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划:规划和备忘

时间管理


跃迁


计划:规划和备忘

计划可视化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



项目的两个基本动作












为什么用日历表

使用日历表的经验

桶,大石头,小石头和沙子。

两类重要的事情

沙子起高楼

重要事情先做
缓冲
toDoList

完成和交付带来的满足感
时间管理的本质:
- 对外管理事务、管理合作关系,对内管理自己


计划的功能:
- 规划: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 备忘:帮助你执行时方向清晰、全情投入


计划可视化:
- 把头脑中的计划,落实到纸面上。
- 方式:用你的头脑来制定计划,用可视化的计划表指挥你的行动。


两个计划表:
1.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
1. 简单重复工作无需计划,复杂时间线比较长的,需要计划。
2. 把工作称为一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做计划。
1. 分拆子项目。复杂项目变得清晰可行,完成有成就感。分拆依据可以是工作内容属性,阶段属性,可并行可串行。
2. 设定截止日期。


项目分拆注意点:
- 时间颗粒度不要太细。
- 不漏不重。
- 责任到人。


项目分拆的两个建议:
- 记录项目相关方。
- 设置进度提示。


2. 日历表。


为什么使用日历表?
- 人们在时间上的感觉靠不住。


日历表使用的三个经验:
- 最重要的事先安排。好比往一个桶里装大石头、小石头和沙子。
- 短期需要完成、对工作结果有直接影响的。
- 短期对业绩提升、个人表现没有明显帮助,长期投资就会形成巨大红利的事情。
- 不错过重要的时间节点
- 留有余地,设置缓冲地带。
- 过于紧张忙碌,前瞻性和认知能力会出问题,人会变得短视。在重要事情上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 做好日计划,记录当天的任务清单。
- 工作结束,划掉完成的任务,享受满足感。
做计划的两个工具: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
项目管理表要分拆子项目,并设置截止日期;
日历表要先安排重要的事情,留出缓冲地带,做好日计划。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

a.png

2. 行动:把时间变成产出

拖延?犯难?一下做不来,先放放?


两类任务
- 简单的动作
- 复杂动作结合的任务


任务拆分动作

保证当下只能有一个动作。


转、做、存、扔 四字诀





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 下不了手:任务复杂,不是具体的动作,一下干不完,先放放。
- 心理障碍:担心自己做不好的心态


如何解决拖延症?
- 分拆动作。
- 立刻行动。
- 针对犯难犯怵,克服心理障碍
1. 担心做不好时,找积极的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主动去做。
2. 跟上司同事交流,寻求建议和鼓励,为自己增加行动的动力。



快速做决定和快速行动的方法:
- 转给别人。授权给别人替你完成动作或任务。
- 马上做掉。能很快做掉的事情虽然不重要也要马上做掉,不要拖着占用大脑内存。
- 存入待办清单。没办法马上做,需要大块时间再未来处理。
- 果断扔掉。既转不出去,又没法立刻做掉,也没必要存下来。
提升执行力的心法和技巧。
- 把任务,通过预处理,分解成动作:转,做,存,扔 四字诀,以及学会心态建设、跟同伴交流,克服心理障碍,不再拖延。

3. 敏捷工作法:让计划赶上变化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









敏捷工作法

核心

提倡


建立最小可交付意识




做完事情要给出反馈,有输出,并输出到对应人


持续迭代

一个一个的任务=不断扔到你背上的猴子

敏——> 每 + 文。

捷——> 手 + 走。
时间浪费的三种情形:
- 完美主义。
- 提升旁人期待,带来失望。
- 有代价。牺牲其他本可以做但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为代价。
- 范围蔓延。
- 做了超出职责范围的事。
- 返工。
- 好不容易从头到尾完成,却不符合对方要求。
- 可能是前期沟通有问题,或者对方想法变化。



敏捷工作法的核心:
- 是一种不断迭代的工作方式。
- 提倡一步到位,提倡不断调整、适应,逐步去达到目标。
- 举例:10 道菜挨个上,而不是都做好一起上。


敏捷工作法的两个要点:
- 最小可交付
- 持续迭代


如何建立交付意识?
1. 理解工作有 输入、处理和交付三个阶段。
2. 理解交付包括输出和输出的对象两部分。
3. 通过最小可交付方式,应对变化,减少返工。
4. 计划交付节点,先紧后松。尽快交付初稿,慢慢准备整体方案。


什么是持续迭代?
- 一次比一次更好的交付。
- 重要的事情多迭代,紧急的事情先迭代。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避开三个时间陷阱:完美主义、范围蔓延和返工。
通过敏捷工作方法,建立交付意识,同时持续迭代。

机械式与敏捷式对比

aaaa.jpeg

4. 管理合作者的时间







三个透明沟通习惯




敢于去和老板一起管理时间







学会授权
时间管理的两个特点:
1. 开放透明;
2. 互相负责。


三个透明沟通习惯:
1. 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别人拉进来。
2. 实时同步。职场能见度是评价一个员工是否有晋升潜力的重要因素。
3. 尽可能地当面沟通。书面沟通有误解和延时,传递信息的丰富程度也稍差。


为什么需要和上级一起管理时间?
1. 人有一个向上负责的心态。
2. 管理者有让下属忙起来,显得自己部门很重要的微妙心态。


管理上级时间的好方法:
1. 主动固定下来和老板一对一沟通的时间,放到他的日历表里。
2. 利用项目管理表,定期和他汇报你的项目、任务的进度。


管理下属时间需要警惕的两种思维模式:
- 来自你。怀疑下属能力,不能创造载体带给下属成长。
- 来自你的下属。总是找老板决策,要提醒自己这件事的最终责任人是你还是他。


下属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如何授权?
1. 先试着从最小的任务开始放手。
三个透明的沟通习惯,能够大幅提升你的沟通效率。
- 做计划的时候就把人拉进来,当面沟通和实时同步。


勇于和上级一起管理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团队领导如何通过授权、教会下属,让团队的效率最大化。

5. 如何与忙碌相处

忙碌 or 慢生活


内卷化忙碌

卷心菜







自驱模式,自行车










忙碌的积极意义:
- 忙碌的人跟悠闲的人比起来,大概率更靠得住,行动力和能力都更强。


避开内卷化忙碌:
- 简单的自我重复
- 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也不会再长大,从此停滞不前。
- 忙到没时间学习,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做长期计划。
- 身心的忙碌和个人的成长是分开的,没有关系。
- 不仅出现在基层岗位,高薪行业也是内卷化忙碌的重灾区。


拥抱忙碌的人:
- 不但不排斥忙碌,甚至主动拥抱忙碌的生活。
- 工作中,想各种办法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业绩产出。
- 工作之外,自己给自己增加学习、健身、社交的各种各样的任务。
- 自律的动力来自忙碌可以给他们带来能力的成长与内心的满足感。


自躯模式:
- 自己驱动自己去做事
- 好似自行车,有两种平衡状态,一种是不骑,停在那的时候。另一种是快速动起来的时候。工作与成长的平衡,不是躺着不动,而是高效工作和高速成长的平衡。


如何进入自我驱动式的忙碌:
1.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目标。
1. 让你兴奋,发自内心想去完成的事。
1. 挑战舒适区
2. 开创新领域。
2. 把定目标当做给未来的简历做准备。
2. 给成长留出足够的投入。
1. 年度留出 200 个小时,用于自己的能力提升和身体锻炼。
2. 在学习上,敢于投入钱,投入让你心疼的钱。
3. 跑出一个小循环,制造机会让自己尝到甜头。
1. 学到的技能立刻运用到工作中。现学现卖。


自躯的忙碌,不代表要过苦行僧的生活,恰恰相反,你的忙碌是服务于你,而不是服务于忙碌,你才能在忙碌之外,拥有充沛的精力,尽情的去陪伴家人,去享受生活。
什么是内卷化的忙碌,以及如何避免这种内卷化,你需要建立一个自我驱动的忙碌模式,建议做三件事:
1. 有目标。
2. 给成长留出足够的投入。
3. 小循环,制造机会让自己尝到甜头。


管理时间,是你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去管理你的人生。