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保留原文链接xjchenhao,谢谢!

_

准备:从“我”到“我们”旅程

“我”与“我们”:亲密关系对自我的限制与拓展

亲密关系是一段从“我”到“我们”的旅程。这个过程既是对自我的限制,也是对自我的拓展。

限制来自于相互影响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有了固定的伴侣,就不能再随意喜欢别人了。对面的帅哥美女再有魅力,也跟自己无关了。同时,自己做很多事都没有那么随心所欲了,有时候,需要先为对方考虑,再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限制,对自由的限制。

可是亲密关系对自我的限制远不止于此。当你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一个人了。你进入了一个以爱联结的、超越个体的、有自己独立生命的系统,并成为了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亲密关系意味着从“我”,变成了“我们”。

当你从“你”变成“你们”时,你就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了。对方快乐了,你也会快乐。对方遇到危机了,他的危机也会变成你的危机。对方认可你,你就会充满自信,对方嫌弃你,你又会觉得自己糟糕透顶。

这种影响可以变成善意的体谅,相互的滋养,也可以变成恶意的武器、对彼此的攻击,而你还避无可避。这种相互影响,才是亲密关系对自我最重要的限制

亲密关系拓展自我的三个方面

  • 第一种拓展:适应亲密关系,让自我发展出新的品格。
    • 亲密关系对自我更深刻的拓展是,当你有了一段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新关系时,你必须要改变自己,来适应这段新关系。而在适应关系的过程中,你会增加新的经验,长出新的自我。
    • 这种适应也包括对限制的适应。
      • 有了固定的伴侣,你不能再随意喜欢别人了,这是一种限制。但在适应这种限制的过程中,你同时获得了一种品质,叫忠诚。
      • 有了伴侣,你做很多事都没有那么随心所欲了,有时候,你需要先为对方考虑,再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限制。但你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品质,叫责任。
    • 这种获得不是来自于限制本身,而是来自于对限制的“接受”。是这种“接受”把限制变成了一种爱和奉献,这是原来单身的你不曾有的。
    • 接受亲密关系的限制,就是一种拓展自我的方式,它会让你的心理变得更成熟。
  • 第二种拓展:亲密关系让自我获得归属感。
    • 人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之中。你越爱对方、越享受这段亲密关系,你获得的归属感就越强烈。
    • 在被问到单身和恋爱有什么区别时,有个小伙子跟我说:
    • “最大的区别是,无论我在外面做得怎么样,我心里都知道,有个人会在家里等我。一想到有人在家里等我,我的心就变得很安定了。”
    • 这种“有人等”的感觉,就是一种归属感。同时,由亲密关系开始,到组建家庭,到生儿育女,人们获得了更大的归属感。
  • 第三种拓展:亲密关系让人获得对抗时间的能力。
    • 家不仅是经济活动,也不仅是传宗接代,它是用来对抗时间的。人们用“在一起”来对抗个人难以面对的生老病死。
    • 当你属于一个系统的时候,你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就算有一天你不在了,只要家这个系统还在,只要家里的人还记着你,那你就一直都会在。而家,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

爱:什么让我们在一起?

爱在心理学中的解释

千百年来,无数人曾发出这样的疑问,也有无数人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诗人可能会觉得,爱是浪漫的感觉;生物学家可能会觉得,爱是性冲动的衍生品,是吸引人繁衍后代的手段;经济学家可能会觉得,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换。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爱在心理学里有一个特别的概念,叫做依恋(attachment)。亲密关系中的爱,是人类的一种依恋本能。

爱是依恋本能

很久以前,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就发现,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的情感联系,叫依恋。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在妈妈身边,就会觉得安心,如果妈妈不在,他们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就像生病了一样,会不停哭泣,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这种依恋,对婴儿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母亲和孩子之间稳定的依恋有四个特征
  1. 强烈的情感。
    •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看到当孩子被迫和妈妈分离时,孩子会克服千难万险去寻找妈妈。而与妈妈的离别会带来巨大的失落感。
  2. 彼此的回应。
    •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妈妈抱着孩子,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对她微笑。而孩子会报以同样的微笑。
    • 如果孩子看妈妈的时候,妈妈正好忽略了,或者没有回应,孩子就会变得很失落,就好像跟妈妈失去了联系一样。
  3. 依恋关系的唯一性。
    • 一旦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了,别的照料者都很难代替妈妈的角色,无论这个照料者有多好。
    • 同样,妈妈也很难随便找一个孩子来代替这个孩子。
  4. 依恋关系是最纯粹的情感关系,而不是利益关系。
    • 虽然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但是在依恋关系中,父母爱的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孩子带来的用处。
    • 同样,孩子最看重的也是与父母的情感,而不是父母的养育功能。

真爱的四个特征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爱,也来源于人类同样的依恋本能。因为这种情感,和母子之间的依恋情感不仅有相似的生理基础(多巴胺和催产素),还有相似的体验和特征。

你可以通过四个特征来判断彼此是否相爱:

  1. 你们之间是不是有很强烈的情感联结。
    • 你会想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在乎你,有多在乎。他会不会记得你们在一起时说过的一些话、记得一些对你有意义的重要日子,比如你的生日;他会不会知道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们会不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你们要分手,他会痛不欲生,还是会满不在乎。
    • 这些都会提示你,你和他有没有强烈的情感联系。
  2. 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对方是真的在回应你,还是在自说自话。
    • 你会想,跟他说话愉快吗?能说到一起去吗?这不只是意味着你们有相似的爱好、生活或者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能懂你,并对你说的东西有兴趣。
    • 你们可以聊天气,聊今天吃了什么,聊看过的电影,彼此的工作和心情。在这种细碎的回应里,你们在滋润彼此,你们开始变亲近。对彼此的有效回应,也是真爱的标志。
  3. 你在对方心里是不是特殊的、唯一的一个人。
    • 他对你的好,有没有同样对别人。他说过的感动你的话,会不会转头跟别人也说一遍。如果他对很多异性都很热情,而你只是其中一个,那你就会觉得被欺骗了,并觉得他可能不是真的爱你。
    • 当情侣对彼此表达爱慕时,经常会说的是:“你是我心里最特别的一个人。”特别和唯一,就是真爱的标志。
  4. 对方爱的究竟是你这个人,还是你对他有用。
    • 如果他告诉你他很爱你,但坦陈这种爱是因为你有好的家庭背景、你有高学历,或者你对他的事业有帮助,你仍然会觉得不舒服,并怀疑他对你的爱是不是可靠。

真爱的四个特征,既是维系父母和孩子的情感纽带,也是维系亲密关系的情感纽带。其实,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跟爱人在情感上的联结,也渴望从爱人身上获得亲近和回应。

当两个人的情感足够强烈,有回应,两个人都把彼此当做特殊和唯一,重情感而不是重利益的时候,两个人就会对彼此的爱满意,而这种满意又会增加彼此的联结。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会愤怒、伤心,觉得自己被背叛了,甚至想要离开。

爱让人在一起

真爱的特质,其实都是为了维持亲密关系这个系统的稳定有效而设计的。

“爱,就是为了在一起。”如果这个系统不够稳定,人们就不会对系统有强烈的归属感。亲密关系也没法变成能够超越自我、对抗时间的东西。

怕:什么让我们貌合神离?

前面我们学习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来自人类的依恋本能。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抗拒进入亲密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怕。

对关系的渴望不仅带来温暖,也会带来伤害。

从悲伤到疏离

家鲍尔比,曾仔细观察过幼儿与母亲分离时的情绪反应。他发现,孩子被迫跟母亲分离后,会依次产生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应:抗议、绝望和疏离。

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创伤性体验虽然不会像身体的伤一样留下疤痕,可是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疤。

所以,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来避免这种痛苦,这就是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怕。

爱与怕的微妙平衡

怎么能让自己不经历痛苦呢?简单的答案,当然是不再爱了。

  • 有时候,被一个人伤过,就会不相信所有人;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就会不相信爱情。但更多的人不会这么做。
  • 因为就算一个人再冷漠,在他内心深处,仍然会有一种隐秘的渴望:渴望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把自己从冷漠的壳里拉出来。
  • 有时候越是怕,对爱的渴望反而越强烈。

所以,人们就开始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害怕的两种形式

当怕占据主导时,人们会发展出两种平衡的模式。

一种是外在的,不让自己进入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转而发展一些肤浅的、表面的关系。

另一种是内在的,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却通过调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屏蔽爱的感觉,以此来屏蔽对怕的焦虑。

认识了这两种动力,你就会发现,很多奇怪的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其实就是这两种动力的一种特别的平衡形式。
因为渴望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融合:黏人的爱

如果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觉到不安全,让怕主导这段关系,那就很希望对方能跟自己更亲近,以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而让对方不会离开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和对方变成同一个人。所以,渴望跟对方融为一体的感觉,就是融合。

融合的背后是怕

融合所要求的“你得和我一样”的感觉,也许缓解了孤独,却让两个人都死死绑在这样的关系中,失去了自我的空间。

比如:一对夫妻在商场挑窗帘。丈夫说:“我觉得这种蓝色的窗帘好看。”妻子说:“这个也太土了吧。我觉得还是这种条纹色的好看一些。”丈夫就很生气:“你的审美呢?你知道什么是好看,什么是难看吗?”妻子也很生气:“我审美怎么了?你去问问人家,有谁家里买蓝色窗帘的!”两人就开始吵起来了。

这种争论挺多见的,仔细听他们的对话你会发现,这对夫妻很有意思。当出现差异的时候,他们不是正视和处理这种差异,而是否定这种差异,并因此否定提出差异的人。

这种否定的背后,其实是渴望融合,害怕分离。越是亲近的人,越希望对方跟自己一致。人们从这种一致里,找到了特别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有不一致,人们就会有不安。

融合的两种倾向

  1. 主动的融合,表现为控制。
    • 这种关系的逻辑是“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对方应该听我的。对方应该符合我的想法,否则我就会生气,要用我的方式来纠正对方的行动、感受和想法”。
    • 用这种策略的人会非常强势,容不得别人和自己不同。他们的本意是希望通过这种一致性,让两个人联结得更紧密,却经常因为这种强势,把对方赶走。
  2. 被动的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
    • 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我就都听对方的。我压抑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想法,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当作是危险的事情,从而来保持两个人之间的一致性。用这种策略的人,经常会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不是指生活上的不能独立,而是情感上的依赖。这样的人会取悦别人,会回避矛盾和冲突,维持表面的和谐。

有时候,这两种融合的策略混杂在一起。讨好和服从也可以是一种隐秘的控制,像是在说“我都把自己放得这么低了,你就应该照顾我,不应该离开我”。通过内疚,来让对方跟自己一致。

无论是哪种融合,都会让两个人之间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了亲密关系。

爱需要自由空间

用房子来作个比喻。如果你把亲密关系想象成两个人共建的一所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子当然也是一种限制。本来你的行动范围是无限宽广的,有了房子,活动范围就只能限制在房子里了。

人们愿意接受这种限制,一方面是为了遮蔽风雨,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有一个归属。可是,如果房子太狭小,一间屋半间炕,人在里面就会觉得腾挪不开,就会觉得难受。

如果你和家人的关系太过紧密,别人的感受变成了你的感受,别人的情绪变成了你的情绪,你就失去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你就会觉得这样的关系缺少空间,就像生活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一样。

这时候,人们会想方设法走出狭窄的房间,离开这种融合的关系,重新去找回自我的自由。

好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自主的自由人当中。

物化:梳理的爱

人们通过情感的疏远,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当人们在关系中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来物化对方,告诉自己对方不重要。

也就是把人当做物品一样看待,这也是一种由“怕”主导的关系形式。

比如:“你是什么东西?” “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挣俩臭钱吗?” “你不就是长得好看吗?还有什么本事?”

物化源于被抛弃的恐惧

当被抛弃的恐惧压过对依恋的渴望时,孩子就会表现出这种分离的态度:对于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就疏远,就漠不关心。而对于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占有。

可是,对爱和依恋的渴望,当然还有性的需要会一直在,所以人就会有另一种折中的方案:还是跟人交往,但是把人当作物。

这样,就可以像占有物品一样占有对方,不用担心对方爱不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物化”。

物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1. 经济
  2. 颜值和性
  3. 陪伴

这里强调以下“陪伴”涉及到需要和爱的区别:如果你只是需要某人的陪伴,而和他在一起,你就不是真的爱他。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你所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

这是陪伴的悖论:从长久来看,只有一个人真的爱对方,跟对方建立关系,亲密关系才能真的缓解孤独,陪伴才会真的有效。

可是,如果你只想获得陪伴而不想关心那个人的话,慢慢你就会发现,就算这个人在,也没法缓解你的孤独。

因为陪伴是爱的附属品,同时也因为,在这种物化的形式中,你走不出你自己。

物化是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

物化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避免可能的伤害,防御被抛弃的恐惧,人们把对方当作物一样看待。关注对方的某种功能,希望能够占有他。

物化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爱需要人愿意奉献自己,去满足伴侣的需要。

亲密关系:一场值得的冒险

所有的冒险之旅本质上都是成长之旅。所有的冒险故事里都有危险,但这些危险不是重点,主人公藉由这些危险获得的成长,才是重点。

“怕”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当人们怕的时候,自己不会去找不要怕的理由,也不是在寻找出路,而是在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怕有道理。所以越是孤独,人们就越会小心防范。而越是小心防范,人就越孤独。

迈进亲密关系的两条方案

  1. 不要把爱停留在理念里,而要把它放到实践中。
    • 爱是需要学习的。
      • 它不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状态,不是一个巧合,也不是一个现成品。它是一种能力,是通过爱别人,来超越自我的局限的能力。
      • 既然是一种能力,它就需要在现实中学习,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这种能力。可是如果把爱停留在理念中,那你就永远都不会学到这种能力。
    • 理念总是理想化的。我看过一些年轻人,沉迷于一些爱情的偶像剧,并把偶像剧中的爱情当作是自己爱情的范本。这样他们通常都会对现实里的爱情失望。
    • 你需要面对和容纳对方的缺陷和不足,也需要容纳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你需要放下那些理想化的东西,去看看眼前这个真实的人。有时候你需要宽容和退让,有时候你需要坚决和果敢。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逐渐学到的。
  2. 学习把某些重要的东西,交给别人。
    • 亲密关系中的经验最特别的地方是,你得学习依靠别人。这跟人们保护自己的本能是相悖的。人的本能是害怕自己受伤害,因而不敢把重要的东西给别人。
    • 但是,如果要走出“自我”,走向“我们”,就需要把伤害自己的权利给别人。这其实也意味着把保护自己的权利给了别人
    • 学习把重要的东西给别人当然不容易,它是一场冒险。但也正是这场冒险行动,让人们获得新的经验。

如何培养积极的沟通方式

关系视角:如何透过事情看关系?

事实背后有关系的含义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要不只看到事情本身,还要看到事情背后的关系。在关系里,任何一件事发生,都可以有两个层次的解读。

  • 第一个层次:事实事件
    • 即事实本身是什么
    • 比如伴侣说“为了调节自己的心情,一个人外出旅行”。
  • 第二个层次:关系事件
    • 是指这个事实背后所代表的关系
    • 就是上述“外出旅行”这件事向伴侣传达的意思“这段关系让我很烦”。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有一段隐秘的关系事件的历史。它隐藏在大大小小的事实事件背后,有时候,连关系里的人自己也没意识到,却真真切切地挑动着人们的神经,影响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才会有情侣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但我就是生气。”

要获得新的经验,就需要用关系的眼光来看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不仅看到发生的事实事件,同样也要看到关系事件。

事实事件和关系事件的三个差异

第一个差异:事实事件是孤立的。

它要么是你的事,要么是我的事。而关系事件既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而是发生在你我之间的事。

是你的所作所为如何影响我,而我的所作所为又如何影响你。这种相互的影响,才是关系的实质。

在关系里,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这些行为就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总会在关系中泛起很多的涟漪,这些涟漪就会变成关系新的材料,对关系产生新的影响。

第二个差异:事实事件是客观的,而关系事件是主观的。

一件事在关系里意味着什么,取决于当事人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又受到他们过去经验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亲密关系里,哪怕最亲近的人,也总会有很多的误解。

比如沉默:

  • 在丈夫看来,沉默就代表了退让和妥协,这完全是善意的。
  • 对妻子来说,沉默代表着冷战和惩罚,完全是恶意的。

沉默作为一个事实事件,却有了两种不同的关系的含义。谁的解读是对的呢?当然没什么对错,它需要平时的沟通,才能有更多理解。

第三个差异:事实事件是对事不对人的,而关系事件是对人不对事的。

事情只是关系的载体,是人们用来表达关系的工具。

比如:一对夫妻,老公一星期会有四五天晚上出去跟朋友喝酒,经常一两点才回家。老婆当然很生气,每天都打电话去指责他:“这么晚了,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不负责任。你这些狐朋狗友没一个好的,你跟他们混没什么好结果!”可是老公不为所动。

从发生的事情上,你很容易解读成这就是“老公要不要按时回家”、“老婆要不要催老公回家”的事。你甚至可以根据这个事实,进一步解读出老公的贪玩、不负责任,或者老婆的强势、控制等等。

但是,如果用关系的视角来看,这件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 在老婆看来,老公回家代表了对自己的在意和重视;
  • 而在老公看来,这代表了自己受了老婆的控制,任她摆布。

学会用关系的视角看亲密关系

这些关系事件里发生的东西:控制和反控制、在意和不在意、责骂和报复,才是真正让人受伤的东西。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事件所蕴含的关系的含义,要远比它表面的含义重要。

如果你能够学会用关系的视角看亲密关系中发生的事,你就会多一双特别的眼睛。用这双特别的眼睛,你会看到一个日常行为下的另一个世界。你会对伴侣,对自己,对你们的关系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内容整理自得到app中《陈海贤·亲密关系30讲》的课程学习,订阅专栏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