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原文链接xjchenhao,谢谢!

什么是小群

小群是指包括微信群、qq群在内的各种网络社群,人数大约在20人以内。

小群的活跃度通常比大群高得多,比如班级群和死党群比起来,显然后者活跃的多,前者很可能是一潭死水。

一个有趣的调查: 作者调查过很多人”你喜欢加入大群还是小群”,调查结果显示的是:42%的人希望加入200人以上的大群、20%的人认为只要超过50人就可以、26%的人喜欢小群状态。

但在进一步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之后发现,大部分的用户只会活跃在4-6个群中,它们多半是由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死党闺蜜所组成的不足20人的小群。

当我们打开手机,看看自己加入且人数庞大的群组中,问自己: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在里面发过声?答案八成是没有!

小群效应的定义

我们活跃在一些小群组里,那些分享动作引发的巨大传播结果。

研究表明,社群中46.25%的参与量是由0.8%的关键用户产生的,即仅一半的量是由小群效应产生的。

ps:它会像滚雪球似的不断的向旁边传播,逐渐形成一个无比可怕的雪崩。

优秀社群的要素和标准

做好社群一定要思考好”三个要素”,而评判社群是否优秀(成功)则需要满足三”评判标准”。

三个要素

  1. 工具性
    • 这是社群赖以建立的关键,也是构成社群模型的起点。也是用户加入社群和产生转化的基础。
    • 一句话概括: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并留存在一个社群中?
  2. 病毒性
    • 是指业界最为期待的病毒式扩散、海量爆发
    • 一句话概括:如何不仅让用户加入,还能促使用户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都拉进来?
  3. 长连接
    • 是指用户的长期黏着、留存,乃至变现。
    • 一句话概括:如何吸引用户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用、后天用,甚至每天用?或者今天买、明天买、后天买,甚至每天买?

可以这样理解:社群对“工具性”问题的回答,左右并决定了“病毒性”的强弱(信息扩散速度、潜在用户覆盖范围、新用户流入速度)和“长连接”的效用(用户转化速度和转化成本、持续活跃时长与次数、付费次数和级别等)。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交的语境下总是强调“你解决了什么根本性问题”。

评判标准

  1. 相互认识
  2. 相互信赖
  3. 频繁互动

获取用户的两个关键

社交驱动

社交有六大驱动力,分别是:

  1. 兴趣驱动
    • 会让人参与到同一个圈子社交就是因为兴趣。
  2. 地域驱动
    • 是指有相同地理背景的人会加入,比如老乡会。
  3. 事件驱动
    • 公司有事临时组群属于事件驱动
  4. 利益驱动
    • 比如微信读书推出过的“赠一得一”活动,把书赠给好友,自己也会得到一本书,就是用利益吸引用户加入。
  5. 荣誉驱动
    • 比如微信跳一跳,就是引入了小圈子里的比较、比拼的概念,求胜心吸引了大批用户。
    • 荣誉驱动是六大驱动力中最强劲的,很多游戏和直播平台都采用这个思路进行设计。
  6. 关系驱动
    • 是指人们因为各种社交关系聚集在一起,比如亲朋好友群,工作群等。
    • 关系驱动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怎么通过关系影响到用户。作者说,在物理世界,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距离,但是在社交世界中,两个人之间的最理想距离却是折线距离。
      • 影响用户决策的最好方式,不是直接冲上去给用户做推销,而是通过2-3名好友去影响他。
      • 如果在一个圈子中找到好友,通过他们向目标用户推荐,这个转化率会提升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 可以说,关系驱动构成了小群效应的基础,也是用户转化、影响决策的基础

连接者

基于社交数据的营销公司对一些大事件上的传播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46.25%的参与量是由0.8%的关键用户产生的,也就是说,近一半的量是小群效应产生的结果。

将社群的成员角色划分成了4个层级,如果看作一个金字塔的话,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是,普通人、连接者、局部意见领袖、全局意见领袖。

  • 普通人:社群中90%以上都是普通人,他们是社群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也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 连接者:将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员。他们串联起了不同的社群和人群,是推动信息在无数封闭小社群中扩散的关键人物,而且部分连接者也能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它们可能是社群的铁粉、是一些爱分享的人。
  • 局部意见领袖:能影响小范围人群的用户,但一般仅能影响他们自己的粉丝,比如网红、作家等。
  • 全局意见领袖:指那些能更大范围影响用户的超级明星,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粉丝的范畴。应该说全局意见领袖,包含了众多局部意见领袖和连接者。

可以说,0.8%的关键用户就是连接者和意见领袖。我们要特别重视连接者,因为意见领袖的数量是有限的,但连接者却可以不断增长,普通人也可以变为连接者。这些连接者的社交分享能将信息带到更多的新社群中去,影响其他人,产生巨大效果。

我们要重视连接者,因为意见领袖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连接者是可以不断增长的。可以说,普通人引发的”蝴蝶效应”背后是一个个”连接者”的乐于分享。

寻找和激发连接者的四步骤:

  • 第一步,建立一个员工小组,在微信和微博上找到真实用户或目标用户,将他们一一添加为好友。
  • 第二步,阅读目标用户近半年以来的朋友圈或微博信息,进行分析总结,需要留意的细节包括,他关注了哪些公众号和意见领袖、又被谁关注,经常讨论、分享的话题,参加过的线上线下活动,由谁举办等等,可以把运营团队当下关注的重点和需求作为标准。
  • 第三步,这些信息会告诉我们当下的目标用户期待什么类型或者主题活动,他们云集在哪些公众号和app周围,以及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诉求等等。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些用户的基本画像。
  • 第四步,当这些结论被整理在多张表格里,不断被更新完善,最终就能帮我们找到那些社群中的潜在连接者。

社群壮大的原则:三近一反

社群的组建、壮大和收入的获得都遵循着一个简单的原则:“三近一反”。“三近”构成社群的基础,“一反”则帮助社群获得收入。

三近一反”几乎是小群提出的“社群优秀的三个标准”(相互认识、相互信赖、频繁互动)的最直接呈现。

正是以“三近一反”为基础,用户才乐于停留在社群之中,继而留存在产品中,源源不断地为产品和运营者贡献更多收入和价值。我们所见的用户高价值和社群的诸多优点,以及社交网络为了修正即时引爆后的快速衰退而做的努力,都是来源于这个小基础。

地域相近

通过对多个社交软件的数据发现,产品团队看到距离1000米以内的用户聊天互动欲望最强,互相加好友的比例为98%,几乎可以说是距离1 000米以内的用户必加好友。

通常社交网络中的消息是有一个时间线的,最近发布的会出现在最前面,曝光量增多点赞和浏览量也会增多。但是如果这里面增加“距离”这个因素,可以增加消息的“长尾效应”,让信息的生命周期得到极大延长。

有一段时间社交软件热衷于让用户给自己添加标签,而实际对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效果并不大。占比最大的是“附近的人”,它占总体好友比例的30%~40%。

陌陌通过基于地理位置的群功能得到快速增长。2013年年底,其日活跃用户数从300万~500万的规模跃升到1 000万以上。同时,用户长期留存率从推出这一功能前的20%上涨到30%以上,增幅达到50%左右。今天,陌陌在短视频、直播等领域持续快速增长,仍是受益于“群”这一基础。

兴趣相近

在实际运营中发现,如同距离远近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深刻影响一样,兴趣广泛与否也会对社群运营结果、用户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

对于泛泛而言的兴趣,人们更愿意关注和自己相关的兴趣。

  • 参与不同问题的用户互相加为好友,互相形成小圈子的概率也完全不同。公共问题会引起大家共鸣,但无法成为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而私人和主观问题则更容易让用户做出判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好友。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后兴趣相投的用户的行为,我们发现,回答私人问题后相互加好友的比例也是最高,为89%

年龄相近

比如快手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大型社区,用户将近九成都是年轻人,这是快手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角色相反

包括各种相互帮助却又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除去我们最熟悉的两性关系外,典型的还有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在当下诸多社群中,行业社群总能率先盈利,正是因为甲乙双方、供需双方,或者互相有需求的上下游聚合在一起时,会引发成员巨大的付费欲望。

当“三近”成立的时候再加入“一反”的因素,会让社群更加活跃。大部分社群对“三近”重视较多,对“一反”思考不足。我们前期提及的许多社群迅速沉寂、用户沉默,也和“一反”的不足有很大关系。


以上内容是我阅读徐志斌的《小群效应》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