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原文链接xjchenhao,谢谢!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_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所有其他习惯也都是在为“统合综效”这个习惯做准备。

敞开胸怀,博采众议

  • 所谓统合综效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
    • 乍看之下,这似乎把习惯二“以终为始”弃之不顾,其实正好相反。在沟通之初,谁也没有把握事情会如何变化,最后结果又如何。
    • 但安全感与信心使你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这正是你心中的目标。
  • 敢于尝试
    • 一般人或多或少有过“众志成城”的经验,例如,一场球赛暂时激发了团队精神;或是在危难中共同配合、急人所急,挽回一条生命。不过,这些通常都被视为特例,甚至奇迹,而非生活的常态。其实这些奇迹可以经常发生,甚至天天出现。但前提是必须勇于冒险,肯博采众议
    • 因为凡是创新就得有担当,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即便最后证明是错误的。不愿冒风险的人,经不起此种煎熬。
      • 当然我也曾经与人合作失败,弄巧成拙,相信一般人都不乏类似经验。只可惜有人对失败念念不忘,再也不肯做第二次尝试。例如,某些主管为了少数害群之马,而订立更严厉的法则,限制大多数人的自由与发展。又好比企业合伙人互不信任,借严密的法律条文保护自己,反而扼杀了真诚合作的可能性。
      • 回顾过去担任顾问与教学工作的经验,我发现只要鼓起勇气,诚恳地言人所不敢言,总会获得相应的回馈,统合综效的沟通由此开始。在热切的交流中,纵使话不成句,思路不连贯,也不会构成沟通障碍。如此得到的结论,有些固然不了了之,但多半能发挥不容忽视的力量。
  • 一旦经历过真正的统合综效,人们就会脱胎换骨,会看到未来有更多这种开阔视野的机会。
  • 人们有时候会刻意重复某个统合综效的经历,但却很少成功,然而,这些经历背后的核心目标却是可以重现的。就像流传于远东地区的一句哲言:“我们不应单纯地模仿大师的言行,而应该追求大师所追求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同样,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模仿,而应该创造。

沟通三层次

  • 统合综效和创造会让人热血沸腾,坦诚交流的效果令人难以置信。虽然坦诚往往与风险相伴,但是非常值得,因为你的收获与进步将是不可思议的。
  • 下图说明了信任度与沟通层次之间的联系。
    • 低层次的沟通源自低信任度,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步步为营,经常借助法律说话,为情况恶化作打算,其结果只能是赢/输或者输/赢,而且毫无效率可言,即产出/产能不平衡,最后只能是让人们更有理由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
    •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办得到。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保持礼貌,但却不一定为对方设想。即使掌握了对方的意向,也不能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完全开诚布公,探讨其余的选择路径。这种沟通层次在独立的,甚至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尚有立足之地,但并不具创造性。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最常用的态度是妥协,这意味着 1 + 1 = 1,双方都有得有失。这种沟通中没有自我防御和保护,也没有愤怒和操控,有的只是诚实、坦率和尊重。但是,它不具创造性和统合综效的能力,只能引致双赢的低级形式。
    • 统合综效意味着 1 + 1等于 8或 16,甚至 1600。源自高信任度的统合综效能带来比原来更好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全心享受这种创造性的事业。由此产生的文化氛围即使不能持久,至少也可以在当时促成产出/产能的平衡。
  • 即使在既不能统合综效也不能干脆放弃的情况下,只要用心尝试和努力,通常也都会达成更有效的妥协。

image.jpeg

寻求第三条道路

  • 寻找第三条道路需要从非此即彼的思想中走出来,实现重要的模式转换,前后结果天差地别。
  • 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尊重差异
    •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 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有所偏颇,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反之,虚怀若谷的人承认自己有不足之处,而乐于在与人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同的意见,因而增广见闻。此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要实现人际关系中的统合综效,关键是首先实现个人的统合综效,个人的统合综效在前三个习惯的原则中都有体现,这些原则赋予人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变得开放、坦率,不惧风险。只有将这些原则内化,我们才能有双赢所必需的知足心态,才能真正做到“知彼解己”。

化阻力为动力

  • 在互赖关系中,统合综效是对付阻挠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社会学家库尔特·莱文( Kurt Lewin)曾以“力场分析”的模型,来描述鼓励向上的动力与阻挠上进的阻力,如何呈互动或平衡的状态。
  • 动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地,阻力多半消极、负面、不合逻辑、情绪化、不自觉,具社会性与心理性因素。这两组作用力都是真实存在的,在应变时都要考虑周全。(见下图)
  • image.jpeg
  • 不设法削减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终有一天引起反弹。几经努力失败后,就会产生挫败感。
  • 但是如果你引进了统合综效这个概念,以习惯四为目标,以习惯五为技巧,以习惯六为交往方式来应对阻力,你就能够营造出一个让所有家人都畅所欲言的环境,他们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吸收了新的思想,这些都会促成阻力向动力的转化。把你的问题告诉家人,让他们也置身其中,他们就会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认真对待,并为寻找解决途径而付出努力。
  • 全新的、共同的目标由此产生,计划得以顺利进行,而结果往往超出所有人的想象。这一过程中伴随的兴奋心情将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氛围,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感受到他人的谦恭,并在新的创造性事务和机遇中获得新思想。

自然界是统合综效的最佳典范

  • 生态学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界的统合综效现象:世间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关系可以将创造力最大化。本书所讲的七个习惯的真正力量也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而不是单个的习惯中。
  • 统合综效是有效而正确的原则,其成效超出此前的所有习惯,代表了相互依赖环境中的高效能,代表了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精神,能让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实现创造。
  • 即使处于不利境地,也不应该放弃追求统合综效。不要在意别人的无礼行径,避开那些消极力量,发现并利用别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认识,扩展自己的视野。你应该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勇敢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经历,借此鼓励他人同样地坦诚相待。
  • 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应该说:“你跟我有不一样的看法,这很好。”你不一定要对他们表示赞同,但是可以表示肯定,并尽量给予理解。如果你只能看到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或道路——你的和“错误”的,那么你可以试着寻找统合综效的第三条道路,一般情况下它总是存在的。如果你坚持双赢模式,确实愿意努力理解对方,你就能找到一种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更多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是我阅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整理的笔记,阅读原书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