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的策略

价格歧视策略:

  1. 完美的价格歧视。卖家对消费者消费的每个单位产品,都分别收取最高价格。比如馒头一口一口吃,每口都付钱。
  2. 二级价格歧视。不同购买量收取不同价格。
  3. 三级价格歧视。不同的人群或不同地域收取不同价格。

记得需求弹性的概念吗?那就是消费者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价格提高一点需求量有多大的变化。

要实施价格歧视,要防止消费者之间对同样的产品进行转售。越是能够成功地阻止他们转售,商家实施价格歧视的程度就会越高。

  • 代购

大量实施价格歧视的例子:

  • 餐厅的水
  • 实名制的飞机票。
  • 教育机构,向本科生收钱,给研究生付钱。
  • 旅游景点门票。不同消费者交不同的价格,隐性的价格歧视。
  • 图书。新出的精装版和后出的平装版。
  • 演唱会。降价排队等候,换来时间成本低并且热情的歌迷。

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

判断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 不看企业个数,只看行业入口有没有人为设置的障碍。
  • 有竞争必有成败,有成败必有企业退出市场。
  • 竞争激烈程度的衡量标准:市场准入。即行业的入口处,到底有没有人为的、行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