(小颗粒阿拉伯湾)578美元/吨,较上月-4.9%。当前国际磷肥价格与国内价格维持一定价差。其中氯化钾国内外价差约1200元/吨、尿素国内外价差约800元/吨、磷酸一铵国内外价差约700元/吨。国内外化肥市场的较大价差给予了国内化肥企业一定的提价空间,在未来粮价维持高位的预期下,国内单质肥价格有望持续提升,相关企业业绩具备明显弹性。
本周农药价格指数下行。本周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报164.66点,环比上周-0.99%;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报140.35点,环比上周-0.44%;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报123.38点,环比上周-0.79%;中间体指数报134.18点,环比上周+0.12%。本周草铵膦价格下行。本周95%草铵膦原粉供应商报价20-21万元/吨,市场成交参考19-19.5万元/吨,港口FOB 25000-25200美元/吨。供应方面:草铵膦市场表现良好,在产企业装置开工正常,河北新增产能装置试车,内蒙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有新增产能释放。需求方面:草铵膦需求表现清淡,未来有新增产能释放,市场后市看空,当前下游保持刚需采购,但市场整体库存走高,企业销售压力增大,价格下调。本周草甘膦价格下行。据百川盈孚,当前草甘膦价格5.2万元/吨,环比上周-1.9%。供应方面:本周供应商限产保价,本周多数工厂落实减产计划,草甘膦市场实时供应较上周继续减少。需求方面:当前草甘膦需求虽仍表现清淡,但本周有略微向好转变,此前下游压价观望态度,供应商限产保价后,下游还价困难,采购商刚需采购,市场订单量略有增多。
本周复合肥价格窄幅整理。本周国内氯基复合肥(15-15-15)均价2800-3000元/吨,硫基复合肥(15-15-15)均价3100-3200元/吨,价格窄幅整理。受原料端尿素、一铵价格上涨的利好支撑,拉动下游备肥的积极性,冬储市场持续升温。但由于冬储备肥周期较长,因此经销商多持谨慎心态,叠加局部疫情多发,复合肥企业出货受阻,市场整体发运情况依旧欠佳。供应方面:本周复合肥平均开工负荷30.14%,较上周小幅回升0.56%。本周以来,受原料上涨的利好支撑,下游备肥积极性有所增加,场内交投氛围持续回升,因此复合肥企业生产积极性有所调动,多数企业保持正常开工,华东、东北部分企业复合肥装置偏高复合肥运行。但当前全国疫情多发,局部地区厂家开工受到限制,叠加当前仍处于农需淡季,因此复合肥整体行业开工回升不明显。需求方面:当前因受原料上涨的支撑,市场整体心态尚可,下游备肥积极性增加,下游经销商询价有所增多,场内交投氛围逐步呈现回温迹象。但由于当前仍处于农需淡季,下游整体需求较为清淡。
玉米、大豆价格维持高位。本周国内大豆平均现货价5484.95元/吨,周环比-0.74%;玉米平均现货价2919.49元/吨,周环比+0.86%。期货价格方面,本周CBOT玉米期货收盘价格653.2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3.83%,年同比+14.76%;CBOT大豆收盘价格1423.0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0.97%,年同比+16.95%;小麦期货收盘价格803.50美分/蒲式耳,周环比-4.40%,年同比+0.06%。2021年以来粮价保持稳中有升,预计2021年-2022年行业整体趋势向好。1)玉米,供应方面:据农业农村部11月7日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12.37亿亩,完成94.7%。虽然新粮收割接近尾声,但是新玉米上市量相对有限,售粮高峰并未出现。需求方面:饲料方面,部分饲企考虑到春节前发运时间缩短,并有疫情不断干扰物流,已经开始布局签订长期库存,对玉米需求增加。加工方面,随着玉米副产品价格上涨,玉米深加工企业盈利状态改善,开工率有明显提高,玉米用量有所增加。2)大豆,供应方面:国内新豆预计十月初左右全面上市,部分地区因为天气气温原因可能稍微有所延迟。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达到1960万吨,同比增长8.35%;2021年中国大豆产量达到1640万吨,比上年减少了320万吨,同比下降16.4%。预计202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同比增加18.3%,预计产量将达到1948万吨,同比增加18.8%,其中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增加至1432万吨。需求方面:国庆假期期间国内大豆压榨量下滑至152万吨,略低于到港量,大豆库存小幅上升。节后油厂开机率将重新提升,大豆需求好转;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饲料企业对于豆粕需求加大,利好大豆需求。
相关公司:
1、新洋丰(000902.SZ):公司为国内磷复肥龙头企业,具有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逾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和320万吨低品位磷矿洗选能力,同时配套生产硫酸、合成氨、硫酸钾、硝酸等。公司具备一体化成本优势,自配180万吨磷酸一铵产能为全国第一。复合肥景气周期上行,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随着农产品价格将稳定上行。农户的种植收益和种植热情提升,需求驱动下化肥及复合肥行业将进入景气上行周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着领先于同行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受益于复合肥利润空间的扩大而迎来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公司上游产业链配套完善,成本优势显著。公司磷酸一铵高度自给,同时具有磷矿石资源优势,环保压力下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已稳定并预期将持续向好。随着宜昌搬迁项目、合成氨技改项目的完成公司上游将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巩固起自身的综合成本优势。预期合成氨新工艺扩建后将完全满足公司一年40万吨的自用需求,吨成本可节约600-700元。产品升级+深耕服务,实现战略转型。公司聚焦经济作物市场,深耕精细化服务,在产能扩张的同时新型复合肥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将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产品发展,并辅以“技术营销”等推广和服务手段,从单一的化肥制造商和销售商,向以服务为主的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2.81亿元,同比+28.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14.36%。
2、云图控股(002539.SZ):公司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当前国内磷矿资源稀缺,黄磷、磷酸一铵等行业的准入及监管趋严,公司上游填平补齐,树立起较高壁垒,将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持续改善。当前公司子公司雷波凯瑞拥有1.8亿吨已探明的磷矿储量,探转采后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公司未来具有高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过去几年较高的资本开支,体现在资源端和产能端的积累,有望兑现为未来业绩的高成长性。从财务角度看,随着公司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的下降,公司报表将持续向好。从成长空间看,2020年公司实现复合肥销量260万吨,国内市占率约5%,未来提升空间充足。磷化工产业链价格共振,公司作为一体化企业受益明显。当前磷化工产品的持续上涨利好以公司为代表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企业。同时,随着磷肥、磷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日趋深入,预期未来几年部分环保不达标的磷肥企业将继续停产、限产,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持续向好。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9.73亿元,同比+48.36%,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66.86%。
3、湖北宜化(000422.SZ):公司是宜昌市地方国企,权益产能大。公司资源禀赋极佳,具备大量权益产能,包括:PVC产能114万吨,其中内蒙30万吨、新疆30万吨(20%股权)、青海30万吨、宜昌24万吨,合计权益87万吨。电石产能165万吨,其中内蒙60万吨、新疆60万吨(20%股权)、青海45万吨,合计权益117万吨。烧碱产能87万吨,其中内蒙24万吨、新疆24万吨(20%股权)、青海24万吨、宜昌15万吨,合计权益67.8万吨。此外还具备117万吨尿素、91万吨磷酸二铵、1.6万吨三聚氰胺、10万吨保险粉、6万吨季戊四醇、30万吨磷矿石等产能。未来公司新项目增量大,牵手宁德时代发展空间广阔。江家墩磷矿资源储量丰富,西矿段拥有磷矿储量2989.9万吨,产能30万吨/年;东部矿段拥有磷矿储量13144.5万吨,磷矿石平均品位23.03%。目前公司正推进建设150万吨/年磷矿石产能。此外公司6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在建。公司磷矿资源可继续向下游发展精制磷酸和磷酸铁,具备长期发展潜力。2021年10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宁波邦普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及运营磷酸铁、硫酸镍及其前端磷矿、磷酸、硫酸等化工原料项目。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公告拟投资320亿元在湖北省宜昌市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具备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磷酸铁锂及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石墨、磷酸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这一项目的落地将会为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协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71亿元,同比+4.50%,实现归母净利润21.51亿元,同比+44.62%。
4、云天化(600096.SH):公司具有磷矿储量13.15亿吨、磷矿产能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产能618万吨/年、浮选产能750万吨/年等。公司具备6.16万吨/年(P2O5%计)的磷酸萃取净化能力,主要用于生产磷酸盐。磷酸一铵产能70万吨/年,其中普通磷酸一铵产能50万吨,工业一铵产能20万吨;磷酸二铵产能445万吨/年;复合肥产能881万吨/年;其中基础磷肥总产能约555万吨/年,有饲料级磷酸钙盐产能50万吨/年;合成氨产能208万吨/年;尿素产能200万吨/年等。立足公司磷矿资源优势,21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投资72.86亿元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一期项目包含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并配套有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及20万吨/年双氧水项目,计划于2022年6月底建成。二期项目包含2套2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及相关配套设施,计划于2023年12月建成。两期磷酸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85.37亿元,新增净利润9.38亿元。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4.59亿元,同比+18.53%,实现归母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80.63%。
85.37亿/(20w+10w+20w?)=4w/吨
5、盐湖股份(000792.SZ):公司是国内钾肥龙头,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钾肥设计产能达到500万吨。钾肥行业属于资源开发型产业,资源和产能分布高度集中的格局导致钾肥行业成为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少,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公司钾锂资源需求具备刚性,有望维持高景气,同时能够依托盐湖资源,进行相应资源开发。锂资源业务未来大有可为。伴随国内电动化进程持续提速,锂资源需求大幅增长,而目前我国碳酸锂自给率仅30%左右,进口依赖明显。公司是国内盐湖提锂的龙头企业,其卤水所能实现的远期产能在20万吨/年左右。目前公司控股51.4%的蓝科锂业1万吨碳酸锂老产线已达产,伴随二期2万吨碳酸锂的扩产,成本有望受益于规模效应而继续下降,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5.42亿元,同比+118.0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2亿元,同比+225.20%。
6、扬农化工(600486.SH):公司为全球菊酯龙头企业,在草甘膦、麦草畏等原药领域也具备极强竞争力。2019年公司完成对中化作物与沈阳农研院的收购,未来有望成为中化企业农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管理的核心平台,为两化整合下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化国际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先正达集团持有的扬农集团39.88%股权,同时扬农集团向先正达集团以102.22亿元出售其直接持有的扬农化工36.17%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化国际将合计持有扬农集团79.88%股权,同时扬农集团不再直接持有扬农化工股份,扬农化工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先正达集团。11月6日,中化国际、扬农集团与先正达集团签署《框架协议》,扬农集团将划归中化国际、中国中化集团门下,而公司将归属先正达集团,进而归属中国化工集团控制。先正达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同时也是公司菊酯、草甘膦等农化产品的长期客户。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有望继续发挥生产制造优势,受益于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来扩展渠道和市场,承接更多订单,同时进一步完善并深化一体化产业链的优势。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1.02亿元,同比+41.77%,实现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61.33%。
7、广信股份(603599.SH):公司主要从事以光气为原料的农药原药、制剂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敌草隆、草甘膦等除草剂以及氨基甲酸甲酯、异氰酸酯等精细化工中间体。公司拥有多项农药产品登记证,产品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于2003年被农业部列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农药品种”名单。公司从关键生产工艺入手,加大技术开发与研究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主导产品凭借较好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未来项目储备丰富,产业链不断延伸。新项目方面,包括东至五期离子膜项目、光气二期(12万吨)项目、年产5000吨噻嗪酮项目、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4.8万吨光气及光气化产品技改项目等,公司未来增量较大。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15亿元,同比+60.27%,实现归母净利润18.50亿元,同比+79.14%。
8、利尔化学(002258.SZ):公司为国内除草剂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国内最大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研发及生产基地,为国内的草铵膦龙头企业。短期看广安基地丙炔氟草胺项目有望增厚公司利润;目前着手草铵膦MDP并线工作,预计生产成本将大幅优化。待扩建3000吨L-草铵膦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草铵膦原药企业,护城河显著。2022年8月9日,公司披露半年报,2022H1实现营收50.78亿元,同比+60.7%,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亿元,同比+107.5%。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7.42亿元,同比+80.92%,实现归母净利润14.92亿元,同比+143.95%。
(三)行业跟踪—磷化工:产业链需求向上传导,看好具备资源禀赋的企业
磷化工产业链需求向上传导,看好上半年磷酸铁供需错配格局。2021年7月,特斯拉在2021Q2业绩解读会议宣布未来特斯拉将使用2/3的磷酸铁锂电池和1/3的三元锂电池。特斯拉一直以来是行业技术风向标,后续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乘用车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高,需重点关注锂电储能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因此,随着磷酸铁锂重回锂电正极材料主流,自2020Q4以来需求持续高增长,预期至2025年国内需求将超100万吨,且远期市场仍将维持较高增速增长。在此背景下,需求延“磷酸铁锂—磷酸铁—净化磷酸和工业一铵—黄磷及磷铵—磷矿石”产业链向上游传导。由于磷酸铁扩产周期比磷酸铁锂长,且磷酸铁锂厂家大多未向上游磷酸铁业务延伸布局,从未来半年到一年时间看,磷酸铁扩产增量有限,预计仍将处于供给紧张的状态,因此我们看好上半年的磷酸铁供需错配格局。同时沿产业链看,净化磷酸环节相对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故行业供需错配利好已提前及优先进行净化磷酸、工业一铵、和磷酸铁等产能布局的企业。
下游向新能源切入,与终端形成紧密绑定为发展关键。当前多家磷化工企业向下游延伸进行新能源的布局,对于磷酸铁和磷酸铁锂赛道,磷化工企业具备明显的资源及成本优势,然而劣势在于终端渠道资源的储备。因此,我们可以见到磷化工企业多以和下游磷酸铁锂厂家共同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紧密绑定和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磷化工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在于1)合作对象是否有优质的渠道资源;2)合作方案对于磷化工企业是否是优秀的方案,而决定这两点的重要因素依然在于磷化工企业自身是否具有:1)足够的资源、产能和技术储备;2)地理区位优势;3)成本优势;4)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
本周磷矿石均价环比企稳。本周磷矿石市场均价1041元/吨,周环比持平。其中,磷矿石(贵州,30%)、磷矿石(四川,28%)、磷矿石(云南,30%)、磷矿石(湖北,30%)价格分别为1100元/吨、1100元/吨、1050元/吨、990元/吨,与上周持平。供给方面:出于磷矿属于一次性矿产资源的角度考虑,磷矿石整体市场供应有限。需求方面:周磷矿石下游对磷矿市场未见明显有利支撑,需求情绪偏低。下游肥料端目前已经进入冬储阶段,但多数肥料厂家留有较足的库存,短期内未见对磷矿的高涨采购情绪。由于原矿成本以及下游需求等综合因素,磷矿石市场依然平稳运行,多数企业维持原有订单。
本周黄磷价格触底反弹。11月19日,黄磷市场均价29869元/吨,周涨幅+6.05%。供应方面:本周黄磷供应减少。预计11月12日-11月18日期间产量13403吨,同上一周(11月5日-11月11日)相比产量环比减少了5.82%。截止11月17日,黄磷行业开工率约为51.79%;云、贵、川装置开工率分别为47.51%、62.19%、47.53%。需求方面:本周黄磷需求略有增加,下游企业开始补充库存,中间商也积极活跃采购,带动市场交投增加。从主要下游产品看,热法磷酸价格跟涨困难,受湿法净化磷酸冲击较大,需求寡淡;草甘膦供应商限产保价,本周多数工厂落实减产计划,草甘膦市场实时供应较上周继续减少,对黄磷需求减少;三氯化磷企业压负荷生产,产量较上周小幅减少。
本周磷酸价格企稳。11月19日,华南地区磷酸价格8000元/吨,周环比持平。供应方面:本周热法磷酸市场供应小幅增加。据百川盈孚不完全统计,本周磷酸市场产量约34210吨,同上周(11.05-11.11)相比增加2.03%。需求方面:本周热法磷酸整体需求清淡,考虑到黄磷价格上涨,部分下游企业补货增加,但整体仍以刚需补货为主,成交活力增加不明显。当前热法磷酸主要需求方向为氧化、电镀、耐火材料等行业,少量发往磷酸铁、磷酸铁锂行业。展望后市,预计下周热法磷酸市场主流价格上调,低端价格收紧,高端价格推进缓慢。
本周工业磷酸一铵(湿法)价格环比提升。11月19日湿法工铵华中地区市场价报6275元/吨,周环比+1.2%。供应方面:本周工业级磷铵产量及开工小幅提升。工业级磷铵行业开工率至50.57%,环比上周(46.11%)涨幅9.67%;预计(2022.11.12-11.18)期间,周度产量约为3.74万吨,环比上周(3.41万吨)涨幅9.66%。本周供应市场小幅增量,增量区域集中在西南、华中地区,个别检修企业陆续复产,行业开工上行。需求方面:本周工业级磷铵需求缓慢增量,下游保持积极询单气氛,终端市场拿货较为谨慎。展望后市,工业级磷铵市场行情或将维持偏强运行,价格稳中伴涨。预计场内73%一铵主流出厂价格或将维持至6300-6500元/吨。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拉动磷酸铁需求。本周磷酸铁锂、磷酸铁价格环比持平。据Wind数据,本周磷酸铁价格为2.27万元/吨,周环比持平,磷酸铁锂价格为17.70万元/吨,周环比持平。本周磷酸铁开工率106.9%,磷酸铁锂开工率98.6%,产能负荷较高。此外,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7月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比53.8%,装机量占比51.3%,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与装机占比均超越三元锂电池。2021年7月27日,特斯拉在2021Q2业绩解读会议宣布未来特斯拉将使用2/3的磷酸铁锂电池和1/3的三元锂电池。特斯拉一直以来是行业技术风向标,后续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乘用车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高,需重点关注锂电储能市场对磷酸铁锂的需求。
相关公司:
1、湖北宜化(000422.SZ):作为宜昌市地方国企,公司在西北地区积极布局,在内蒙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在新疆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在青海拥有一个生产基地,资源禀赋极佳,具备大量权益产能,包括:PVC产能114万吨,其中内蒙30万吨,新疆30万吨(20%股权),青海30万吨,宜昌24万吨,合计权益87万吨。电石产能165万吨,其中内蒙60万吨,新疆60万吨(20%股权),青海45万吨,合计权益117万吨。烧碱产能87万吨,其中内蒙24万吨,新疆24万吨(20%股权),青海24万吨,宜昌15万吨,合计权益67.8万吨。117万吨尿素、91万吨磷酸二铵、1.6万吨三聚氰胺、10万吨保险粉、6万吨季戊四醇、30万吨磷矿石等。未来公司新项目增量大,包括150万吨磷矿产能在建,储量约1.3亿吨,预计2021年年底投产;6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在建等。磷矿可继续向下游发展精制磷酸和磷酸铁,具备长期发展潜力。资产质量得到优化,政府对公司长期发展怀有较高诉求和期待。公司自2018年高层动荡以来,集团由政府接管。经过3年多的整改,公司将资产进行清理,目前上市公司体内资产质量已经得到优化。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71亿元,同比+4.50%,实现归母净利润21.51亿元,同比+44.62%。
2、兴发集团(600141.SH):磷化工龙头,产品线布局丰富。经过20余年产业链深耕,目前公司已有磷矿石、黄磷、磷酸、工业级和食品级三聚磷酸钠、磷酸一铵、草甘膦、有机硅、烧碱等百余种产品,产业链覆盖磷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形成了磷硅盐协同、矿肥化结合和电子化学品突破的产业优势。公司的较大产能带来业绩弹性。公司具备大量权益产能,包括60万吨磷铵、18.9万吨精细磷酸盐、16万吨黄磷、495万吨磷矿、11万吨草甘膦、36万吨有机硅单体(折 DMC 产能18万吨)等,同时有大量在建项目(包括双氧水、磷铵、有机硅、刻蚀液、硫酸、电子级氢氟酸等),公司业绩随行业景气反转,未来弹性可观。公司坐拥优质磷矿资源,不断扩大磷矿产能。国内磷矿资源储量约32.4亿吨,但分布极不均衡,“云贵川鄂湘”五省的磷矿石保有储量超过全国总保有储量的80%以上。截至2020年年报,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4.46亿吨,产能495万吨/年,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和产能居于行业前列。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8.56亿元,同比+48.26%,实现归母净利润49.11亿元,同比+93.50%。
3、川发龙蟒(002312.SZ):国内工业磷酸一铵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也是粉状磷酸一铵国内的主要生产企业,产销量居国内前列。公司具有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40万吨,2020年产量约36.5万吨,毛利率35%左右。公司过去的工铵销售对象主要为化肥企业生产高端水溶肥,从2020年起逐步开拓新能源下游客户,预期未来将实现客户结构和量的将持续突破。公司的肥料级磷酸一铵产能为60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作为饲料品必备添加剂,业务稳定,产能55万吨;复合肥产能约90万吨,为配套生产的产品。公司上游资源储备丰富,自有磷矿产能约115万吨。21年二季度公司定增引入四川发展(全资子公司川发矿业,持股公司21.87%,为第一大股东),未来公司将成为四川在矿业化工领域的重要平台,兼具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及民营企业的经营灵活性。目前公司正在筹备收购天瑞矿业,其具备磷矿储量约9000万吨,核定产能约250万吨。随着公司逐步形成硫-磷-钛循环产业,同时逐步补齐资源短板并持续向下游开拓,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可期。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72亿元,同比+59.47%,实现归母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63.84%。
4、云天化(600096 SH):公司具备热法磷酸深加工能力,打造磷矿—黄磷—精细磷酸盐及磷化物产业链;具备湿法磷酸深加工能力,打造磷矿—湿法磷酸—磷酸精制—磷酸盐产业链。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磷肥、尿素、复合肥等化肥产品;精细化工方面主要生产销售聚甲醛、季戊四醇、饲料级磷酸氢钙、黄磷等产品,借助参股公司生产销售无水氟化氢、氟化铝等产品。生产的磷矿主要作为公司磷肥、磷化工产品生产原料,部分磷矿产品对外销售。公司具有磷矿储量13.15亿吨、磷矿产能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产能618万吨/年、浮选产能750万吨/年等。公司具备6.16万吨/年(P2O5%计)的磷酸萃取净化能力,主要用于生产磷酸盐。磷酸一铵产能70万吨/年,其中普通磷酸一铵产能50万吨,工业一铵产能20万吨;磷酸二铵产能445万吨/年;复合肥产能881万吨/年;其中基础磷肥总产能约555万吨/年,有饲料级磷酸钙盐产能50万吨/年;合成氨产能208万吨/年;尿素产能200万吨/年等。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4.59亿元,同比+18.53%,实现归母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80.63%。
5、川恒股份(002895.SZ):公司主营业务为磷酸及磷酸盐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形成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等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公司的资源储备充足,目前联合控制的磷矿储量为5.3亿吨,当前拥有250万吨/年品位较高的磷矿石产能,控股及参股公司在建或规划有750万吨/年新增磷矿产能。公司生产技术领先,使用半水法湿法磷酸工艺,生产成本低、技术壁垒高。未来公司将由传统化工产品向材料等新产品转型,主要新产品包括净化磷酸、无水氟化氢、磷酸铁等。2021年9月16日,公司公告与福泉市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一期规划产品端包括1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4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龙昌工厂)、2万吨/年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二期规划产品端包括1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4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2万吨/年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一期和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分别新增年产值85亿元和120亿元。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56亿元,同比+46.93%,实现归母净利润5.89亿元,同比+178.13%。
6、龙蟠科技(603906.SH):公司是润滑油与车用尿素龙头,2021年收购贝特瑞子公司贝特瑞(天津)与江苏贝特瑞100%股权,并在四川、江苏设立子公司投建磷酸铁锂产线,由此进入磷酸铁锂正极领域。根据高工锂电数据,贝特瑞2020年磷酸铁锂出货排名全行业第二,下游客户覆盖主流电池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公司通过收购龙头企业的形式介入磷酸铁锂行业,相比钛白粉、磷化工转型做磷酸铁锂的企业而言更具客户优势,同时产品开发期大大降低,或将更快受益本轮磷酸铁锂景气周期。8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拟于新洋丰签署《磷酸铁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投资2亿元在湖北荆门市成立合资公司湖北丰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锂源拟认缴出资8000万人民币,持有标的公司40%股权。合资公司设立后将立即启动5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建设(一期规划),预计将于2022年2月建成投产。此外据新洋丰披露,项目二期规划有15万吨磷酸铁及配套150万吨/年选矿、3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40万吨/年硫磺制酸、20万吨/年磷酸、30万吨/年渣酸综合利用及1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预计于2022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25-30亿元人民币。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9.39亿元,同比+329.27%,实现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264.62%
(四)行业跟踪—煤化工:碳中和利好技术优势企业,关注西部地区煤炭套利优势
传统煤化工监管及准入政策趋严,落后产能持续退出。对于化工行业及煤化工子行业,碳中和的影响主要来自供给侧的优化。供应端,对于高耗能行业,碳达峰目标将成为行业供给的强约束,行业扩产将受到更严厉的政策约束。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化工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全行业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标准煤的企业数量约2300家,碳排放量之和占全行业总量的65%,而其中主要集中在甲醇、合成氨、电石、PVC、煤制油等子行业。从历史上看,如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产品的产能利用率长时间在70%以下,产能过剩及环保不达标等问题突出。在近年来环保限产、化工园区整顿治理等监管政策的推动下,如合成氨、尿素、电石、氯碱等传统煤化工行业及产品的落后产能退出明显。
现代煤化工及相应技术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我国的资源禀赋,完全摒弃煤化工而发展天然气及其他如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并不具备可行性,较为可行的方向是通过对已有装置进行效率的提升、对现有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减排和固碳,故我们认为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为现代煤化工对传统煤化工的替代。从国家政策定位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对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达成“碳中和”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高耗能行业的成本也将发生系统性提升,从而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行业将加速向龙头企业集中,强者恒强逻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表面上是对碳排放进行限制,实际上是力争通过有约束条件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一方面需不断提升自身工艺技术水平,降能减排,实现绿色化生产,减少碳排放相关成本;另一方面,需不断向下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成本。落后产能将会因高能耗高排放承担更多成本,盈利能力下降进而被迫被市场淘汰,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降低能耗,同时还可以出售自己的碳排放权,获得更多盈利。
本周尿素价格上行。供应方面,本周国内日均产量15.60万吨,环比增加0.28万吨。本周新增停车减量企业有江苏灵谷二期、阳煤平原(减量生产)、河北东光一厂、甘肃刘化及内蒙亿鼎等,合计影响产量7800吨左右;新增复产增量的企业有河南晋开及华鲁恒升,影响日产量为1500吨左右。另外山西晋城及河北部分厂尿素装置复产计划继续推迟,西南地区限气停车减量多集中在12月份。需求方面,整体看,产地主发保供,供应端仍趋弱,下游观望心态渐增,需求不及预期,港口市场煤价偏弱运行。展望后市,由于上周价格持续拉涨,下游对高价有了抵触情绪,近日无论是下游购买还是厂家报价,都处于观望状态,市场氛围转弱,个别区域出现松动;然而当前气头厂家即将停产,原料价格依旧坚挺,预计短期市场价格窄幅松动,僵持不下。
本周合成氨价格上行。合成氨出厂均价4304元/吨,较上周涨幅2.1%,主产区价位3950-4200元/吨。合成氨市场偏暖运行,价格灵活调涨。需求面,化肥方面,随着尿素市场的窄幅松动,对合成氨市场支撑逐步减弱;磷复肥行业推涨气氛浓郁,行情稍有回暖,随着冬储市场的进一步推进,提振市场情绪,但对合成氨需求仍刚需采购为主。化工方面,己内酰胺、丙烯腈等化工产品价格接连下滑,市场看空心态持续,对合成氨市场利好支撑不足,且行业整体仍处亏损状态,需关注对原料高价的限制。供应面,华北地区放量减少:如山西天脊潞安装置恢复中,预计20号左右出货,山西永鑫装置短停,河北定州旭阳装置检修;华东地区供应有所收紧:山东鲁西装置停车,华鲁放氨量低量恢复;江苏整体开工尚可,放量稳定;本周福建放货量整体略减,智胜化工短停恢复中,申远二期装置仍在复产,下游负荷提升,外销量暂无。华中地区供应增加:河南货源本周增大,心连心装置恢复放氨量偏大,晋开放量持稳,其余厂家多数极少出货。展望后市,合成氨市场重心上行,局部补涨。随着合成氨价格的不断上行,下游抵触情绪渐增,新单跟进欠佳,刚需采购为主,需求面利好有限。开工方面,华北、华中及华东等地区的部分检修装置均有恢复预期,市场供应或有增加,合成氨价格调涨有限。预计短期内合成氨市场窄幅调整为主,主产区价格区间在3900-4200元/吨。短期内需关注部分装置检修结束节点,区域内新增产能的释放及下游需求的跟进情况。西南市场进一步关注高价的落实和气量气价的影响。
本周甲醇价格环比下行。本周甲醇市场均价2401元/吨,环比下降1.64%。需求方面,周内山东地区有烯烃装置如期检修,其行业开工率窄幅降低,考虑到目前烯烃行业亏损情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不排除有继续新增检修或降负的装置,因此短期来看主力下游需求难有利好支撑,需持续关注烯烃装置运行状态。传统下游方面,目前醋酸、二甲醚、甲醛行业开工率多维持相对低位,对甲醇整体消耗量有限,随着传统下游消费旺季已过,后期下游整体开工难见实质性提升,因此后期下游需求或将给市场带来负反馈。供应方面,近期甲醇装置停车重启操作均有,甲醇整体开工变化不大,市场供应维持充裕基调,需关注后期新增甲醇装置的投产情况以及西南限气的具体落实情况。展望后市,预计下周甲醇窄幅波动为主,局部或有继续走跌的风险,调整幅度10-30元/吨左右。后续需密切关注甲醇上下游装置动态,各区域运费水平、疫情防控措施、甲醇期货走势及市场库存等。
本周DMF价格下行。本周末DMF均价在6869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调4.36%。原料面,甲醇市场价格跌势难止,价格重心继续下移。供应面,前期停车厂家装置已回归,市场供应恢复,下游消耗无好转现象,利空较为严重。下游看,下游弱需情况难有改善,厂家出货情况平平,难寻价格上行动力。展望后市,近期停车装置回归后,市场供应面利空再现,下游消耗乏力,厂家出货不畅,价格上行困难,预计下周DMF市场偏弱运行为主,变动幅度50-200元/吨左右。原料端甲醇本周价格偏弱运行,期货虽稍有上涨,但现货市场运费高昂且各地运输多有受限,厂家价格难以上涨,预计甲醇价格窄幅整理运行,对DMF市场支撑有限。
醋酸市场价格弱势下滑。供应端,目前市场暂无检修装置,下周或有装置检修预期,但具体消息面并不明确,有待跟踪。需求端,本周主力下游PTA、醋酸酯类厂家开工无明显变动,预计下周变化也不大,需求延续弱势。截至11月18日,醋酸库存16.8万吨,与上周比有所增加;醋酸江苏市场价为2950元/吨,与上周比有所下降;醋酸-甲醇差价为1636.88元/吨,环比上周持平。
相关公司:
1、宝丰能源(600989.SH)公司煤制聚烯烃业务成本优势明显,行业竞争能力强;产能逐渐释放,打造一体化产业链。产能方面,公司目前拥有煤制聚乙烯、聚丙烯产能120万吨/年,占国内煤制总产能的10.2%。原材料方面,公司目前具有甲醇产能450万吨/年、煤炭510万吨/年,并且与周边大型煤企建立了长期合作,保证了烯烃产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成本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公司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次性规划,与国内同期同规模投产项目相比,投资成本节约30%以上。2021-2023年,公司新建项目将陆续投产。预计2021年300万吨/年煤焦化多联产项目建成后,宝丰能源焦炭产能将达到700万吨/年,同时拥有10万吨/年针状焦产能;2022年底内蒙4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和50万吨/年煤制烯烃三期项目建成后,宝丰能源聚乙烯产能将达到28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将达到290万吨/年。预计未来公司煤制烯烃产能将达570万吨,为公司贡献约444.6亿的营业收入。公司新产能的投产将进一步改变我国聚烯烃进口依存度高的现状,基于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丰富的条件实现进口替代。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4.85亿元,同比+32.66%,实现归母净利润53.73亿元,同比+1.02%。
2、华鲁恒升(600426.SH)公司是煤化工行业龙头白马,专注于煤化工及石化品,建立了“一头多线、柔性联产”的模式,为国内主要的DMF、丁辛醇、醋酸生产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单套煤制乙二醇装置。依托全厂煤气化模式,公司可根据利润适当调节产品产量,近两年来毛利率维持于25%-30%中枢水平。随新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中长期增长具备充足动力。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16.12亿元,同比增长93.76%;实现归母净利润38.01亿元,同比增长320.46%。公司10月9日发布公告,公司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30万吨/年)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已打通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20万吨尼龙6切片等生产装置目前处于在建状态,预计22年上半年投产。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0.09亿元,同比+26.18%,实现归母净利润55.34亿元,同比-1.38%。
3、鲁西化工(000830.SZ)公司是集精细化工产品和化肥生产、装备制造安装及化工研究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公司原为专营尿素及氨肥的化工企业,逐步扩展至复合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品。进入Q4,公司大部分产品价格迎来上涨,DMF、三聚氰胺、甲醇、丁醇、氯化甲烷、有机硅DMC、聚碳酸酯、双氧水等有较大涨幅,我们预计公司Q4和22年业绩将迎来较为显著的边际改善。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4.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73%;归母净利润为2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4.17%。8月9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做出的仲裁裁决,鲁西化工违反《保密协议》赔偿庄信万丰及陶氏7.49亿元,仅对未建设的多元醇第四工厂(即后续未建装置)下达禁令,不阻止已建三座工厂的运行。中国中化拟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式取得中化集团及中国化工集团100%的股权,中国中化通过中化集团下属控股公司鲁西集团和中化投资间接控制鲁西化工9.3亿股股份(占鲁西化工总股本的48.93%)。鲁西化工的控股股东仍为中化投资,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9月30日发布公告,拟以现金6,523.33万元收购控股股东中化投资下属的鲁西集团拥有的顾官屯镇境内总面积为203,133.3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资产。公司11月17日发布公告,拟投资7.9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双酚A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后可新增20万吨双酚A产品。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5.18亿元,同比+0.20%,实现归母净利润31.16亿元,同比-13.58%。
4、江苏索普(600746.SH)公司拥有煤化工、精细化工、基础化工三条产业链,为国内首家打通煤炭—甲醇—醋酸羰基化路线的企业,技术积累深厚,拥有120万吨/年的醋酸产能,同时配套有30万吨/年醋酸乙酯生产能力,为醋酸行业上市龙头。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7.95亿元,同比增长542.67%;2021Q1公司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增长 100.40%;实现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1034.38%。结合公司业绩及醋酸价格持续上涨,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公司新项目投产后,醋酸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下降。2020年公司醋酸及衍生品的营业收入达到31.49亿元,占比超过87%。醋酸行业景气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较大,醋酸价格每上涨100元/吨,公司业绩增厚0.9亿元。11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其醋酸及醋酸乙酯装置停车检修将于11月18日起检修停车28天。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08亿元,同比+2.58%,实现归母净利润7.10亿元,同比-67.01%。
(五)行业跟踪—氯碱:上游受益碳中和,下游短期地产承压,长期光伏打开新增需求
碳中和背景下,氯碱行业扩张从源头受到抑制。内蒙古对PVC行业采取差别电价政策,电石法PVC有效产能受到影响,而需求端房地产新开工已经恢复增长,未来PVC供需或持续偏紧。电石将成为稀缺资源。10月28日PVC华东市场均价6193元/吨,环比+0.03%;电石库存1.65万吨,环比+17.32%。我们依然看好电石景气将长期维持,类比工业硅的强势逻辑,即供给端严格控制+需求端受到新型产业的拉动。
本周电石均价环比小幅减少。本周国内电石市场均价3675元/吨,环比减少了0.42%。周内百川盈孚追踪到电石样本生产企业产能为2835万吨,运行产能约1833万吨,截止到11月17日有效开工率约为64.66%。供应方面:本周宁夏、乌海地区开工提高,乌盟、陕西地区小幅降负,综合来看本周电石整体开工小幅提升。下周鄂尔多斯地区重启电石炉产量将陆续释放,叠加下游PVC企业有检修计划,其配套电石将外销,因此预计下周电石外销量较大。需求方面:本周山东、山西、河南地区PVC企业小幅提负,但整体开工依旧偏低。当前PVC工厂库存较高,供需面短期内仍难以完全平衡,预计下周PVC行情继续下行,维持刚需采购为主;近日BDO大厂陆续更换催化剂,开工较低,预计下周对电石需求难有提升;综合来看预计下周电石需求端持续疲软,具体变化仍需关注PVC行情变动情况以及下游企业检修进展。强烈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中泰化学(238万吨)、新疆天业(134万吨)、君正集团(115万吨)、英力特(46万吨)、湖北宜化(内蒙60万吨+青海45万吨+新疆60万吨),其中湖北宜化弹性最大。
本周液碱市场价格小幅下行。11月17日中国32%离子膜液碱市场加权均价1245.6元/吨,较上周-0.43%。供应方面,后期碱厂检修计划有限,其中福建、广西、安徽、山东预计均有新增产能释放,液碱供应有增量趋势。需求方面,粘胶短纤方面企业开工预计维持低位整理状态,对液碱需求依旧表现淡稳;氧化铝方面盈利情况一般,预计后期氧化铝开工水平变化不大,对液碱需求保持稳定;锂电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较好,预计后期对液碱拿货情绪较为积极。建议关注(括号中为权益产能):湖北宜化(70万吨)、中泰化学(105万吨)、鲁西化工(40万吨)、三友化工(53万吨)、滨化股份(61万吨)、氯碱化工(72万吨)、新疆天业(47万吨)、万华化学(60万吨)等。其中宜化具备70万吨权益产能,单位市值对应产能0.7万吨,弹性较高。
本周片碱市场价格企稳。据百川盈孚,周内片碱均价4799元/吨,周环比-0.02%。供应端:近新疆及陕西地区有部分片碱装置开工不满,但山东及内蒙古地区有部分装置负荷提升,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货源供应情况较前期有所增加,预计短期内片碱市场货源供应温和。需求端:由于山东地区针对重污染天气的二级应急响应时间到11月20号,下周雾霾天气存在好转的可能性,因此压减产的企业或将陆续恢复生产,进而氧化铝供应增加,近期对烧碱需求或将出现小幅增量,但考虑到天气逐渐寒冷及成本压力,部分非铝下游开工不佳,预计需求方面后市表现温和。
本周纯碱市场价格小幅下行。当前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641元/吨,较上周同期下降17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732元/吨,与上周同期价格持平。供应方面:截止2022年第46周,据百川盈孚统计,中国国内纯碱总产能为3455万吨(包含长期停产企业产能375万吨),装置运行产能共计2612万吨(共24家联碱工厂,运行产能共计1140万吨;12家氨碱工厂,运行产能共计1320万吨;以及2家天然碱工厂,产能共计152万吨)整体行业开工率约为86.02%。需求方面:目前国内纯碱下游需求不温不火,轻碱较重碱相比,略显低迷。轻碱下游日用玻璃、焦亚硫酸、泡花碱、两钠、冶金、印染、水处理等行业对纯碱仍存一定的需求,整体下游基本按需拿货;碳酸锂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好,整体拿货积极。重碱下游的浮法玻璃行业仍处低迷;而光伏玻璃近期的厂家陆续点火使得业内用户对其有所看好,整体拿货量有所上行。
本周PVC市场价格小幅下滑。11月18日百川国内PVC市场均价5711元/吨,周涨幅-0.36%;本周PVC市场总库存28.98万吨,环比-4.92%。供应方面:根据百川盈孚调研统计,截至到发稿日(11月17日)追踪到总产能2104.0万吨,运行产能1440.6万吨,11月17日当日开工率68.47%。本周因检修损失电石法PVC产量2.03万吨,本周电石法PVC装置开工率下跌2.41个百分点至67.39%。乙烯法PVC:11月17日当日总产能553.0万吨,运行产能468.0万吨,开工率84.63%,本周乙烯法PVC装置开工率上调1.45个百分点至79.29%。需求方面:当前下游PVC制品企业开工未见提升,整体需求维持稳定。
相关公司:
1、湖北宜化(000422.SZ):作为宜昌市地方国企,公司在西北地区积极布局,在内蒙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在新疆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在青海拥有一个生产,资源禀赋极佳,具备大量权益产能,包括:PVC产能114万吨,其中内蒙30万吨,新疆30万吨(20%股权),青海30万吨,宜昌24万吨,合计权益87万吨。电石产能165万吨,其中内蒙60万吨,新疆60万吨(20%股权),青海45万吨,合计权益117万吨。烧碱产能87万吨,其中内蒙24万吨,新疆24万吨(20%股权),青海24万吨,宜昌15万吨,合计权益67.8万吨。117万吨尿素、91万吨磷酸二铵、1.6万吨三聚氰胺、10万吨保险粉、6万吨季戊四醇、30万吨磷矿石等。未来公司新项目增量大,包括150万吨磷矿产能在建,储量约1.3亿吨,预计2021年年底投产;6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在建等。磷矿可继续向下游发展精制磷酸和磷酸铁,具备长期发展潜力。资产质量得到优化,政府对公司长期发展怀有较高诉求和期待。公司自2018年高层动荡以来,集团由政府接管。经过3年多的整改,公司将资产进行清理,目前上市公司体内资产质量已经得到优化。我们认为,公司单位市值对应烧碱产能最高,或是受益于烧碱涨价的最高弹性标的。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71亿元,同比+4.50%,实现归母净利润21.51亿元,同比+44.62%。
2、新疆天业(600075.SH):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的大型国有企业,所属产业涉及热电、化工(电石、PVC、烧碱、水泥)、矿业、建筑建材、农业节水、物流、对外贸易等多个领域。2020年3月5日,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对天能化工和天伟化工的股权收购,公司结构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备电力→电石→聚氯乙烯树脂及副产品→电石渣及其他废弃物制水泥”一体化绿色环保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氯碱行业中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拥有PVC产能65万吨(含45万吨通用树脂、10万吨特种树脂、10万吨糊树脂)、烧碱产能47万吨、电石产能134万吨、水泥产能405万吨等,同时自备两个发电厂。此外,公司参股天业汇合(22.73%股权)拥有60万吨乙二醇产能,并已于21年5月投产;参股东华科技(49%股权)拥有50万吨PBAT项目规划,其一期10万吨产能预计22年上半年投产。公司在原有氯碱行业基础上,进一步向下游可降解塑料延伸,充分发挥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同时,公司具备长期发展潜力,可转债项目(包括22.5万吨乙烯法PVC和25万吨无水乙醇)正在等待证监会审核,预期落地后将为公司贡献较高业绩增量。2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01亿元,同比+7.06%,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46.08%。
3、中泰化学(002092.SZ):公司主营聚氯乙烯树脂、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棉纱等产品。公司具备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受益于疆内丰富的煤、电、原材料等资源,成本优势明显。公司具备大量权益产能,包括:PVC产能183万吨(权益产能145万吨)、烧碱产能132万吨(权益产能104万吨),为氯碱化工龙头,此外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电石产能238万吨,以及粘胶短纤产能73万吨(位居国内前三)等。当前公司子公司金晖兆丰(控股36%)已于合并报表,其130万吨焦炭项目、LNG项目运营正常,同时100万吨PVC配套150万吨电石的一期75万吨电石项目及自备电厂在建,预期2022年三季度完工。此外,近年来公司与集团进行了多项资产整合处理,剥离贸易板块,聚焦氯碱、纺织主业,资产质量已得到明显优化。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1.32亿元,同比-2.62%,实现归母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53.14%。
4、三友化工(600409.SH):公司具备340万吨纯碱产能,行业无新增产能且老产能有望逐渐退出,在行业供需紧平衡下,有望随下游房地产、玻璃等行业的持续回暖迎来周期性上涨。公司拥有烧碱产能53万吨(自用率80%,用于粘胶短纤生产)。公司拥有粘胶短纤产能78万吨,当前国内疫情稳定、内贸需求激增,全球纺织品订单同样呈复苏态势。20年国内有效产能490万吨,21年新增产能较少,当前4万吨以下小产能已基本完成退出,未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话语权有望大幅增强。目前厂家库存紧张,给予粘胶短纤价格坚挺支撑,我们预期21年粘胶产品合理价格中枢将超16000元/吨,据测算价格每上涨1000元将增厚净利5.3亿元,为公司创造较大盈利弹性。此外,公司还拥有有机硅产能20万吨、PVC产能51万吨(糊树脂8万吨+粉树脂43万吨)等。受益于循环经济模式,公司业务板块在行业内成本及能耗较低,当前已围绕“两碱一化”完成产业布局,未来将继续稳步扩张,并走差异化路线,逐步实现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型升级。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1.14亿元,同比+4.92%,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同比-37.57%。
(六)行业追踪—钛白粉:供应有所收紧,市场淡季需求不佳
本周钛白粉市场价格持平。供应方面:厂家阶段性通过减产来缓解自身成本压力的情况在本周有所改变,部分厂家装置开工情况有所恢复。市场供应量与上周水平相较小幅上升,行业开工率整体中等偏上水平运行。但因市场交投活跃性低,部分钛白粉生产企业为了稳价和稳库存,继续保持停产或减产。需求方面:本周成本推动下凭借调价函提振国内下游买气的方法作用有限,而且由于之前部分生产商发布涨价函刺激,终端市场恐涨小量备货,现阶段部分需求已被透支,国内钛白粉市场需求低迷,叠加基于外围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房地产等行业疲沓,终端需求持续不足明显。下游对高价位产生抵触情绪,成交难度较大,多数新单仍执行前期价格。截至11月19日,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均价为1500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钛白粉价差2505元/吨,环比上周下降40元/吨;钛精矿价格2102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7元/吨。
相关公司:龙佰集团(002601.SZ):公司当前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共有钛白粉产能105万吨,产能规模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且采用循环经济充分挖潜矿产资源,不同的产品均有扩产计划。公司已于5月底试生产攀枝花30万吨氯化钛渣项目,计划于下半年开始逐月提升产量,预计未来还将继续扩建氯化法钛白粉产能,有望在未来1-2年内做到全球规模第一。6月8日氯化钛渣1#CXTZ炉首炉钛渣正式产出,2#CXTZ炉也于6月28日顺利产出产品,截至7月21日氯化钛渣厂已累计生产钛渣3000余吨,生铁1500余吨,高品质副产品生铁也已对外销售。甘肃国钛项目1.5万吨海绵钛老线改造进度已达到80%,有望于2022年2月建成。公司7月25日公告拟 与湖北万润新能源合资成立佰利万润新能源,建设10万吨磷酸铁。公司拟出5100万元,对合资公司持股比例达51%。同时公告与中铝高端制造公司成立重庆高端轻合金研究院。8月4日公告,拟投资6亿元新增700万吨选矿项目,将新增700万吨原矿处理产能,铁精矿160万吨,钛精矿40万吨,相较原有产能增长1.5倍。8月13日公告,1)拟投资12亿元建设20万吨磷酸铁,分三期按5万吨/5万吨/10万吨节奏扩产;2)拟投资20亿元建设20万吨磷酸铁锂,分三期按照5万吨/5万吨/10万吨的节奏扩产;3)拟投资15亿建1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分两期按2.5万吨/7.5万吨节奏扩产;4)拟扩产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3月17日,公司公告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生产线在试生产阶段通过多次分阶段设备调试和带料试车,目前已具备投产条件。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0.64亿元,同比+18.02%;归母净利润31.73亿元,同比-17.17%。
(七)行业追踪—聚氨酯:海外需求持续回暖,长期看好MDI的集中度提升
长期看好MDI在碳中和背景下的需求提升。长期来看:下游需求方面,聚氨酯材料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建筑能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空调使用从而降低能耗,目前我国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使用率不足15%,而欧美国家使用率约40%-50%,碳中和背景下,国内聚氨酯材料需求有望提振。而另一方面,海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的差异将造成新一轮供需错配,有利于国内MDI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全球MDI需求增速在5~6%,高于同期GDP增速,长期看好建筑装修、保温材料及新能源车带来的需求增量。供给方面,2025年之前新增产能有限,未来全球MDI产能增量基本来自于万华化学(宁波60万+福建160万),欧美厂商受天气及装置性能影响,开工负荷长期低迷,行业供给持续偏紧。预计后续随着海外需求持续恢复和国内建筑装修需求的走高,MDI或有新一轮景气上行。
本周聚合MDI价格上涨,纯MDI市场跌势难止。从聚合MDI来看,供应面:虽然上海联恒35万吨/年MDI母液装置于11.15日开始检修,检修时间大概20天左右;上海C工厂60万吨/年MDI装置于11月17日开始检修,大概检修1个月时间;但北方某工厂检修装置恢复正常,整体供应量小幅增加;海外装置,虽然欧洲天然气供应不足,且当地的MDI产能占比达到27%,但暂时未对当地装置产生影响,目前海外装置均处于开车状态,综合来看,海外整体供应量维持正常。需求面:下游白色家电需求变化不大,对原料按合约量跟进。受气温影响,北方下游外墙保温管道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虽然疫情管控较前期有所放宽,但南方市场情绪面仍表现不佳,下游企业订单跟进不足下,对原料多按需采购为主;下游冷链相关表现相对平稳,对原料按需采购;板材除西南需求表现尚可之外,其他区域受疫情影响,订单跟进一般;临近年底,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冲销量阶段,市场产销仍逐步提升,因而对原料端存一定支撑;其他行业表现一般。综合来看,需求端释放缓慢,对原料支撑有限。截至2022年11月19日,聚合MDI周均价为141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50元/吨;价差为5182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596元/吨。从纯MDI来看,需求面,下游氨纶开工6-7成左右,终端纺织行业需求转弱,氨纶工厂积极出货为主,后期或存减产预期;下游TPU负荷至5成左右,终端开工有所下滑,需求端跟进能力不足,TPU工厂出货承压,因而对原料消耗能力较弱;下游鞋底原液负荷4成,需求端进入淡季,整体订单跟进有限,对原料消耗能力不足;下游浆料企业开工3-4成,终端需求释放有限,致使浆料工厂库存压力增加,市场竞价压力尚存,因而对原料消耗难有提升预期;综上述所说,整体需求端有所转弱,对原料端消化能力下滑。截至2022年11月19日,纯MDI周均价为18200元/吨,环比上周下降2550元/吨,价差为9232元/吨,环比上周下降104元/吨。
本周TDI市场价格下跌。供应端,甘肃银光10万吨装置市场消息预计第四季度重启;烟台巨力5+3万吨装置尚未重启。需求端,下游海绵市场跟进气氛不足,家具厂接单有限,传导受阻,补仓积极性不高,对于原料采购刚需为主,等待终端进一步好转。截至2022年11月19日,TDI周均价为17640元/吨,环比上周下跌1080元/吨;价差为12882元/吨,环比上周下跌1080元/吨。
相关公司:
1、万华化学(600309.SH):公司为全球领先MDI企业,扩产MDI产能有序进行中、大乙烯项目平稳推进,未来产业链布局及原料保障进一步增强,发展潜力突出。万华化工整体上市资产已交割完成,结合公司新投产PC、MMA、TDI等产能,公司周期性波动将愈趋平滑。前期公司拟将宁波MDI装置规模从120万吨扩至180万吨,扩产规模超市场预期。公司现有国内MDI 产能230万吨,随着年底烟台10 万吨技改以及福建基地一期40万吨产能的投放,国内合计产能将达280万吨,加之BC公司产能提升,公司MDI全球市占率有望提升至30%以上,龙头地位持续增强的同时并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景气回升。除聚氨酯板块之外,公司石化及新材料业务成长性亦将持续凸显。大乙烯二期完成环评公示后有序推进,20万吨POE建设加速;投资231 亿元建设的蓬莱工业园一期项目已开始建设,预计于2024年三季度开始陆续投产,后续PDH及丙烯下游产业链将愈发完善;新材料方面,锂电池材料、特种PC、柠檬醛、PA12、PBAT、CMP 抛光垫和抛光液、碳纤维等新项目有望于未来2-3年陆续投产,公司有望进入新一轮成长期,向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公司目标进发。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04.20亿元,同比+21.53%;实现归母净利润136.08亿元,同比-30.36%。
2、沧州大化(600230.SH):公司为国内领先的TDI生产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引进瑞典国际化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并获得了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TDI生产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公司当前拥有TDI产能15万吨/年,同时26.5万吨/年新增产能持续推进中。此外,公司现有10 万吨/年PC、及配套的16万吨/年烧碱产能,造气原料气等相关产品链相衔接,上下游原料相配套的生产规模,与目前国内同行业相比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65亿元,同比+10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1.44%。
(八)行业追踪—民营大炼化:原油价格维持高位,PX价差缩减
碳中和大背景下,存量炼能将充分受益于行业供给约束。根据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化工行业需严格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国内2020年后炼油产能规划建设较多,但大部分处于待定未获批复状态,可以预见,高耗能、高排放炼油项目的审批权限及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后续规划项目获批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行业供给约束逐步显现。据2021年版《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要求,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现有民营大炼化产能,有望凭借一体化的禀赋在存量博弈中进一步获取竞争优势。
新材料产业延伸打开未来成长空间。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以下游聚酯材料为起点,自下而上打通以炼化为载体的“大化工平台”,打破上游芳烃原材料的产能垄断,进而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支撑,以成本竞争力和前期技术积累为基础,自上而下向高端新材料产业延伸,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在当前双碳目标和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民营大炼化龙头企业已开始持续布局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如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辉新材料的PBAT、BOPET等高端聚酯薄膜和可降解塑料,东方盛虹和荣盛石化子公司的光伏EVA和锂电材料等,将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增长,并进一步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本周原油市场价格下跌。周前期, OPEC+对石油生产保持谨慎,美国通胀放缓以及中国精准防控措施优化下,市场预期需求将有改善,加之美元汇率下跌和全球股市上涨支撑石油市场气氛,原油价格上涨。周后期,全球经济下行困扰仍存,欧佩克继续下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或继续小幅加息,俄罗斯恢复通过Druzhba管道输送石油,不过国际能源署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及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限制了油价跌幅,国际原油震荡下跌。截至2022年11月11日,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435.36百万桶,比上周减少5.40百万桶;当周汽油库207.94百万桶,比上周增加2.21百万桶;当周燃料油库存107.383百万桶,比上周增加1.12百万桶。截至2022年11月19日,WTI周均价84.02美元/桶,环比上周下跌4.37美元/桶。
本周PX市场延续弱势。供应方面:截止至本周四,国内PX市场开工在71.02%,此前华东一大厂PX装置降负,产量明显下滑,并在本周得以体现,市场供应明显下滑。需求方面:终端需求依旧未有好转,而下游聚酯端为了去化库存,出现一定降负操作,对原料的需求继续走弱,周内PTA负荷未有明显提升,故PX需求端表现依旧较为低迷。截至2022年11月19日,FOB韩国PX周均价为960.3美元/吨,环比上周减少33.3美元/吨;PX价差240.7美元/吨,环比上周减少52.1美元/吨;乙烯价差90美元/吨,环比上周增加25美元/吨。
相关公司:
1、恒力石化(600346.SH):公司2000万吨炼油及其下游配套化工品在2019年全面投产,业绩开始释放。尽管全球炼化行业遭受新冠疫情打击进入行业寒冬,恒力石化2020-2021年业绩持续高增长。恒力石化炼化装置产品结构中化工品比例远高于一般炼厂,2000万吨常减压装置下游配套有生产450万吨PX的芳烃联合装置、以及150万吨乙烯装置,并与更下游的PTA、聚酯、聚丙烯、HDPE等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公司公告拟投资逾242亿元建设四大项目:(1)年产45万吨PBS类生物降解塑料;(2)年产80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3)150万吨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4)新材料配套化工项目。公司公告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增长28.5%。3月12日,公司发布回购计划,自有资金回购资金总额为10-15亿元,回购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30元/股。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03.90亿元,同比+12.48%;实现归母净利润60.87亿元,同比-52.12%。
2、荣盛石化(002493.SZ):公司是我国炼油和聚酯化纤行业龙头公司之一,公司从纺织化纤业务起家,产业链不断向上游延伸到涤纶、聚酯瓶片、PTA、以及炼油化工。公司合资公司逸盛是全球最大的PTA生产企业,公司现有690万吨PTA权益产能,此外还有490万吨权益新产能在建。公司占股51%的浙江石化是全国最大的民营炼厂,合计有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产能。其中一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已于2019年底投产并在2020年全面运行,二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已于2020年底投产。公司不同于传统炼厂,产品结构更倾向化工品,并逐渐往高端化工品方向转向,目前在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高端聚烯烃领域均取得不错进展。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51.18亿元,同比+74.03%;实现归母净利润54.51亿元,同比-46.15%。
3、东方盛虹(000301.SZ):公司于2018收购集团旗下国望高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变更为涤纶长丝的生产、销售。2019年公司收购集团旗下盛虹炼化、虹港石化。公司现有235万吨/年差别化涤纶长丝,390万吨/年PTA产能,此外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产,投产后将形成“炼化-PTA-聚酯”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成为继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后第三大炼化一体化企业。公司炼化一体化装置油品出率只有31%,主要产品为化工品,包括280万吨PX和11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公司已全资收购斯尔邦,斯尔邦以甲醇为原料制取乙烯、丙烯当前以甲醇计的产能为240万吨/年,产品包括丙烯腈、MMA等丙烯下游衍生物,以及EVA、EO等乙烯下游衍生物,当前拥有EVA产能30万吨,是国内少数掌握了EVA高端牌号产品的厂商。当前,斯尔邦在建丙烷产业链,建成后将新增70万吨PDH、配套26万吨/年丙烯腈、9万吨/年MMA。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2年中起逐步投产。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7.08亿元,同比+16.17%;实现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59.99%。
(九)行业跟踪—化纤:淡季来临需求持续疲软,长丝大厂联合再减产
需求持续低迷,现金流利润再压缩。原料端,本周原油价格小幅震荡下行,周初双原料市场偏暖运行,后震荡运行为主,成本支撑弱化。供应端,在需求疲软不振下,聚酯厂商为求出货减轻库存压力,涤丝价格阴跌,现金流利润持续走低,但产销暂未有好转。本周涤纶长丝企业负荷69.2%,环比上周下降(-0.5pct)。需求端,江浙下游开机率小幅下行,坯布库存依旧高企,下游需求疲弱态势短期内或难有大幅逆转,本周织造板块刚需采购延续主力。截至11月19日,内盘PTA价格5725.8元/吨,环比上周上升(+50.1元/吨);MEG价格3909.2元/吨,环比上周上升(+39.2元/吨);POY库存33天,环比上周上升(+1天);POY价格7038.3元/吨,环比上周下降(-161.7元/吨),POY毛利259.3元/吨,环比上周下降(-192.6元/吨)。
粘胶短纤市场疲软,厂家主要执行前期订单。原料端,本周海内外溶解浆价格持续下行,粘胶短纤成本端支撑再次减弱。供应端,近期工厂基本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新单量较为零星;但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现金流利润好转。截至本周末,行业开工率为65.0%,环比上周持平。需求端,人棉纱市场氛围延续走淡,平均价格重心逐步下移,厂家以积极出货为主。截至11月19日,粘胶短纤库存14.34天,环比上周下降(-0.11天);粘胶短纤均价13000.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价差2110.4元/吨,环比上周上升(+485.3元/吨)。
氨纶价格持平,需求疲软库存天数反弹。原料端,本周纯MDI市场现货走低,市场合约报价企稳;PTMEG市场微弱。供应端,国内氨纶行业近期开工持续,整体行业产量7.5成附近经营保本。目前主要厂家如晓星,华峰,华海,新乡,烟台,双良,奥神等开工7-9成,恒申、泰光满开。截至本周末,行业开工率为75.0%,环比上周持平。需求端,近期下游织造业多领域稍低开工,中间商和客户拿货谨慎或消化库存;圆机,经编,包纱等开工大多在3-6成。截至11月19日,氨纶库存天数35天,环比上周上升(+0.5天);氨纶40D参考均价35416.7元/吨,环比上周下降(-583.3元/吨);价差15291.7元/吨,环比上周上升(+962.7元/吨)。
(十)行业追踪—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看好维生素景气反转,甜味剂价格维持高水平
维生素:欧洲成本承压,下游需求向好,价格位于历史绝对底部,行业景气度或迎反转。俄乌冲突以来,制裁与反制交替进行,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遭受蓄意破坏,俄气恢复供给出现了基础设施上的障碍,欧洲能源危机或长期持续,海外天然气价格中枢有望维持高位,欧洲维生素企业成本提升预期兑现,帝斯曼已不堪成本压力宣布提价。需求端,2022年,国内肉蛋价格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结束了长达一年的亏损状态,10月,国内生猪养殖利润突破1100元/头,达除非洲猪瘟时期以外的最高值,盈利修复或催化养殖户补栏加速,叠加Q4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维生素需求向好。此外,目前维生素价格指数的分位数为0.37%,处于历史绝对底部,生产端涨价意愿强烈,维生素价格或迎底部反弹。
甜味剂:健康消费理念下,减糖趋势明确。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无糖、低糖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饮食的新标准。为了抑制消费者过量摄入添加糖,已有多个国家开始征收“糖税”。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能够赋予食品甜味,而且不参与人体代谢循环,仅提供极少热量甚至是零热量,在满足消费者“食糖”需求的同时又契合“低糖”的健康饮食理念,甜味剂逐渐取代传统蔗糖。人工代糖占据当前甜味剂市场的主导地位,“天然+人工”复配或成为未来主要趋势。甜味剂主要分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和糖醇三大类。从相关指标对比来看,人工代糖具有低热量、高甜价比的优势,因此目前全球甜味剂消费结构中仍以人工代糖为主,2020年全球甜味剂消费结构中70.59%是人工代糖。人工代糖目前虽然已经推出5-6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天然代糖/糖醇+人工代糖”复配模式成为当前主流饮料企业的选择,叠加天然代糖与糖醇的相对甜度较低,因此添加比例大,从而导致天然代糖的消费占比逐年提升。
本周国内维生素A价格下跌。据博亚和讯数据,本周VA价格97.6元/千克,环比-0.43%,VE价格82.5元/千克,环比持平。需求方面,11月至春节前是传统的猪肉需求旺季,当下温度尚未达到最佳腌腊条件,只有南方地区腌腊零星启动,局部地区受到疫情影响,需求端支撑较为弱势。供应方面,VA、VE市场供应较上周持平,目前国内生产工厂开工正常,国内外工厂持挺价意愿,整体来看,供应基本稳定。进出口方面,9月我国VA进口量53.31吨,环比下降34.84%,同比下降59.97%,进口均价26.20美元/千克,环比下降8.19%,同比下降41.61%;出口量160.85吨,环比下降37.72%,同比下降60.85%,出口均价34.67美元/千克,环比下降9.05%,同比下降44.21%;VE进口量137.12吨,环比下降31.72%,同比上升59.39%,进口均价34.80美元/千克,环比提升25.74%,同比提升45.84%;出口量3910.78吨,环比下降24.53%,同比下降38.27%,出口均价13.04美元/千克,环比下降7.00%,同比提升36.49%。
本周蛋氨酸价格下跌。据博亚和讯数据,本周蛋氨酸市场均价20.63元/千克,环比-0.58%。供应方面,供应端正常供应,受疫情影响,部分生产厂商发货时间和运输过程受阻。需求方面,老鸡龄占比增加,新开产蛋鸡数量则有限,适龄产蛋鸡不足,鸡蛋总产能偏低,天气逐渐转凉,鸡蛋储存风险减少,南北运输难度增加,产销区多以消化本地库存为主,家庭囤货消费量明显,正值促销旺季,电商平台及商超促销渐盛,需求量缓慢回升,但整体需求仍提振有限。展望后市,供应端企业发运前期订单为主,部分企业发运困难,预计价格稳中向好。
本周三氯蔗糖价格下跌。本周三氯蔗糖价格为31万元/吨,环比-6.06%,部分厂家存在以30万元/吨以下的价格成交。供给方面,由于三氯蔗糖需求不见好转,贸易商库存存货较多,供应端出现停机现象,但总体未产生较大影响。需求方面,整体需求未见好转,根据百川盈孚,仅少部分厂家称走货有小幅度好转。库存方面,本周库存172吨,环比-2.82%。后市展望,下游需求暂未好转,在主力企业发函作用和供应端停机情况下,也难以阻止三氯蔗糖价格的下跌,未来价格仍存下跌的可能。
本周安赛蜜价格稳中趋弱。本周安赛蜜价格为7.2万元/吨,环比持平。供应方面,本周安赛蜜主力生产商正常供应,供应端维稳,市场较充足。需求方面,下游需求仍以刚需为主。库存方面,本周库存573吨,环比持平。后市展望,由于需求不佳,终端消费不足,且无利好支撑,预计短期内安赛蜜价格有下降趋势。
本周乙基麦芽酚价格平稳。本周甲基麦芽酚价格为11万元/吨,环比持平,乙基麦芽酚价格为7.7万元/吨,环比持平。供应方面,主力企业普遍正常排产,个别企业存在长期检修计划,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需求方面,大厂出货以维持老客户为主,下游采购没有集中采购,需求释放缓慢。库存方面,本周库存383吨,环比-1.03%。后市展望,麦芽酚市场供需变化不大,贸易商多持观望,下游按刚需补货为主,消费释放缓慢,预计短期内麦芽酚市场维稳运行。
相关公司:
1、新和成(002001.SZ):公司为国内维生素龙头,拥有VA(50万IU)产能10000吨、VE油产能20000吨,可充分受益于VA、VE价格上涨;公司拥有蛋氨酸产能5万吨/年,2019Q4起逐步投产25万吨/年产能。同时公司在香精香料、PPS材料、生物发酵产品、医药中间体等板块均有完善布局。公司在建将于未来三年逐步释放,未来成长性较强。2022Q1-Q3公司实现营收119.10亿元,同比+12.21%,实现归母净利润30.11亿元,同比-11.23%。
2、花园生物(300401.SZ):花园生物是全球销量领先的VD3生产企业,拥有VD3产能3600吨。此外,公司是除帝斯曼外唯一能够规模化生产25-羟基VD3产品的企业,且生产工艺与荷兰帝斯曼的生物发酵法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25-羟基VD3产品的设计产能为年产100吨(粉),金西科技园将扩产至年产1200吨(粉)。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2亿元,用于骨化醇类原料药项目、骨化醇类制剂项目、年产6000吨VA粉和20000吨VE粉项目、年产5000吨VB6项目、年产200吨生物素项目和高端仿制药品研发项目。项目储备丰富,长期成长动力充足。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78亿元,同比+40.38%,实现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4.89%。
3、浙江医药(600216.SH):浙江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是国家维生素重要的生产基地,维生素和类维生素产品涵盖合成VE、VA、天然VE、维生素H(生物素)、VD3、辅酶Q10、β-胡萝卜素、斑蝥黄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其中VA(50万IU)产能5000吨、VE油产能20000吨。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24亿元,同比-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35.46%。
4、天新药业(603235.SH):天新药业是全球领先的维生素生产厂商,在VB6、VB1和叶酸领域已占据了全球领先的行业地位,拥有VB6产能6500吨、VB1产能7000吨、叶酸(折纯)产能1000吨、生物素产能90吨、VD3(折纯)产能45吨。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年产4,000吨VB6技改项目、年产4,000吨VB1技改项目和300吨维生素H技改项目。此外,公司募投项目规划VA(折纯)产能1000吨、VB5产能7000吨和25-羟基VD3(折纯)产能6吨,预计在未来5年陆续投产,长期成长性较强。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50亿元,同比-0.48%,实现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0.84%。
5、金禾实业(002597.SZ):公司前身是来安县化肥厂,成立于1974年,2006年以后进入食品添加剂行业,目前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甲乙基麦芽酚均为全球龙头,规模效应显著。公司拥有安赛蜜产能1.2万吨,国内市占率达73%;三氯蔗糖产能8500吨,国内市占率达45%,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均已形成单寡头垄断格局;甲乙基麦芽酚产能5000吨,国内市占率达30%,在建产能5000吨,投产后市占率达46%。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减糖趋势驱动代糖市场容量持续扩容,第四、五代代糖对蔗糖和前三代代糖形成替代。需求端方面,代糖概念爆火催生甜味剂需求增长,金禾实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并实现稳定量产的生产企业,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对食用蔗糖和前三代代糖形成替代。供给端方面,金禾实业凭借成熟技术和一体化产业链大规模扩产,提升市场占有率,降低生产成本,促使公司产品维持高毛利率水平,盈利能力优异。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28亿元,同比+3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同比+86.8%。
6、三元生物(301206.SZ):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较早开始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深耕赤藓糖醇产品十余年,先后攻克菌种选育、配方优化、发酵控制、结晶提取等多个环节的工艺难题,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赤藓糖醇行业内产能最大、产销量最多、产品质量领先的龙头企业。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19年公司赤藓糖醇产量占全球赤藓糖醇总产量的32.94%,位居行业第一位。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赤藓糖醇产能8.5万吨,在建产能5万吨,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2020和2021年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72%和62%,海外客户包括莎罗雅、Hhoya B.V、美国TIH、ADM等知名品牌,近年来随着国内代糖理念盛行,代糖饮料蓬勃发展,公司国内业务占比逐年提升,下游客户包括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知名品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3亿元,同比-56.84%,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65.70%。
7、华康股份(605077.SH):浙江华康药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62年,专注于功能性糖醇领域近40年,目前主要从事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果葡糖浆等多种功能性糖醇、淀粉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功能性糖醇行业内拥有良好口碑,已与玛氏箭牌、亿滋、不凡帝、费列罗、好时、好丽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蒙牛等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往国内市场及欧洲、美洲、亚洲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的木糖醇和晶体山梨糖醇生产企业之一。2020年公司木糖醇约占同期国内木糖醇产量的53%,占同期全球木糖醇产量的19.9%;公司晶体山梨糖醇产量居于国内晶体山梨糖醇行业企业前列。在巩固木糖醇和山梨糖醇龙头地位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型糖醇类产品,3万吨高纯度结晶赤藓糖醇建设项目和新增2万吨/年结晶麦芽糖醇节能扩产技改项目将于2022年正式投产。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88亿元,同比+33.71%,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38.61%。
(十一)行业追踪—C3&C4:需求淡季,C3产业链价差仍处低位
本周国内丙烯市场价格小幅上涨。供应方面:东营神驰混烷脱氢装置于11月3日停车,持续至11月12日结束。海伟石化丙烷脱氢装置于11月6日晚停车检修,重启时间待定。浙江石化丙烷脱氢装置于11月8日停车,预计持续至11月下旬结束。亚通石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1月13日停车检修,预计持续15天左右。截至2022年11月12日,丙烷进口气价格722美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9美元/吨。山东丙烯市场主流成交价为726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元/吨。本周PDH价差6349元/吨,环比上周下跌29元/吨。
本周丙烯酸丁酯市场价格上涨。供应方面:本周丙烯酸企业装置负荷仍不高,华南某厂企业装置丙烯酸及酯仍停车检修中,泰兴丙烯酸及酯装置受限,外放现货较少;福建滨海丙烯酸及酯装置停车检修,山东宏信丙烯酸及酯装置停车检修,其他部分企业装置负荷不高。需求方面:本周丙烯酸酯市场价格涨跌互现,下游需求走势较差。丙烯酸甲酯较上周同期价格下跌2.13%,丙烯酸乙酯较上周同期价格下跌0.96%,丙烯酸丁酯较上周同期价格上涨2.30%,丙烯酸异辛酯较上周同期下跌1.43%,本周需求端长期疲软,表现暂无好转。本周丙烯酸酯受上游醇类价格上升走势带动,丁酯价格出现上涨,但由于甲醇价格大幅下跌,因此带动甲酯价格下滑,综合来看,因为冬季到来,乳液需求较差,故酯类个别产品虽价格上涨,但整体交投氛围依旧冷清。截至2022年11月19日,丙烯酸华东价格665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丙烯酸丁酯周均价876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80元/吨;本周丙烯酸丁酯价差118元/吨,环比上周减少49元/吨。
本周丁酮价格延续涨势。供应方面:本周丁酮装置平均开工率较上周窄幅下降,本周平均开工率为46.56%。场内停车装置暂无重启计划,此外,华东地区个别厂家装置降负运行,整体装置负荷不高,产量较上周略有缩减。整体来说,场内现货供应量不多,供应端有利丁酮市场价格上涨。需求方面:下游涂料、胶黏剂等行业市场价格弱稳运行。周内原料市场无利好消息提振,终端下游行业市场买气寡淡,致使整体行业开工积极性不高,维持刚需合约小单跟进,且成本压力下现货采购谨慎,持货厂商对后市持看空态度,实单让利商谈落袋为安,零星小单就市略偏低商谈,市场重心窄幅下滑,成交订单维持稳定,厂家出货量一般。PU浆料市场价格再度稳定。成本面对其影响较小,目前浆料整体市场开工低位,保证下游刚需采买需求,市场弱需情况难有改善,厂家出货情况平平,难寻价格上行动力。整体来看,下游市场需求延续弱势,对丁酮市场行情仍存在利空打压。截至2022年11月19日,丁酮(华东)平均价8700元/吨,环比上周增加140元/吨;本周丁酮价差3196元/吨,环比上周增加40元/吨。
相关公司:
1、卫星化学(002648.SZ):看好未来三年再造一个卫星石化。1)C3业务翻倍:现有90万吨PDH装置,下游配套聚丙烯、丙烯酸及酯、SAP等;拟于2024年6月前投产80万吨PDH,向下游延伸80万吨丁辛醇和12万吨新戊二醇,计划总投资115亿元,接近过去10年的总资本开支。C3业务预将翻倍。2)C2业务快速扩张:21年5月21日投产一期125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下游延伸至聚乙烯、EO/EG等,在建二期125万吨乙烷裂解项目,下游延伸EO/EG、苯乙烯、丙烯腈等,项目有望于2022年投产。C2业务预将翻倍。公司于9月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合伙人持股计划或其他股权激励计划,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3元/股。3月22日,公司公告2021年度实现营收285.57亿元,同比+165.09%,实现归母净利润60.07亿元,同比+261.62%。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7.70亿元,同比+38.72%;实现归母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29.12%。
2、齐翔腾达(002408.SZ):作为丁酮和顺酐行业全球龙头,国内市占率高达50%和30%以上,出口占国内出口比例高达70%和50%。齐翔腾达正在积极扩大甲乙酮和顺酐产能固优势,发展供应链业务弥补原材料短板,引进排他性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环氧丙烷和丙烷脱氢等项目。甲乙酮作为环保性有机溶剂,其行业地位将逐渐提高并可能逐步取代苯类等毒性较高的传统溶剂;限塑令带来生产PBS、PNAT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将会提升,顺酐潜在需求空间扩大。因此基于受益行业景气提升和全产业链产能布局,公司将开启新一轮成长。4月29日,公司公告2021年度实现营收348.92亿元,同比+41.34%,实现归母净利润23.93亿元,同比+145.22%。公司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78亿元,同比-9.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51.49%。
(十二)行业跟踪—氟化工:四氯乙烯价格下跌,其他产品价格暂稳
2022年或将延续2021H2氟化工多数品种量价齐升的趋势,看好新能源对氟化工产业链需求持续拉动。受下游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拉动,六氟磷酸锂、PVDF、氢氟酸、萤石精粉2021H2开工率全面上行。同时受上游原料支撑及需求拉动共振影响,产业链品种价格全面上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是长期大趋势,我们认为氟化工景气趋势将在2022年持续,看好资源端萤石、高客户认证壁垒的6F、PVDF、LiFSI等品种。
本周萤石市场价格不变。据百川盈孚统计,2022年11月19日萤石报价3225元/吨,环比持平。本周萤石产量5.49万吨,环比-0.61%;市场整体库存为13.06万吨,环比+0.69%。供应端:本周国内萤石产量小幅下滑。受冬季气候影响,叠加当地能源价格的上涨,当前北方企业生产压力不减,本周装置开工再度走软,总体来看近期市场供应面仍呈弱势。需求端:本周萤石下游产品生产表现疲软。下游制冷剂上下游双端压力尚存,生产意愿不强。氟化铝厂家本周减复产不一,多地原料运输受限,复产较为谨慎。萤石需求表现不佳。
本周氢氟酸价格不变。据百川盈孚统计,2022年11月19日氢氟酸华东地区价格10850元/吨,环比持平;无水氟化氢产量3.56万吨,环比+1.42%;库存1.43万吨,环比-2.05%。成本端:本周萤石市场价格不变,硫酸市场表现相对平稳,个别地区酸价走低。供应端:本周无水氟化氢产量环比上升,无水氟化氢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内蒙等地。目前北方厂家开工率较低,目前检修主要集中在内蒙以及青海。需求端:年底临近制冷剂企业备库为主,开工仍旧保持较高负荷。
本周三氯乙烯价格不变。据百川盈孚统计,2022年11月19日,华东地区三氯乙烯市场价为9141元/吨,周环比不变。原料端:国内电石市场行情持续下挫,部分地区出厂价格下调。供应端:安徽厂家周内装置待开、山东厂家临停,整体行业开工水平偏低,导致供应量局部有趋紧影响。需求端:三氯乙烯下游刚需尚在。下游制冷剂R134a市场行情虽表现一般,但开产状态无明显变化,对三氯乙烯尚存刚需。
本周四氯乙烯价格大幅下跌。据百川盈孚统计,2022年11月19日江浙/山东地区四氯乙烯分别报价8500/7292元/吨,环比-10.53%/-16.66%。成本端:本周液氯市场价格下降,二氯丙烷延续降势氛围,四氯乙烯成本价格支撑持续趋弱。供应端:本周国内四氯乙烯装置稳产为主,内蒙古达康装置有望年底前复工复产,总体供量表现宽松。需求端:制冷剂R125内贸空调厂排单生产稳定,外贸订单窄幅增需,整体开工负荷受个别企业检修完毕有提产表现,但增幅非常有限。
本周制冷剂价格整体维稳。R22:据百川盈孚统计,2022年11月19日报价18000元/吨,环比持平。成本端,原料三氯甲烷表现弱势,氢氟酸价格坚挺,成本支撑较强。供应端,浙江鹏友装置停车检修,其他大多数厂家装置正常运行;需求端,国内售后市场淡季表现明显,需求增量不足。R32:2022年11月12日报价14000元/吨,环比持平。成本端,原料氢氟酸行情坚挺,成本支撑较好。供应端,鲁西化工、新龙停车检修。江西理文1万吨R32制冷剂装置停车检修,重启时间不定,其他厂商总体开工稳定,装置开工正常。需求端,内贸终端拿货维持长单,多按需采购为主;外贸市场走货尚可,部分外贸订单陆续交付中,混配需求减少。R125:2022年11月19日报价38500元/吨,环比持平。原料端,四氯乙烯行情走弱,氢氟酸运行坚挺,成本支撑尚可。供应端,江苏梅兰化工1万吨R125装置停车,短期并无重启计划,淄博飞源2万吨R125装置逐步开车,其余厂家装置开工正常。需求端,内贸需求一般,外贸走货平稳。混配方面需求表现较上期差异不大。R134a:2022年11月19日报价25000元/吨,环比持平。成本端,原料三氯乙烯价格持平,成本支撑尚可。供应端,江苏康泰装置停车,重启计划不明,中化太仓3.5万吨/年装置和乳源东阳光1.5万吨/年装置目前停车检修,其余厂家生产装置正常或中低位运行。需求端,国内车企维持长单,生产稳定,对制冷剂R134a需求量变化不大;售后维修需求延续弱势;外贸方面,各家订单情况不一,部分厂家存在一定外贸订单交付,整体增量不及预期。
本周电解液、6F价格不变。电解液: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电解液均价为7万元/吨,环比不变。成本端,六氟磷酸锂产量稳步提升,供应有所增加,价格整理运行;溶剂方面,市场供应充足,企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价格弱稳运行;添加剂方面,产能充足,VC、FEC、DTD、PS价格较为稳定。供应端,本周国内电解液产量1.67万吨,环比+0.30%,开工率为69.44%,环比+0.30%。电解液企业普遍维持较为稳定负荷进行生产,行业开工率基本呈水平状态,产量较上周持平,电解液市场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需求端,下游电池厂订单尚未出现明显增长,订单情况相较预期仍有一定差距。6F:本周6F国内市场均价30.50万元/吨,周环比不变。成本端,现阶段原料碳酸锂、氟化锂市场供应量有限,外购原料的六氟磷酸锂企业采购原料压力有所增加,成本压力较大。供应端,周内6F产量2599吨,环比+0.81%。目前六氟磷酸锂大部分企业按计划生产,开工率稳步提升,六氟磷酸锂市场供应量较上周有所增加。需求端:下游电解液企业普遍维持正常生产,开工基本保持水平状态,对六氟磷酸锂的市场需求量维持稳定。
本周PVDF价格不变。本周锂电级PVDF报价32.5万元/吨,周环比持平;涂料级PVDF报价17.5万元/吨,周环比不变。成本方面,R142b产能释放,原料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供给方面,企业开工较为正常,新增产能尚在产能爬坡过程,未能满足马力生产。需求方面,内贸市场,涂料、背板、以及部分3C级PVDF的下游采买企业受产品高位限制,采购需求持续减弱,动力电池级PVDF保持需求,锂电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利润空间,本周涂料级PVDF-R142b价差0.13万元/吨,周环比不变。
相关公司:
1、巨化股份(600160.SH):公司为国内制冷剂全产业链布局龙头企业。公司于二代、三代制冷剂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并拥有PVDF、PVDC、PTFE等氟橡塑成熟产能,未来将有R32、PVDC、PTFE等在建产能继续释放。公司与国家大基金合资中巨芯公司专注于湿电子化学品及电子特气的研发生产,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2021年7月22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氟化公司吸收合并公司全资子公司巨新公司。
2、东岳集团(0189.HK):公司为氟化工龙头,拥有HF-制冷剂-含F高分子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公司目前拥有1万吨PVDF产能,其中锂电用PVDF产能约有3000吨。在锂电级PVDF方面,国内企业技术虽落后于海外企业,但国内企业掌握原材料R142b的生产,且产能扩张速度高于海外企业。在下游锂电池需求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PVDF企业有望先于海外公司占领缺口市场。公司是国内PVDF企业中较早介入锂电级PVDF领域的企业之一,在客户认证方面领先同业,或将成为较早实现对锂电企业供货的第一梯队。
(十三)行业追踪—硅化工:金属硅价格下降,有机硅DMC价格暂稳
本周中国金属硅市场价格下降。2022年11月19日中国金属硅:441#报价为2.1万元/吨,环比-1.41%。成本端,本周金属硅成本稳定。宁夏运输逐渐通畅,供应恢复。云南德宏地区轮流限电,成本侧面增加。供给端,新疆地区疫情管控陆续放开,之前停炉企业或将恢复部分生产。四川地区电价相对较高,个别企业减炉生产;云南地区进入枯水期,轮流限电持续,且怒江地区将进行电力检修,产量将整体减少。需求端,下游多晶硅行业开工高位,新增产能爬坡中,对金属硅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周有机硅DMC市场价格保持不变。2022年11月19日DMC市场均价1.78万元/吨,周环比不变。成本端,上游一氯甲烷大幅反弹,金属硅淡稳运行;供应端,周内产量2.88万吨,环比+5.49%;库存4.83万吨,环比-2.23%。单体厂个别重启后市场货源供应增加。需求端,终端市场提振不足且出口活动偏弱,需求不见起色。
相关公司
1、合盛硅业(603260.SH):公司是国内硅基新材料领域龙头,工业硅产能73万吨,全球第一,有机硅单体产能96万吨全国第一。未来工业硅下游多晶硅需求将在光伏行业驱动下确定性增长,而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工业硅行业将进一步向龙头合盛集中,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持续改善,中长期坚定看好。有机硅行业在美国地产周期和新基建驱动下,在本轮商品牛市中或有优异表现。我们推算有机硅均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公司2021年净利润有望增加3亿,业绩弹性较高。公司云南昭通80万吨工业硅+80万吨有机硅项目有望再造一个合盛。项目将分两期进行,其中1期40万吨工业硅+40万吨有机硅将在2021年底到2022年中投产。公司在云南扩张成功将大幅扩大公司市场份额和行业话语权,龙头地位将进一步稳固。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合盛硅业拟投资40.84亿元建设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拟投资35.32亿元建设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2.75亿元,同比+29.09%,实现归母净利润45.54亿元,同比-9.17%。
2、新安股份(600596.SH):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以草甘膦为主的作物保护和有机硅材料两大核心产业。其中公司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完善从硅矿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到下游制品的完整有机硅产业链。公司目前有机硅产能50万吨,形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系列产品,业绩弹性较大。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1.29亿元,同比+36.14%,实现归母净利润28.67亿元,同比+79.08%。
(十四)行业跟踪—改性塑料:BOPP、BOPET膜价格窄幅下跌
塑料膜制品:(1)BOPP膜:2022年11月19日,国内市场BOPP18μ光膜均价1.07万元/吨,环比价格-0.18%。成本方面,成本支撑力表现稍差,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下跌,其他原料走势较为稳定。供需方面,本周行业开工率60.29%,较上周同期持平,外贸方面积极性尚可。部分膜厂适量让利促成交,下游需求整体表现较差。(2)BOPET膜:2022年11月19日,BOPET市场均价为8540元/吨,周环比-0.78%。成本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乙二醇市场价格走涨,原料端整体小幅下调,成本端支撑减弱。供应方面,目前BOPET开工负荷率保持区间调整,周内无新增企业停机检修。需求方面,需求缓慢跟进,下游采买维持刚需。
本周PBAT价格维稳。2022年11月19日PBAT华东市场报价2万元/吨,环比持平。原料方面:成本支撑下降,原料价格下跌。供给方面:整体行业开工维持低位,部分新建企业及检修企业,持观望态度。需求方面:下游需求偏弱。价差方面:本周PBAT-BDO-己二酸-PTA价差为8519.6元/吨,周环比+12.00%。
相关公司:
1、金发科技(600143.SH):公司是改性塑料、可降解塑料、特种塑料龙头,现有改性塑料产能合计为205.8万吨、可降解塑料(PBAT/PBS/PLA等)产能合计13.1万吨。公司自1993年开始从事改性塑料行业,随着家电、汽车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趋势的推进,公司将在未来2年再投产19.4万吨改性塑料产能。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早在2001年开始布局,目前掌握PBAT、PLA、PBS等多条路线及多种差异化系列产品,随着3万吨PLA及18万吨PBAT新增产能投放,公司龙头地位及规模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2、金丹科技(300829.SZ):公司是乳酸龙头,10万吨PLA项目虽然还未投产,但是公司具备PLA合成原料乳酸及丙交酯产能,相比国内其他PLA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1)公司是全球乳酸产能第二大企业,目前有12.8万吨乳酸产能。2)公司于2017年开始研发丙交酯合成工艺,并于2020年11月打通丙交酯生产工艺,在2021年6月开始生产丙交酯。
3、国恩股份(002768.SZ):公司以改性塑料起家,逐步拓展至高分子复合材料、体育草坪、光电材料、空心胶囊等领域。公司于2021年开始进军可降解塑料领域,目前5万吨可降解塑料产能已经于2021年下半年投产,产品涵盖食品包装、吸管、购物袋、食品餐盒餐具、一次性纸巾、湿巾等多领域。
四、交易数据
本周(11月14日-11月20日),申万化工行业指数下跌0.8%,跑输同期上证综合指数1.1%。申万化工各二级子行业多数上涨,其中SW化学纤维上涨2.6%,SW化学制品上涨0.6%, SW塑料上涨0.1%,SW化学原料下跌1.8%。
本周个股涨幅居前的公司为美联新材、北化股份、海越能源、彤程新材、金力泰;跌幅居前的个股为中农立华、蓝晓科技、云天化、三孚股份、湘潭电化。本周换手率居前的个股为北化股份、西陇科学、清水源、碳元科技、ST河化等。
华创行业公司投资评级体系(基准指数沪深300)
行业投资评级说明:
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5%-5%;
回避: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跌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