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第 385 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

  1. 保护法益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这一点与贪污罪有重大区别。贪污罪本质上是财产犯罪。受贿罪本质上是渎职犯罪。
  2. 实行行为
    受贿罪的实行行为是交易行为(权钱交易),用钱买权,用权收钱,二者形成交易关系(对价关系、条件关系)。卖方是国家工作人员,出卖的是服务(职务行为);买方是请托人,用钱财购买职务行为。

第一,国家工作人员孤立的收钱行为,不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

例如,官员儿子结婚,老板赠送巨额礼金。如果查不出来,该礼金是官员某个职务行为的对价,则不构成受贿罪。

第二,国家工作人员孤立的办事行为,不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

例如,官员给老板办事时没有收钱意图(受贿故意),办事后索取报酬,老板给钱。基于已办成的事来收钱,形成对价关系,成立受贿罪。有人认为,办事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由于办事时没有受贿故意,行为与故意不是同时存在,因此不构成受贿罪。实际上,办事行为不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

一、交易标的

(一)请托人的财物(贿赂)

  1. 贿赂
    是指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贿赂只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但不包括劳务本身,也不包括帮国家工作人员办件不存在财产性利益的事情。
  2. 财物
    司法解释规定,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还包括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二)自己的职务行为(办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请托人的财物。

  3. 职务
    这里的职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

    例1,甲是公立大学科研处处长(国家工作人员),在业务时间,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某公司研发产品,获取报酬,不构成受贿罪,无罪。 例2,甲是公立医院副院长(国家工作人员),收受医药代表 5 万元,承诺在坐诊看病开处方时多开该医药公司的药品。坐诊看病是纯粹技术劳动,不具有行政职责性,不是公务活动,因此不构成受贿罪,但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也即此时甲的身份性质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如果甲承诺“本医院采购科会多采购该医药公司的药品”,则甲构成受贿罪。

  4. 利用
    行为人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作为筹码,与他人的财物形成对价关系(交易关系)。
    这是一种“无A则无B”的必要条件关系,即,请托人如果不是看中行为人的职务行为,是不会给钱的。如果“办事”与“收钱”之间,由于时间长、数量小等原因,导致不能或者难以认定存在对价关系,则不认定为受贿。

  5. 利用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办事),既包括正当利益,也包括不正当利益
  6. 利用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办事),所谋取的利益的受益人,既可以是请托人本人,也可以是请托人指示的第三人,均属于为请托人办事。

    例如,乙欲获得晋升,又不宜直接向大领导丙行贿,于是将真情告知商人朋友甲,甲提出由其向丙行贿并请托。丙接受财物,并为乙办了事。丙构成受贿罪。甲乙成立行贿罪的共犯。


二、交易方式

(一)事前型交易(事前受贿)

这是指办事之前就有交易约定

  1. 索取贿赂

(1)受贿罪的成立条件
只要实施了索贿行为,就成立受贿罪。在此,不要求官员许诺办事(为他人谋取利益)。
(2)受贿罪的既遂条件
要到了钱。至于官员有无实际办事(为他人谋取利益),不重要,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与既遂。

  1. 收受贿赂

(1)受贿罪的成立条件:请托人提出送钱,官员许诺办事
第一,许诺是一种意思表示,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

司法解释规定: ① 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给予财物时不拒绝,就是暗示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② 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下属或者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被管理人员的财物价值 3 万元以上,可能影响职权行使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第二,许诺既可以是真心实意的,也可以是虚情假意的,也即并不打算帮请托人办事。
虚情假意的许诺要构成受贿罪是有条件的,也即行为人有办成事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人根本不具有办成事的条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请托人,虚假许诺,则构成诈骗罪
(2)受贿罪的既遂条件官员收了钱
第一,至于官员有无实际办事(为他人谋取利益),不重要,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与既遂。
第二,官员收请托人的钱财,既可以亲自收,也可以让请托人交给第三人。让请托人交给第三人,既包括让第三人转交给自己(官员), 也包括让第三人自己占有。即,官员对贿赂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为自己非法占有,也包括为第三人非法占有。
第三,第三人明知请托人提供的是贿赂,成立受贿罪的共犯;不明知,则不成立受贿罪共犯。

例如,老板甲要给官员乙送钱,乙让甲送给丙(乙的情妇),乙让丙自己留用。乙构成受贿罪。若丙知道钱的来路,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

(二)事后型交易(事后受贿)

  1. 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办事时,没有收受财物的意图,办事之后产生了收受财物的意图,将自已已经办的事作为筹码进行交易,获取不正当报酬。
  2. 司法解释规定
    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

    例如,税务局局长甲公事公办,为乙的公司办理了业务。事后,乙欲感谢甲,甲说:“我是公事公办,不是图你们的钱。”乙说:“正因如此,更要感谢您!”便送甲 4 万元,甲予以接受。甲成立受贿罪。③

  3. 离职问题

(1)在职时,约定“先办事,离职后再收钱”,构成受贿罪。
这是因为,约定就是达成交易,达成交易就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实施该行为时,行为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因此成立受贿罪。不能认为只有收钱行为才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如果离职后没收到钱,则构成受贿罪未遂。
(2)在职时,没有约定,离职后收钱,不构成受贿罪。
这是因为,此时的收钱是受贿罪的实行行为,但是此时行为人已经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了。


三、司法解释规定的变相受贿

  1. 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成立受贿罪。

    例如,房地产公司老板甲求官员乙办事,向乙出售房屋。市场价是200万元,甲以50万元卖给乙。甲构成行贿罪,乙构成受贿罪。

  2. 收受干股(未实际出资而获得的股份)的,成立受贿罪。如果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受贿数额以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如果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受贿数额以实际股份分红计算。2020 年试题

  3. 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未实际出资,以此收受贿赂的,成立受贿罪。受贿数额为出资额。
  4. 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以此收受贿赂的,成立受贿罪。受贿数额为获取“收益”的数额。
  5. 赌博形式输给官员,以此收受贿赂的,成立受贿罪。
  6. 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的,成立受贿罪。
  7. 名为借用,实为受贿,成立受贿罪。真借用还是假借用,判断因素:有无借用的合理事由、是否实际使用、借用时间长短、有无归还条件等。

⭐ 注意: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
(1)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依然构成受贿罪。
(2)国家工作人员主观上没有受贿罪故意,客观上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上交。这种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例1,老板甲将银行卡塞进官员乙家的沙发缝隙里,乙1个月后发现,及时上交。 例2,老板甲送官员乙一盆兰花,声称价值只有100元。2个月后乙得知该兰花价值5万元,及时上交。


四、既遂问题

  1. 既遂标准
    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了他人财物,建立了自己的占有,就是受贿罪的既遂。
  2. 客观接收主观没意识到,不构成受贿罪。

    例如,甲悄悄将银行卡塞到官员乙家沙发缝里。乙一直不知道。乙不构成受贿罪,更不构成受贿罪既遂。但甲构成行贿罪既遂。

  3. 受贿罪的既遂,只要求在事实上建立占有,不要求在民法上取得财物的所有权。

    例1,乙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一张银行卡,存入 50 万元,行贿给官员甲,并告知密码。甲收下该银行卡。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 50 万元。甲收下卡就是受贿罪既遂。虽然从名义上看,乙仍是卡的所有权人,但甲构成既遂。乙取回 50 万元,构成盗窃罪。不能认为乙是卡的名义人,就认为乙不构成盗窃罪。乙前面行为构成行贿罪既遂,后面行为构成盗窃罪既遂数罪并罚。 例2,甲送官员乙一套房,虽然没有过户,但只要乙收下,就构成既遂。

  4. 既遂后,如何处置,不影响既遂结论

    例1,官员收受了他人的转账支票,没有提取现金的;收受购物卡后,没有购物的,都不影响既遂结论。 例2,官员收受贿赂后,将贿赂用于公家事务、公益事业,不影响既遂结论。 例3,官员收受贿赂后,向对方回赠财物的,不能从受贿数额中扣除回赠的数额。

  5. 两人共同受贿受贿的数额是财物整体的数额,而非两人各自分得的数额。

    例如,甲请国税局两位副局长乙丙共同解决漏税问题,乙丙收取10万元,乙分得4万元,丙分得6万元。乙丙的受贿数额都是10万元。


五、财物数额问题

  1. 受贿罪的第一档法定刑条件是“数额较大3 万元)”;
    第二档法定刑条件是“数额巨大20 万元)”
    第三档法定刑条件是“数额特别巨大300 万元)”。
    这些数额的原理与盗窃罪中的数额原理相同,可参照其理解。
  2. 基本原理:由于受贿罪是故意犯罪,作为收受的对象,“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财物”是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要素。常见误解是,将“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财物”理解成纯粹客观要素,只看客观上是否具备。
  3. 违禁品的价值数额
    违禁品(假币、毒品、淫秽物品)具有财物价值(消极价值),在不法分子手里能够卖钱。在计算违禁品的价值数额时,可参考其非法交易的价值数额行情价)。

    例1,老板答应送给官员2公斤海洛因,官员收到。经过评估,2公斤海洛因价值10万元(非法交易的行情价)。官员构成受贿罪既遂。 例2,老板答应送给官员50万元,将大袋子塞给官员,然后离去。官员打开发现是50万元假币。经过评估,50万元假币的价值有3万元(非法交易的行情价)。官员构成受贿罪既遂。如果官员打开发现只有1000元假币,则构成受贿罪未遂。 例3,老板答应送给官员两张淫秽光盘,官员收到。官员不构成受贿罪。

  4. 受贿数额是指犯罪所得不包括犯罪所得的收益,犯罪所得数额以犯罪时为准

    例如,老板甲向局长乙行贿,送乙一套房,根据当时市场行情价,价值100万元,但当时没有办理产权过户。乙将房屋用于出租,出租了一年,获得房屋租金10万元。此后,双方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过户到乙名下。此时该房屋的市场价已经是120万元。根据行为与行为对象同时存在原则,受贿数额是100万元。租金10万和涨价的20万属于犯罪所得的收益。


六、罪数问题

(一)受贿行为 + 办事行为(渎职罪)

  1. 受贿罪 + 办事行为( 渎职罪) = 数罪并罚
    由于成立受贿罪,不要求官员为请托人实际办事(为他人谋取了利益),因此,实施办事行为不是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行为)。基于此,实施办事行为若构成其他犯罪(主要是渎职罪),与受贿罪属于两个行为,构成两个罪,原则上应数罪并罚。

    例1,官员甲收受境外组织的钱,将国家秘密提供给该组织,构成受贿罪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 例2,官员甲收受老板乙的钱,为乙的公司徇私舞弊不征税款,构成受贿罪与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数罪并罚。 例3,狱警甲答应犯人家属请求,私自释放犯人,收取家属钱财,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例4,官员甲收受乙的钱,为乙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甲构成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

  2. 例外: 受贿罪 + 徇私枉法罪等四罪 = 牵连犯 ,择一重罪论处。 :::warning 第 399 条第 4 款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中的“收受贿赂”既包括收受贿赂,也包括索取贿赂。 :::

    (二)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区分

  3. 区分标准
    看财物的来源属性
    受贿罪收受的财物是行贿人的个人钱财。贪污罪贪污的是公共财物。

    例1,甲的民办幼儿园符合财政补助的条件,依规定可申请10万元补助。甲向民政局申请该补助。局长乙称:“申请的人很多,我优先考虑你,可以给你批10万元,但你拿到钱后分我4万元。”甲答应。甲领到10万元,然后送给乙4万元。乙构成受贿罪,数额是4万元。
    甲构成行贿罪,虽然甲符合条件,但谋取不正当竞争优势也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注意:就4万元而言,乙不构成贪污罪。因为甲符合补助条件,10万元是甲的合法所得。乙将10万元批给甲是符合规定的,乙不是非法将公款转移为甲及乙自己占有。 例2,甲的幼儿园符合财政补助的条件,依规定可申请10万元补助。甲向民政局申请该补助。局长乙称:“你可以申请14万元,我批给你,但你拿到钱后分我4万元。”甲答应。
    甲领到14万元后,将4万元送给乙。乙构成贪污罪,数额是4万元。甲构成贪污罪的帮助犯。注意:就4万元而言,表面上看甲是行贿,乙是受贿。但是,这4万元是乙非法将公款转移给甲,让甲先代管。甲只是帮助乙过了一下手,为乙的贪污提供了帮助。 例3,甲的幼儿园不符合财政补助的条件。甲带着非法占有目的,向民政局申请10万元补助,为办成此事,送局长乙4万元。乙明知甲的幼儿园不符合条件,仍给甲批了10万元补助。甲构成行贿罪,乙构成受贿罪。乙还构成贪污罪,数额是10万元。贪污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为自己非法占有,也包括为第三人非法占有。相应地,贪污行为既包括将公共财物转移给自己占有,也包括转移给第三人占有。甲构成贪污罪的共犯。最终,对甲以行贿罪和贪污罪(共犯)并罚,对乙以受贿罪和贪污罪(实行犯)并罚。

(三)受贿罪与贪污罪的联系:减少债务行为

这是指,请托人是公家的债务人,欠债 10 万元。官员收了请托人的 3 万元,给请托人免除了10万元债务。

  1. 首先,官员构成受贿罪(3万元)。请托人构成行贿罪(3万元)。
  2. 其次,官员也构成贪污罪(10 万元)。贪污罪的对象包括公家的财产性利益( 债权)。
    贪污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包括为第三人非法占有。将公家的财物送人,构成贪污罪。将公家的应收账款免收了,也构成贪污罪。免收请托人 10 万元债务,让公家损失了 10 万元财产性利益,让请托人占有了 10 万元财产性利益。官员构成贪污罪。请托人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3. 最后,罪数问题。请托人给官员的3万元,实际上是公家的财产性利益(10 万元)中的一部分(羊毛出在羊身上)。即请托人实际上并没有获得 10 万元好处,只获得了 10 万 - 3 万 = 7 万元好处,3 万元的好处给了官员。换言之,受贿款实际是贪污款中的一部分, 因此对受贿罪与贪污罪不需要并罚,应重罪吸收轻罪,最终定贪污罪。

    例如,交警甲对超载司机丙讲:“只交罚款(1000 元)一半的钱(500元),就可以开车过去。”丙答应照办。甲收了500元,放进自己腰包,放丙通过。该案件事实其实就是,丙送给甲500元,甲免收丙1000元罚款。首先,甲构成受贿罪,数额为500元(暂时不考虑数额是否达到定罪标准)。丙构成行贿罪,数额为500元。其次,甲构成贪污罪,数额为1000元。丙构成贪污罪的共犯。最后,贪污罪吸收受贿罪,定贪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