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是 对刑法条文含义的说明 。
刑法条文是抽象的、概括的,而实践中的案件是复杂的、多样的、变化的,如何使具体的案件对应纸面上的刑法,刑法解释是重要的沟通环节。
无论是谁解释刑法,无论采取哪一种解释方法,都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不能类推解释

一、解释【主体】

依据效力进行划分,即“谁”在解释刑法,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

1. 立法解释

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 对刑法所做的解释。
👉 修正案或刑法典内的解释性规定是 刑法典本身 ,不是立法解释。
👉 全国人大在【立法】时,其权利是 创造性 的;但在进行【立法解释】的时候,其权利是 说明性 的。(立法=基建🏢 ;立法解释=装修🏬)

2.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或者 最高人民检察院 就审判和检查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3. 学理解释

未经国家授权的 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 或者 国民个人 对刑法所作的解释,主要是指 专家学者 的解释,均无法律效力。
学理解释没有主体的限制,是一种 非正式解释,没有约束力,只有参考借鉴意义。

效力等级 立法解释 > 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没有效力

:::info

  • 上述效力不用管时间先后,同一位阶的才有时间先后之分
    例如:旧的立法解释和新的司法解释有矛盾,依然以立法解释为准。

  • 👉 无论何种解释,均是 说明性 的,可以进行扩大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包括立法解释)

  • 👉 解释都 不属于刑法的渊源 ,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


二、解释【方法】

刑法解释方法从宏观上可以分为 解释技巧 与 解释理由 。

1. 解释技巧

含义:对条文进行解释的 适用方法
目的生产结论
包含:平义解释、宣言解释、扩大解释(扩张解释)、缩小解释(限制解释)、反对解释(反义解释)、比附、补正解释、类推解释。
关系:解释技巧之间是 排斥关系,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技巧。

2. 解释理由

含义:支撑各种解释技巧的背后理由,即论证结论的合理性
目的:为已经得出的结论提供论证理由
包含: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当然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
关系:解释理由之间是 并存关系,理由越多越好。

区别 对一个刑法条文或者刑法用语的解释,只能采用 一种 解释技巧,但采用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而解释理由是可以 多样 的。

:::warning 💡 解释技巧是结论的 制造者 解释理由是结论的 论证者 。 :::


三、解释【技巧】

1. 平义解释

含义:按照该用语 最平白的字面含义 来解释,主要针对法律中的日常用语。
注意:对专门的法律术语不会采取平义解释。

2. 宣言解释

含义:指法文的含义不明确,或者对法文存在争议,或者以往对法文的解释不妥当时,解释者通过伦理分析、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主体性地确定不明确的法文的含义,或者选择与以往不同但是更为妥当的含义,或者对以往的解释进行修正的一种解释方法。

3. 扩大解释

含义:法律条文的含义因为 社会生活的变迁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况严格按照字面含义难以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故将法律条文的含义适度扩大化。
适用:扩大解释是一种合理的推演。因此,无论是对被告人有利的,还是对被告人不利的扩大解释,均可适用
词语的含义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弹性的,都有边缘含义,扩大解释就是把边缘含义囊括进来,但边缘含义本身也是词语本身的含义。

4. 缩小解释

含义:又称 限制解释、限缩解释 。即解释后的含义小于字面含义。主要是为了限制刑法处罚范围,有利于 保障人权

将《刑法》第111 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情报还有不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info 缩小解释是将含义缩小至核心含义。
目的性限缩则是主动砍掉一部分含义,是在概念前加限定语。
例如,将盗窃罪的对象“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在“财物”前加限定语“他人的”,属于目的性限缩。而将“财物”解释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财产,则属于缩小解释。 :::

5. 反对解释

含义:指根据刑法规定的正面表述,推导出其 反面含义

《刑法》第 50 条规定,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其反对解释是“没有满二年,不得减为无期徒刑”。

6. 补正解释

含义:指刑法条文用语表述有 明显错误,通过解释补正刑法的错误。
唯一公认的明显错误:《刑法》第99 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一般认为,刑法中的“以上”“以下”均是包括本数在内的。 但是,《刑法》第 63 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这里的“以下”有用语错误,因为如果判本数,就属于 从轻 处罚,不属于减轻处罚了,所以这里的“以下”应当进行补正解释:不包括本数

7. 类推解释

含义:将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解释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彻底超出用语含义。
性质:类推解释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是被禁止的解释方法。
例外:原则上禁止类推解释,但是,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禁止类推解释是为了保障人权,而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也是为了保障人权。)

:::info 类推解释 与 扩大解释 ⭐⭐⭐
(1)词语的含义射程范围
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在词语的含义射程范围之
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在词语的含义射程范围之
(2)国民预测可能性
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 国民预测可能性;
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明显超出 国民预测可能性。 :::


四、解释【理由】

在通过 解释技巧 对一个条文术语 得出一个结论 后,必须提供理由,论证 解释的合理性 。
常考的解释理由有:

1. 文理解释

含义:根据 文法语法 等来论证 解释后的含义 是否属于刑法用语 可能具有的含义 。简言之,需要考查该解释后的含义在文理上是否 讲得通

👉 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公平、合理或具有唯一性,则没必要进行论理解释,即文理解释优先于论理解释,这也是可预测性的体现。

2. 体系解释

含义:指根据 体系逻辑 ,即刑法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阐明其含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条文中,可能有 不同含义 : 绑架罪的“绑架”,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方式“绑架”代表不同的意思。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与传播性病罪,都有“传播”二字,但含义并不相同,前者是指使不特定人知晓内容,后者是指传染。 不同的词,也可能是 相同含义 : 刑法条文中的“出售”“销售”“倒卖”“ 贩卖”的含义相同,是指有偿转让。

3. 当然解释

含义:指刑法规定虽 未明确 某一事项,但依 形式逻辑 、 规范目的 及 事物属性 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属于“理所应当、不言自明
两个方向:
入罪举轻明重(轻行为认为是犯罪,重行为当然是犯罪)
出罪举重明轻(重不是、轻当然不是)。 :::info

  1. 当然解释虽然追求解释结论的合理性,但当然解释的结论也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当然解释的结论只有在 刑法用语可能的含义之内 ,没有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才能成为可以适用的结论。
  2. 当然解释要求欲解释的事项较之刑法具有递进性,即有轻重之分。 :::

4. 历史解释

含义:根据历史背景(静态的、过去的历史)及刑法发展的源流(动态的、变化的历史),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历史的变迁】

举例 79 刑法将遗弃罪规定在“妨害婚姻家庭罪”一章中,该罪的行为主体“扶养义务人”应解释为仅限于婚姻家庭成员之间。而 97 刑法将遗弃罪规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一章中,则行为主体不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实践中出现的精神病院负责人遗弃精神病人的,也被认定为遗弃罪。

5. 比较解释

含义:将 刑法的相关规定 或 国外立法与判例 作为参考资料,来阐明含义。

6. 目的解释

含义:根据刑法的保护目的,阐明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的方法。刑法的保护目的就是法益
在对一个法条可以作出两种以上的解释结论时,只能采纳符合法条文目的的解释结论。
刑法分则规定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条文,都有其特定的法益保护目的;在确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必须以其保护法益为指导


💡 注 意

(1)同类解释规则
在解释“等”“以及其他”这类 兜底含义词 的时候,需要和前面列举的示例有共同的特征,同样的性质,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抢劫罪的“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这里的“其他方法”指的是暴力、胁迫性质相当(能够排除对方反抗)的方法,如昏醉、拘禁等,不能是一切方法,如偷、骗。

(2)刑法解释结论并非一定要有利于被告
“有利于被告”原则只与事实之认定有关。即刑事诉讼中,事实存在疑问时,应采纳有利于被告的结论。而刑法适用刑法解释不能以“有利于被告”为原则。

一行为触犯两罪名的想象竞合犯,应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试问:如果刑法解释(适用)中有利于被告成为一种原则,那被害人的利益谁来保障呢? 例如,对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作扩大解释,只要公众看到了或者感觉到了就认为是“当众”,这就是不利于被告的解释,但更好地保护了女性的性权利。

(3)通过任何解释方法得出的解释结论都不必然正确,也即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扩大解释和当然解释大部分是正确的,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但也不绝对,有些扩大解释和当然解释的结论违反了刑法的目的,也是错的,即选项的表述不能过于绝对。

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中的“交通工具”解释为小型出租车、电瓶车等,这是扩大解释,这种解释结论肯定不符合刑法的目的,是错误的。但我们不否认该解释结论是扩大解释。也就是说,虽然扩大解释本身是允许的,但不可能对刑法所有条文都适用扩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